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打响石油价格战倒逼美国减产 但见效尚需时日

合集下载

世界闻到“油价战争”味道 沙特拒绝减产保油价

世界闻到“油价战争”味道 沙特拒绝减产保油价

世界闻到“油价战争”味道沙特拒绝减产保油价“油价大战一触即发!”27日,许多国际媒体一边做着这样的判断,一边将目光投向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当天在这里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减产。

这被认为是该组织近年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因为过去几个月来,国际油价暴跌30%以上,不少“靠油吃饭”的国家正面临巨大压力。

当天,沙特最终说服欧佩克保持现有的日产3000万桶的产量,这也让媒体嗅到“油价战争”的硝烟。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盘算着廉价原油使“地缘政治天平向美国倾斜”的同时,西方媒体幸灾乐祸地分析普京“面临的险境”:油价暴跌连同国际制裁正使俄罗斯经济“自由落体般坠落”。

“在柏林墙倒塌25年后,低油价会再次成为致命武器,帮助美国打赢与普京的新冷战吗?”一些西方分析人士已经毫不掩饰地把如意算盘打得啪啪作响。

11月27日,维也纳OPEC总部,沙特石油部长欧那密在OPEC部长会议前与记者笑谈。

当天,沙特最终说服OPEC保持产量不变,致油价暴挫“世界处于油价战争边缘”“27日的欧佩克会议是该组织多年来最受关注的一次会议。

过去4年,欧佩克的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它无须劳神,油价便高居每桶100美元之上。

供应崩溃——尤其是利比亚内战,以及不断上升的需求,让欧佩克成员国财源滚滚。

但过去3个月来,全球石油生产已经超过消费,原油价格暴跌30%。

突然间,这个12国集团为谁应减产,减产多少而争吵不休。

”《华盛顿邮报》这样强调欧佩克会议的背景。

奥地利《新闻报》27日列出的油价大跌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增、中国和欧洲增长放缓导致需求减少。

文章称,世界再次将目光聚焦维也纳,看欧佩克的石油部长们如何应对这场油价的博弈。

欧佩克现有12个成员国,分别是沙特、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

其中沙特影响最大,约占欧佩克石油生产的1/3。

法新社27日称,随着油价崩溃导致财政减少,欧佩克中的“穷国”,如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呼吁削减石油产量,以提振价格。

美国阴谋普京怕吗 原油大跌致苏联解体

美国阴谋普京怕吗 原油大跌致苏联解体

美国阴谋普京怕吗?原油大跌致苏联解体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抵制了委内瑞拉发出的减产以遏制油价下跌的呼吁,该组织在周四(11月27日)的会议上决定维持原有产量不变,即日产原油3000万桶。

布伦特原油和美国原油在会议后大幅下跌,布伦特原油最低触及71.26美元/桶,跌幅7.93%,NYMEX原油最低触及67.75美元/桶,跌幅7.82%。

今年以来,布伦特原油已下跌33.5%,NYMEX原油跌幅也已达30.0%。

国际油价跌跌不休,全球市场再度泛起“阴谋论”。

不过,本次阴谋论有两个版本。

阴谋论“版本一”是美国联手石油大国沙特打压油价以削弱俄罗斯实力,“版本二”是从行业竞争角度出发,将传统中东产油大国和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对立起来,他们为了市场份额进行了一次价格战。

美国正在对俄罗斯实施石油战吗?上个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纠集沙特等国一举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经济陷入全面困境,最终在1991年分裂解体。

当时,沙特十分担心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对沙特形成了包围,于是和美国坐到了一起。

里根跟沙特的法赫德国王说:“有美国这位山姆大叔做靠山,沙特不用再惧怕任何国家的威胁。

”1985年,沙特将每天原油出口量从200万桶增加到1000万桶,让国际油价从每桶32美元下跌至不到10美元,导致苏联每年损失200亿美元。

1990年,美国从自己的战略储备中疯狂抛售了500万桶石油,国际油价每桶再次下跌了2美元。

苏联2/3的外汇收入依赖石油出口,油价暴跌,苏联破产了。

苏联解体后,石油再次助俄罗斯崛起。

2000年以后,石油价格从不足50美元猛增到100美元以上,甚至一度高达150美元。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叶利钦时代陷入绝境的俄罗斯重获生机,普京成为俄罗斯英雄,开始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

