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古代史之隋唐(4)

合集下载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储备历史上那些“盛世”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储备历史上那些“盛世”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储备:历史上那些“盛世”在历年中,行测考试题量都很大,两个小时的时间大部分考生做不完所有题目。

而对于申论而言,考生往往写不完作文。

因此,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取得高分是考生最为关心的。

中公教育专家就告诉考生如何利用有效的来获得高分。

是公务员考试行测的五大题型之一,这部分题目涉及范围广,知识点杂,为了方便大家,中公教育专家特在此就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盛世做出总结,要求考生能够把盛世与其出现的朝代对应上,练好公务员考试行测基本功。

1、文景之治指西汉初期文景二帝推崇黄老之术,采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约法省禁”等措施,使生产恢复发展,国力增强,出现了稳定的景象。

2、汉武盛世是西汉在汉武帝当政下的全盛时期,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在这一时期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汉武帝身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时代所产生的政治思想与规划,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3、昭宣中兴西汉中期,由于汉武帝刘彻晚年长期对匈奴发动战争,导致经济萧条,国库空库,汉昭帝和汉宣帝下诏赈贷农民,废除一些苛法,屡次减免田租、口赋等税收,减轻农民的力役负担。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此时的西汉处于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

4、光武中兴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司马光、梁启超语)。

5、明章之治明章之治是指是东汉继光武中兴之后,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出现的"大治"景象,此间把东汉推向了鼎盛。

6、元嘉之治指宋武帝至宋文帝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

7、开皇之治开皇是隋文帝杨坚的年号,开皇之治指隋文帝统治时期,实行政治改革,改革吏治,提倡节俭,经济发展,社会繁荣。

8、贞观之治指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隋朝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隋朝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隋朝的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隋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哪一项不是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A. 选拔人才B. 巩固皇权C.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D. 促进社会流动答案:C2. 隋朝时期,科举考试中最早设立的科目是:A. 进士科B. 明经科C. 明法科D. 明算科答案:A3.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A. 隋文帝杨坚B. 隋炀帝杨广C. 唐太宗李世民D. 唐玄宗李隆基答案:A4. 隋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是什么?A. 儒家经典B. 法律知识C. 算术知识D. 军事知识答案:A5. 隋朝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固化B. 打破了世袭制度C. 强化了皇权D. 限制了知识分子的发展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A. 考试选拔B. 以文取士C. 世袭制度D. 皇权控制答案:A、B、D2. 隋朝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包括:A. 促进了社会流动B. 巩固了皇权C. 限制了知识分子的发展D. 维护了封建等级制度答案:A、B三、判断题1.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对)2. 隋朝科举制度完全打破了世袭制度,使得所有社会阶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官员。

(错)3. 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使得知识分子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对)四、简答题1. 简述隋朝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隋朝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试选拔:隋朝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世袭制度,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官员。

(2)以文取士:隋朝科举制度主要考察儒家经典,强调文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选拔有才学、有品德的人才。

(3)皇权控制:隋朝科举制度加强了皇权,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使得官员的任免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巩固了皇权。

2. 简述隋朝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隋朝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了社会流动:隋朝科举制度打破了世袭制度,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成为官员,促进了社会流动。

隋唐时期考试题库和答案

隋唐时期考试题库和答案

隋唐时期考试题库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以下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科举制度的创立,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职的垄断B. 科举制度的创立,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场C. 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全消除了官场的腐败现象D. 科举制度的创立,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答案:C2.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明经B. 进士C. 武举D. 九品中正制答案:D3.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A. 儒家经典B. 法律条文C. 诗歌创作D. 军事战略答案:C4.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以下哪项社会现象没有直接影响?A. 士族势力的衰落B. 庶族地主的崛起C. 佛教的传播D. 文化教育的普及答案:C5.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录取标准主要依据:A. 考生的家世背景B. 考生的财富C. 考生的考试成绩D. 考生的外貌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A. 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B. 考试形式多样,包括笔试和口试C. 考试结果公开,以成绩为录取标准D. 考试过程严格保密,防止舞弊答案:ABCD2.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对以下哪些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A. 选拔人才的公平性B.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C. 文化教育的发展D. 政治制度的稳定答案:ABCD三、判断题1.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全消除了世家大族对官职的垄断。

(错误)2.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施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

(正确)3.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不包括诗歌创作。

(错误)4.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佛教的传播产生了直接影响。

(错误)5.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录取标准主要依据考生的考试成绩。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2017 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地市级)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 20 题,参考时限15 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根据我国宪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切组织和个人都负有实施宪法和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B我国在普通地方,民主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建立了相应的地方制度C为追查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可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D我国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民主形式【乐恩答案】 C2、关于中国外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周恩来和陈毅都曾担任过外交部长B委内瑞拉是第一个州,同新中国建交的乌拉丁美洲国家C另起炉灶,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教方针D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D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乐恩答案】 B3、下列情形属于我国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是:A甲市公安局处理治安案件出具的调解书。

