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纲30756
复习提纲及日程计划

5 6 7 英语 8 9 10 1 2 3 数学 4 5 6 7 1 政史地生 2 3
时态----结构、动词--区分、使用环境、固定搭配 介词、动名词、系动词、代词、数与格 完形填空专项练习 试卷/练习册回顾----错题理解纠正、总结 B卷专项练习----语句补充短文 试卷模拟 《网络搜索》 单元、期中练习卷、练习册 《网络搜索》 《网络搜索》
复习资料
《语文课本》《语文复习提纲》 《语文课本》《练习册及试卷》《语文复习提纲》 《课本》/《文言达标》 《文言达标》 《课本》/《文言达标》 《文言达标》 《童年》《昆虫记》 《课本》 《写作资料》 《学校布置卷》《网络搜索卷》
课时
细分时间表
单词----熟记、熟背、发音、英标、词性、辨析 《课本》《试卷阅读短文》《新概念英语部分单词》 固定搭配(短语)----归纳、释义、使用辨析 《课本、英语笔记、试卷、练习册》
课本综合复习----概念、公式的背诵、理解应用 《课本》 代数重点难点----平方差、完全平方式、同底 数幂乘除法 几何----全等、轴对称 错题回顾----归类、订正、提高 函数----理解、例题、提高 数的可能性----理解、练习题 试卷练习模拟 资料背诵 课本重点、图片理解记忆 试卷模拟 《课本》《天府数学》《课堂精炼》《练习卷》 《课本》《天府数学》《课堂精炼》《练习卷》 《课本》《天府数学》《课堂精炼》《练习卷》错题汇总 《课本》《天府数学》《课堂精炼》《练习卷》 《课本》《天府数学》《课堂精炼》《练习卷》 《网络搜索》 《老师提供》 《课本》 《网络搜索》
考复习提纲及日程规划
完成状况
七年级期考复习提纲及日程规划
课本 序号
1 2 3 4 5 语文 6 7 8 9 10 1 2 英语 3 4※ 句型----归纳、释义、辨析、变换 课文----背诵、理解 《课本、英语笔记、试卷、练习册》 《课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完整版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差异莫过于乡村和城市.所以,区域的特征和差异,就成为我们观察社会生活最根本的角度.1.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3.正丽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表小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在相同图幅,丽下,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即“大小详,小大概〞.4.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5.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治理等方面的功能.6.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7.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平原地区村落规模大、一般呈团状分布,山谷村落呈条带状分布.8.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乡村里的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有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等.9. 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某础上开展而来的.随着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面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治理中央,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外职业的人,这样, 城市聚落就出现了. 10.步入一些大城市会看到那里有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央,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还有看不见的地下管道系统.11.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效劳业等方面的工作.12.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13.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14.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的根底上绘制的,能够直观地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况.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高原山地一般用褐色表示、海洋用蓝色表示,而且颜色越深, 表示海洋深度越深. 15.地形剖面图可以帮助我们对某一地区沿剖面线地带的起伏状况有准确的了解.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1 .人类生活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地形、气候、水文、动植物、十壤和光照等构成了自然环境;人口、人种、语言、历史宗教和生产活动的等地球上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现象构成了人文环境.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是熟悉人类共同牛活的世界两个最根本的着眼点.2 .从太空看,海洋占据地球外表71%的面积,陆地占据29%3 .大陆和其附近岛屿合起来成为大湖,全球根据面积大小依次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4 .海洋的主体局部是大洋,海是大洋的边缘局部,根据面积大小依次是太平洋〔最大、最深、最多岛—屿〕、大西洋〔“S〞状〕、印度洋〔热带海洋〕和北冰洋〔最小、最北、最冷〕.〔掌握其特征〕5.海洋对人类的影响:1.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淡水资源、盐类资源、鱼类资源、矿产资源〔石油〕、旅游资源、空间资源等;2.人们修建运河、建设港口,开辟了众多海上交通航线,促进世界各地之间的物资交流.6.在一个大洲内,还可以分为假设干个地区.亚洲,根据地理方位,可以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欧洲可以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 .7.8.亚洲地形特征:地势高、起伏大、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间向四周流,呈放射状分布.9. 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10.世界气候类型及特征11.气候受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地形等的影响,表现为复杂多样.12.气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人们在长期适应当地气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旅游、农业、建筑等都有影响〔会举例〕,当地的动植物对气候也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15.阅读“世界主要的河流〞分布图P37和世界地形图,了解世界主要河流的根本情况17 .湿润地区的河流会至,大多数一年四季水流不断,干旱地区的河流水源缺乏、很多河流 为季节性河流.18 .亚洲的主要河流: A 亚洲十大外流河:太平洋水系一一长江、黄河、湄公河、黑龙江; 北冰洋水系一一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印度洋水系一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恒河 B 亚洲三大内流河:锡尔河、阿姆河、塔里木河C 亚洲河流和地形的关系:亚洲地形 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 周呈放射状分布的特点..19 .世界各地的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地区差异、共同构成了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其中, 气便是造成陆地自然景观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植物是陆地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20.202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 70亿.