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补钙
最有效的补钙方法

最有效的补钙方法:多钙食品牛奶、豆制品、虾皮、坚果、蔬菜。
只要能够正常进食,从天然的食品中获得钙,是最为推荐的补钙方式,这是因为天然食物中的钙最易为人体所吸收利用。
牛奶和豆制品中的钙含量最高;其次是连骨一起吃的小鱼和虾皮;再次是坚果类食物,还有蔬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钙。
这里特别要说一下蔬菜,很多人认为蔬菜里面只有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与骨骼健康无关,实际上,蔬菜不仅含有大量的钾、镁元素,可帮助维持酸碱平衡,减少钙的流失,而且蔬菜本身也含有不少钙。
绿叶蔬菜大多是钙的中等来源,如小油菜、小白菜、芥蓝、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补钙蔬菜。
:钙片&复合营养素片钙片和复合营养素片是都市白领们最偏爱的补钙方式,与它们易于服用有关。
钙片和复合营养素片中,含有的钙多是“合成钙”,比如碳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从含量来看,碳酸钙的钙含量较高,若从吸收率来看,碳酸钙则较好,柠檬酸钙和乳酸钙次之,葡萄糖酸钙则更次之。
一般人群没必要用这种方式来补钙。
由于胃口变差,消化能力逐渐衰退,从正常的饮食中可能难以获得推荐剂量的钙,这种情况下可以用通过钙片和复合营养素片来补充钙。
:维生素D&晒太阳说到补钙。
不能不说维生素D。
有的人其实钙摄入并不少,但仍然缺钙,这是因为钙被吸收利用的效果差,我们吃下的钙要想被吸收,就离不开维生素D的促进。
人体可以从两个渠道获得维生素D,一是晒太阳,一是饮食。
儿童保健医生常常会建议年轻的父母,哪怕是在冬天,也要经常带孩子到户外去晒太阳,就是这个用意。
其实应该这样做的还有都市白领们,他们一整天都呆在写字楼里,披星戴月地回家,极少晒太阳。
在冬天太阳日照不足的地区,人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就需要依靠体内储存量和饮食中的维生素D来补充了。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大马哈鱼、鲭鱼、沙丁鱼等油性鱼,红肉和蛋黄中也含有少量维生素D。
如果你从食物中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就没必要吃维生素D补充剂了。
:虾皮炒菠菜[原料]:菠菜400克,虾皮10克,植物油10克,葱、姜、蒜各适量。
补钙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补钙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选钙的原则:
1、钙制剂的安全性——安全的天然钙源为第一首选。
目前动物骨粉为原料制作补钙品已不被提倡,因为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易沉积于动物骨骼中,人若长期服用,易造成二次中毒。
2、钙元素的含量——科学合理的剂量,不过量。
额外单独补充的元素钙的总量要适宜,标准为每日适宜补充的总钙量的1/3,不及则缺乏,过量则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产生便秘、恶心、乏力等,并干扰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等。
柠檬酸钙和乳酸钙更不能过量服用。
3、钙的吸收率——钙源本身的吸收率+促进钙吸收的营养素。
吸收率取决于以上两个要素,所以需要优质的食物钙源,和促进钙吸收的低聚果糖等。
补钙的注意事项:
1、单独补充——补钙和补充其他矿物质分开补充。
2、维生素A、D和钙分开补充。
3、在临睡前食用,或午餐和晚餐之间食用更容易被吸收。
老人补钙的最好方法

老人补钙的最好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补钙成为了老年人日常保健中的重要一环。
那么,老人应该如何进行补钙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老人补钙的最好方法。
首先,老人可以通过食物来补钙。
富含钙质的食物有很多种类,比如奶制品、豆类、海鲜、绿叶蔬菜等。
老人可以通过多食用这些食物来增加钙质的摄入量,从而达到补钙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作为零食,比如坚果类食品,这样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补充钙质,一举两得。
其次,老人可以通过日常的户外活动来补钙。
阳光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而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重要物质。
因此,老人可以适当多晒太阳,进行户外散步或者参加一些户外运动,以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质更好地吸收。
另外,老人还可以通过补充钙剂来进行补钙。
由于老年人的胃肠功能逐渐减弱,食物中的钙质吸收效率也会下降,因此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钙剂来提高钙质的摄入量,从而达到补钙的效果。
