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型40例救治体会

期 和垂 危 期 ( 期 ) 极 。 13 治 疗 方 法 () 体 病 轻 度 肺 出 血 型 的治 疗 : . 1钩
涌 出 , 双肺 点 片 状 阴影 或 大 片融 合 等 出 血表 现 , 有 于
—
Vol l No _9 .2 P.5 7 20 02
—
Q Q 生
・
临床诊治 ・
旋体病 肺 出血 型 4 O例救 治体会 钩 端 螺
王永 兵 ・张发 明 , 希平 , 李
1 湖 北 省 利 川 市 沙 溪 乡计 生站 ( 北 利 川 4 5 2 ) 湖 4 4 5
2 江西 医学 院第 一附属 医院( 江西 南 昌 3 0 0 ) 3 0 6 3 湖 北 省 利 川市 人 民 医 院 内科 ( 北 利 川 4 5 0 ) 湖 400
减 轻 心脏 负 荷 和增 强 心 功能 。
诊 断 依 据 () 行病学资料 ; 1流
1 2 诊 断标 准 .
() 2 急性 起 病 、 寒 发 热 、 身 酸 痛 、 力 、 畏 全 乏 眼结 膜 充 血 、 肠 肌 压 痛 、 股 沟 浅 表 淋 巴结 肿 大 并 压 痛 、 腓 腹 咯
维普资讯
第 1 第 2期 ( 5 9卷 第 7页 )
湖 北 民族 学 院 学 报 ・医学 版
o m a fH u e n tt e fr Na inaiis "M e ialEd t n u 1o b iI siut o to lt e d c ii o
【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 肺出血; 治疗; 抢救 【 中图分类号 】 544 R l. 【 文献标识码 】 A
如何处理新生儿的出血性疾病

如何处理新生儿的出血性疾病新生儿的出血性疾病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的与出血相关的疾病,通常由于出生时凝血功能不完善引起。
这些疾病包括新生儿出血症、脐带出血和脑室内出血等。
针对这些疾病,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提前了解症状、预防和处理方法,以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第一,了解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症状和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儿出血症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皮下或黏膜出血(如鼻出血、骨折、血肿)、持续大面积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如脑出血)等。
脐带出血是由于脐带剪断后凝血机制发生障碍,常表现为脐带出血持续时间延长和较大的出血量。
脑室内出血则是指新生儿发生在脑室内的出血,可导致脑功能异常甚至危及生命。
这些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涉及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障碍等。
第二,预防是关键。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预防主要是通过准妈妈和家人的合理产前护理来实现。
准妈妈在怀孕期间要保持良好的营养,尤其是要摄入足够的铁和维生素K等有助于凝血的营养物质。
此外,准妈妈还要避免受伤和感染,保持心情愉快,提高孕妇自身免疫力,以减少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风险。
第三,处理新生儿出血性疾病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
一旦发现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症状,家长应立即将孩子送到医院进行确诊和治疗。
医护人员会根据病情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液凝血功能检查和出血时间检查,从而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对于不同类型的出血性疾病,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可以通过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来提高凝血功能,或者进行手术止血等。
最后,患有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孩子也需要家长的关爱和照顾。
在治疗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按时给予药物和治疗,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此外,家长还应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避免孩子受到外界的刺激和伤害。
同时,也要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树立信心。
总结起来,处理新生儿出血性疾病需要提前了解症状和预防方法,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立止血在新生儿出血中的应用

立止血在新生儿出血中的应用立止血是从巴西矛头蝮蛇蛇毒中分离得到,以止血作用为主的酶制剂。
主要成分是巴曲酶和微量的凝血因子X脂依赖性激活剂。
由于立止血具有速效、高效、长效、安全和方便且不受血浆凝血酶抑制剂影响的诸多优点,因而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出血性疾病。
现就立止血在新生儿出血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大多为应激状态,如窒息、早产、极低体重和重度感染,机体发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的代偿反应,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使胃肠道平滑肌收缩胃黏膜血流量减少,炎症介质释放,胃酸和胃泌素分泌亢进,胃酸度明显升高,从而引起应激性溃疡,造成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急性糜烂、溃疡和出血等病理改变。
