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复合经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论农林复合经营的作用和发展的理念论文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论农林复合经营的作用和发展的理念论文1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农林业是一个特殊的术语。
它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与1年生作物或牧草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中有目的地结合,通过时空安排,形成一个高效的复合生态系统,生产多种产品,充分利用土地潜力,保持生物体与环境、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平衡。
2农林复合经营的作用复合农林复合经营不是农业和林业的简单相加。
其实质是在考虑森林的作用和效益的基础上,发挥林农有机结合的互补作用,形成形式和内容都有新思路的产业结构。
这将在系统理论中产生增益效应,并产生增益效益,即1+1>2的效应。
3农林复合经营的重要意义农林复合经营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极大地改善了生态景观。
研究表明,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成后,可以对农业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当地小气候因素、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空气中二氧化碳、降尘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1]。
其他研究表明,发展农林复合经营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战略举措[2]。
3.1生态效益农林业在水土保持、土壤肥力、防风林、空气净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林复合实施后,林冠可以有效拦截降雨,从而改变雨滴降落的方式。
由枯枝落叶和低矮作物组成的地表覆盖物也可以减少雨滴的影响和片状侵蚀。
同时,凋落物也是土壤养分的来源之一。
分解后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团聚体的大小、稳定性和孔隙率,提高土壤渗透性,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从而改善林下作物的生长环境[3]。
森林资源在调节气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生态价值很难用经济价值来估算。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适宜林地,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加快培育速生丰产林,改造低成本林和劣质林,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2经济效益农林复合经营以系统性、社会经济可行性、最高效益和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基础。
根据管理目的,主要从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和时间变化等方面进行设计。
辽西低山丘陵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也是辽 宁省最 贫 困的地 区 。 根 据 试 验 地 的 实 际 情 况 , 置 纯 农 业 (k 、 设 c )
的潜 在势 能 , 保 障 自然 资 源 的可 持续 生 产 力 , 来 并
逐步 形成农 业 和林业 研究 的新 领域 和新 思维 【 】 】 。农
林复合 经 营系 统是 一个 复合 的人工 生 态系统 , 其 对
21 0 0年
辽
宁
林
业
科
技
2 0 0l
第 6期
J u a o a n n r sr i n e & T c o o y o r l f Lio i g Fo e ty Sce c n e hn l g
№ 6
辽西低山丘陵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对 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高英旭 , 冰 , 赵 刘红民, 刘 阳, 刘 畅
壤含 水 量、 土壤 容 重及 土壤 总孔 隙度 均较 大 , 能够较好 改 良土壤 的物 理性质 , 辽 西干旱丘 陵 区适 在
于大面积推广 。
关 键词 : 山丘 陵 区; 林复合 经 营; 低 农 土壤 物理 性质 中图分类 号 : 7 42 ¥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11 1 (0 0 0 .0 60 1 0 .7 4 2 1 )60 2 .3
2 试 验方 法
榛~ 农复合 , 核桃 一农 复合 、 枣一 农复合 4 种不 同经
营模 式 的对 比试 验 。采用环 刀取 土法分 别在 4 种经 营模 式的林 地内 , 0 2 m、0 4 m、0 0c 取 ~ 0 2 ~ 0c 4 ~6 c m 深 度 的 3 土样 , 层 每个 土样 设 置 3 次重 复 , 分别装 入
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效益研究

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效益研究摘要总结了农林复合经营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认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成后,对农业生态环境能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对局部小气候因子、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降尘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关键词农林复合经营;生态系统;生态效益农林复合经营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个专用名词,它是一种土地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采用时空排列法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一年生作物或牧草等组合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构成一个生产多产品,充分利用土地潜力,保持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平衡的高效能复合生态系统。
由于科技含量的增加,许多重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应用,使农林复合系统整体效益远远大于它所产生的直接地块效益,产生增益效益,即是1+1>2的效果。
农林复合经营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可观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更使生态景观得到了极大改善。
1水土保持效应农林复合经营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涵养水源、降低水土流失。
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后,树冠能有效地拦截降雨,改变雨滴落地的方式,枯落物和低矮农作物构成的地表覆盖物可降低雨滴的冲击力及片蚀,减少径流中泥沙的输移距离,腐烂的枯落物形成的柔软植被,能吸收和调节地表径流,储蓄了大量水分。
据测定,1kg枯枝落叶可吸收2~5kg降水。
实施农林复合经营后,水土流失量仅是对照小区的11.42%。
