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课微写”练写点的选取共4页
“随课微写”,小学习作教学的新路径

本版编辑 / 张 倩
“随课微写”,小学习作教学的新路径
◎殷宗祥
(四川新创教育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213)
摘 要: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没有训练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的训练体系,作文教学缺乏 阶段性、序列性和实效性,导致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出现指导的全面性、繁琐性、应付性、功 利性等现象。“随课微写”,是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选取有价值的练写点即时练写,学 生经过多次的片段练写获得写作技能的实践,积聚写作的体验,再进行单元大作文的写作,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本次单元大作文充满自信,既减轻了写作的心理压力,又实现了读与写 的有机结合,在多角度、多频率的练习之后,写作能力将会有实实在在的提升。
随课:随,有“跟着,顺从”之意;课,既指教材, 也指课堂。随课,即依傍学生所学的教材,伴随课文 教学的全过程。
微写:微,有“微小,微型”之意;写,即写作练习、 训练。微写,指课堂阅读学习过程中针对某一个选点 的小型写作活动,不特别强调篇章结构的完整性,而 着重于一种非完整性、片断性的练笔。
16
• 小学 2018.5
用时较少:每次练习时间在 5~8 分钟即可,利用阅读 程既减轻了学生写作的心理压力,又实现了读与写的
课文的过程或学完课文之后的时间进行;第三,篇幅 有机结合,在多角度、多频率的练习之后,学生写作
短小:习作练习可以是一个片段、一个场景或是某个 能力将会有实实在在的提升。因此,“随课微写”是
细节,字数不一定很多。
文化的发展来说,微写作一直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人们 的生活中。“微写作”作为一个概念,继承的是以往关 于类似写作形式的内核要求,创新的只是概念提法。 近几年,“微写作”的提法走进了中学语文写作教学 的视野,尤其是自 2014 年部分地市在高考、中考中设 立微写作考查形式以来,更是备受关注,引发了广大 教师和教研人员的讨论和思考。
六年级上册随课微写实践研究

六年级上册随课微写实践研究框架:一、随课微写与单元习作统整教学的问题提出1. 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习作教学的课程目标,结合2016年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关键能力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着力培养的听、读、说、写能力之中,写的能力是最难的能力。
写作之难,难在它是人文素养、语言积累、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难在它是一种复杂的技能组合,难在它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工夫积淀。
写作难教,难在与识字写字、读书、说话等语文学习活动相比,学生更容易排斥,“提笔千斤重”,“想说爱你不容易”。
2.习作教学“难”的现状多年来,语文习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不敢摸、不想摸、也不敢啃的一块硬骨头,大部分教师依旧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快速更新的知识和社会问题使语文习作教学无力应对。
这种疲于应对的局面,使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打破传统的、高效的习作教学模式。
而从全区的语文监测数据来看,六年级的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低,学生的写作千篇一律,写作兴趣不高、知识准备无序、生活积累太少、技能铺垫单薄。
而我们组的老师们经历着写作教学的种种尴尬:讲少了,学生不会写;讲多了,又写得千篇一律,尝试的方法很多,但成效却不大,大部分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多数学生的作文材料选择千篇一律,结构安排、语言表达也乏善可陈,主题立意难有新意,写作水平不容乐观,亟待改普与加强。
3.统编版语文教材对学生的要求统编版六年级语文教材写作技能总标是:能围绕中心意思写事、写人、写景、写物,表达真情实感。
对多数的学生而言,可能达不到那样的作文教学目标。
那是因为,那看起来基本完备的写作训练体系,实际上从教材的呈现上看,训练内容基本是点的安排,每一类文章写作技能的单项训练,基本是一次性的,重复的机会很少。
随课微写

