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强化增分练 1-3 天气和气候练习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地理选择题一轮巩固试题一含参考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选择题一轮巩固试题一含参考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选择题一轮巩固试题一含参考答案(一)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2、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在湖北省东南部呈负相关,在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呈正相关,在图中中部地区相关性最小,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即安徽省北部。

第2题,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太阳活动最强,耀斑爆发强度增加,易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即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极昼与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相关;不同地区梅雨强度与黑子相关度不同。

答案:1、D2、B(二)[2019·江西南昌重点中学模拟]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等意义重大。

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图。

据此完成1--2题。

1\雄安新区的建设,对北京的影响是()A.缩小北京的服务范围B.分散北京的城市职能C.降低北京的服务等级D.加强北京的交通地位2\在雄县、容城、安新3县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有()①交通便利②开发程度低③土地价格低④基础设施完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B正确;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其服务范围不会缩小、服务等级不会降低,A、C错误;由于经济、交通等非首都功能的分散,北京交通地位不会加强,D错误。

第2题,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的中间位置,交通便利;3县原为开发程度较低的县城,基础设施落后,土地价格低,发展空间充裕,有利于雄安新区的发展和北京非首都职能的转移。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基础练习:选择题(1)附参考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基础练习:选择题(1)附参考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一轮基础练习:选择题(1)附参考答案(一)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17年10月31日19时50分在印度尼西亚塞兰岛发生6.2级地震(如图),震源深度30千米,震中位于南纬3.79度,东经127.83度。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岩石圈C.地核D.软流层2.关于此次地震的叙述可信的是()A.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此次地震引发了大规模海啸、风暴潮等次生灾害C.地震发生时,处于该海域的船只上的人先感到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会导致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新的岛屿【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核厚度最大,地核与地幔分界面为古登堡界面,地幔与地壳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是岩石圈,岩石圈以下是软流层;此次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而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故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岩石圈,B对,ACD错。

故选B。

第2题,本题考查地震灾害的相关知识。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可知该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A正确;风暴潮是由强风引起的,不是地震引起的,B错误;由于横波不能通过液体,故地震发生时,处于该海域的船只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C错误;火山往往引发地震,地震引发火山可能性小,D错误。

故选A。

【答案】1.B 2.A(二)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

据此完成1--3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3.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解析】第1题,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断层发育,是由于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的断陷湖,故A正确,BCD错误。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全套单元测试卷(1-17)(含答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全套单元测试卷(1-17)(含答案)

单元测试一地球和地图时间:40分钟分值: 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苏州模拟)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有关图中M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位于西半球、南半球B.位于东半球、北半球C.位于太平洋上,属于大陆岛D.位于大西洋上,属于珊瑚岛解析:M岛位于166°E附近,为西半球,纬度由0°30′向南增大到1°,为南半球。

2.图中岛屿M的面积约为( B )A.300 km2B.3 000 km2C.6 000 km2D.9 000 km2解析:该地区位于赤道附近,跨经纬度都约0.5°,故南北、东西距离约为0.5°×111 km/°,故面积最接近3 000 km2。

(2019·杭州模拟)夏威夷群岛中的毛伊岛和希腊的锡拉岛(如图所示)上有世界闻名的红沙滩。

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3.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 B )A.西北方向B.东南方向C.正北方向D.正南方向解析:读图可知,毛伊岛经纬度位置大约为(21°N,156.5°W),锡拉岛经纬度位置大约为(36°N,25.5°E)。

两岛纬度同为北纬,纬度较低的毛伊岛在南;两岛经度之和大于180°,毛伊岛在东;综上可知,毛伊岛位于锡拉岛的东南方向。

4.从毛伊岛到锡拉岛的最短航线的航向是( C )A.一直向西北B.一直向东C.先向北,后向南D.先向南,后向北解析:两岛近似位于同一经线圈上,而经线圈是大圆,根据“大圆劣弧”的最短航线原则,最短航线的航向应为先从毛伊岛沿线向北到北极,再由北极沿经线向南到锡拉岛。

5.两岛间最短距离约为( C )A.7 000 km B.11 000 kmC.13 600 km D.16 000 km解析:根据经纬网判断,两岛近似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距离为该经线圈上的劣弧长度;由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相距约111 km可知,两岛最短距离约为[(90-21)+(90-36)]×111=13 653 km。

2020秋高一地理选择性必修一1~3节习题训练含答案

2020秋高一地理选择性必修一1~3节习题训练含答案

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基础练习知识点1锋与天气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

据此回答1〜2题。

甲乙1.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A.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会出现短时雷暴天气2.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长江下游伏旱B.华北平原春旱C.北方寒潮D.江淮梅雨某天气系统过境后,家住我国南方的梅老师打开手机中的天气预报软件,获得了当地从昨天到接下来一周的天气资料。

