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2010年3月各地专利申请量统计

合集下载

在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副省长郝远(2010年1月18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省知识产权工作会议,总结2009年工作,安排部署2010年任务;表彰奖励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为平凉崆峒区等四个县区进行“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授牌。

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知识产权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县区表示衷心的祝贺!刚才,朱晓力同志回顾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全面安排了今年的工作任务。

部分市州、企业和高校对如何做好知识产权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2009年,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是全年申请专利2676件,比上年增长22.9%;专利授权量1275件,比上年增长21.8%;专利申请量全国位次排名由2008年的第27位上升至26位,前进了一位。

全省专利申请总量突破20000件大关,达20162件;授权总量突破10000件大关,达10438件。

二是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省已有13个市州13个县(区)设立了知识产权工作机构。

兰州市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4个县(区)进入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行列,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成为首批“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单位”,23家企事业单位入选第四批“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三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建立了中国(甘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更新了省知识产权局门户网站、建立了酒泉、平凉知识产权子站。

但我省知识产权工作还存在知识产权意识比较淡薄、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高层次人才欠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维权能力不强等问题,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不相适应。

下面,我就如何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促进作用,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讲几点意见:一、进一步增强对知识产权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众所周知,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硬通货”,成为企业争夺、保护和发展竞争优势的关键。

据统计,2000年美国企业创造的知识产权价值已经超过有形资产,在资产总价值中所占比例高达60%。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田力普、甘绍宁在全国知识产权局执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田力普、甘绍宁在全国知识产权局执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田力普、甘绍宁在全国知识产权局执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日期】2010.11.19•【文号】•【施行日期】2010.11.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知识产权综合规定正文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田力普、甘绍宁在全国知识产权局执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城市知识产权局:2010年11月12日,全国知识产权局执法工作会议在天津市召开,田力普局长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工作部署,大力加强执法工作,共同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的重要讲话,甘绍宁副局长作了会议总结讲话。

现将这两个讲话印发,请认真组织学习,切实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工作部署,大力加强执法工作,共同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全国知识产权局执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田力普(2010年11月12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知识产权局执法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本系统执法工作,动员部署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提出加强本系统执法工作的新举措。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有关情况,并着重谈三点意见。

一、全系统执法工作取得新成效近年来,各地方知识产权局根据中央工作部署,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一安排,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执法协作,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和日常执法工作,持续深化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工作,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行政执法优势进一步发挥一年来,我局根据中央新部署,结合形势新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局执法工作的政策引导、统筹安排和指导督查工作,印发了《2010年知识产权局系统执法工作安排》、《2010年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专项行动方案》、《关于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举报投诉工作的通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专利执法维权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统一部署本系统执法维权工作,结合当前实际,有重点、有步骤地指导推进地方局执法工作,地方局根据部署,及时安排有关执法工作,全国知识产权局系统执法工作一盘棋局面进一步巩固。

2010年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1年2月25日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大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扎扎实实惠民生,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新的可喜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6.86亿元,增长4.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7%;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8.07亿元,增长1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9%;第三产业增加值20267.90亿元,增长1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4%。

三次产业结构为5.0:50.4:44.6。

在现代产业中,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9466.35亿元,增长16.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1102.80亿元,增长7.8%。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1%,金融业增长6.0%,房地产业增长2.1%。

民营经济增加值19620.96亿元,增长13.1%。

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表1 2010年分区域主要指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9%,居住类价格上涨4.8%。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2%,其中轻工业上涨1.7%,重工业上涨5.7%;生产资料上涨4.1%,生活资料上涨1.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7.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6.6%,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7.8%,化工原料类上涨9.4%。

2010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安徽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1-2-28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2011年2月24日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宏观环境,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226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2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6391.1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4143.3亿元,增长10%。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4.9∶48.7∶36.4变化为14.1∶52.1∶33.8,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7%,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十一五”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上涨2.2%,上半年上涨2.5%,前三季度上涨2.6%,全年上涨3.1%。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

2010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年末在岗职工339万人,比上年增加6.3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570.8万人,增加110.4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66%,比上年下降0.26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616.4千公顷,比上年扩大10.8千公顷,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892.6千公顷,扩大126.1千公顷。

