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重点.doc
8部编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 挑战满分系列8 压强浮力提高(培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挑战满分系列8压强浮力(培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压强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一张报纸平放在桌面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5PaB.技术上用来切割大理石、钢板的“水刀”可对切割表面产生高达1020Pa的压强C.推土机的履带对地面的压强约为3×109PaD.芭蕾舞演员单脚独立时足尖对地面的压强可达5×109Pa2.下列几种估测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两只鸡蛋的重约为1NB.一张报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0.5PaC.一个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0PaD.一个成年人的体积约为60m33.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m﹣V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甲、乙,将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的密度之比为4:1B.甲、乙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4:1C.a、b的密度之比为2:1D.甲、乙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14.如图所示,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体乙,它们静止时,物体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均水平。
已知小桌甲重G1,桌面面积为S1;物体乙重G2,下表面的面积为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海绵的压力就是甲受到的重力B.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C.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G1+G2S1D.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G1+G2S25.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6.一个空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一次瓶口朝下,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橡皮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形变程度相同B.瓶口朝上时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向外凸,朝下时形变更多C.两次都向内凹,形变程度相同D.两次都向内凹,瓶口朝下时形变更多7.如图所示为长江某水坝的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B和C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总复习 必考实验练习05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专题05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1.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
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相同时,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和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
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5)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害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图中的。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P丁(选填“>”“<“或“=”)3.老师要求同学们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亮找到的器材有海绵和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
(1)该同学通过观察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如图所示,小亮将两瓶完全相同的矿泉水分别正立和倒立放在海绵上,其目的是控制大小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
从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以下实例中应用该结论的有。
(选填字母)A.菜刀要经常磨一磨B.书包要用宽的背带C.汽车限重D.啄木鸟有个坚硬而细长的喙(3)接下来小亮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他的操作步骤是:。
4.如图所示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中该同学通过观察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现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可初步得出结论:。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总复习 《浮力》易错题汇编

《浮力》易错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A、B(VA<VB),按如图两种方式放入两种液体中,待静止后B刚好浸没在甲液体中,A刚好浸没在乙液体中,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C.甲液体对B下表面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A下表面的压强D.装甲液体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装乙液体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2.如图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他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所受浮力可能大于B所受浮力B.C所受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浮力C.B物体所受浮力一定是最大的D.A下表面所受压力可能大于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3.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等质量的水放在台秤上,用细线悬挂着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逐渐将它们全部浸没在水中(球未接触到容器底,水未溢出),此时台秤甲、乙示数分别为N1和N2,绳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已知ρ铅>ρ铝,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N1=N2 T1>T2B.N1>N2 T1>T2 C.N1<N2 T1>T2D.N1>N2 T1<T2 4.如图,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拧紧大瓶瓶盖,通过改变作用在大瓶侧面的压力大小,实现小瓶的浮与沉。
则()A.用力捏大瓶,小瓶不能实现悬浮B.用力捏大瓶,小瓶内的气体密度变大C.盖上小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D.打开大瓶瓶盖,捏大瓶也能使小瓶下沉5.如图甲所示,某科技小组的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圆柱形金属块,使其缓慢匀速下降,并将其浸入平静的游泳池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金属块下底面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金属块浸入水中时池水液面高度的变化,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块所受重力大小为26NB.金属块的密度为2.3×103kg/m3C.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26ND.金属块恰好完全浸没时,金属块下底面所受水的压强为5×103Pa6.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用木棒的一端缠绕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不同的液体中,会呈竖直漂浮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木棒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密度计的重力等于水对其浮力B.木棒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说明该液体密度越小C.读数时需用手扶住密度计D.木棒越细,测量误差越小7.如图所示,装有水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正方体物块M悬浮在水中,其上表面与水面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于M受到的浮力B.M上、下表面受到水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M受到的重力大小C.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于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D.M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和M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8.如图,盛有水的圆柱形小容器漂浮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大容器中,大容器的底面积是小容器的4倍(大、小容器壁的厚度均不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总复习 第12章 《简单机械》易错题汇编

第12章《简单机械》易错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所示是关于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A.B.C.D.2.如图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杠杆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C处逐渐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则拉力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3.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F1>F2>F3B.F1<F2<F3C.F2>F1>F3D.F2<F1<F3 4.把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挂在如图滑轮组下面,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摩擦,放手后()A.A上升B.A下降C.A、B均静止D.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不变B.变小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6.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
