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酸碱性质试题
初中酸和碱试题及答案

初中酸和碱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碳酸钠D. 硝酸答案:A2.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生成的物质是:A. 盐和水B. 盐和二氧化碳C. 盐和氧气D. 水和氧气答案:A3. 以下物质中,不能与酸发生反应的是:A. 碳酸钙B. 氢氧化钠C. 铜D. 碳酸钠答案:C4. 酸的通性包括:A.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 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C.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 所有以上答案:D5. 碱的通性包括:A.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D. 所有以上答案:D6. 以下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柠檬酸答案:C7. 以下物质中,属于强碱的是:A. 氢氧化钾B. 氢氧化钠C. 氢氧化铝D. 氢氧化铜答案:B8. 以下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 盐酸B. 硫酸C. 硝酸D. 氢氧化钠答案:D9. 以下物质中,不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硫酸D. 氢氧化钙答案:C10. 以下物质中,属于两性物质的是:A. 铝B. 氢氧化铝C. 锌D. 铁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酸的化学性质包括: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与碱反应生成________。
答案:盐和水2. 碱的化学性质包括: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_______。
答案:盐和水3.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指酸中的_______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盐和水。
答案:氢离子4.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的盐是_______。
答案:中性盐5. 弱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是_______。
答案:弱酸性或弱碱性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描述一下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答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指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例如,盐酸(HCl)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和水(H2O)。
酸碱盐考试题及答案

酸碱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 硫酸铜B. 氢氧化钠C. 氯化钠D. 碳酸钙答案:B2. 酸的通性之一是()。
A. 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B.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 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D. 以上都是答案:D3. 盐的化学性质包括()。
A. 与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B. 与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C. 与金属反应生成新盐和氢气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
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磷酸答案:C5. 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会()。
A. 完全电离B. 部分电离C. 不电离D. 以上都不是答案:B6.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A.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B.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水C. 酸中的氢氧根离子与碱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水D. 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盐答案:A7. 盐类水解的实质是()。
A. 盐中的离子与水分子发生反应B. 盐中的离子与酸分子发生反应C. 盐中的离子与碱分子发生反应D. 盐中的离子与盐分子发生反应答案:A8.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碱的是()。
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钙C. 氢氧化镁D. 氢氧化铝答案:A9. 酸的化学性质包括()。
A. 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B.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 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弱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会()。
A. 完全电离B. 部分电离C. 不电离D. 以上都不是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酸的定义是能够释放出______离子的化合物。
答案:氢2. 碱的定义是能够释放出______离子的化合物。
答案:氢氧根3. 盐的定义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答案:(空)4. 强酸强碱盐在水溶液中会______电离。
答案:完全5. 弱酸强碱盐在水溶液中会______电离。
酸碱单元测试卷

酸碱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 酸的定义是什么?A. 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合物B. 能够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化合物C. 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D. 能够使氢氧化铜沉淀溶解的化合物2. 碱的定义是什么?A. 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化合物B. 能够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化合物C. 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D. 能够使氢氧化铜沉淀溶解的化合物3.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酸?A. NaOHB. HClC. KOHD. H2O4.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碱?A. H2SO4B. NaOHC. HNO3D. NH35. 强酸和弱酸的区别是什么?A. 强酸的酸性比弱酸强B. 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弱酸在水中部分电离C. 强酸的腐蚀性比弱酸强D. 强酸的pH值比弱酸低二、填空题1. 酸的化学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2. 碱的化学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3. pH值小于7的溶液呈______性,pH值大于7的溶液呈______性。
4. 强碱和弱碱的区别在于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和反应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描述一下如何通过实验来确定一个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
四、计算题1. 如果一个溶液的pH值为3,求溶液的氢离子浓度。
2. 已知某碱溶液的pOH值为8,求其氢氧根离子浓度。
五、实验设计题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酸碱中和反应,并说明实验步骤、所需材料和预期结果。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B4. B5. B二、填空题1. 酸的化学性质包括酸性、腐蚀性、氧化性。
2. 碱的化学性质包括碱性、腐蚀性、还原性。
3. pH值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值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
4. 强碱和弱碱的区别在于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而弱碱在水中部分电离。
三、简答题1. 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中和反应在工业生产、医药、环境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调节溶液的pH值,减少腐蚀性物质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初三化学酸碱盐经典习题

