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联合入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
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诊治分析'复杂>臼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王九军张飞【摘要】目的对比改良Stoppa入路联合K-L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联合K-L入路应用于复杂>臼骨折手术治疗时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7年7月至2020年6间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臼骨折病人按照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Stoppa联合K-L入路组(观察组)、腹直肌外侧联合K-L入路组(对照组),两组病人各30例。
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效果、>关节能康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3.42*21.63)分钟,对照组为(150.46*21.40)分钟,两者比较!<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为(574.48*15.42)ml,对照组为(462.15*15.26)(1,两者比较!<0.05;术后骨折复位效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0%,对照组优良率为96.66%,两者比较Q0.05(术后>关节功能对比:观察组>关节优良率为73.33%,对照组为86.66%,两者比较Q0.05。
结论改良Stoppa入路联合K-L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联合K-L入路均能应用于复杂>臼骨折治疗,腹直肌外侧入路联合K-L入路在术野显露、术中出血量、术中血管神经保护、骨折复位效果方面更具有优势,临床工作中应根据病人的>臼骨折特点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
【关键词】>臼骨折;Stoppa入路;Kocher-Langenheck入路;联合入路【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 n.1009-7147.2021.01.021>臼骨折发病率在全身骨折3%,由于造成其损伤的外力能量较高,常合全身多部位损伤,因此其致死率高达13%叫>臼解剖学上具有形态不规则、周围解剖关系复杂、涉及多个关节面、周围重要血管神经等组织较多的特点,早年多采用保守治疗;随着手术技术不断进步及内固定材料的推陈出新,手术切开法复位内固定术已成为治疗>臼骨折的首选方法,但手术入路及相应治疗效果尚未未达成一致共识叫目前常用的手术入路方式包括:前方入路(骼腹股沟、Stoppa、腹直肌外侧)、后方入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以及联合入路(不 有其及,经的,其伤大、围发多,有Stoppa及腹直肌外侧入路所取代趋势【叭复杂>臼骨折能,在达有复位的伤)病复的的,院此不的合 ,并通过对比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报如下。
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14例临床观察

全麻 , 平卧屈膝屈髋位。常规消毒铺 巾, 下腹腹 白线至
耻 骨上 正 中切 口 , 长 1 0 ~ 1 3 c m, 切 开 腹 白线 , 切 断 并 牵 开腹 直 肌 , 保 持 在腹 膜 外 钝 行 分 离 , 用 盐 水 湿 纱 布包
4 ~ 6周 , 到1 6周 可完全 负重 。
1 . 1 病 例 资料
本 组患 者 I 4例 , 男 8 例, 女 6例 , 年
