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吸入性肺炎
32例溺水后急性肺损伤的诊治分析

32例溺水后急性肺损伤的诊治分析作者:卢先锋张红金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32-01淹溺(Drowning)是指人淹没在水中,由于呼吸道被异物堵塞或喉、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以及水进入肺后阻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和缺氧;溺水后出现急性肺损伤较为普通,作者2005年1 月--2011年12 月共收治溺水患者39例,其中在急性反应期有32例并发ALI 和/ 或ARDS,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淡水淹溺患者中,男29例,女10 例,年龄10 岁--59 岁。
39例患者中,并发吸入性肺炎37例(94.8%),ALI 和/ 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2例(82.0%),(所有病例均符合1992 年欧美ARDS 联席会议制定的标准:有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起病,呼吸频数和/ 或呼吸窘迫;低氧血症,ALI 时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吸氧浓度( Fio2)≤3 0 0 mmHg ,ARDS 时Pao2 / Fio2 ≤200 mmHg;胸部X 线检查两肺浸润阴影;④肺小动脉楔压≤2. 4 kpa,或无左房压力增高的证据。
排除原发心肺疾病所致呼吸困难。
)急性溶血8例(20.5%),急性肾功能不全11 例(28.2%)。
辅助检查:①全部患者碱剩余(BE)在-3--15mmol/L 之间;37例PaO25.5mmol/L;④首次胸部X线或CT表现:39例均有肺纹理增粗、模糊,以下肺为著。
经积极治疗与护理,39 例患者中35例(89.7%)痊愈出院,2 例(5.12%)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自动出院,2例出现心搏呼吸骤停,予以心肺复苏、除颤等处理,无效死亡。
住院时间为9-30d,平均(13±4)d。
2 急救2.1 减轻肺损伤:机械通气是ALl患者最重要的支持治疗措施,近年来受益于小潮气量和限制平台压等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推广,ALl病死率已显著下降,而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更是进一步缩短了ALl 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
溺水是指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内

溺水是指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内,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
多发生在夏季,游泳场所、海边、江河、湖泊、池塘等处。
溺水者面色青紫肿胀,眼球结膜充血,口鼻内充满泡沫、泥沙等杂物。
部分溺水者可因大量喝水入胃、出现上腹部膨胀。
多数溺水者四肢发凉,意识丧失,重者心跳、呼吸停止。
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主要溺水救援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人落水后,水、泥沙等杂物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
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
溺水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老人,以误落水中为多,偶有投水自杀者,意外事故如遇有洪水、船只沉翻等也是重要原因。
熟悉水性而遇到意外的情况1.手足溺水救援抽筋是最常见的。
主要是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原因。
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
2.有时因潜入到浅水而造成头部损伤而发生溺水。
3.有时候(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会因为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引起意识丧失,而发生溺水。
4.这里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本身会水,在游泳过程中因为不小心吸入气管少量水而引发咳嗽,由于没有恰当处理,反而坚持继续游泳,在头沉入水下的过程中呛咳,引起的大量水引入肺部,造成溺水。
自救1.首先应保持镇静,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可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
