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东百校联考语文科试卷分析报告
2013年广东高考年报

2013年广东高考年报·语文科(一)试卷总评价2013年高考已经结束了,对于2013年广东的语文试题及评卷情况,很多学校的指导老师及毕业生都非常关心,现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1.“稳中略变”仍然是今年试卷的主要特点。
我们近几年概括广东卷试卷特点的时候,都用到了“稳中略变”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反映了广东卷命题发展的轨迹。
“稳中略变”的试卷特点显示了广东高考语文命题的总体思路是稳步推进而非大规模的改革。
一方面,试卷结构的相对稳定,使到考生拿到试卷后不会因为变化太大而造成情绪的波动,更有利于临场发挥水平。
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另一方面,个别考点和题型的略微变化,既会对考生产生新鲜刺激,又会是考生预料之中的事,不至于引起考生的焦灼。
虽然多年来都用“稳中略变”这个词来概括广东试卷的特点,有点词穷的感觉,令人觉得广东卷有点保守的感觉,但是这正恰恰是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广东高考语文需要的就是这样和风细雨式的“稳中略变”的推进模式,切忌暴风骤雨式的大改革。
2013年高考广东语文试卷结构依然非常稳定,试卷的板块结构没有做任何调整,只是在小题上跟2012年的试卷比较略有变化,具体表现是:第1小题语音题,同样是考查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的语音问题,在多音字的选择上,既有一般词语,又有成语,材料组成更加丰富,但是版面却没那么整齐。
这样的变化,只是呈现形式的变化,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无所谓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从考查的内容来看,以往一般都会避开考查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别,因为广东学生一般会因为方言的影响,前鼻音和后鼻音分得不是那么清楚。
今年这道题则考查到这方面的内容,直面广东人说普通话的致命弱点,应当引起注意。
第4小题语言衔接题,在多年一个固定题型的情况下,今年题型略有变化,增加了语言背景材料,使到语言的排序更加清晰唯一,不会出现去年排序的方式不一定是唯一的争议。
这反映了命题专家工作更加严谨了。
通过增加语言背景的形式,使到排序衔接更清晰唯一,这个变化是值得肯定的。
百分教育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分析及复习指导

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卷分析及复习指导百分教育语文组广州一模二模一向是高考的风向标,下列分析是主要依据今年的广州一、二模试题,结合往年的高考题,另外穿插部分广东其他市区的模拟题,综合分析一下高考的考题类型及特点,希望能够給予考生对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有更清楚明白的认识。
首先明确的一点是,今年的考试大纲与往年的并无什么区别,广州一模显示出来的试题类型,也与2012年高考语文卷的分类完全相同,因此,可以设想今年的高考卷题目类型上总体变化不会太大,但是我们也观察到,在一二模试卷上,有一些题目是作出过调整的,因此,这些调整的东西我们要注意,下面作具体分析:一、基础题1. 语音:广东卷的语音题目偏向于给出几个字词,不注音,然后判断这几个字词是否相同读音,通常最后为一组多音字的判断,例如广州一模: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虔诚/乾坤贬谪/嫡系攒钱/人头攒动B.储存/贮藏饯别/栈道勾当/勾心斗角C.证券/眷恋馈赠/匮乏划算/整齐划一D.悭吝/信笺鞭笞/怠惰着实/着手成春这类题目要注意就是粤语读音跟普通话读音差异较大的字,另外对于最后一对多音字,可以通过推测字义、词性等语法要素,去推断他们是否相同读音,不同字义、不同词性的字,一般情况下读音也不相同。
对于广州二模中给出读音、要求对照读音与字是否相符的语音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都没有出现。
2. 词语成语:基本上每年高考中,此题的难度不大,应该注意的是词语或者成语,它们的意义是什么,还有注意词性的问题等。
3. 病句:每年必考题目,应该注意病句实际上有一定的语病模式,包括:成分赘余、成分残缺、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合逻辑、句式杂糅、语序不当等因素。
实际上在语病上,会出现某几天偏爱考某中语病类型的现象。
我们可以参照2012广东高考的题目: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广东高考语文卷评价与分析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卷评价与分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尹小平一、全卷概述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卷在内容结构上与以往保持一致。
全卷共6道大题,24道小题,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
考生需回答必考内容的18道小题和选考内容的3道小题。
试卷在内容上可分为三部分:语言基础知识、阅读和语言表达(含写作)。
语言基础知识侧重于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其主要功能在于对中学教学的引导;阅读部分和语言表达部分侧重于对考生语文能力的考查和区分。
全卷平均分96.45,难度系数0.64,标准差16.82,信度0.72。
从平均分来看,2013年试题比2012年稍易,从得分分布来看,其主要原因是主观题得分明显提高。
从其他指标来看,试卷的长度、阅读量、思考量以及书写量适中,难度结构合理。
