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影响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研究生学术创新与科研成果产出

研究生学术创新与科研成果产出

研究生学术创新与科研成果产出研究生学术创新与科研成果产出一直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议题。

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阶段,研究生阶段是学术创新与科研成果产出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学术创新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建议,以期为研究生学术创新与科研成果产出提供参考。

一、研究生学术创新的意义研究生学术创新是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通过学术创新,研究生能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发展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术创新也是研究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机会。

研究生能够通过深入的研究,对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观点,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二、影响研究生学术创新与科研成果产出的因素1. 导师的指导与支持导师在研究生学术创新与科研成果产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作用。

优秀的导师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学术研究的方向和方法,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

因此,导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经验对研究生学术创新与科研成果产出具有重要影响。

2. 科研资源与平台支持研究生能否进行学术创新与科研成果产出,与所在高校和科研平台的科研资源和支持密切相关。

良好的科研资源和平台条件能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和资金支持,方便研究生展开科研工作,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

3. 学术氛围与学术合作学术氛围和学术合作是促进研究生学术创新与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环境因素。

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与讨论,激发研究灵感;学术合作可以推动学术成果的共同创新和交流,促进学术进步。

三、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与科研成果产出的建议1. 培养学术思维与创新意识研究生应培养学术思维和创新意识,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创新的重要性。

研究生可通过参与学术讨论、读文献、关注研究前沿等方式培养学术思维,通过开展独立思考、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2.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活动,与同行学者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拓宽研究思路和开阔学术视野。

通过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生能够互相启迪,激发新的创新点子,并且为自身的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因素研究

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因素研究

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因素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因素,通过对当前学术环境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的探讨以及改善策略的研究,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更好的学术环境。

本文还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的建设情况,并探讨评价方法,为提升学术环境提供参考。

结论部分将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对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改善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和科研能力提升。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影响因素、改善策略、建设案例、评价方法、研究展望、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因素研究引言博士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精英群体,其学术环境的质量对其学习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博士研究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学术环境的问题也愈发凸显。

当前,我国博士研究生学术氛围不够活跃、学术交流不够频繁、学术压力过大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博士研究生学术发展的瓶颈。

一些学术不端现象的频发也给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改善策略,对于提高博士研究生学术素质,促进博士研究生学术交流,构建良好的学术氛围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旨在从多个角度对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为提升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博士研究生在学术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影响博士研究生成长和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提出改善和完善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的现状分析和影响因素探讨,可以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促进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通过对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建设案例的分析和评价方法的探讨,可以为不同学术环境下的博士研究生成长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

医学博士科研产出统计分析

医学博士科研产出统计分析

医学博士科研产出统计分析目的了解我国医学博士在校学习期间的科研产出情况,为促进博士科研产出提供参考。

方法对某军医大学2005~2014年间博士生发表SCI/EI、CSTPC/CSSCI论文数量、申请课题、申报专利、参与编写书籍、参与国内国际会议及大会论文收录等进行统计,数据采用Excel录入,结果运用相关分析、t 检验、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2005~2014年间,某军医大学博士科研产出数量增长较快,共发表SCI/EI论文3177篇,CSTPC/CSSCI论文3000篇,不同学科人均发表论文数量差异明显。

申请各类课题366项,申报专利204项,参加国内国际会议及大会交流3713次,参与编写书籍191部。

结论某军医大学博士科研产出数量逐年提升,科研产出主要体现在发表学术论文上,存在着科研能力水平差异较大、层次不一等问题。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cientific output of medical doctors in China,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Methods The statistics of SCI/EI,CSTPC/CSSCI papers,application issues,patents and co-wrote books,participate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in a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5-2014,were input by Excel,analyzed by SPSS,measur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t test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Results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5-2014,doctoral research output quant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a total of 3177 SCI/EI papers,3000 CSTPC/CSSCI articles were published. The number of SCI/EI,CSTPC/CSSCI papers published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in disciplines. 366 applied issues,204 declared patents,participated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eetings and the exchange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to 3713 times,co-wrote 191 books. Conclusion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level of doctor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n a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Research outpu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published academic papers,there are problems of level difference,different levels of research ability,and so on.[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SCI/EI;CSTPC/CSSCI;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博士作为科研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是科研团队建设、人才梯队培养的核心。

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于国家、高等院校和科研工作者的科研产出研究(Dundar and Lewis,1998)。

相关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国家、高校等组织以及教员等个体科研工作者层面,对博士生科研产出的研究较少(Chung and Petrick,2011),国内学者对该主题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论述、思辨的层面上,缺少以数据为支撑的实证研究,因此对一些现象、作用机理、原因和对策的解释力度不足。

