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复习[3] 2
分式知识点总结及复习汇总

分式知识点总结及复习汇总一、分式的定义和性质:分式是形如$\frac{a}{b}$的数,其中$a$为分子,$b$为分母,$a$和$b$都为整数且$b \neq 0$。
分式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一个运算过程。
分式可以进行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
分式的相反数:$\frac{a}{b}$的相反数为$-\frac{a}{b}$。
分式的倒数:$\frac{a}{b}$的倒数为$\frac{b}{a}$,其中$a、b$不为零。
分式的化简:将分式化简为最简分式,即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为1的形式。
二、分式的运算法则:1.加法:两个分式相加,分母相同,分子相加。
2.减法:两个分式相减,分母相同,分子相减。
3.乘法:两个分式相乘,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4.除法:一个分式除以另一个分式,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三、分式的化简方法:1.求最大公约数: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因式分解:将分式的分子和分母进行因式分解,然后约去相同的因式。
四、分式与整式的相互转化:1.分式转化为整式:将分式中的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结果为整数。
2.整式转化为分式:将一个整数写成分子,分母为1的形式。
五、分式的应用:1.比例问题:可以利用分式来表示两个比例的关系。
2.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可以用分式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商业问题:例如打折、利润等问题,可以用分式来表示计算。
4.几何问题:例如面积、体积等问题,可以用分式来表示计算。
六、分式的简化步骤:1.因式分解。
2.分子、分母约去最大公约数。
3.整理化简结果。
七、分式的应用举例:1.甲乙两人分别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一件工作,甲用时5小时完成,乙用时8小时完成,那么甲乙两人一起完成这件工作需要多少小时?解:甲和乙一起完成工作的效率是每小时$\frac{1}{5}$和$\frac{1}{8}$,所以他们一起完成工作的效率是$\frac{1}{5}+\frac{1}{8}=\frac{13}{40}$。
分式复习ppt课件

1、一项工程,若甲队单独做,恰好在规定的 日期完成,若乙队单独做要超过规定日期3天 完成;现在先由甲、乙合做2天,剩下的工程 再由乙队单独做,也刚好在规定日期完成, 问规定的日期是多少天?
B、x ≠-1且x ≠2 D、x ≠-1或x ≠2
若值为0,则x应满足( B )
A、x=2 C、x=-1
B、x =-2 D、x =-1或x =2
2.当x <-2 时,分式 X2+1 的值是负数. X+2
3.当x ≥7
时,分式
X-7 X2+1
的值是非负数.
二、分式的基本性质
1.若把分式 2 x 的y x 和y 都扩大两倍,则分式的值( ) B 3x y
A.扩大2倍 B不变 C缩小2倍 D.缩小2倍
2.若 把 分 式xy 中 的 x和 y的 值 都 扩 大 3倍 , xy
则 分 式 的 值
(A)
A.扩大3倍 B.扩大9倍C.扩大4倍D.不变
3、
填空:
x(xy) x2 xy
(x y )
xy
分式的加减
例3、计算:
xxyxxyx2y2xy
xy x
y2
x1 x1
3、 x21x31x261
例2.如果整数A、B满足等式 求A与B的值。
例3、如果下列关于x的方程 有增根,求a的值。
a 112x x4 4x
1、如果下列关于x的方程有正数解,
分式知识点的总结及复习

分式知识点的总结及复习分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非常有帮助。
分式的概念、性质以及操作都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点,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复习。
下面给出分式的总结及复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分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1.分式是由两个整数用除号连接起来的表达式,形如a/b,其中a和b都是整数,b不等于0。
a被称为分子,b被称为分母。
分子和分母都可以为正整数、负整数或零。
2.分式也可以表示为a÷b,即a除以b。
二、分式的化简1.如果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可以被同一个非零整数整除,则可以进行约分。
约分后得到的分式与原分式的值相等。
2.两个分数相加(减)时,要先找到它们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加(减),再写上公共分母。
3.两个分数相乘时,将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4.两个分数相除时,将除号转为乘号,即分子乘以分母的倒数。
5.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一个非零整数不改变分数的值。
这也是化简分式中常用的方法。
三、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1.分式的乘法:把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
然后可以进行约分。
2.分式的除法:用除号变成乘号,然后求倒数,即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
然后进行乘法运算,可以进行约分。
四、分式的加减混合运算1.分式的加法:确定两个分式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加,写上公共分母。
最后可以进行约分。
2.分式的减法:确定两个分式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减,写上公共分母。
最后可以进行约分。
五、分式的化简与方程的解1.在代数中,分式经常出现在方程的求解中。
如果方程中含有分式,我们需要对方程进行化简,使得分母消失,然后求解方程。
2.常用的化简方法有通分、去括号、移项等。
六、分式的应用1.在实际生活中,分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计算机网络中的带宽分配、物资的平均分配等都涉及到分式的应用。
2.分式在商业计算、金融投资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七、分式的习题练习1.简化下列分式:(a)12/30(b)-18/12(c)40/802.求下列分式的值:(a)1/4+3/8(b)5/6-2/3(c)2/3×3/4(d)1/2÷2/33.解方程:2/(x-1)-3/(x+2)=1/(x+1)以上是分式知识点的总结及复习,对于掌握分式知识以及应用都有一定的帮助。
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 分式的复习(3)课件

