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艺学
水泥工艺学考试必备

第二章1■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有哪些,为何要作出限定或要求答: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指标有:1)不溶物:为了控制水泥制造过程中熟料煅烧质量及限制某些组分材料的掺量。
2)烧失量:主要是为了控制水泥制造过程中熟料煅烧质量以及限制某些组分材料的掺量;3)细度(筛余,比表):控制水泥颗粒有一定级配以保证水泥能够水化更完全及在使用中能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不泌水等施工性能;4)凝结时间:初凝时间是为了保证水泥使用时,砂浆或混凝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搅拌、运输及砌筑;终凝时间是为了使混凝土能较快硬化或脱模等;5)安定性:为防止因某些成分的化学反应发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甚至硬化后,致使剧烈而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体积膨胀)使建筑物强度明显降低,甚至溃裂;6)氧化镁含量:水泥中MgO<5%,压蒸试验合格可放宽6.0%。
防止安定性不良;7)三氧化硫含量:水泥中SO3<3.5%防止安定性不良;8)碱含量:防止发生碱-脊料反应。
6■何谓安定性?如何判别水泥的安定性是否良好?答:安定性是指: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可以用压蒸实验法、雷氏夹或试饼法检验水泥的安定性。
7影响水泥安定性的因素有哪些?为确保水泥安定性良好应作哪些限量要求?答:影响水泥安定性的因素有:熟料中f-CaO,方镁石,水泥中SO3的含量。
因此,为确保水泥安定性良好应限制水泥中f-CaO,MgO,SO3等的含量在合适的值以内。
10■硅酸盐水泥熟料通常由哪些矿物组成?如果采用萤石-石膏作复合矿化剂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时,其熟料可能的矿物是哪些?答:硅酸盐水泥熟料通常有C3S、C2S、C3A、C4AF、f-CaO、方镁石等。
如采用萤石-石膏作复合矿化剂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时,其矿物有:C3S、C2S、C11A7 ・CaF2、C4AF、3CA - CaSO4 等。
11■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四种主要矿物的特性。
答:1)矿物特性:C3S:在1250C 以下分解为C2S和C3S的分解速度十分缓慢,只有在缓慢降温且伴随还原气氛条件下才明显进行,所以C3S在室温条件下可以呈介稳状态存在。
水泥工艺学(第三章)

(A/F≥0.64) (A/F﹤0.64)
意义:熟料中全部氧化硅生成硅酸钙(C3S+C2S) 所需的氧化钙含 量与全部二氧化硅理论上全部生成硅酸三钙所需的氧化钙含量的比 值,也即表示熟料中氧化硅被氧化钙饱和成硅酸三钙的程度。 石灰饱和系数与矿物组成的关系为:
KH C3 S 0.8838C2 S C3 S 1.3256C2 S
第三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及其配料计算
3.1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3.2 熟料的率值 3.3 熟料矿物组成的计算 3.4 熟料矿物组成的选择 3.5 配料计算
3.1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一、化学组成:
主要化学成分:CaO 62%~67% SiO2 20%~24% Al2O3 4%~ 7% Fe2O3 2.5%~6%
化学成分计算
鲍格法(代数法)
一、石灰饱和系数法 C3S=3.80(3KH-2)SiO2 C2S=8.60(1-KH) SiO2 C3A=2.65(Al2O3-0.64Fe2O3) C4AF=3.04Fe2O3 二、鲍格法 C3S=4.07C-7.60S-6.72A-1.43F-2.86SO3 C2S=8.60S+5.07A+1.07F+2.15SO3-3.07C =2.87S-0.754C3S C3A=2.65A-1.69F C4AF=3.04F CaSO4=1.70SO3
(二)硅酸二钙(C2S) 矿物特性: (1)含量20%左右,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之一; (2)纯C2S在1450℃ 以下存在多晶转变:
1425℃ 1160℃ 630~680℃ ﹤500℃ H L ' ' 690℃
水泥工艺学复习资料

胶凝材料——是指在物理、化学作用下,浆体变成坚固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且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
