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合集下载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答案:C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的奠基人?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牛顿答案:D3.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尼采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4.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美学研究的范畴?A. 审美经验B. 艺术创作C. 经济理论D. 艺术批评答案:C6. “艺术是表现”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克罗齐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7. 以下哪种理论不属于现代美学?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结构主义D. 古典主义答案:D8. “美是主观感受”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休谟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9.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表演艺术?B. 戏剧C. 建筑D. 音乐答案:C10. “美是和谐”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是_________。

答案:1:1.6182. 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审美判断3.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最高形式是_________。

答案:音乐4.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理念5. 尼采在其著作《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酒神精神6.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模仿7. 克罗齐在其著作《美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直觉8. 马克思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原理》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原理》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美学原理》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第一次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2.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二、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5.人类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主要包括原始歌舞和原始神话两种类型。

答:不对。

人类史前艺术与原始审美活动类型除了原始歌舞、原始神话之外,还有原始器物与装饰品、原始造型艺术等类型。

6.鲍姆嘉通被称为“美学之父”。

答:对。

来在美学史上形成共识的看法是鲍姆嘉通第一个采用“Aesthetica”的术语,提出并建立了美学这一特殊的哲学学科。

他认为以往的以往的人类知识体系有个重大的缺陷:即缺乏对于感性认识,主要是审美意识和艺术问题的严肃的哲学沉思。

理性认识有逻辑学在研究,意志有伦理学在研究,感性认识还没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去研究。

因此,他提出应当有一门新学科来专门研究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它和理性认识一样,也能够通向真理,提供知识。

鲍姆嘉通在1735年发表的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中就首次提出建立美学的建议,至1750年他特地从希腊文中找出了“埃斯特惕卡”来命名他的研究感性认识的一部专著。

至此,美学作为一门西方近代人文科学诞生。

范鲍姆嘉通的意义不仅在于命名和提出建议,而且为美学学科的建立付出毕生精力[2]。

1742年开始在大学里讲授“美学”这门新课,在1750年和1758年正式出版《美学》第一卷和第二卷。

在《美学》中他实现了学位论文中的建议,驳斥了十种反对设立美学的意见,初步规定了这门科学的对象、内容和任务,确定了它在哲学科学中的地位,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学》网上复习题库

《美学》网上复习题库

答案:对 76、自从有了审美活动,就有了美学观念。 答案:对 77、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答案:对
第四章 美感心理要素
一、单项选择题
82、崇高与壮美的内涵在性质上()。
A.是一致的 B.有一些共同点 C.根本不同
D.差异很大
答案:A
83、悲剧性冲突源于()。
A.正义与邪恶的矛盾 B.人物的过失 C.自然的灾难 D.日常生活的不幸
B.感官层次的审美愉快
C.心意层次的审美愉快
D.精神层次的审美愉快
E.实物层次的审美愉快
答案:BCD
三、判断题
பைடு நூலகம்
73、“桂林山水甲天下”体现出自然物审美价值的高低。
答案:对
74、审美价值标准的体现制约着主体的审美行为,决定着主体的审美指向。
答案:对
75、席勒说,惟独美的意象使人成为整体,因为这两种天性必须和谐一致。
答案:A
84、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主要是()。
A.命运悲剧 B.性格悲剧 C.心理悲剧 D.问题悲剧
答案:B
85、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A.艺术品是人工制品
B.艺术品是精神产品
C.艺术品用意象思维创造意象世界 D.艺术品主要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答案:C
86、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第三章 美感的性质与特征
一、单项选择题
62、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了()。
A.艺术直觉性 B.艺术符号说 C.艺术模仿说 D.艺术游戏说
答案:B
63、艺术品结构的最重要层次是()。
A.思想内容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美学复习题和答案

美学复习题和答案

美学复习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社会意识形态B. 艺术作品C. 人类审美活动D. 人类情感体验答案:C2. 美学中的“审美”一词最早由哪位哲学家提出?A. 康德B. 黑格尔C. 鲍姆加登D. 柏拉图答案:C3.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观点?A. 车尔尼雪夫斯基B. 马克思C. 尼采D. 叔本华答案:A4.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内容的重要性B. 形式的重要性C. 情感的重要性D. 社会的重要性答案:B5. 美学中的“崇高”通常与哪种情感相关联?A. 快乐B. 悲伤C. 恐惧D. 愤怒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美学中的“审美态度”可能包含哪些特点?A. 客观性B. 主观性C. 情感性D. 理性答案:BC3.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流派?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实用主义D. 分析美学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审美体验是一种主观的、个人化的心理活动。

