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普通化学实验报告图文稿
普通化学实验报告

普通化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和掌握普通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实验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酸碱滴定反应,通过滴定计量液体中的酸碱浓度。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用品:酸碱滴定管、三角瓶、容量瓶、滴定剂、被测液体。
2、校准滴定管:使用前需对滴定管进行校准,确保液位在刻度线上。
3、准备被测液体:将被测液体放入容量瓶中。
4、滴定操作:将滴定剂加入滴定管中,开始滴定。
在滴定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滴定的速度和时间,并观察被测液体的变化。
5、数据记录:记录滴定过程中的数据,包括滴定量、时间、液体变化等。
6、计算结果: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被测液体的浓度。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显示,被测液体的滴定量为毫升,消耗时间为秒。
根据酸碱滴定的反应原理,可以计算出被测液体的浓度为 mol/L。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酸碱滴定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学会了如何使用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和如何计算液体的浓度。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本次实验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化学实验技能,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观察镁带在氧气中的燃烧,了解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基本原理。
镁是一种较为活泼的金属,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这个反应可以表示为:2Mg + O2 → 2MgO。
三、实验材料:1、镁带2、氧气3、酒精灯4、火柴5、镊子6、玻璃片7、砂纸四、实验步骤:1、我们使用砂纸打磨镁带,去除表面的氧化膜。
然后,用镊子取一根打磨好的镁带,将其一端固定在玻璃片的边缘。
2、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将镁带放置在酒精灯火焰上方,观察镁带的反应。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仿真实训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仿真实训报告仿真实训实习报告姓名:靳朝卉学号:12091303班级:化工卓越1202实习时间:2015.07.25-2015.08.032015年8月2日一、实习简介。
名称:仿真实训时间:2015.07.25-2015.08.03大三暑假期间地点:工科楼A座仿真实训室介绍:我们在学校练习了化工仿真软件的实际操作,让我们为将来从事化工生产又更进一步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了解了化工生产的全自动化,认识化工生产软件DCS的模拟操作,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但是在将来的工作与学习中我们将会学到更多的关于实际应用的技能与技巧,为成为一个合格化工生产操作人员而不懈的努力,这是只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
在本次的仿真实训中我们主要学习练习了催化裂化装置的基本DCS操作。
二、实习目的。
1、理解催化裂化反应再生工段反应原理、工艺流程;2、了解各类工艺设备、控制仪表;3、学习生产中的事故现象分析、判断、处理方法;4、能进行本工段的各项操作。
三、实验仪器。
计算机、催化裂化反应仿真软件四、关于催化裂化生产装置。
催化裂化装置是重油变成轻质油品重要的一步,是炼油工业中重要的二次加工过程,是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
它是原料油在适宜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分解、异构化、氢转移、芳构化、缩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原料油转化成气体、汽油、柴油等主要产品及油浆、焦炭的过程。
催化裂化具有轻质油收率高、汽油辛烷值较高、气体产品中烯烃含量较高等特点。
催化裂化生产主要包括:反应再生部分、分馏部分、吸收稳定部分。