随课微写作者:王婷来源:《新课程·小学》2019年第12期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学生“头疼”的内容。
提到写作,很多学生就会抓耳挠腮,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结果还是难以写出文通字顺的文章。
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平时积累少,训练少,写作素材少,没有掌握写作的技巧,导致他们写不出来。
为此,我们提出了“随课微写”这一提高写作能力的教学方式,将写作训练融于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随着阅读练习写作,集腋成裘,滴水成河,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课微写;写作教学随课微写就是随着课文的阅读进行微型写作的教学方式。
其中微写作可以是对字词句段的仿写,也可以是对整篇课文结构的仿写,还可以是续写、写读后感等。
它具有字数少、耗时短、反馈快等优点,由于其简单易操作、形式灵活,因而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通过将写作教学细化到平时的文本阅读中,减轻单元“大写作”的压力,让学生在读中写、读后写,从而切实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
一、认真朗读,选好“点”选入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很适合小学生朗读,可以在反复的朗读中品味语言、揣摩结构、领悟感情,从而找出文章独树一帜的“亮点”,这些点就是随课微写作的练习点。
如有的课文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微写作的点就可以选取人物的描写;有的情节跌宕起伏,就可以选取情节为写作的点;还有的结构层次一目了然,就可以选取结构作为训练的点……通过这一个个点组成微写作的面,选准点、选好点,为微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秋天的雨》一课为例,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写了一幅美丽生动的秋天图。
读完课文我们并没有感受到“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条和悲凉,而是感到秋的美好、丰收和欢乐。
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用拟人将秋雨人格化,或用比喻将秋比作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如“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等。
巧妙选择“微写点”切实提升“写作力”

巧妙选择“微写点”切实提升“写作力”王敏【摘要】随课微写从聚焦文本留白点、依据文本内容、模仿文中典型语段的表达方式三种途径,把理解、欣赏和评价定格为“文字”,把想象的意境和画面定格为“写点”,然后举一反三,巧妙选择“微写点”,精准实施教学指导,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力”。
【关键词】随课微写微写点写作力【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1910(2019)02~03B-0076-02“课文只是一个例子。
”随课微写伴随课堂教学进程,是在阅读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一种微型写作训练方式。
随课微写最大的困难就是“微写点”的选择。
除了紧紧围绕单元写作重点组织教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情、学情、年段训练特点和文本规定性,巧妙选择“微写点”。
一、聚焦文本留白点,把理解和评价定格为“文字”文章表达中往往有留白,这给读者留下了思维的空间。
为此,教师要抓住留白处,让学生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拓展学生想象,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动笔补白。
这是随课微写最常用的方法。
1.补白文中的省略号。
文中的省略号,或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或表现行文的延续发展,或表现作者的意犹未尽……这些都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
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作者想说而又刻意省略的话写出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慈母情深》一课有这样一句话:“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结合上下文,这里的省略号包含着母亲“忙碌”一系列事情。
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补充写下去:“腿麻了,腰弯了,背驼了,眼睛花了,头发白了……”这些都是依据文本展开的情感共振和言语同生。
2.补白作者的意犹未尽。
《窃读记》一文中有句:“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主人公在窃读时惧怕什么?为什么又感到快乐?作者经历怎样的心理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揣摩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写一段话,帮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快乐在于好奇心得到巨大的满足,惧怕在于店员或老板横眉冷对带来的尴尬……”这样,随文小练笔既强化了学生对课文中人物内心的细腻理解,又激活了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和语用流淌。
巧抓练写点,演绎小学语文随课微写之精彩胡鸣凤

巧抓练写点,演绎小学语文随课微写之精彩胡鸣凤发布时间:2021-11-21T12:08:21.492Z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10月作者:胡鸣凤[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授学生进行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教师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年龄小阅历不丰富,所以他们在写语文作文时,总是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因此借助于现代社会的微创作,教师也可以在小学语文当中引入随课微写作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找寻到适当的练写点,在写作课堂中焕发不一样的光彩。
文章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江苏省淮安市马甸中心小学胡鸣凤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授学生进行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教师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年龄小阅历不丰富,所以他们在写语文作文时,总是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因此借助于现代社会的微创作,教师也可以在小学语文当中引入随课微写作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找寻到适当的练写点,在写作课堂中焕发不一样的光彩。
文章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练写点;小学语文;随课微写在语文教学的实际开展当中,要想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并不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实现的,应该秉持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锻炼和练习中得到发展,使得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所以,为了使得预期的教育目标得到实践,教师也应该借助随课微写这一方式,找寻到相关的练写点,使得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一目标得到实践。
1 巧抓情节拓展处进行随课微写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根据小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特点,创编者在进行文章选取的过程中,一些记事、写人之类的文本内容是非常多的。
所以,根据这一文本特点,在引导学生进行随课微写的过程中,也应该以此作为立足点,让学生根据文本当中的实际情节进行合理的拓写,这样能更好地展现学生在写作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随课微写的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
例如,在讲解《坐井观天》一课的过程中,故事中通过青蛙在井下的“固步自封”,让我们领悟了应该将眼光放置的更加长远,而不要做一个目光短浅的人。
巧妙选点,随课微写

