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练习一》北师大版

此外,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换算也让学生们感到困惑。在实践活动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换算时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换算规律,我决定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关于换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悉换算关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加减乘运算、时间单位、长度单位以及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时间单位:认识时、分、秒,学会读取时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举例:已知一个活动开始时间为8时30分,持续1小时30分钟,求结束时间。
(4)长度单位:熟练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的换算。
举例: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5)形状: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进行分类和识别。
解决方法:设计换算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形成换算的规律性认识。
(5)图形的分类和识别:学生可能对图形的特征认识不清,导致分类错误。
解决方法: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提高识别能力。
(6)数据分析:学生可能对图表的绘制和分析方法不熟悉。
解决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图表绘制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课时练习题

第一章 元、角、分与小数第一节 买文具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把带有元、角、分的数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我最棒1. 填一填。
4元=〔 〕角 60角=〔 〕元 80角=〔 〕元 7元=〔 〕角2、〔1〕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2〕一张2角可以换〔 〕张1角。
一张5角可以换〔 〕张1角,还可以换〔 〕张2角和〔 〕张1角。
〔3〕10元可以换〔 〕1元,可以换〔 〕2元,可以换〔 〕张5元。
3. 在〔〕里填上“>”、“<”、“=”。
40分〔 〕4角 4元〔 〕30角 5元〔 〕60角60角〔 〕6元 73元〔 〕71元 70角〔 〕8元4. 一张可以换〔 〕张。
一张可以换〔 〕张。
一张可以换〔 〕张。
一张可以换〔 〕张 和〔 〕张。
课前练习重难点知识讲解1、认识小数〔1〕0.5, 1.06, 3.50 ,16.85 ,8.00 ,……这样的数,都是小数。
“.”叫作小数点。
〔2〕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点部分组成。
〔3〕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数字,它就是几位小数。
2、小数的读法0.5 读作: 零点五零 1.06 读作:一点零六3.50 读作:三点五零16.85 读作:十六点八五8.00读作:八点零零14.08 读作:十四点零八归纳总结读小数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部分的数,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3、小数的写法零点四七写作0.47 三点一零写作 3.10归纳总结写小数时,要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然后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
4、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带有元、角、分的数的方法2元6角=〔〕元 7元3角=〔〕元8角5分=〔〕元15元3角4分=〔〕元在把带有元、角、分的数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元与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应,角与小数点后的第一位小数相对应,分与小数点后的第二位小数相对应。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检测试题共5套

北师⼤版⼩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单元(除法)检测试题共5套北师⼤版⼩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填空快乐⾏。
(10分)1、⼀个数除以7有余数,余数最⼤是()。
2、在计算563÷8时,各位的3不够商1,这时应该在个位商()。
3、⼀位数除三位数,商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4、361÷4,商的最⾼位在()位上。
5、()57÷7,如果商是三位数,括号⾥最⼩填()。
6、⼀个数除以8,商是27,余数是5,这个数是()。
7、2的()倍是64,()是16的3倍。
8、任何数除以1,商都等于()。
⼆、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8分)1、⼀个数除以18,得数是7,余数是5,这个数是()A、116B、131C、1212、在下⾯的算式中,得数最接近120的是()A、476÷5B、610÷5C、740÷63、7除⼀个三位数,余数不可能是()A、5B、6C、 84、要检验824÷4=206是否正确,可⽤()A、206×4B、206÷4C、 824÷4三、⽕眼⾦睛。
(对的打“√”,错的打“×”)(10分)1、290÷7=40……1 ()2、705÷5的商的中间有0. ()3、⼀个数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4、被除数⼀定,除数越⼤,商就越⼩。
()5、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四、我是计算⼩能⼿。
1、⼝算。
(12分)48 ÷8 = 0 ÷9= 75÷5= 280÷7=606÷6= 2700÷3= 0 ×8= 328÷4=34 ×3= 78×1= 42÷7= 8×21=2、脱式计算。
(18分)300÷6×4 720÷4× 5 504÷(2×3)515÷5×6 280-500÷2 720÷8+603、竖式计算并验算(12分)656÷8= 300÷4= 628÷3=五、看图列式计算(6分)360元元个六、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04一千克、克、吨-01有多重-随堂测试习题01