催化裂化装置流程说明:混合原料油从装置外自吸进入原料油泵,经原料油换热器加热至200℃左右,分十路经原料油雾化喷嘴进入提升管反应器(R01)下部;自分馏部分来的回炼油和回炼油浆混合后同原料一起进入提升管反应器下部,与催化剂接触完成反应,反应油气与待生催化剂在提升管出口经三组粗旋风分离器进入沉降器六组单级旋风分离器,再进一步除去携带的催化剂细粉后,反应油气离开沉降器,进入分馏塔。
中国石油大学实验报告样板

中国石油大学(课程名称)实验报告实验日期:成绩:班级:石油工程09-1班学号:09152115 姓名:毕文姣教师:战永平同组者:毕文姣、陈为敏、曹溪、高雪娇、崔力晨、葛辉、耿红、王宇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1)观察垂直井筒中出现的各种流型,掌握流型辨别方法;(2)验证垂直井筒多相管流压力分布计算模型;(3)了解自喷及气举采油的举升原理;实验目的内容。
表1 数据表图1 变化曲线二、实验原理当油井的井口压力高于原油饱和压力时,井筒内流动着的是单相液体,当自喷井的井底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则整个油管内部都是气-流两相流动,油井生产系统的总压降大部分是用来克服混合物在油管中流动时的重力和摩擦损失,只有当气液两相的流速很高时(如环雾流型),才考虑动能损失,在垂直井筒中,井底压力大部分消耗在克服液柱重力上,所以,总压降的通式为三、实验流程四、实验步骤(1)检查自喷井模拟器的阀门开关状态,保证所有阀门都关闭,检查稳压罐的液位,如不足(稳压罐高度3/4)请打开稳压罐进液阀门,加液使稳压罐的液位保持在稳压罐高度3/4液位;(2)打开气路阀门,保证气路通畅后打开空气压缩机,向管路供气。
(3)调整稳压罐定值器,保证稳压罐压力表压力不超过0.10MPa,打开稳压罐压力阀门,等待压力稳定后打开液路阀,向系统供液;(4)此时系统已经开始同时供应液体和气体,待液面上升至井口时,可以改变气液阀门的相对大小,观察井筒中出现的各种流型,调节到所需流型,待流型稳定后开始测量;(5)按下流体积算仪清零按钮,同时启动秒表计时,观察井底气体浮子流量计的示数,当计时到10秒时,记录井底流压,气体流量,液体累计流量和所用时间;(6)改变不同的气液流量,重复步骤4到5记录数据,一般取5组段塞流和5组泡流数据点。
(7)试验结束,首先关闭液路,再关闭空气压缩机和总电源放空后再关闭面板所有阀门,最后清理实验装置,结束实验。
(2) 回答实验讲义提出的问题,1)简述实验原理以及自喷井和气举工作原理;2)简述各流型的特征;3) 对实验数据运用奥奇斯泽斯基理论进行计算,并给出计算过程,然后对比实验所观察的现象来验证该理论。
普通化学实验报告模板

=(s+0.010).(2s)2
=1.39×10-8
∵s很小,∴s+0.010≈0.010
∴s=5.89×10-4mol·dm-3
备注:该报告纳入考核,占总评成绩的10%。
??(3)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mol·dm-3?KI溶液。观察现象,解释之。
五、实验现象及结论
(l)在小试管中加入1?cm3?0.l?mol·dm-3?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再加入少许NH4Ac晶体,振荡使其溶解,因同离子效应OH-浓度降低,碱性降低,红色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
(4)对以上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解:(1)Ksp(PbI2)=1.39×10-8
PbI2?Pb2++2I-
平衡浓度/mol·dm-3s 2s
∴Ksp(PbI2)=c(Pb2+).c2(I-)
=s.(2s)2
=4s3
=1.39×10-8
∵s=1.51×10-3mol·dm-3
(2)PbI2?Pb2++2I-
(3)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mol·dm-3?KI溶液。有黄色沉淀碘化铅生成
六、思考:
根据Pபைடு நூலகம்I2的溶度积,计算(298K时):
(1)PbI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mol·dm-3);
(2)PbI2在0.010 mol·dm-3KI溶液中的溶解度;
(3)PbI2在0.010 mol·dm-3Pb(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同离子效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及配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六

实验六 碱在原油乳化中的作用一、实验目的1. 观察碱与原油混合后的乳化现象。
2. 学会用不稳定系数法确定使原油乳化的最佳碱浓度范围。
二、实验原理碱(例如NaOH )可与原油中的酸性成份(例如环烷酸)反应,生成表面活性物质。
这些表面活性物质可使原油乳化形成水包油(o/w)乳状液。
水包油乳状液的形成与稳定性对于碱驱和稠油乳化降粘是重要的,例如碱驱中乳化-携带、乳化-捕集、自发乳化等机理的发生,稠油乳化降粘中原油乳化分散机理的发生都是以水包乳状油液的形成为前提条件的。
碱浓度是影响碱对原油乳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碱浓度低时,碱与原油反应生成的活性物质少,不利于乳状液的稳定。