135 5 = 135 1
2x
5x 2
请完成下面的过程
大:18千米/时 小:45千米/时
180
240
=
x
x5
请完成下面的过程
甲:15 乙:20
4.A、B两地相距135千米,有大、小两辆汽车从 A地开往B地, 大汽车比小汽车早出发5小时,小汽车比大汽车晚到30分钟. 已知大、小汽车速度的比为2:5,求两辆汽车的速度.
解:设大汽车的速度为2x千米/时,则小汽车的速度为5x千米/时,依题意得:
例1、1 (98西安)解方程:x 1
2
4x x2
4
2
2
x
1
解:原方程可化为 1 4x 2 1 x 2 (x 2)(x 2) x 2
两边都乘以 (x2)(x2) ,并整理得;
x2 3x 2 0 解得 x1 1, x2 2
检验:x=1是原方程的根,x=2是增 根∴原方程的根是x=1
例2 B
已知
x3 (x 2)2
A B x 2 (x 2)2
求A、
A 1; B 5
解方程:
1. x 5 x 1 0 x3 x1
x2
2.
x x
21 2
8 x2 4
x0
3
1x
3.
2
无解
4x
x4
4. 2 y 5 3y 3 3 y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y2
y4
5.若方程 根
3 2x
4
x
2
2
1
有增根,则增
解:设江水每小时的流速是x千米,根据 题意列方程
72 48 20 x 20 x
请完成下面的过程
例 3. 某 人 骑 自 行 车 比 步 行 每 小 时 多 走 8 千米, 如果他步行12千米所用时间与 骑车行36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求他步 行40千米用多少小时?
分式知识点总结及复习

分式知识点总结及复习一、分式的定义如果 A、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 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A/B 就叫做分式。
其中 A 叫做分子,B 叫做分母。
需要注意的是,分母 B 的值不能为零,如果分母的值为零,那么分式就没有意义。
例如,式子 1/x 就是一个分式,其中 x 是分母;而 2 就不是分式,因为它没有分母。
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零。
例如,对于分式 3/(x 1),要使其有意义,分母 x 1 不能等于 0,即 x 不能等于 1。
三、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
比如,对于分式(x + 2)/(x 3),当分子 x + 2 = 0 时,x =-2,此时分母 x 3 =-2 3 =-5 ≠ 0,所以当 x =-2 时,该分式的值为零。
四、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为:A/B = A×C/B×C,A/B = A÷C/B÷C(C 为不等于零的整式)例如,分式 2/3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 2,得到 4/6,分式的值不变。
五、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约分。
约分的关键是确定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
确定公因式的方法:系数取分子和分母系数的最大公因数,字母取分子和分母共有的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例如,对于分式 6x²y/8xy²,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是 2xy,约分后得到 3x/4y。
六、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通分。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一般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字母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
例如,分式 1/2x 和 1/3y 的最简公分母是 6xy,通分后分别为 3y/6xy 和 2x/6xy 。
七、分式的乘除法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
分式知识点总结及复习