我国博士生教育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将国外的研究成果套用在国内的教育背景下显得有些水土不服,不能适应中国的教育体制,故本文以中国的博士生为研究对象,搜集相关数据,基于实证研究的思路构建博士生科研绩效影响因素模型,找出提升博士生科研绩效的关键因素,进而弥补这一缺口。

博士生科研绩效是指博士生攻读博士学位时所创造出的科研产出,直接体现为:科研论文、参与研发项目和专利发明,是博士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反映。

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共3篇

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共3篇

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共3篇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博士研究生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然而,博士生的科研绩效虽然受到了重视,但是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因此,本文通过对博士生科研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旨在为博士研究生提高科研绩效提供建议。

首先,我们要明确“科研绩效”的概念。

科研绩效是指在科技研究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成果。

具体来说,就是指以发表论文、专利授权、科研项目承担、学术成果转化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绩效。

博士研究生是高校中最具科研能力的群体,他们的科研绩效也是反映高校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

博士研究生的科研绩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个人因素,如学术能力、研究兴趣、研究动机等。

其次是环境因素,包括博士生所在的学校、专业、导师等。

最后是外部因素,如竞争环境、科研机会等。

那么这些因素对博士生的科研绩效具体有怎样的影响呢?研究表明,博士生的学术能力是影响其科研绩效的重要因素。

具体来说,学术水平越高的博士生,其科研成果就越好。

此外,研究兴趣和动机也会影响博士生的科研绩效。

当博士生课题与其研究兴趣和动机相符时,他们的科研绩效往往更高。

这些因素的影响是互相关联的,例如对于一个热情高涨的年轻学者来说,其对学科的热爱和关注本身就可能会促进其科研绩效的提高。

在环境因素方面,博士生就读的学校和专业是影响其科研绩效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知名高校的科研资源更加丰富,能够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和设备,博士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科研绩效往往更高。

同时,不同专业间的科研要求和方法也会不同,因此博士生所在的专业也是影响其科研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导师的带领和教育也会对博士生的科研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一个擅长指导和鼓励学生的导师,在博士生的科研成果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最后,外部因素也会影响博士生的科研绩效。

例如,竞争环境、科研机会等因素都可以促进博士生提高科研绩效。

竞争环境的存在可以激发博士生更加努力地去争取和创造科研成果,而科研机会的增多则可以提供更多机会让博士生去实现自身科研能力的发挥。

研究生论文发表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生论文发表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生论文发表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生论文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生在学术领域发表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不同的研究生论文在发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有的论文易于发表,而有的论文则难以发表。

因此,研究生们有必要了解研究生论文发表的影响因素,以提高自己论文发表的成功率。

影响研究生论文发表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将从几个关键的方面进行分析。

一、研究内容及创新性研究生论文的内容以及创新性是影响论文发表的重要因素之一。

论文应该具备研究深度、广度和独特性,因此,对于一篇好的研究生论文来说,其研究内容应该具备一定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应该尽量选择有价值和有创新性的课题,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也能够增加论文发表的成功率。

二、作者的学术造诣和经验作者的学术造诣和经验是影响研究生论文发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学术领域,优秀的研究生往往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广泛的学术视野,熟悉相关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因此,在写作研究生论文前,研究生需要对所研究的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的学术造诣。

此外,研究生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研究项目,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选择适合的期刊或会议选择适合的期刊或会议也是论文发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学术期刊或会议对论文发表的要求和审稿标准是不同的,因此,研究生在选择发表论文的平台时,要充分了解相关期刊或会议的排名、影响因子以及审稿流程等信息。

此外,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期刊或会议,以增加论文被接受的概率。

四、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是研究生论文发表成功的关键。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清晰完整的逻辑结构:论文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并且相互之间应该有明确的逻辑联系。

2. 准确科学的表达:在撰写论文时,需要使用准确的科学术语和符号,避免使用模糊、不确切的表达方式。

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因素研究

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因素研究

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因素研究一、引言博士研究生是高等教育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术环境对于其学习和研究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学术环境因素对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博士研究生学术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为今后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提供参考。

二、学术环境因素概述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导师、研究团队、学术氛围、学术资源等。

导师是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他们的学术水平、导师风格、科研经验对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而研究团队则是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研究团队可以为博士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同时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支持。

学术氛围和学术资源则是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中的两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激励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和激情,丰富的学术资源则可以为博士研究生提供更多的科研条件和支持。

三、导师对博士研究生学术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导师是博士研究生学术环境中的核心因素,其对博士研究生学术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导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优秀的导师可以为博士研究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指导和科研支持,帮助博士研究生克服科研难题,提高科研能力。

