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脑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山羊关节炎脑炎诊断与防治

山羊关节炎脑炎诊断与防治

诊断方法包括临床检查、病理学检查 和实验室检测,其中实验室检测使用 最广泛。
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包括 使用抗炎药、镇痛药和抗生素等。
研究不足与展望
当前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病毒的致病机制、传播途径和疫苗研发等方 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未来需要加强山羊关节炎脑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 生和推广疫苗接种等。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消炎止痛药 等药物治疗,缓解关节炎 脑炎的症状。
物理治疗
采用热敷、按摩等物理治 疗手段,促进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关节炎脑炎病 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 减轻关节负担。
防控政策与建议
加强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山羊养殖场的监 管,确保其遵守相关卫生标准
和防疫规定。
宣传教育
山羊关节炎脑炎诊断与防治
2023-11-11
• 疾病概述 • 诊断方法 • 防治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山羊关节炎脑炎(AE)是由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引起的一种慢性进 行性传染病。
症状
患病山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发热、消瘦、生长迟缓、关节肿胀、跛行、肌肉无 力、食欲不振、流涎和泌乳量减少等症状。部分病例还会出现神经症状,如共 济失调、头部倾斜、口流涎等。
变化。
防治
全场采取了加强饲养管理,做好 环境卫生消毒,实施疫苗接种等
综合性防控措施。
效果
通过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该羊 场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产逐
步恢复。
案例二:某山区散养羊场的诊断与防治
诊断
发病羊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僵硬等症状,部分羊出现神经症状。 死后剖检发现关节周围软组织增生、硬化,关节软骨变性坏死。

山羊关节炎脑炎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山羊关节炎脑炎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2020年第12期(总第229期)山羊关节炎脑炎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刘忠献,赵振冰(山东省胶州市马店动物卫生与产品质量工作站,266300)中图分类号:S858.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55(2020)12-0049-02摘要:山羊关节炎脑炎是一种主要引起山羊关节炎、脑炎和乳房炎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为脑白质、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或伴发间质性肺炎或间质性乳腺炎$目前本病暂无有效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为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和定期对养群进行检疫$关键词:山羊关节炎脑炎;临床症状;防治措施山羊关节炎脑炎是常见于成年奶山羊的一种慢性、无反应性关节炎和乳房炎综合征,而在青年山羊呈脑炎,为脑白质病。

目前本病暂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进行防治,一旦爆发将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学本病的病原是慢病毒亚科中的一种非致肿瘤性%反转录病毒,与羊渐进性肺炎、梅迪维斯纳氏病病毒有共同抗原$用单克隆抗体可区分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与羊渐进性肺炎病毒,现在有商品化的PCR检测试剂盒$本病毒通常不感染胎儿,而主要通过乳汁及初乳传播,有时在分娩时也能传播$本病在奶山羊上的感染率可以高达60%以上,但临床发病率仅为9%〜3+%,且羊群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2临床症状本病的临床主要有脑白质和关节炎,其中脑白质病在2〜4月龄小羊最常见,也可能在成年羊岀现,但症状不明显,通常病初是一个或两个后肢不能内收,然后呈渐进性上行性麻痹,最后癫痫发作和死亡$小羊不发热、警觉、能吃喝,病羊并不一定全部死亡,但麻痹恢复的病例很少$关节炎通常病程很长,但常岀现疼痛、跋行和关节肿胀急性恶化$本病多发生于1岁以上的成年山羊,病程一般1)3年⑴,临床表现为行动不便,有疼痛感,严重的病羊因长期卧地、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慢性病例,会有典型体质低下$各个关节都可发生关节炎,但腕关节、飞节、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和关节囊最常见$除疾病最急期,其它各阶段中滑液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慢性病例放射透视可发现在关节和关节囊周围软作者简介:刘忠献(1972-),山东胶州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组织岀现矿物化$3病理变化本病的病理变化多见于神经系统、四肢关节、肺脏及乳房$发生脑炎的小羊在脑白质和脊髓白质可见淡棕色区$但要通过组织学检查才能发现特征性的血管套、脱髓鞘和软化等变化$关节炎型病羊剖检时,可见营养不良,原因是病羊生前无食欲和疾病后期无法采食$由于滑液生成过多、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渗岀和坏死碎片,使关节和滑液囊肿大,打开关节后可见滑液膜增厚并呈棕褐色,还可见结缔组织坏死和由磷酸钙形成的粉笔末样物质$乳房炎的特征是弥散性肿胀和坚硬,是由乳导管周围渗岀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造成的$肺炎型的肺脏轻度肿大,质地变硬,表面散在灰白色小点,前腹 侧肺叶可发生间质性肺炎$4诊断方法脑炎型山羊关节炎脑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但要确诊常需作组织学检查或实验室诊断$岀现沉淀抗体可能表明是持续感染,但这不是确诊证据,因为阳性病羊的脑炎、关节炎、乳房炎或肺炎也可能由其它病原因引起$鉴别诊断包括各种细菌性和寄生虫性脑炎、地方性共济失调(如摇摆病)、中毒和外伤。