郭志民等研究了福建四都溪小流域生态农林复合系统,经1998年复查,该小流域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830.3 hm2,比1991年的2 050.5hm2减少了1 220.2hm2,流失面积净减少59.5%。
2土壤肥力效应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后,地上和地下部的腐烂物形成有机肥进入土壤,能够改变土壤结构,增加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如胶茶间作后,胶、茶树落叶返还土壤,可起覆盖胶行和压青用;橡胶树落叶期间,茶树将落叶拦在胶园内,风吹不走,加上林中较高的温、湿度,加速了残枝、落叶的分解,使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结构得以改善。
农林复合经营名词解释

农林复合经营名词解释1. 引言农林复合经营是指农业与林业两者相互结合,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经营模式的创新来促进农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农业与林业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对农林复合经营的定义、意义、模式以及推动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详细探讨。
2. 农林复合经营的定义农林复合经营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经营农田和林地的相互结合与协调,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一种经营模式。
3. 农林复合经营的意义农林复合经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3.1 资源综合利用农林复合经营充分利用农林资源的互补性,通过在同一地区内同时进行农业和林业生产,实现土地资源的更好利用。
同时,在养殖业中,通过利用农田的农作物秸秆养殖套种、农田水体的鱼塘养殖等方式,实现农业、林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2 生态效益农林复合经营模式能够增加农田的绿化面积,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
通过在林地中种植农作物,可以提供丰富的绿色食品供应,同时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3.3 经济效益农林复合经营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通过在农田中种植经济作物和林地中进行林果种植,实现农林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同时,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中的养殖业也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4. 农林复合经营的模式4.1 农田林业模式农田林业模式是指在农田中种植木本作物,如果树、花卉等。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使农田发挥木本作物栽培的优势,同时保证农田的正常农作物种植。
4.2 林地农业模式林地农业模式是指在林地中进行农业生产,如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禽等。
通过合理利用林地,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
4.3 农林畜复合模式农林畜复合模式是指农田、林地和畜禽养殖的有机结合。
通过在农田中的农作物秸秆上养殖家畜,或利用农田水体养殖水产品,实现农业、林业和养殖业的相互促进。
4.4 农林副产品利用模式农林副产品利用模式是指利用农业和林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如秸秆、果皮等,进行再加工或利用,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分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摘要: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是一种将农业与林业相结合的经营方式,旨在实现农业和林业的协同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粮食和木材等商品的需求,更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以下对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生态经济效益;分析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绿色食品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提高,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种经营模式以其在提高农林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和提供优质产品方面的潜力,为农业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对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探讨。
1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生态经济效益分析的重要性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重要性在于其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传统的农业模式往往会导致土地的过度开垦和资源的过度消耗,而农林复合经营能够将生态系统纳入到农业生产中,在资源利用上实现了协调。
通过林木与农作物的相互辅助,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积极影响。
通过引入林业经营,农民可以在传统农业生产之外获得额外的收入来源。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种植经济林或者开展林下养殖等方式增加收益。
同时,农林复合经营模式也为农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林木的种植和保护能够有效减少土壤侵蚀、水源污染和空气污染等问题,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
同时,林业经营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固定碳质,对于缓解气候变化和改善空气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农林复合经营模式被认为是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2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分析2.1全面利用土地资源的优势农林复合经营模式通过在同一片土地上既开展农业种植又进行林木种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优势。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土壤的退化和水资源的短缺正逐渐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纷纷采取植被恢复措施来改善土壤质量和保护水源涵养功能。
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有着不同的影响,以下将从不同植被类型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森林植被是最常见的植被恢复类型之一、森林植被恢复能够改善土壤质地、结构和肥力。
