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频繁值夜班或影响上千基因表达

合集下载

失眠与腺苷信号及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失眠与腺苷信号及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失眠与腺苷信号及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失眠是尽管有合适睡眠环境和机会仍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

腺苷信号及免疫炎症机制参与失眠的发生,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对失眠与腺苷信号及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探索失眠机制研究的方向和临床治疗中新的作用靶点。

Abstract:Insomnia is a subjective experience that influences sleep time and/or sleep quality,despite having a suitable sleep environment and opportunity,and affects daytime function.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ace of life,the incidence of insomnia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affecting people’s lives and work.Adenosine signal and immune inflammation mechanism participate in the occurrence of insomnia,which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nsomnia and adenosine signal and immune function,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of insomnia research and new targets in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Insomnia;Sleep disorders;Adenosine;Immune homeostasis失眠(insomnia)是臨床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维持困难、早醒及无恢复感睡眠等方面,影响人的情绪状态与认知功能。

夜班工作加速大脑老化 Shift work ages the brain

夜班工作加速大脑老化 Shift work ages the brain

科学家们警告说,长年上夜班可能对人的大脑有害。

刊登在《职业与环境医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发现一个连续上了十年夜班的人大脑老化加速了六年多。

以下是 BBC 记者 James Gallagher 发来的报道:The damaging effects of shift work on the body are well known. This study shows the impact on the mind as well.Three thousand people performed tests of memory and speed of thought. Those with more than ten years of shift work under their belts had the same results as those who didn't do shifts but were six-and-a-half years older.The good news is that when people in the study stopped shift work their brains did recover, although it took five years.The researchers said shift work was a necessary evil in modern society, but more needed to be done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ose toiling through the night.Glossary 词汇表damaging有害的under their belts已获得的经历或成就recover恢复a necessary evil讨厌但不得不做的事情toiling艰辛地(工作)更多英语学习:企业英语/。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肥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温馨提示:试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生成。

若5次未通过考核,则需重新学习该课视频课程,试题也将重新组合,请在答题时慎重答题、提交。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说法正确的是()A.临床上最多见B.睡眠时出现上气道狭窄或阻塞C.气道阻塞部位大多位于咽腔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属于OSA夜间症状的是()A.情绪紊乱B.过度嗜睡C.突然挥动手臂D.行为怪异正确答案:C3.下列对于OSA现状表述错误的是A.OSA是临床常见病,30~60岁人群中,男性发生率为24%,女性为9%B.中年男性和女性OSA患病率分别为34%和17%C.OSA也可见于未成年人各个年龄段,发生率为2~5.7%D.OSA临床检出率高,占受累患者60%正确答案:D4.高血压患者中,()存在OSA。

A.20-30%B.30-40%C.30-50%D.50-60%正确答案: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吸动力或做功不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B.上气道呼吸通道阻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C.上气道呼吸通道阻塞→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D.呼吸动力充足→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正确答案:B6.OSA体位性治疗:体位性OSA多发生于仰卧位,因此建议保持侧卧位或高枕头仰卧位睡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7.OSA评估指标包括()A.呼吸暂停指数B.低通气指数C.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D.血氧饱和度正确答案:ABCD8.OSA的治疗方法有哪些()A.生活方式干预和减重B.气道正压通气C.上气道手术D.建议仰卧位睡眠正确答案:ABC9.影响正常上气道的因素有()A.上气道解剖结构(咽部、舌、下颌)B.上气道肌张力(主要是咽肌)C.周围组织D.相关疾病正确答案:ABCD10.OSA的危险因素有哪些()A.年龄B.颌面部解剖缺陷C.性别D.肥胖正确答案:ABC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睡眠呼吸暂停:睡眠过程中口鼻峰值呼吸气流减少≥50%,持续≥10秒B.睡眠呼吸暂停:睡眠过程中口鼻峰值呼吸气流减少≥90%,持续≥10秒C.睡眠低通气:睡眠过程中口鼻峰值呼吸气流较基础水平下降≥50%,持续≥10秒D.睡眠低通气:睡眠过程中口鼻峰值呼吸气流较基础水平下降≥50%,持续≥5秒正确答案:BC12.属于OSA症状的是()A.长感困倦,容易疲劳B.记忆力衰弱C.大声打鼾D.睡时乱动挣扎正确答案:ABCD13.下列哪项属于OSA体征()A.肥胖B.颈围增加C.Mallampati分级≥3D.头颈部结构正常正确答案:ABC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睡眠呼吸暂停是临床常见病,尤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0SA)为著,发病机制是多原因导致的上气道塌陷引起低氧和继发的病理生理改变B.OSA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C.肥胖是OSA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建议常规进行超重或肥胖评估D.减重是首要目标,基础是生活方式管理,必要时联合药物和减重手术正确答案:ABCD15.OSA的全身器官损害包括()A.心血管系统B.呼吸系统C.血液系统D.生殖系统正确答案:ABCD。