完成3〜4题。

3.上述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4.关于图中所示各日的说法正确的是()A.昨天大气污染较为严重B.今天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C.明天大气保温作用较好D.周二白天洗车店生意较好8.该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B.晴朗干燥 D.阴雨绵绵 25 .形成甲天气系统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植被覆盖率6 .受甲天气系统影响,贵阳比昆明() A.气压低 B.气温低 C.降水少 D.云量少知识点2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读图,回答7〜8题。

近地面7 .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状况看,上图天气系统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A.阴冷潮湿C.高温多雨读12月6日14时我国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完成5〜6)下图为北太平洋2017年11月某日气象卫星遥感图像。

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台风示意图的是()10.甲处的风向为()A.西北B.东北C.东南D.西南提升练习下表为某市2019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

据此完成1〜2 题。

1.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上图)中的序号是()A.①②③B.④⑤⑥C.⑥⑤④D.③②①2.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3B.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下图示意某气旋(较稳定)经过我国江西省某城市前后该城市的气压、风向和最高气温随时间变化情况。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3单元综合检测满分练兵场 精品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一部分3单元综合检测满分练兵场 精品

2020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满分练兵场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08·重庆)甲、乙、丙、丁分别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圣火境外传递途经的4个城1.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C.③为寒流D.④为暖流【解析】据表中四个城市的经纬度位置,结合北京奥运会境外传递地点,不难判断甲为美国旧金山,①为加利福尼亚寒流;乙为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②为巴西暖流;丙为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③表示季风洋流;丁为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④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故D正确。

【答案】 D2.地处广阔平原之中的城市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回忆四城市附近地形特点,旧金山、堪培拉和马斯喀特皆位于沿海狭窄平原;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广阔的拉普拉塔平原,故选B。

【答案】 B3.火炬传递活动当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 )A.α<β B.β>δ C.γ<δ D.δ>β【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4月9~11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5°N,α=90°-(37°45′-5°)=57°15′,β=90°-(34°40′+5°)=50°20′;4月14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6°N,γ=90°-(23°37′-6°)=72°23′;4月24日太阳直射点大约位于8°N,δ=90°-(35°17′+8°)=46°43′。

比较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可知B选项正确。

【答案】 B(2020·南京3月)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

读图回答4~6题。

4.引起图示区域植被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的变化B.经度位置的变化C.海拔的变化D.海陆位置的变化【解析】图中海拔200米以下区域为常绿阔叶林,200至2000米高度区域为针阔混交林,海拔在2000米以上区域为针叶林,明显反映出植被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天气系统强化练习题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天气系统强化练习题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天气系统强化练习题山东省菏泽二中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天气系统强化练习一、单选题下图为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部分),阅读天气符号图,完成下列问题。

1.周一时,与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的位置相似的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2.下面描写天气的诗句与影响该城市这三天的天气系统相一致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3.下面各图与该城市三天来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 114.与甲地相比,乙地A.气温较低 B.风力较小C.气压较低 D.气温日较差较小5.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下图中甲图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运动;乙图为甲图中MN -线气压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Q地的风向为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7.甲图所示时刻A.③地的降水概率较②地大B.①地风力较④地小C.①地气压较④地高D.③地的气温较②地低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天气系统强化练习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日天气形势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气压最低的是A.甲B.乙C.丙D.丁9.R地天气将经历A.阴转晴升温B.大风雨雪C.晴朗降温D.大风气压降低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下图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某地各节气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前一节气多年平均降水量差值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地降水量最大的节气是A.谷雨B.夏至C.小暑D.大暑11.导致立秋到白露之间降水量差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蒙古高压南移控制C.夏季风势力逐渐减弱D.受准静止锋影响3 / 11下表是某气象观测点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0届全国新高考增分训练仿真模拟卷(一)地理(解析版)

2020届全国新高考增分训练仿真模拟卷(一)地理(解析版)

综合仿真模拟(一)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昆明调研)棕榈油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化妆品和清洁剂等生产,廉价的棕榈油及其衍生产品为很多公司带来了巨大利润。

某地为扩大油棕种植面积,放火焚烧雨林,上图为该地油棕种植园景观。

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A.九州岛B.苏门答腊岛C.纽芬兰岛D.塔斯马尼亚岛答案 B解析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

苏门答腊岛位于热带,其他三个岛屿均位于温带。

2.棕榈油产业获利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成本低,销售量大B.生产规模大,产量高C.政策扶持,地价低D.用途广,资金投入大答案 A解析获利高一般与成本低和市场广有关。

棕榈油是目前产量最大的一种油脂,而且单位面积出油量高。

棕榈油的产地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热带地区,大多数的棕榈油种植园之前都是热带雨林,这里土地的使用成本低,用地成本低是棕榈油价格低的最重要因素。