立止血具有凝血酶和凝血激酶的作用,只在出血部位产生凝血作用,在正常的血管内无凝血作用,但凝血酶在酸性环境中易于失去活性,新形成的凝血酶在胃液pH<5.0时会被迅速消化[1]。
要使立止血能在消化道出血部位发挥最大作用,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必须降低消化道内的pH 值,所以采用立止血的同时必须给于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
抑制胃酸分泌药主要有:(1)质子泵抑制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2)H2受体阻断药,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
抗酸药主要有复方氢氧化铝片等。
象思密达这类对消化道有很强覆盖能力的药也有很好的效果。
1.1 与奥美拉唑联用:奥美拉唑是胃壁细胞上的H-K-ATP酶的抑制剂,它在酸性环境下能高度浓缩于胃壁细胞内,并转化为次硫磺胺,次硫磺胺与HLKLATP酶中的-SH基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由于抑制了胃酸分泌,故能强有力的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及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及食物刺激引起的酸分泌,致使胃内pH值上升至中性,同时能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从而发挥其很好的间接止血作用。
罗剑华[2]观察立止血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将82例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临床评价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临床评价【摘要】目的了解肺出血发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
方法 46例患儿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加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英国sle5000型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
结果 46例肺出血患儿,呼吸机通气治疗治愈40例,治愈率86.9%;放弃治疗4例,死亡2例,机械通气提高患儿存活率。
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早机械通气,以便能达到早期治疗肺出血的作用,迅速纠正低氧血症,赢得治疗时间。
机械通气为治疗新生儿肺出血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新生;婴儿;肺出血;机械通气肺出血是新生儿疾病中的一种危重临床症侯,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死亡率高达40~50%[1]。
新生儿肺出血在临床表现上多起病较急、进展快,早期缺乏特异性诊断,而一经确诊抢救治疗就非常困难,死亡率极高。
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建立早期防治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对降低其发生率及死亡率非常重要。
现将开封市儿童医院内科2008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肺出血患儿机械通气情况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均符合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标准[2]。
男29例,女17例,胎龄42周3例。
体重2500 g 8例。
年龄50 mmhg时,逐渐下调呼吸机参数:由ippv过渡到间歇指令通气(imv)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再过渡到持续正压通气(cpap)。
当cpap时fio2<0.4, peep≤2.25 mmhg、血气分析正常时,考虑拔管[2,3]。
改为头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并继续给予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拍背、吸痰等治疗。
2 结果46例肺出血患儿机械通气治疗治愈40例,治愈率86.9%,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4例,死亡2例,均为肺大出血或合并dic的患儿或同时有两种以上严重原发病者。
3 讨论新生儿肺出血和低出生体重、缺氧窒息、寒冷损伤综合征、以及早产、重度感染等有关[4]。
本组资料中早产儿32例占69.6%,低出生体质量儿38例,占82.6%。
新生儿肺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新生儿肺出血危险因素分析作者:陈淑君柳锡永吴莉萍金志彪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01期[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105例肺出血和100例无肺出血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肺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胎龄[关键词] 婴儿;新生;肺出血;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1-0026-02新生儿肺出血发生在许多严重原发疾病的晚期,是一种严重综合征,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5‰,尸检的1%~40%[1]。