如今,很多俄罗斯人感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幕或许正在再一次上演。

俄罗斯安全委员会秘书帕图申夫表示,“为了让苏联破产,美国30年前就故意让油价下跌。

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政策

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政策

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政策近几十年来,沙特阿拉伯一直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而闻名于世。

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政策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备、出口政策以及国内需求等方面对其石油政策进行探讨。

一、石油储备与开采沙特阿拉伯拥有丰富的石油储备,其石油开采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吉兹兰省和迈迪纳省。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达到2907亿桶,占全球总储量的17.2%,位居世界首位。

沙特阿拉伯通过国家石油公司阿美公司(Saudi Aramco)进行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和生产。

阿美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掌握着沙特阿拉伯绝大部分的石油资源和生产能力。

二、石油出口政策作为重要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出口政策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沙特阿拉伯一直秉持开放的石油出口政策,将石油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沙特阿拉伯每天的石油产量约为1000万桶,几乎占全球原油需求的10%。

沙特阿拉伯通过与其他石油出口国以及国际买家的合作,调整产量和出口比例,稳定全球石油市场。

此外,沙特阿拉伯还通过与其他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合作来维护稳定的国际石油价格。

OPEC成员国通过限制或增加石油产量来调整全球供应,以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

作为OPEC的重要成员,沙特阿拉伯在国际能源市场中具有重要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国内石油需求与发展尽管沙特阿拉伯是石油出口大国,但其国内的石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沙特阿拉伯作为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石油在其能源结构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沙特阿拉伯政府积极推动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他们将石油收入投资于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旨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并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此外,沙特阿拉伯也在发展石油石化产业,加大石油精炼和化工产品的生产。

他们致力于提高石油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沙特宣布对美国页岩油发动价格战

沙特宣布对美国页岩油发动价格战

沙特宣布对美国页岩油发动价格战沙特石油部长欧那密要求与美国进行市场份额争夺战。

虽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会议上成员国一致同意维持产出不变,但部分OPEC成员国不相信押注维持产量能起到作用。

据路透社消息,特石油部长欧那密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其他成员国表示,他们必须与美国页岩油热潮作战,他反对削减原油产出,旨在打压油价并破坏北美生产商的盈利能力。