整卷命制科学、规范,这不仅有利于不同高校选拔学生,也对一线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题数据1.全卷统计数据表(样品总数:679489份)题数平均分标准差难度选择题10 19.82 6.10 0.62非选择题14 76.63 12.76 0.65全卷24 96.45 16.82 0.64 2.试题数据表(文学类阅读选考人数:170492;实用类阅读选考人数:506804)题号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区分度1 2.47 1.15 0.82 0.262 1.72 1.48 0.57 0.203 2.11 1.37 0.70 0.494 0.88 1.36 0.29 0.105 2.45 1.16 0.82 0.336 1.13 1.45 0.38 0.487 1.59 1.50 0.53 0.598 1.88 1.45 0.63 0.439 7.55 1.99 0.76 0.6610 4.13 1.85 0.59 0.6211 4.86 1.63 0.81 0.6412 3.53 1.64 0.71 0.3613 2.07 1.39 0.69 0.4914 3.08 1.00 0.77 0.4615 2.84 1.55 0.71 0.5116 1.47 0.94 0.37 0.5017 2.77 1.24 0.55 0.5718 2.74 1.57 0.46 0.5819 1.87 0.89 0.47 0.3420 2.34 1.07 0.47 0.5221 2.90 1.18 0.48 0.4622 4.60 1.32 0.77 0.5423 4.05 1.24 0.68 0.3424 38.48 6.54 0.64 0.71三、试卷特点1.试卷的命制在遵循教育部考试大纲的基础上,考虑我省中学的教学实际,在保持稳定的同时,根据考试的实际需要来设计整卷的难度结构和区分度梯度。
2013广东高考语文解析(试卷答案)及趋势预测

2013广东高考语文解析及命题趋势预测绝密★启前试卷类型:B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贴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崇.高/作崇.殷.红/赝.品调.适/调.和B.傍.晚/滂.沱赈.灾/诤.言湖泊./停泊.C.韬.略/滔.天砧.板/嗔.怪如法炮.制/炮.火连天D.瞥.见/蹩.脚悚.然/耸.立方兴末艾./自怨自艾.【答案】B【解析】(B.bàng/pāng zhân/zhâng pō/bó A.chóng/suì yān/yàn tiáo C.tāo zhēn/chēn páo/pào D.piē/biâ sǒng ài/yì)字音题与往年比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是成对考查,依然是集中在形近字、音近字和多音字三个方面。
该题型是广东高考一贯题型,如果出现变化,应该会提前在考纲中有所体现。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最新版本)

【以下答案及解析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好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讲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崇高/作祟殷红/赝品调适/调和B.傍晚/滂沱赈灾/诤言湖泊/停泊C.韬略/滔天砧板/嗔怪如法炮制/炮火连天D.瞥见/蹩脚悚然/耸立方兴未艾/自怨自艾【参考答案】B【解析】(A、chóng /suì ; yān /yàn ; tiáo. B、bàng/ pāng ; zhân /zhâng ; pō /bó .C、tāo zhēn / chēn; páo /pào.D、piē /biě ; sǒng ài/ yì.)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
2013年广东语文高考卷考情报告

2013年广东语文高考卷考情报告(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 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2. 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2分)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言文填空题(5题,每题2分)2. 现代文填空题(5题,每题2分)三、古诗文默写(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四、阅读理解(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文言文阅读理解(1题,10分)2. 现代文阅读理解(1题,10分)3. 文学作品阅读理解(1题,10分)五、作文(1题,20分)一、选择题1. 单项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稚嫩(zhì nèn)摺皱(zhé zhòu)率直(shuài zhí)B. 惬意(qiè yì)感喟(gǎn kuì)挟制(xié zhì)C. 谄媚(chǎn mèi)澈净(chè jìng)惊骇(jīng hài)D. 情愫(qíng sù)告罄(gào qìng)赘述(zhuì shù)(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关于太空的信息。
C. 在这个小镇上,我们可以看到古老的建筑、独特的风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B.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作品。
C.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D.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主要讲述了鬼怪故事。
2013广东省高考语文卷分析

第一部分:试卷综述一、试卷结构1、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保持了2007年(广东新课改后高考第一年)以来的试卷结构,全卷6道大题,24小题,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现代文阅读分为必考与选考题,试卷模式稳定。
