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型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实践
生物技术专业综合实验独立设课的实践与思考

第7期岳慧英,等:生物技术专业综合实验独立设课的实践与思考185・生物技术专业综合实验独立设课的实践与思考岳慧英,吴娜,蔡东晖,胡丽丽*(山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西晋中030619)摘要:生物学以理论研究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升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生物技术专业独立设置《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实验课,实验内容包含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四个模块,实验项目设置以综合性实验为主,考核方式中加入了科技论文写作,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提高了综合素质。
通过《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独立设置实验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生物科学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独立设置实验课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08-02'X(202')07-0'85-02随着当今生物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生物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不断提升。
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要求生物技术本科毕业生不仅具有较扎实的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知识,更强调具备较强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科研能力。
当今时代技术发展要求大学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背景下,对生物技术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大有必要,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山西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基础医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为四年制本科,为学生开设了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等专业课程,且上述理论课中均设计有紧扣理论的实验课,目的是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验实践,并在实验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第6学期,为学生开设了生物技术概论,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中重要理论和技术的概述,重在突岀五大工程在农业、食品、工业、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综合应用,所以该课程理论课后安排有一定学时的实验课。
生物实验室学期工作总结范文7篇

生物实验室学期工作总结范文7篇篇1=====================一、引言本学期,生物实验室的工作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科研任务展开,致力于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下是对本学期生物实验室工作的全面总结。
二、实验教学与课程支撑1. 课程支持与教学计划实施-------------------本学期,生物实验室紧密配合教学部门,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们根据教学计划,制定了详细的实验教学方案,确保了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及时调整实验内容,以配合理论课程的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在实验教学环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通过实验前预习、实验过程中指导与实验后总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此外,我们还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室管理与维护1. 实验室安全管理------------本学期,我们始终把实验室安全放在首位。
建立了严格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同时,我们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2. 实验室设备维护与更新--------------在设备维护方面,我们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我们积极申请更新实验设备,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四、科研活动与成果1. 科研项目进展-----------本学期,生物实验室的科研任务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们积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为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
2. 科研成果转化-----------我们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学素养。
同时,我们还积极与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五、学生培养与活动1. 学生实验技能培养-------------本学期,我们通过实验课程和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探索研究型教学之路——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创新培育计划

并 有 利 于 师 生 双 向提 高。
[ 关键词 ] 本科教 育
研究性教 学
创新培育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4 3 7 ( 2 0 1 3 ) 1 5 — 0 0 0 6 — 0 2
[ 中图分类号 ] G 6 4 2 . 0
[ 文献标识码 ] A
我 国医疗仪器 市场潜 力巨大 , 但 国内医疗仪器产 品 总体技术含 量较低 , 关键技术主要被美 、 日、 德等 国家的
一
理) 的支持 , 建立并 实行本科 生学 业导师制度 , 以本学科
已有 的广东 省传感技术 与生物 医疗仪 器重点 实验室 为
依托 、 以教 师们 正在进行的纵 向科研项 目或横 向开发项 目为载体 , 引导本科 学生参与项 目调研 、 方案 制订 和项 目研 发的整个过程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的能力 、 思
、
本科 生创新培育计划思路的形成
2 0 0 4年 1 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 了第二次全国普通
高等学校 本科教学 工作会议 , 研究制订 了《 关 于进 一步 加 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的若 干意见》 。该 文件要求
高中生物创新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创新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果蝇的外表表现,了解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引导学生探讨遗传变异与遗传规律。
实验材料:
1. 成体果蝇
2. 果蝇培养基
3. 筷子或昆虫夹
实验步骤:
1. 将果蝇放入果蝇培养基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培养。
2. 选取具有明显外表特征的果蝇进行观察,如眼色突变、翅膀形态不同等。
3. 使用筷子或昆虫夹将果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其外表特征。
4. 记录观察到的基因突变的外表特征,比对正常基因型的果蝇。
5. 分析基因突变对果蝇体态和行为的影响。
实验要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果蝇的生存环境,避免外界干扰造成果蝇死亡。
2. 在观察和记录时要仔细观察果蝇的外表特征,准确记录结果。
3. 引导学生探讨基因突变对果蝇的影响,促进学生对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拓展实验:
1. 利用果蝇杂交观察基因的遗传规律。
2. 利用果蝇进行基因突变的相关研究,探讨果蝇基因组中的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果蝇的误伤。
2. 实验结束后要妥善处理果蝇,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验评价: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果蝇的基因突变外表特征,感受遗传变异的生物学影响,理解遗传规律和基因的功能。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基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一体化设计的探究——以湖北科技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