只要不胡乱挣扎,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身体就不会下沉得很快。
2.除呼救外,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
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因为肺脏就象一个大气囊,屏气后人的比重比水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
3. 千万溺水救援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将头伸出水面是不可能的,这种必然失败的作法将使落水者更加紧张和被动,从而使整个自救者功亏一篑。
【2018最新】淹溺事故的预防措施-精选word文档 (2页)

【2018最新】淹溺事故的预防措施-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淹溺事故的预防措施导语:每年一到夏天的游泳季节,学校要开展有关水上活动的注意事项,加强安全教育,无论班主任或家长都要强调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淹溺事故的预防措施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淹溺事故的预防措施(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及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要做好下水前的徒备,先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游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4)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在防止掩溺事故的发生的同时,要提高淹溺的救护能力。
遇到淹溺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并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一)怎么预防溺水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每年一到夏天的游泳季节,学校要开展有关水上活动的注意事项,加强安全教育,无论班主任或家长都要强调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溺水事故的认识,时刻警惕意外的发生;任何的活动都要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为首位;生命只有一次,为了家庭、社会的责任,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制定一些行为规范,落实管理措施,严禁学生到那些偏远的山塘、峡谷或有急流、旋涡等水情复杂的地方游泳,也不能到江、河、湖、海、水库、等大面积的水域游泳,特别是对当地环境不熟悉的水域;更不能在狂。
溺水者的紧急救治措施有哪些

溺水者的紧急救治措施有哪些1、当将溺水者救至岸上后,应迅速检查溺水者身体情况。
由于溺水者多有严重的呼吸道阻塞,要立即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呕吐物,然后再控水处理。
2、迅速进行控水:所谓控水倒水处理,是利用头低、脚高的体位,将吸入水分控倒出来。
最简便的方法是,救护人一腿跪地,另一腿出膝,将溺者的腹部放在膝盖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腹、背部。
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余坡,将头置于下坡处的位置,以及小木凳、大石头、倒扣的铁锅等作垫高物来控水均可。
3、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
人工呼吸频率每分钟16-20次。
4、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急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下压要慢,放松时要快,每分钟80-100次,与人工呼吸互相协调操作,与人工呼吸操作之比为5:1,如一人施行,则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是15:2。
淹溺患者表现神志丧失、呼吸停止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处于临床死亡状态。
近乎淹溺患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与溺水持续时间长短、吸入水量多少、吸入水的性质及器官损害范围有关。
1、症状近乎淹溺者可有头痛或视觉障碍、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医学|教育网整理。
溺入海水者口渴感明显,最初数小时可有寒战、发热。
2、体征皮肤发绀,颜面肿胀,球结膜充血,口鼻充满泡沫或泥污。
常出现精神状态改变,烦躁不安、抽搐、昏睡、昏迷和肌张力增加。
呼吸表浅、急促或停止。
肺部可闻及干湿罗音,偶尔有喘鸣音。
心律失常、心音微弱或消失。
腹部膨窿,四肢厥冷。