但是,在补充钙剂的过程中,老人要注意遵医嘱,选择适合自己的钙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量使用,避免出现过量的情况。
最后,老人还可以通过药膳来进行补钙。
中医药认为,一些药膳食材具有补钙的功效,比如骨头汤、黑芝麻糊、桂圆红枣糯米粥等,这些药膳既可以起到补钙的作用,又能增加老人的食欲,是老人补钙的好选择。
综上所述,老人补钙的最好方法包括通过食物补钙、户外活动补钙、补充钙剂和药膳补钙等多种方式。
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补钙方法,从而保持骨骼健康,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快乐生活!。
如何科学地补钙

如何科学地补钙补钙是很多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更为关注。
补钙的方法有很多,但并不都是科学有效的。
下面就来谈一下如何科学地补钙。
一、了解钙的作用首先需要了解的是,钙是身体非常重要的矿物质之一,除了构建骨骼和牙齿之外,还对肌肉、心脏、血液、神经等各种重要器官和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缺乏钙会引起多种健康问题。
但是,影响钙吸收的因素也很多,如年龄、性别、饮食、慢性疾病等,所以我们需要科学地选择和使用补钙方法。
二、合理饮食摄入首先,饮食是最重要的钙来源之一。
不仅是牛奶和乳制品,还有鱼类、海带、豆制品、绿叶蔬菜等都含有丰富的钙。
因此,合理饮食摄入是最好的补钙方法。
一天需要的钙量是1000-1200mg,建议每天摄入500mg以上的钙。
对于想通过饮食来摄入更多钙的人,建议选择富含维生素D、磷等辅助元素的食物,以提高钙吸收率。
三、合理补充钙剂其次,如果饮食不足或者存在某些原因导致钙吸收不足,可以适当补充钙剂。
但是在补充钙剂之前需要咨询医生,量身推荐补充剂的剂量和种类,以免体内钙超标,引起不良反应。
常见的钙剂有碳酸钙、葡萄糖酸钙、乳清钙等,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四、减少与吸收钙有关的因素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些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如盐、咖啡因、糖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身体内钙的流失,影响钙的吸收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减少这些有害因素的摄入。
而运动、充足的晒太阳,和良好的睡眠也可以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利用。
五、从维度方案补钙最后,还有一种非常理想的补钙方法就是维度补钙。
维度补钙指的是根据个人的钙吸收情况选用维度的补钙产品,科学补充失去的钙质。
维度补钙产品通常含有多种优质钙源,并添加了多种辅助元素,如维生素D、维生素K2等,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并且,维度补钙产品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定制配方,针对性更强。
总之,补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从饮食、生活方式和补充剂等多方面入手,科学合理地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
科学补钙的方法

科学补钙的方法我们都知道,钙是我们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
它不仅仅是构建骨骼和牙齿的基本材料,还有许多其它重要的功能。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保持一定的钙摄入量,来维持我们身体健康。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科学而有效的补钙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食物补钙食物是最自然的补钙来源。
有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钙,而且还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
乳制品,比如牛奶,奶酪和酸奶等,都是很好的钙源。
海产品也是一个很好的钙来源。
鲍鱼、章鱼、虾、海藻等海产品中的钙含量非常高,并且更容易被身体吸收。
另外,还有一些蔬菜和水果也含有一定量的钙质,比如豆腐、菠菜和柑橘类水果等。
2. 钙片补钙对于一些钙摄入不足或者不容易摄取到足够钙的人来说,钙片或者钙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它们一般都是在人工环境下精制而成的,一定量有效成分会被添加到每个剂量中,可以在短时间内被身体充分吸收。
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如果摄入过多的钙片可能会导致钙在身体中的沉积,增加铁和锌的吸收量,从而影响身体的其他功能。