若碱浓度过高,一方面,碱可使原油中碳链较长的弱酸反应生成亲油的活性物质,这些亲油的活性物质可抵消亲水活性物质的作用,不利于水包油乳状液的稳定,同时,过量的碱具有盐的作用,也不利于水包油乳状液的稳定,因此,只有合适的碱浓度范围,碱才能与原油作用形成稳定的水包油乳状液。
乳状液的稳定性可用不稳定系数(USI )表示。
不稳定系数按下式定义:0()tV t dt USL t=⎰式中: USL —不稳定系数,ml ;V(t)—乳化体系分出水体积与时间的变化函数; t —乳化体系静止分离的时间,min 。
从定义式可以看出,不稳定系数越小,乳状液的稳定性越好。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电子天平(感量0.001g )、10ml 具塞刻度试管、秒表、滴管、试管架。
2. 药品氢氧化钠、原油、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取10ml具塞刻度试管7支,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0、1.0×10-4、5×10-4、1.0×10-3、5.0×10-3、8.0 ×10-3、1.0×10-2的氢氧化钠溶液各5ml,分别用滴管准确加入原油5ml,盖上试管塞子,每支试管各上下震荡30次。
2. 将震荡后的试管立即垂直放在试管架上,同时开始计时,并每隔3min记录一次试管中分出水的体积(若分出水的速度较快,可每隔lmin记录一次),共记录30min。
石油大学远程毕业实践大作业

减一线油由减压塔抽出进减一线汽提塔, 油汽从塔顶返回减压塔, 减一线油由泵从汽提塔塔底抽出经换热, 冷却后, 一路返回减压塔顶, 一路出装置。
减二线油由减压塔抽出进减二线汽提塔, 油汽从塔顶返回减压塔, 减二线油由泵从汽提塔塔底抽出经换热后, 一路返回减压塔, 一路经冷却后出装置。
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团结协作,善于沟通.团结协作指的是部门内部.你这个部门肯定不止你一个人,作为部门担当,你若想把本部门的事做的出色,那你必须把部门成员团结起来,发挥集体的力量,那样才能事半功倍!善于沟通是指部门之间.任何一个公司都是由众多部门组成的.部门之间的沟通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像我们公司,工场包括制造课,质量课和生管课.我们生技课是为制造课提供技术指导和设备维护的服务的;我们做的初品(试生产品)又要经过质量课检验合格后才能量产;生管发行新产品看板时又要委托我们先做初品等等.和任何一个部门沟通不好都会遇到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团结、沟通是非常必要的!总之,用知识武装起自己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你才能成功!紧接着跟随工人师傅进厂参观了半合成工艺流程,深感化工行业之神奇,原材料经过一系列过程处理,最后就神奇的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当然这些成果是经过无数次试验,然后中试,优化,最后投资建成,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
华东石油《有机化学》2017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三)—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乙酸或其衍生物与乙醇反应制取,也可由乙酸钠与卤乙烷反应来合成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酸催化下由乙酸和乙醇直接酯化法。常用浓硫酸、氯化氢、对甲苯磺酸或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等作催化剂。若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其用量是醇的0.3%即可。其反应为: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提高产率的措施为:一方面加入过量的乙醇,另一方面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蒸出生成的产物和水,促进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但是,酯和水或乙醇的共沸物沸点与乙醇接近,为了能蒸出生成的酯和水,又尽量使乙醇少蒸出来,本实验采用了较长的分馏柱进行分馏
2.本实验中多次用到“洗涤”操作,请问碳酸钠饱和溶液、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溶液分别除去的是原蒸馏液中的什么成分?
答:用碳酸钠饱和溶液除去醋酸,亚硫酸等酸性杂质后,碳酸钠必须洗去,否则下一步用 饱和化钙溶液洗去乙醇时,会产生絮状的碳酸钙沉淀,造成分离的困难。为减少酯在水中的 溶解度(每17份水溶解1份乙酸乙酯) ,故用饱和食盐水洗碳酸钠。
五、实验数据(现象)
无色液体,有香味,锥形瓶质量31.5g,共43.2g,产品质量为11.7g;折射率1.3710,1.3720,1.3715。
六、分析及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折射率
1.3710
1.3720
1.3715
1.3715
七、思考题
1.乙醇和醋酸合成乙酸乙酯时,为什么要用小火加热?