有时可发现头、颈部损伤。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溺水后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分析

严重 的细 菌或真 菌 感染 。信 阳地 处 中南 , 田和 水 池塘较 多 , 每年 均有意 外 溺水 者 入 院 。2 1 0 0年 6月
一
2 1 年 9月 , 01 该院共 收 治 l 3例 溺水 者 , 并 发肺 均
部感 染 , 中 5例 并 发 侵 袭 性 肺 曲霉 病 ( um n r 其 P l o ay
ce f me c [ ] l net s 2 0 ,6 3 7— 6 . i y o A r a J .Ci I f , 0 8 4 : 2 3 0 t i n c Di
[] 李 4
培, 曹鄂 洪 , 蓓 蕾 , .溺 水 后 侵 袭 性 曲霉 病 三 例 并 文 献 赵 等
复 习 [ .中华 医学 会 呼 吸 年 会 论 文 汇编 ,0 1 17 G] 2 1 :1
徐欣欣
( 阳市 中心 医 院 呼 吸 科 , 信 河南 信 阳 4 4 0 6 0 0)
[ 要 ] 目的 为 提 高对 溺 水 后侵 袭 性 肺 曲霉 病 (P 的认 识 和 减 少 误 诊 。 方 法 对 信 阳 市 中 心 医 院 2 1 摘 IA) 00年 6 月 一 0 1年 9月 收治 的 1 溺 水 并 肺 部 感 染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顾 性分 析 。 结果 1 21 3例 3例 溺 水 患 者 中 5例 并 发
I A( 3 . % ) P 占 84 。5例 患 者溺 水 前 均 无 免 疫 缺 陷 病 史 , 吸人 污 水 后 发 生 I A P 。其 特 征起 病 急进 展 快 , 中 2例 死 亡 , 其 3例 经 积 极 治疗 后 好 转 。结 论 免 疫 功 能 正 常 宿 主 溺 水 后 可 以 引 起 I A, 入 污 水 是 溺 水 后 I A 的主 要 致 病 因素 , P 吸 P 可呈暴发性起病 , 展迅 速, 死率 高; 部 C 进 病 胸 T是 早 期 诊 断 的 重 要 检 查 ; 期 诊 断 、 时 治 疗 是 改 善 预 后 的 关 键 早 及
儿科 1.溺水 2.吸入性肺炎 病历模板书写

现病史:患儿于入院前30分钟在砖厂的水塘边玩耍时不慎掉入塘中,约3分钟左右被救起,当时患儿无呼吸,全身青紫,冰凉,急给予按压胸腹部后约1-2分钟患儿恢复自主呼吸,颜面青紫好转,神志转清,但仍有气促,急呼120送入我科,病程中患儿无发热,无抽搐,发病以来,患儿精神反应弱,大小便正常。
首次病程:患儿于入院前30分钟在砖厂玩耍时掉入塘中,约3分钟左右患儿被人救起时无呼吸,全身青紫,冰凉,刺激无反应,急给予按压胸腹部后患儿恢复自主呼吸,颜面青紫好转,神志转清,但仍有气促,急呼120送入我科,病程中患儿无发热,无抽搐,发病以来,患儿精神反应弱,大小便正常。
入院查体:体温不升,P 126次/分,R 24次/分,BP 122/83mmHg。
神志清楚,精神反应弱,全身皮肤冰凉,青紫,呼吸尚平稳,无明显的三凹征,全身皮肤粘膜无皮疹,口唇发绀,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心率126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不大,肠鸣音减弱,肌力、肌张力正常。
布氏征、克氏征阴性,双侧巴氏征阴性。
肢端凉、CRT20秒。
鉴别诊断:1.溺水后脑损害:患儿为学龄前儿童,有明确的掉入水塘的病史,被救起时患儿无呼吸,全身青紫,急给予按压胸腹部后约1-2分钟患儿恢复自主呼吸,故应警惕本病,但患儿目前神志清楚,无抽搐,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不支持,动态观察病情,必要时完善头颅MRI等检查协诊。
2.感染性肺炎:患儿为龄前儿童,有明确的溺水和吸入性肺炎的病史,塘中水可能含致病菌,故应高度警惕本病的可能,动态观察患儿病情、了解有无感染征象和动态复查胸片协诊。
诊疗计划:1.防治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2.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复合辅酶,小儿氨基酸,盐酸多巴胺,速尿利尿等。
3.心电监护,脉搏氧监测,血糖、血压监测和鼻导管吸氧。
4.完善相关检查:三大常规、CRP、肝肾功能、心肌酶谱。
5.向患儿家属交代病情危重,下达病重通知书,家属表示理解。
溺水后吸入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图文PPT课件

舒适的体位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床头抬高30º-45º,稍抬高床尾。[5]
患者体温:36-37.8℃血压:89-165/50-102mHg心率:65-98次/分呼吸:18-23次/分血氧饱和度:90-99%定期检查患者的血气分析、SPO2、R 等指标,预防病情进展。
参考文献[5]商金秋.一例淡水淹溺患者的集束化护理[J].特别健康 (2018)09-139-01:2095-6851
参考文献 [8]孙新新,戴志红. 突发灾难事件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危机干预[J].ISSN.2095-8242.2017.056.11085.02
护理结局
某某市某某区某某医院联系电话:XXXXXXXX
通过集束化护理的干预,使患者治疗时间缩短,预后良好.
