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N5P电子管直耦单端功放
6SA7(6N5P)阴极输出耳放的制作

6SA7(6N5P)阴极输出耳放的制作在95年的audio&techniek杂志上看到了一篇Rudy Van Stratum先生发表的一个电子管的耳机放大器电路,不过,Stratum先生也没有实作过,仅仅是一个电路,这个电路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我发现他具有以下特点:1。
电路简洁,两个声道一个只需要2只双三极管,这个是我见到最简单的耳机放大器电路。
2。
可以驱动低阻耳机。
3。
两级放大之间使用直接偶合电路。
4。
无大环路负反馈。
5。
单端甲类输出。
我按照这个电路实作了一台,经过这段时间的试听(超过三个月时间,使用CD、磁带等不同信号源)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是一台非常好的耳机放大器。
经过我略微修正的电路如图1所示,它第一级使用双三极管ECC88中的一个作共阴极放大,第二级使用双三极管6AS7G中的一个作阴极输出,两级之间直接藕合,在原来电路图上我加了一个音量电位器和ECC88的栅漏电阻,输出电容也由100uF增加到200uF,增加电容容量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我要使用低阻抗的32-60欧的耳机,另外我手中也恰好有这种电容,经过测试,使用60欧耳机,-3db的下降点在12Hz,使用32欧耳机,-3db的下降点在22Hz。
这台机器的外观处理很简单,我的第一台原型机使用了装饰用的宝丽板作机壳,我几乎是立刻就喜欢上了它,他的声音细节非常精确,可以听出更多的细节和空气感,本来阴极输出器有声音暗淡的名声,令人厌烦不敢恭维,但是这个电路改变了我的认识,呈现一种与之完全相反的并能紧紧抓住你注意力的声音,弱音之间的区别变得非常明显,举个例子,你可以听出不同大提琴之间音色的区别,我的晶体管耳机放大器与之比较,就显得声音发硬,呆滞,高频有毛刺感,结像力不足,我想这是因为这台电子管耳放电路简洁,并且没有大环路负反馈的结果,当然本机为单端输出,而那台晶体管机器电路为推挽也是原因之一。
通过一段时间的试听,我非常满意这种声音风格,最后我使用了一个4*8*1英寸的铝合金壳子作为我这台机器的机壳,制作我使用了搭棚焊接,没有使用商品机常见的PCB电路板形式,经过搭配使用森海塞尔HD465,HD580,AKG K240,松下EAH-S30试听,低阻抗耳机的表现要比高阻耳机好,说明本电路适合搭配低阻耳机使用。
音质不凡的6P6P单端胆机

音质不凡的6P6P单端胆机笔者用国产电子管6N11J和6P6P,制作了一台电路简洁、结构简单的电子管超线性放大器,经多次调校和实际试音,音色表现不凡,悦耳而动听,电路见尉图。
一、电子管6N11J是一只高频双三极管,上世纪开发应用于电子管电视机VHF高频头中作为高频电压放大,应用频率高,很多朋友认为是一只乐感较淡的管子,笔者通过实验,感觉应用于SRPP电路时的确如此。
但如采用常见的共阴放大,只要合理选择工作点,其声音圆润悦耳韵昧好,音质音色靓,失真小,是其他电压放大管所不能比的。
笔者试用过一些电压放大管进行实验,表现都不如6N11J好。
而且该管内部双三极管的一致性亦比其他管准确。
6P6P束射小功率电子管,也是一只著名的功率电子管,笔者使用的是1978年5月生产的“曙光”牌J级喷碳军用管,不但价廉物美,质量和可靠性亦不容置疑。
使用时可用国产早期或进口的6V6GT直接代用,声音表现更好。
二、阻容件耦合电容器选用WEST—CAP油漫电容,该电容煲机时间越久声音表现越好。
当然也可使用诸如Jensen、TCC、斯碧VQ等发烧油浸电容,国产的DG牌CZ30-2、CZH-J2等油电容表现亦不俗。
阴极旁路电容用日本ELNA BP音频专用无极性电解电容,音质平、靓、正。
高压滤波电容用英国BHC、意大利肯得金字、飞利普蓝六角或国产天和等发烧电解电容均可。
前级退耦宜用CBB薄膜电容和电解电容并联使用,有较好的高中低频表现。
电阻用国产“大红袍”即可。
三、变压器输出变压器的质量决定声音的品质,宜选用无氧铜线绕制。
铁心用西电或日本Z11进口片,输出功率5W或6.5w,有经验的高手可自行绕制。
如选配的输出变压器无超线性(SG)抽头,功率管应采用束射标准接法而不宜用三极管接法,以保证电路有足够的增益和输出功率,并且加大环路负反馈,即把65kΩ负反馈电阻减至27kΩ,以改善电路线性和失真度。