导师对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式和风格也会对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良好的导师指导和教育方式可以启发博士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促进其学术成长和发展。

导师的科研资源和团队支持也会对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优秀的导师团队可以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交流机会,帮助博士研究生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成长和发展。

博士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博士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博士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博士生是研究型高等教育中最高学位的代表,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既可以提升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又可以促进科研创新和国家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博士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博士生培养质量是综合多个因素的结果。

首先,导师的能力和素质是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优秀的导师具备丰富的学术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引导学生钻研深入、勇于攻关,在学术上和人格上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提高博士生综合素质。

其次,培养环境和平台也是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博士研究生需要在优秀的研究团队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再次,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也关系到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高低。

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能力,并具备较强的发现、解决和创新能力。

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应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针对导师的能力和素质,学校应严格审查导师的资格和背景,并为导师提供详实的培训和指导,使导师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其次,为了提高培养环境和平台,学校应加强对研究团队的管理和建设,制定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建立开放而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术资源共享和互动合作。

最后,针对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和比赛,完善学术评价和奖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文化。

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还可以推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和进步。

综上所述,博士生培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努力。

只有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和评价机制,提高导师、学生和环境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拓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博 士 研 究 生 性 别 产 出 对 比
本文检验 在 性 别 差 异 下 ,博 士 研 究 生 科 研 产 出 水 平是否存在显著不同 ,表1a和1b是对样本数据进行组 进行的统计量 分 析 和 独 立 样 本 检 验 。 结 果 表 明,EI收 录论文情况的 F 值差异显 著,说 明 男、女 博 士 研 究 生 被 EI收录论文的数量有显著差别 。 在 方 差 不 相 等 的 假 设 条件下,t检 验 结 果 显 著 ,表 明 男、女 EI收 录 论 文 发 表 数量 均 值 存 在 显 著 区 别,男 性 EI收 录 论 文 发 表 量 大 于 女性。
[19] NONAKA I,TAKEUCHI 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13-217.
[20] MADJAR N,OLDHAM G R.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the contributions of work and nonwork creativity support to employees creative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 agement Journal,2010,53(9):757-769.
2 博 士 研 究 生 科 研 产 出 水 平 因 素 分 析
本 文 选 取2005-2012 年 中 国 科 学 院 大 学 授 予 博 士 学位的525名博士 研 究 生 作 为 研 究 对 象 ,分 析 性 别、本 科生源校、本 硕 博 是 否 跨 学 科 以 及 学 科 差 异 等 因 素 对 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的影响。鉴于科研产出数据的可 获得性,本文 以 博 士 研 究 生 在 校 期 间 在 学 术 期 刊 上 发 表的论文数 量 (包 括 国 内、国 际 刊 物 和 国 内、国 际 会 议 论文)及其收录情况(SCI、EI、ISTP、CSCD、核 心 期 刊 收
景也是潜 在 因 素 之 一 。 因 此,分 析 生 源 背 景 对 博 士 研 士研究生在 校 期 间 发 表 的 论 文 数 量 和 质 量 ;③ 跨 学 科
究生科研产出造成的可能影响显得科学 校、学 科、性 别 等 因 素 出 发,定 量 分 析 生 源 产出情况;④学科 差 异 因 素。 将 学 科 划 分 为 三 大 类 :理
背景差异对 博 士 研 究 生 科 研 产 出 的 影 响 ,以 期 为 博 士 学(含农学、医学)、工 学、社 科 类(含 管 理 学、经 济 学、文
研究生的教育与培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学、法学、哲学、教 育 学 ),比 较 分 析 三 者 的 科 研 产 出 情
1 博 士 研 究 生 招 生 规 模 迅 速 壮 大,科 研 产 出数量逐年提高