森林植被对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以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平衡。
森林植被根系发达,能够保持土壤的稳定性,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此外,森林植被的林荫覆盖可以减少土壤表面的蒸发,提高土壤中的水分储存量,有利于水源的涵养功能。
其次,草地植被也是一种常见的植被恢复类型。
草地植被的根系较短,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透过性。
草地植被的覆盖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并能够保持土壤的湿度,减少水分的蒸发。
草地植被的根系能够将水分渗透到土壤深处,提高土壤中的水源储量和水源涵养功能。
再次,湿地植被是一种重要的植被恢复类型,尤其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较大。
湿地植被能够在水体附近形成一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地净化水源和保持水质。
湿地植被的根系非常发达,能够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和透水性,保持土壤湿度,提高水源涵养功能。
此外,湿地植被还能吸附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净化水源,保护水生物多样性。
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植被恢复类型,还有一些其他的植被恢复类型也对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有着一定的影响,比如灌木林、农田植被等。
灌木林植被的根系也比较发达,能够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减少水分的损失。
农田植被虽然不能保持土壤的稳定性,但是种植耕作的农作物能够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减少水分的流失和土壤的侵蚀。
总之,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森林植被、草地植被和湿地植被等对土壤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有着较好的改善效果;而其他植被类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质量和水源涵养功能。
防护林科技2006年总目次

银杏的复合经营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39卷㊀第2期2015年3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Vol.39,No.2Mar.,2015/j.issn.1000-2006.2015.02.005㊀收稿日期:2014-10-08㊀㊀㊀㊀修回日期:2014-12-30㊀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04001);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1B04);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13443)㊀第一作者:张林杰,硕士生㊂∗通信作者:汪贵斌,教授㊂E⁃mail:guibinwang99@163.com㊂㊀引文格式:张林杰,汪贵斌,曹福亮.银杏的复合经营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9(2):27-32.银杏的复合经营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张林杰1,2,汪贵斌1,2∗,曹福亮1,2(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㊀南京㊀210037;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㊀南京㊀210037)摘要:对江苏省东台林场5种不同经营模式,包括银杏(G)㊁银杏+小麦(GW)㊁银杏+油菜(GR)㊁小麦(W)和油菜(R)土壤动物多样性进行调查,以了解不同经营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㊂试验中每种模式设置10mˑ10m样方,每个样方采用品字形取0 5cm㊁ȡ5 10cm㊁ȡ10 15cm3个层次的混合样,3月和6月共采集土壤样本90个,经Tullgren土壤动物分离漏斗分离并用75%酒精固定后获土壤动物7069头,分属于5门9纲21类㊂通过对物种丰富度(S)㊁多样性指数(H)㊁均匀度指数(J)㊁相似度指数(Q)和密度-类群指数(IDG)5个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的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动物的优势种群为弹尾目和蜱螨目㊂G㊁GW㊁GR的丰富度㊁均匀度㊁密度-类群指数都高于W和R模式,优势度指数较小㊂丰富度指数与密度-类群指数显著正相关,季节只对R模式的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影响㊂G与GW和GR模式的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指数较大,与W和R模式的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较小,W与R模式的相似性较小㊂试验表明,不同经营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具有一定的影响,与纯农模式相比,银杏复合模式提高了土壤动物的多样性,优化了土壤环境㊂关键词:银杏;农林复合经营;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中图分类号:S725.2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2006(2015)02-0027-06TheeffectofginkgoagroforestrypatternsonsoilfaunadiversityZHANGLinjie1,2,WANGGuibin1,2∗,CAOFuliang1,2(1.Co⁃InnovationCenterfortheSustainableForestryinSouthernChina,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210037,China;2.CollegeofForestry,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210037,China)Abstract:Inordertounderstandsoilfaunadiversityofdifferentplantingpatterns,thesoilfaunadiversityoffiveplant⁃ingpatterns,includingGinkgobiloba(G),G.biloba+Triticumaestivuml(GW),G.biloba+Brassicacampestris(GR),T.aestivuml(W)andB.campestris(R),wereinvestigatedinMarchandJune2014atDongtaiForestFarm,JiangsuProvince,China.Therewere7069soilanimalsobtainedfrom90soilsamplesbyTullgrenfunneland75%alcohol,whichbelongto5phylaand9classes.Diversityindexesofsoilanimalsinfiveplantingpatternswereanalyzed,includingspeciesabundance(S),diversity(H),evenness(J),similarity(Q)anddensity⁃group(IDG),andtheresultsshowedthatthediversityindexesofsoilanimalsinfiveplantingpatternshadsignificantvariation,andthedominantani⁃malgroupswereCollembolaandAcarina.H,jandIDGindexesinG,GWandGRplantingsystemswerehigherthanthatinWandRsystems,whileQindexwaslower.Therewas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HandIDGindexs.Sea⁃sononlyaffecteddiversityindexesofRpatternsignificantly.TheQindexofGpatternwassimilartoGWandGRpat⁃terns,andithadsignificantvariationwithWandRpatterns.SoGinkgobilobaagroforestrysystemshadsignificanteffectonsoilfaunacommunities,andinterrcoppinginGinkgobilobaforestcouldprotectthebiodiversityofsoilfauna.Keywords:Ginkgobiloba;agroforestry;patternsoilfauna;diversity㊀㊀土壤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有机物分解㊁能量转换和环境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1]㊂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因素很多,如土地利用方式㊁土壤温湿度㊁气候变化等㊂土壤动物生物量常常随着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而下降[2],在一块可耕作土地上,直接犁翻或挖翻土壤,减少了土壤中的线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9卷蚓㊁螨类㊁弹尾类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的丰富度[3],而复合模式相对地缓和了耕作的消极作用㊂不同动物种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和敏感性不同[4],增温对土壤动物有不利影响,而且这种不利影响随着增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强[5-7]㊂土壤湿度的变化对土壤动物产生直接影响㊂降水对土壤动物有积极影响,如降水导致线虫数量明显增加[8],干旱降低螨类的数量和多样性[9]㊂气候的变化则通过大气CO2浓度和氮沉降等变化,间接影响了土壤动物多样性㊂土壤动物生活于土壤孔隙中,复合模式可以改善土壤密度㊁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稳定入渗率等土壤物理性质,复合经营对土壤动物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纯林㊁农田以及林田交错区的土壤动物多样性的不同㊂复合经营可以提高土壤动物的数量,但某些多样性指数例如Shannon指数会低于纯林,说明复合经营由于人为因素干扰直接影响了土壤动物分布均匀度[10]㊂在农牧林复合系统中,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变化,个体数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11]㊂银杏(Ginkgobiloba)是我国特有的多用途经济树种,银杏复合经营作为稳定银杏林产值的一种经营手段,在银杏产区分布十分广泛[12]㊂银杏复合经营的生态效益研究多集中在植被方面,土壤动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较少㊂笔者分析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模式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变化,以期为揭示不同银杏复合经营系统的生态效应提供理论依据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地概况江苏省东台林场位于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日照充足㊂常年平均气温15.0ħ,无霜期220d,降水量1061.2mm,日照2130.5h㊂试验地于2002年采用1年生银杏实生苗造林㊂1.2㊀种植模式选择选取5种种植模式进行土壤动物调查,分别是:①银杏纯林(G),株行距2mˑ3m,林下植物多为1年生杂草;②银杏和小麦复合模式(GW),银杏株行距2mˑ8m,6月小麦收获后林下未种植作物;③银杏和油菜复合模式(GR),株行距2mˑ8m,6月油菜收获后林下未种植作物;④纯小麦(W),6月小麦收获后土地处于休闲状态;⑤纯油菜(R),6月油菜收获后土地处于休闲状态㊂每种种植模式选取3块生长环境相似的样地,每块样地设置10mˑ10m样方㊂每年各种植方式一致㊂1.3㊀土样采集和土壤动物分离鉴定于2014年3月和6月作物收获后取2次土样㊂土样采集采取品字形取样,每个样地设置3个样点,取混合样,清理掉土壤表面的凋落物,然后挖掘20cm深土壤剖面,按照0 5㊁ȡ5 10㊁ȡ10 15cm3个层次取样,每个层次使用直径5cm㊁高5cm㊁容积100cm3的环刀取一个土样,所取得土样分别放入布袋中不做处理直接带回实验室进行土壤动物分离㊂带回实验室的土样使用Tullgren土壤动物分离漏斗处理24h,并用75%酒精固定㊂收集的所有土壤动物在实验室内进行数量统计和分类鉴定,根据‘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鉴“[13]鉴定到目㊂1.4㊀数据处理采用密度-类群指数㊁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㊁Pielou均匀度指数㊁Simpson优势度指数㊁So⁃renson相似性指数和Jaccard相似性指数[14-22]对土壤动物多样性进行分析㊂密度-类群指数IDG=ð(Di/Di,max)ˑ(G/GT)㊂式中:Di为第i类群的密度,Di,max为各类群中第i类群的最大密度,G为群落中的类群数,GT为各群落所包含的总类群数㊂密度-类群指数是基于各类群在群落中都有同等的独立性,宜在不同群落间进行同类群比较的假设,故采用密度-类群指数能较合理地反映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情况[14-15]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㊁Pielou均匀度指数(J)㊁Simpson优势度指数(C)㊁Sorenson相似性指数(S1)及Jaccard相似性指数(S2)的计算方法见文献[16-22],其中0ɤS2<0.25为极不相似,0.25ɤS2<0.5为中等不相似,0.5ɤS2<0.75为中等相似,0.75ɤS2<1.0为极相似㊂根据原始捕获量占捕获总量的百分比来划分各类群数量等级,即个体数量大于捕获总量的10 0%以上者为优势类群,占1.0% 10.0%者为常见类群,不足1.0%者为稀有类群[23]㊂使用SPSS19.0和Excel软件进行图表制作和统计分析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模式土壤动物数量及群落组成两次取样共获得90份土样,经分离后共获得土壤动物7069头,分属于5门9纲21类(表1)㊂6月获得土壤动物数量占总数的83.42%㊂其中以弹尾82㊀第2期张林杰,等:银杏的复合经营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目㊁蜱螨目为优势种群,其捕获量分别占总体捕获量的66.81%和18.56%㊂常见类群有线虫类㊁蜘蛛目㊁鞘翅目㊁膜翅目㊁蜈蚣目6类,捕获量占总捕获量的11.07%㊂其余为稀有类共10类,其类群数占总类群数的58.80%,但捕获量仅占总捕获量的3.56%㊂表1㊀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动物类群组成Table1㊀Compositionofsoilanimalsindifferentpatterns动物类群animalcommunities动物个体数/头(比例/%)animalindividualnumber(proportion)GGWGRWR总个体数/头totalnumber占捕获量百分比/%percentage蜘蛛目Araneae103(5.73)50(3.21)55(3.86)22(1.82)17