胶凝材料的分类:有机胶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拌水后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不能在水中硬化水硬性胶凝料:拌水后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水泥的发明和发展水泥的发明时期(也称硅酸盐水泥时期)19世纪初(1810~1824年),用人工配合粘土与石灰石经煅烧、磨细以制造水硬性胶凝材料已经开始组织生产。
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将粘土与石灰石配合烧制成块(熟料),再经磨细而成水硬性胶凝材料,加水拌和后能硬化制成人工石,并具有较高强度,其外观与当时建筑上常用的英国波特兰岛上出产的岩石相似,故称之为“波特兰水泥”(Portland Cement),并于1824年10月21日首先获得该产品的专利权。
水泥——是指细磨成粉末状,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后,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简言之,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的分类:按其用途和性能分: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按水泥的组成分水泥生产设备经历阶段:1825年—1877年1825年人类用间歇式的土立窑煅烧水泥熟料1877年—1905年1887年用回转窑烧制水泥熟料获得专利权1905年—1910年1905年发明了湿法回转窑1910年—1928年1910年立窑实现了机械化连续生产,发明了机立窑1928年—1950年1928年德国发明了立波尔窑;使窑的产量明显提高,热耗降低较多1950年—1971年1950年悬浮预热器窑的发明,更使熟料热耗大幅度降低;熟料冷却设备也有了较大发展,其他的水泥制造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1971年开发了水泥窑外分解技术,从而带来了水泥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揭开了现代水泥工业的新篇章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示意图(两磨一烧: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三个阶段)水泥国标标准号表示方法:GB175-2007硅酸盐水泥通用硅酸盐水泥分类:1、硅酸盐水泥(波特兰水泥); 2.普通硅酸盐水泥;3、矿渣硅酸盐水泥 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6.复合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 。
水泥工艺学知识题库含答案

14、石灰石原料进厂后,每批都应进行碳酸钙、氧化镁含量的测定,或作全分析。
二、判断题:1、水泥石的孔隙率是影响水泥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2、熟料石灰饱和系数越高,熟料质量越好,在生产中应尽可能提高熟料的石灰饱和系数。
(×)3、水泥出厂后凡MgO、SO3、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均为废品。
(×)4、在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中有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SO3含量不得大于4.0%。
(×)5、水泥的耐久性主要决定于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的含量。
(√)6、某厂生产一编号的水泥各龄期的强度都符合国家标准对该标号水泥所规定的指标,但富裕强度不够,也可算是合格产品。
(√)7、水泥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建筑性能。
(×)8、快凝和假凝这两种不正常的凝结现象,主要是由于水泥中石膏掺量过多或过少造成的。
(×)9、生料越细,煅烧越易进行,所以生料越细越好。
(×)10、水泥属无机胶凝材料中的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拌水后只能在水中凝结硬化。
(×)三、名词解释:水泥安定性:标志水泥在凝结硬化后是否会因体积膨胀、开裂或弯曲而造成结构破坏。
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适当材料并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石灰饱和系数:表示熟料中SiO2被CaO饱和形成C3S的程度。