棕榈油的用途广,因此销售量大。

3.目前,有利于该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A.扩大油棕种植规模B.挖掘传统加工工艺C.全面恢复原生植被D.合理集约利用土地答案 D解析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护生态环境,还要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的稳定。

扩大油棕种植规模,会导致环境的破坏,排除A项;全面恢复原生植被,没有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排除C项;挖掘传统加工工艺,既土地利用粗放,又易造成水土流失,局部气候恶化,使得生态环境难以维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B项错误;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既保护了原始的热带雨林,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有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

(2019·四川蓉城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北京夏季的暴雨:天气闷热,大风、暴雨持续时间可达10小时,降雨后气温下降明显。

武汉夏季的暴雨: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

不一会儿,雨就停了。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全球气候变化(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全球气候变化(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全球气候变化一、选择题读北极海冰范围变化图,回答1 ~2题。

1.图中海冰范围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烈B.全球气候变暖C.地面辐射增强D.反射作用增强2.缓解北极海冰范围进一步变化的对策有( )①提倡绿色出行②加快第二产业发展③植树造林④发展低碳经济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0.B 11.C 解析第10题,图中北极海冰面积呈减小趋势,其直接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第11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北极海冰面积减小的直接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及吸收减少有关,所以应对措施有发展低碳经济、提倡绿色出行和植树造林等,而加快第二产业发展,容易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2018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102 mm,预计未来30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将上升65~150 mm。

读上海沿海每月平均海平面变化图,完成3~4题。

3.2018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同期高出最多的是( ) A.4月B.6月C.9月D.12月4.2018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变化可能给上海市带来的影响是( )A.泥沙堆积增多B.水产产量增长C.赤潮频繁出现D.咸潮发生率增大3.A 4.D 解析第3题,图中横轴表示月份,对应每个月份作垂线,与对应曲线相交,根据各月交点的海拔,计算高差,可以判断2018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同期高出最多的是4月。

A正确。

第4题,2018年上海市沿海海平面升高,使河流枯水期易出现海水倒灌,咸潮发生率增大,D正确。

海浪侵蚀能力增强,泥沙堆积可能减少,A错误。

海平面升高与水产产量增长、赤潮频繁出现关系不大,B、C错误。

下面图a、图b分别表明了1961~2010年中国≥10 ℃累积积温为4 500 ℃等值线的中心经度和纬度迁移规律。

读图回答5~6题。

图a 图b5.1961~2010年中国≥10 ℃累积积温为4 500 ℃等值线中心的迁移规律是( )A.整体向南迁移B.整体向东迁移C.波动向西北迁移D.波动向东南迁移6.1961~2010年,下列我国各地地理事物的变化可信的是( ) A.天山雪线上升B.黄河汛期延长C.华北针叶林面积扩大D.秦岭山麓可种植甜菜5.C 6.A 解析第5题,由图a可以发现≥10 ℃累积积温为4 500 ℃等值线的中心波动向西迁移,由图b可以发现≥10 ℃累积积温为4 500 ℃等值线的中心波动向北迁移,故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3 天气和气候(2018·山东青岛模拟)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 ℃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

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

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B.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解析:气温是热量的体现,绿洲、湖泊气温低于周边沙漠戈壁,说明绿洲、湖泊热量少于周边沙漠戈壁。

答案:B2.“冷岛效应”产生时,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 )解析:由“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可知,大气层出现了逆温层,则C图符合题意。

答案:C(2018·广东揭阳模拟)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周围多荒漠。

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回答下面两题。

3.试推测出现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季节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解析:湖陆风强弱取决于湖泊与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

冬季湖泊水位低、水体面积小,湖泊与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最小,故湖陆风最弱。

答案:D4.影响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主导因素是( )A.植被 B.气温 C.盐度 D.地形解析:当湖泊温度高于陆地时,湖泊气压低于陆地,则此时吹陆风;相反,当湖泊温度低于陆地时,吹湖风。

夏季湖泊水体面积大,升温慢,而陆地升温快,故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早于冬季。

答案:B(2018·江西调研)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的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

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称“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称“冷平流”。

冷暖平流是大规模天气变化的原因之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5.目前受冷平流影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根据图中纬度和风向,可判断①北侧吹偏北风,南侧吹偏西风,气流运动符合“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特征,可以判断受冷平流影响。

答案:A6.在暖平流影响下,常出现( )A.大风B.降雪C.气压升高D.连续性降水解析:在暖平流影响下,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气流温度逐渐降低,常出现降水。

答案:D(2018·湖北宜昌一中等四校联考)由于暖平流运动是暖气流推动,而暖气流一般运动速度较慢而多连续性降水,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