(对)2. 美学的研究不涉及艺术创作的过程。

(错)3. 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与个人情感无关。

(错)4. 美学的研究可以完全脱离社会实践。

(错)5. 美学中的“悲剧”是一种审美范畴,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无关。

(错)四、简答题1. 简述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

答:美学与艺术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美学主要研究人类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经验,而艺术学则侧重于艺术作品的创作、表现和接受过程。

两者相互影响,美学为艺术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艺术学则为美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2. 描述一下康德在美学中的主要贡献。

答:康德在美学中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审美判断的主观性和普遍性。

他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无利害关系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是主观的,但同时也具有普遍性,即所有人都能体验到这种愉悦。

此外,康德还区分了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和认知判断,强调了审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美学》练习题库答案.docx

《美学》练习题库答案.docx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美学》练习测试题答案填空题劳动社会实践体操教育缪斯教育柏拉图普罗丁毕达哥拉斯博克休谟康德黑格尔狄德罗车尔尼雪夫斯基摩尔维特根斯坦孔子庄子孟子蒋孔阳刘纲纪周来祥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功利性非功利性接近联想相似联想'激情热情车尔尼雪夫斯棊马克思对比联想心境关系联想刘勰孔子王国维艺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社会实践积淀情绪情感典型意境博克美选择题BCDEABCDEACDEABCADEDACDCACEABCEBCDEABDEABCDABCDEABCDEACDEBCDE20. BE三、判断改错题1.X俄国教育家乌屮斯基主张“全而了解人,全而教育人”。

2.X命运悲剧主要为古希腊悲剧。

3.V4.X纶活推动了艺术家的技巧的发展。

5.X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特别强调美育中的咅乐教育。

6.X人类的主要审美器官是视觉和听觉。

7.X感知和表彖在美感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形成审美意彖。

& X布洛的心理距离指人以非功利的态度对待对象。

9.V10.V11.V12.X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

13.X崇髙是指在才盾双方的冲突对立中显现出的令人惊心动魄的美。

14.X西方美学史对丑的探讨的前期的特征是以美为主,以虽衬美。

15.V16.X社会悲剧主要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悲剧。

17.X柏拉图特别推崇音乐教育,亚里士多德特别重视音乐和悲剧的净化功能。

18.V19.X在西方,崇髙作为严格意义上的美学范畴形成于现代。

20.V四、名词解释1.市美意象是在审美活动中,感知和表象与情感反复作用,并经过联想和想象所形成的,既有高度的概括性,又有鲜明的个体性的内心形彖(意中Z彖)。

2.自然美指具自然事物和自然现彖表现出來的美。

如日刀星辰,花鸟虫鱼,梅兰竹菊,北国草原,南疆山水等白然景观都属于自然美的范畴°3.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以美的对象,特别是各门类艺术为主要手段,寓教于乐,培养和提高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潜移默化地塑造健全心灵,培养全而发展人才的教育。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A. 艺术B. 自然C. 道德D. 社会答案:C3. 美学中的“审美经验”是指什么?A. 个人对美的感受B. 个人对美的创造C. 个人对美的思考D. 个人对美的实践答案:A4.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艺术即表现”的观点?A. 尼采B. 叔本华C. 杜威D. 罗素答案:C5.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A. 内容的重要性B. 形式的重要性C. 功能的重要性D. 材料的重要性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比较研究B. 历史研究C. 实验研究D. 理论分析答案:ABCD3. 美学研究中,关于“美”的讨论通常涉及哪些方面?A. 美的本质B. 美的起源C. 美的分类D. 美的实践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美学史上的重要流派?A. 古典美学B. 现代美学C. 后现代美学D. 实用主义美学答案:ABCD5. 美学研究中,关于“审美”的讨论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审美态度B. 审美对象C. 审美价值D. 审美经验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判断的理解。

答案: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审美判断是一种纯粹的、无利害关系的判断,它不依赖于任何概念和目的,纯粹基于对形式的直观和感受。

