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流行病学基本研究方法与技术二-医学资料

合集下载

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流行病学

真实性:也称效度或准确度,是指诊断试验测量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即正确判断研究对象有病或无病的能力。

疾病的群体分布:多个病人或一类疾病的所有病人所构成的整体就有一些共同的或者相似的特征,称为疾病的群体分布或者疾病的分布。

疾病负担:是指发病以及疾病所造成的残疾和过早死亡给患者,家庭。

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防病治病所消耗的经济资源。

散发:发病率在某地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称散发。

常用于描述较大范围人群的流行强度。

流行:发病率在某地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水平称流行,流行与散发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爆发:是指一个局部地区或者集体单位中。

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出现。

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大多数病人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地方性:是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某种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不需自外地输入。

随访:是队列研究收集资料的主要形式。

包括随访对象,内容,方法,开始时间,随访期限,随访终点和终止时间,质量控制,失访和处理。

安慰剂:是指外形,颜色,气味等方面与所考核的药物相同,单不含特异有效成分的制剂,常用淀粉片和生理盐水注射液作为安慰剂。

霍桑效应:在考察新的治疗措施的疗效时,受试对象会受到许多的关注,而受试对象也对试用新药满怀希望,病人会因此而更多的向研究人员报告好的结果。

而实际上药物本身的疗效并没有那么好。

这种现象叫作霍桑效应。

诊断试验:是指应用各种实验,治疗仪器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对疾病做出诊断的实验。

应用一定的诊断方法把前来就诊的人区分为患病的病人和非病人,并对确诊的病人给予相应的治疗。

金标准:当前公认最好的,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或专家指定并得到公认的临床诊断标准。

真实性评价:又称为有效度,指一项诊断或筛选试验所获得数值与实际值得符合程度。

偏倚:研究误差中的系统误差部分。

指从研究设计、实施、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选择偏倚:在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中,由于选取方式不当,导致入选对象与未入选对象之间存在系统差异。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ppt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ppt
临床流行病学的任务
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任务包括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分析疾 病的影响因素,评估疾病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流行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史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临床流行病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临床流行病学的现状
目前,临床流行病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医学 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传统医学与循证医学的结合
尽管传统医学存在局限性,但循证医学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取代传统医 学。在实践中,应该将传统医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以充分发挥两者 的优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05
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与评价
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
随机对照试验
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可以提供最佳的 证据,但可能存在伦理、成本和时间限 制。
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 ppt
contents
目录
• 临床流行病学简介 •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临床流行病学实践 • 循证医学概念及发展历程 • 循证医学证据的来源与评价 • 临床决策与循证医学
01
临床流行病学简介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和任务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
临床流行病学是一种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疾病在人群中 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决策和干预依 据的学科。
数据管理
建立数据库、数据清理与准备、数据质量评估。
病因推断与验证
01
病因推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数据,推断疾病的原因。
02
因果推断标准
根据证据强度、一致性、接近性、简单性等标准进行因果推断。
03
病因验证
通过实验或观察研究,对病因进行验证和确认。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临床流行病学》复习资料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 ),通过周密设计、准确的测量,对临床的诊断方法、治疗效果及其预后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门学科。

Clinical Epidemi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epidemiology to problems (diagnostic, prognostic, therapeutic, and preventive) encountered in the clinical delivery of care to individual patients. The population aspect of epidemiology is present because these individual patients are members of conceptual populations.,rate ratio)。

比值>1表示危险效应(因素),比0~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AR%。

是患者渴望取悦于他们的医师,使医师感到其治疗活动是成功的,是患者的一种心理、生理效应,对治疗效果将会产生正向效应(positive effect)。

当然,有时会因厌恶某医生或不信任某医生而产生效果的负向效应(negative5%的人,即使不治疗,经过一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两者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信息偏倚对临床试验结果的影响,这是此法的优点。

缺点实施、分析和解释的各个阶段由于设计的不合理,使研究的结果与事物的真实结果之间产生差异,出现的系统误(发病、死亡)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risk factor)或),而把导致疾病发病概率降低的暴露称为保护因素),所以暴露既可以是致病因素也可是保护因素。