羊跳跃脑炎护理措施

羊跳跃脑炎护理措施

1
2
3
4
康复目标:恢复患 者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方法:物理治 疗、言语治疗、职
业治疗等
预防措施:加强卫生 管理,避免接触感染
源,提高免疫力
康复时间:根据施
01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02 保持环境卫生,避免 接触感染源
03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 羊只免疫力
0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及时发现和治疗病羊

抗生素:如青 霉素、头孢类

抗惊厥药物: 如苯妥英钠、
卡马西平等
抗炎药物:如 布洛芬、阿司
匹林等
营养支持:如 维生素、氨基
酸等
护理操作
01
保持病羊安静,避免过度活动
02
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03
保持病羊清洁,定期更换床单、被褥等
04
给予病羊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保证其正常代谢
3
康复训练
演讲人
目录
01. 羊跳跃脑炎概述 02. 护理措施 03. 康复与预防
1
疾病定义
羊跳跃脑炎是一种由病毒 引起的脑部疾病
A
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 接触等
C
B
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 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
D
主要影响羊群,但也可能 感染人类
发病原因
1
病原体:羊跳跃 脑炎病毒
2
传播途径:通过 呼吸道、消化道、 皮肤接触等途径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时间:每年春季和秋季
接种对象:羊群中的健康羊只
接种方法:皮下注射
注意事项:接种前要确保羊只健康, 接种后要观察羊只反应,如有异常要 及时处理。
汇报人:刀客特万
2
隔离与消毒

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的诊断与防制

 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的诊断与防制

山羊病毒性关节炎—脑炎的诊断与防制作者:白丽珍来源:《兽医导刊》 2018年第12期山羊病毒性关节炎- 脑炎是由山羊关节炎- 脑炎病毒引起的以成年羊呈慢性多发性关节炎间或伴发间质性肺炎或间质性乳房炎,羔羊呈脑脊髓炎为临床特征的传染病。

该病曾称为山羊慢性淋巴细胞性多发性关节炎、山羊肉芽肿性脑脊髓炎、山羊病毒性白质脑脊髓炎,在1980年正式命名为山羊病毒性关节炎- 脑炎。

目前,该病分布于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

1982 年我国因进口种山羊引进该病,部分省区不同存在。

该病没有特效性的治疗方法,最终死亡,对畜群的生产性影响极大。

本文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及防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一、病原该病病原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征与梅迪- 维斯纳病毒相似,可用梅迪-维斯纳病毒抗原来诊断山羊病毒性关节炎- 脑炎。

脂溶剂、去垢剂及加热56℃,30 min 均能灭活反转录病毒,对紫外线及X 射线的抵抗力较强。

二、流行病学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或隐性感染羊,传播媒介主要是乳汁、饲草、饲料、饮水等,感染途径以消化道为主,生殖道、呼吸道和医疗器械也可成为感染途径,易感动物为山羊,没有年龄、性别、品系间的差异,以成年羊感染较多见。

羔羊发病死亡率可达100%。

水平传播者需同居放牧12 个月以上方可感染,据报道,带毒公羊和健康母羊混养1~ 5 d 不引起感染。

感染的山羊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可通过血清学检测方法检出阳性羊。

感染者在应激条件下,出现临床症状。

三、临床症状1. 脑脊髓炎型。

以2 ~ 4 月龄羔羊多发,80% 病例发生在3 ~ 8 月份。

发病羊精神沉郁、跛行,随之出现四肢强直或共济失调,肢蹄麻痹,到卧不起,四肢划动;有的病羊眼球震颤、惊恐、角弓反张。

头颈歪向一侧或呈圆圈运动;有的还伴有面神经麻痹,吞咽障碍,双目失明;病程为半月至1 年不等。

耐过羊可出现后遗症。

羊病综合防疫羊脑膜脑炎诊疗技术

羊病综合防疫羊脑膜脑炎诊疗技术

羊病综合防疫羊脑膜脑炎诊疗技术脑膜脑炎是由于羊受到传染性或中毒性等因素的侵袭,软脑膜及整个蛛网膜下腔发生炎性变化,此后经过血管和淋巴管转移到脑实质,引起脑实质的炎性反应,也可以是脑实质本身的原发性炎症。

脑实质和脑膜往往会同时发生病变,呈现脑膜脑炎的现象。

临床上以脑膜刺激症状、一般脑症状和灶性症状为特征。

【发病原因】(1)感染性因素通常继发于一些条件致病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巴氏杆菌、化脓杆菌、坏死杆菌、李氏杆菌、沙门氏菌等的感染,当机体防卫机能降低,而微生物毒力增强时,即能引发本病。