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04⼀千克、克、吨-01有多重-随堂测试习题01有多重习题⼀、单选题1.⼀个1元硬币⼤约重( )A. 1千克B. 6克C. 600克2.4千克○4千⽶.()A. =B. <C. 不能⽐较3.选⼀选。
(1)400千克和4吨⽐较( )。
A. 400千克重B. 4吨重C. 同样重(2)⼀个篮球重( )克。
A. 80B. 800C. 8000(3)8吨的棉花和8000千克的铁⽐较( )。
A. 棉花重B. 棉花轻C. 同样重(4)2千克苹果和60克苹果加在⼀起的重量是( )。
A. 80克B. 260克C. 2060克4.⼀个西⽠重4千克,3个同样⼤的西⽠重()千克。
A. 7B. 10C. 125.⼀个学⽣重30千克,3个学⽣重多少?()A. 90克B. 9000克C. 90000克6.李红体重35千克,妈妈体重50千克,李红⽐妈妈轻()。
A. 25千克B. 15克C. 15千克⼆、判断题7.爷爷的体重⼤约是60克。
8.1千克铜⽐1千克棉花重。
9. 1千克重的铁块和棉花的体积⼀样⼤。
10.1千克等于10个100克。
()11.1千克棉花⽐1千克铁轻.三、填空题1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袋⾯粉重25________⼀枝粉笔长80________13.填空⽤千克表⽰________14.0.006千克=________克 2.15⼩时=________⼩时________分5升9毫升=________⽴⽅分⽶980平⽅分⽶=________平⽅⽶15.120平⽅⽶=________公顷=________平⽅分⽶96克=________千克 1.5⼩时=________分钟16.1千克=________克 2000克=________千克7千克=________克 8000克=________千克17.6000千克=________吨4000克=________千克48个⽉=________年.18.把下⾯的数改写成⽤“⽶”、“千克”和“元”作单位的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配套习题

B、十位 C、最高位
5、360÷3 读作( )
A、360 除以 3 B、3 除以 360 C、360 除 3
四、竖式计算。
840÷4
603÷3
825÷5
913÷3
五、脱式计算。
480÷4÷2
20×6÷3
810÷(3×3)
216÷2÷3
725-320÷5 56+606÷3
- 13 -
六、解决问题。 1、小林 3 分钟跳了 270 下,小花 4 分钟跳了
目录第一单元1第一单元测试题11第二单元16第二单元测试题24第三单元30三单元测试题36第四单元41第四单元测试题46第五单元52第五单元测试题63第六单元70第六单元测试题78第一单元分桃子一填空
目录
第一单元......................................................................1 第一单元测试题..................................................11
6×( )﹤27
- 11 -
7、40×50 的积的末尾有( )个 0。
二、小法官巧判断。
1、0 除以任何数都得 O。
()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
3、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
4、末尾有 0 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末尾
一定有 0。
()
5、408÷6 的商中间有 0。
()
三、选择题。
最大是( )。
5、在()里填上“﹥”“﹤”或“=”。
360÷4( )720÷8 78÷3( )78÷5
100÷5( )120÷5 384÷6( )192÷3
(版)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练习题全册,文档

--------------------------------------------------------------- 最新资料推荐------------------------------------------------------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练习题全册第一单元一、填空。
读作:______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6角3 分=〔〕元16元5 角=〔〕元9 角3 分=〔〕元8 分=〔〕元13元7 分=〔〕元 5 角=〔〕元元=〔〕元〔〕角〔〕分2. 是〔〕位小数。
二、判断、 1. 整数都比小数大。
〔〕2. 小数的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3. 比大,比3 小的小数只有8 个。
〔〕元小于元。
〔〕 5.13.8 中有三个数字1、3、8,它是一个三位小数。
6.12.12 读作:十二点十二。
〔〕7.小数都比1小。
〔〕8、在读0.009时要读出三个0。
1/15〔〕9、比拟小数的大小时,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大的小数大。
〔〕三、根据要求写算式。
1〕请写出两个和是5.6的加法算式。
〔2〕请写出两个差是3.1的减法算式。
〔3〕请写出两个和是 5.5 的加法算式和两个差也是 5.5的减法算式。
四、比大小。
1.7元6角○7.60元0.32元○0.23元0.65元○0.66元4.40元○4.45元元○8.97元 3.00元○元五、竖式计算。
2.83+1.5=3.95-0.9=0 .45+1.6= 2.7-2=10-5.6 =13+4.06=七、解决问题。
〔1〕一包饼干和一袋瓜子一共多少元?〔2〕一袋果冻比一筒薯片贵多少元?〔3〕小明想买1袋面包和1袋果冻,他只有8元,够吗?〔4〕小青有5元,可以买哪两种食物?请给出两种买法,并计算花了多少元。
第三单元一、填空。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乘法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1