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即每个人在面对美的事物时,都会产生相似的审美感受。

2. 请简述黑格尔对艺术与美的关系的看法。

答案: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美的最高形式,它通过感性的形式表现了精神内容。

艺术与美的关系在于,艺术通过创造性的表达,将美的理念具体化、形象化,使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美的存在。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A. 艺术作品B. 艺术创作C. 审美体验D. 艺术批评2.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黑格尔D. 康德3. 以下哪项不是审美的三个基本要素?A. 审美主体B. 审美对象C. 审美标准D. 审美情感4.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通常是指:A. 创作者的突发奇想B. 创作者对现实的直接反映C. 创作者对现实的间接反映D. 创作者对现实的深刻理解5.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C. 音乐D. 摄影6.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是:A. 完全独立B. 相互影响C. 艺术高于生活D. 生活高于艺术7. 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关系是:A. 完全相同B. 形式美高于内容美C. 内容美高于形式美D. 形式与内容相互依存8. 以下哪种理论认为艺术是模仿自然?A. 表现主义B. 抽象主义C. 现实主义D. 超现实主义9. 审美疲劳是指:A. 审美过程中的厌倦感B. 审美过程中的兴奋感C. 审美过程中的满足感D. 审美过程中的好奇感10.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时间艺术?A. 电影B. 戏剧D. 舞蹈答案:1. A2. C3. C4. A5. C6. B7. D8. C9. A10.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审美体验的特点。

2. 解释“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区别。

3. 描述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灵感如何产生。

答案:1. 审美体验的特点包括主观性、情感性、直觉性和创造性。

审美体验是个体对美的感受和认识过程,它依赖于个体的主观感受,与个人的情感密切相关,往往是直观的而非逻辑推理的,并且具有创造性,能够激发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形式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如线条、色彩、节奏等给人带来的美感。

而“内容美”则是指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等内在要素。

两者的区别在于形式美更注重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而内容美更关注艺术作品的内在意义。

大学美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美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美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哪个时期形成的?A. 古希腊时期B. 古罗马时期C. 18世纪德国D. 20世纪初答案:C解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8世纪德国由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滕提出并系统化的。

2.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托尔斯泰D. 尼采答案:C解析:俄国作家和哲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作品《艺术论》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观点。

3. 美学中的“形式美”是指什么?A. 艺术作品的内容B. 艺术作品的结构和外观C. 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D. 艺术作品的创作技巧答案:B解析: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结构、外观、色彩、线条等视觉和听觉元素的组合方式。

4.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审美范畴?A. 审美感受B. 审美判断C. 审美创造D. 审美习惯答案:D解析:审美习惯更多地涉及到个人或社会的行为模式,不属于审美活动的直接范畴。

5. “模仿说”是哪位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赫拉克利特D. 苏格拉底答案:B解析: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了“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6.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观点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什么关系?A. 艺术是生活的复制B. 艺术是生活的再现C. 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和升华D. 艺术是生活的虚构答案:C解析:这一观点认为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但通过艺术家的加工和创造,能够超越生活,达到更高的美学价值。

7. 美学中的“审美距离”是指什么?A. 观众与艺术品的物理距离B. 观众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C. 艺术品与现实世界的距离D. 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社会距离答案:B解析:审美距离是指观众在欣赏艺术品时,心理上与作品保持的一定距离,以便能够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作品。

8.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印象派画家的作品?A. 《睡莲》B. 《星夜》C. 《日出印象》D. 《草地上的午餐》答案:B解析:《星夜》是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作品,而其他三部作品分别由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创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科《美学》练习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美感形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