某些寄生虫如羊囊虫、脑包虫和脑脊髓丝虫等的侵袭,也能导致本病的发生。

(2)中毒性因素主要在铅中毒、农药中毒、有毒植物中毒或药物中毒等过程中,损害脑膜而引起脑膜脑炎的病理变化。

(3)继发于临近部位感染如角坏死、额窦圆锯术、中耳炎、眼球炎、化脓性鼻炎、额窦炎、腮腺炎等头部疾病炎症蔓延至颅腔而发病。

(4)诱发因素如受寒、感冒、日光曝晒、长途运输、脑部外伤等。

【临床症状】(1)脑膜刺激症状以脑膜炎为主的脑膜脑炎,病羊颈、背部皮肤敏感,轻微刺激或触摸,可引起强烈的疼痛反应和颈部背侧肌肉强直性痉挛,头颈后仰,不断后退,腱反射亢进。

随着病情的发展,脑膜刺激症状逐渐尖锐然后消失,某些病例通常被脑实质发炎的症状掩盖而表现不明显。

(2)一般脑症状急性脑膜脑炎多呈现一般脑症状。

病轻者,食欲减退,行动迟钝;随着病情的发展,头部下垂,沿着羊舍的墙壁走动,或突然做旋转运动。

起卧不安,严重时表现出癫痫症状。

大多数病羊具有兴奋和抑制交替发作的现象,体温变化无规律。

(3)灶性症状因侵害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存在差异。

神经机能亢进时表现为眼球震颤、瞳孔大小不等、鼻唇部肌肉痉挛、牙关紧闭及舌纤维性震颤;神经机能减退时表现为口唇歪斜、耳下垂、舌体脱垂、吞咽障碍、视力丧失,甚至个别病羊发生瘫痪和外周神经麻痹。

【诊断要点】本病如果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结合病史调查及病情发展过程,不难确诊。

山羊关节炎-脑炎的发病症状、诊断和防控措施

山羊关节炎-脑炎的发病症状、诊断和防控措施

山羊关节炎-脑炎的发病症状、诊断和防控措施王文娜(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河北沧州061400)羊关节炎-脑炎病是一类致死率较高的慢性病毒性疾病,不同年龄山羊均易感,但呈现的临床症状不同,6月龄内羔羊主要为脑脊髓炎型,成年山羊为关节炎型,奶山羊和老龄羊呈肺炎性。

本文首先对山羊关节炎-脑炎病原特点和流行特点进行概述,并总结了脑脊髓炎型、关节炎型和肺炎型三种常见的山羊关节炎-脑炎病发病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最后提出诊断和防治措施,以期为山羊关节炎-脑炎病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羊关节炎-脑炎;发病症状;诊断方法;防治措施早在1985年,多地就有关于山羊关节炎-脑炎报道,主要危害成年山羊,可通过乳汁水平传播和胎盘垂直传播感染健康羊只。

大多数山羊感染后不会直接发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且病程长,及时治愈也会终生带毒,由于该病传染性强,无特效药物和疫苗预防,因此感染山羊大多以死亡告终,对养羊业影响较大。

虽然我国山羊关节炎-脑炎主要是因境外引种不当引发,但养殖户也需要做好预防措施,以防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

1病原特点山羊关节炎-脑炎的致病原为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该病毒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尤其是对环境酸碱度具有较强的敏感,当pH 值低于4.2可瞬间失去毒力,只有在pH 稳定在7.5±0.3才能保持较强的毒力。

该病毒对温度的敏感度也较高,56℃10min 即可迅速死亡,当环境温度低于4℃才能稳定存活,可持续120d 左右。

该病毒对常用的75%酒精、甲醛、戊二醛等消毒剂也不耐受,因此可通过科学消毒来有效预防。

2流行病学2.1易感动物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主要感染山羊,不同年龄山羊均可感染,成年羊发病率高,且不同羊只由于个体抗病力不同,发病率波动也较大,在15%~81%区间波动。

大多数情况下该病毒不会由山羊感染绵羊,绵羊对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具有耐受力。

