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范围
北京顺义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北京顺义区重点中学初一(上)期中语文一、基础•运用(共16分,每题2分)走入初中,同学们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
这学期的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主要是“重阳赏菊花”和“参观国家博物馆”。
1.10月4日重阳节后,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参观菊花展,记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请阅读材料,完成(1)-(4)小题。
①走进主展区北海阐福寺,人们霎时会被眼前的各色菊花深深吸引。
那丛丛簇簇的菊花随风摇摆,像亭亭玉(丽、立)的少女翩翩起舞,无比(娇、骄)媚。
阐福寺院内共设(制、置)14间展棚,集中展示了一千余盆利用短日照技术调控花期的各种菊花。
②前院及周边还散布着悬崖菊、多头菊、并蒂菊等。
特别是并蒂菊,五六朵菊花并列生长在一条茎上。
③它们的朝向不同,花朵紧紧贴在一起,像姊妹永不分离一样,令人瞪目结舌。
悬崖菊、塔菊、球菊、多头菊也相映成趣;有的全部盛开,争奇斗艳,毫不吝啬地展现它们的魅力;有的好似在和游人捉迷藏,在花叶的荫蔽下匿笑,憨态可掬;④还有的含苞(待、侍)放,好像在贮蓄力量,想早些看看这五彩缤纷的世界……(1)文段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并蒂(dì) 茎(jīng) 匿(nì)笑贮(zhù)蓄B.并蒂(tì) 茎(jìng) 匿(nì)笑贮(chǔ)蓄C.并蒂(tì) 茎(jìng) 匿(ní)笑贮(zhù)蓄D.并蒂(dì) 茎(jīng) 匿(ní)笑贮(chǔ)蓄(2)检查文段,结合内容和词语意思,文中加粗词语选择错误的一项是()A.因为形容花姿态美好挺拔,所以“亭亭玉立”正确。
B.因为表现花朵娇艳.美丽.多姿,所以“娇媚”正确。
C.因为寺院内设立、提供展棚,所以“设制”正确。
D.因为花朵还未开放,所以“含苞待放”正确。
(3)划线句成语使用有误,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光彩夺目B.赞叹不已C.神清气爽D.目瞪口呆(4)结合文意,对文中词语词性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①“走进主展区北海阐福寺”中“进”字是趋向动词,表示走的方向。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对应数字用2B铅笔涂黑。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1-3题20分)1.(8分)七年级一班同学开展“记录我的初中新生活”学习活动,请你一起来完成。
小雨同学在日记本里记录了初中开学第一天的感受:“我终于可以看到新学校了,心里好激动啊!在校园里见到最多的颜色就是绿色,那浓绿像是①zhù蓄了终年的绿意。
校园是美丽的银河,朗朗书声是银河上回荡的②lín lín清波,老师踏着清波,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希望就从这里开始。
希望,是茫茫天宇间的一个闪烁的星宿,勇敢勤奋的人会想尽办法去摘取,使之成为自己的现实;懒惰蠢钝的人只会永远地张着大口,茫然地看着希望飞逝。
经过小学六年的锻炼,使我们都成为一个个战士,拿上我们的武器,整装待发,向新学期的目标冲击!”(1)请把“千磨万击还坚劲”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请帮助小雨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zhù②lín(2分)(3)语段中划横线句用了的修辞方法,同学们都觉得写得很不错。
(2分)(4)画波浪线句有一个语病,请你帮小雨写出修改意见。
.(2分)2.古诗文名句填空。
(7分)开学两个月的学习,同学们在古诗文中欣赏美景,感受诗情,学习方法。
我们一起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欣赏“潮平两岸阔,(1)”的开阔平静,也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感受到“枯藤老树昏鸦,(2)”的凄凉萧瑟;我们在“正是江南好风景,(3)”中感受杜甫感慨时事之悲,也在“遥怜故园菊,(4)”中感受岑参对和平的渴望之切;我们也在《论语》中学习到“(5),思而不学则殆”的方法,认识到“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
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重点归纳

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重点归纳1.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重点归纳描写的种类及作用种类:(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9)环境描写(10)细节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重点归纳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3.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重点归纳一、古诗文(一)诗:每周一诗第1—8首、第三单元所有诗歌,《小石潭记》要求:以理解为基础,背诵滚瓜烂熟,默写毫不犹豫、准确无误。
(注:题型为默写填空。
)(二)诗歌理解:第三单元《杜甫诗三首》、《卖炭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题破山寺后禅院》(注:题型为填空题与选择题。
)(二)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白洋潮》要求:1.熟读课文。
2.熟记以下内容:文学常识(注释1)、加点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基本内容、写作手法、主旨。
(参考资料:课堂笔记、《文言诗文点击》、《中考文言诗文考试篇目点击》、课堂测验本、过关测验卷、语文公共博客复习指南等。
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1.初一上册期中考试语文知识点总结篇一《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观沧海》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
其诗以慷慨悲壮、宏伟壮观著称。
著有《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篇。
2、《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属于实写,描写了海水和山岛的景象,由远及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属于想象的虚写,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
初一上册期中语文考试带答案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2012.11.15第一部分:基础知识(38分)一、把下面句子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分)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大地。
二、看拼音,写词语。
(5分) yùn hán hán xuān k é sòu k ū ji é m éng l óng ( ) ( ) ( ) ( ) ( ) 三、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 静谧.(m ì) 幽径 (j īng) 唱和.(h è) 吟咏.(y ǒng ) B 阻挠.(l áo) 要挟.(xi é) 竣.工(j ùn) 藐.视(mi ǎo) C 诅.丧(j ǔ) 和谐.(xi é) 洋溢.(y ì) 荒唐.(t áng) D 悦.耳(yu è) 悠.久(y ōu) 蜷.缩(qu án) 蜿.蜒(w ān) 四、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组。