巧妙选点,随课微写作者:邱梦珊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第150期【摘要】阅读教学是根,写作教学是叶。
只有根深叶茂,才能让语文核心素养本固枝荣。
如何借助课内阅读教学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写作效能,实现写作和阅读的联姻?“随课微写”给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巧妙选点; 随课微写;小学语文一、何谓“随课微写”我们所说的随课微写,是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认真解读核心素养,解读单元语文要素,并有针对性地根据单元教学目标随课文教学进行微型的习作训练。
二、如何巧妙选点,随课微写通过教材这个载体,设计与之息息相关的课文拓展习作,彰显个性。
以教材为蓝本,交给学生写作上路的拐杖,由“扶”到“放”,设计难度较低的写作切入点,如同给无房户解决“经济适用房”一样,让学生乐于接受写作,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笔者使用部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例,简单地介绍实际教学中的随课微写。
(一)从课文中找“米”下锅,让学生“潇洒走一回”叶圣陶先生告诫后辈的读书经验:“身临其境和隔岸观火,所获得的感受毕竟是不同的。
”《课标》的理念也如出一辙,提倡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理解和体验文本,学有所获,习有所得,进行个性化写作。
例如,读《观潮》,在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笔者抓住“奇”字为课文突破口,反复让学生诵读课文,想像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三个不同时间段各是怎样的景象?课堂上,笔者借助视频、图片、多样化的朗读形式让学生边读边想像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的画面,课后布置了“争做潮头搏浪行”的主题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原文,把自己想像成钱塘江大潮里的一滴水,随着大潮的前行不断地变化。
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又回到文中细细琢磨,不放过一个字地仔细品读。
一篇篇生动的微作文当堂就问世了,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佳作吧!勇做潮头文/熊依琳我是钱塘江大潮里的小水珠。
农历八月十八日,是我毕生难忘的演出日子。
我早早来到了钱塘江剧院排练。
只见一层层蒙蒙的薄雾就像拉上了一层幕布。
巧抓练写点,演绎小学语文随课微写之精彩

巧抓练写点,演绎小学语文随课微写之精彩摘要: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随课微写是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
通过随课微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文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巧抓练写点,提高随课微写的效率。
本文针对如何通过巧抓练习点来演绎小学语文随课微写的精彩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练写点;小学语文;随课微写前言: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课微写指的是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练习微写作。
这种练习形式将一个单元的作文分解成了很多小的练写点,通过逐个训练的形式降低了单元练习的难度。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选取练写点,从而有效的开展随课微写练习。
一、巧妙设置随课微写的形式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表达的方式也很多样化,包括叙述、议论、描写等。
这些内容为随课微写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随课微写属于语言训练的一种形式,应该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练习方式。
首先,对文章进行扩写[1]。
对于写人叙事类的文章,扩写是最常用的练习方式。
在练习扩写的时候,学生需要对原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对文章的内容有深度的理解,对文章中写的比较简单或者抽象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原来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而生动。
其次,对文章进行续写。
对于故事类的文章,续写是最常用的练习方式。
比如,在《小木偶的故事》这篇文章中,老木匠最开始只为他做了笑的表情,使他经常受挫。
经过女巫的电话,小木偶学会了所有的表情,并且指导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可以抓住这个训练点让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想象一些小木偶在以后的日子中还会发生什么事。
这样的练习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最后,对文章进行改写。
对于古诗词类的文章,常用的练习方式是改写。
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最为依据,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合理的转换。
比如,在学习《暮江吟》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作为分类,鼓励学生勇敢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劣迹诗词大意的基础上去编古诗,或者将故事改写成散文,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歌的意境。
精选练写点优化随课微写