欧那密赢了上周四会议上的争论,这与委内瑞拉、伊朗和阿尔及利亚的愿望相违背,这几个相对较穷的OPEC成员国希望进行减产,逆转油价跌势。

这些国家没有准备主动要求进行大幅减产,并选择了不与沙特及其富裕的海湾盟国作对,最终屈服于欧那密的压力。

“欧那密提到了与美国进行市场份额争夺战。

那些希望减产的国家明白他们没有实现减产的可能,因为沙特方面希望进行市场份额争夺战,”OPEC会议后,一位非海湾OPEC国家的石油部长对消息人士说。

油价周五触及72美元下方的四年新低。

页岩油开采热潮,中国和欧洲经济增长放缓,使得油价自6月以来已跌去超过三分之一。

OPEC秘书长巴德里实际上证实了OPEC将展开市场份额争夺战。

上周四巴德里在被问及OPEC是否对美国产量增加有回应时,他说:“我们回应了。

我们维持产量不变。

这就是回答。

”OPEC同意维持日产量上限在3,000万桶不变,这比该组织对明年上半年市场对OPEC原油日需求的预估至少高100万桶。

OPEC一个希望减产的成员国的代表说:“OPEC已经失去信誉。

我不知道它试图把页岩油踢出市场结果会如何。

”几个希望减产的OPEC国家的石油部长走出会议室时,表情明显很沮丧,一连几个小时都保持沉默,尽管后来他们开口说话时称自己接受组织决定。

一位海湾国家的代表表示,欧那密安抚过成员国,他说油价会在需求最终回升时反弹。

但他坚称,如果OPEC减产,将会失去市场份额。

多位分析师和石油行业高层曾指出,要等很多个月之后才会对美国的页岩油生产产生影响。

就连海湾国家的代表都说他们不相信欧那密押注不减产会有用。

石油危机

石油危机
此外,2003年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中东局势紧张,造成油价暴来积极的一面,首先危机引发了世界能源市场长远的结构性变化,迫使 主要进口国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开发节能技术。比如居高不下的汽油价格促使厂家推出更多高能效的汽车:1990 年美国汽车每加仑汽油的平均行驶里程较1973年增长了40%。另一方面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增长,提 高生产率。欧佩克的份额已经从原来的80%逐步降低到40%左右。但是由于产品的推陈出新、替代能源的发现往往 需要相当长时间,因此高油价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一大风险。
与国际政治
与国际政治
从近几十年来国际关系的现实可以看到,石油资源和水资源是国家间发生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谋 求对石油资源的控制成为国际斗争的焦点之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非洲一 些国家的内战、日本阻挠中俄“安大线”石油管道项目,以及涉及中国主权的南沙群岛问题等,其背后都存在着 深刻的资源因素。过去半个世纪中,仅仅由水引发的冲突就达到500多起,其中20余起演变为武装冲突。随着石 油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将更加突出,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全球能源争夺战也将愈演愈 烈。
●尤科斯公司解体
2004年7月,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拖欠税款案进入司法程序。迄今为止,俄税务部门要求尤科 斯公司偿还的税款已超过了275亿美元,该公司只偿还了39亿美元。
由于事关国际石油市场的安全和利益,如何解决尤科斯的巨额债务成了世界的焦点。
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
从石油资源的供求分布来看,“不平衡”一词可点破其中的根本特征。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才从根本上 导致了国际上各种因石油问题而产生的纠纷甚至是战争。
三次危机
三次危机

油价下跌的五个主要原因

油价下跌的五个主要原因

油价下跌的五个主要原因1.美国的石油产量在增长美国石油产量的大幅增长正让这个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变成一个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事实上,北达科他州一个地区每天就能产油100万桶。

很大程度上由于开采技术的革新,在页岩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得以开采,目前美国的石油产量已经能与产油大国沙特和俄罗斯抗衡。

美国的石油生产给中东和乌克兰的石油生产带来了市场竞争,并且让天然气的价格下降。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年底,汽油的价格将下滑到每加仑3美元以下。

2.沙特不会妥协沙特是一个主要的产油大国,每天的产油量为1000万桶,该国在石油市场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到目前为止,这个产油大鳄表示愿意采取降低油价,以免自己的客户被美国生产者和其它竞争者抢走。

这是在油价攀升之前保持市场份额不变的一种战略。

石油输出国组织中其它国家反对沙特的这一战略。

比如,委内瑞拉更希望减产而不是让自己的石油降价。

3.亚洲的需求减少美国产出的石油量不断创新高,石油输出国组织和俄罗斯也有大量的石油产量。

但是发展中国家(想想中国和印度)的需求却不足以消费所有的供给。

全球经济衰退让亚洲国家的石油需求低于预期,亚洲各国政府削减了对能源的补贴。

这导致汽油、柴油和其它日常燃料的成本上升,使需求进一步萎缩,而亚洲地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石油市场的未来。

并不仅仅在亚洲。

整个欧洲的节俭措施和消费减少也令该地区的石油需求受到限制。

4.美元强劲在全球,石油是通过美元买卖的。

当美元走强时(正如最近几个月的形势),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购买石油就更昂贵。

因此,这会令全球需求减少,进一步给油价带来压力。

位于美国芝加哥的普赖斯期货集团的资深市场分析师菲尔·弗林说:“对美国消费者而言,在美国一桶石油越便宜,对世界其它地方的人而言,石油就越贵。

”他说:“这真的令经济更糟糕,就如现在表现的一样。

”虽然全球的油价都在下跌,但是在那些货币比美元弱的国家,油价的下跌幅度要小一些。

5.利比亚和伊拉克恢复生产除了美国的石油产量蓬勃发展以外,在一些战乱地区的石油生产也出人意料的稳定。

沙伊声称拒减产打压油价后 隔夜美油价重挫6% 美联储加息悄然升温

沙伊声称拒减产打压油价后 隔夜美油价重挫6% 美联储加息悄然升温

沙伊声称拒减产打压油价后隔夜美油价重挫6% 美联储加息悄然升温纽约盘中,在全球股市疲软,油价低迷而风险需求大增的情况下,黄金走高至1238 附近,日内大涨1.4%,美指也上涨至97.91,逼近98 关口。