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完成下面两题。

7.该月为( )A.1月B.4月 C.7月D.10月解析:图中的热带辐合带就是赤道低气压带,图示其位置整体偏南,则应是南半球的夏季,即1月。

答案:A8.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A.沿岸寒流降温 B.地势高气压低C.南北气流辐合 D.阳坡受热增温解析:位置偏北,说明该处较东侧同纬度地区气压低;依据右图显示有地形因素,同时东侧有东非高原分布,东侧地势要高于此处平原和低矮的高原,故可能是因为阳坡的缘故。

答案:D(2018·湖北联考)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

岛屿面积2 473平方千米,人口1 677人(2012年),人口稀少。

岛上最高点海拔1 195米,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

岛上有一些农场。

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 )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解析:从纬度位置和地形分布状况判断,纳瓦里诺岛的北部为西风(西北风)的迎风坡,A 错误;德雷克海峡流经西风漂流,该洋流为寒流,对其南部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B错误;从纬度位置判断,该岛南部可以受到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也受极锋的影响,多锋面气旋雨,C正确;岛上大部分山脉不是西北走向,D错误。

答案:C10.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气压带与风带D.地形地势解析: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所处纬度偏高,夏季接受太阳辐射较少,B正确。

答案:B(2018·广东深圳模拟)K群岛各岛屿地势崎岖高峻,每年有330多天是晴天。

夏半年,在盛行风的吹拂和阳光的照耀下,海浪在每座小岛的一侧海面呈现出条带状银白色的波纹,岛屿犹如行驶在海洋上的巨轮。

下图是K群岛的卫星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该群岛夏半年盛行( )A.东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解析:“夏半年,在盛行风的吹拂”,说明波纹是在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结合常识可判断波纹顺风向延伸,则该地夏半年盛行东北风。

答案:C12.导致该群岛每年晴朗日数特别多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C.大气环流 D.洋流解析:该地受副高和信风带控制而晴朗干燥,故晴朗日数多。

答案:C(2018·山东日照模拟)下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海拔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3.该地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A.冬季多于夏季 B.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减C.夏季多于冬季 D.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增解析:图示10月~次年5月降水明显多于6~9月,又在北半球,故冬季多于夏季。

答案:A14.该地1~5月同一海拔上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 )A.西风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B.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C.信风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D.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解析:该地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图示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说明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而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影响而温和多雨。

图示同一海拔上降水量1~5月份逐渐减少,结合地中海气候成因,可判断是由于副高北移,影响逐渐增强所致,故D正确。

答案:D(2018·山东潍坊模拟)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 B.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C.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 D.南方冻雨频次偏低解析:图示1960~1970年期间,冬季风指数距平值为正值,说明冬季风势力较强,则受其影响,我国华北地区春季气温低于平均值,故植物发芽较晚。

同理,受冬季风影响较大的东北地区气温也较低而冻土厚度偏厚;南方冻雨频次偏高;天山雪线因气温较低而偏低。

答案:B16.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 )A.1890年 B.1920年C.1940年 D.1960年解析:正常年份,副高北移推动雨带北移,使7月份江淮地区受副高控制而出现伏旱天气。

1890年夏季风指数距平值为负值,说明夏季风势力较弱,雨带长期滞留在南方,受其影响江淮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伏旱不明显。

答案:A(2018·浙江省金华市高三十校联考)2017年7月26日报道,北京入汛以来降雨天气频繁,截至当日8时,平均降水量为267.8毫米,较常年平均同期偏多25%。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入汛后,导致北京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锋面B.雷雨C.准静止锋D.气旋解析: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陆地上的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上升到冷空气之上,形成锋面雨带,雨带推移到哪里,哪里就进入多雨时期,其未到达或离开地区则处于少雨的干旱时期。

北京入汛以来降雨天气频繁,主要是锋面影响所致。

答案:A18.当北京入汛期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B.云贵地区受准静止锋的影响C.江淮地区易受台风影响D.南方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解析:当北京入汛期间,锋面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长江流域正值伏旱天气,A 项说法正确;云贵地区受准静止锋的影响是在冬季,现在不会出现,B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干要求;夏秋季节江淮地区易受台风影响,C项说法正确;夏季南方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项说法正确。

答案:B(2018·江西重点中学盟校模拟)图Ⅰ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图Ⅱ示意图Ⅰ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9.图Ⅰ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东北风解析:由图ⅡOP一线气压分布可知,O为低压中心,OP为低压槽;又知该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半球。

据此可判断W地风向为东南风,故C项正确。

答案:C20.图Ⅰ所示时刻( )A.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大B.①地风力较②大C.④地的气温较②高D.②地的光照较④低解析:由图Ⅱ知P附近气压变化大于O附近,说明P处附近风力大于O处附近,结合图Ⅰ中①②位置,可判断B正确。

图Ⅰ显示OP为锋面气旋的右侧低压槽位置,则OP是一个暖锋系统。

位于冷气团一侧的③④降水几率大于位于暖气团一侧的①②。

②地因晴天几率大于④,因而光照较④强。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