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η=×100%B.η=×100%C.η=×100%D.η=×100%7.如图所示,动滑轮重3N,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绳子自由端,1s内将重为27N 的物体提高0.2m,如果不计绳重及摩擦,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C.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6J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N8.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A.45N、50%B.45N、75%C.60N、50%D.60N、75%9.如图所示,体重为510N的人,用滑轮组拉重5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以0.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总复习 必考实验练习09 探究动能 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专题09 探究动能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小李同学想要利用如图13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小车的相同,让小车从斜面上(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滑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
(2)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二是转换法。
就本题来说用木块来反映小车动能大小的方法就是转换法。
他在实验的过程中又发现只要去掉木块,就可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如图2所示,他将毛巾、棉布和玻璃分别铺在水平面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3)每次均让同一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4)实验发现,小车在玻璃面上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最,进一步推理得出: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将做运动。
2.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小球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
(2)分析比较两次实验,可探究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甲实验中若木块的重力为1N,水平移动的距离是30cm,则重力对木块做功J。
(4)如果水平面光滑,则(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
3.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阳用同一实验装置,让从斜面上滚下的小钢球钻入水平面上的硬纸盒,完成以下实验。
(1)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被推的远近,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时物体的越大,动能越大。
对比甲、乙两次实验还可以得出:质量相同时,物体位置越高,重力势能。
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硬纸盒所受滑动摩擦力(选填“相同”或“不同”)(2)如果做乙图实验时,硬纸盒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为防止因此造成硬纸盒损坏需改进乙图实验,再与甲图实验对比。
专题04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实验专题突破(人教版)

专题04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原卷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之实验突破(人教版)§核心考点:【设计和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形变显著的物体(如海绵、沙子、橡皮泥等)、小桌、砝码;2.实验步骤:第1步:在海绵上放一个小桌,观察图甲所示海绵被压陷的深浅;第2步:在小桌子上方放一个砝码,再次观察海绵的凹陷深度,如图乙;第3步:将小桌子倒置过来,桌面和海绵接触,放上砝码,然后再次观察海绵的凹陷深度,如图丙;甲乙丙【分析与论证】①甲、乙图中的受力面积相同,乙图中压力大于甲,乙图中海绵的凹陷程度大于甲,故可以得出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乙、丙两图中,压力大小相同,但是丙图中受力面积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小一些,故可以得出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①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①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控制压力大小相等,改变受力面积大小,观察被压物体的形变程度。
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控制受力面积相等,改变压力的大小,观察被压物体的形变程度。
转换法: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交流与讨论】(1)实验中选择海绵而不选择木板的原因是海绵易发生形变,实验现象明显,而木板不易发生形变,实验现象不明显。
实验中可以用沙子、橡皮泥等代替海绵。
(2)实验中若压力大小、受力面积都不同,则不能探讨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某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将物体沿着竖直方向切割成大小不等的两块,每一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都不变,这样不能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活压力大小无关的结论。
(3)物理学中,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压强这一物理概念。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总复习-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1.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A、B、C多个,要研究其与B 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而改变因素,从而进行研究。
(2)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猜想一: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猜想二: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图1、图2、图3和图4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验证猜想一的小组应按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一是错误的;验证猜想二的小组应按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二是(正确/错误)的。
(3)请你为该班同学提出一种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2.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过程如下: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沙和袋所受总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按图安装滑轮组,分别记下沙袋和绳端的位置。
③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沙袋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沙袋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有用功W有,总功W总,机械效率η。
⑤改变沙袋中沙子的重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次数沙和袋所受的总重力G/N 提升高度h/m有用功W有/J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1 0.6 0.2 0.12 0.3 0.18 66.7%2 0.9 0.2 0.18 0.4 0.6 0.243 1.2 0.2 0.24 0.5 0.6 0.30 80%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思考并回答:(1)在第一次实验中,粗心的小冬同学忘记在表格中填写绳端移动的距离s,你认为s应该为m。
(2)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得出第二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所用动滑轮的重为N.(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4)分析三次实验中的数据,可以发现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总复习 必考实验详解02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专题02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来实现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
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填“快”或“慢”)。
(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
(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通过符合逻辑的得出的正确结论。
(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不变的性质。
(7)小车运动过程中的阻力主要是摩擦力,本实验还告诉我们,在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接触面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是。
(意思表述清楚即可)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1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复习重点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的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而不是一种力~这个要注意```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注意描述惯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原来的运动状态(2)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改变之后的运动状态``3、合力合力,顾名思义就是合成的力。
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两个不同方向的力作用在同一个作用点上,这两个力合成后的合力就相当于一个作用力对该作用点的作用力一样。
合力就是物体所受所有外力的矢量总和(矢量:有方向的量)。
合力=0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方向不能变,)合力不为0时就是说物体不受平衡力它就要变速运动(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分力就是组成合力的力。
重点:若两个力的三要素的完全相同,他的合力为f1+f2。
难点:力的方向。
4、力的平衡平衡力就是两力的合力为0。
(1)平衡力是作用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点上的、矢量和为0的几个力,是一组平衡力。