2.古希腊人的教育分为(体操教育)和(缪斯教育),都包含着美育在内。

3.“美是理念。

”由(柏拉图)提出。

4.“美是上帝的美的光芒的流溢或放射。

”由(普落丁)提出。

5.“美是数的比例和和谐。

”由(毕达哥拉斯)提出。

6.“美是细小、光滑、明亮、变化、不露棱角等感性性质。

”由(博克)提出。

7.“美即快感。

”由(休谟)提出。

8.“美是主观合目的性的形式。

”由(康德)提出。

9.“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由(黑格尔)提出。

10.“美在关系。

”由(狄德罗)提出。

11.“美是生活。

”由(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

12.“真、善、美都是不可定义的。

”的观点是由(摩尔)提出的。

13.“美是不可言说的。

”的观点是由(维特根斯坦)提出的。

14.“里仁为美。

”的观点是由(孔子)提出的。

15.“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的观点是由(庄子)提出的。

16.“充实之谓美。

”的观点是由(孟子)提出的。

17.“美在创造中。

”的观点是由(蒋孔阳)提出的。

18.“美是自由的感性显现。

”的观点是由(刘纲纪)提出的。

19.“美是辩证发展的和谐。

”的观点是由(周来祥)提出的。

20.“喜剧是对比较坏的人的摹仿,主要摹仿滑稽。

”的观点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

21.“喜剧来自于人物主体自身性格与行动、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内在矛盾。

”的观点是由(黑格尔)提出的。

22.在美感的发展过程中,美感由(功利性)超越到(非功利性)。

23.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

24.感情按强度、持续时间可分为:(激情),(热情),(心境)。

25.“喜剧表现滑稽,丑乃是滑稽的根源和本质。

”的说法是由(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来的。

26.“喜剧是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喜剧是为了人类能够愉快地与自己的过去告别。

”的说法是由(马克思)提出来的。

27.“喜剧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悦笑,即引人发笑。

”的说法是由(刘勰)提出来的。

2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的说法是由(孔子)提出来的。

29.“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能力和谐发展的完全人物,其措施就是要进行体育和心育,其心育包括智育、德育和美育,三者并行以达到真、善、美。

”的说法是由(王国维)提出来的。

30.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

31.美感心理结构是在(社会实践)中,长期(积淀)的结果。

32.感情按与需要的关系可分为(情绪)和(情感)。

33.在叙事作品中,优秀的艺术形象是(典型),在抒情作品中,优秀的艺术形象是(意境)。

34.崇高发育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美学范畴是在(博克)的《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一文之中。

35.古希腊罗马时代把优美与(美)划上等号。

二、选择题1.孔子说:诗可以( BCDE )。

A怒 B观 C群 D兴 E怨2.相当于西方崇高范畴的中国术语有( ABCDE )等。

A阳刚之美 B刚美 C壮美 D崇宏之美 E刚性美3.艺术一般可以分为:( ACDE )。

A造型艺术 B行为艺术 C表演艺术 D综合艺术 E语言艺术4.思维分为( ABC )等三类。

A抽象思维 B形象思维 C灵感思维 D逻辑思维 E逆向思维5.人的心理结构,从横向构成来看可以分为( ADE )。

A智力结构 B情绪结构 C应激结构 D意志结构 E美感结构6.美感的发展是随着( D )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

A环境 B时代 C意识活动 D社会实践7.美感具有( A )无限性。

A自由 B不自由 C功利 D非功利8.自然美的根源是( C )。

A自然事物 B自然现象 C人化的自然 D非人化的自然9.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以审美教育作为培养( D )的手段。

A美人 B超人 C完人 D全人10.最早明确提出审美教育的是( C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席勒 D莎士比亚11.美感主要的特征是具有:( ACE )。

A形象感受的直觉性 B心理感受的直接性 C主体情感的体验性D感官的愉悦性 E精神的愉悦性12.情感在美感中的作用主要是:( ABCE )。

A贯穿于美感的始终,作为内驱力 B情感的个性化特征C沟通认知与意志的中介环节 D移情作用 E弥散作用13.形象思维的特征主要是:( BCDE )。

A逻辑性 B形象性 C情感性 D联想和想象性 E美感体验性14.审美判断的特征主要是:( ABDE )A形象判断 B情感判断 C道德判断 D价值判断 E模糊判断15.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形成了( ABCD )等四大流派。

A主观派 B客观派 C主客观统一派 D社会实践派 E后实践派16.相当于西方优美范畴的中国术语有( ABCDE )。

A阴柔之美 B柔美 C秀美 D郁丽之美 E柔性美17.美的范畴主要有( ABCDE )等。

A崇高 B优美 C滑稽 D悲剧性 E喜剧性18.美的本质主要是:( ACDE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社会性 D实践自由性 E外观形象性19.社会美主要有( BCDE )。

A社会客体的美 B社会主体的美 C社会环境的美 D社会实践活动的美 E社会现象的美20.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是:( BE )。

A表演的假定性 B题材的现实感和广泛性 C表现手法的多元性 D主题的单一性 E结构的开放性三、判断改错题1.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主张造就“健全的人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主张“全面了解人,全面教育人”。