3. 钙块补钙钙块是一种保健食品,它通过不断的舔或吸吮使我们摄入必要的钙量。
与钙片相比,它的优点在于它所含的钙与蛋白质和维生素D等维生素密切相关,更容易被身体吸收。
除此之外,钙块的味道也很好,使它成为了家长给孩子补钙的一种不容易拒绝的方式。
4. 饮食搭配补钙除了直接补钙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饮食搭配的方式提高身体对钙的吸收效率。
例如,一些钙质不高的蔬菜,与高钙的豆腐混合食用,能够让钙的吸收效率更高,达到最佳的补钙效果。
除此之外,饮食搭配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其他营养素,从而达到更健康的状态。
5. 运动补钙研究表明,坚持锻炼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骨密度,达到补钙的效果。
例如,走路、跑步和举重等重要运动可以使骨骼更加稳固,从而更好地吸收钙。
此外,我们还可以增加日常活动,例如爬楼梯和走路等,也可以增强骨骼稳定性,提高身体对钙的吸收效率。
总之,钙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对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和其他身体机能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补钙科普题目

补钙科普题目
摘要:
1.补钙的重要性
2.钙的来源和吸收
3.补钙的误区
4.如何科学补钙
5.补钙的益处
正文:
一、补钙的重要性
钙是我们身体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参与了人体生长发育、骨骼形成、神经肌肉功能等多个生理过程。
缺钙可能导致骨骼疏松、佝偻病、发育迟缓等疾病,因此补钙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钙的来源和吸收
钙的主要来源有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鱼虾等。
其中,奶制品是最佳钙来源,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吸收率也较高。
维生素D 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适当晒太阳或补充维生素D 有助于钙的吸收。
三、补钙的误区
1.误认为钙补得越多越好:过量补钙可能导致钙代谢紊乱、尿路结石等问题。
2.只依赖于食补:饮食中的钙含量有限,对于钙需求量大的人群,单纯食补可能无法满足需要。
3.忽视钙的吸收:补钙不仅要关注摄入量,还要注意钙的吸收率。
四、如何科学补钙
1.合理饮食:保持饮食多样化,增加奶制品、豆制品等含钙食物摄入。
2.适当补充钙剂: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需求适当补充钙剂。
3.促进钙吸收:保持适量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五、补钙的益处
1.预防骨骼疏松:补钙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预防骨骼疏松。
2.促进生长发育: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补钙有助于骨骼生长发育。
3.维持正常神经肌肉功能:钙对于神经肌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补充钙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神经肌肉功能。
补钙科普题目

补钙科普题目(实用版)目录1.补钙的重要性2.钙的食物来源3.如何正确补钙4.补钙的误区5.总结正文一、补钙的重要性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它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此外,钙还参与神经、肌肉、血液等系统的正常生理活动。
因此,保持充足的钙摄入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钙的食物来源钙的食物来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奶制品:奶制品是钙的最佳来源,如牛奶、酸奶、奶酪等,不仅含钙量高,而且钙的吸收利用率也较高。
2.豆制品:豆制品也是钙的良好来源,如豆浆、豆腐等。
3.绿色蔬菜:绿色蔬菜含有丰富的钙,如菠菜、芥菜、油菜等。
4.鱼类:鱼肉富含钙,特别是鱼骨,对人体的钙补充具有很好的作用。
5.坚果:坚果类食物也含有丰富的钙,如杏仁、核桃等。
三、如何正确补钙1.合理膳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是补钙的基础。
2.适当补充钙剂:在食物中无法摄取足够的钙时,可以选择适当补充钙剂。
但需要注意的是,钙剂补充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补充过量或过少。