精选练写点优化随课微写下面是我们为您精选的优化随课微写训练点: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写作微写作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进行随课微写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在学习生物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如果我是一棵树,我的生活会是怎样的”为话题进行微写作。
这样的情境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想象力,使他们更加投入到写作中。
2. 强调观察细节,拓展描述能力微写作要求文字简洁明了,但又不能丢失细节,关键在于观察到细微的地方并加以描述。
在进行微写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给出一些具体的观察细节来引导学生写作。
在进行语文课文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文中的细节来进行微写作,让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描述能力。
3. 提供反馈指导,引导学生提高在进行微写作训练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进行指导。
通过对学生的微写作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4. 配备素材资源,激发学生灵感5. 引导学生多样表达,培养创新思维微写作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教师在进行微写训练时,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进行美术课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剪贴等方式进行微写作,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微写作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而在进行微写训练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情境创设,观察细节,提供反馈指导,配备素材资源,引导多样表达,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微写作,并取得更好的效果。
希望以上精选的练写点能够为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微写指导时提供一些帮助,希望您能够在微写作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课微写”练写点的选取
“随课微写”是随课文教学进行微型微格习作训练的简称。
微写不仅有微型写作之意,还包含着微格写作的涵义。
微格训练达到了化大为小、化难为易的效果,随课微写也是将单元大作文分解为无数小的练写点,然后逐个训练小的写作点,让单元作文不再那么困难。
“随课微写”练写点的选取有很多方法,本文将重点介绍指向单元作文的微写训练点的选取方法。
一.分析单元作文写作单项技能。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作文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谢谢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
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通过解读这段习作要求,可以确定这次习作的文体是叙事记叙文,而叙事记叙文的写作能力指向是有序介绍事件的发展过程。
因此指向本次单元作文写作能力的随课单项技术训练体系是:
1.赋形思维,即写作者对自己所要写的文章的主题、立意(思想、情感、氛围、性格、特征、信息)的渲染化,造势化、清晰化写作行文中所运用的思维操作技术。
也就是用重复和对比对文章主?}进行渲染的思维方式;
2.赋形思维控制下的外貌(神态)描写;
3.赋形思维控制下的动作描写;
4.赋形思维控制下的语言描写;
5.赋形思维控制下的景物(环境)描写;
6.赋形思维控制下的细节描写;
7.赋形思维控制下的心理描写;
8.对事件局部特征的修辞性行文措辞表达训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训练。
二.将单项写作技能分到课文中。
清楚了单元大作文需要的单项写作技能之后,接着是将这9个单项技术训练点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分配到本单元每篇课文中去。
如《可贵的沉默》这一课就可以有以下练写点:
1.赋形思维控制下的动作描写。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我也不阻止他们。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乐地交谈,谈的内容当然是生日聚会、生日礼物、父母祝福……”“回过头”“站起来”“交谈”都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孩子们因为生日得到了爸爸妈妈的祝贺而兴高采烈的动作表现,从一连串的动作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教室里一片热闹的场景,由此便可以引出动作描写的训练。
2.赋形思维控制下的语言描写。
课文一开始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便是很好的语言描写范例。
“我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当然祝贺了!”又是一片肯定的回答声。
”这一段语言描写形式多样,并不是一味的以“某某说”开头,这让学生知道原来语言描写可以没有“说”,还可以用“问”、“回答”等词语代替“说”;而且说话的人可以放在所说的内容的后面,这些信息都告诉孩子们在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形式是灵活的、多样的、不拘一格的。
3.赋形思维控制下的外貌(神态)描写。
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骄傲地”“神气十足”是孩子们因为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的生日并向自己祝贺而得意和自豪的神态描写,这里可以告诉孩子们形容人的“神态”还有其他的词语,比如大惊失色、目瞪口呆、兴
致勃勃、和颜悦色、勃然大怒等等,接着便引入练写点神态描写。
课文《七颗钻石》可以训练赋形思维控制下的景物(环境)描写:文中第一段就是环境描写。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这段环境描写出了大旱灾的具体情形:河流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干枯了、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这些具体情形为后文小女孩找水埋下了伏笔,也为整个故事定下了基调。
在此处可以设置环境描写的微写作点。
课文《妈妈的账单》可以训练赋形思维控制下的心理描写:课文第2自然段“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这是小彼得去邮局寄账单后心里的想法,由此可以引出心理描写的训练点。
这些练写点都能在用在单元作文中,减小了学生单元大作文的困哪。
选点思路是“随课微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随课微写”的选点入手,重点阐释了指向单元写作的单项技能训练点的选取策略。
这种选点策略操作性强,体现了“随课微写”不同于传统的课堂练笔、随文练笔的地方,也体现了“随课微写”的序列性、针对性与有效性。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3、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
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