2.命运悲剧主要为文艺复兴时代的悲剧。

(×)命运悲剧主要为古希腊悲剧3.生活丑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丑。

(√)4.创作推动了艺术家的技巧的发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特别强调美育中的音乐教育5.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特别强调美育中的品德教育。

(×)人类的主要审美器官是视觉和听觉6.人类的主要审美器官是视觉和触觉。

(×)感知和表象在美感中最主要的作用是形成审美意象1.2.质的具体展开,是美的本质的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

美学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3.所谓优美,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狭义美,是指在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中显现出来的令人心旷神怡的美。

与作为审美对象总称的美(即广义的美),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不能相互混淆或相互取代。

在西方美学史上,优美是与崇高相对的美学范畴。

4.生活丑: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丑。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本身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有机统一,文艺在反映美的同时,理所当然也应该反映丑。

5.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价值,它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的品质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中自由地显现出来,从而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和喜悦感情的观赏形象。

这种形象所具有的价值,就是美。

或者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说,美是显现实践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

6.想象:是指人脑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想象可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类型。

再造性想象是指根据别人提供的文字、图片等材料或根据自己头脑中存贮的表象材料展开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来。

这类想象在审美欣赏中发挥重要作用。

创造性想象是指不依据别人提供的材料而于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想象活动。

这类想象在艺术创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7.情感:是指人对于客体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情感是与人的需要直接联系着的,当客体对象符合主体的需要时,主体就会产生肯定性情感体验,如欢乐、兴奋等。

反之则会产生否定性情感体验,如忧伤、恐惧等。

8.移情:移情心理现象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主要是联想与心境反复作用的结果。

当客体的某种审美属性激发起主体的联想与想象,而主体的情感状态恰好与对象的形态相呼应,并要借助对象来表达情感,于是主体在强烈的情感统辖中,将本无生命、无情感的对象生命化、情感化。

见之艺术创作,则是以拟人化的手法创造出审美意象,见之审美欣赏,则是物我合一的物化联想。

五、材料分析题1、鲁迅先生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2、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3、席勒说:“野蛮人以什么现象来宣布他达到的人性呢?不论我们深入多么远,这种现象在摆脱了动物状态的奴役作用的一切民族中间总是一样的:对外观的喜悦,对装饰和戏的爱好。

”参考答案如下: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具有社会性内容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达尔文在《人与动物的情绪表达》一书中认为,动物也能发出笑声,如猴子,如果你在猴子的项颈或腋下呵痒,它即会发出低沉的笑声。

但猴子的笑在我们看来是动物的本能反映,根本不可能具有喜剧性。

喜剧性的笑是针对人类的悦笑而言的,只有人类发出的悦笑才有可能具有喜剧性。

人类的悦笑,有的单纯来自生理上的愉快,如用一片树叶在人的腋窝或脚心搔痒,这类性质的悦笑也不具有喜剧性。

作为审美范畴的笑,应当具有一定社会性意义的心理内容,能够对对象作出否定或肯定的评价,这就与美及人类的美感经验联系在一起了。

鲁迅先生说:“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这就是说喜剧性的笑是一种具有社会性意义的嘲笑和讽刺。

2、清末王国维提出的“出入说”既强调了距离间隔的必要性,又注意到消除距离的必要性。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既要消除距离,又要保持距离,即要“入”亦要“出”。

“入”者消除距离,没有深入具体细致的体物活动,就不能感受对象的生机,便不能写。

庄子所说的“物化”活动,苏轼题文与可画竹时所讲的“身与竹化”的境界,都是消除距离的入,有入的基础才能出。

“出”者保持距离,只有与对象保持距离,用哲人的、艺术的眼光观照对象,才能发现更深刻的更远大的内涵,才能有高致。

再用这种“出”的眼光指导新的“入”,则能更深入地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

这种由入而出、又由出而入的审美关系是由意志调节才得以进入自觉和自由状态的。

3、美育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世界范围内的原始艺术遗迹与现存原始部落的各种艺术活动说明,与早期人类伴生的原始艺术活动就是最早的美育活动,换言之,原始艺术虽不乏实用和游戏的成分,但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追求正是人类孕育自身精神品性的明证。

因此席勒就认为只要人在他的最初的自然状态中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感性世界,他就仍然是和这个世界同一的,只有当他在审美状态中把世界放到自己以外去观照的时候,他个人才与世界分开。

这样,在席勒看来,含有美育因素的艺术、游戏的产生,无疑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一个最后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