40.一个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三位,再向右移动两位后是19.6,这个数原来(______)。
41.把5.3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________)到原来的(________)倍,比原数增加了(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判断题
42.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______)
43.小数点后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______)
44.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_____)
45.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3个0,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0倍。(________)
46.把一个非零的数乘0.01,也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B
6.D
7.B
8.B
9.A
10.B
11.0.1;0.01
1;0.1
10;1
100;10
1000;100
我发现的规律是: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多少倍。
12.45千克
13.(1)4.515米
(2)126米
14.64.32分
15.(1)够
(2)还剩2.04元
A.甲B.乙C.甲或乙
5.已知a×0.99=b×1.01=c×0.85(a、b、c都不为0),a、b、f三个数中最大的是( )
A.一样大B.cC.bD.a
6.不计算,判断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0.9×1.5=13.5 B.9.9×7.1=60.29 C.2.8×1.5=2.4 D.0.38×0.5=0.19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除法及练习一、练习二教案(直接打印版)

新北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单元除法及练习⼀、练习⼆教案(直接打印版)第⼀单元:除法分桃⼦(两位数除以⼀位数)学习⽬标:1.结合“分桃⼦”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数除以⼀位数的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3.能⽤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解决问题的能⼒。
教学重点:探索两位数除以⼀位数的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导⼊1.复习。
12×3= 20×4= 24×4=36÷9= 48÷4= 72÷6=⼆、探究新知板书:分桃⼦.1.多媒体出⽰教材第2页情境图如下:(1)理解图⽰内容,让学⽣找信息,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启发学⽣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图中有多少个桃⼦?”“68中的6表⽰图中的那部分?8呢?”2.提出问题:6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每只分多少个?3.解决问题。
(1)6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每只分多少个?列算式:68÷2=(2)独⽴完成与⼩组合作,出⽰要求:运⽤前⾯学习过的知识,思考⼝算除法该如何计算?结合下图学⽣汇报、⼝算:竖式计算:请你根据刚才⼝算的过程,⿎励学⽣尝试⽤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展⽰不同的表⽰⽅法。
交流展⽰各⾃的竖式,结合前⾯分物的过程,说⼀说,竖式每步表⽰的意思是什么?(1)和(2):先把6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0,就是60÷2=30;再把余下的8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根,就是8÷2=4;30+4=34,商34表⽰每只猴⼦各分到34个桃⼦。
对于算式(2)的形式,进⾏优化,并让学⽣体会到除法竖式计算的⼀般⽅法:师书:从被除数的⾼位算起,先算⼗位,再算个位,数位要对齐。
2.⼜来了⼀只猴⼦,68个桃⼦平均分给3只猴⼦,每只分到多少个?还剩多少个?补充完上⾯的竖式,说⼀说竖式每⼀步的意思?追问,余数2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师:剩下的2个桃⼦,不够再分,所以余数是2,余数要⽐除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每日一练
一、比较大小。
(12分)
540÷4〇414÷3 430÷5〇595÷7 760÷4〇803÷3 960÷4〇720÷3 928÷8〇575÷5 510÷3〇850÷5
二、填空题。
(18分)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最高位可能是()位,也可能是()位。
2.如果 49÷7的商是三位数,那么 中最大填()。
3.如果6 2÷2的商中间有0,那么 中最大可填(),最小填()。
4.要使5 0÷5的商中间有0,那么 中最大可填();要使商的末尾有0, 中可填()或()。
5.如果4头牛5天吃了520千克青草,那么一头牛3天吃了()千克青草。
三、用竖式计算(共30分)。
648÷4=789÷3=918÷6=
730÷7=832÷8=670÷5=
三、解决问题(共40分)。
1.动物园的5头大象3天吃了945千克青草,请问一头大象3天能吃多少千克青草?
2.某药店售货员昨天售出了8包口罩和5箱消毒液,共计收入932元,已知口罩每包38元,请问:消毒液每箱多少元?
3.一条大河岸边有位船夫用小船摆渡运送游客,上午小船摆渡了3个来回共行驶了672米,请问:这条大河有多宽?
4.悟空、八戒、沙僧三人比赛吃包子,悟空比沙僧少吃了30个,八戒吃的包子数是悟空的3倍,他们三人共吃了580个包子,请问他们三个各吃了多少个包子?
四.附加题(10分)
某小区一段长350米的小路两侧种着樱花树,每两棵樱花树间隔5米,春节到了,物业公司要给每棵树上挂两个红灯笼装点喜庆氛围,请问:一共要购买多少个红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