硅酸盐水泥:硅酸盐熟料,加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活性混合材:凡天然或人工制成的矿物质材料,磨细加水后其本身不硬化,但与石灰混合加水调和成。
硬化: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产生一定的机械强度。
均化:通过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达到降低物料的化学成分波动,使物料的化学成分均匀。
最低共熔温度:物料在加热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开始出现液相的温度。
抗渗性:水泥混凝土抵抗水渗透作用的性能。
水化速度:指在一定时间内水泥发生水化作用的量与完全水化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水泥工艺学:第五章 物料的储存及均化

(3)圆形堆场与矩形堆场的比较 优点:
a. 占地面积小; b. 在容量相同的条件厂设备购置费较低, 并且经营费用比矩形堆场可省些;
c. 不存在处理端锥的困难; d. 易于控制。
不足:
a. 物料的分布不如矩形堆场的长形料 堆对称而均匀;
b. 总体布置及扩建; c. 堵塞、地下水位; d. 预配料调整不方便。
连续式空气搅拌库——早期是串联双库;
连续式混合室空气搅拌库——德国Claudius Peters公司;1975年均化室库。
70年代后期,多料流库——丹麦F.L.Smidth公 司CF库(Controlled Flow);德国Polysius公司MF库 (Multiflow silo)。
(二)均化设施性能的评价
1)预均化效果较高,5~8,最高达10 。保证了生料 所需要的均齐性,同时使总体均化费用降低;
2)预均化堆场占地面积相对减少,3.5~4㎡ /t.sh --2~2.5㎡/t.sh;
3)实现自动控制。
(2)生料均化技术的发展
机械倒库——1950年以前;
间歇式空气搅拌库——50年代初期,预热器窑 的发展;60年代中后期,双层库。70年代广泛应用。
1)方案
是否需要采用预均化堆场及选择何种预均化方 案,应从工厂的规模、生产方法、投资大小和生料 制备均化链的四个均化环节加以综合考虑。
在生料制备均化链中,预均化堆场主要起两个 作用:消除进厂原料的长周期波动和显著地降低原 料成分波动的振幅,缩小其标准偏差值。
是否需要采用预均化堆场。一般主要基于如下 三方面的要求加以考虑,即原料均匀性的要求、物 料储存的要求和配料控制的要求。
共堆400层,平铺一层约10min.。 设CaCO3±5%,5%/400 = 0.0125%。 冀东、宁国水泥厂50×300m。
水泥工艺学知识点

水泥工艺学知识点1.胶凝材料:凡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
有机胶凝材料:沥青、各种树脂。
无机胶凝材料分为气硬性(石灰、石膏)和水硬性。
2.水泥:加入适量水后可形成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细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3.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4.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六大类5.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从湿法转向新型干法,标志为预热器、分解炉)6.硅酸盐水泥熟料:由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磨细成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化学组成:CaO:62~67%、SiO2:20~24%、Al2O3:4~7%、Fe2O3:2.5~6%;主要熟料矿物组成:C3S、C2S硅酸盐矿物(75%)以及C3A、C4AF溶剂矿物(22%);C3S、C2S、C3A、C4AF水化特性;熟料粉化及预防措施;7.中间相游离氧化钙:配料不当,生料过粗或煅烧不良时,熟料中会出现没被吸收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钙,结构致密,水化很慢,通常3天后才明显水化,生成CH,体积膨胀97.9%。
方镁石:游离的氧化镁晶体,水化速度很慢,半年后才明显水化,生成氢氧化镁,体积膨胀148%;玻璃体:8.石灰饱和系数(KH):实际生产的熟料KH介于0.86~0.92之间。
,分子是形成硅酸钙(C3S+C2S)的CaO的量,分母是理论上SiO2全部形成C3S所需的CaO的含量。
因此,KH是熟料中全部SiO2生成硅酸钙(C3S+C2S)所需的CaO含量与全部SiO2理论上全部生成硅酸三钙的CaO含量的比值,表示熟料中SiO2被CaO饱和形成C3S的程度。