分式知识点总结及复习一、基本概念分式是指两个整数之间用分数线表示的表达式,其中分数线上方的整数称为分子,下方的整数称为分母。
分子和分母可以是正整数、负整数或零。
二、分数的分类1.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如1/2、3/4。
2. 假分数:分子大于等于分母的分数,如7/4、11/3。
3. 带分数:由整数部分和真分数部分组成的复合分数,如2 1/2、33/4。
三、分数的基本运算1. 分数的加法:分母相同时,分子相加;分母不同时,通分后分子相加。
2. 分数的减法:分母相同时,分子相减;分母不同时,通分后分子相减。
3. 分数的乘法: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4. 分数的除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将除数取倒数后与被除数相乘。
5. 分数的约分:将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除去,使分数达到最简形式。
6. 分数的比较:分数大小的比较依据是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
四、分式的应用1. 长度比较:如果表示相同长度的量,分母较大的分数表示的长度较小。
2. 面积比较:如果表示相同形状的图形面积,分母较大的分数表示的面积较小。
3. 比例求解:对于一个比例关系,可以使用分数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4. 混合运算:在实际的数学题中,分式常常与整数、小数一起进行混合运算。
五、常用的分数的表示法1. 百分数:百分数是分数的一种表示形式,以分母为100。
2. 小数:小数是另一种分数的表示形式,可以将分数化为小数进行计算。
六、常见的分数问题1. 分数的相加减问题:根据题意确定分数的运算方式,并进行对应的计算。
2. 分数的乘法除法问题:将乘法转化为分数的相乘运算,将除法转化为分数的相除运算。
3. 分数的约分问题:找到分子与分母的公约数,并进行约分化简。
4. 比较分数大小问题:比较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来确定分数的大小。
七、常见的解分数问题的方法解决分数问题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进行:1. 手算:将分数转化为小数进行计算,或者使用分数与整数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分式知识点总结及复习

分式知识点总结及复习分式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许多人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困惑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分式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以及应用进行总结与复习,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式知识。
一、基本概念分式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组成,分子表示分数的被除数,分母表示分数的除数。
分数的值可以是整数、小数或者其他分数。
下面是分式的基本概念:1.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称为真分数,例如1/2、3/4等。
2.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称为假分数,例如5/2、7/3等。
3. 常分数:分子为0的分数称为常分数,其值为0。
二、分式的四则运算分式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下面是各种运算的规则和注意事项:1. 加法与减法:- 分式加减法的前提是分母相同,如果分母不同,则需要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来进行通分。
- 计算分子时,加法取分子相加,减法取分子相减。
- 结果的分子不一定能被整除,可能需要进行约分。
2. 乘法:- 分式乘法直接将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 结果的分子和分母都需要化简,即约分。
3. 除法:- 分式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求逆的问题,即将被除数的分子和除数的分母互换位置,然后进行乘法运算。
- 运算结束后需化简结果。
三、分式的应用分式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比例问题:当我们需要比较两个量的大小、计算比例或者解决比例问题时,常常会使用到分式。
2. 混合运算:在一些复杂的算术题中,可能会出现含有分式的运算,我们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正确的计算和化简。
3. 高等数学中的应用:在微积分、线性代数等高等数学中,分式经常用于表示函数、方程组等,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
四、分式知识点的复习为了更好地巩固分式的知识,建议读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复习:1. 多做练习题:选择一些分数相关的练习题,分情况进行分类练习,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2. 总结归纳:将每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类,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并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应用。
分式复习大全