电源变压器用上海无线电二十七厂的DB-50-300 50W六灯机拆机品,虽然使用时高压电流值已超标,但由于变压器质量好,余量大,温升并不很高,在可接受范围内。
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

胆机常用的几种胆管李平川胆机以其卓越的重放音质,深受发烧友的青睐。
市售成品胆机动辄数千元,乃至上万元,进口的洋机器名牌的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如此高价是多数爱好者无法企及的。
其实,只要有一定的电子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多数烧友自制一台物美价廉的胆机并非难事。
胆机较石机看似庞大复杂,但当了解了电子管电路的工作方式后就会发现,胆机电路较之晶体管分立元件电路相对简洁,所用元件也少得多。
除输出变压器自制有一定难度外,其他元器件只要选配得当,电路调试有方,一台靓声的胆机放就会诞生在自己的手中。
这里对市场上常见的一些电子管作一简要介绍。
目前市场有些电子管是专门为音频电路而设计的,如KT88、2A3等,还有一些型号的电子管并不是在音响器材中使用的,如ECC88(6N11J),原来是低噪声低频管;FU—7(807)原来是作为发射管使用的,但是经过发烧友的不断实验,使其在音频电路中大放异彩。
那么该怎样使用电子管呢?首先要知道,电子管和晶体管一样也有三极管,电子三极管的特点是失真小、噪声低,特性稳定,外围电路简单,但增益稍低(μ值在5—100之间)。
常用于电子管的前置放大器及功放的电压与倒相级。
通常在一只玻壳内封装两个特性相等的三极管,成为双三极管。
国产的双三极管命名为6N××(6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欧洲型号为ECC××(E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若第一个字母为P,则表示灯丝为串联恒流供电,灯丝电流为0.3A),前苏联型号为6H××(6表示灯丝电压为6.3伏)。
6N4J是高放大率、低噪声双三极管。
国外型号为12AX7、ECC83。
这只管子的特性参数与大量应用的6N2几乎相同,但6N4J采用了降低噪声的设计工艺,其噪声电平低于一60dB。
每只三极管及两管之间均加有屏蔽层,灯丝带中心抽头可平衡供电,因此大大降低了噪声。
因此,6N4J常被用于小信号放大与倒相级,6N4J 单管电压放大电路及工作状态见图一和表一,做倒相电路见图二。
单端A类电子管功放电路图

6P3P单端A类电子管功放电路图作者:日期:2010-2-26 12:37:26 人气:397 标签:单端A类电子管功放电路图1.输入电压放大级??? SRPP电路(亦称并联调整式推挽电路)是一种深受推崇的电路,该电路具有失真小、噪声低、频响宽等特点,是目前电子管功放电路中常见的优秀线路之一。
??? 电路见图。
VT1、VT2直流通路串联。
VT1构成普通的三极管共阴放大器,VTr2构成阴极输出器,对VT1而言VT2是一个带电流负反馈的高阻负载。
音频信号由6N3(3)脚输入,经VT1共阴放大后从第④脚输出,进入VT2构成的阴极输出器,然后由VT2⑧脚输出。
进入后级电路。
vT2接成阴极输出器形式,其电压放大倍数接近于1,故输入级SRPP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主要取决于VT1。
同时,VTl、VT2交流通路对输入级负载电阻R4(即功率输出级VT3的栅极电阻)而言等效为“并联”,相对使单管共阴放大电路内阻降低一半,带负载能力大为提高,易于和低阻负载匹配,音质因此有较大改善。
又因为VT1、VT2对R4负载来说是推挽工作,输出电流增大一倍,失真也有所降低。
C1是VTl的阴极交流旁路电容。
避免R3对交流信号起交流电流负反馈作用,提高输入级交流放大倍数,改善输入级对VT3的驱动能力。
??? R3上的压降2.6V,作为VT1的栅负偏压,此负压比现代数码音源输出信号振幅大1.5V,避开了6N3动态阳一栅特性曲线的非线性部分。
输入级电压放大倍数为:A=u·R4/(Ri/2+R4)=35·360k/(5.8k/2+360k)≈35倍。
其中u为6N3放大系数,值为35;Ri为6N3内阻,值为5.8k.2.功率输出级??? 功率管6P3P采用标准接法,信号由控制栅极(⑤脚)输入,帘栅极(④脚)与电源+B1直接相连。
这种接法的特点是:放大效率高。
能达到特性表中功放管所规定的输出功率。
R6为输出级阴极电阻,将输出级栅负压确定在-20V。
电子管功放简易设计,写给初学者!