9.硅率SM: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硅率通常在1.7~2.7之间。
,除了表示熟料的SiO2与Al2O3和Fe2O3的质量比外,还表示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溶剂矿物的比例关系,相应地反应了熟料的质量和易烧性。
水泥工艺学知识点

水泥工艺学知识点1. 胶凝材料:凡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
有机胶凝材料:沥青、各种树脂。
无机胶凝材料分为气硬性(石灰、石膏)和水硬性。
2. 水泥:加入适量水后可形成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细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3. 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4.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六大类5.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从湿法转向新型干法,标志为预热器、分解炉)6. 硅酸盐水泥熟料:由主要含CaO Si02、AI2O、Fe2O的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磨细成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化学组成:CaO 62~67% Si02:20~24% AI2O: 4~7% FeQ: 2.5~6%;主要熟料矿物组成:GS C2S硅酸盐矿物(75%以及GA、GAF溶剂矿物(22%;GS、C2S、GA、CAF水化特性;熟料粉化及预防措施;7. 中间相游离氧化钙:配料不当,生料过粗或煅烧不良时,熟料中会出现没被吸收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钙,结构致密,水化很慢,通常3天后才明显水化,生成CH体积膨胀97.9%。
方镁石:游离的氧化镁晶体,水化速度很慢,半年后才明显水化,生成氢氧化镁,体积膨胀148%玻璃体:8. 石灰饱和系数(KH :实际生产的熟料KH介于0.86~0.92之间。
K ” C(iO—1.6524/2^3 —,分子是形成硅酸钙(GS+GS)的CaO的量,分母是理论上SiO2全部形成GS 所需的CaO的含量。
因此,KH是熟料中全部SiO2生成硅酸钙(CS+GS)所需的CaO含量与全部SiO2理论上全部生成硅酸三钙的CaO含量的比值,表示熟料中SiO2被CaO饱和形成CS的程度。
9. 硅率SM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硅率通常在1.7~2.7之间。
SIO2SM = —------- -----,除了表示熟料的SiO2与AI2Q和Fe2Q的质量比外,还表示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溶剂矿物的比例关系,相应地反应了熟料的质量和易烧性。
水泥工艺学教案

水泥工艺学教案课前的话一、课程介绍1.水泥工艺学简介工艺:工作艺术,即复杂问题简单化;学:原理2.研究范围⑴水泥生产工艺经济性:优质、高产、低耗、环保⑵理论研究熟料形成化学:工艺流程(两磨一烧)简介水泥水化硬化:工程应用基础⑶新品种、新工艺技术研究3.教学地位水泥专业:主导性学科,具有指导性水泥专业人才培养:应知——理论课讲授、资料查阅;应会——①水泥厂岗位操作(技术员vs工人)②生产技术管理③工程设计(工艺)④科研能力⑤成果交流能力:技术鉴定、专利申请、论文……4.教学内容第一系列:硅酸盐类水泥第二系列:铝酸盐类水泥第三系列:硫铝酸盐水泥其它讲授:硅酸盐水泥学习方法:掌握共性的部分熟料的组成原料配料生产与质量控制水化与硬化性能及应用对于工艺来说,技术员掌握的是方法:一是理论指导下的方法(如相图),二是生产实践中来的经验方法(如由3d强度统计推算28d强度等)。
5.学习方法授课阅读、实习、作业、考试(检查教与学的方法)⑴参考资料:《水泥工艺学》(沈威等编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特种水泥》(胡曙光等编著,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水泥》、《水泥工程》、《水泥技术》、《新世纪水泥导报》、《硅酸盐学报》、《W orld Cement》、《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等⑵作业:角色的转化与定位:技术员6.课程目标⑴知识目标⏹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国家标准、生产方法、生产工艺流程;⏹掌握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及矿物的性能;⏹掌握水泥熟料煅烧、水泥水化硬化、水泥性能及应用等基本知识;⏹理解其他通用水泥的性能及使用范围;理解特种品种水泥生产技术。
