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经济学家观点_价格形成与弹性
经济学原则知识:弹性原则——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影响

经济学原则知识:弹性原则——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影响弹性原则是经济学中常用的一个概念。
简而言之,弹性是指某个变量对于其他变量的变化的反应程度。
在经济学中,我们主要关注的有两种弹性,分别是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价格弹性是指商品价格变化时,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程度;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化时,消费需求的变化程度。
这两种弹性的计算方法不同,但它们对于市场和企业的决策都有重要的影响。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商品价格变化时,消费需求的变化程度。
如果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的需求会下降,价格弹性就是负的。
相反,如果商品价格下跌,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价格弹性就是正的。
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是,将商品需求的变化量(ΔQ)除以商品价格的变化量(ΔP):价格弹性= ΔQ/ΔP弹性的值可以是负的,也可以是正的。
如果值大于1,则称为“弹性需求”,这意味着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如果值小于1,则称为“非弹性需求”,这意味着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不那么敏感。
在市场中,知道商品价格的弹性可以帮助企业做出合理决策。
如果商品的价格弹性非常高,企业在调整价格时需要非常小心,因为价格变化的影响可能会很大。
如果价格弹性非常低,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地调整价格,因为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不太强烈。
此外,价格弹性还可以帮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做出销售策略。
收入弹性收入弹性是指收入变化时,消费需求的变化程度。
如果人们的收入上升,他们的消费需求一般会增加,这时候收入弹性是正的。
相反,如果人们的收入下降,他们的消费需求一般会减少,这时候收入弹性是负的。
收入弹性的计算方法是,将消费需求的变化量(ΔQ)除以收入的变化量(ΔY):收入弹性= ΔQ/ΔY与价格弹性类似,收入弹性的值也可以是正的、负的或是零。
如果值大于1,则说明消费者对所需商品的收入弹性很高,这意味着当收入变化时,消费者会大量调整他们的消费需求。
如果收入弹性小于1,则意味着消费者对收入的变化的反应不太强烈。
价格的形成及弹性概述

三、供给弹性
(一)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供给量变动对价 格变动的敏感程度。计算公式为:
37
(二)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
第一 供给完全无弹性(Es=0):无论价格如何变化, 供给量都不变。 第二 供给缺乏弹性(0<Es<1):供给量变动幅度小 于价格变动幅度。
第三供给单位弹性(Es=1):供给量变动幅度 等于价格变动幅度。
表2-2 苹果的供给表
A B C D E F G
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元)
供给量(千克)
1.5
22
2.0
30
2.5
40
3.0
52
3.5
60
4.0
70
4.5
78
4.供给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 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供给数量 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如:Qs =f(P)=80+8p
5.供给曲线:某种商品价格和 供给量之间函数关系的图形 表现形式。图2.4是根据表22绘制的一条供给曲线。
3.需求表: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 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 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表2-1 苹果的需求表
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元) 需求量(千克) A 1.5 78 B 2.0 70 C 2.5 60 D 3.0 52 E 3.5 40 F 4.0 30 G 4.5 22
二、供给
(一)供给、供给曲线、供给定理
1.供给: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 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 的商品量。
2.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商品自身的 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投入品价格 ;生产技术;厂商对未来的预期;政 府政策
23
3.供给表:表示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 系的表格,如表2-2就是苹果的供给表。
弹性概念与价格调整的微观经济学解析

弹性概念与价格调整的微观经济学解析弹性概念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衡量市场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弹性概念对于价格调整具有重要的影响,它能够帮助经济学家和企业决策者理解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调整策略。
本文将对弹性概念与价格调整进行微观经济学的解析。
1. 弹性概念的基本定义弹性是指市场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主要包括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衡量市场对产品或服务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通常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来表示。
供给弹性衡量市场对产品或服务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通常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来表示。
2. 需求弹性与价格调整需求弹性对于价格调整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需求弹性为弹性需求时,市场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价格的微小变动可能导致需求量大幅度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调整产品价格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弹性程度,合理地设置价格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
当需求弹性为非弹性需求时,市场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不敏感,价格的较大变动可能对需求量产生较小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调整产品价格时可以更为灵活,根据成本和利润等因素灵活调整价格水平。
3. 供给弹性与价格调整供给弹性对于价格调整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供给弹性为弹性供给时,市场对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价格的微小变动可能导致供给量大幅度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调整产品价格时需要考虑市场供给的弹性程度,避免供需失衡的情况发生。
当供给弹性为非弹性供给时,市场对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动不敏感,价格的较大变动可能对供给量产生较小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调整产品价格时可以相对稳定,同时考虑成本和利润等因素进行价格调整。
4. 弹性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弹性概念对企业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市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较高的情况下,企业在调整价格时需要更加谨慎,避免价格过高或过低导致市场需求或供给的大幅波动。
价格理论和价格弹性

