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

合集下载

维生素c的鉴别方法

维生素c的鉴别方法

维生素c的鉴别方法一、维生素C的概述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健康、增强免疫系统、帮助吸收铁等。

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因此需要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来摄入。

二、维生素C的重要性1. 维生素C的缺乏会导致坏血病等疾病。

2.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

3. 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保持皮肤健康。

4. 维生素C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三、维生素C的来源1. 水果: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柠檬)、草莓、木瓜等。

2. 蔬菜:辣椒、西红柿、花椰菜等。

3. 肉类:牛肝、羊肝等。

四、维生素C的鉴别方法维生素C的鉴别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纸片法将一张滤纸片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然后将纸片取出晾干,再滴一滴待检样品于纸片上。

如果待检样品中含有维生素C,则纸片会由蓝色变为褐色。

2. 碘滴法将一滴碘液加入待检样品中,如果待检样品中含有维生素C,则溶液会由深棕色变为无色。

3. 氧化还原滴定法将已知浓度的碘酸钾溶液与待检样品混合,然后加入淀粉指示剂。

当所有的维生素C被氧化后,溶液会从无色变为蓝色。

根据反应所需要的碘酸钾量,可以计算出待检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4. 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需要专业仪器和设备,并且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进行操作。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和种类。

五、注意事项1. 在进行维生素C的鉴别方法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出现误差。

2. 不同的鉴别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3. 在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时,需要注意仪器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并且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六、结论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维生素C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鉴别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以保持身体健康。

在进行维生素C的鉴别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

维生素c化学式

维生素c化学式

维生素c化学式维生素C,化学名称为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分子量为176.12。

它是一种白色晶体,有酸味,极易溶于水,稍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和氯仿。

维生素C为人体必需营养素,也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抗氧化剂。

维生素C是一种单一的有机物质,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组成。

维生素C属于糖醛酸类物质,是一种带有羟基的单糖酸,同时也是一种还原剂。

维生素C的结构中,羟基(OH)是分子中最活泼的部分。

因为它带有亲电性,可以在还原过程中吸收氢原子,从而减少其他分子的氧化反应。

这种还原反应可以帮助从体内清除自由基,减少对身体的损伤。

此外,维生素C的结构中还有一个羧酸基(COOH),它可以形成水溶性盐类,便于体内吸收和使用。

维生素C可以促进身体的抵抗力,防止感染和治疗疾病。

它可以在体内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有助于皮肤、牙齿、骨骼和关节的健康。

同时,维生素C还可以帮助合成一些神经递质,对心理健康也有益处。

维生素C在体内还有一些其他的重要作用。

它可以促进铁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它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维生素C的缺乏会导致坏血病,此外还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

长期缺乏维生素C还会导致骨骼和牙齿的退化,身体的代谢功能减弱,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总之,维生素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素,它能够帮助身体抵抗疾病、增强免疫力和促进健康。

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它的作用机制和营养学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其他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来补充维生素C,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维生素C

维生素C
3.解毒。 4.预防癌症。 5.清除自由基。 6.协同作用。
营养价值 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免疫力,预防癌症、心脏
病、中风,保护牙齿和牙龈等。另外,坚持按时服用维 生素c还可以使皮肤黑色素沉着减少,从而减少黑斑和雀 斑,使皮肤白皙。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花菜、青辣椒、 橙子、葡萄汁、西红柿等,可以说,在所有的蔬菜、水 果中,维生素c含量都不少。美国专家认为,每人每天维 生素c的最佳用量应为200~300毫克,最低不少于60毫 克,半杯(大约一百毫升)新鲜橙汁便可满足这个最低 量。而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膳食参考摄入量(RNI), 成年人为100mg/日,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 1000mg/日。
2维生素C生理功能及其 摄入需求 2.1生理功能 2.2正常需求 2.3富含食物
2.1生理功能 1、参与羟化反应。 ⑴促进胶原合成。 ⑵促进神经递质合成。 ⑶促进类固醇羟化。 ⑷促进有机物或毒物羟化解毒。。
2.还原作用。 ⑴促进抗体形成。 ⑵促进铁的吸收。 ⑶促进四氢叶酸形成。 ⑷维持巯基酶的活性。
维生素C 是我国两大战略品种之一, 是出 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出口量占国内总产量的80 % 以上, 占世界贸易量的40 % , 每年为国家创造上 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创汇额居我国医药商品之首, 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坏血病的预防与治疗。 2、急慢性传染病(用于增强抵抗力) 治疗。 3、创伤的愈合和病后恢复。 4、肝硬化、肝炎以及重金属中毒(如汞、锌、苯中毒 等) 5、当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的治疗。 6、食品、水果、饮料的保鲜, 主要可使令人不愉快的 气味延缓产生。 7、抑制添加亚硝酸的肉类制品中亚硝铵的形成。 8、改善面团质量, 使焙烤食物的膨胀度达到最大。 9、补充在饮料、水果和蔬菜的加工中损失的维生素C。 10 、作为营养成分的添加剂。 11 、饲料添加剂。