题号考查内容题量分值题型类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必考选考一语言基础 4 12 √√二古诗文阅读文言文 6 22 √√√古诗鉴赏 1 7 √√名句名篇 1 6 √√三论述类文章阅读 4 16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3 15 √√实用类文本阅读 3 15 √√五语言运用 2 12 √√六作文 1 60 √√二、整体难度整体来看,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延续了一贯的稳定——试卷结构基本不变,题型基本不变,赋分基本不变,容量基本不变,考点基本不变。
和上一年比较:1、文言文:(依旧是人物传记)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断句,并将一个翻译的小题改为3分的简答题,形势新颖,但难度不大。
断句本来是很好的考查方式,限于阅卷的难度及评分的公平性,2012年被取消了,但今年华丽变身杀个回马枪。
2、诗歌鉴赏2012年考查的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一位元代诗人的非常陌生的诗歌,第一问映衬、列锦的表现手法以及第二问从意象上进行分析解答,都是学生比较畏惧的,故而2012年诗歌鉴赏题广东省的均分只有2.61分,难度系数0.37,分数偏低,难度偏大,今年在文本选取、题目设置上有所调整,有意降低了难度。
3、名句默写自2012年8月起各校已获知变更之后的考查范围,且篇数减少,绝大部分为高中教材中需要背诵的篇目,且此次命题所选语句多为名篇中的名句,难度不大。
4、现代文阅读所选文本中规中矩,基本没有太大的阅读障碍。
作文坚持了2012年的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材料紧扣现实生活,且材料本身观点明确,通过一年的适应性训练,考生在审题立意上没有多大难度。
但今年的作文题完全开放,没有任何提示语,可谓史无前例。
5、综上所述,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难度较2012年有所降低,可以预计,今年全省高考语文平均分会较2012年均分(91.29)有所提高,但会低于2011年均分(100.72),估计在95—98分之间。
2013届广东百校联考语文科试卷分析报告

2013届广东百校联考语文科试卷分析报告2013 “广东省百校联考”徐闻中学语文学科分析报告第一部分背景介绍一、命题指导思想《2013广东省百校联考-语文》是为了了解和诊断广东省高三语文在2012年8月~2013年10月的教学情况而设计的一次全省百校学生参加的综合测试,我校参加本次测试目的是了解我校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语文复习备考三个多月来的效果,及掌握学生复习备考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后阶段的语文教学和备战高考提供比较科学的参考数据。
试题按照《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参考“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卷的结构,通过六大题24小题,考查学生的语文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六大能力。
试题能综合表达高中课程标准实施的基本要求,反映语文高考改革的新趋势,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应用、审美、探究的特点。
二、考试内容分布本试卷共六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
第一大题为语言基础知识运用,4小题共12分;6虚词理解B选择题3 7信息筛选C选择题3 8内容归纳C选择题3 9 翻译 B非选择题10 10古诗鉴赏D非选择题7 11名句名篇A非选择题6三、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12信息整合C选择题51611%选的是艾斐“守护文化的价值质点”13观点分析C选择题314思路把握B非选择题415概括观点C非选择题4四文16 形象 C 非选 4 15 10巴赫诺夫、现代文阅读选做题学类阅读赏析择题% 讽刺小说,颇有特色,值得阅读。
17内容分析C非选择题518结构思路F非选择题6实用类阅读19内容分析C非选择题41510%人物传记“齐白石达到日子”是高考实用类轮考文体之一。
20结构特点C非选择题521创作意图F非选择题6五、语言表达22准确鲜明连贯E非选择题612 8%语言鲜明、生动、得体、准确及连贯,是必考点。
23连贯得体生动E非选择题6六、作文24 写作 E非选择题60 6040%新材料作文是今年广东高考作文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 “广东省百校联考”徐闻中学语文学科分析报告第一部分背景介绍一、命题指导思想《2013广东省百校联考-语文》是为了了解和诊断广东省高三语文在2012年8月~2013年10月的教学情况而设计的一次全省百校学生参加的综合测试,我校参加本次测试目的是了解我校学生的语文基础和语文复习备考三个多月来的效果,及掌握学生复习备考中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后阶段的语文教学和备战高考提供比较科学的参考数据。
试题按照《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参考“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一一语文”试卷的结构,通过六大题24小题,考查学生的语文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六大能力。
试题能综合表达高中课程标准实施的基本要求,反映语文高考改革的新趋势,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应用、审美、探究的特点。
二、考试内容分布本试卷共六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
第一大题为语言基础知识运用,4小题共12分;第二大题为古诗文阅读和鉴赏,7小题共35分;第三大题为论述类现代文阅读(必考),4小题共16分;第四大题为文学类和实用类现代文阅读(选考),3小题共15分;第五大题为语言表达题,2小题共12分;第六大题为作文,1小题60分。