龄2 O ~ 5 2 岁。 骨盆骨折 9 例, 髋臼骨折 5 例。 人 院后骨 盆常规 x线 、 C T检查必要时三维重建 , 并 明确骨折类 型,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 及时处理并发症 , 1 4 例均采 用改 良 S t o p p a 人路接骨钢板内固定 。 根据 T i l e 分型骨
例为差 。优 良率 为 7 8 . 6 %。以 M a j e e d为标准 , 以疼痛, 站立 , 性生活和工作情况 为根据 : 优 4例 , 良 5例 , 一般 3例 , 差2 例, 优 良率 6 4 - 3 %。结论 : 改 良S t o p p a人路治疗复杂骨盆 、 髋 臼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 值得推广 。 【 关键 词】 骨折固定术 ; 骨盆及髋 臼骨折 ; 改良S t o p p a 入路
夏 祖辉 杨彦君 熊屹 易洪成 唐 良华 敬 戈
【 摘要】 目的 : 总结 应用 改 良 S t o p p a 入路治疗 复杂骨盆 、 髋 臼骨折 的临床 经验 , 探讨其临床应用 价值 。方法: 采 用改 良 S t o p p a 人路治疗 复杂骨盆 、 髋 臼骨折 1 4 例, 术 后随访 以观察其 远期疗效 。结 果: 根据 M a t t a 放射线评分 标准 , 优9 例; 良2 例; 一般 2 例; 1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复杂粉碎性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

部分 粉 碎 性 骨折 以及 超 过 1 的髋 臼骨 折 复 周 位 较 为 困难 , 经 K L入 路 向前翻 开 阔筋膜 张 肌 , 可 — 显 露 股 骨 大 转 子 , 复 位 钳 夹 住 向外 下 行 骨 牵 用 引 。 同 时 借 助特 殊 骨 盆 复 位 器械 ( 如顶 棒 、 t Ma a t 钳 等 ) 行 复位 , 取达 到 解剖 复位 。双柱 骨 折 的 进 争 复位 应 由近 到远 , 即先将 髋 臼周 围骨折 复位 , 再复
医源 性 损 伤 7 , 后 随访 1 个 月均 好 转 。在 髂 例 术 8
腹股 沟 入 路 中 , 骨 神 经 的 过度 牵 拉 将 导 致 大 腿 对 外侧 感 觉 麻 木 ; 股 动 静 脉 的 过度 牵 拉 则 会 引起 对 血 管 内膜 损 伤 , 而 发 展 为 血 栓 。 因此 术 中应 避 进 免对 相关 神 经 、 管 的过度 牵 拉 , 其是 在 K— 血 尤 L入 路 中 , 股方 肌后 侧 寻找 坐骨 神 经 、 沿 牵开 坐 骨神 经
沟入路 , 再行 K— L入路 ; 外 6 则 由于 髋 臼后 壁 另 例 严 重 粉 碎 骨折 合 并 同侧 前 耻 骨支 骨 折 而先 行 K. L 入路, 临床 效 果满 意 。 34 手术 操 作及疗 效 . 341 复位 在 行 髂 腹 股 沟 入 路 时 , .. 可通 过 牵 引或 轻 度 内旋 股 骨 干 来 显 露髋 臼前 壁 , 除或 复 位 髋 清
关节 内的碎 骨 。本 组 中 6 例 患者常 规先 行髂腹 股 1
A bg eP s l u in . ot 标准 优 良率为 8 . e 42 %。本研 究对 6 7
例 患 者 的术 后 评 价 结 果 显 示 , t 标 准 优 良率 Mat a 9 %; ’ bg e o t 标准 优 良率为 9 %。 4 d Au in . s l P e 1
改良“T”型髂股入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

对 复 杂 性 髋 臼骨 折 的 治 疗 , 来 愈 多 的 学 者 主 张 积 极 手 愈
术 治疗 . 求 尽 可能达 到解 剖复 位和 内 固定 , 大 限 度地恢 以 最 复 髋 关 节 功 能 , 选 择 一 个 较 为 理 想 的 手 术 入 路 是 获 得 良好 而
肌 、 股 沟 韧 带 一 并 向 内 侧 牵 开 , 髂 骨 内板 下 至 坐 骨 切 迹 腹 使
复 位 内 固 定 。(- 手 术 安 全 , 露 好 , 需 过 度 牵 拉 暴 露 或 因 -) 暴 无
暴露 不 佳 导 致 神 经 血 管 损 伤 ( ) 卧 时 腹 腔 内容 对 腔 静 脉 三 侧