第2 5卷第 3期
21 0 2年 5月
高等 函授 学报 ( 自然 科学 版)
J u n lo g e re p n e c u ain( t r lS in e) o r a fHih rCo r s o d n eEd c to Na u a ce c s
第 2 5卷第 3期
21 0 2年 5月
高等 函授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J u n lo ih rCo r s o d n eEd c to Na u a in e ) o r a fH g e re p n e c u ain( t四的学生 主要 是 为 了考 研 和 就业 , 很难 让 学 生
有 精 力从事 科研 , 而教 师 也 很 难 找 到 真 正对 科 研 感 兴趣 而优 秀 的大 学 生 参 加科 研 活 动 ; 对 大 学 ⑤ 生科 技创新 活 动重 要 性 认 识 不 够 , 与 积极 性 不 参 高 。⑥配套 措施 不健 全 。各 系( 基本 上没有 可 院)
强、 工程 实 践 能 力 薄弱 的状 况 , 而教 学 任务 繁 重 ,
收 稿 日期 :2 1 ~ 0 — 1 . 02 2 9 作 者 简 介 :殷 海 (9 0 一 ) 男 , 北 大 悟 人 ,硕 士 ,讲 师 , 究 方 向 : 学 影 像 工 程 与 临 床 工 程 . 18 ~ , 湖 研 医
关 键 词 : 学生 ; 研 创新 ; 大 科 实践 能 力 中图 分 类 号 : 6 2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6 3 3 2 1 )3 0 4 - 0 1 O —7 5 ( 0 2 0 — 0 7 2
培养 大学 生创 新 能力 已经 成为高 教 改革 的一 个 重要 目标 [ 。要 实 现大 学 生 素 质 的全 面 提 高 , 1 ] 需要 各个 方 面 的综 合 考 虑 和改 革 配套 , 如课 程 体 系 改革 , 学体 系 改革 , 立科 研 兴趣 小 组 , 教 建 学术 科 研活 动 等 等 。本 文 重 点 讨 论 了基 于 开 放 实 验 室 , 习 , 业设计 一 体化 设计 对于 大 学生创 新 能 实 毕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6篇)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6篇)第一篇:生物医学项目卓越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研究摘要:卓越人才培养之目的在于为行业或地方的经济建设提供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或创新人才。
本文主要探索和研究了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项目卓越人才培养的主要思路、培养目标、培养措施和途径,构建以学校为主体、企业积极参与、校企联合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理论知识传授与企业应用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并对联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培养和解决企业急需人才方式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关键词:卓越人才;校企联合;项目应用;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提出,在未来十年,国家要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通过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方案〞,主动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学校办学声誉,引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校办学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008年度,广州医科大学发展了“十二五〞本科教学“质量项目〞工程规划,将生物医学项目专业纳入本科教学质量项目教学改革范畴。
生物医学项目卓越人才培养依托生物医学项目系、医学实验中心和校外科研工程合作单位,以培养项目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
本文就生物医学项目卓越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发展实践和探索。
1实施卓越人才培养的主要思路依托我校医学优势,从教育理念层次探讨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思路,研究和探索生物医学项目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可实施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生物医学项目卓越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1〕改革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人才培养为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理念;〔2〕研究和探索卓越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包括创新能力训练模式、课外科技活动自主创新模式、毕业设计与科研融合模式、实践教学与科研合作相结合;〔3〕以创新能力和应用技能培养为中心,培养具有项目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生物医学项目卓越人才。
2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生物医学项目学科波及材料、物理、电子、化学、生物学与医学等交叉学科,该领域的技术创新、理论突破和生产实践需要大量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室建设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室建设颜菲孙金平刘迢迢*(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天津300070)摘要:目前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使用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结合本院实际,建设生物信息与生物技术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室,着重介绍一体化实验室的构建思路、主要内容及“1+ N”运行管理保障机制,在优化实验资源、科研反哺教学、调动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对于高校实验室建设及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创新培养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1)12(b)-0176-0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到“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
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依托学校医学教育和临床优势,旨在培养医理、医工交叉学科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建设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学科。
目前,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使用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结合本学院现状,通过整合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资源,探索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室,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建设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室的背景通过调研高校实验室现状,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实验室面积不足,教学实验室使用率较低;教学实验室与科研实验室分设,仪器分散利用率不高等[1-4]。
具体到本学院实验室,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学实验室与科研实验室分设,科研实验室需求激增导致用房紧张,但部分教学实验室闲置率较高。
(2)部分常规仪器设备,如PCR仪、离心机、摇床、凝胶成像仪、计算机服务器等,在科研实验室和教学实验室普遍使用,重复购置。
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讲课教案