油料种植面积944.3千公顷,减少24.6千公顷。

棉花种植面积344.3千公顷,减少7.4千公顷。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2月28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2%,二季度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四季度上涨4.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9%。

表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及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度同比涨幅呈现先上升后回落趋势。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农民工[3]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

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增长5.5%;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增长5.2%。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847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622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0%。

全年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其中税收收入73202亿元,增加13680亿元,增长23.0%。

江苏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显著进展,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民生得到持续改善,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合经济运行高开稳走、持续向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090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9.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1753.9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16609.8亿元,增长13.1%。

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2∶53.2∶40.6。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354.8亿元,增长38.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731.4亿元,增长13.0%,占GDP比重为40.9%,提高1.0个百分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六大新兴产业全年销售收入达20647亿元,比上年增长38.0%。

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5.2%,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40.2%,分别比上年提高1.1个和0.8个百分点。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2∶1,收入差距是全国较小的省份之一。

三大区域均呈较快发展态势,苏中、苏北大部分经济指标增幅继续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9%。

图1 “十一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

全年关停化工生产企业403家,累计关停5034家。

完成“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的总目标。

2016年我国专利统计分析

2016年我国专利统计分析

2016年我国专利统计分析2016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比上年增长21.5%,占专利申请总量的38.6%。

国内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均比上年有明显提升。

国内发明专利申请达到120.5万件,比上年增长了24.4%。

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为30.2万件,比上年增长了14.7%。

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持续高速增长,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的61.0%和62.7%。

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企业均为内资企业。

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8.0件。

我国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4.3万件,国际排名继续保持第3位。

2015年我国三方专利拥有量为2889件,国际排名第4位。

2016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公开4834件,涉及18个国家。

一、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近四成,发明专利授权量持续上涨2016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346.5万件,比上年增长23.8%。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33.9件,比上年增长21.5%,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为38.6%;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47.6万件,比上年增长30.9%;外观设计专利申请65.0万件,比上年增长14.3%。

图1 我国三类专利申请总量变化情况(2007—2016年)2016年我国专利授权量达175.4万件,比上年增长2.1%。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40.4万件,比上年增长12.5%;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为90.3万件,比上408012016020024028032036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万件年增长3.1%;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为44.6万件,比上年下降7.6%。

二、国内专利申请结构不断优化,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增长显著2016年,国内专利申请结构在近年来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持续高速增长。

国内专利申请量总数达330.5万件,比上年增长了25.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达到120.5万件,比上年增长了24.4%;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46.8万件,比上年增长了31.1%;外观设计专利申请65.0万件,比上年增长了14.3%。

2015年全省各市发明专利申请状况表

2015年全省各市发明专利申请状况表
4.47 12.85 15.04 5.16 7.26 3.24 1.85 6.10 1.55 1.76 2.55 4.47 1.48 1.46 4.35 0.69 1.28 1.45
2015年全省各市有效发明专利状况
2015年09月
14000
15.04
16
12000 12.85
14
10000