的压 迫 减少 , 及 截 骨面 子 骨蜡 等 处 理 . 少 了术 中出血 。 以 减
( ) 留了外展肌及 其腱性 部分 的完整 , 骨块复位 后给予 四 保 截
螺 钉 固 定 , 定 坚 强 , 利 于 髋 关 节 的 早 期 被 动 活 动 和 髋 关 固 有 节 功 能 的 恢 复 。我 们 认 为 , 入 路 是 治 疗 复 杂 性 髋 臼骨 折 较 该
理想 的入路 。
一
、
般 资料
本 组 男 9 , 3例 , 龄 2 ~ 5 例 女 年 0 9岁 , 均 平
3. 1 5岁 。左 髋 5例 , 髋 7例 。致 伤 原 因 : 处 坠 落 伤 3例 , 右 高 车 祸 伤 7例 , 砸 伤 2例 ; 折 类 型 ( eo re 分 型 ) 双 柱 骨 压 骨 按L tu n | :
维普资讯
实用骨科杂志 20 年旦 02
鲞笠 翅
・
2 9l ・
改 良“ ’ 髂 股 入 路 治 疗 复 杂 性 髋 臼骨 折 T’ 型
髋臼骨折手术入路介绍

髋臼骨折手术入路介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作者:王大一髋臼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不仅伤情严重,而且类型复杂,移位形式多样,为严重而复杂的关节内骨折。
其中骨折类型的准确判断、适当的手术径路、精确的复位、熟练的手术技巧及妥善的术后处理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而恰当的手术入路对于术中满意的显露、复位、固定尤为重要。
所以,正确选择其手术入路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本文主要是对髋臼骨折手术过程中手术的入路进行介绍。
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有许多种,根据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前侧入路(髂股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其改良入路)、后侧入路(K L入路、改良K L入路)、扩展入路和前后联合入路(K L入路+髂腹股沟入路或髂股入路)。
1 K L入路[1]患者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切口起于髂后上棘或其下方两横指处,经大转子顶点向远侧延伸至大腿外侧约10 cm。
切开阔筋膜,按臀大肌肌纤维走行方向钝性分开,注意保护臀大肌前方的臀下神经,在大转子处显露并切断小外旋肌群和梨状肌止点,保护坐骨神经并向内侧牵开。
术中应避免切断股方肌,以免损伤位于下方的旋股内侧动脉升支。
用骨膜剥离器将关节囊的浅层向髋臼后柱及其上方剥离,在坐骨结节的内侧安放髋臼拉钩,将臀大肌、小外旋肌和坐骨神经向外侧牵开,必要时也可切断臀中肌止点的后1/3,以扩大显露范围。
该入路可以显露髋臼后部结构和坐骨神经,适用于后壁骨折、后柱骨折、后柱伴后壁骨折,也适用于横行骨折、横行伴后壁骨折、T形骨折以及前后联合入路的后路部分。
该入路的优点是能充分显露髋臼后壁及后柱骨折,多数骨科医师对该入路的解剖比较熟悉,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相对较小。
这种手术入路的不足在于:a)由于受髂胫束、臀上血管神经和大转子的限制,髋臼上方的髂骨、后方的坐骨大切迹和前方的耻骨体显露不足;b)若术中操作不慎,容易发生坐骨神经、旋股内侧动脉以及臀上血管神经损伤;c)如果过度劈开臀大肌,可造成臀下神经肌支的牵拉损伤,造成部分臀大肌纤维失神经支配;d)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K-L入路示意相对较高;e)术后功能恢复较慢[2]。
复杂髋臼骨折前后联合入路围术期患者的护理

(O , 1%) 有效率为 9%. 观察治愈 2 例 , 0 7h 2 0 无效 0 , 例 有效率为
10 0 %.
到 10 由于Ⅲ度 喉梗 阻的患者病情较危重 , 0 %. 甚至有 时需要气 管切开治疗 , 目此类患者较少, 而 未纳人观察 。所 以对于 I、 Ⅱ度 喉梗阻的喉炎患儿 , 以吸入布地奈德为主的治疗方法。 提倡
23 术 后 护 理 .