(1.55)2473.49蜱螨目Acarina379(21.63)346(22.34)258(18.11)150(12.53)163(14.78)130618.56弹尾目Collembola1024(57.43)993(64.15)931(65.33)935(77.82)824(74.49)472366.81原尾目Protura14(0.80)1(0.06)1(0.07)0(0)1(0.09)170.24双尾目Diplura14(0.76)2(0.11)2(0.14)2(0.17)3(0.27)230.30啮虫目Psocoptera1(0.05)0(0)1(0.07)1(0.08)0(0)30.04线虫类Nematode20(1.32)24(1.55)20(1.40)15(1.25)11(1.01)941.33缨翅目Thysanoptera8(0.43)2(0.12)5(0.35)3(0.24)2(0.21)200.28鞘翅目Coleoptera77(4.28)39(2.55)43(3.02)27(2.24)24(2.17)2103.06鳞翅目Lopidoptera6(0.31)5(0.33)9(0.63)6(0.50)0(0)260.37膜翅目Hymenoptera64(3.56)42(2.74)41(2.88)25(2.07)34(3.11)2062.94蜈蚣目Chilopoda51(2.83)29(1.86)38(2.67)12(1.00)20(1.85)1502.13蜉蝣目Epheneroptera2(0.1)0(0)2(0.14)0(0)1(0.09)50.06直翅目Orthoptera6(0.35)5(0.34)2(0.14)1(0.08)2(0.20)160.23等足目Isopoda6(0.31)6(0.41)3(0.21)3(0.24)3(0.25)210.29半翅目Hemiptera2(0.12)2(0.14)1(0.07)0(0)0(0)50.08等翅目Isoptera3(0.15)1(0.06)1(0.07)0(0)1(0.09)60.09挠足目Copepoda1(0.05)0(0)1(0.07)1(0.08)1(0.09)40.05缓步类Tardigrada0(0)0(0)1(0.07)0(0)0(0)10.01倍足类Diplopoda1(0.05)1(0.06)0(0)0(0)1(0.09)30.04蜚蠊目Blattoptera1(0.05)1(0.06)0(0)1(0.08)0(0)30.04合计total178315491425120411087069类群数communities201719151621㊀㊀在5种种植模式中,均以弹尾目㊁蜱螨目为优势类群㊂G模式除弹尾目外,蜱螨目数量最多,占该样地总捕获量的21.63%,蜘蛛目㊁膜翅目㊁鞘翅目㊁蜈蚣目为常见类群,其余为稀有类群(仅占3 42%)㊂G模式类群数与动物数量最多,GW模式以弹尾目(64.15%)㊁蜱螨目(22.34%)为优势目,蜘蛛目(3 21%)㊁膜翅目(2 74%)㊁鞘翅目(2 55%)㊁蜈蚣目(1 86%)为常见类群,稀有类群共计10类(1 60%)㊂GR模式捕获的土壤动物共计19类,1425头,蜱螨目(18 11%)是仅次于弹尾目的优势目㊂W模式以弹尾目(77 82%)㊁蜱螨目(12 53%)为优势目,与其他模式相比,弹尾目占样地内捕获的比例最高,但捕获类群数最少㊂R两次取样共获得土壤动物16类,1108头,该样地以弹尾目(74 49%)㊁蜱螨目(14 78%)为优势目,土壤动物捕获量最少㊂2.2㊀不同模式土壤动物多样性主要参数比较对6月份5种不同经营模式的土壤动物主要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发现,各模式之间H指数和IDG指数从大到小排序为G>GR>GW>W>R㊂W模式多样性指数最低,与R模式多样性值差异并不大㊂复合模式的丰富度指数与密度-类群指数都显著高于纯农模式,体现了林农复合模式的优势,两种复合模式间差异较小㊂G模式的H和IDG值均高于其他模式,这可能是由于纯林模式没有人为干扰㊁生境比较复杂所导致㊂各模式的J值依次为G>GW>GR>W>R㊂均匀度指数差异较小,但同样表现为纯农模式较低,说明林农复合模式可以更好地调节土壤动物群落的类群分布㊂各模式C值从小到大排序为G<GW<GR<R<W㊂对H和IDG指数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两种指数的相关指数为0.996,呈显著相关㊂J和C值则呈显著负相关㊂92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9卷各种种植模式的多样性指数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㊂GW和GR之间,以及W和R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表2)㊂表2㊀不同模式土壤动物多样性参数Table2㊀Paramentofsoilanimalbiodiversity种植模式patterns丰富度abundanceHJCIDGG16.330ʃ2.309a1.441ʃ0.034a0.518ʃ0.024a0.372ʃ0.014c1.453ʃ0.175aGW12.670ʃ1.528b1.144ʃ0.053ab0.452ʃ0.003b0.470ʃ0.030b1.191ʃ0.212abGR13.330ʃ1.528b1.186ʃ0.004ab0.459ʃ0.019b0.470ʃ0.014b1.067ʃ0.102abW11.330ʃ1.155b0.866ʃ0.075b0.357ʃ0.026c0.625ʃ0.042a0.970ʃ0.100bR11.330ʃ1.528b0.951ʃ0.046b0.393ʃ0.027c0.576ʃ0.026a0.954ʃ0.118b㊀㊀注: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0.05水平差异显著㊂Note:Differentlowercasesshowedsignificantdifferenceat0 05level.2.3㊀不同模式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时间变化对不同种植模式土壤动物群落的时间变化统计分析表明,G㊁GW㊁GR㊁W模式的主要多样性参数差异不显著(表3)㊂表3㊀不同模式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参数的季节变化Table3㊀Seasonalchangeofcommunitystructureparametersofsoilanimal种植模式patterns月份month丰富度abundanceHIDGJCG310ʃ1.155a1.453ʃ0.094a1.323ʃ0.112a0.626ʃ0.070a0.325ʃ0.060a616ʃ3.214a1.425ʃ0.043a1.372ʃ0.274a0.513ʃ0.022a0.291ʃ0.005aGW39ʃ1.528b1.212ʃ0.272a1.187ʃ0.377a0.561ʃ0.089a0.251ʃ0.068a611ʃ1.155a1.121ʃ0.034a1.099ʃ0.161a0.463ʃ0.009a0.23ʃ0.021aGR38ʃ0.578b1.145ʃ0.142a1.448ʃ0.334a0.563ʃ0.067a0.266ʃ0.054a613ʃ1.732a1.177ʃ0.032a1.026ʃ0.126a0.460ʃ0.016a0.221ʃ0.009aW36ʃ0.000b0.718ʃ0.070a1.056ʃ0.056a0.401ʃ0.039a0.109ʃ0.037a611ʃ1.155a0.879ʃ0.092a0.979ʃ0.105a0.363ʃ0.035a0.134ʃ0.041aR36ʃ1.000b1.003ʃ0.098a1.219ʃ0.211a0.563ʃ0.012a0.201ʃ0.020a611ʃ1.528a0.929ʃ0.049a0.946ʃ0.114b0.385ʃ0.033b0.156ʃ0.017b㊀㊀R模式除H值外的多样性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㊂在丰富度指数方面只有G种植模式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他种植模式的丰富度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㊂6月的丰富度指数显著大于3月丰富度指数,说明时间变化对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指数影响显著㊂G模式的丰富度指数变化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没有人为干扰的纯林模式土壤动物的稳定性更好㊂但6月丰富度指数标准差较大,可能由于取样点土壤含水量较多,导致土壤动物丰富度较低㊂除丰富度指数外