下面是各题的考点、能力要求、分值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学生必做题的考查内容为“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论述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共18道小题,分值约占总分的90%。
选做题的考查内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两类文本阅读各设3道小题,题型为非选择题,考生选做其中一类,完成同一文本阅读中的3道小题,分值约占总分的10%。
全卷的选择题约20%,非选择题约80%。
三、试卷特色1 •试卷整体结构、基本考点和能考查等方面,严格按照广东卷特点而设置。
稳定,是近年广东高考语文卷的最大特点,严格按照广东卷特点而命题,是此次广东省百校联考试题的特色之一。
全卷共6道大题,24小题;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
必考135分,选考15分;语言基础和语言表达24分,古诗文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16分,文学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作文60分。
考试能力,严格考查广东《考试大纲的说明》规定的六种能力: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
这样严格模仿广东高考的命题方式,旨在努力创设高考考试的真实情景,为学生参加6月份的大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2 •试题选材既有较强的人文教育价值,又有鲜明的时代感。
选择新鲜的时事材料入题。
不管是词语运用题材料“中国式过马路”,还是病句材料中的“广州会展之都”“泰山脚下的山东小吃”“全国各地的灰霾天气”“市场经济中的包装和炒作”,还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问题“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自我评价”,还是语言运用题中的“编者按”及作文材料。
这些材料,或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或具有很高的人文教育价值,旨在让学生在作题的同时,既看到最新的时事,又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教育,可谓一举多得,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3 •试卷的难度设置比正式考试的试题略难。
今年“广东百校联考”试题的材料选择、题目命制、能力考查等均比近年广东高考题要难些。
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平均分92分(我校89分),要比2011年100分低将8分多(我校103 分)。
这次“广东百校联考”试题整份卷的难度0.54,我校平均分80.39分,这样有利于区分,有利于发现问题,有利于后阶段的备考。
4. 稳中有变,敢于创新。
在稳定的基础上,本份试卷在局部上也有一定新的探索。
例如第15题结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自我评价”考查莫言是怎样守护文化的价值质点。
第22题考查句式转换和仿写综合出题,第23题考查写“编者按”,与2012年、2011年及2010年广东卷均有所不同。
还有,此次选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通讯,是近年广东卷一直未考查的内容,能扩大学生阅读的视野,检测学生各类文本阅读的能力。
同时,必考命题的切入点也有所创新,如第15题考查学生文章要点和联系例子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文,虽然也是新材料作文,但写作既可以写成立论文章,也可以写成评论文章或者读后感,这些变换能够引导学生辨证地看问题。
第二部分试卷分析二、几点结论1 •本次语文测试的难度(0.54)比考前预测的略大,最好的班级平均分是94,最差的班级平均分55,二者相差39分;可见本份试卷的区分度很好,完成了为学校的语文教学和备战高考提供比较科学参考数据的任务。
2. 选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学生较少,占总人数约20 %;而选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学生仍占多数,占总人数的80 %。
这种现象值得注意,下阶段备考时,要注意适当加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并处理好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的关系,科学地选择恰当的备考策略。
3. 文言翻译(难度为0.37)和古诗鉴赏(难度为0.36),得分偏低,现代文阅读必考、选考答得也差(难度为0.28),应该在下阶段复习备考中适当加强,并把此作为重要的增分点去抓好,并落实。
4. 本次作文平均分是34.42,比2011年高考作文(40.55)低,比2012年高考(37.81)也低。
作文备考永远是语文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应该长抓不懈。
三、试题分析第一大题第一大题是语言基础知识部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力层级有两个:A与E,即识记与表达应用。
试卷设计了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正确使用词语、正确辨析语病和语言连贯等四个传统考点,与2012年广东卷完全保持一致。
充分体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语言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
本大题共有4题,除第1题拼音属识记外,其余3题都是在表达运用的层级上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检测考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水平。
该大题与2012年高考题相比,题量一样,有4道题,每题3分,共12分。
既注重了内容的基础性,也注重考查的稳定性。