2 . 生命体征 及出血 的观察 .1 3
复杂髋 臼骨折前后 人路
手术时间长 , 中出血多 , 手 术后安置 3根血浆引流管 , 术后 4 8h
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引流管引流物的量、性质 、 颜
色 , 口敷料渗血情况 , 伤 如发现 出血倾 向, 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
4 讨 论
我科 20 年一 20 年 1 月通过前后联合切 口手术 内固 03 09 2
定治疗 3 例移位 的累及髋 臼的复杂髋 臼骨折 患者 ,经过精心 8
的手术设计 、 充分 的术前准备 、 手术配合 、 后护 理及康 复锻 术
炼, 取得 了满意 的治疗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1 临床 资料 本组 3 8例患者 , 2 , 1 , 男 2例 女 6例 年龄 1 8岁 ~ 2岁 , 6 平
刺激支气管收缩 , 要及时去除原因。 3 洗脸 与漱 口 面罩吸人前 患儿应清洗 面部 ,因为布 . 6 地奈德属 于糖 皮质激素 , 有较 高的脂溶性 , 别是进食 后面部 特 有油渍或油性化妆 品, 可使药物在面部残 留, 影响疗效 。吸人后 要 洗脸漱 口, 因为残 留在面部及 咽部 的药 物无治疗作 用 , 并有 激 素的副作用 。 3 防止交叉感染 . 7 雾化器每 位患儿使用 1 ,用后 以 套 1: 0 10的“ 4 消毒 液浸泡 3 n 用蒸馏 水 冲洗残 留 的消毒 8” 0 , mi 液, 放于治疗盘干燥备 用。
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研究进展

2
14朱仕文,乇满宜,吴新宝,等.经单一髂腹股沟人路治疗复合髋臼骨折.中华
创伤骨科杂志,aI】5;7(11):1(赂1(】27
15禹宅庆,张春才,苏佳灿,等.改良联合入路治疗复杂性髋臼骨折.中国骨伤,
加【】7l
16 20(7):465-466 11t
Ha,tii,Dstas PT.Thidemarm F'Wo treatment of
万方数据
垦匿量塾堂塑查!!!!堡!旦
整!!堂筮!塑!坐』Q!!!唑:壁211里!笪!!!!!!!!!!!:!!:堕!:!
・307・
建,手术成功即可避免关节置换术;若出现股骨头坏死或 创伤性关节炎,则为二期关节置换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对于严重异位骨化且关节已融合的患者,可考虑直接行 关节置换术。 髋臼骨折术后异位骨化的进一步研究,一方面应着 重于异位骨化发生机制的研究,由此寻找更为有效的预 防手段,另一方面应作出早期诊断及准确判断其成熟度, 早期有效的处理可显著降低其严重度。同位素三相骨扫 描技术第2周出现血清碱性磷酸酶(灿四)急性升高,第3
周同位素扫描可有阳性反应。伤后4~6周待局部出现 钙化后,X线平片上才会出现改变[5加]。 异位骨化分类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Brooker分级 法[7],主要依据X线平片上骨盆与股骨异位骨间的距离 大小而划分。0级:正常;l级: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内有骨 岛.Ⅱ级:骨盆或股骨近端有骨刺,与其相对应的骨面之间 的间隙不<1 cm;Ⅲ级:骨盆或股骨近端有骨刺,与其相对 应的骨面之间的间隙<1 cm;Ⅳ级:髋关节出现骨性强直。 但该分级方法不能精确确定骨盆与髋关节周围异位骨的 解剖位置关系,即使X线平片上发现骨盆与股骨之间有 明显的骨桥,仍不能诊断为严重的异位骨化及关节功能 严重受损或强直,因此不能用来定量分析异化骨形成程 度;此外,用X线平片进行评价时很难区分中度与严重异 位骨化,因而许多学者在临床上把少量异化骨(Brooker I、 Ⅱ级)视为轻度骨化,中至大量异化骨(Brooker HI、IV级)视
髋臼骨折手术入路介绍