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 不均匀的.人口分 布的情况可以用 人口密度来表示.2122.人种分布主要根据皮肤颜色、头发的颜色和形状、面部特征 等外貌方面的明显区别. 世界人种在分23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坐空的,没有上下优劣之分,反对种族歧视.24.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其中使用人数较多、使用范围较广的有 汉语、英语、法语、 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等,这几种语言被确定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25世界上有很多种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宗教建筑是最具代表 性的宗教文化景观.26 .现在,世界上有近200_个国家,国歌和国旗 是一个国家的象征.目前,世界上还有些没 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属地和领土有争议的地区,请我们把它叫做 地区.27 .国家和国家之间是有 国界的,国界是人为划分的,具有人为因素〔经线为界、纬线为界〕 和自然因素〔山脉为界、河流为界〕影响.国界线和领海范围以内的 领陆、领水和领空, 总称领土. 28 .根而地面积大小排序〔所在大洲〕:俄罗斯〔传统是欧洲〕、加拿大〔北美洲〕、中国 〔亚洲〕、美国〔北美洲〕、巴西〔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大洋洲〕29 .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所在大洲〕:中国〔亚洲〕、印度〔亚洲〕、美国〔北美洲〕、印度 尼西亚〔亚洲〕、巴西〔南美洲〕、巴基斯坦〔亚洲〕、孟加拉国〔亚洲〕、尼日利亚〔非洲〕、 俄罗斯〔欧洲〕、日本〔亚洲〕和墨西哥〔北美洲〕30.世界上的国家通常被分为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除了在 经济开展水平方面 存在较大差距外,还表达在 教育、医疗、卫生、效劳设施水平.31.国家与地区之间交流与合作应遵循的准那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 整、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2.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34.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大局部位于中纬度和北温带,最西端的经度为73° E,最东端的经度为135° E Q东西跨越62,根据经度相差15,时间即相差1小时计算,中国最东端和最西端的时间大约相差4小时.第三单元1.湄公河平原地跨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地处热带,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土壤深厚、肥沃,水稻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由于该地人口稠密,水稻生产对人力需求大, 其生产的特点是精耕细作,主要依靠人力.2.P61?美国外乡的地形?北美洲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兴旺的农业, 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商品性农业〕.这里位于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密西西比河贯穿大平原东部、土地辽阔,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家庭农场为主, 高度机械化.3.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比拟表4.安第斯山脉从北往南纵贯南美洲大陆,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区地势崎岖,秘鲁的大局部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多米,自然景观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垂直变化〔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是:热带雨林、低缓山坡的草地和林地、高山草地、冰雪带〕.海拔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5.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 在海拔较低处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在海拔高处.由于气候极为严寒,形成了广阔的干寒草原地带,居民以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为主.羊驼被称之为“安第斯山脉上走动的黄金〞、羊驼毛有“纤维上帝〞之美誉.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秘鲁国徽的左上角的动物是奥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说明骆马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6.P67?阿尔卑斯山区的地形?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跨越法国、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和意大利的国家,莱茵河、多瑙河和波河的河流发源于此.瑞士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区,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山区占到国土面积的60%,耕地只占国土面积的6%,矿产资源奇缺,缺乏开展工农业的自然资源,是个典型的山地之国.旅游资源丰富,瑞士人因此被称为“大山之子〞.7,阿尔卑斯山区一年四季是旅游者的天堂,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此休闲度假,夏季登山、冬季滑雪和泡温泉.旅游业为瑞士创造了财富,提升了生活水平,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开展〔如钟表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等〕8.瑞士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a、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保护环境b、修建了自然保护区,为许多濒危动物提供了平安的生存地c、人们有很强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9.〔秘鲁和瑞士〕与山为邻之比拟10.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11强大的工业对日本的渔业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领先全球的造船业,兴旺的纺织业、先讲的电子工业等.日本有着悠久的捕鱼历史,逐渐形成了独特的“ 鱼文化〞,但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以及国内经济的开展和人口的增加,渔民们面临着各种新问题, 如捕鱼本钱的增加,捕鱼范围的缩小,过度捕捞造成的生态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污染等.为此,渔民改变了过去只捕不养的习惯,转而大力开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12.欧洲南部的意大利,坐落在亚平宁半岛上、在意大利的东北部,有一座水上古城一一威尼斯.因水而生,岛屿相连成为城,以水为通道;因水而兴,东西方商品的集散地和贸易中央;因水而美,独特的水城风光,水为道路舟为车〔圣马克教堂、叹息桥、贡多拉〕;因水而忧、水位上涨、海水倒灌.13.非洲大陆东南部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被称为“高原大陆〞,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气候类型〔自然带〕呈南北对称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呈马蹄形包围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14.