(2分) A 、烘烤 悬崖峭壁 寝不安席 惹人叽笑 B 、优虑 可见一斑 风烛残年 不约而同 C 、静谧 宠然大物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D 、凄凉 津津乐道 忑忐不安 纷至沓来 五、选词填空。
(7分) (1)幽静 安静 宁静A 教室里( )极了,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
B 我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令人独享的( )。
C 西蒙死了,她的脸上显出死的( )。
(2)庄重 隆重在这个全国人民热烈欢庆的隆重日子里,他在国旗下( )地举起右手向党宣誓,(3)清脆 清翠A 每一棵树前是我的知己,它们迎向送来无边的( ),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B 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生异常( )。
的音响。
六、按要求写句子。
(8分) 1. 他笑着对我说:“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初一语文期中考考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窗户(chuāng hù)B. 摇曳(yáo yè)C. 气氛(qì fēn)D. 欢快(huān kuài)2.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留恋(liú liàn)B. 恍若(huǎng ruò)C. 漫步(màn bù)D. 拔苗助长(bá miáo zhù zhǎng)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稀疏(xī shū)B. 呼啸(hū xiào)C. 灵巧(líng qiǎo)D. 稀奇古怪(xī qí gǔ guài)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
D. 由于天气原因,运动会延期举行。
5.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雪中送炭B. 拔苗助长C. 鹏程万里D. 一鸣惊人6.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 下列词语中,没有同音字的一项是()A. 悲伤(bēi shāng)B. 保密(bǎo mì)C. 悲凉(bēi liáng)D. 毕业生(bì yè shēng)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B.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眨眼睛。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河唱着歌,流向远方。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第八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

2023-2024学年北京八中初一(上)期中语文年级:初二科目:语文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
25个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机读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
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6分)打开语文书,便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世界的大门:生动鲜活的语言,描绘着多姿多彩的四季:细腻真挚的笔触,抒写着温暖心田的真情:深思熟虑的文字,记录着耀眼明媚的成长……八中初一某班同学想要开展“语文到底有多美”的专题活动,现邀请你一起加入!语文之美,美在欣赏品味语文是否美丽,这常常取jué_____于我们能否带着欣赏的眼光去感受。
细细端详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
别致的封面便贮.蓄着浓郁的语文之美。
教科书封面主要由文字和图画两部分组成。
“语文”二字是封面最显眼的文字。
这两个字苍劲有力,生动流畅。
图画部分来自吴昌硕的画作《菊花》。
画面中的菊花伴石而生,泼泼洒洒,即便是迎着咄咄..逼人的萧瑟秋风,也依然开得烂màn___,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不禁让人想到_______(作家姓名)的《秋天的怀念》,想到那静谧..的秋,热烈的菊,想到他深深怀念母亲的心xù_____。
浓淡相间的古朴画风就这样烘.托出了气韵生动的语文之美,这一切都让人感kǎi_____万千。
语文,真美!1.请你用正楷字书写“语文到底有多美”这一活动主题。
2.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取决烂漫心绪感慨B.取决烂慢心絮感概C.取诀烂慢心绪感概D.取诀烂漫心绪感概3.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chǔduóbìhōngB.chǔduōmìhòngC.zhùduóbìhòngD.zhùduōmìhōng4.结合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作者的名字。
中考_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计划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计划1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范围为第一至三单元,另加一篇名著导读和四首课外古诗词。
本次复习计划,根据语文试卷的出题方式来看,不是按照课本来一点一点复习,而是按照题型依次或混搭着复习下去。
具体复习方式如下: 第一,选择题方面。
第一题和第二题一般是字音题,所以按照进度来看,可以每天检查三课或两课的生字,包括课后的读读写写,和课下注释里的生字,另外还要要求学生记忆重点生字词的意思,课上以听写或提问的方式检查,不单独留课上时间。
第三第四题一般为病句题和语序题或者是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后两项较简单,首先说一说病句题,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病句修改是一项难点,上周我已经对学生进行了专项练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复习周还应对学生进行专练,注重总结和练习。
在语序题方面,正确率很高,但是还是有会出错的同学,这方面还是不能大意,在讲题过程中还是要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抓住要点。
第二,选择题后一般为综合性试题,类型有新闻,仿写,活动等,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既要有分析能力还要有组织语言表达的能力,一般学生都能作答,但是都不是很规范,存在审题不清,语言不通等情况,在做题和讲题的过程中还应多提醒学生注意审题和语言表达,先理顺好思路再在卷子上书写。
第三,诗歌和文言文阅读方面,考试范围内重点有两篇,《孙权劝学》和《木兰诗》。
主要复习其中的文言现象,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全文背诵,和重点字词的识记,还有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除了课内,还包括课外文言文阅读,从以往做的题中总结的重点词语。
除重点字词外,还应指导学生总结文言断句方法和句子翻译注意点。
第四,阅读题,从平时练习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较差,情节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情感分析能力较差,还应多加练习和总结。
第五,写作方面,从学生作文来看,大多数学生出现字迹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和病句错字较多的情况,还应多加练习,这三单元的写作方向是写出人物精神,学习抒情和抓住细节,虽然课堂中已经讲过,练过但是还应该再抽出时间讲解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