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古代夜班族:有官员因值夜班被提拔至两广总督

合集下载

2023山东历史高考试题(有解析)

2023山东历史高考试题(有解析)

2023山东历史高考试题(有解析)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A. 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B. 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C. 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D. 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2. 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

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

这种“风尚”反映了()A. 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 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C. 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D. 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3. 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

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A. 减少制度变革阻力B. 拓宽财政收入来源C. 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D. 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4.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

……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A. 扩大地方权力B. 恢复郡国并行制度C. 健全中央机构D. 简化官员选任程5. 下表为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钢铁、米等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

其中甲是()6. 下面为1919年12月《少年社会》的创刊宣言。

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少年社会有两个意思:(一)少年的社会。

(二)社会的少年。

事业单位招聘必看题库知识点《人文历史》(2023年版)

事业单位招聘必看题库知识点《人文历史》(2023年版)

事业单位招聘必看题库知识点《人文历史》 (2023 年最新版)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强化练习:1、单选题下列有关文史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 : 《诗经》在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其内容分类风、雅、颂合称“六义”B :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C : 《墨子》倡导一种平等、简朴、和平、法治型的社会生活方式;《庄子》则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理想,为道家学派的源头D : 曹操诗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周公”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周文王姬昌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解析]《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选项 B 错误;《墨子》倡导宗教型而非法治型的社会生活方式,《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选项 C 错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周公”指的是西周著名政治家姬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选项 D 错误。

故本题选 A。

2、单选题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_____A : 南昌B : 开封C : 西安D : 洛阳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3、单选题下列作品中与三国时期曹氏父子无关的是_____。

A : 《龟虽寿》B : 《典论》C : 《仇国论》D : 《白马篇》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解析]《龟虽寿》《典论》《白马篇》的作者分别是曹操、曹丕、曹植。

《仇国论》由三国时代萄汉中散大夫谯周于延熙 20 年 (257 年) 所作,是一篇反对姜维穷兵黩武、发动连年北伐的文章。

故应选 C。

4、单选题四大书院中位于江西的是:_____A : 白鹿书院B : 石鼓书院C : 应天俯书院D : 岳麓书院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岳麓 (今湖南善化岳麓山) 书院、白鹿洞 (今江西庐山) 书院、嵩阳 (今河南登封) 书院、应天 (今河南商丘) 书院合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5、单选题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建筑物的性质,下列匾额与建筑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_____。

安徽省鼎尖教育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鼎尖教育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11月期中质量检测高一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国产大飞机一飞冲天,中国高铁叫响全球,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近年来,一系列大国重器、一个个超级工程、一项项科技成就,背后都离不开技艺高超、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们默默付出、孜孜以求。

“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

这是顶梁柱,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高度评价大国工匠,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你是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孙景南激动不已。

作为来自一线的工匠,孙景南在发言中分享了她的思考:“何为‘匠’?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历经磨砺方能实现突破。

”从业30多年,正是凭着这股“斤斤计较”的劲头,孙景南从学徒工成长为中国中车著名技能专家、外国专家眼中赫赫有名的“东方女焊神”,见证了我国轨道交通从传统的铁路客车到地铁、高铁动车组,从国外技术引进到大范围自主研发的奋进历程。

孙景南正是中国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代表。

无数能工巧匠在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中,一步一个脚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添砖加瓦。

步入新时代,大国工匠的时代价值更加凸显。

在电机公司挑战水轮机装配世界级难题,在汽轮机厂为大国重器注入澎湃动力,在文物保护中心“复活”千年文物……作为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们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深入钻研、勇于创新,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唱响了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摘编自李昌禹、易舒冉、邱超奕《大国工匠,总书记点赞的顶梁柱》)材料二:工匠精神近年来成为一大热词。

天一大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天一大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天一大联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与下列诗句中包含的传统习俗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②缠彩遥分地,繁光远缀犬③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④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A.①赛龙舟②赏月③祭土神④观花灯B.①祭土神②观花灯③赛龙舟④赏月C.①祭土神②赏月③赛龙舟④观花灯D.①赛龙舟②观花灯③祭土神④赏月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立法上强调加重刑法,并不必然提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威慑效果,在特定条件下甚至还起着相反的作用。

B.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是否能自觉维护公共道德,遵守文明规范,是社会维持长治久安和谐发展的内在保障。

C.动物园的选址和建设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国家相关法规出发,既要有利于动物生存,也要保证游客安全。

D.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能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又能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还能支持本土人才勇攀高峰。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话虽这么说,这条路也实在是够折腾人的了。