电子管功放简易设计,写给初学者!常见的电子管功放是由功率放大,电压放大和电源供给三部分组成。
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组成了放大通道,电源供给部分为放大通道工作提供多种量值的电能。
一般而言,电子管功放的工作器件由有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等主要器件组成,其中电阻,电容,电感,变压器统称无源器件。
以各有源器件为核心并结合无源器件组成了各单元级,各单元级为基础组成了整个放大器。
功放的设计主要就是根据整机要求,围绕各单元级的设计和结合。
这里的初学者指有一定的电路理论基础,最好有一定的实做基础且对电子管工作原理有一定了解的(1)整机及各单元级估算1,由于功放常根据其输出功率来分类。
因此先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自己所需要设计功放的输出功率。
对于95db的音箱,一般需要8W输出功率;90db的音箱需要20W左右输出功率;84db音箱需要60W左右输出功率,80db音箱需要120W左右输出功率。
当然实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调整。
2,根据功率确定功放输出级电路程式。
对于10W以下功率的功放,通常可以选择单管单端输出级;10-20W可以选择单管单端功放,也可以选择推挽形式;而通常20W以上的功放多使用推挽,甚至并联推挽,如果选择单管单端或者并联单端,通常代价过高,也没有必要。
3,根据音源和输出功率确定整机电压增益。
一般现代音源最大输出电压为2Vrms,而平均电压却只有0.5Vrms左右。
由输出功率确定输出电压有效值:Uout=√ ̄(P·R),其中P为输出功率,R为额定负载阻抗。
例如某8W输出功率的功放,额定负载8欧姆,则其Uout=8V,输入电压Uin记0.5V,则整机所需增益A=Uout/Uin=16倍4,根据功率和输出级电路程式确定电压放大级所需增益及程式。
(OTL功放不在讨论之列)目前常用功率三极管有2A3,300B,811,211,845,805 常用功率束射四极管与五极管有6P1,6P14,6P6P,6P3P (807),EL34,FU50,KT88,EL156,813束射四极管和五极管为了取得较小的失真和较低的内阻,往往也接成三极管接法或者超线性接法应用。
6n5p

6N5P单端胆机制作方法与心得本文就谈谈作者做这台6N5P制作过程和心得。
6N5P这个管子大家都很熟悉了,以前经常被用在电子管交流稳压器上,是一个内阻极低(单管内阻小于450欧,双管并联250欧!)的双三极管,最大屏耗13瓦/管,缺点:灯丝电流太大,多达2.5安!一个管子里的两个三极管特性不一致。
前一个问题不是很大,加强电源变压器就行了,后一个在制作中简直要了我的命!我做6N5P的单端是冲着这个管子的廉价和低内阻去的,低廉的价格使我很容易得到这个管子(我已经说过我很穷了!),极低的内阻可以简化输出变压器的制作,因为当时的我在绕6P3P之类的高阻输出变压器方面并无经验,选择6N5P 也是无奈。
再说,有人吹过6N5P这个管子,据说220V屏压时曲线像300B(我是没有看出来那儿像),声音也不错,这就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
准备:准备工作做了很长时间,前后用了两个学期,大半年的功夫。
在旧货市场购得曙光6N5P和6N13P(和6N5P几乎相同的一种管子,不知道怎么会有两个型号?)多只,还有一堆国产南京和曙光的6N8P,都是旧管,当然没有包装,但使用起来性能和新的差不多。
价钱?便宜!6N5P算是大管,有的地方要2元,有的地方一元就能拿到。
6N8P就不说了,最多一元一只,你能砍掉多少算多少。
想想我的机器,用了四个管子,总价值不超过十元,说来也惭愧。
不知会不会成为笑料?哎,管不了那么多了,总之,我注重的是电路与技术,学好电路、打好基础,就相当于有了本钱,以后RMB充足的时候再用更好的器件来发烧也不迟啊!在旧货市场花十元搞到一台National专业音频处理机,可以上在专业机架上的那种,铝制面板,机壳厚度只有4cm 左右,我只取其机壳,加工成胆机的机壳,机壳整体来说还不错,遗憾的是壳体本身是薄铁皮,材料不甚合理,强度也不够,只得用加强筋加强。