分式一、分式的概念定义:一般地,用A 、B 表示两个整式,A ÷B 可以表示成B A 的形式。
如果B 中含有字母,式子BA 叫做分式。
基中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
二、分式的基本性质 一)运用公式法: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于是有:a2-b2=(a+b)(a-b)a2+2ab+b2=(a+b)2 a2-2ab+b2=(a-b)2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
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1.平方差公式(1)式子: a2-b2=(a+b)(a-b)(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 和 (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a2+2ab+b2 =(a+b)2a2-2ab+b2 =(a-b)2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点①项数:三项②有两项是两个数的的平方和,这两项的符号相同。
③有一项是这两个数的积的两倍。
(3)当多项式中有公因式时,应该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
这里只要将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分组分解法我们看多项式am+ an+ bm+ bn,这四项中没有公因式,所以不能用提取公因式法,再看它又不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两组(am+ an)和(bm+ bn),这两组能分别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分别分解因式.原式=(am +an)+(bm+ bn)=a(m+ n)+b(m +n)做到这一步不叫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因为它不符合因式分解的意义.但不难看出这两项还有公因式(m+n),因此还能继续分解,所以原式=(am +an)+(bm+ bn)=a(m+ n)+b(m+ n)=(m +n)•(a +b).这种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并提取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六)提公因式法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2. 运用公式x2 +(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一次项的系数.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①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七)分式的乘除法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x-y)3=-(y-x)3.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八)分数的加减法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4.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5.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6.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7.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法则是: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 第二次
工作时间
工作量
学以致用
1.水池装有两个进水管,单独开甲管需a小时注 满空池,单独开乙管需b小时注满空池,若同时打 开两管,那么注满空池的时间是(B)小时 A、
1 ab
ab B、 a b
1 1 C、 b a
1 D、 ab
2.A、B两地相距135千米,有大、小两辆汽车从 A地开往B地,
大汽车比小汽车早出发5小时,小汽车比大汽车晚到30分钟.
已知大、小汽车速度的比为2:5,求两辆汽车的速度. 解:设大汽车的速度为2x千米/时,则小汽车的速度为5x千米/时, 依题意得:
135 5 2x
大汽车 小汽车
=
路程
135 1 5x 2
速度 时间
大:18千米/时
小:45千米/时
实际问题
例3、甲加工18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乙可以加工240个零 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加工5个零件,求两人每小时各 加工的零件个数. 解:设甲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则乙每 小时加工(x+5)个零件,根据题意得:
180 240 x x5
甲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量
解得 x=15
乙
经检验x=15是原方程的解
工程问题
例1:甲乙两队人员搬运一些电力器材上山,甲队单独完成任务比 乙队单独完成任务少用50分钟,若甲、乙两队一起搬运1小时可以 完成,问甲、乙两队单独搬运,各需几分钟完成?
解:设甲单独搬运需x天,根据题意,得
工作效率 甲 乙 1/x
工作时间 60 60
工作量
60/x 60/(X+50)
1/(x+50)
例4:解方程
x 1 4 2 1 x 1 x 1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 (x+1) ( x – 1 ) , 约去分母,得
( x + 1 )2-4 = x2-1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 x=1
检验:x = 1时,(x+1) ( x – 1 ) =0,x=1 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原分式方程无解.
解方程: x- 5 x+ 1 1. =0 x- 3 x- 1
4、忘记验根。
3 2 1 5.若方程 有增根,则增根 2x 4 x 2
应是 6.解关于x的方程
2 ax 3 2 x2 x 4 x2
产生增根,则常数a=
。
复习回顾二: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分析题意,找出研究对象,建立等量关系.
2.设:选择恰当的未知数,注意单位. 3.列:根据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4.解:认真仔细. 5.验:不要忘记检验. 6.答:不要忘记写.
甲完成的工作量+乙完成的工作量=工作总量
练习: 一项工程,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如果甲队独做, 恰好如期完成,如果乙队独做,就要超过规定3天,现在 由甲、乙两队合作2天,剩下的由乙队独做,也刚好在规 定日期内完成, 问规定日期是几天?
解:设规定日期为x天,根据题意,得 2 x 1.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x x3
分式复习三
复习回顾一:
1.解分式方程的思路是:
分式 方程
去分母
整式 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 化成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 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 是为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 须舍去. 4、写出原方程的根.
150 x3
顺流
150 150 3 x 3 x 3 4
x=21
经检验,x=21是原方程 的解。
已知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20千米, 如果此船在某江中顺流航行72千米所用 的时间与逆流航行48千米所用的时间相 同,那么此江水每小时的流速是多少千 米?
练习:
解:设江水每小时的流速是x千米,根据 题意,得
练习:某工人师傅先后两次加工零件各1500个,当 第二次加工时,他革新了工具,改进了操作方法,结 果比第一次少用了18个小时.已知他第二次加工效率 是第一次的2.5倍,求他第二次加工时每小时加工多 少零件?
解:设工人师傅第一次每小时加工x个零件, 则第二次每小时加工2.5x个零件,根据题意得
1500 1500 18 x 2.5 x
甲 乙
工作量
行程问题
例2、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一轮船从甲地逆流航行至 乙地,然后又从乙地返回甲地,已知水流的速度为3千米/ 时,回来时所用的时间是去时的四分之三,求轮船在静水中 的速度。 解:设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时,根据题意,得
路程
逆流
150
150
速度
X-3 x+3
时间
150 x3
路程 速度 时间
72 48 20 x 20 x
顺 流 逆 流
练习: 某人骑自行车比步行每小时多走8
千米, 如果他步行12千米所用时间与骑 车行36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求他步行 40千米用多少小时?
解:设他步行1千米用x小时,根据题意列 方程
12 36 x x 8
路程
速度
时间
步行 骑自行车
x2
2.
x- 2 8 - 1= 2 x+ 2 x - 4
x0
3 1- x 3. + 2= 4- x x- 4
无解
2 y - 5 3y - 3 4. = - 3 y- 2 y- 2
y4
解分式方程思维Biblioteka 区分析:1、确定最简公分母失误; 2、去分母时漏乘整数项; 3、去分母时忽略符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