如何预防肺出血的发生及改善肺出血的预后,了解肺出血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是其关键。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肺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肺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新生儿肺出血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06年1月~2011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符合新生儿肺出血诊断标准[2]的肺出血新生儿105例。
男65例,女40例;胎龄1.2 方法参考文献资料[3,4],记录肺出血组和无肺出血组新生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母亲妊高征、前置胎盘、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出生时重度窒息(至5 min Apgar评分仍≤5分)、胎膜早破、脐带绕颈、羊水异常、低体温、低血糖、严重酸中毒(动脉血pH≤7.15)、严重低氧血症(经吸氧FiO2>0.6仍PaO2≤50 mm Hg)、呼吸暂停、吸入高浓度氧(FiO2>0.6超过24 h)、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肺部感染、肺透明膜病、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等临床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经SPSS 11.5 统计学软件处理,对潜在危险因素采用χ2检验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行多因素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3000字范文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3000字范文在现今社会下,培养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应成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护理毕业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护理毕业论文3000字范文篇1浅析新生儿肺出血早期察看与护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儿男,双胎足月儿,出生体重2.5kg,出生第3天发病,体温35.6°C,全身皮肤青紫,四肢冰凉,患儿口周微绀,反应一般伴吸吮力差,给予保温、吸氧8小时,7小时后发现患儿面色苍白,拒哺,即入NICU,1小时后确诊为肺出血。
1.2治疗方法与结果:该患儿即给予气管插管,止血、纠酸、强心、利尿、保温、改善微循环、防治感染等综合治疗,并同时应用呼吸机治疗。
该患儿治愈出院。
2观察2.1肺出血的高危因素:缺氧、感染、早产、低体重、低体温等是新生儿肺出血的危险因素。
该患儿体重2.5kg,低体温,符合肺出血发病的高危因素,肺出血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早发型在生后24h内发病,甚至出生后即发病;晚发型多在出生后2—4d发病。
在治疗护理过程中,要熟悉肺出血的发病特点,细心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2.2发病时间及原发病:生后1周内起病约占95%,其中生后12小时内发病约占半数;超过1周者为数极少。
原发病有多种,如早产、低体重出生儿、感染性肺炎、重度窒息、先心病、硬肿症、颅内出血、败血症等,都可能引起新生儿肺出血。
2.3临床表现特征:主要表现有拒哺、不吸吮或吸吮无力;气急,呼吸快速而不规则,半数有呼吸暂停,可见鼻翼扇动;青紫,多见于鼻唇沟青紫;呻吟,声音微弱;低体温,可在35°C以下,四肢发凉;出血,开始为血性泡沫痰液,重时可口鼻出血、窒息。
2.4早发现,早插管,早上机:新生儿肺出血从开始少量渗血到最后大量出血不需很长时间,如能及早察觉病情有变,早插管,早上机,则预后大不一样。
为此,当班护士对患儿仔细观察能够在较早发现问题,马上采取措施,吸痰吸出血性液体,即行气管插管证实有肺出血,马上上机以赢得治疗时机。
机械通气治疗婴幼儿呼吸衰竭40例临床分析

对象选 自 2 0 0 7年 1 一20 月 0 9年 1 月我 院 N C IU收治的 4 0 例呼吸衰竭患儿 , 中男 2 其 7例 , 1 例 ; 生儿 包括早产儿 3 女 3 新 2 例 , 2 6例 , 2 ; ≤7h2 >7 h6例 胎龄 2 ~4 , 8 2周 平均 3 周 , 3 周 3 <7 2 2例 ; 体重 10 10~4 0 g平均体重 14 g ~6个月 6例 , 岁 20 , 80 ; ~1 1例 , . 1例 。 1 上 机 前血 气 分析 示 ,a .7 P 一1 5岁 0例 P O ≤6 k a 6 (0 m )P C 66 k a5 m Hg , 5 m Hg ,a O 1 .7P (0 m )符合 Ⅱ型呼吸衰竭 。 > 原发
【 关键词】机械通气 ; 婴幼儿 ; 呼吸衰竭 【 中图分类号】R 4 . 【 5 1 文献标识码】A 【 1 文章编号】17 — 7 1 20 )9 14 0 6 3 9 0 ( 0 90 — 5— 2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类呼吸衰竭 的主要手段 。临床医生需熟 练掌握其使用技巧及灵活调整呼吸机参数 ,才能让 呼吸机发挥
出血 1 。 例
1 机 械 通 气 方 法 . 2
多脏器功能损伤 ,使用呼吸机治 疗前 多因多脏器功能损伤抢救 失败 , 使用呼吸机治疗后抢救成功率达 6 %。因此对婴幼儿应用 5
呼吸机的时机及参数调节应 持积极 而慎重的态度 ,上机指征应
放宽 。本组病人多符合下列一些情况 :①高碳酸血症 :a O > PC :
( ) 出血 。 4肺
上需复苏囊加压给氧者 )④肺透 明膜病 ( MD)肺 出血进展期 , ; H 、
新生儿肺炎护理的具体案例分析

新生儿肺炎护理的具体案例分析案例背景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情可迅速恶化,危及新生儿生命。
本文档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对新生儿肺炎的护理进行详细分析。
案例介绍患者:小王,男,出生28天。
主诉:呼吸困难、咳嗽、发热。
既往史:无。