维生素C

维生素C



维生素C缺乏表现

细胞连接障碍 坏血病


牙龈萎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血
发生动脉硬化 贫血 人体免疫力下降




坏血病的主要症状是皮肤、牙龈以及黏膜上的出血点。这 些出血点主要集中在腿部。患者脸色苍白,情绪低落并且 伴有一定程度的活动障碍。在疾病的进展期常有化脓性损 伤和牙齿脱落等症状。
维生素
目录

概述
氧化还原反应
羟化反应


其他功能
缺乏表现
VC的概述

维生素C(Vitamin C,又称L-抗坏血酸)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化学性质 分子式为: C6H8O6 ,分子 量为: 176.12u :酸性,具有还原性, 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

分子中C-2,C-3位上俩相邻的稀羟基易解离而释放H+
羟化反应
向有机分子引入羟基的反应。 例:催化脯氨酰羟化酶需氧气,是双加氧酶,它用作为酶和 氧气的激活剂,在有α-酮戊二酸存在的体系中,该酶催 化胶原分子中脯氨酸残基的羟化。
维生素C的其他功能

解毒。通过金属螯合与有毒重金属铅、汞镉、砷结合成符 合复合物,排出体外;同时促进谷胱甘肽还原,还原性谷 胱甘肽与有毒金属结合成复杂化合物,排出体外。补充充 足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慢性重金属中毒。 抗癌。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生成,预防癌症。 清除自由基。维生素C、NADH2和生育酚由协同清除体内自 由基的作用。
由于维生素 C 的 C-4 及 C-5 是俩个不对称碳原子,因此有光 学异构体。D型维生素C一般不具抗坏血酸的生理功能,自 然界存在的具有生理活性的是L-型抗坏血酸。
氧化还原反应

维生素c百度百科

维生素c百度百科

维生素c_‎百度百科我‎的百科我‎的贡献草稿‎箱百度首页‎| 登录‎‎‎‎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 ‎图片‎视频‎百科帮‎助设置‎‎首页自然‎文化地‎理历史‎生活社会‎艺术人‎物经济‎科学体育‎春节维‎他命C在百‎度百科中为‎本词条的同‎义词,已为‎您做自动跳‎转。

编辑词‎条维生素‎c百科名片‎维生素C‎图片维生素‎C(Vit‎a min ‎C,As‎c orbi‎cAc‎i 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

‎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目录‎[隐藏]‎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发展历‎程功‎效适‎宜人群‎富含食物‎正常‎需求生理功‎能‎防病作用‎‎药物作用‎吸收代‎谢缺乏表现‎‎过量表现‎注意‎人工合‎成维‎生素C片说‎明书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发展历程‎功效‎适宜人‎群富‎含食物‎正常需求‎生理功能‎‎防病作用‎‎药物作用‎吸收‎代谢缺乏‎表现‎过量‎表现‎注意‎人工合‎成维生素C‎片说明书‎‎[编辑本段‎]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外观:‎无色晶体‎熔点:‎190 -‎192℃‎沸点‎:(无)‎紫外吸‎收最大值:‎245nm‎荧光‎光谱:激发‎波长-无n‎m,荧光波‎长-无nm‎;溶‎解性:水溶‎性维生素‎化学‎性质‎分子式:‎C6H8O‎6分‎子量:17‎6.12u‎CA‎S号:50‎-81-7‎酸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

‎构成‎:一个维生‎素分子由六‎个碳原子、‎八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构成。

维生素 C

维生素 C

维生素 C维生素 C 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含有 6 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维生素C 虽然不含有羧基,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

天然存在维生素 C 有L 与D 两种异构体,后者无生物活性。

一、理化性质与体内分布维生素 C 有 3 型,氧化时形成仍具有生物活性的脱氢型维生素C。

脱氢型维生素C 进一步氧化或水解,为二酮古洛糖酸,丧失了维生素 C 的活性。

维生素C 呈无色无臭的片状结晶体,易溶于水。

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氧化破坏。

氧化酶一般在蔬菜中含量较多,特别是黄瓜和白菜类,但在柑橘类含量较少。

蔬菜在储存过程中维生素 C 都有不同程度损失。

但在某些植物中,特别是枣、刺梨等水果中含有生物类黄酮,能保护食物中维生素 C 的稳定性。

正常摄入量情况下,体内可贮存维生素C1.2~2.0g,最大贮量为3g。

浓度最高的组织是垂体、肾上腺、眼晶状体、血小板和白细胞,但是贮存量最多的是骨骼肌(3~4mg/100g 湿组织)、脑(13~15 mg/100g 湿组织)和肝脏(10~16rag/100g 湿组织)。