说得简单一些,对于两个力,如果他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那么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初中只考察一对平衡力的情形。
(2)一对平衡力总是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如果物体只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那么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的运动状态。
(3)在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共点力。
第七章1、质量~质量的定义你要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不同物体含有的物质的多少不一定相同。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mass)。
质量的单位:kg,测质量的工具:天平(注意天平的使用,这个很重要,先干嘛后干嘛,由于板块有限,麻烦你自己看书吧````)2、密度: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
符号ρ。
单位为千克/米^3。
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作为物质的密度。
对于非均匀物质则称为“平均密度”。
密度的物理意义。
用水举例,水的密度在4℃时为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1.0×10^3k g/m^3,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3、阿基米德原理: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侵入深度有关4、物体的沉与浮决定物体沉浮的条件是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自己注意一下~第八章(版面有限,不好意思)压强的定义~自己总结咯~这个很简单压强的计算:p=f/s 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液体的压强要注意连通器的应用,以及他的基本定义~公式~大气压强要注意他的计算方法~一个大气压有标准的数字,看下书就知道了~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注意流速快,压强小。
2018-01-30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的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而不是一种力~这个要注意```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注意描述惯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原来的运动状态(2)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改变之后的运动状态``3、合力合力,顾名思义就是合成的力。
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两个不同方向的力作用在同一个作用点上,这两个力合成后的合力就相当于一个作用力对该作用点的作用力一样。
合力就是物体所受所有外力的矢量总和(矢量:有方向的量)。
合力=0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方向不能变,)合力不为0时就是说物体不受平衡力它就要变速运动(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分力就是组成合力的力。
重点:若两个力的三要素的完全相同,他的合力为f1+f2。
难点:力的方向。
4、力的平衡平衡力就是两力的合力为0。
(1)平衡力是作用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点上的、矢量和为0的几个力,是一组平衡力。
说得简单一些,对于两个力,如果他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那么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初中只考察一对平衡力的情形。
(2)一对平衡力总是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如果物体只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那么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的运动状态。
(3)在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共点力。
第七章1、质量~质量的定义你要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不同物体含有的物质的多少不一定相同。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mass)。
质量的单位:kg,测质量的工具:天平(注意天平的使用,这个很重要,先干嘛后干嘛,由于板块有限,麻烦你自己看书吧````)2、密度: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
符号ρ。
单位为千克/米^3。
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作为物质的密度。
对于非均匀物质则称为“平均密度”。
密度的物理意义。
用水举例,水的密度在4℃时为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1.0×10^3k g/m^3,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3、阿基米德原理: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侵入深度有关4、物体的沉与浮决定物体沉浮的条件是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自己注意一下~第八章(版面有限,不好意思)压强的定义~自己总结咯~这个很简单压强的计算:p=f/s 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液体的压强要注意连通器的应用,以及他的基本定义~公式~大气压强要注意他的计算方法~一个大气压有标准的数字,看下书就知道了~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注意流速快,压强小。
2018-01-30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的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而不是一种力~这个要注意```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注意描述惯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原来的运动状态(2)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改变之后的运动状态``3、合力合力,顾名思义就是合成的力。
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两个不同方向的力作用在同一个作用点上,这两个力合成后的合力就相当于一个作用力对该作用点的作用力一样。
合力就是物体所受所有外力的矢量总和(矢量:有方向的量)。
合力=0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方向不能变,)合力不为0时就是说物体不受平衡力它就要变速运动(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分力就是组成合力的力。
重点:若两个力的三要素的完全相同,他的合力为f1+f2。
难点:力的方向。
4、力的平衡平衡力就是两力的合力为0。
(1)平衡力是作用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点上的、矢量和为0的几个力,是一组平衡力。
说得简单一些,对于两个力,如果他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那么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初中只考察一对平衡力的情形。
(2)一对平衡力总是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如果物体只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那么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的运动状态。
(3)在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共点力。
第七章1、质量~质量的定义你要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不同物体含有的物质的多少不一定相同。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mass)。
质量的单位:kg,测质量的工具:天平(注意天平的使用,这个很重要,先干嘛后干嘛,由于板块有限,麻烦你自己看书吧````)2、密度: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
符号ρ。
单位为千克/米^3。
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作为物质的密度。
对于非均匀物质则称为“平均密度”。
密度的物理意义。
用水举例,水的密度在4℃时为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1.0×10^3k g/m^3,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3、阿基米德原理: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侵入深度有关4、物体的沉与浮决定物体沉浮的条件是物体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自己注意一下~第八章(版面有限,不好意思)压强的定义~自己总结咯~这个很简单压强的计算:p=f/s 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有关``液体的压强要注意连通器的应用,以及他的基本定义~公式~大气压强要注意他的计算方法~一个大气压有标准的数字,看下书就知道了~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注意流速快,压强小。
2018-01-30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的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而不是一种力~这个要注意```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注意描述惯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原来的运动状态(2)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改变之后的运动状态``3、合力合力,顾名思义就是合成的力。
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两个不同方向的力作用在同一个作用点上,这两个力合成后的合力就相当于一个作用力对该作用点的作用力一样。
合力就是物体所受所有外力的矢量总和(矢量:有方向的量)。
合力=0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方向不能变,)合力不为0时就是说物体不受平衡力它就要变速运动(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分力就是组成合力的力。
重点:若两个力的三要素的完全相同,他的合力为f1+f2。
难点:力的方向。
4、力的平衡平衡力就是两力的合力为0。
(1)平衡力是作用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点上的、矢量和为0的几个力,是一组平衡力。
说得简单一些,对于两个力,如果他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那么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
初中只考察一对平衡力的情形。
(2)一对平衡力总是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如果物体只受到平衡力的作用,那么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的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