根据患者病理生理改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
加强营养的支持
心理干预
患者因突发事件救助工友时而淹溺,产生了恐惧心理,同时工友因意外而死亡,导致患者担心自己预后而加重焦虑心理患者心理和生理面临巨大的压力,医护及时与家属及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讲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各期的治疗重点,减轻心理压力。
心理干预的重点是保护患者隐私,与个体建立起彼此信任的关系。干预人员对个体的陪伴和鼓励要比安慰的话更有效,干预人员要学会倾听,尽量培养起感同身受的感情,让他们的经历和遭受得到认同,这远比说一些空话有意义[8]
预防感染
在患者病程中,护士密切观察患者患者体 温变化,WBC、PCT、CRP等炎症指标[6]积极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参考文献 [6]黄侠侠 . 一例淡水淹溺后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1009—6019(2017)32-0242一01 [7]黄黎静.一例下水道溺水病人的抢救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4)16-1535-02:1674-4748
法医学鉴定中的溺水鉴定

法医学鉴定中的溺水鉴定溺水是指人或动物在水中窒息而死的情况。
由于溺水具有隐蔽性和特殊性,法医学在溺水鉴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法医学的角度,探讨溺水鉴定的相关内容。
一、案例分析在法医学鉴定中,对溺水案例进行充分的案例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鉴定人员需要了解溺水发生的地点、时间、水深、水温等基本情况。
其次,要注意搜集现场的相关证据,如现场痕迹、水质、水位等。
在进行溺水鉴定时,还需要注意地方病区和死因,这能帮助法医学鉴定人员更好地判断是否属于溺水死亡。
例如,在淹溺区域,检察人员可能会遇到酒精、药物或其他物质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判断错误。
二、尸体检查尸体检查是溺水鉴定的核心环节之一。
对于溺水致死的尸体,鉴定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观察尸体是否有明显的水肿。
通常,溺水后,人体组织吸入大量水分,尤其是在心肺复苏术后。
因此,有时可以在溺水尸体的胸腹部观察到水肿的现象。
其次,要检查尸体是否有特殊的病理变化。
溺水导致的病理变化是判断溺水死亡的重要依据之一。
常见的病理变化包括肺部充血、水中窒息引起的支气管肺炎等。
此外,法医学鉴定人员还需要检查溺水尸体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的外部损伤。
溺水过程中,尸体可能与水中的物体碰撞,造成外伤。
这些外伤对法医学鉴定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可能有助于判断尸体是在水中死亡还是事先受伤。
三、水样分析在溺水鉴定中,水样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法医学鉴定人员可以通过水样分析,判断死亡者是否溺水以及溺水发生的环境。
对于鉴定人员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收集现场水样,并妥善保存。
水样应尽早送往实验室,进行专业的化学分析。
通过分析水样中的含氧量、碳酸氢离子浓度、微量元素等指标,可以为溺水死亡鉴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其次,还要检查水样中是否有特殊的化学物质。
在某些情况下,人因中毒或其他原因出现溺亡,水样分析可以帮助鉴定人员发现异常。
最后,法医学鉴定人员需要了解溺水现场的特殊性,如江河、湖泊、海洋等,因为不同的水域可能会对水样的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溺水吸入性肺炎的治疗
• 吸入性肺炎是淹溺的常见并发症,与吸入的水源、杂质、吸入时 间以及意识障碍等全身情况直接有关,其预后与早期有效的治疗 密切相关。
• 近90%的淹溺患者会吸入环境中的污水,引起吸入性肺炎。其病原 体包括内源性(口咽、上呼吸 道和消化道)、外源性细菌及少见的真菌。
溺水吸入性肺炎的治疗
• 可以随访来区别,淹溺性肺水肿很快会吸收,一般不超过3天。 • 淹溺性肺水肿可延迟24-48小时出现,最初胸部影像学可以正常,要注意
随访24-48小时,已排除肺损害。 • 淹溺性肺水肿表现是非特异性的,结合病史与心源性、肾源性肺水肿相鉴
别。
溺水性肺水肿与吸入性肺炎的区别
• 吸入性肺炎产生机理不同,但影像表现不易与溺水所致肺水肿区分,根据 临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鉴别。
污水/河水中含有的病原微生物种类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如产气单胞菌、肠杆菌属等以及革兰 阳性菌,如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发现有真菌,如曲霉、毛霉、隐球菌等。