沙特和伊朗声称,拒接减产,油价会达到再平衡,隔夜美油价重挫6%。

上周沙特与俄罗斯等国达成冻产协议一度增加了市场信心,投资者相信欧佩克及非欧佩克产油国或将遏制产量;但周二伊朗一反先前表态称冻产协议荒谬,沙特油长纳伊米也表示,沙特将不会削减原油产量,当前石油市场的工作是要实现再平衡。

美当周AP过去一年中,国际油价受供过于求等因素影响,价格下跌超过50%。

这对于95%的出口都依赖石油的委内瑞拉,无疑使灾难性的冲击。

今年1 月份,委内瑞拉央行承认,该国2015 年通胀年率达到令人瞠目的180.9%,成为全球通胀率最高的国家,2015 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萎缩5.7%。

需要注意的是,该国在2016 年有大量债务到期,随着储备黄金的大量减少,恐将走上希腊的老路。

全球最大资金管理公司贝莱德正警告投资者,不要过分低估美联储加息概率。

如今股市和原油显示稳定迹象,分析师认为若FED 看到2 月26 日通胀数据回升,加息情绪会被燃爆。

美联储内部着名鹰派成员、2016 年票委堪萨斯联储主席乔治周二(2 月23 日)表示,美元走强对制造业来说是负面因素,支持逐步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

假如美联储(较去年12 月份)更早加息,情况会比现在更好。

而3 月份FOMC 会议上美联储有可能采取行动。

华侨银行(OCBC)经济学家BarnabasGan 周三(2 月24 日)认为,在全球股市疲软,油价低迷而风险需求大增的情况下,黄金成为了孤胆英雄,挺身而出成为。

国际油价暴跌背后的“三国杀”

国际油价暴跌背后的“三国杀”

国际油价暴跌背后的“三国杀”作者:阿拉曼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20年第12期近日,一场久违的石油价格战,再一次把全球石油领域的两大巨头俄罗斯与沙特推到了聚光灯下,油价暴跌背后是一场实实在在的“三国杀”。

俄罗斯:不能将市场拱手让给美国页岩油3月5日,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提议,与俄罗斯等盟国联合额外减产原油150万桶/日,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市场的打击。

但俄罗斯拒绝了这一提议,仅同意将原定于3月底到期的现有减产协议延长。

为了表示不满,OPEC拒绝延长现有协议。

为报复俄罗斯,沙特还突然宣布将大幅提高原油产量,并降低销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地的原油价格。

沙特此举无疑在国际原油市场上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价格战”。

据此,3月6日当日,美国原油期货收跌9.43%,报41.57美元/桶,至3月20日,原油价已跌至27.5美元/桶。

半个月时间内跌幅之大,令人惊诧。

俄罗斯为何不再配合沙特的减产提议?如果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发言人米哈伊尔·列昂季耶夫在OPEC+产油国会议后发表的声明来看,似乎莫斯科方面关注的是原油市场份额。

俄罗斯此次抵制沙特提出的进一步减产方案,并非是要主动迫使油价下跌进而“惩罚”美国页岩油气行业,却更像是一种自保,免于自己的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所蚕食。

在他们眼中,沙特提出进一步削减产量的提议只会使美国人受益,如果配合沙特减产,配合OPEC设法将油价维持在较高价位,那么使用水力压裂技术的美国页岩油气生产商将会抢夺俄罗斯石油公司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而这是后者极为看重的“自留地”。

沙特:减产、增产,都为增加石油出口收入那么,沙特为何执意减产?又为何突然掉头做出“血洗”国际石油市场的增产决定?从全球石油产量来看,俄罗斯贡献率约为12%,沙特则为11%,二者不相上下。

从出口量来看,俄罗斯日均出口原油约500万桶,沙特因为国内人口数量远少于俄罗斯,对本国所产原油的消耗较相对更少,因此2019年的日均出口量可达到700万桶的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特打响石油价格战倒逼美国减产但见效尚需时
路透纽约10月15日- 路透纽约10月15日- 沙特阿拉伯本月实际上已经打响了全球石油价格战,旨在快速打压美国石油产量。