临床医学科研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临床医学科研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干预 组措施 对照组源自有效 无效 有效无效
随机对照试验原理示意图
精品医学ppt
3
二、研究实例与设计模式
• 1.实例:单纯疱疹性脑炎是美国最常见的“散
发性脑炎”。当时唯一的治疗是静注碘氧脲苷,
Lerner等认为可明显降低致残率。专家组于1972年
初首先对碘氧脲苷和安慰剂的疗效用双盲法进行了
比较,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腰穿病原学确诊,至
7
70
•-
11
1
9
11
3
27
• 合计 29
6
21
21 10
48
• 从表中可以看出,阿糖腺苷可使其病死率有70%下降到28% (P=0.03)。而腰穿阴性的两个治疗组之间病死率无显著 性差异(P=0.28)。从而证实阿糖腺苷的治疗作用明显, 出于医德方面考虑,安慰剂对照试验当即被中止。根据研究 结果,美国当局随即批准了阿糖腺苷的临床应用,从而大大 地提高了疱疹性脑炎的疗效。
例。
精品医学ppt
12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 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 资料与方法
• 一、患者选择

1 入选标准:(1)发病24 h内的急性心肌梗
死,包括Q波性和非Q波性心肌梗死;(2)有或无心
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2 排除标准 (1)收缩压< 80 mm Hg ,
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窦
随机对照试验
一、概述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RCT) 通过随机化的原则,将试验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
组,使非研究因素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尽可能保持一致, 给实验组施加干预措施,对照组同时给予安慰剂或不予 处理,观察两组的结果差异,以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

预防医学3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二

预防医学3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二

⑴确定研究因素
• 对每个变量要有明确的定义,尽可能采用国际或
国内统一的标准。还要确定变量的测量方法。应 尽量利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测量,这样取得的信息 较丰富,客观性好,且便于统计分析中进行定量 分析。 在调查时,还要收集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一般资料。由一般项目、研究因素项目及调查者 项目(调查人员及日期等)构成一份调查表。调 查表是病例对照研究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
N
( Z 2 PQ Z P0 Q0 P1Q1 ) 2 ( P1 P0 ) 2
上式中 N 为病例组或对照组人数,Zα 与 Zβ 分别为α 与β 相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 数,P0,P1 分别为对照组及病例组估计的危险因素的暴露比例,有时 P1 较难估计,也可用下 式计算:
OR P0 P1 (1 P0 OR P0 )
过去 人数 a c b d 暴露 +
现在 调查方向 疾病 +
研究人群 + -
图1 病例对照研究示意
表 1 母亲服用反应停与产儿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母亲服用反应停 有 无 合计 χ =69.4
2
畸形儿 34 16 50 OR=93.5
对照 2 88 90
合计 36 104 140 (Weicker,1962)

⑵收集资料
• • • •
资料的收集主要采用现场询问方式填写调查表, 也可以通过通信或电话填写调查表。此外, 还可查询登记报告或医疗记录等手段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应实行质量监督以保证收集过程顺利进 行和所收集信息的质量。 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要采取同样的认真态度收集资 料,以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3.样本含量
• • • • •
样本含量的大小取决于下列四个因素 ⑴对照人群中所研究因素的估计暴露比例Po。 ⑵预期与该因素有关的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 ⑶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准,即统计学检验中 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 ⑷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β则为统计学 检验中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

流行病学原理及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原理及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原理及研究方法一.流行病学原理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是采用系统方法对人群中健康相关状态或者事件的“谁”、“什么时候 发生了什么”“发生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发生”“ 怎么办”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个系统中。

的两个基本因素是研究人群和对照分析。

通过对疾病病因和相关危(wei )险因素提出假设、 验证假 设,对不同人群疾病发生状况的差异进行评价。

流行病学是一门建立在概率论、 统计学和可靠研究方法基础之进行定量研究的科学, 赤 是一门从生物学角度对健康相关状态和事件提出可能假设并加以验证的因果推理方法。

和其他学科一样, 流行病原理是由对个别流行事故——主要是传染病暴发流行事故研究 发展起来的。

流行一词即住几乎都是指传染病爆发, 就近将超限发病率作流行的基本含义。

流行和非流行是相对的;1.不掌握非流行期间的发病率即无法判定流行的存在;2 很低的发 病率其意义可以和高发病率同样有重要性,如尼姑自宫颈炎对于建立宫颈癌成因说是十分重 要的;3 某些慢性病流曲线高低不规则即使有可资比较的数据,也很难判断那一假是流行期。

二、流行病学思维方式(已有胶片)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并方法解决人类疾病与健康问题的年轻科学。

2.方法分类回顾(胶片)3.1993 年耿贯一对流行病学方法的描述(胶片)(三) 流行病学思维方法无论是病因研究或者其他因素探索。

流行病学工作者用群体的、 宏观的动态的逻辑思 维去进行描述性分析或者分析性的描述。

在建立或者检验假设时思维方式大致如下;非逻辑思维法、 直觉判断立论或者检验立论逻辑思维归纳排除类比求同 求异 共变 利余 稳定1.、几个具体方法1 求同,不同条件不存在共同因素, 如伤寒与被传染水源的关系、 阴道腺癌病因研 究。