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讲课教案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
2. 探究光合作用与气体排放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在此过程中产生能量。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必须正常进行,才能使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
1. 水培植物(如水生植物、豆芽等);
2. 双氧水;
3. 荧光卡纸;
4. 针管;
5. 试管。
四、实验步骤:
1. 将植物置于明亮的光线下,观察植物叶片发生变化;
2. 用针管将双氧水注入试管中,再用荧光卡纸遮挡试管口;
3. 将试管斜放置于光照下的植物叶片旁边,观察双氧水气泡的数量和速度;
4. 记录实验结果,分析植物光合作用与气体排放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分析:
1. 实验结果显示,植物在光照下会释放氧气;
2. 双氧水中气泡数量和速度随着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增加而增加。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对气体排放的影响。
同时,也培养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更深入的生物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七、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双氧水溅入眼睛或口中;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室整洁。
以上为初中生物创新实验讲课教案范本,希朠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 a c t i c e o f S c i e n t i ic f I nn o v a t i o n Bi o me d i c a l La b o r a t o r y
YAN S h a n c h e n g ,W ANG J u n,CHE N J i n g s o n g
i s c o n s i s t e n t w i t h s c i e n t i i f c r e s e a r c h,w h i c h C n a ma k e s t u d e n t s ma s t e r b a s i c p r o c e s s a n d b si a c me t h o d o f s c i e n t i i f c r e s e rc a h .I t a l s o t r a i n s
s t u d e n t s i n d e p e n d e n t h nd a s — o n c a p a c i t y ,s e f r - s t u d y c a p a c i t y ,f i n d i n g p r o b l e m o f c a p a c i t y ,a n ly a s i s p r o b l e m c a p a c i t y ,p r o c e s s i n g p r o b l e m
第1 2卷
第 6期
实 验 科 学 与技 术
E x p e r i me n t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Vo 1 _ 1 2 N o . 6
De c . 2 01 4
2 0 1 4年 l 2月
科 研 创 新 型 生 物 医学 实验 室 的实 验 教 学 实践
o f c a p a c i t y ,i n f o r ma t i o n o f c o l l e c t i o n nd a s o r t i n g o u t c a p a c i t y,c o l l a b o r a t i o n c a p a c i t y, a n d c r e a t i v e t h i n k i n g c a p a c i t y .T he s c i e n t i f i c i n n o — v a t i v e b i o me d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p r o v i d e s f r e e s p a c e a n d p l a f t o r m f o r er p s o n li a z e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s t u d e n t s ,w h i c h c o n t r i b u t e s t o f o r mi n g
s e a r c h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e x p e i r me n t s a b o u t q u nt a i t a t i v e p h y s i o l o g y a n d r e l a t e d c o u se r s .T hi s b a s i c p r o  ̄a m o f t h e i n n o v a t i o n e x p e r i me n t
晏善 成 ,王
( 南京 邮电大学
俊 ,陈劲松
2 1 0 0 2 3 )
地理与生物信 息学 院,南京
摘要 :南京邮电大学科研创新型 生物 医学实验 室主要开展定量生理学课程及相 关课程 中研 究型、探 索性 实验。这些创新 实
验 实施的基本程序与科 学研 究基本一致 ,学生从 中可初步掌握 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和基本 方法。能培养 学生的独立动手 能
( S c h o o l o f G e o g r a p h y a n d B i o l o g i c a l I n f o r ma t i o n , N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o s t s a n d T e l e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s , N a n j i n g 2 1 0 0 2 3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 s c i e n t i i f c i n n o v a t i v e b i o m e d i c l a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o s t s a n d 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i s u s e d t o p r o v i d e r析 问题 能 力 、 处 理 问题 能 力 、信 息 的 收 集 和整 理 能 力 、 团 结 协 作 和 创 造 性 思 维 能 力 , 为 学 生 个 性
化培 养提供 自由发展 的空间和平 台,形成以培养学生综合 能力、创造性 思维和创新能 力为主线 的实验教 学体 系。 关 键 词 :实验教 学;创新 ;定量生理学 ;生物 医学 实验室 ;教 学体 系 文献标志码 : A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4 5 5 0 . 2 0 1 4 . 0 6 . 0 5 2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 4 2 3 ;G 4 8 2 ;R 3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