初四化学酸碱盐专项练习化学酸碱盐(一)1.今有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若要把稀硫酸鉴别出来,最好选用A. 石蕊试液B。
酚酞试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氯化钡溶液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酸最好是A. 稀硫酸B. 稀盐酸C。
稀硝酸D。
浓硫酸3.盐酸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这是因为盐酸A。
具有吸水性 B. 能跟碱反应C。
能跟金属反应D。
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4.等质量的下列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
铁 B. 锌 C. 铝D。
镁5.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既不生成沉淀,又无气体放出,且溶液显无色的是A。
Na2CO3 B. AgNO3C。
MgO D. Cu(OH)26.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 氢氧化钠溶液B。
稀盐酸 C. 食盐水 D. 石灰水7.人体胃液里的胃酸,是胃壁细胞分泌出来的物质,可以帮助消化,胃酸的主要成分是A. 碳酸B。
硫酸 C. 硝酸 D.盐酸8.要完成下列变化,能通过稀硫酸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Cu→CuSO4B。
Al2O3→Al2(SO4)3 C. Fe2O3→FeSO4 D. Fe→Fe2(SO4)39.能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的试剂是A。
NaOH B. AgCl C. Zn D. AgNO310.只有一种试剂可直接将NaCl、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是A。
稀硝酸B。
稀盐酸C。
酚酞试液D。
蒸馏水11.下列物质中,能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区分开的是A. 食盐水B. 酚酞试液C。
蒸馏水D。
硝酸钾溶液12.下列物质与硫酸反应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A。
Fe B. Zn C. Cu(OH)2 D. NaOH13.下列固体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固体物质不能消失的是A。
氧化铜 B. 氢氧化铜C。
硫酸钡D。
碳酸钠14.下列各组溶液中,可用稀硫酸加以区别的是A。
Na2SO4、BaCl2、KNO3 B. NaOH、Ba(OH)2、K2CO3C。
NaNO3、Ba(OH)2、NaCl D。
初四化学酸碱盐经典题型复习一

初四化学第二三单元复习类型题(一)一、离子共存问题(若两种离子结合会形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则不能共存)1.以下各物质加入水中,可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MgCl2NaOH H2SO4B.Ba(NO3)2KNO3HClC.KOH CuSO4H2SO4D.AgNO3KCl HNO32.下列各物质可共存的是()A.CaCl2Na2CO3B.NaOH HClC.CuCl2Na2SO4D.FeCl3KOH3.某pH为2的溶液,含Ba2+和Cl-,下列哪种离子还能存在于溶液中?()A.CO32-B.OH-C.NO3-D.SO42-4.下列各物质在水中大量共存的是()A.Na2SO4BaCl2NaOHB.Na2SO4CuCl2HNO3C.Na2SO4CuCl2NaOHD.Na2CO3CuSO4H2SO45.下列各物质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无色溶液的是( )A.BaCl2NaNO3KOH MgCl2B.Cu(NO3)2NaCl H2SO4KNO3C.Na2CO3NaCl KNO3NH4ClD.ZnSO4Mg(NO3)2NaNO3KCl二、鉴别题(利用离子间相互反应出现现象,如沉淀、气体、变色等来区别出特定物质.)1.能一次鉴别NaCl、CaCl2、HCl的是()A.无色酚酞B.紫色石蕊C.Na2CO3D.K2SO42能一次鉴别NaCl、NaOH、HCl的是()A.BaCl2B.Na2CO3C.酚酞D.石蕊3.能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①SO2②HCl ③CO2④H2⑤O2A.①②B.④⑤C.①②③D.①④⑤4.只用一种试剂即可将NaCl、NH4Cl、Na2SO4区别开得是()A.AgNO3B.NaOHC.BaCl2D.Ba(OH)25.现有四瓶试剂,①Ba(NO3)2②KCl ③CuSO4④Na2SO4,不用其他试剂,只需相互添加即可鉴别出来,其顺序是()A.③①④②B.④①③②C.②①④③D.①②③④6.现有五瓶试剂,①Ba(OH)2②FeCl3③BaCl2④H2SO4⑤KCl不加其他试剂即可鉴别出来,其顺序是()A.④③①②⑤B.②①④③⑤C.②④①③⑤D.④①②③⑤三、除杂问题除杂原理:①除杂原则:必须首先能除去杂质,不增(新杂质),不减(被除杂物质),易分离(生成的新物质与被除杂物质状态明显不同,容易分开)。
酸和碱的性质测试题