1. [参考答案]BA、zh aig/zh E g;cu i;y m/yB、zu/j q q i/x i; ci /y iC、d Q ch 缶g;g engD、bi e/pi e;j in;ji ao/ju e[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A。
本题命题形式、命题思路与2008年〜2011年的广东卷一脉相承,仍然是采用分类组对的形式考查字音的识记,题目每一选项设计3组词,共考查24个字的读音,考查对形异音异(或音同)、形近音异(或音同)、多音多义的汉字读音的辨识。
其中,第一组是形近音异(或音同)字,第二组是形异音异(或音同)字,第三组是多音多义字,考察了常见词语的读音。
这样的考查,分类明晰,关注点多,覆盖面广,有利于全面考查方言地区学生普通话字音的识记能力。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项B。
“峥嵘/诤言,诅咒/狙击,渎职/文牍,飞镖/剽悍”属于形近音异(或音同)字;“国粹/憔悴,栖息/蹊径,呈现/承受,紧张/谨慎”属于形异音异(或音同)字;“殷红/殷实,艾草/怨艾,角落/角色”属于多音多义字。
[答题情况]2. [参考答案[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
[试题分析]这次命题参照2012高考题型,采用成语与词语相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本题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项。
“罚不当罪”形容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想担。
多指处罪过重。
A项的“调侃”用语言戏弄,嘲笑。
C项的“不齿”不与同列(表示屏鄙视)D从答题情况看,考生对成语、词语的掌握还不太理想,主要在词语(罚不当罪)望文生义判断上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3. [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辨析病句,能力层级E。
[试题分析]《考试大纲》列举的六种病句类型是学生语言实践中常出现毛病的类型,也是高考的考很多同学选是看不出该句不合逻辑的错误,“不仅”“而且”所带的内容应该互调才符合事物的逻辑。
4.[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连贯,能力层级E。
[试题分析]“语言连贯”这一考点一般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广东卷对该考点的考查较多放在第一大题,本次命题也与高考命题保持了一致。
这段文字讲的是读书在于选得好,读得精,也就存在少读和多读的比较,4句式总起,放开头;6句还是说读书好,应放4句后;3句式对1句的解说,放1句后;2句是说许多读书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5句紧跟其后,指出这种读书态度不可取。
2句是对1句的进一步解读,故2句和5句应放1、3句后。
所以选C答题情况第二大题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由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三部分组成,包括7道题,共35分,与2012年广东高考古代诗文部分所占分比例相符。
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一瓢道人》。
古诗鉴赏材料,选择了宋朝王安石的一首诗。
材料难易适中。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完全按照2013年新要求背诵的33篇出题。
5. [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
能力层级为 B 。
[试题分析]本题与高考相同,仍然采用提供选项的方式,考查了“盛”“厌” “奉”“审”四个常见实词。
“厌”厌倦义。
联系上下文便可推出该字解释为“满足”是错误的,整体较好,个别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推断能力不强。
[答题情况6.[参考答案[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能力层级B。
[试题分析]本题延续最常见的考法,提供4组8个例句,每组两两比较,例句均出自选文,考查考生对常见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
D项中的两个“而”字均作连词,表顺承关系,翻译为“就”,且两个例句都是置于两个动词之间,利用这点可以有助于辨别。
A为:动词“是” /介词“替、给”;B于:介词“与” /介词“从” ;C连词“表因果” /介词“拿、用”。
[答题情况]7.[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C。
[试题分析]题目要求选择能直接表现“癫狂怪诞”的一组,首先要对“癫狂怪诞”有准确的理解,结合具体语句判断的时候,同时将各个选项进行对比筛选,充分运用排他法,便不难辨别。
①不得志就参军,不悖常理;而②是是犯法后的迫不得已,不能说是癫狂怪诞,据此可以否决A B C。
[答题情况很好& [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相关文意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
能力层级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要求选出其中错误的一项,难度有所降低。
错误项D项属于对原文的解读错误,通过最后一段可知,作者认为一瓢道人和济颠、三车道人都是凡人难以理解的人,非天眼莫能知,就如古代诸佛和高僧。
如果学生能稍微冷静地回归原文比较,就会很容易发现D项中的错误是非常明显的。
[答题情况]9.[参考答案[试题分析]从总体上来看,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翻译能力较差,对知识的遗忘速度较快,像“异” “虽”字是在一轮复习中常见常考的实词,但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却答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