价格理论和价格弹性价格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影响着商品的供求关系以及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价格理论和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中与价格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市场运作和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价格形成和演变的理论体系。
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
根据供给定律和需求定律,当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时,价格会上涨;而当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时,价格会下降。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波动,形成市场上的价格变动。
除了供求关系外,价格形成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成本、市场结构以及政府政策等。
成本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它包括生产成本、运营成本以及企业管理成本等。
不同企业之间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率差异,将导致产品价格的差异。
市场结构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供需均衡时的价格会相对较低;而在垄断市场下,垄断企业可以通过限制供给以提高价格,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最后,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广泛存在。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价格管制等手段干预市场价格,以满足公共利益或调节市场失灵。
价格管制可以限制物价上涨,保护消费者利益;而价格补贴可以鼓励企业提供公共产品,降低市场价格。
二、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引起需求或供给的相对变化程度。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两种。
需求弹性是指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变化幅度大,则称为需求弹性较高;而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变化幅度小,则称为需求弹性较低。
需求弹性的高低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在需求弹性较高的情况下,价格变动会引起较大的需求变化,从而导致市场供求关系的紊乱;而在需求弹性较低的情况下,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相对较小,市场较为稳定。
供给弹性是指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较高意味着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为敏感,供给变化较大;供给弹性较低意味着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不敏感,供给变化较小。
理论经济学中的弹性与市场价格分析

理论经济学中的弹性与市场价格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理论经济学逐渐成为经济学家研究市场运作的重要工具。
其中,弹性与价格分析是理论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弹性是指在市场需求或供应变化时,另一方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而价格分析则是通过研究市场供需关系来预测价格的变动。
本文将深入探讨弹性与市场价格分析的相关概念、应用和局限性。
首先,我们来介绍弹性的概念。
弹性分为需求弹性和供应弹性两种。
需求弹性指的是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而供应弹性则是市场供应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长期弹性、单位弹性、长期不变弹性、完全不变和完全重要性需求弹性六种。
供应弹性则可以分为完全弹性、无穷弹性、完全不变弹性和完全重要性供应弹性四种。
了解弹性的概念及其分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运作中不同经济体对价格变动的敏感性和反应程度。
接下来,我们来看市场价格分析。
市场价格分析是基于供需关系的研究,主要是为了预测市场价格的变动。
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弹性,可以推测价格上涨或下降的可能性和程度。
市场需求与供应的弹性变化,会直接影响价格变动的幅度和速度。
价格变动对市场利益相关方的影响也是市场价格分析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然而,弹性与市场价格分析也有其局限性和限制。
首先,弹性和价格分析主要是基于过去的市场数据,不能完全预测未来的价格变动。
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价格分析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其次,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弹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消费者收入、市场竞争、价格替代品和补充品的存在等,这些因素可能会改变弹性和价格变动的关系。
此外,市场价格分析也无法考虑到非经济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如政策法规、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等。
鉴于弹性与市场价格分析的局限性,我们应该综合运用其他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市场预测和决策。
例如,包括计量经济学、投资分析、战略管理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市场洞察和预测。
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与应用

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与应用弹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于描述市场需求和供应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弹性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价格和数量的关系,以及市场调节的机制。
本文将介绍弹性的定义,不同类型的弹性及其应用。
一、弹性的定义弹性是指市场参与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当价格发生变动时,市场参与者对于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或供应反应的程度不同。
弹性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市场的灵活性。
二、不同类型的弹性1.价格弹性:价格弹性衡量的是市场需求或供应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需求弹性和供应弹性两种。
需求弹性衡量的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凯恩斯弹性、边际弹性和总收入弹性等。
凯恩斯弹性衡量的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变化的反应程度。
边际弹性衡量的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边际效应的反应程度。
总收入弹性衡量的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所造成的总收入的变化的反应程度。
供应弹性衡量的是供应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应弹性可以分为短期供应弹性和长期供应弹性。
短期供应弹性衡量的是供应量对价格变动的即时反应程度。
长期供应弹性衡量的是供应量对价格变动的长期适应能力。
2.交叉弹性:交叉弹性衡量的是市场上两种相关商品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
交叉弹性可以分为替代品交叉弹性和互补品交叉弹性两种。
替代品交叉弹性衡量的是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另一种替代商品需求的反应程度。
互补品交叉弹性衡量的是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对另一种互补商品需求的反应程度。
3.收入弹性:收入弹性衡量的是消费者收入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反应程度。
收入弹性可以分为正常品收入弹性和劣等品收入弹性两种。
正常品收入弹性衡量的是消费者收入变动对所需商品需求的反应程度。
劣等品收入弹性衡量的是消费者收入变动对所需商品需求的反应程度。
三、弹性的应用1.定价策略:了解价格弹性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更合理的定价策略。
当商品需求弹性较为弹性时,企业可以考虑适当降低价格以刺激需求;当商品供应弹性较为弹性时,企业可以考虑适当提高价格以增加利润。
经济学中的市场需求与价格弹性分析