一次次地上山,又一次次地下山,山又高,路又窄,力气似乎已经耗尽,后来完全是麻木地抬腿放腿、抬腿放腿。

山峰一个个无穷无尽地陈列过去,我内心已无数次地产生了此行的后悔,终于连后悔的力气也没有了,只得在默不作声中磕磕绊绊地行进。

就在这种情况下,我突然对古代文人产生了深切的认同。

是的,凡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人物,总不会以轻浮的态度来面对天地造化,他们不相信人类已经可以地来君临山水,因此总是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山水熔铸在一起。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5单元第46讲课时2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件(共40张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5单元第46讲课时2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件(共40张

(1)(改学堂)通令各省书院一 官制度进行部分更新,规定凡 (1)1905 年 废 除
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 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 科 举 制 度 后 ,
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 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 学 堂 选 官 、 留
蒙养学堂;
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 学 毕 业 生 选 官
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
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礼部即请通行各省,一体遵照。以上材料说明
清政府
(C)
A.改变了选拔人才的方式 B.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
C.变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D.建立了近代学校制度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清末科举考试侧重对经世致用的学问考查, 说明当时科举考试的内容有所变革,C项正确;当时人才的选拔方式仍 然是科举制,排除A项;B项是在1905年清末新政上废除的,排除;D项 与材料无关,排除。
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主干梳理·理思路
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1.科举制度的变化 (1)背景: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2)表现 ①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 ②废八股,改试___策__论___,以时务策命题。
③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④1901年,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 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⑤___1_9_0_6__年起,科举制度被废除。
4.(2021·山师附中)下图为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颁发的省县公职候 选人考试及格证书及相关信息。
刘仲谦,年38岁,男性,河南省开 封县公民,应甲种公职候选人考试,经 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 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
——中华民国叁拾陆年叁月日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试题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试题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白居易《长恨歌》
材料二 从贞观年间开始,就任用蕃将节度方镇,边疆安定,夷狄归附,边将大多入朝为相。李林甫为防止边将入朝,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十四年不得升迁。杨国忠又与安禄山交恶,遂引发安史之乱。
(2)结合材料二“就任用蕃将节度方镇,边疆安定,夷狄归附,边将大多入朝为相。李林甫为防止边将入朝,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十四年不得升迁。杨国忠又与安禄山交恶,遂引发安史之乱”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唐玄宗晚年贪图享乐,怠于朝政;李林甫、杨国忠奸佞误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唐玄宗后期的政策失误,节度使权力过重,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答案】(1)宣政院 澎湖巡检司
(1)行省制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边疆地区,元政府在西藏设宣政院,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在台湾设澎湖巡检司,以加强对那里的管辖。
(2)元朝为统治空前辽阔的疆域采取的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2)根据“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等信息可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两宋)时期完成。
(3)根据“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可知,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是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
(2)余杭、涿郡、洛阳
(3)黄河和淮河
(4)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写材料必备故事素材大全(100个)

写材料必备故事素材大全(100个)