输出变压器和扼流圈自制,铁心采用老式仪器用扼流圈的铁心,硅钢片很容易就折断,断面像铸铁的断面,用来做输出变压器很合适,只是铁心可能小了一点。
6SA7(6N5P)阴极输出耳放的制作

6SA7(6N5P)阴极输出耳放的制作在95年的audio&techniek杂志上看到了一篇Rudy Van Stratum先生发表的一个电子管的耳机放大器电路,不过,Stratum先生也没有实作过,仅仅是一个电路,这个电路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我发现他具有以下特点:1。
电路简洁,两个声道一个只需要2只双三极管,这个是我见到最简单的耳机放大器电路。
2。
可以驱动低阻耳机。
3。
两级放大之间使用直接偶合电路。
4。
无大环路负反馈。
5。
单端甲类输出。
我按照这个电路实作了一台,经过这段时间的试听(超过三个月时间,使用CD、磁带等不同信号源)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是一台非常好的耳机放大器。
经过我略微修正的电路如图1所示,它第一级使用双三极管ECC88中的一个作共阴极放大,第二级使用双三极管6AS7G中的一个作阴极输出,两级之间直接藕合,在原来电路图上我加了一个音量电位器和ECC88的栅漏电阻,输出电容也由100uF增加到200uF,增加电容容量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我要使用低阻抗的32-60欧的耳机,另外我手中也恰好有这种电容,经过测试,使用60欧耳机,-3db的下降点在12Hz,使用32欧耳机,-3db的下降点在22Hz。
这台机器的外观处理很简单,我的第一台原型机使用了装饰用的宝丽板作机壳,我几乎是立刻就喜欢上了它,他的声音细节非常精确,可以听出更多的细节和空气感,本来阴极输出器有声音暗淡的名声,令人厌烦不敢恭维,但是这个电路改变了我的认识,呈现一种与之完全相反的并能紧紧抓住你注意力的声音,弱音之间的区别变得非常明显,举个例子,你可以听出不同大提琴之间音色的区别,我的晶体管耳机放大器与之比较,就显得声音发硬,呆滞,高频有毛刺感,结像力不足,我想这是因为这台电子管耳放电路简洁,并且没有大环路负反馈的结果,当然本机为单端输出,而那台晶体管机器电路为推挽也是原因之一。
通过一段时间的试听,我非常满意这种声音风格,最后我使用了一个4*8*1英寸的铝合金壳子作为我这台机器的机壳,制作我使用了搭棚焊接,没有使用商品机常见的PCB电路板形式,经过搭配使用森海塞尔HD465,HD580,AKG K240,松下EAH-S30试听,低阻抗耳机的表现要比高阻耳机好,说明本电路适合搭配低阻耳机使用。
电子管功放电路全集

电子管功放电路全集一.电子管差分放大电路,用的电子管有ECC83 pdf(12AX7)二.前级放大器电源电路图前级放大器电路如图1所示,左右声道完全相同。
它由两级电压放大加阴极输出器组成,V1为第一级电压放大。
现代数码音源CD、DVD的输出电压一般都在2V左右,信号从IN输入,经R1衰减,通过栅极防振电阻R 2加至V1栅极,V1将信号放大,然后从屏极取出放大后的信号电压经C1耦合到下一级。
W1为V1交流负载的一部分,又是V2的栅极回路,同时起着总音量的控制作用。
V2a为第二级电压放大,将放大后的信号电压直接送到V2b栅极,这就叫做直接耦合。
采用直接耦合的V2a 与V2b屏栅电位一致,在静态时足以使V2b管屏流截止而不工作,在动态时由于信号电压的加入,才能使V2b进人工作状态。
这种直接耦合,由于少用了一只耦合电容,不存在信号的电路损耗。
传输效率高,传真度好,减少了低频衰减,有利于改善幅频特性。
V1、V2a阴极电阻R4、R6都未并接旁路电容,有本级电流负反馈作用,能够提高音质、消除失真。
V2b为阴极输出器,把前级放大的音频信号电压从阴极引出,经C2传送给功率放大器。
阴极输出器具有非线性失真小,频率响应宽的特点,它没有放大作用,电压增益小于1,但它有一定的电流输出,有恒压输出特性,带负载能力很强,推动任何纯后级功率放大器从容不迫、轻松自如。