效 8000
地区
全省合计 青岛市 济南市 威海市 烟台市 临沂市 日照市 淄博市 泰安市 聊城市 潍坊市 东营市 菏泽市 枣庄市 滨州市 济宁市 德州市 莱芜市
2015年全省各市专利申请结构
2015年01-09月
发明(%)
40.62 56.90 50.17 38.96 38.45 38.24 37.82 35.04 32.19 30.02 29.70 25.84 25.67 25.28 23.86 23.12 19.48 14.29
9.6 32.7 23.9
市南区 市北区 城阳区 李沧区 黄岛区 崂山区 即墨市 胶州市 莱西市 平度市 青岛合计
1890 1507 1459 1887 3196 3604 1817 566 743 231 16900
-10.7 -26.6 -44.9 27.3 54.8 58.5 42.5 -58.7 -13.1 145.7
年合计 1月至9月 (件)
547 56 112 11 139 865
1044 142 133 77 476 109 78 65 134 49 76 1
2384
473 769 473 115 592 242 171 310 141 281
74 94 3735
400 301 171 128 23 47 115 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
378
572
金华
市本级
9
62
18
2
0
0
38
49
40
49
89
金东区
2
12
9
0
0
0
15
8
15
8
23
婺城区
7
50
9
2
0
0
23
41
25
41
66
兰溪市
2
12
46
0
0
0
7
53
7
53
60
东阳市
4
46
19
0
0
0
5
64
5
64
69
义乌市
26
109
50
0
0
0
15
170
15
170
185
永康市
7
135
118
0
0
2
37
221
42
16
42
58
德清县
6
12
22
0
0
0
32
8
32
8
40
合计
69
124
102
19
0
3
168
105
190
105
295
绍兴
市本级
23
33
11
14
0
0
13
40
27
40
67
越城市
23
33
11
14
0
0
13
40
27
40
67
绍兴县
11
31
153
0
0
0
12
183
12
183
195
上虞市
3
53
2
0
0
0
46
12
46
12
58
诸暨市
10
83
56
0
0
0
54
95
54
95
149
嵊州市
18
48
11
3
0
0
31
43
34
43
77
新昌县
12
12
2
0
0
0
21
5
21
5
26
地区
市县
名称
申请类型
申请人类型
职务/非职务
合计
申请量
万人占有专利申请数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
事业单位
企业
个人
职务
非职务
合计
77
260
235
17
0
0
177
378
19
0
0
0
43
24
43
24
67
合计
44
206
121
1
1
2
224
143
228
143
371
湖州
市本级
32
76
47
19
0
3
100
33
122
33
155
吴兴区
29
57
23
19
0
3
64
23
86
23
109
南浔区
3
19
24
0
0
0
36
10
36
10
46
安吉县
8
19
15
0
0
0
20
22
20
22
42
长兴县
23
17
18
0
0
0
16
全省2010年3月各地专利申请量统计
制表日期:2010-4-16单位:件
地区
市县
名称
申请类型
申请人类型
职务/非职务
合计
申请量
万人占有专利申请数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
事业单位
企业
个人
职务
非职务
杭州
市本级
460
689
182
338
49
7
660
277
1054
277
1331
上城区
8
30
18
0
1
2
三门县
5
6
8
0
0
0
5
14
5
14
19
地区
市县
名称
申请类型
申请人类型
职务/非职务
合计
申请量
万人占有专利申请数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
事业单位
企业
个人
职务
非职务
合计
92
353
409
7
0
1
403
443
411
443
854
衢州
市本级
14
36
0
0
0
0
10
40
10
40
50
柯城区
14
31
0
0
0
0
10
35
10
职务/非职务
合计
申请量
万人占有专利申请数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
事业单位
企业
个人
职务
非职务
北仑区
18
63
24
0
0
0
79
26
79
26
105
鄞州区
53
210
174
5
0
0
148
284
153
284
437
慈溪市
17
244
118
0
0
0
55
324
55
324
379
余姚市
29
101
145
0
0
0
83
192
83
8
817
532
1219
532
1751
宁波
市本级
148
448
288
19
6
0
340
519
365
519
884
海曙区
13
32
15
0
2
0
8
50
10
50
60
江东区
16
56
28
0
0
0
38
62
38
62
100
江北区
23
38
34
8
0
0
42
45
50
45
95
镇海区
25
49
13
6
4
0
25
52
35
52
87
地区
市县
名称
申请类型
申请人类型
12
41
15
41
56
下城区
91
93
6
91
32
1
44
22
168
22
190
江干区
41
114
27
78
4
2
79
19
163
19
182
拱墅区
6
55
35
8
1
0
38
49
47
49
96
西湖区
176
159
47
154
11
1
143
73
309
73
382
滨江区
92
85
23
7
0
1
164
28
172
28
200
萧山区
18
103
8
0
0
0
94
54
79
鹿城区
26
102
34
9
4
3
21
125
37
125
162
瓯海区
13
58
15
6
0
2
48
30
56
30
86
永嘉县
3
9
38
0
0
0
20
30
20
30
50
乐清市
29
107
118
0
1
0
126
127
127
127
254
洞头县
0
4
0
0
0
0
2
2
2
2
4
瑞安市
15
52
23
0
0
0
46
44
46
44
90
平阳县
8
16
13
0
0
0
6
31
39
221
260
浦江县
3
6
13
0
0
0
11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