马赛人以放牧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南半球〕5上一10月份,南方旱季来临,而北方正值雨季,向北迁徙;11月——次年4月,北方旱季来临,南方正值雨季,开始向南迁徙.15.马赛人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大多穿着红色披风、住茅草房,牛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越高,养育牛群的草原成为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16.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是世界上唯二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南回归线从中部横穿.气候类型以热带、亚热带为主.气候比拟土热,近三分之二土地属于干旱地.因此,天然草场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左右.17. 澳大利亚地形的总体特征: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总休卜较平坦.澳大利亚降水量的总体特征:降水量从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和西部沿海减少, 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分布.18.澳大利亚的牧业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草原上,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羊毛最多的国家〔美利奴羊〕,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里的国家〞、“古生物博物馆〞〕19.澳大利亚畜牧业最突出的特点是机械化程度高、商品化程度高.20.波斯湾地区位于亚洲西部,处于亚、欧、非三洲的连接地带,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五海三洲之地〕,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漠广布,属热带沙漠气候,淡水资源稀缺.21. P83?波斯湾地区的国家和石油分布?波斯湾地区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地区,其中沙特、科威特、伊朗、伊拉克和阿联酋是石油资源比拟丰富的国家.〔两伊两特一西〕22.主要输往美国、西欧、日本和中国、澳大利亚等.A、美国、西欧:a-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一阿拉伯海一印度洋一好望角一大西洋;b、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一阿拉伯海一曼德海峡一红海一苏伊士运河一地中海一直布罗陀海峡一大西洋B、日本: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一阿拉伯海一印度洋一马六甲海峡一南海一太平洋C、中国:波斯湾一霍尔木兹海峡一阿拉伯海一印度洋一马六甲海峡一南海一台湾海峡一东海23.波斯湾地区一些国家因大量石油输出成为富裕国家,但石油也有枯竭的时候,所以他们也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开展方式,如利用石油换来的财富大力开展工农业、旅游业和商业等24.P85?以色列的地形?以色列地处亚洲西部、地中海的东南角,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非常缺乏,耕地少且贫瘠.以色列人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主丞农业技术,使可灌溉土地大量增长.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菜篮〞、“大花园〞.25.以色列拥有兴旺的绿洲农业的原因:A、严格保护有限的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B、汪遮: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如北水南送〕;增强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海水淡化C、芭流:采用喷灌和滴灌技术:科技兴农;增强用水治理〔如实行用水许可证和方案用水分配制度〕;D、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选择种植适宜的农作物〔如耐旱、耐热、耐碱的作物;附加值高的作物等〕26.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决定着区域的根本特征.一个地方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半球位置、纬度带和温度带等方面来描述;相对位置可以通过周边其他区域或事物来确定,如海陆位置、邻国等.南非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南温带,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注,其最南端的好望角是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点.P88?南非的位置图?27.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我们可以利用文字、地图、照片和图表等资料熟悉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南非地形以理为主,地表起伏较小, 其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营原气候.西南沿海地带是地中海气候,西北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南非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丰富,黄金储量世界第一.28.区域的人文特色包括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方面.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同时存在三个首都的国家, 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立法首都开普敦〔“小欧洲〞政司法首都布隆方丹.曾经存在种族隔离政策.29.一个区域的开展一般可以通过该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展水平等几个方面来熟悉.南非利用其自然条件的优势,大力开展采矿业、制造业和旅游业.第四单元1.华盛顿位置和历史:全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的首都,不属于任何一个州,位于美国的东海岸〔大西洋〕.历史上,纽约、费城都曾是首都,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地势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波托马河克流经〕和特定的历史条件〔南北方的争夺,妥协的产物〕, 华盛顿成为首都.2.华盛顿城市布局:市区以国会大厦为中央,分为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地区.白宫、国会大厦和五角大楼形成“联邦三角〞.3.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央:他职能单纯,是世界上少有的仅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大城市.治理国家是华盛顿的主要职能.国会大厦是国会议员指定法律的地方, 国会图书馆是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白宫是总统居住和办公的地方,也是举行欢送外国元首的地方, 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所在地.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世界著名的图书馆、高等院校、博物馆等文化机构.4.华盛顿国际影响力: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在华盛顿设立使馆或办事处,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都在此设立总部,华盛顿还是一个全美和国际媒体的中央,拥有一批世界知名的报纸和电台.5.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巴黎是其首都,位于法国北部,塞纳河贯穿全程、向西注入英吉利海峡,发祥于西岱岛,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分配均匀.