不过,要想减缓美国石油钻探热潮,可能需要一年以上时间。

很多观察人士预计,全球油价持续下跌会快速打压美国的页岩油钻探活动,减慢产量增长并有助于支撑油价。

易受油价骤然波动影响的小型生产商可能必须减缓支出,从而快速削减涌入市场的石油供应量。

但据专家和行业内部人士称,尽管钻探商已在考虑削减2015年预算,但石油产量可能会在明年继续增长,甚至持续至2016年。

他们称,已经钻探但尚未压裂的油井,将继续推动产量增长数月。

很多钻探商签订了长期钻探设备合同,不希望为放弃设备而支付高额罚金,而且这些设备很可能不久以后又要派上用场。

大多油企都已经以高得多的价格为明年的产量完成对冲,目前正争相锁定2016年合约,以便在即使油价继续大跌的情况下仍确保收入。

这关系到的不仅是美国钻探热潮,全球市场格局也受到影响,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首的沙特希望从美国生产商那里攫取市场份额。

沙特私下对石油市场人士表示,能够接受油价持续一两年
低至80美元,此举被视为是针对美国生产商。

科威特和伊朗此后表示没有减产计划。

因此,Continental Resources(CLR.N: 行情)和EOG Resources(EOG.N: 行情)等油企受到打压,股价也跌跌不休。

油市持续四个月的跌势,使布兰特原油挫至每桶85美元,创四年来低点。

这也是美国页岩油行业兴起四年来遭遇的最大挑战。

页岩油兴起推动石油产量升至数十年来高点。

一切取决于石油行业如何应对陌生的低价环境。

页岩革命背后是数百家不同的美国公司,它们钻探了数以千计的新油井。

“这就像是让飞机掉头,不可能在很小的空间内完成,”Comstock Resources(CRK.N: 行情)首席财务长Roland Burns 称。

该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德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和密西西比州。

**油井数量触及顶峰**
直到现在,推动油价涨势的中小型油企都很少放远眼光,考虑一下开采更多石油之后的问题。

石油服务企业Baker Hughes进行的周度调查显示,上周北美油井数量触及1,609口的历史高位,较上年同期增长17%。

美国石油产量创30年高位,归功于新开发的且产量丰富的页岩油。

事实上,眼下在准备明年资本预算的很多生产商都可能考虑减支。

一些企业股价下挫,因市场担心在今年油价低迷的状
况下,这些企业的支出可能过多。

富国分析师团队本周称,预计明年美国石油勘探和生产支出与2014年持平。

由于页岩油井数量在第一年过后以70%的速度大幅下降,因此支出持平可能意味着页岩油日产量增幅会降至仅20万桶。

在过去三年中的每一年,美国石油日产量都以100万桶的幅度飙升。

Burns告诉路透,Comstock Resources明年可能将五座石油钻井平台削减至三座。

Magnum Hunter Resources(MHR.N: 行情)是一家油气生产商,在美国一些主要页岩油产区拥有探区,该公司今年稍早剥离了部分石油资产,因担心油价下滑。

“价格下滑无疑会影响到石油业务。

你会看到一些企业转变业务方向,”首席执行官Gary Evans对路透说。

**产出放缓需要时间**
但有些人士称,即便支出下滑,导致石油产出大幅放缓也需要时间。

大量已钻探油田尚未投产,或可以维持产出稳定。

美国北达科他州贝肯油田出产原油每桶报价现低于80美元,而当地7月末约有630座油井尚未压裂,至少可供压裂三个月。

“又不是说油价跌至75美元,大家只是担心而已,”投资研究机构晨星(Morningstar)能源分析师Mark Hanson称。

油价要在很长时间低于每桶75美元,才会导致钻探放缓。

他称,就算油价跌到每桶50美元,一些油田仍可获利,更不用提80美
元了。

据公司报告,很多公司已经在较高价位为2015年做对冲,这将使明年的产出能够盈利。

Jefferies高级副总裁Andy Lebow称,一些紧张的生产商也渐渐开始出售2016年合约,即便2016年的报价在三周内从每桶89美元跌至81美元。

Genscape分析师根据建模预计,石油钻塔到2015年底将减少300座,但即便如此,也只会让产出增长放缓至每日60万桶左右。

这几乎足以满足全球需求的增长。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