2.2传染源患病山羊和隐性带毒羊均可传染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

羊跳跃脑炎的治疗及护理

羊跳跃脑炎的治疗及护理
羊跳跃脑炎的治疗及护理
x
目录
01. 羊跳跃脑炎的病因 02. 羊跳跃脑炎的症状 03. 羊跳跃脑炎的治疗方法 04. 羊跳跃脑炎的护理措施
羊跳跃脑炎的病因
病原体
羊跳跃脑炎的病原体是羊跳跃脑炎病毒 (Louping ill virus,LIV)
LI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 毒属(Flavivirus)
05
生活护理:注意饮食、休 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羊跳跃脑炎的护理措施
饲养管理
保持羊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定期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播
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和饲料 保持羊群健康,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观察羊群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加强羊群管理,减少应激反应,提高羊群免疫力
卫生管理
1. 保持羊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 2. 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 定期对羊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
动物或其排泄物
3
垂直传播:通过母
体传播给胎儿,如
怀孕母羊感染羊跳
跃脑炎
易感群体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羊群:各种品 种的羊都可能 感染羊跳跃脑 炎
年龄:各年龄 段的羊都可能 感染,但幼羊 和老羊更易感
性别:公羊和 母羊都可能感 染,但公羊更 易感
饲养环境:拥 挤、卫生条件 差的羊群更易 感染
LIV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接触 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
LIV感染可导致羊跳跃脑炎,主要表现为脑 炎、运动失调、瘫痪等症状
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通过空 气传播,如飞沫、
气溶胶等 1
水源传播:通过污 4
染的水源传播,如 饮用被污染的水源
接触传播:通过直 接接触或间接接触

羊关节炎-脑炎的科学防控

羊关节炎-脑炎的科学防控

2021年第02期羊关节炎-脑炎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只发生于山羊,病羊以慢性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为主,间或伴发间质性肺炎,羔羊以脑脊髓炎为主要表现症状,对养羊业危害巨大。

1流行特点本病的病原为羊关节炎-脑炎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

母羊感染后病毒可经乳汁感染羔羊,病羊和潜伏期的感染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经体表分泌物以及排泄物进入环境中,如果污染饲料、饮水或器具,健康羊接触后就易发生感染。

目前本病只有山羊感染的报道,绵羊不感染。

不同品种、日龄和性别的山羊都能发病,羔羊因免疫力未发育完全,感染后短时间内很容易死亡,且病毒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治疗难度极大。

成年羊感染后主要表现多发性关节炎。

应激对本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如长途运输、打架、饲料变更、气温骤降、长时间高温高湿天气、免疫疫苗、滥用药物、饲料变质等都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2临床表现根据具体发病部位不同,本病分为脑脊髓炎型、关节炎型和肺炎型三种。

该型临床发病最多,主见于羔羊,感染后潜伏期短则1个月,长的可达4个月以上,呈季节流行,每年的4~7月份是流行期。

临床表现以神经症状为主,全身不自主震颤,精神萎靡,一肢或四肢麻痹,走路不稳,容易向一侧翻倒,卧地后不易起来,四肢如划水样。

随着疾病的发展病羊采食停止,眼球突出震颤,对外界声音刺激表现惊恐,头颈部向一侧歪斜,有时原地做圆圈运动,面部神经麻痹,吞咽困难,视力严重下降,最终因死亡而告终,临死前作角弓反张的姿势。

该型主要表现慢性多发性关节炎,12月龄以上的成年羊发病居多,病程长达12~36个月,是典型的慢性病。

病羊四肢所有关节部位都可发生炎症,表现肿大,温热,触之有波动感,刺破后有积液流出,虽然不会短时间内直接导致死亡,但影响羊的行走、跳跃、奔跑等行为,放牧羊群很容易掉队,进一步影响采食和饮水,长期导致病羊机体出现衰竭,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阻,后期还表现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脑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病原为黄病毒。

传染媒介为蜱。

感染该病毒的蜱通过叮咬健羊,可以传播该病。

偶尔可以传染给人和牧羊犬。

在人表现为高热和急性肌肉疼痛,但不至于引起死亡。

绵羊:潜伏期为1~3周。

病毒侵入血液后,引起高热,病羊精神委顿,呼吸困难,食欲消失,体温达40~41℃,数日后温度下降,情况好转。

但1周之后,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病羊高度兴奋,开始震颤,因而又称为震颤病,以头、颈部震颤最为明显。

在此阶段体温再度升高。

随着疾病的发展,开始出现跳跃,时而像小跑的马,时而向前冲跳,并躺倒踢腿,终至痉挛和麻痹。

山羊:虽无临床病例报告,但对苏格兰野山羊的调查证明,很多羊都具有本病的抗体,说明山羊有可能发生过本病。

预防
1、重在控制羊蜱的危害,进行有规律的药浴,并对蜱活动严重的草场进行焚烧和彻底割除,预防作用明显。

2、对多蜱地区的羊注射跳跃病疫苗,在早春和夏末各注射1次。

治疗无良好疗法。

接触病毒后的48小时内,注射抗血清可望得到保护,一旦出现体温升高,使用抗血清无效。

如果未发生后肢麻痹,给予大量镇静剂可望治愈。

但有可能成为带毒者。

来源:牛羊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