从建筑景观看巴黎的文化艺术之美,如古典艺术宝库卢浮宫、近代艺术的殿堂奥赛博物馆、现代艺术的象征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央等;从街头人们的生活感受巴黎人文之美,如旧书摊、露天画廊、左岸古旧的咖啡馆、街头艺术等.从埃菲尔铁塔等建筑来理解巴黎人对艺术的理解和宽容心,对文化的敬重和对艺术的追求,造就了这座世界文化艺术之都.6.印度地处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频阿拉伯海,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笫二人口大国,是世界计算机软件超级大国, 班加罗尔被称为“亚洲硅谷"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中央,具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城市的名称,而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代名词.7.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上.海拔在900米以上,属热带季风气候、但其海拔高、比印度同纬度地区气温要低,相对于炎热的印度来说,班加罗尔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吸引了大量人才.8.班加罗尔开展信息业的有利因素或条件:a.优越的自然条件;b.雄厚的科研根底;c.政府的大力支持;d.高校云集,人才众多;e.数学和逻辑方面的历史积淀;f.语言优势;g.完善的根底设施9.韩国,与中国山东半岛隔海相望、蔚山市位于韩国东南部、聚集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厂,韩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等重要企业, 汽车生产水平著称于世,是韩国的汽车制造中央、韩国的汽车交易中央、韩国的汽车亚昼中央,使蔚山从一个小渔村开展成为举世闻名的与德国的斯图加特和日本的丰田市相比肩的汽车城.〔与我国深圳的开展相似〕10.蔚山的开展与哪些因素有关?a、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与韩国最大的港口釜山相邻, 〕b、丰富的水资源〔太和江〕c、政府的大力扶植d、注重产品研发,提升科技含量〔大力研发环保汽车〕e、雄厚的工业根底f、产业部门与大学相依托g、高素质的从业人员11.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气候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首都巴西利亚位于巴西中部高原上,由市区和几座卫星城构成,是世界上嵯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城市.历史上,巴西曾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海滨城市建都,但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产生了严重的“城市病〞 ,20世纪中叶,决定迁都,以促进内地开展,缓解沿海城市压力.12.巴西利亚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央、城市布局像一架巨大的喷气式飞机、城市规划完整, 注重细节,建有人工湖一一帕拉诺阿湖,可以起到防洪抗旱、调节湿度的作用,重视绿化, 保护植被,是世界上绿地最多的城市之一.有完善的交通系统,市郊不允许建污染环境的工厂,城内不准修建新住宅区.13.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是俄国政治、经济、交通和科学文化中央,是俄罗斯最大的工业中央,也是一座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俄国欧洲局部的中心,东欧平原上,圣彼得堡东南方,地势平缓略有起伏,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温差大, 降水少,莫斯科河穿城而过,既为工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又有航运之利.莫斯科城的中央在克里姆林宫,形成了以市区为核心,呈辐射状和环状结构的城市格局.。
全复习提纲

绝对误差:是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值。
绝对误差ΔA=示值Ax-真值为A0相对误差: 是绝对误差与真值或实际值之比。
r=ΔA/ A0 *100%最大引用误差:r m=ΔA/A量程*100%系统误差: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恒定,或在条件改变时,与某一个或几个因素成函数关系的有规律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服从统计规律的误差,又称为偶然误差。
//随机误差符合正态分布均匀分布规律:对称性:绝对值相同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次数相等。
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多。
有界性: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一定界限。
抵偿性: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于零。
粗大误差:明显歪曲测量结果的误差。
(疏失误差,应去掉)金属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金属导线的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线发生机械变形时电阻值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灵敏度S:sε=ΔR/R (s越大越灵敏)稳定性非常高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会随着作用力而发生变化.灵敏度高,机械滞后小,输出无需放大器。
但稳定性差电阻应变的测量电路: 单臂直流电桥输出表达式为U0=U/4 * ΔR/R=1/4USε双臂桥1/2 USε全臂桥USε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功能有双臂桥(温度引起误差为0)、全臂桥。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C=εA/d 其中任一参数改变都引起电容量变化。
//三大类:变板间距离型d、变有效面面积型A、变介质型ε。
//测量电路四交流电桥U0=√2*1/2*ΔC/C*U0sinwt(双臂桥) U0=√2/2*ΔC/C*U相敏检波电路的作用:可以根据差动变压器输出的交流信号的调幅波的变化判断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交流转成直流)变气隙自感传感器:L=W²μ。
A。
/2δ(W线圈匝数μ。
空气导磁率A。
空气隙导磁截面积)螺管式自感传感器:灵敏度低,易受干扰,测量较大位移差动变压器: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线性范围大,常用测微仪的传感器电涡流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利用线圈与被测金属导体间磁性耦合程度的变化进行测量。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人教版复习提纲.doc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人教版复习提纲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人教版复习提纲(一)我的家在哪里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比例尺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注意:通过比例尺可以算出图上两点间的实际距离)见图册P4页右下角)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比例尺1:10000000或1/10000000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比例尺100千米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则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细的关系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理解图册P11页不同比例尺下杭州市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单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人教版复习提纲(二)乡村和城市(见图册P7-8页)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为社区。