家族史:无。
护理评估1. 呼吸系统:观察新生儿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听诊肺部呼吸音,评估有无呼吸困难、喘鸣、湿啰音等。
2. 循环系统:观察新生儿心率、心音、血压,评估有无心力衰竭表现。
3. 体温:观察新生儿体温变化,评估发热程度。
4. 饮食:观察新生儿喂养情况,评估摄入奶量、喂养姿势是否正确。
5. 大小便:观察新生儿大小便次数、量、性质,评估有无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
6. 神经系统:观察新生儿意识、反应、肌张力,评估有无神经系统异常。
护理诊断1. 呼吸困难:与新生儿肺炎导致的肺部感染、充血、炎症有关。
2. 发热:与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
3. 营养不良:与肺炎导致的食欲不振、喂养困难有关。
4. 舒适度降低:与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症状有关。
护理措施1.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给新生儿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避免窒息。
2. 给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止咳药等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3. 体温护理:给予新生儿适当的保暖措施,必要时使用退热药物,避免过高或过低体温。
4. 饮食护理:鼓励母亲母乳喂养,保证新生儿充足的奶量;对于喂养困难的新生儿,可采用少量多餐、调整喂养姿势等方法。
5. 消化系统护理:保持新生儿肠道通畅,预防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6. 神经系统护理:观察新生儿意识、反应、肌张力等神经系统表现,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7. 健康教育:向家长讲解新生儿肺炎的病因、症状、治疗和护理要点,提高家长护理新生儿的能力。
护理评价1. 呼吸困难:新生儿呼吸顺畅,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恢复正常。
2. 发热:新生儿体温恢复正常,无发热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例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作者:吴恒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33期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
方法选取40例肺出血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究出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结果 28例患儿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8例痊愈,痊愈率为64.29%。
12例患儿采用一般治疗办法或放弃治疗,其中8例未获得有效治疗,全部死亡。
从患儿的生产情况来分析,共有9例早产儿痊愈, 7例低体重产儿痊愈;痊愈率分别为42.86%和36.84%。
结论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中,应合理运用机械通气,并实现患儿感染的预防和有效止。
同时,采取有效治疗办法解决原发病,使得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治效果大大提高,救治率也显著提升。
【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诊断;治疗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3.043
肺出血是新生儿患病当中较为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病,发展速度较快,且早期诊断难度较大,死亡率很高[1]。
为实现患儿的有效治疗,避免死亡情况的发生,应当及早发现,并采取及时的救治办法。
为探究新生儿的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特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肺出血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取得不错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肺出血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新生儿中,男28例,女12例。
其中低体重产儿19例,体重(2063±641)g;早产儿21例,胎龄(3
2.4±16)周。
其中10例新生儿于出生后1 h内发生肺出血, 19例发生于出生后1~3 h, 8例发生于出生后3~7 d, 3例发生于出生后7 d内。
所有患儿均已被确诊患有肺出血,满足诊断标准。
此外,从新生儿肺岀血的原发疾病情况来看,肺部感染16例,窒息21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2例,肺硬肿症14例,感染性休克10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酸中毒7例;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的患儿31例。
从患儿母亲身体体质和身体状况来看,患有内科疾病,如糖尿病和营养不良、贫血等8例,占20%;患有妇科疾病,如胎盘胎膜和多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疾病11例,占27.5%。
1. 2 诊断方法对所有患儿进行X线检查和实验室分析。
实行床边胸部X线检查,共发现有25例新生儿出现两肺野斑点状粗网状影, 11例出现肺野呈絮状阴影和肺门模糊, 4例新生儿的两肺呈“白肺”,出现完全实变。
1. 3 治疗方法
1. 3. 1 原发病针对患儿的肺出血原发病,运用针对性的治疗办法实现其治愈。
1. 3. 2 肺出血
1. 3.