写材料必备故事素材大全(第一季100个)目录1、胡服骑射 (7)2、退避三舍 (7)3、一鸣惊人 (7)4、挥戈反日 (8)5、卧薪尝胆 (8)6、纸上谈兵 (8)7、枭将东徙 (9)8、三令五申 (9)9、卫青惜马 (10)10、一狐之腋 (10)11、陈云拒鱼翅 (11)12、陶母退鱼 (11)13、良驹也须缰绳牵 (12)14、马上就去 (12)15、农夫很忙 (13)16、瘦羊博士 (13)17、兵败长平 (14)18、田忌赛马 (14)20、贪泉之水 (15)21、靠山不靠谱 (15)22、心存敬畏方致远 (16)23、廉风更使节味纯 (16)24、平时自缚手脚战时必乱阵脚 (17)25、一万个影子也叠不起一毫米的高度 (17)26、定力好比定海神针 (17)27、廉洁也是一种幸福 (18)28、学会取舍 (18)29、公孙仪不受鱼 (19)30、羊续悬鱼 (19)31、近水楼台不得月 (19)32、曾子有疾 (20)33、洗屋雪耻 (20)34、石邑深涧 (21)35、郑清臣被贬 (21)36、匹布粉条换死刑 (22)37、止贿莫轻涓流 (22)38、自恃有“伞” (23)39、廉石压舱 (23)40、难舍提壶卖浆声 (23)42、父子抬驴 (24)43、誉人之美不能过 (25)44、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25)45、事事不可都如意 (26)46、一分之差,天壤之别 (26)47、庸人治驼 (27)48、冬瓜雕猪砦 (27)49、一马失社稷 (27)50、吃菜不许过三匙 (28)51、善于做分解 (28)52、积财不如留德 (29)53、公李母量禀教子 (29)54、我越是用力靠近,你躲得越远 (29)55、一个环节不能少 (30)56、牛画非牛 (30)57、苏琼悬瓜 (30)58、你的屁股是金子吗 (31)59、风起青萍之末 (31)60、吹落黄花满地金 (32)61、从实战中汲取经验 (32)62、路易十六的土豆推广 (33)64、献媚者现丑 (34)65、驳之再驳然后施行 (34)66、王旦不识“身边人” (34)67、靠山 (35)68、愚蠢的“红旗法案” (35)69、卓茂为官 (36)70、公孙仪正确计算“腐败的成本” (36)71、看齐的力量 (37)72、刘少奇勤于学习被称为“刘九书柜” (37)73、董必武中了秀才不请酒 (38)74、毛泽东禁徇私:亲戚排队3天没买到票 (39)75、周总理的十条家训 (40)76、毛主席7个月不吃肉识破炒青菜里偷放的鸡汤 (42)77、朱德21年从未领过元帅的工资 (44)78、周恩来:对数字不许说“大概” (46)79、聂荣臻力排万难带领科技大军造出导弹原子弹 (48)80、陈赓创办军事学院曾堵厕所逼着周恩来做批示 (49)81、周恩来一个个给清洁员、厨师拜年 (51)82、李先念借马帮助老百姓娶老婆 (53)83、要像“苦瓜”一样做人 (54)84、开国上将陈再道“被改姓”不改回 (55)85、何耀榜司令为战斗拒绝高位截肢保守治疗 (55)86、王新亭将军的家规 (56)87、不为一台照相机搞特殊 (57)88、刘华清力劝弟弟在家种田 (58)89、叶挺将军宁肯饿肚子也不吃嗟来之食 (59)90、刘伯承:不做“红墙里的贵族 (59)91、王必成将军下部队的“罢宴风波” (60)92、刘华清上将为何两次“走后门”? (61)93、宛希先坚决跟着毛委员干革命 (62)94、官兵要有盐同咸 (63)95、李先念下连队检查工作自称是通讯员 (63)96、多干别人不愿干的事 (64)97、杨业功拒纸 (65)98、灭掉公家的蜡烛 (65)99、为官清廉不患贼 (66)100、独一无二做自己 (66)1、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

2025届天津市塘沽第一中学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2025届天津市塘沽第一中学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2025届天津市塘沽第一中学高考语文二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下列对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嘉靖是年号。

明清两朝,大多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嘉靖皇帝、康熙帛帝。

B.古代官职的升迁任免大多由吏部掌管,有专门的词语表示。

如“擢”“加”“拜”是古代表示官职升或降的词语。

C.御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

春秋战国时期设有御史,秦以御史监郡,汉以后御史职衔累有变化,职责则专叫纠弹。

D.保甲是旧时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

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

保设保长,甲设甲长。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的______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

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

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

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________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

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

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______;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

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

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________,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古代夜班族:有官员因值夜班被提拔至两广总督
导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遵循的生活规律,让人反其道而行之,那是非常不情愿的。

但古时也需要上夜班的人,如更夫、门僮等。

唐朝形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遵循的生活规律,让人反其道而行之,那是非常不情愿的。

但古时也需要上夜班的人,如更夫、门僮等。

唐朝形成大臣上夜班的制度。

中书、尚书、门下三省的首长都要轮流值夜班,各省有一本“直令”(值夜班记录本),由直令史当日交给值夜班的人,次日收回。

当时宰相姚崇年事已高,不愿值夜班,直令史于是跳过姚崇,将夜班记录本往下传,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满,直令史非常为难。

姚崇于是在值班簿上批写道:“告直令史,遣去又来,必欲取人,有同司命。

老人年事,终不拟当。

”姚崇认为我年纪大了,还让我上夜班,这样做是不是太不合情理了。

其他大臣看了姚崇的批语,都不好说什么了。

皇上晚上一般不会办公,所以夜班一般由普通秘书担任。

清朝乾隆年间,发生一起非常有趣的事情。

话说一天深夜,乾隆突然要对准噶尔用兵,他急召秘书进来撰写文书。

此时军机处只有一个叫巴延三的秘书,此人既没有文才,也没有多大能力。

乾隆把旨意授完,他竟然一个字也没有听进。

回到军机处写不出一个字,又急得满头大汗。

幸亏当时跟过去一个小太监,此人文才比巴延三高,他凭记忆帮巴延三把皇上的旨意写了下来,当两人诚惶诚恐地把文书交给皇上时,以为会被苛责,谁料想皇上大夸文书写得好。

而且记住了巴延三的名字,后来在皇上的“关心”下,这个在军机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秘书巴延三一直当到了两广总督的高位。

唐代大诗人杜甫做官时,也值过夜班,但杜甫没有巴延三这样幸运。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