社区的组成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社区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政治功能:与选举,权力等有关;文化功能:如精神文化,学习等方面有关;管理功能主要:组织社区联防队,组织社区居民捐款)聚落乡村聚落也叫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相互关系。
如为避免洪涝,村落建在高地上。
在干旱地区,村落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
平原地区的村落规模比山区一般要大,形态也不同。
房屋建筑往往体现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如云南傣族地区气候特点为:高温多雨,较湿润,所以建高脚屋,屋顶设计成斜顶,利于排水;阿拉伯半岛上乡村民居,为适应那里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墙厚,窗小。
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乡村聚落的人们从事的生产主要为: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提纲.docx

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提纲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网络二、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相交线1•对顶角、邻补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图形顶点边的关系大小关系对顶角Z1 与Z2有公共顶点Z1的两边与Z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对顶角相等即Z1=Z2邻补角有公.共顶点Z3与Z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邻补角互补即Z3+Z4 二180°要点诠释: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对顶角的特征:有公共顶点,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⑵如果Z a与Z B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Za=ZB;反之如果Z a =Z B ,那么Z a与Z B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Z a与Z0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Za+ZB=180°;反之如果Z a+Z 0 =180°,则Z a与ZB不一定是邻补角•邻补角的特征:有公共顶点,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2•垂线及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1)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1所示,符号语言记作:AB丄CD,垂足为0.要点诠释:j要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只需看它们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是否有一个角是直.角,两条线段垂直,是指这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垂直.(2)垂线的性质: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2: P0丄AB,点P到直线AB的距离是要点诠释:垂线段P0是点P到直线AB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知识点二、平行线1.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与另一条直线垂直.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如图3,直线AB〃CD, EF±AB于E, EF±CD于F,则称线段EF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与CD间的距离.要点诠释:(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2)初中阶级学习了三种距离,分别是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这三种距离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线段的长度,它们的区别是两点间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距离是直线外一点引已知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平行线间的距离是一条直线上的一点到与之平行的另一直线的距离•(3)如何理解“垂线段”与“距离”的关系:垂线段是一个图形,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它们之间不能等同.知识点三、命题及平移1.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2.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要点诠释:平移的性质:(1)平移后,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2)平移后,对应角相等;(3)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且相等;(4)平移后,新图形与原图形是一对全等图形.三、经典例题讲解类型一、相交线例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0,那么互为对顶角(平角除外)的角共有________________ 对,它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有 ____ 对邻补角.【总结升华】两条直线相交得到的四个角中,共有2对对顶角,4对邻补角.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所示,已知ZA0D=ZB0C,请在图中找出ZB0C的补角,邻补角及对顶角.A O B【变式2】⑴如图(1)已知直线AB, CD相交于点0.(2)如图(2)已知直线AE, BD相交于点C. 分别指出两图中哪些角是邻补角?哪些角是对顶角?例2.已知:如图,直线a、b、c两两相交,且alb, Z1=2Z3,,求Z4的度数【总结升华】涉及到角的运算时,充分利用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平角、余角、补角、对顶角等)是解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1】直线AB、CD相交于点0, 0E丄AB于点0, ZC0E=40°,求ZB0D的度数.【变式2】如图所示,0是直线AB上一点,射线0C、0D在AB的两侧,且ZA0C=ZB0D,试证明ZA0C与ZB0D 是对顶角.【变式3】已知:如图,Zl = ZB, Z2 = Z3, EF丄AB于F , 求证:CD丄AB .类型二、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例3.如图,已知ZADE = ZB, Z1 =Z2,那么CD〃FG吗?并说明理由.【总结升华】反复应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见到角.相等或互补,就应该想到判断直线是否平行,见到直线平行就应先想到角相等或角互补.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已知Zl+Z2=180° , Z3=ZB,试判断ZAED与ZAC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变式2】如图所示,AB〃CD, Z1 = ZB, Z2 = ZD,试说明BE±DE.【变式3】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当点E在直线AB与CD之间时, 有ZBED=ZABE+ZCDE成立;而当点E在直线AB与CD之外时,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A.ZBED=ZABE+ZCDE 或ZBED= ZABE-ZCDEB.ZBED=ZABE-ZCDEC.ZBED=ZCDE-ZABE 或ZBED= ZABE-ZCDED.ZBED=ZCDE-ZABE【变式4】已知:如图,ZABC=ZADC, BF、DE分别平分ZABC与ZADC,且Zl =Z3.