酸和碱的性质测试题酸和碱的性质课题§5-3 酸和碱的性质内容标准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两种常见的碱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碱的化学性质,并得到酸的共性。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分类研究的思想进行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探究。
2、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3、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在交流和讨论中自主地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和感受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勇于突破的科学精神。
3、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及学法重点:两种有代表性的碱的性质难点:碱的通性的理解教学法:实验探究归纳法课前准备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物投影,学生分组实验。
板书设计§5-3 酸和碱的性质二、碱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3)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3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条件:必须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课后反思对于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学习,教学中作了较大的调整。
最初的设想是把知识性内容作为探究活动的点缀,一笔带过。
主要考虑知识讲解会减弱学生活动的氛围,体现不出学习中孩子的主体地位。
但在实际课堂操作中发现,基础知识的反馈非常不理想。
考虑到复分解反应在初中化学中重要作用,因此进行了如下调整:① 顾学过的反应CaCO3+2HCl===CaCl2+ H2O +CO2↑,明确方程式书写规律;② 动画演示,重现交换成分的过程,加深学生印象;③ 建立方程式书写模板,完成其他化学方程式书写;④ 明确规律,体会要点,概括复分解反应概念;⑤ 概念辨析,强化概念要点。
利用关键词判断是否复分解反应;⑥ 归纳字母表示,谈学习体会,加深概念理解。
初四化学试卷