在血浆中,维生素C 主要以还原型形式存在,还原型与脱氢型比约为15:1,故测定还原型维生素 C 即可了解血中维生素 C 的水平。

二、生理功能与缺乏(一)生理功能维生素 C 是一种较强的还原剂,可使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及分子氧还原,与一些金属离子螯合。

虽然它不是辅酶,但可以增加某些金属酶的活性,如脯氨酸羟化酶(Fe2+)、尿黑酸氧化酶(Fe2+)、三甲赖氨酸羟化酶(Fe2+)、对.羟苯丙酮酸羟化酶(Cu+)、多巴胺-β-羟化酶(Cu+)等。

这些金属离子位于酶的活性中心,维生素 C 可维持其还原状态,从而借以发挥生理功能。

1.参与羟化反应羟化反应是体内许多重要物质合成或分解的必要步骤,如胶原和神经递质的合成,各种有机药物或毒物的转化等,都需要通过羟化作用才能完成。

vc的功效与作用

vc的功效与作用

vc的功效与作用VC即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它在许多食物中广泛存在,如柑橘类水果、蔬菜等。

维生素C 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VC的功效与作用。

一、VC的功效:1. 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帮助维持体内氧化还原平衡,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它对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预防动脉硬化、延缓衰老等有重要作用。

2. 增强免疫力:维生素C可以促进白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3. 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维生素C是胶原蛋白合成的重要辅因子,可以促进皮肤、血管、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生长和修复,保持皮肤弹性,预防老化和皱纹的产生。

4. 改善心血管健康:VC可以帮助降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保护心血管健康。

5. 辅助铁的吸收:VC能够转化食物中的铁离子成为可吸收的二价铁离子,帮助机体吸收铁质,预防缺铁性贫血。

6. 净化肝脏:维生素C可以促进肝脏脂肪的代谢,净化肝脏,帮助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保护肝脏功能。

7. 改善视力:VC具有改善视力的效果。

它可以减少白内障、黄斑变性等眼部疾病的发生,保护眼睛的健康。

8. 缓解压力:维生素C可以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增加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

二、VC的作用:1. 预防和治疗坏血病:VC是治疗和预防坏血病的首选药物。

坏血病是由于维生素C缺乏导致的一种缺乏性疾病,维生素C的摄入可以预防和治疗坏血病。

2. 保护心血管系统:VC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保护心血管系统。

它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保护动脉壁,预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

3. 抗癌作用:维生素C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它可以增强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减少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

4. 促进伤口愈合:VC对伤口的愈合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C

维生素C
19世纪初,英国海军开始明文规定,每个海员每日必需配给柠檬汁。1911年波兰的丰克在抗脚气病物质的系 列研究中,提出了他的“维生素假说”,并将他提取到的物质命名为“Vitam-ine”。公元1920年,Drummon统 一了维生素的名称,定为“Vitamin”(去掉了尾字母e)。
1922年,圣捷尔吉(Albert Szent-Györgyi)到荷兰工作,开始研究水果的氧化变色问题(如苹果切开后 表面会变成黄褐色)。他发现卷心菜里含有一种物质能防止这种发黄,另外在动物的肾上腺中也含有类似物质, 于是他就研究如何从水果和动物的肾上腺中提取这种物质。1927年,圣捷尔吉应邀到英国伦敦的化学家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实验室工作。在那里,他忙着从动植物组织里提取这种物质。
过量使用维生素C,有以下健康危害:
生长期儿童大于3g/日,数月后会影响骨质对钙磷吸收,成年后易患骨病。
成人大于3g/日,则尿中排出量增加,因维生素C与葡萄糖在还原方面反应是相同的,故因其还原性可产生尿 糖的阳性反应,这就有碍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确切尿液变为弱酸性;约10天后,可发生尿路草酸钙结石和肾结 石,严重者并发尿频、尿急并产生血尿。
安全措施
健康危害
环境危害
安全标志
除非特别排除,否则在农药化学制剂(包括抗微生物农药化学制剂)中使用维生素C作为惰性或活性成分所产 生的残留物,如果其使用符合良好的农业或制造惯例,则可免于遵守《FFDCA》第408节中的耐受性要求。
维生素C可燃,但无明火。粉尘在空气中形成易爆混合物,爆炸严重程度适中。
4-5g/日静注时,可产生严重溶血反应。因为维生素C使红细胞溶解的敏感性增加。5g/日可使铁的吸收增加, 维生素C可使肠内不易吸收的Fe3+还原成易吸收的Fe2+,进而形成高铁红细胞性贫血,且可减少肠道对B12的吸收, 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情恶化加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