2. 1 一般治疗①对患儿进行给氧和保暖,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对患儿使用有效抗生素,防治感染情况的发生。
针对肺出血问题,在患儿气管中应用立止血,并通过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实现患儿肺出血的止血。
在实现有效止血后,改善患儿的微循环,应用多巴胺和酚妥拉明强心,使得患儿血液畅通,提高恢复效率。
如患儿因肺出血导致贫血,则对其输注新鲜血,并实现凝血因子和血容量的有效补充。
1. 3.
2. 2 呼吸支持利用呼吸机SIMV模式实现患儿辅助通气治疗。
结合患儿的具体病症,对呼吸机的呼吸参数进行有效选择。
应保证吸入氧浓度在0.6~0.8,且呼气末正压(PEEP)6~10 cm H2O(1 cmH2O=0.098 kPa),呼吸次数(RR)35~45次/min,最大吸气峰(PIP)25~35 cmH2O,呼吸比(I/E)1:1~1.5,气体流量(FL)8~12 L/min,早期30~60 min 测血气分析。
在使用过程中,针对患儿肺出血的情况和具体的临床治疗表现,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如原发病对呼吸的影响有一定不良反应,则及时决定是否对呼吸机进行撤机。
2 结果
对所有患儿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办法,其中,使用机械呼吸通气治疗的患儿28例, 18例痊愈,痊愈率为64.29%;12例采取一般治疗及放弃治疗,其中8例患儿未获得有效治疗,全部死亡。
从患儿的生产情况来分析,共有9例早产儿痊愈,低体重产儿痊愈7例,痊愈率分别为42.86%和36.84%。
3 讨论
从本次研究可知,新生儿肺出血多发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且当新生儿母亲有高危因素或重症感染问题时,新生儿的患病率较高[2]。
究其原因,由于新生儿的肝肺等组织发育不健全,导致其血小板计数和比容极易下降,造成分布宽度增加。
当出现这一情况时,应对新生儿进行严密监护,并采取及时的诊治措施。
对于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治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及对患儿的呼吸支持,利用机械通气,确保患儿的呼吸通畅。
采用气管插管和呼吸机对患儿进行适当的机械通气,能够使得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3]。
当新生儿出现低氧血症和血小板计数降低情况,且血小板为进行性下降,则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办法。
若无明显缓解,则应合理利用机械通气,根据患儿的状况,有效调整呼吸机参数,避免参数过低。
在运用呼吸机之后,注意对患儿的及时止血,并预防感染情况的发生。
采取抗生素或丙种球蛋白进行感染的预防,并在患儿气管中应用立止血,并通过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实现患儿肺出血的止血[4]。
此外,应当及时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确保新生儿的止血效果。
对于患儿的原发症,如肺部感染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等,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办法,避免其对患儿肺出血的治疗造成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首先应了解其发病病理,了解主要高发人群,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办法。
在治疗当中,应合理运用机械通气,并实现患儿感染的预防和有效治疗。
同时,采取有效治疗办法解决原发病问题,使得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治效果大大提高,救治率也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锦龙,谭玮. 32例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1):83-84.
[2] 张亚琴,李晓艳,周清平. 酸中毒对新生儿肺出血的影响.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35(3):15-16.
[3] 伍根峰,唐军,马友凤. 新生儿肺出血47例诊治探讨.中华全科医学, 2012, 20(3):58-59.
[4] 张金丽.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护理体会.哈尔滨医药, 2012, 30(2):33-34.
[收稿日期:201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