B乙市人民政府对于确认矿藏所有权的决定。

c丙市工商局对其工作人员作出的警告处分决定D丁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地方政府规章《丁市城市市容管理规定》【乐恩答案】 B4、依据刑法修正案(九 )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伪造货币罪不再处以死刑B对替代他人参加高考的行为应作出行政处罚。

c组织群众在医院闹事,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D编造虚假险情在微信中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乐恩答案】 B5、某塑料厂职工丁某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依法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A工伤医疗补助金B伤残就业补助金C生活护理费D供养亲属抚恤金【乐恩答案】 D6、如果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适用于古代,下列哪一情形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A苏轼发表《赤壁赋》所得的稿酬B包拯任开封府尹期间所得俸禄C罗尚德将银两存入钱庄所得利息D康熙年间旱灾灾民获得的救济款【乐恩答案】 D7、下列说法不符合我国慈善法规定的是:A慈善组织的设立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B慈善组织为实现财产保值,增值,通常可以进行投资C慈善组织可以委托有服务专长的其他组织提供慈善服务D慈善组织可咀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乐恩答案】 A8、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客户存款属于:A资产B负债C权益D资金【乐恩答案】 B9、关于我国著名园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十二兽首曾是颐和园的镇园之宝B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C《枫桥夜泊》涉及的城市是留园所在地D苏州拙政园整体呈现均衡对称的格局【乐恩答案】 C10、我国古代用“金”“ 石”“ 丝”“ 竹”指代不同材质、类别的乐器,下列诗词涉及“竹”的是:A 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pi(二声)B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C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D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乐恩答案】 C11、柏拉图认为处于变化之中的事物不是真正的存在,持这种观念的人会认为以下哪项最真实?A关于马的概念B人的照片C棵树D勾股定理【乐恩答案】 B12、与 _____共同构成中国诗词传统源头的《楚辞》,主要作者是因谗去国、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的屈原,他用”_____”这一篇名诗句,表现了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恐惧。

隋唐时期考试题库及答案

隋唐时期考试题库及答案

隋唐时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

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答案:B2.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

A. 明经科B. 进士科C. 明法科D. 明算科答案:B3.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A. 儒家经典B. 法律条文C. 算术知识D. 诗歌创作答案:A4.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明经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A. 儒家经典B. 法律条文C. 算术知识D. 诗歌创作答案:A5.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明法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A. 儒家经典B. 法律条文C. 算术知识D. 诗歌创作答案:B6.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明算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A. 儒家经典B. 法律条文C. 算术知识D. 诗歌创作答案:C7.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考试形式主要是()。

B. 笔试C. 面试D. 实践操作答案:B8.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明经科的考试形式主要是()。

A. 口试B. 笔试C. 面试D. 实践操作答案:B9.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明法科的考试形式主要是()。

A. 口试B. 笔试D. 实践操作答案:B10.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明算科的考试形式主要是()。

A. 口试B. 笔试C. 面试D. 实践操作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

A. 考试选拔B. 择优录取C. 官民平等D. 世袭制答案:ABC2.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包括()。

A. 明经科B. 进士科C. 明法科D. 明算科答案:ABCD3.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考试形式包括()。

A. 口试B. 笔试C. 面试D. 实践操作答案:AB4.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考试内容涉及()。

A. 儒家经典B. 法律条文C. 算术知识D. 诗歌创作答案:ABCD5.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隋朝历史试题及答案

隋朝历史试题及答案

隋朝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隋朝的建立者是:A. 杨广B. 杨坚C. 杨勇D. 杨戬答案:B2. 隋朝的都城是:A. 长安B. 洛阳C. 建康D. 成都答案:A3. 隋朝统一中国的时间是:A. 581年B. 589年C. 598年D. 600年答案:B4. 隋朝时期,哪项水利工程对后世影响深远?A. 都江堰B. 大运河C. 灵渠D. 郑国渠答案:B5. 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进行了哪次著名的远征?A. 东征高句丽B. 西征突厥C. 南征百越D. 北伐契丹答案:A二、填空题6.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_________之后的一个大一统王朝,存在时间从581年到618年。

答案:北周7. 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曾被封为_________,后通过政变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答案:隋王8. 隋朝时期,实行了一种重要的土地制度,即_________。

答案:均田制9. 隋朝时期,科举制度开始形成,其中_________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

答案:进士科10.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和连年的战争,特别是_________的失败,导致国力大损。

答案:东征高句丽三、简答题11. 简述隋朝大运河的开凿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隋朝大运河是为了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中央集权,由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

它连接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物资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隋朝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答案:隋朝的科举制度打破了世袭制和门阀士族的特权,为平民百姓提供了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的机会,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人才的选拔。