它的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大约才几百欧姆,能和末级功放很好地匹配,即使用较长的信号线传输,也不会造成高频损失,抗干扰能力强,可以提高信噪比,提高音乐的纯度,音质较好。
一台靓声、工作稳定可靠的放大器,离不开优质的电源作保证,特别是前级放大器,对电源的品质要求相当高,不应有交流声和噪声,哪怕只有一丁点儿,经过功率放大后,都会产生可怕的声压级,会严重影响音质。
6922电子管前级放大器图2是前级放大器的电源电路图,高压部分采用晶体二极管作桥式整流,用扼流圈作n型滤波,电子管稳压供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N5P电子管直耦单端功放
6N5P电子管直耦单端功放6N5P直耦单端功放电路简述6N5P是双三极电子管,常用于电子稳定电路。
如果将它用于音频功放电路时,其栅负压一般要在60~80伏才能工作在线性区域,如此高的栅负压,如果按传统的形式组成电路,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第一,选用自给偏压电路时,为取得这样高的负栅压,阴极电位也要提得很高,阴极电阻上的功耗也会相应增大,电阻的功率有时可用到10—15瓦,这部分功率只是为了建立负栅压白白浪费掉了。
如果采用其他方式取得负栅压,一般是不消耗功率的。
第二如果使用固定偏置电路,就需要单独增加一组能产生负电压的偏置电路,使电路复杂化。
解决这些矛盾,只有在改进电路上下功夫。
经过一个时期对传统电路的研究,笔者设计了这款直接耦合式单端功率放大电路(见图1)。
这款电路是专为负栅压较高的功率管设计的,基本适用于所有高负栅压的功率管。
它是由推动级与功率放大级直接耦合组成的,传统电路中,这种连接方式很少见,特别用于负栅压较高的功率管就更少了。
从电路中可以看出,两个放大器分别由两组电源单独供电,然后再将两个电路巧妙的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直接耦合电路。
这种电路即起到固定偏置的作用,又实现了与功率管的直接耦合,一举两得,彻底解决了上述的缺陷。
电路原理
与调试本电路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电路没有大的区别,主要是耦合电路不同,由于采用直接耦合方式,频带得到了展宽。
电路中推动级的直流负载电阻与交流负载电阻是同一电阻,基本上就是功率管的栅漏电阻。
前级6N2的阳极电流在功率管的栅漏电阻上产生了一个上负下正的电压,调整这一电压的大小,正好给功率管建立起一个合适的负栅压,也使电路的前后级建立起了一个正常的工作状态,这是本电路的特点。
电路的调试也不复杂,虽然是直接耦合,工作点互相牵连,但只要找到规律,调试很容易。
本电路中只需调整推动级的阴极电阻值,使功率管栅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所要求的值即可。
注意事项本电路与传统电路有较大的差别,在组装调试和使用时,也有别于专统电路,主要有以下几点需特别注意。
1.在调试和使用的过程中,严禁将推动级的管子拔掉。
因为是直接耦合,功率管的工作点是靠前级管子及电路而建立起来的,拔掉前级管子,将使功率管进入严重的导通状态,会损坏功率管或整流管。
2本电路的电位参考点有两个,各组电源都以各自的“地”为参考点,在组装电路或测试电路时应注意。
3.在实际组装电路时,6N5P的栅漏电阻与电源隔离电阻的互连点尽量在一起,并尽量靠近前级焊接。
功率管的阴极电阻接“地’端要尽量’靠近电源侧焊接。
4.前级管子要使用高u 管或五级管之类,用低u管增益达不到,需两级前放才行输
出变压器的制作本人制作变压器时,是采用市售的普通30瓦电源变压器铁芯一绕制的,制作参数、绕制结构见图2 性能及听感这款电路只有两级放大,在1.2伏输入时,输出功率可达7.5瓦。
在0.8伏输入时,输出功率可达4.5瓦,从示波器上观察波形失真很小,基本上看不出来,在7.5瓦时;上半波形有点削波现象,频响:30Hz~22kHz。
听感:解析力强,层次清晰,人声很好,说明中音不错,低音有力,有气势,高音清脆,三角铁和铜铃声悦耳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