2、求异法、不同条件下发病分布差异, 察布查尔米送乎乎病因调查,尼姑和普通妇女宫颈癌发病差异研究。

3 共变法,病本随因素而变水氟与齿的关系,早产儿晶体纤维增生性失旺与出生时高浓度给氧的关系4 类比法不明疾病与已知疾病因素分布一致 johu snow 对英国霍乱的病因分布、钩体性脑动脉病因的确立。

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研究人群中疾病的传播、发生和控制的重要方法。

通过了解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疾病的流行趋势。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帮助读者对该领域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1. 确定研究目标: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目标可以是探索某一特定疾病的流行情况、确定疾病的危险因素、评估某种预防策略的有效性等。

2. 设计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流行病学调查的核心,其设计应该合理和科学。

在设计研究方案时,需要确定研究的类型,是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还是队列研究。

此外,还需要确定样本量、研究人群的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3.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流行病学调查中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医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方式收集需要的信息和数据。

此外,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分析和解读:在完成数据收集后,需要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解读数据。

常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建模分析等。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并进行解释,以回答研究的问题。

5. 结果报告和解释:最后,需要将研究结果进行报告和解释。

研究报告应该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并结合相关文献对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同时,还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方向。

二、流行病学调查的常用方法1.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在某一特定时间点对人群进行调查,了解疾病的患病率、分布情况和危险因素等。

常用的横断面研究包括健康调查和流行病调查等。

2.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患病者和非患病者的暴露因素,来确定某种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常用于研究罕见疾病或疾病的病因学问题。

3.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在起始时对人群进行测量和暴露因素的评估,并在随访中观察其患病情况,来确定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临床流行病学绪论