经济学中的市场需求与价格弹性分析市场需求和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市场的运行和经济政策的制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市场需求和价格弹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一、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所有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个体的需求总和。
市场需求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如产品价格、个体收入、替代品价格等。
市场需求曲线通常是向下倾斜的,即价格上升时需求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
这是因为当产品价格上升时,个体购买力减弱,导致需求减少;而当价格下降时,个体购买力增加,需求增加。
市场需求的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可分为价格弹性大于1的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的单位弹性需求和价格弹性小于1的非弹性需求。
弹性需求意味着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较高,即价格上升时需求下降较多,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较多。
单位弹性需求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与价格变化的幅度相等,即价格上升时需求下降的幅度与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的幅度相等。
非弹性需求意味着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较低,即价格上升时需求下降较少,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较少。
二、价格弹性分析价格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它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预测市场的变化和制定相应的策略。
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价格弹性=(需求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价格弹性的值可以分为三个范围:当价格弹性大于1时,需求是弹性的,价格上升时需求下降较多,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较多;当价格弹性等于1时,需求是单位弹性的,价格上升时需求下降的幅度与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的幅度相等;当价格弹性小于1时,需求是非弹性的,价格上升时需求下降较少,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较少。
价格弹性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如产品的可替代性、需求的紧迫性、需求的比例等。
如果产品有很多替代品,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较高,价格弹性会较大;如果产品没有替代品或替代品较少,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较低,价格弹性会较小。
经济学中的价格弹性

经济学中的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衡量商品或服务价格对需求的敏感程度。
它是市场供求关系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对企业决策、市场预测和政策制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价格弹性的定义、计算方法、不同类型的价格弹性以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一、价格弹性的定义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是指商品或服务需求随价格变动而产生的变化程度。
它可以分为价格需求弹性和价格供应弹性两种。
价格需求弹性(Price Demand Elasticity)衡量了需求的变化,而价格供应弹性(Price Supply Elasticity)衡量了供应的变化。
价格弹性值可以为正、负或零,分别代表不同的情况。
当价格弹性值为正时,表示需求或供应对价格变动具有敏感性;当价格弹性值为负时,表示需求或供应对价格变动不敏感;当价格弹性值为零时,表示需求或供应对价格变动完全不敏感。
二、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弹性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价格弹性的比率方法。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价格弹性 =(需求(或供应)量的百分比变化)/(价格的百分比变化)其中,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为(新需求量-旧需求量)/旧需求量,价格的百分比变化为(新价格-旧价格)/旧价格。
计算得到的价格弹性值可以反映出需求或供应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三、不同类型的价格弹性1. 完全弹性:当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时,表示需求或供应对价格的变动非常敏感,这种情况下价格弹性被称为完全弹性,也被称为无限弹性。
完全弹性的情况下,需求或供应的变动幅度与价格的变动幅度相对应,需求或供应曲线为水平线。
2. 完全不弹性:当价格弹性的绝对值等于0时,表示需求或供应对价格的变动不敏感,这种情况下价格弹性被称为完全不弹性,也被称为无弹性。
完全不弹性的情况下,需求或供应的变动幅度与价格的变动幅度无关,需求或供应曲线为垂直线。
3. 单位弹性:当价格弹性的绝对值等于1时,表示需求或供应对价格的变动的敏感程度与变动幅度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价格形成与弹性
1.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保罗·萨缪尔森2.成为一个经济学家很容易,连鹦鹉都可以,只要它会说两个词:供给与需求。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3.营销需要创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发现并满足需求。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4.许多企业的兴衰沉浮都仅仅是因为忘记了消费者——忘记了那些花钱购买商品的人——不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生产而是错误地判断他们的需求——最终制造出了他们不想购买的东西。
——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5.每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口红的销量就会明显上升。
——佚名6.当口红销售上扬的时候,就是大家不想买衣服的时候。
——美国兰黛7.土豆的需求量随着价格一起节节攀高。
——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8.出于炫耀财富的需要,人们愿意为功能相同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