⑵能力目标⏹学会水泥熟料组成设计、配料计算,能够应用于水泥实际生产中。
⏹学会水泥生产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
⑶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科学求实的态度;严明的法律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具有科学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单转子锤式破碎机
❖ 双转子锤式破碎机
※ 特点和应用
◄ 优点:生产能力高、粉碎比大、电耗低、机械结构简单、投资费用少。
※ 分类
※ 特点和应用
◄ 优点:生产能力大、电耗低、
磨损少、产品粒度均匀。 ◄ 缺点:防堵性能差、噪音大、
粉尘多。
◄ 应用:粉碎碎石灰石、水
泥熟料、石膏、煤等。
※ 各类破碎机机械的对比
2.1.1 概述
2.2 均化
(a) 均化的原因
某些矿山成分波动很大;eg. 生料CaCO3的质量分数不一;
入库生料波动大,仅仅用均化生料的方法来保证生料均齐性, 要耗用更多资金;
◄ 工作原理:动鄂相对定鄂做周期性摆动,使破碎腔内的 物料受到挤压、劈裂和折断作用而破碎。
按动鄂运动方式可分为:
简摆式
复摆式
综合摆动式
1—固定额板;2—动颚悬挂轴;3—可动颚板;4—前(后)推力板;5—偏心轴; 6—连杆;7—连杆液压油缸;8—调整液压油缸
◄ 特点:构造简单、管理维修方便、工作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 ◄ 缺点:由于工作是间歇的,存在空行程,增加非生产性功率消耗,
另外,零件承受的负载较大。
※ 应用:主要用于中碎和细碎硬矿石和岩石,最适宜于破碎 抗压强度不高于320MPa的各种矿石。
(b) 圆锥破碎机 ※ 工作原理
◄ 在圆锥破碎机的工作过程中,电动机通过传动装
置带动偏心套旋转,动锥在偏心轴套的迫动下做旋 转摆动,动锥靠近静锥的区段即成为破碎腔,物料 受到动锥和静锥的多次挤压和撞击而破碎。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 水泥工艺
Technology of 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
水泥生产的原料及消耗
水泥生产主要是石灰石和粘土。 原料中钙质原料主要指石灰石、电石渣等; 硅铝质原料主要指砂岩、页岩、粘土、粉煤灰、煤矸等; 铁质原料主要指铁矿石、铁矿粉、硫酸渣等; 混合生材产1主t熟料要原指料需粉用比煤例灰、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生灰产质1t水材泥所料需等比例。
※ 圆形预均化堆场
特点:
❖ 原料由皮带机送到堆场中心,由可以 做360o回转的悬臂皮带机进行堆料;
❖ 取料由桥式刮板取料机完成,桥架的 一端架设在料堆外围的圆形轨道上, 可作360o回旋。取出的原料经刮机送 到堆料底部的中心卸料口,由地沟内 的出料皮带机运走。
云南兴建集团
作业方法:
3*120o人字型料堆
◄ 原料成分波动呈非线性正态分布
✓措施:原料矿山开采时注意搭配。 合理搭配开采时的台段、采区,合理规定各区的采掘量和 运输方式。
◄ 物料的离析作用
✓措施:减小物料颗粒级差; 加强堆料工作; 加强取料工作。
◄ 料堆端部椎体部分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措施: 尽量减小端锥的影响,研究端堆部分在布料时的特点。
集中了大块物料而料堆中上部分多为细粒, 且有端堆。
※ 波浪形堆料法
◄ 优点:
均化效果好,特别是当 物料颗 粒相差较大,或者物料的成分 在粒度大小不同的颗粒中差别 很大的情况下,效果比较显著。
◄ 缺点: 堆料点要在整个堆场宽度范围内移动,堆料机必须能够 横向伸缩或回转,设备价格贵,操作比较复杂, 此法一般仅限于少数物料。
※ 原理: “平铺直取”
❖ 堆放时,尽可能地以最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的同厚度的 料层构成料堆;
❖ 取料时,按垂直于料层方向的截面对所有料层切取一定厚度 的物料。
(a) 原料预均化堆场的布置形式 ※ 矩形预均化堆场
特点:
❖ 两个料堆,一个堆料,一个取料, 相互交替;
❖ 进料皮带机和出料皮带机分别布置 在堆场两侧,取料机一般堆料之间, 可向两个方向任意取料。
连续式堆料
(b) 堆料、取料方式
❖ 人字形堆料——端面取料法; ❖ 波浪形堆料——端面取料法; ❖ 水平层堆料法——端面取料法; ❖ 横向倾斜层堆料法——侧面取料法; ❖ 纵向倾斜层堆料法——底部取料法;
※ “人”字形堆料 法
◄ 优点:堆料的方法和设备简单,
均化效果较高,使用普遍。
◄ 主要缺点:物料颗粒离析比较显著,料堆两侧及底部
H S进 S出
S——均化效果,按多少倍来计算; S进——均化前物料标准偏差; S出——均化后物料标准偏差。
H越大,表示均化效果越好
2.2.2 原、燃料的预均化
※ 定义