3.增加户外活动: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晒时间,有利于促进体内维生素 D 的合成,从而提高钙的吸收利用率。
4.避免过量摄入咖啡、茶和高磷饮料:这些物质可能影响钙的吸收,适量摄入即可。
四、补钙的误区1.钙补得越多越好:过量补钙可能导致钙代谢紊乱、尿路结石等问题,补钙要适量。
2.只有老年人才需要补钙:实际上,儿童、青少年、孕妇等特殊人群也容易缺钙,需要适当补钙。
3.补钙不需要维生素 D:维生素 D 有助于提高钙的吸收利用率,补钙的同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D。
五、总结补钙对于维护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膳食、适当补充钙剂、增加户外活动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钙的摄入和吸收。
同时,要避免补钙的误区,确保补钙的效果。
补钙原则和注意事项

补钙是指通过饮食或药物等方式补充体内缺乏的钙元素,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以下是一些补钙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饮食补钙:最好的补钙方式是通过饮食摄入足够的钙。
食物中富
含钙的有奶类、豆类、海鲜、坚果等。
建议每天摄入足够的富含钙的食物。
2.适量补钙:补钙并非越多越好,过量的钙摄入可能会导致健康问
题,如便秘、肾结石等。
建议根据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合适的钙摄入量。
3.分多次补钙:钙的吸收效率受到肠道内环境和其他营养素的影响,
分多次补钙可以提高钙的吸收效率。
4.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 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建议同时补
充维生素D。
5.避免与某些药物同时服用: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酸药等可
能会影响钙的吸收,应避免同时服用。
6.注意钙的来源和质量:选择优质的钙补充剂,避免使用含有重金
属等有害物质的钙补充剂。
7.注意个体差异:不同人对钙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不同,应根据个体
情况调整钙的摄入量和方式。
总之,补钙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避免过量补充和不当使用。
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当的运动、充足的阳光照射等,也有助于维持身体的钙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钙的生理功能
➢1、促进生长发育 ➢2、维持生命活力 ➢ 3、保持弹性和韧性 ➢4、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 5、强化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 ➢6、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 ➢7、降低(调节)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 8、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 ➢ 9、维持酸碱平衡 ➢ 10、参与血液的的凝固过程
因此,临床上对缺钙患者补充钙剂的同时,补给一定 量的维生素D,能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7/29/2020
2 食物成份及肠道pH值
钙盐在酸性环境中容易溶解,在碱性环境中易于沉淀。 因此,凡能使肠道pH值降低的因素如胃酸、乳酸、乳糖、 柠檬酸、酸性氨基酸等均能促进钙的吸收。而食物中过多 的碱性磷酸盐、草酸盐、鞣酸和植酸等,均可与钙结合形 成难溶性钙盐,从而妨碍钙的吸收。
7/29/2020
1,25-(OH)2-D3(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
对小肠的作用 对骨的作用 对肾的作用 总效应
(+)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脂溶性激素的作用机制
(+)骨骼的更新 (先溶骨再成骨,溶骨>成骨)
(+)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合成钙 结合蛋白,促进钙的重吸收
升高血钙与血磷
7/29/2020
4 血中钙磷浓度
血中钙、磷浓度升高时,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减少。反 之,血钙或血磷浓度下降时,则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加强。
7/29/2020
体内钙磷代谢的调节
体内钙磷代谢主要受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甲状旁腺素、
降钙素和1,25-OH2-D3是调节钙磷代谢的三种主要体液因素