,其他指数随时间的变化整体呈现减小趋势㊂虽然6月所获得的土壤动物数量和种类较3月有极大的增长,这是由于6月气温较高,降水量上升,地表植被生长迅速,优化了土壤环境㊂但多样性指数却呈下降趋势,说明人为干扰的影响过大,例如农作物收获㊁土壤翻耕㊁农药喷施等导致了样地土壤动物群落的变化出现衰退现象㊂2.4㊀不同模式土壤动物各样地间的相似性对不同模式土壤动物群落的相似性进行了So⁃renson指数与Jaccard指数的分析,结果见表4㊂由表4可知,两种指数都表明G模式和GR模式的相似性最高(S1=0.923,S2=0.857)㊂W模式与R模式的相似值最低(S1=0.774,S2=0.632)㊂G模式与GW模式㊁GR模式的相似值都大于G模式与W模式㊁R模式的相似值,这说明G模式的土壤动物表4㊀不同模式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Table4㊀Similaritycoefficientofsoilanimalcommunityindifferentmodels相似指数similaritycoefficient种植模式patternsGGWGRWGGW0.919S1GR0.9230.833W0.8570.8130.824R0.8890.8490.8570.774GGW0.850S2GR0.8570.714W0.7500.6840.700R0.8000.7370.7500.63203㊀第2期张林杰,等:银杏的复合经营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群落与复合模式土壤动物群落更加相似㊂W模式和R模式的相似性指数在两种指数分析下都为最小,这说明虽然小麦和油菜为纯作,但其土壤动物群落的相似性较低㊂而且W与GW㊁R与GR的相似性指数低于相对应的G与GW㊁G与GR的相似性指数,说明银杏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大于农作物的影响㊂因此,土壤动物群落的相似性受种植模式影响很大㊂3㊀讨㊀论土壤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㊁能量和信息循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4]㊂试验地土壤动物的优势种群为弹尾目与蜱螨目,分别占60%和18%以上,在不同种植模式下都是如此㊂这与王广力等[25]的研究得出优势目为线蚓类(占60%)不同,可能与其研究地处于洞庭湖区,研究地会被水淹的情况有关㊂土壤动物生活在土壤空隙中,常被水淹的研究地线虫类更具优势[25]㊂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土壤类型㊁耕作方式㊁土壤湿度㊁管理模式等[26-27]㊂在所获得的土壤动物总量中有80%以上为6月份所得,这是由于3月气温较低,土质较硬,土壤空隙略小,不利于土壤动物活动和繁殖㊂在林地和农田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以弹尾目㊁蜱螨目为主㊂G模式的丰富度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最高(H=1.41,IDG=1.67),表明G模式的土壤动物类群较多,土壤动物环境更复杂㊁更稳定,为生态系统的循环起到相应的作用,从而促使纯林模式植被生长更适宜,形成相互促进作用㊂W和R纯农模式的优势度指数较高(C=0.62),说明纯农模式下土壤动物除了弹尾目和蜱螨目外,其他的动物类群较少㊁种类单一㊁生态结构不稳定,这与纯农模式的耕作模式及管理方法有关㊂纯农模式需要定时耕作㊁施肥㊁喷药,这些管理措施都会对土壤动物造成很大的影响㊂这一结果与刘扬等[28]的研究结果相同,农田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最低,说明土壤动物种类相对单一㊂GW和GR模式的多样性指数低于G模式,高于W和R纯作模式(G>GR>GW>R>W)㊂5种模式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GR和GW两种模式差异不显著,W和R两种模式差异不显著㊂这成为推广林农复合经营的一个优势,不仅可以改善纯农模式对土壤肥力和土壤动物群落的消极影响,又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经济效益,虽然生态效益并没有纯林模式的效果突出,但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了生态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29]㊂综合来说,土壤动物多样性总体呈现为复合模式优于农田纯作模式㊂随时间变化导致土壤动物群落发生变化,最显著差异就是丰富度指数㊂除G模式外,丰富度指数在6月与3月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㊂R种植模式除H值外各多样性指数随季节变化呈显著差异㊂其他4种经营模式则没有这种变化,这与刘仁涛等[30]的研究结果有一定差异㊂此次研究中,时间变化除对R模式有显著影响外,对其他种植模式并无显著影响,可能与当地管理模式和耕作方式有关,需要进一步验证分析㊂不同经营模式之间的相似性呈现G模式与其他4种模式相似指数较高,并且与GW和GR模式的相似指数高于W和R模式,两种复合模式间的相似指数也较高,W与R模式的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指数最低,主要是由于施肥㊁喷药和土地利用方式的程度不同所引起㊂W种植模式在收获后没有进行翻地,将根部留在土壤中作为有机肥,R模式在收获后进行了翻地㊁施药等一系列的农业活动㊂农药的使用对优势类群数目的消长和常见类群与稀有类群的种类减少有显著作用[31]㊂这一复合模式之间相似㊁纯农模式之间相似性最低的结果与战丽莉等[32]的研究结果一致㊂复合模式中由于林木根系的作用,对一定范围内土壤动物的生存环境起到缓解作用,可以相对地减少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动物的不利影响,减少人为干扰的影响,促进趋于更加稳定的土壤生态系统㊂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表明,纯农模式对土壤动物有消极作用,银杏复合模式对于提高土壤动物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动物群落具有一定的影响,银杏纯林模式对土壤动物的影响最优,但经济效益较小㊂复合模式则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尹文英.中国土壤动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邓晓保,邹寿青,付先惠,等.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动物个体数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3,23(1):130-138.DengXB,ZouSQ,FuXH,etal.TheimpactsoflandusepracticesonthecommunitiesofsoilfaunaintheXishuangbannarainforest,Yunnan,China[J].ActaEcologicaSinica,2003,23(1):130-138.[3]NakamuraY.TheeffectsofsoilmanagementonthesoilfaunalmakeupofacroppedandosolincentralJapan[J].Soiland13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9卷TillageResearch,1988,12(2):177-186.[4]吴廷娟.全球变化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2):581-588.WuTJ.Effectofglobalchangeonsoilfaunadiversity:areview[J].ChineseJournalofAppliedEcology,2013,24(2):581-588.[5]BlankinshipJC,NiklausPA,HungateBA.Ameta⁃analysisofresponsesofsoilbiotatoglobalchange[J].Oecologia,2011,165(3):553-565.[6]SimmonsBL,WallDH,AdamsBJ,etal.Long⁃termexperi⁃mentalwarmingreducessoilnematodepopulationsintheMcMurdoDryValleys,Antarctica[J].