求证:AB/7DC.类型三、命题及平移【总结升华】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分清题设和结论:结论:AD//BC,题设可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一寻找即可.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命题真命题是()A.互补的两个角不相等B.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C.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D.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变式2】在小学,学习对“几何的初步认识”我们知道: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大纲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知识考点分析:1、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必考内容2、命题的真假性、将命题改写3、证明题(完型填空、自主证明)4、选择题、填空题中相关知识的考点(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5.1.1相交线1、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该公共点叫做两直线的交点。
2、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边,并且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性质:邻补角互补。
(两条直线相交有4对邻补角。
)3、如果两个角的顶点相同,并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性质:对顶角相等。
(若有n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则有n(n-1)对对顶角)5.1.2垂线4、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5、由直线外一点向直线引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要找垂线段,先把点来看。
过点画垂线,点足垂线段。
)6、垂线段是垂线上的一部分,它是线段,一端是一个点,另一端是垂足。
7、垂线画法:①放:放直尺,直尺的一边要与已知直线重合;②靠:靠三角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在直尺上;③移:移动三角板到已知点;④画线:沿着三角板的另一直角边画出垂线.8、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9、过一点画已知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这条线段(或射线)所在直线的垂线.10、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垂线段最短.)11、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1.3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12、同位角:如果两个角都在被截的两条直线的同方向,并且都在截线的同侧,即它们的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形如字母“F”。
13、内错角:如果两个角分别在被截的两条直线之间(内),并且分别在截线的两侧(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五章)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五章)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通常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划分国家。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可以从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进行比较。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以及目前发达国家拥有核心技术的优势。
这也是世界贫富差距产生的根源。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欧美、大洋洲,位于北半球北部;
发展中国家以亚非拉国家为主,针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布的南北差异,国际上把这种经济发展差别说成是“南北差异”。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贫富差距是国际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的重要方面,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联合国:世界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我国XX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考研307中医综合大纲大纲

Ⅰ考试性质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拥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
其目的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能否具备持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评论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异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精选拔,保证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察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疗学、中药学、方子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可以理论联系实质 ;可以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有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习记忆:依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习、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子的功效特色、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有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清晰的中医学术语,正确地表述其观点和基根源理。
2.剖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剖析、解说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体制,并对不一样的药物、方子和病证进行鉴识与判断。
3.综合运用:经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有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疗、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构造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构造中医基础理论 30 题中医诊疗学 30 题中药学 30 题方子学 30 题中医内科学 35 题针灸学 25 题四、试卷题型构造A 型题 80 小题,每题 1.5 分,共 120 分B 型题 40 小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X 型题 60 小题,每题 2 分,共 120 分Ⅳ考察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