原燃料在储存、取用过程中,通过采用特殊的堆取料方式及设 施,使原料或燃料化学成分趋于均匀一致的过程。 简言之,所谓原燃料的预均化就是原料或燃料在粉磨之前所进 行的均化。
生料库的均化,只能减小或解决短时间内的波动,不能解决周 期较长的大波动;
原料预均化堆场的均化作用是在储存原料的同时实现的,既有 利于减少投资费用,又能满足均化的需要。
(b) 均化的意义
✓ 有利于稳定水泥窑的正常热工操作制度,提高产品质量, 维持长期安全运转;
✓ 扩大原料资源; ✓ 尽量利用夹层废石,延长现有矿山的使用年限; ✓ 适应大型水泥企业要求,节约投资、降低成本。
※ 其他堆料方法
✓ 纵向倾斜层堆料法; ✓ 交替倾斜层堆料法; ✓ 三人字形; ✓ 双圆堆形; ✓ 人字形和圆锥形结合的chevcon法。
※ 取料方法
❖ 端面取料: 取料机从料堆的一端,包括圆形料堆的截面端开始,向另一端或整 个环形料堆推进。取料在整个断面上完成。 适用于:人字形、波浪形和水平层的料堆。
自动化、功能化。
开路流程:从破碎机卸除的物料全部作为产品。 破碎效率低 闭路流程:从破碎机卸除的物料全部作为产品。 破碎效率高
一级破碎系统-举例说明
1
二级破碎系统-举例说明
1 2
2.1.3 破碎设备 (a) 颚式破碎机
◄ 鄂式破碎机的工作部分是两块鄂板,一个是定鄂 (垂直固定在机体前壁上),另一块是动鄂,位置倾 斜,与定鄂形成上大下小的破碎腔。
※ 特点:体积小,破碎比大、噪声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优点。
※ 分类
单辊
双辊 按棍子数目分 三辊
四辊
光面棍
按辊面形式分
槽型辊 齿辊
※ 应用对象
适用于硬度不大的脆性或粘性物料的破碎; 通常指的是中硬或松软物料的中、细碎。
(d) 锤式破碎机 ※ 工作原理
◄ 物料进入破碎机中,遭受到高速回转的锤头的冲击而破
生料均化库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前,主要靠机械倒库,动力消耗大,均化效 果不好。因生料浆易于搅匀,当时积极发展湿法生产。
50年代初期,间歇式空气搅拌库开始迅速发展; 60年代,双层库(上层搅拌库,下层储存库)出现; 70年代德国缪勒、伊堡、克拉得斯·彼特斯等公司研究
开发了多种连续式均化库,随后伊堡、伯力休斯、史 密斯公司又研发了多料流式均化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xi
x )2
算数平均值
S——标准偏差(%) n——试样总数或测量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0~30个; xi——物料中某成分的各次测量值,xi~xn——各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注: 标准偏差是一项表示物料成分均匀性的指标, 其值越小,成分越均匀。
波动范围(离散度)
一组测量数据偏离平均值的大小: R S x
1. 水泥生产工艺过程
石 灰
原料
石
、
矿
破碎
渣
包装
包装
粉磨
、
粘
烘干 配料 粉磨 生料库 均化 煅烧 冷却 熟料库 配料
土
煤
煤磨
煤粉
石膏等
2.1 破 碎
2.1.1 基本概念
粉碎:固体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克服了内聚力,使固体物料破碎的过程。
(a) 定义、意义
破碎 粉碎
粉磨
粗碎:碎至100mm左右 中碎:碎至30~100mm左右 细碎:碎至3~30mm左右
多用于硬、脆性大块物料的破碎 多用于小块物料或韧性物料的粉碎 多用于脆性物料的破碎
(c) 粉碎比
◄ (平均)尺寸为D的物料,经过粉碎机粉碎后(平均)尺寸
为d,则D/d = i为粉碎比(平均粉碎比)。
即物料破碎前后的粒度之比。
◄ 为了更简便的衡量各种破碎机械的性能指标等,也可
用破碎机的最大进料口宽度与最大出料口宽度之比作为 粉碎比(公称粉碎比)。
❖ 侧面取料: 取料机从料堆的一侧到另一侧沿料堆纵向往返取料。在侧面沿纵长 方向一层层刮去物料。 适用于:横向倾斜层料堆。
❖ 底部取料: 在料堆底部设有缝形仓的巨型均化库,可在底部取料。 适用于:纵向倾斜层或圆锥形堆料。
※ 各式取料机
适用于端面取料
适用于端面取料 适用于侧面取料
(c) 影响均化效果的因素和防治措施
破碎机:3~100 粉磨机:500~1000
◄ 鉴于破碎机粉碎比较小,需要多台破碎机组合进行破碎
以达到要求,最后破碎产品与原料尺寸之比为总粉碎比。
i总= i1·i2·i3···in
2.1.2 破碎系统
目前,破碎系统不仅向减少破碎级数、简单生产流程,而 且在单一工序中同时进行破碎、烘干等多种作业的方向发展。
生产1t熟料所需比例
1.25
0.25 0.245 0.02
石灰石 粘土 铁质料 燃煤
生产1t水泥所需比例
72%
28%
熟料 混合材料
概述
水泥的生产工艺可以简述为两磨一烧,即原料要经过采掘、 破碎、磨细和混匀制成生料,生料经1450℃的高温烧成熟料, 熟料再经破碎,与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细成为水泥。由于 生料制备有干湿之别,所以将生产方法分为湿法,半干法或半 湿法,干法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