溺水吸入性肺炎的治疗
• 发现曲霉感染多发生在溺水后 l~2周。 • 激素的早期治疗也值得探讨。
早期使用激素可抗炎、加速肺内积水吸收、减少污水中化学成分所致肺部局部反应, 减少后期的间质性肺炎产生。
处理要点:气道的局部处理、病原学获取及抗炎抗感染治疗 和重症患 者的呼吸支持治疗
• 早期肺泡灌洗可清理气道内污物、炎性分泌物及病原体,减轻患者肺部局部炎 性反应,同时有利于气道通畅及气体进入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
• 早期病原学检查对抗感染治疗至关重要,明确病原菌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溺水致吸入性肺炎的致病菌取决于吸入物、口腔定植菌等。
溺水 3-4min
可有神志模糊、烦躁, 剧烈咳嗽,憋喘、呼 吸困难,心率慢、血 压降低,皮肤冷、发 绀;在喉痉挛期之后, 水进入呼吸道、消化 道,睑面部水肿、眼 充血、口鼻血性泡沫 痰、皮肤冷白、发绀、 呼吸困难,上腹较膨 胀
溺水 5min以
上
神志昏迷,口鼻血性 分泌物,皮肤发绀重, 呼吸憋气或微弱表浅、 不整,心音不清,呼 吸衰竭、心力衰竭, 以至瞳孔散大、呼吸 心跳停止。
低渗液体进入体内---血容量扩张---低钠、低氯、高钾血症、溶血---急性肺损伤、肾衰
溺水的机制
海水淹溺
• 海水为高渗,含3.5%氯化钠、大量钙盐和镁盐。
• 海水对呼吸道和肺泡有化学性刺激作用。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受 海水损伤后,大量蛋白质和水分向肺泡腔和肺泡间质渗出,引起肺水肿。
• 高钙血症,可引起心动过缓和各种传导阻滞,甚至心搏骤停。高镁血症可 抑制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功能,使横纹肌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血压减 低。
• 湿性淹溺:喉部肌肉松弛吸入大量水分充填呼吸道和肺泡发生窒息。 水大量进入呼吸道数秒钟后神志丧失,发生呼吸停止和心室纤颤。约 占淹溺者的90%。
溺水的机制
淡水淹溺
• 淡水为低渗,主要是肺泡壁上皮细胞受损,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发 生塌陷。阻碍气体交换,造成全身严重缺氧。
• 淡水进入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引起低钠、低氯及低蛋白血症。红细胞 在低渗血浆中破坏而发生血管内溶血,引起高钾血症甚至心搏骤停。
高渗液体进入体内---血容量浓缩----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高血钠、高血钾----血液中水分渗透入肺间质和肺泡腔---肺水肿
溺水的机制
• 另外当淹入粪池、污水池中时,除上述反应外,还有腐生物和 化学物的刺激和中毒表现,引起吸入性肺炎。
溺水性肺水肿影像学特点
• 淹溺性肺水肿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由肺门向周围呈放射性分布,肺 内有斑片状或弥漫性磨玻璃密度模糊影或肺实变影像,病灶分布可对称, 亦可不对称,偶可见病变局部于一侧肺内,可能与病人的体位有关。
• 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S),予以机械辅助通气。
谢谢
溺水的机制
溺水的基础病因
淹溺后因为过度紧张而屏气,造成喉头痉挛,发生窒息、缺氧。屏 气到一定程度,又开始主动呼吸,大量水、泥、杂草等涌入口、鼻中, 堵塞气管喉头加重窒息,使肺部丧失通气功能,加剧了缺氧,使二氧化 碳储留及代谢性酸中毒。
溺水的机制
溺水的分类
• 干性淹溺:喉痉挛导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约占淹 溺者的10%。
病例分享,38岁,因“溺水后咳嗽、咳痰1天”入院
病例2
患者,男,47岁,溺水四天后肺部CT
病例3
患者,男,27岁,淹溺病史
病例4
患儿,女,溺水史
病例5
溺水1小时
好像还有重力作用
溺水的定义
溺水是指人体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液体充满呼吸道和 肺泡引起窒息。吸收至血液循环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 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最后造成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 急性吸入性肺炎形成肺水肿机理通常为:含盐酸和蛋白酶的呕吐物高度刺 激,直接损害毛细血管壁,引起通透性增加。
• 吸入的水不含盐酸和蛋白酶,不具备通常急性吸入性肺炎的形成机制。从 病程上看急性吸入性肺炎起病急剧,可于短时间内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
临床特点
溺水 1-2min
一过性窒息的缺氧表 现: 神志多清醒 有呛咳 呼吸频率加快 血压增高 胸闷胀不适 四肢酸痛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