临床流行病学绪论

第一节 临床流行病学简史
• 临床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临床医学 问题的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思想萌发于18世纪, 但学科的形成不足百余年。
• 正是由于临床流行病学的应用与发展,使得人类对疾病的 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正是由于临床诊疗技术评价性研究的大量开展,使得现代 医学的临床诊疗效果有了更多科学证据的支持,从而为循 证医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保证。
将统计学引入流行病学领域
(二)学科形成期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在这期间,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得到 了空前发展,人群向城市聚居。为传染病的大面 积流行提供了可能。传染病的流行使流行病学的 诞生成为了必然。
特点:以传染病为主的流行病学学科的形成。
(二)学科形成期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生→随着人类对病因及危险因素认识的不断深化→防治策 略与措施不断完善→流行病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轨迹。在这 条历史长河中,许多流行病学先驱尤其是一些具有敏锐观 察力和科学精神的临床医生功不可没。
(一)学科形成前期
(公元前500年至18世纪末)
特点:学科尚未形成,有自发的防病 要求和尚不成熟的思想
① 古希腊著名医师希波克拉底
(二)学科形成期
(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3) 18世纪法国革命对流行病学产生了深远影 响。路易斯(PCA Louis)被喻为现代流行病学先驱 之一。
• 通过放血疗法对炎症性疾病的疗效对比观察,利 用寿命表对结核病的遗传研究。确立了在该领域 的地位。
• 和英国统计总监法尔(William Farr)在英国首创了 人口和死亡的常规资料收集,提出了如标化死亡 率、人年、剂量反应关系、患病率=发病率×病 程等许多重要的流行病学概念。为流行病学的定 量研究、对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植物雌激素
乳腺癌【Ingram D ,et al.(2019)】
15 交叉路口上方安装反射镜 铲车撞车所致损伤【Collins Jw ,et al.(2019)】
16 男性使用安全套
生殖器疣【Wen LM ,et al.(2019)】
17 锻炼身体
卵巢癌【Verloop J ,et al.(2000)】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类型(二)
——病例对照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许能锋
2019年9月18日 上街校区第16/6教室
分析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 study)是检验病因假设 的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它包括病例对照研究 和队列研究。
分析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同属观察性研究,但分 析性研究设立了可供对比分析的对照组,而描述 性研究未设立对照组。
常见的配比变量有性别、年龄、种族、住址等。例 如,让对照与病例同属一个年龄组,同性别等,这 样,年龄和性别就不会影响研究结果。
配比时不可能将一切研究因素以外的因素都进行配 比,而且配比变量越多,选择对照越困难,易产生 匹配过头。
一种是特定时间内在社区中通过疾病筛检获得的病 例。其代表性强,但不易得到;
另一种是一所或若干所医院在一定时期内确诊的住 院或门诊病例。其疾病诊断相对准确,且较易得到、 省经费,但它带有选择性,容易产生选择偏倚。
2.对照的选择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组的选择比病例组的选择更为复 杂。对照组应该代表可能会发展为病例的人群(即产生病例 的人群),必须是经过相同的诊断方法确认不患所研究的疾 病,且不处于亚临床期或潜伏期的人。
赛马场上的肌肉骨骼损伤【HernandezJ ,et al.(2019)】
11 直肠指检
转移性前列腺癌【Friedman GD ,et al.(1991)】
12 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
痴呆【Jick H ,et al.(2000)】
13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卵巢癌【Gramer DW ,et al.(2019)】
2 体重指数 3 生理残疾
胰腺癌【Slverman DT al.(2019)】 地震死亡【Osaki Y, et al.(2019)】
4 食道裂孔疝
反流性食管炎【Avidan B ,et al.(2019)】
5 染发
结缔组织病【Freni-Titulaer Lw ,et al.(1989)】
6 带状疱疹病史
有时还可选两种对照,如既从社区人群中选择对照,又从医院其他病
人中选择对照。两者研究结果一致,则增强了结论的可靠性。若结果 不一致则可进一步分析其原因。
2.对照的选择
⑵配比 配比是选择对照的一种方法,它使对照组在某些 特征上与病例组保持一致,这是一种限制混杂因素干扰结 果的方法。这些特征称为配比变量。
18 乙状结肠经筛查
结肠癌【 Slattery ML,et al.(2000)】
19 孕期补充大量叶酸和铁剂 小头畸形【Abdel-Salam G,et al.(2000)】
20 流感疫苗
复发性心肌梗死【Naghavi M,et al.(2000)】
2.特性
1.属于观察法 2.设置对照组(有对照) 3.观察方向,果→因(回顾性研究) 4.通常难以证实因果联系
⑴对照的来源 对照的来源有两种。
一种是当病例来自社区时可以从该地区未患该病的人群中抽样作为对
照;其优点是推断总体的结论可靠性好,但实行较困难,且无应答率 高。
另一种是从选择病例的同一医院内选择其他疾病的病人作对照,且病
种愈复杂愈好。其优点是操作较方便,且对照的应答率和信息的质量 均较高,但容易产生选择偏性。
疾病的诊断标准要明确统一。尽量采用国际通用或 国内统一诊断标准。
为了控制非研究因素的影响,增强两组的可比性, 在病例的选择时,有时可对年龄、性别、民族等因 素加以限制。
有时还规定对象为存活病例并能清楚回答问题者, 这是为了得到较可靠的信息。
1.病例的选择
⑵病例的来源 病例选择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病例的 代表性。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主要有两种来源:
提纲
(一)定义、特性及类型 (二)实施原则 (三)资料分析方法 (四)优点与局限性
(一)定义、特点及类型
1.定义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选 择已具有所研究结局的人作为病例组,选择不具 有所研究结局的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调查两组人 群过去暴露于某个(些)暴露因素的比例,以判 断暴露因素与该研究结局有无关联。这种方法在 时间上是回顾性的,故又称回顾性研究
系统系红斑狼疮【Strom BL ,et al.(1994)】
7 养猪
尼帕病毒感染【Amal NM ,et al.(2000)】
8 脐带残端涂覆印度酥油
新生儿破伤风【Traverso HP ,et al.(1989)】
9 食用腌制蔬菜
食管癌【Cheng KK ,et al.(1992)】
10 跑到铺覆草皮
126
90
140
服用反应停比例
24.0%
2.2%
OR=24.0%/2.2%=13.9(OR95%CI 2.8-131.2)
χ2=16.94 P<0.001。
Weicker H et al(1962)Dtsch med Wschr.87:1593
病例对照研究应用实例
暴露
结局
1 儿童期养猫
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疾患躁郁症【Full Torrey, et al.(2000)】
(retrospective study)。
过去 调查方向:收集回顾性资料 现在
比较 人数
a a(ac)
c
暴露
+

结局
(+)病例组
b
+

b(bd)
d

(–)对照组
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示意图
孕期服用反应停与新生儿海豹样短肢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母亲服用反应停
病例组
对照组
合计

12
2
14

38
合计
50
88
3.分类
1)按研究设计分为: ⑴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⑵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2)按研究目的分为: ⑴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⑵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
3)按研究场所分为: ⑴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⑵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二)实施原则
1.病例的选择
⑴对疾病及其他特征的规定 所选病例必须是患同一种疾 病的病人。为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