髋臼骨折手术入路介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作者:王大一髋臼骨折就是一种高能量损伤,不仅伤情严重,而且类型复杂,移位形式多样,为严重而复杂得关节内骨折、其中骨折类型得准确判断、适当得手术径路、精确得复位、熟练得手术技巧及妥善得术后处理就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得关键,而恰当得手术入路对于术中满意得显露、复位、固定尤为重要。
所以,正确选择其手术入路就是治疗得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就是对髋臼骨折手术过程中手术得入路进行介绍。
ﻫ髋臼骨折得手术入路有许多种,根据其适用范围可分为:前侧入路(髂股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及其改良入路)、后侧入路(KL入路、改良K L入路)、扩展入路与前后联合入路(K L入路+髂腹股沟入路或髂股入路)。
1KL入路[1]患者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切口起于髂后上棘或其下方两横指处,经大转子顶点向远侧延伸至大腿外侧约10 cm、切开阔筋膜,按臀大肌肌纤维走行方向钝性分开,注意保护臀大肌前方得臀下神经,在大转子处显露并切断小外旋肌群与梨状肌止点,保护坐骨神经并向内侧牵开、术中应避免切断股方肌,以免损伤位于下方得旋股内侧动脉升支。
用骨膜剥离器将关节囊得浅层向髋臼后柱及其上方剥离,在坐骨结节得内侧安放髋臼拉钩,将臀大肌、小外旋肌与坐骨神经向外侧牵开,必要时也可切断臀中肌止点得后1/3,以扩大显露范围、该入路可以显露髋臼后部结构与坐骨神经,适用于后壁骨折、后柱骨折、后柱伴后壁骨折,也适用于横行骨折、横行伴后壁骨折、T形骨折以及前后联合入路得后路部分、该入路得优点就是能充分显露髋臼后壁及后柱骨折,多数骨科医师对该入路得解剖比较熟悉,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创伤相对较小。
这种手术入路得不足在于:a)由于受髂胫束、臀上血管神经与大转子得限制,髋臼上方得髂骨、后方得坐骨大切迹与前方得耻骨体显露不足;b)若术中操作不慎,容易发生坐骨神经、旋股内侧动脉以及臀上血管神经损伤;c)如果过度劈开臀大肌,可造成臀下神经肌支得牵拉损伤,造成部分臀大肌纤维失神经支配;d)术后异位骨化得发生率K-L入路示意ﻫ相对较高;e)术后功能恢复较慢[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位 的程度密切相关 , 能否达 到解剖 复位则 与手术 中骨 折的
显 露 是否 充分 密 切 相 关 , 而 显 露 充 分 的 前 提 是 选 择 正 确 的手
术入路。单一入路很难 很好地解 决髋 臼双柱骨折 的显 露、 复
位及固定 问题 , 生物力学 研究表 明 , 采用 单一 人路时 , 选 取拉 力螺钉固定无法显露髋 臼前 柱或后柱 , 其 固定强度 低于钢板 螺钉 ] 。尽管在髋 臼负重 区域 的构成 方面 , 前柱并 没有后柱 重要 , 然而在骨盆环 的稳定 方面前 柱 的作用 大于后 柱 。因 此, 对于年轻患者 , 应 当尽可 能使双柱 均达到解 剖复位 , 使 患 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 。联合 人路 可以更 充分 地显露 骨折 , 可 以直视下对髂 骨翼 , 骶 髂关 节 , 髋 臼前柱 、 前壁 、 后柱、 后 壁 进行复位 , 使复位 、 固定更加 方便 , 从而提 高 了内固定 的可靠 性 。同扩展的入路相 比, 尽管联合入路在术 中需要变换体 位 , 但是一次消毒铺单仍然可 以节约不 少 的手 术时 间; 联合 入路 表面看 2个切 口, 但是实际的软组织损伤要小于扩展切 口, 涉 及髋 的动力性肌 肉较少 , 由于 很少进行 大面积 的肌 肉剥 离和 切断 , 避免 了髂骨缺血后可能发生 的并发症 , 还可以允许患者 进行早期 的功能锻炼 , 有 利于骨折特别 是关 节软 骨的愈合。 在经典 的髋 臼手术入路 的基础 上 , 我们改 良的髂腹 股沟 入路 , 由于最初 的切 口比较靠 近腹部 中线 , 方便 了腹膜外结扎
图2 改 良髋外后入路示意图 始处 , c d为 切 口全 长
a为大转 子顶端 , b为小转子起
髂 内动 脉 。手 术 中 结 扎 髂 内 动 脉 , 可 以 使 锐 性 出 血 减 少 5 0 %, 是有效 的止血措施 。由于该 区域侧支循环丰富 , 术后 的 组织供血很快恢复 , 不会造 成盆腔组织器 官 、 臀肌坏死和性功 能障碍 ; 后续 的切 口与髂 嵴保 持一 定的距 离 , 避免 了由于术后 肿胀 , 造成髂嵴对切 口局 部的皮肤 产生压迫 , 对预防髂嵴处 的 感染 与髂嵴 的骨外露 , 十分有 效。改 良髋关 节外 后侧入路 , 扩
( 1 5个 月 ~ 3 . 5年 ) , 出现后入路异位 骨化 1 2例 , 股 骨 头 坏 死
部肌 肉的剥离和切断 , 降低 了异位 骨化 的发生 , 有利于患者 的 功能康 复 。 我们认 为, 改 良的入路不但 能满足 新鲜复 杂髋 臼骨折 的
显露 与 固 定 , 还 能满 足 陈 旧 的 复 杂 性 髋 臼 骨 折 的松 解 、 显露 、
大 了手 术 显 露 的视 野 , 特别是 行后半大转子截骨 , 减 少 了对 臀
3 结 果
本组术 后 因多发 伤引起 的多脏 器功能衰竭死亡 2例 , 其 余患者切 口均 I 期愈合 , 前方入路切 口未 出现皮肤坏死 、 延迟 愈合 , 无疝气发生 , 无股 神经 、 股动静脉损 伤。后入 路无继 发 性 坐骨神经损伤 ; 髂 内动脉结 扎后无脏器 坏死 和性 功能 障碍 发生 。依 Ma t t a 等标准… : 即骨折移位在 3 个J u d e t 位 x线 片 上 <1 n l l n为解 剖复位 , < 3 mm为满意复 位 , > 3 m m为不 满 意复位 , 本组 解剖 复位 9 8例 ( 9 0 . 7 4 %) , 满 意复位 1 0例 ( 9 . 2 6 %) 。本组 9 8例 患者 获得 1年 以上 随访 , 平均 2 . 4年
轻 度跛 行 ( 不需拐杖) 5分 , 长 距 离 行走 需用 拐 杖 4分 , 扶 拐 行 走 一段 距 离 3分 , 扶 拐 行 走 一 小 段 距 离 2分 , 无法行走 1 分;
关节 活动度评分 : 活动分数 =( 伤侧 总活动度/ 正常侧总 活动 度)×1 0 0 %, 9 5 % ~1 0 0 %6分 , 8 0 % ~9 5 %5分 , 7 0 % ~8 0 % 4分 , 6 0 % 一7 0 %3分 , 5 0 % ~ 6 0 %2分 , 小于 5 0 %1 分; 临床评 分 =总分数 ( 疼 痛 +行 走 +关 节 活动 度 ) , 1 8分 为优 , 1 5~ 1 7分为 良, 1 3~1 4分为一般 , <1 3分 为差 。本组优 7 3例 , 良 1 4例 , 一般 7例 , 差 4例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2 0 0 7年 7月第 2 O卷第 7期
C h i n a J O r t h o p&! 堕
』 ! : ! : ! : : : !
及神经外膜有无损伤 , 内固定物对坐骨神经有无影响 , 在大转 子外侧钻 1 ~ 3个分别指 向所离断 附丽处 的骨隧道 , 应用 粗丝 线, 依 次将 之进行骨缝合 。术后伤 口内放置负压引流管 1 根,
复位 与固定 。患侧髂 内动脉结 扎在减 少松解 时出血方 面 , 起
到 了 积极 作 用 。
参 考 文 献
1 Ma t t a J M, Me r r i t t P O. Di s p l a c e d a c e t a b u l a r f r a c t u r e s . Cl i n O ̄h o p Re l a t
Re s , 1 9 8 8, 2 3 0: 8 3 - 9 7.
1 O例 , 所 有患 者术 后 未发 现 骨折 再移 位 。根 据 Mo d i i f e d D
A u b i g n e a n d P o s t a l 临床分 级标准 , 疼痛评 分 : 无痛 6分 , 轻 微 或偶有疼痛 5分 , 行走后疼痛 , 休息缓解 4分 , 中度疼痛 ( 可 行 走) 3分 , 严重疼 痛 ( 不能行走 ) 2分 ; 行 走评分 : 正 常 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