。它们主要通过影响小肠对钙磷的吸收、钙磷在骨组织与体 液间的平衡以及肾脏对钙磷的排泄,从而维持体内钙磷代谢 的正常进行。
7/29/2020
钙缺乏的原因
母亲妊娠期钙和(或)维生素D摄人不足、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 /多胎等,致使胎儿期钙储存不足,造成婴儿出生早期钙缺乏。
母乳钙磷比例合适,吸收率高,母乳不足及离断母乳后未用配方 奶或其他奶制品替代,儿童、青少年膳食中缺乏奶类等高钙食物,则 是导致儿童钙缺乏的重要因素。
大量果汁及碳酸饮料因挤占奶类摄入而影响钙摄入。 患腹泻、胃肠道疾病时,肠道钙吸收利用不良,也容易引起钙缺 乏。 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以及患肝脏、肾脏疾病而影响维生素D活性, 也是造成钙缺乏的重要因素。
转录因子
顺式作用元件
活性维生素D3 促进小肠对钙
的吸收
7/29/2020
①
②
③
④
钙的吸收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它能促进肠粘膜
细胞中钙结合蛋白的合成,从而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当 缺乏或任何原因影响活性维生素D形成时,都可导致小肠 对钙的吸收降低,造成缺钙。
290~320nm)照射后转变为胆骨化醇,即维生素D3,经肝肾 两次羟化成为1,25-(OH)D3。
维生素D补充的研究进展
维生素D缺乏不仅导致钙的吸收利用降低, 出现佝偻病、骨软化症、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 而且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长期缺乏维生 素D可能增加癌症(如白血病、结肠癌、前列腺癌 和乳腺癌等)、牛皮癣、糖尿病和自身免疫病(如多 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 等疾病的风险。
7/29/2020
正常成人体内含 钙约为1200克
约99%存在于 骨骼和牙齿中
骨钙
血钙
血钙自稳系统
1%的钙存在 于血液、细胞 间液及软组织 中
血钙的浓度保持恒定
钙的代谢
食物中的钙
胃
小肠
氯化钙
离解为离子钙
钙的排泄
每天通过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消化 液的分泌等途径排出钙。由肠道排出的钙 每日约为150~400mg;由汗液每天可排出 100mg左右;经乳汁排出100~300mg;由尿液 排出100~350mg,这些要取决于膳食钙的吸 收量和维持体内钙的内稳态。
7/29/2020
钙的每日摄入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推 荐,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剂量的钙质推荐(如下图。
钙缺乏的原因
长期膳食钙摄入不足,以及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致使 肠道钙吸收不良,是导致钙缺乏的主要原因。
2岁以下婴幼儿、青春期少年,因生长快速,骨量迅速增加,对 钙的需要量相对较高,是钙缺乏的高危人群。其中,婴儿期是一生中 骨钙沉积比例相对最高的时期;而在3~4年的青春快速生长期间,青 春期少年共获得约40%的其成人期的骨量。女孩在12.5岁、男孩在 14.0岁时,骨骼钙的沉积速率达到峰值。
如何科学补钙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王翠玲
导语
随着人们对钙与健康关系的逐步了解,补钙已成为一 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补钙是必要的,但补钙要科学,要合 理,那么要如何科学合理地补钙呢?
7/29/2020
钙(calcium)是人体内必需的含量最丰富的矿物元素,是构 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也是参与血液凝固,肌肉和心 脏收缩以及控制神经和肌肉兴奋性的重要物质。
7/29/2020
钙的吸收
人体所需的钙主要来自食物,食物中的钙大部分以难溶的 钙盐形式存在,需在消化道转变成Ca2+才能被吸收。
钙的吸收部位在小肠,以十二指肠和空肠为主。 肠粘膜对钙的吸收机制较复杂,但以主动吸收为主,在肠 粘膜细胞中含有多种钙结合蛋白,能与Ca2+结合,促使钙被吸 收。
7/29/2020
7/29/2020
VitD来源
出生
天然食物 日光皮肤合成
2周
7/29/2020
含量少
主要来源
钙元素的好兄弟——维生素D
维生素D的来源
➢ 通过母体获得:量少,维持时间短(足月儿出生10天即应 补充维生素D)。
➢ 通过食物摄取:除配方奶外,其他食物含量均少。 ➢ 通过日照自体产生: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波长
此外,食物中的钙磷比例对钙的吸收也有一定影响, 一般钙磷比例为1:1至1:2时,有利于钙的吸收。
7/29/2020
3 年龄
钙的吸收率与年龄成反比。婴儿可吸收食物钙的50%以 上,儿童为40%,成人为20%左右,40岁以后,钙的吸收率直 线下降,平均每10年减少5%~10%,这是导致老年人发生骨质 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