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2009,41(10):2052-2060.[7]JucevicaE,MelecisV.GlobalwarmingaffectCollembolacommu⁃nity:along⁃termstudy[J].Pedobiologia,2006,50(2):177-184.[8]LandesmanWJ,TreonisAM,DightonJ.Effectofaone⁃yearrainfallmanipulationonsoilnematodeabundancesandcommunitycomposition[J].Pedobiologia,2010,54(2):87-91.[9]LindbergN,EngtssonJB,PerssonT.Effectsofexperimentalir⁃rigationanddroughtonthecompositionanddiversityofsoilfaunainaconiferousstand[J].JournalofAppliedEcology,2002,39(6):924-936.[10]范换,王邵军,阮宏华,等.苏北沿海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动物群落及其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3):1-7.FanH,WangSJ,RuanHH,etal.EffectsofsoilfaunaonlitterdecompositionanditscommunitystuctureunderdifferentlandusepatternsincoastalregionofnorthernJiangsuProvince[J].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2014,38(3):1-7.[11]李晓强,殷秀琴,孙立娜.松嫩草原不同演替阶段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特征[J].生态学报,2014,34(2):442-450.LiXQ,YinXQ,SunLN.Soilmacro⁃faunalguildcharacteris⁃ticsatdifferentsuccessionalstagesintheSongnengrasslandofChina[J].ActaEcologicaSinica,2014,34(2):442-450.[12]汪贵斌,曹福亮,程鹏,等.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模式土壤酶活性及综合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4):1-6.WangGB,CaoFL,ChengP,etal.Theactivitiesandintegratedevaluationofsoilenzymesofdifferentagroforestrypat⁃ternsofGinkgobiloba[J].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2010,34(4):1-6.[13]尹文英.中国土壤动物检索图谱[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4]廖崇惠,陈茂乾.热带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的次生演替和发展过程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0,1(1):53-59.LiaoCH,ChenMQ.Theresearchofsecondarysuccessionanddevelopmentoftropicalplantationsoilfauna[J].ChineseJournalofAppliedEcology,1990,1(1):53-59.[15]廖崇惠,李健雄,黄海涛.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生态学报,1997,17(5):549-555.LiaoCH,LiJX,HuangHT.Soilanimalcommunitydiversityintheforestofthesouthernsubtropicalregion,China[J].ActaEcologicaSinica,1997,17(5):549-555.[16]ShannonCE,WeaverW.The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M].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1949.[17]PeetRK.Themeasurementofspeciesofdiversity[J].AnnualReviewofEcologyandSystematics,1974,5:285-307.[18]PielouEC.MathematicalEcology[M].NewYork:Wiley⁃Inter⁃science,1985.[19]PielouEC.Themeasurementofdiversityindifferenttypesofbio⁃logicalcollection[J].JournalofTheoreticalBiology,1966,13:131-144.[20]SimpsonEH.Measurementofdiversity[J].Nature,1949,163:688.[21]WhittakerRH.Evolutionandmeasurementofspeciesdiversity[J].Taxon,1972,21(2/3):213-251.[22]朱登强,王军辉,张守攻,等.西藏色季拉山西坡急尖长苞冷杉林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垂直分布格局[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5):1-6.ZhuDQ,WangJH,ZhangSG,etal.Changesinspeciesdi⁃versityandcommunitystructureofAbiesgeorgeivar.smithiiforestalongaltitudinalgradientsonthewesternslopeofSejilaMountaininTibet[J].JournalofNorthwestForestryUniversity,2008,23(5):1-6.[23]李志伟,童晓立,张维球,等.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1):80-84.LiZW,TongXL,ZhangWQ,etal.Diversityofsoilinverte⁃brateassemblagesintheforestofShimentaiNatureReserve,GuangdongProvince[J].Journalof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4,25(1):80-84.[24]黄秋娴,王志刚,黄大庄,等.保定市不同绿地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7,22(1):74-78.HuangQX,WangZG,HuangDZ,etal.ComparisonofthecommunitystructureofsoilanimalsfromdifferentgreenbeltsinBaodingcity[J].HebeiJournalofForestryandOrchardresearch,2007,22(1):74-78.[25]王广力,王勇,韩立亮,等.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J].生态学报,2005,25(10):2630-2636.WangGL,WangY,HanLL,etal.SoilanimalcommunitiesofvariouslyutilizedintheDongtingLakeregion[J].ActaEcologicaSinica,2005,25(10):2630-2636.[26]朱强根,朱安宁,张佳宝,等.华北潮土区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动物丰富度与多样性[J].