录)、出版专 著 和 申 请 专 利 数 为 主 要 指 标 ,分 析 以 下 因 从发表 论 文 总 量 来 看 ,性 别 因 素 在 论 文 发 表 数 量
素对博士研 究 生 科 研 产 出 的 影 响 :① 性 别 因 素。 从 论 和质 量 (认 为 SCI、EI、ISTP 和 中 文 核 心 论 文 一 定 程 度
[21] EMMANUELIDES P A,PRATT M G.Towards an inte- grative framework of performance in product development project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 agement,2003,20(7):363-392.
665. [18] MCKEEN J D,GUIMARAES 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er participation and user satisfaction:an investigation of four contingency factors[J].MIS Quarterly,2008,32(4): 427-451.
[17] ANCONA D G,CALDWELL D F.Bridging the boundary: external activity and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al teams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12,57(9):634-
均值 标准差 均值标准误 3.50 2.536 0.137 3.64 3.062 0.226 1.17 1.846 0.100 0.95 1.839 0.136 0.88 1.760 0.095 0.63 1.123 0.083 0.17 0.857 0.046 0.17 0.888 0.065 2.22 3.205 0.174 1.76 2.590 0.191 1.46 1.649 0.089 1.71 2.158 0.159
第21期 柳卸林,王亚娟,左铠瑞: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影响因素分析
· 145 ·
论上讲,影响博士研 究 生 科 研 产 出 的 因 素 众 多 ,除 了 博 出情况;②生源 校 因 素。 按 照 本 科 毕 业 于“985”、“211”
士期间导师 和 培 养 单 位 的 培 养 外 ,博 士 研 究 生 自 身 背 学校生源与非“985”、“211”学 校 生 源 划 分,分 析 比 较 博
[16] TURNER J R.,COCHRANE R A.Goals-and-methods matrix:coping with projects with ill defined goals and/or methods of achieving them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3,21(2):93-102.
表 1a 按 性 别 分 组 的 博 士 研 究 生 科 研 产 出
项目 论文总数
SCI
EI
ISTP 收录 SCI+ EI + ISTP 核心期刊
性别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N 341 184 341 184 341 184 341 184 341 184 341 184
[22] IRMA B F.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a con- tingenc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 tion Systems,2011,28(2):23-55. (责 任 编 辑 :李 用 辉)
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影响因素研究
柳 卸 林 ,王 亚 娟 ,左 铠 瑞
(中国科学院大学 管理学院,北京 100190)
摘 要 :以 中 国 科 学 院 大 学 2005-2012 届 博 士 研 究 生 为 研 究 对 象 ,对 其 在 校 期 间 发 表 的 论 文 从 数 量 和 质 量 两方面进行统计分析。选择性别、本科 生 源 校、学 科 差 异 为 基 本 影 响 因 素,对 比 分 析 了 博 士 研 究 生 科 研 产 出水平。结果表明,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与上述诸多因素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依赖关系,在考虑各因素 差 异性下其科研产出能力各有所长,而加强博士研究生自身科研能力培养是提升科研产出水平的最佳途径 。 关 键 词 :博 士 研 究 生 ;科 研 产 出 ;生 源 背 景 ;因 素 分 析 DOI:10.6049/kjjbydc.2013020106 中 图 分 类 号 :G64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1-7348(2013)21-0144-06
况。
3 不同生源背 景 下 博 士 研 究 生 科 研 产 出 水
中 国 科 学 院 大 学 (以 下 简 称 “国 科 大 ”)自1978 年 成
平因素分析
立至今已培养出4.71万 名 博 士 研 究 生。2009 年,在 校 研究生 规 模 总 数 已 达 到 全 国 第 一 、亚 洲 最 大。2012 年, 全 校招收5 698名博士研究生,占当年全国计划招收67 216名博士 研 究 生 的 8.48%。2003-2012 年,国 科 大 (2012年之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院)博 士 招 生 计 划 人 数增长了 28% 。 [4] 在 1999-2011 年 举 办 的 13 届 全 国 优秀博士论 文 评 选 中 ,国 科 大 共 有 177 篇 博 士 学 位 论 文入选(不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占全 国 1 279 篇 优 秀 博 士 论 文 的 14% 。 [5] 这 些 数 据 充 分 说 明 ,国 科 大 博 士 研究生培养 在 全 国 各 高 等 院 校 、科 研 院 所 处 于 领 先 水 平,以国科大博士研 究 生 为 研 究 对 象 ,分 析 影 响 博 士 研 究生科研产出的诸多因素 ,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0 引 言
博士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学位体系中的最高层 次,博士研究 生 是 我 国 科 研 活 动 中 最 主 要 的 人 才 来 源。 因此,培养高水平博士人才 对 于 我 国 科 学 技 术 进 步 和 国 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意 义。通 常,博 士 研 究 生 依 托 导 师 所在单位的 科 研 项 目、科 研 条 件 和 科 研 设 施,进 行 科 研 实践和开展学位论文撰写 工 作,衡 量 博 士 研 究 生 科 研 能 力和水平的主要依据 是 科 研 产 出。当 前,我 国 的 科 研 产 出水平主要 体 现 在 科 研 论 文、发 明 专 利、出 版 专 著 和 科
为了加强 博 士 研 究 生 科 研 能 力 的 培 养 ,国 内 各 个 培养单位纷纷建立起一套博士研究生科研产出衡量标 准,针对不同学科 论 文 ,从 学 术 性、系 统 性、创 新 性 等 方 面 提 出 具 体 要 求[3],并 且 在 数 量 上 也 作 了 相 应 规 定 。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