这一制度在后世得到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束语:隋朝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重要贡献,尤其是大运河的开凿和科举制度的建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唐朝历史试题及答案

唐朝历史试题及答案

唐朝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朝的建立者是:A. 李渊B. 李世民C. 李治D. 李隆基答案:A2. 唐朝的都城长安在当时被称为:A. 东都B. 西京C. 南京D. 北京答案:B3. 唐朝的科举制度中,进士科是选拔:A. 文官B. 武官C. 地方官员D. 宫廷侍卫答案:A4.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指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高宗D. 武则天答案:B5.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指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答案:C6. 唐朝与吐蕃的和亲政策中,著名的文成公主是嫁给了哪位吐蕃赞普?A. 松赞干布B. 赤松德赞C. 尺带珠丹D. 达磨赞普答案:A7. 唐朝的“安史之乱”是由哪两位将领领导的?A. 安禄山和史思明B. 安禄山和高仙芝C. 史思明和哥舒翰D. 高仙芝和哥舒翰答案:A8.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是指: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C. 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D.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答案:A9. 唐朝著名的诗人杜甫被称为:A. 诗仙B. 诗圣C. 诗鬼D. 诗佛答案:B10. 唐朝著名的“玄奘西行”是指玄奘法师前往哪个国家取经?B. 尼泊尔C. 斯里兰卡D. 阿富汗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唐朝的开国功臣中,以下哪些人物是真实的?A. 秦叔宝B. 尉迟恭C. 程咬金D. 李靖答案:ABD12. 唐朝的对外关系中,以下哪些国家与唐朝有过密切的交流?A. 日本C. 吐蕃D. 大食答案:ABCD13. 唐朝的文化艺术中,以下哪些是唐朝的特色?A. 唐诗B. 唐三彩C. 佛教壁画D. 京剧答案:ABC14. 唐朝的著名女性中,以下哪些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A. 武则天B. 杨贵妃C. 王昭君D. 上官婉儿答案:ABD15. 唐朝的著名战役中,以下哪些是唐朝对外的战争?A. 怛罗斯之战B. 安史之乱C. 玄武门之变D. 洛阳之战答案:A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是________,他在位期间开创了“贞观之治”。

隋唐时期考试题库及答案

隋唐时期考试题库及答案

隋唐时期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

A. 隋文帝B. 隋炀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答案:B2.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主要考察的科目是()。

A. 经学B. 算术C. 骑射D. 书法答案:A3.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录取标准主要依据()。

A. 门第B. 财富C. 考试成绩D. 政治关系答案:C4.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以下哪项产生了积极影响?()A. 社会阶层固化B. 贵族特权加强C. 社会流动性增强D. 地方割据势力扩大答案:C5.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A. 诗词歌赋B. 法律条文C. 儒家经典D. 历史记载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包括()。

A. 考试科目多样B. 考试内容涉及广泛C. 考试形式严格D. 考试结果公正答案:ABCD7.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对以下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A. 政治B. 经济C. 文化D. 军事答案:ABC8.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以下哪些群体产生了积极作用?()A. 庶族地主B. 贵族子弟C. 农民D. 商人答案:A9.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中常见的作弊手段包括()。

A. 代考B. 夹带C. 贿赂考官D. 抄袭答案:ABCD10.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以下哪些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A. 考试舞弊现象增多B. 应试教育盛行C. 社会阶层固化D. 地方割据势力扩大答案:AB三、判断题11.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答案:正确12.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贵族特权得到加强。

()答案:错误13.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地方割据势力扩大。

()答案:错误14.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阶层固化。

()答案:错误15.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考试舞弊现象增多。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库:古代史之隋唐
(4)
隋唐时期:唐朝的叛乱
【考点8】安史之乱
原因:一方面,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腐败无能,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
忠。另一方面,军事举措失当,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安禄山妄图乘唐朝内地兵力空虚夺取
唐朝政权。
经过: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占领洛阳、长安。唐玄宗在逃亡四川期间,
将皇位传于唐肃宗。公元757年,唐肃宗派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唐军在回纥兵的帮助下,
收复长安和洛阳。后来,安禄山旧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763年,唐朝打败叛军。这场战争
持续了八年,称作“安史之乱”。
影响:(1)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2)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
(3)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4)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
数民族的控制。
【考点9】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或称为黄巢之乱 ,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
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
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从公元859年的裘甫发动浙东叛乱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之乱被平定而结束,历时
25年,农民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两江、福建、浙江、两广、两湖、陕西等十二行
省,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从公元七世纪初隋末农民战争之后,至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元末农民战争以前,在这长达
七个多世纪的历史时期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然而真正具有农民战争规模的却
只有唐末农民大起义。它是这一时期中阶级斗争的高潮和顶峰。这次农民战争爆发在中国封
建社会前后期发展的转折阶段。
更多信息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