初四阶段性测试大多题目为中考题,望同学们认真思考,祝你成功!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苹果B.葡萄C.牛奶D.玉米粥2、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定某酸性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A、偏低B、偏高C、不变D、无法判定3、下列几种溶液久置于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石灰水4、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A.H2、O2、CO B.H2、O2、HClC.H2、SO2、CO D.O2、CO、CO25、我们已经学习很多物质并进行分类,下列各组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B 氢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C 盐酸、氯化氢、食盐D 冰、干冰、水6、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将会()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7、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下列关于常见酸和碱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腐蚀性B.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其与氧气反应D.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质量减小9、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其中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Cu(NO3)2B.FeSO4C. HClD.(NH4 )2SO410、将家庭中常用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醋B.蔗糖C. 花生油D. 食盐11、下列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Zn+2HCl=ZnCl2+H2↑B.2Fe+3H2SO4=Fe2(SO4)3+3H2↑C.Al+HCl=AlCl3+H2↑D.Fe2O3+H2SO4=FeSO4+H2O1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 H2SO4 与NaOH B、KNO3与NaClC、Na2CO3与HClD、NaOH与CuSO41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 量筒B. 玻璃棒C. 酒精灯D. 托盘天平14、如图所示,若想小试管(试管中装有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是()A.浓硫酸B.食盐固体C.氧化钙固体D.氢氧化钠固体15、某地农业科学工作者在进行“酸雨对农业生产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A.酸雨的pH越大,小麦减产幅度越大B.酸雨的pH越小,小麦减产幅度越大C.酸雨的酸性越弱,小麦减产幅度越小D.酸雨的酸性越强,小麦减产幅度越小16、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D、配制后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17、将50g20%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1% B.5% C.10% D.20% 18、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用汽油去除衣服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汁D、用醋洗去水壶的水垢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常用的溶剂,但溶剂并不都是水B、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只能是液体D、食盐和蔗糖在溶液里都是以分子均匀分散的20、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浓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二、填空题(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25分)21、溶液的酸碱度用________表示,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________,鉴别溶液的酸碱性常用____ 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和碱的性质
一、选择题
1、欲将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除去,所选除杂试剂正确的是 ( )
序号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试剂
① O2 CO2 NaOH溶液
② CaCO3 CaCl2 稀盐酸
③ 盐酸 稀硫酸 BaCl2溶液
④ KNO3溶液 KOH FeCl3溶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不能用于区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A、紫色石蕊试液 B、NaCl溶液 C、BaCl2溶液 D、CuSO4溶液
3、某生在化学晚会上表演如下魔术: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
四字,然后再喷上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生先后所用的
无色液体可能是( )
A、石蕊溶液、稀硫酸 B、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C、NaOH溶液、酚酞溶液 D、CuSO4溶液、NaOH溶液
4、下列试剂能一次性鉴别出NaOH、稀盐酸、NaCl三种溶液的是( )
A、Na2CO3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酚酞试液 D、紫色石蕊试液
5、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
A、某白色化合物固体溶于水,向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证
明该白色固体物质一定是碱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证明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盐
C、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铜和硝酸钾这五种溶液
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6、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下列污垢,不宜用盐酸清洗的是( )
A、保温瓶内的水垢 B、玻璃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C、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 D、盛石灰水的试剂内壁的白色固体
7、化学实验室中的药品按物质类别分类放置。下面是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
品的摆放情况。小林取用了硫酸以后,应该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
8、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 )
A.食盐水 B.石灰石 C.浓盐酸 D.浓硫酸
9、下列关于Ca(OH)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俗称熟石灰 B.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可用于改了酸性土壤 D.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
10、工业上用石灰石、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备烧碱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①CaCO3CaO + 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 +Na2CO3==CaCO
3
↓+2NaOH。
上述反应中不包括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11、现有下列物质:熟石灰、氯化钠、碳酸钙、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稀盐酸等,在生产、生
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农业中用来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是 ;②可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③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_ ;④用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是 ;
⑤天安门前的汉白玉华表的主要成分是 ;⑥家庭蒸馒头,有时用到的是_________。
12、小波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记作A、B)。
(1)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则A
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 。
(3)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两溶液,这种试剂是 (填序号)。
①石蕊试液 ②CuSO4溶液 ③醋酸溶液 ④KCl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
13、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学认
为是氢氧化钙溶液。请你按小王同学的猜想,进行下列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填写写表:
四、计算题
14、向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6 g中加入100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11.2 g
溶液。试计算:
(1) 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不反应可不写化学方程式)
可能
是氢
氧化
钙溶
液
方案Ⅰ:用试管取约2mL该
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
___________溶液
_______________
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Ⅱ:(选用与方案Ⅰ不同
类别的其他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
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D 5、B 6、C 7、B 8、D 9、B 10、C
二、填空题
①氢氧化钙 ②氢氧化铝 ③稀盐酸 ④氯化钠 ⑤碳酸钙 ⑥碳酸氢钠
三、探究题
碳酸钠 有白色沉淀产生 氢氧化钙溶液 Na2CO3+Ca(OH)2==CaCO3↓+2NaOH
用试管取2ml该溶液,通入CO2气体 有白色沉淀产生 氢氧化钙溶液
Ca(OH)2+CO2==CaCO3↓+H2O
四、计算题
解:
(1)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6g+100g-111.2g==4.4g
(2) 设: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 碳酸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117 44
Y X 4.4g
106== 117== 44
Y X 4.4g
X=11.7g y=10.6g
15.6g-10.6g+11.7g ==15.0%
111.2g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