答: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增加副产物乙醚的含量。滴加速度太快会使醋酸和乙醇来不及作用而被蒸出。同时,反应液的温度会迅速下降,不利于酯的生成,使产量降低。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100ml、50ml圆底烧瓶,冷凝管,温度计,分液漏斗,电热套,维氏分馏柱,接引管,铁架台,胶管等
普通化学实验报告定稿版

=(s+0.010).(2s)2
=1.39×10-8
∵s很小,∴s+0.010≈0.010
∴s=5.89×10-4mol·dm-3
备注:该报告纳入考核,占总评成绩的10%。
(3)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mol·dm-3?KI溶液。有黄色沉淀碘化铅生成。
六、思考:
根据PbI2的溶度积,计算(298K时):
(1)PbI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mol·dm-3);
(2)PbI2在0.010 mol·dm-3KI溶液中的溶解度;
(3)PbI2在0.010 mol·dm-3Pb(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
(l)在小试管中加入1?cm3?0.l?mol·dm-3?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再加入少许NH4Ac晶体,振荡使其溶解,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进行解释。???(2)自己设计一实验,验证同离子效应使HAc溶液中的H+浓度降低。??
??(3)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mol·dm-3?KI溶液。观察现象,解释之。
(4)对以上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解:(1)Ksp(PbI2)=1.39×10-8
PbI2?Pb2++2I-
平衡浓度/mol·dm-3s2s
∴Ksp(PbI2)=c(Pb2+).c2(I-)
=s.(2s)2
=4s3Βιβλιοθήκη =1.39×10-8∵s=1.51×10-3mol·dm-3
(2)PbI2?Pb2++2I-
普通化学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在小试管中加入1?cm30.lmol·dm-3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再加入少许NH4Ac晶体,振荡使其溶解,因同离子效应OH-浓度降低,碱性降低,红色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
(2)自己设计一实验,验证同离子效应使HAc溶液中的H+浓度降低。在小试管中用滴管加入1毫升0.1摩尔/升醋酸水溶液和1滴甲基橙指示剂,因醋酸溶液呈酸性,使甲基橙溶液有无色变为红色。再用药匙向小试管中加入少许醋酸铵晶体,振荡使其溶解,因同离子效应,氢离子浓度降低,酸性降低,橙红色溶液颜色变为橙黄色或黄色。
(4)对以上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解:(1)Ksp(PbI2)=1.39×10-8
PbI2Pb2++2I-
平衡浓度/mol·dm-3s 2s
∴Ksp(PbI2)=c(Pb2+).c2(I-)
=s.(2s)2
=4s3
=1.39×10-8
∵s=1.51×10-3mol·dm-3
(2)PbI2Pb2++2I-
平衡浓度/mol·dm-3s 2s+0.010
∴Ksp(PbI2)=c(Pb2+).c2(I-)
=s.(2s+0.010)2
=1.39×10-8
∵s很小,∴2s+0.010≈0.010
∴s=1.39×10-4mol·dm-3
(3) PbI2Pb2++ 2I-
平衡浓度/mol·dm-3s+0.010 2s
学习 “同离子效应(一)、(二)” 实验,详见《普通化学》(《化学原理1》)课件中的“实验教学”-“实验内容”-“电解质溶液衡、同离子效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及配制。
(2)掌握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及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条件。
(3)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mol·dm-3KI溶液。有黄色沉淀碘化铅生成。
六、思考:
根据PbI2的溶度积,计算(298K时):
(1)PbI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mol·dm-3);
(2)PbI2在0.010 mol·dm-3KI 溶液中的溶解度;
(3)PbI2在0.010 mol·dm-3Pb(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
(l)在小试管中加入1?cm30.lmol·dm-3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再加入少许NH4Ac晶体,振荡使其溶解,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进行解释。
(2)自己设计一实验,验证同离子效应使HAc溶液中的H+浓度降低。
(3)在试管中加入3滴PbI2饱和溶液,加入2滴0.l?mol·dm-3KI溶液。观察现象,解释之。
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普通化学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普 通 化 学
实验名称:电解质溶液-同离子效应
实验形式:在线模拟+现场实践
提交形式:在线提交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 号:1111
年级专业层次:网络技术高起专
学习中心:山东济南明仁学习中心
提交时间:2019年6月14日
∴Ksp(PbI2)=c(Pb2+).c2(I-)
=(s+0.010).(2s)2
=1.39×10-8
∵s很小,∴s+0.010≈0.010
∴s=5.89×10-4mol·dm-3
备注:该报告纳入考核,占总评成绩的10%。
二、实验原理
在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或难溶电解质的沉淀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与弱电解质或难溶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则平衡向左移动,产生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或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明显降低的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
三、实验用品(仪器、药品)
试管、药匙、氨水、醋酸铵固体、酚酞。甲基橙、碘化铅。碘化钾。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