土壤,2010,42(2):236-242.ZhuQG,ZhuAN,ZhangJB,etal.AbundanceanddiversityofsoilfaunaunderdifferenttillagesystemsinfluvoraquicsoilinnorthChina[J].Soils,2010,42(2):236-242.[27]张志罡,孙继英,胡波,等.土壤动物研究综述[J].生命科学研究,2006,10(4):72-75.ZhangZG,SunJY,HuB,etal.Reviewonedaphiczoologyre⁃search[J].LifeScienceResearch,2006,10(4):72-75.[28]刘扬,张岸,严莹,等.崇明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3):288-295.LiuY,ZhangA,YanY,etal.Diversityofsoilanimalcommunityunderdifferentland⁃usetypesinChongmingIsland[J].JournalofFud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2011,50(3):288-295.[29]宗跃光,周尚意,彭萍,等.道路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3,23(11):2396-2405.ZongYG,ZhouSY,PengP,etal.Perspectiveofroadecologydevelopment[J].ActaEcologicaSinica,2003,23(11):2396-2405.[30]刘仁涛,赵哈林,赵学勇.半干旱区草地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温湿度的关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1):97-101.LiuRT,ZhaoHL,ZhaoXY.Seasonalchangesofsoilfaunaldiversityanditsrelationtotemperatureandmoistureinsemi⁃aridgrassland,northChina[J].JournalofAridLand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3,27(1):97-101.[31]王振中,张友梅,李忠武,等.有机磷农药对土壤动物毒性的影响研究[J].应用生态报,2002,13(12):1663-1666.WangZZ,ZhangYM,LiZW,etal.Effectof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toxicityonsoilanimal[J].ChineseJournalofAppliedEcology,2002,13(12):1663-1666.[32]战丽莉,许艳丽,张兴义,等.耕作方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2,31(9):2371-2377.ZhanLL,XunYL,ZhangXY,etal.Effectsoftillagemodeonthediversityofsoilmeso⁃andmicro⁃fauna[J].ChineseJournalofEcology,2012,31(9):2371-2377.(责任编辑㊀田亚玲)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 in —0 . H O Y — n NGX a g n n Z A us e
( otes Frs yU iesy abn104 H inj n ,C ia N r at oet nvri ,H ri 50 0, e og ag hn ) h r t l i
A src: aigf esitps(o f uefr t f i aa e t i o n g , o f obas sio m o nig b t tT k v o e sio r e c s r awt yu gae sio yen , ol f o p udn a n i ly l p o soP e p a h l s c
c mp u d ma a e n f o e t a d a r u t r ti b i u l x se h f c n s i c e c r p r ,a d te s o o n n g me to r s n g c u i s o v o sy e itd t e e e t o ol h mia p o e t f il e l y n h r i e
dfe n eb c u eo eyo h rp i r c e a s fv t fteco .Al i l,slcigo t l ne rp igv r t sso l mp v h ol f e e l na l ee t pi n ma itro pn a ei h ud i r etesi e e — e i e o
N . (u o7 ) o4 S m N .3
文章编号 :0 5— 25 20 0 0 3 0 10 5 1 ( 06)2— 0 8— 3
农 林 复合 经 营对 土壤 化 学性 质 的影 响
孟祥楠 , 赵雨森
(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0 4 ) 5 0 0
摘
要: 本试验 选取 了拜泉县幼龄云杉 纯林 土壤 、 豆土壤 、 大 落叶松一 美国红云 豆农林 复合 经 营型土壤 、 杨树一 水
t ey i o s a d . n3 kn so o o u d n n g me t f oe t d a r u t r ee t d i h sts , h f c fp P i l n fr tl v e n I i d f mp n i gma a e n r s a g i l es l ce nt i t t e e e t - c of n c u e o o lrd e swo d r o s te b s. a — y r a o ti h e t
ma a e n ff r s a d a c lu e o a c - n g me to e t n u t r fl r h Ame c n r d co d b a s o o n i g ma a e n ffr s— d c n f o i r a e l u e n ,c mp u d n n g me to o t e me ii e o
类型 中, 杨树~板 蓝根效果最好。
关键词 : 农林复合 经营 ; 混农林业 ; 土壤化 学性质
中图分类 号 :7 4 2 s 1 . 文献 标识码 : A
E e t o o o n igM a a e n fF rs a d A rc l r f c f mp u dn n g me to o et n g iut e s C u o ol h mia P o e t nS iC e cl rp r y
Ke r s c mp u dn n gme t ffrs da r utr :a rfrs y;si c e c rp r y wo d :o o n igma ae n eta gi lue g oet o o n c o r ol h mia po et l y
飞 蓟和杨树一 板蓝根林 药复合 经营型土壤 等 5种土壤类型作为研 究对 象, 究各 种农林 复合 经营条件 对土壤化 学 研 性 质的影响。研 究结果表 明 : 实行农林复合 经营对 土壤化 学性质 有显著 的影响 , 因作物 的品种 而存 在差异 。总 并 体 来看 , 只要选择适 宜的间作品种 , 一般 对林地 的土壤都 有 良好 的改善 作用。在本 试验 选择 的 3种 农林 复合 经 营
ppa- l u aim m adppa-yr w a ot nB iunC u t a rsa hojc ,tee t fec i f olr i b m m r u n lr es odr )i a a o n s eer bet h c o ahkn o sy a o d o q y c s d
c mp u d n n g me t o dt n o r s a d a rc l r n s i c e c l p p ry i t d e o o n ig ma a e n n i o ffe t n g i ut e o ol h mia r e t s su id.Re u t s o e h ti c i o u o s ls h w d t a n
维普资讯
20 0 6年 7月
防
护
林
科
技
J 1 2 0 u., 0 6
第 4期( 7 期) 总 3
P o e t n F r s S in e a d T c n lg r tc i o e t ce c n e h o o y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