医务人员频繁夜班对血糖、血脂及皮质醇影响的研究进展

医务人员频繁夜班对血糖、血脂及皮质醇影响的研究进展

医务人员频繁夜班对血糖、血脂及皮质醇影响的研究进展金叶媛;刘德生;鲁晓红【摘要】医护人员由于其特殊的职业性质,不可避免地需要轮班工作,且极易出现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现象,快节奏的夜班轮换使医护人员的睡眠节律、饮食以及作息,使机体长期处于睡眠剥夺、生物钟紊乱状态,明显干扰了身体功能,降低工作效率.频繁的夜班轮转,亦可导致肠道应激综合征,血压的昼夜值及节律改变,甚至代谢紊乱、功能性肠胃失调,血糖、三酰甘油和胆固醇亦明显增高,从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及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这些疾病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单独发生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形成恶性循环,这对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忽略的影响,应得到医院管理人员及全社会的关注.%Health care workers,because of the special professional nature,inevitably need to shift work,and prone to have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job burnout,and fast-paced night shift causes disorders of sleep rhythm, diet and rest to the health care workers,leaving the body in long-term sleep deprivation,biological clock disorder state,significantly interfering the body function and reducing the work efficiency.Frequent night shift,can also lead to intestinal stress syndrome,blood pressure circadian rhythm changes, and even metabolic disorders,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increased bloodsugar,triglyceride and cholesterol,thereby increasing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nsulin resistance, which in most cases do not occur alone,but affect each other,promote each other and form a vicious circle,causing non-negligible impact on the medical staff's physical andmental health,therefore deserve due attention from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and the whole society.【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7(023)022【总页数】5页(P4527-4531)【关键词】医务人员;生物钟;夜班;胰岛素抵抗【作者】金叶媛;刘德生;鲁晓红【作者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00;青海省人民医院麻醉科,西宁81000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2充足的睡眠时间是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基本保证,神经元的再生、新突触的形成、记忆巩固等均发生在睡眠的各个阶段。

夜班破坏分子层 易患癌症

夜班破坏分子层 易患癌症

导读: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工作是需要轮班工作的,而轮到夜班时,这种夜班工作
对于人体健康有很大损害。

人体本身有自己的生物钟,夜班极有可能扰乱人体的
深层分子层级,破坏人体的新陈代谢,甚至容易引起癌症。

夜班破坏分子层易患癌症
英国莎丽睡眠研究中心指出,轮班工作会扰乱人体最深层的分子层级。

专家表示,在夜间保持清醒,致使身体受损的规模、速度及严重性,令人惊讶。

人体遵循自然节奏,即所谓的生理时钟,夜间进入休眠状态,白天保持清醒。

生理时钟对人体影响深远,关乎调节荷尔蒙、体温、运动能力、情绪和大脑运作等。

这项研究追踪22名受试者,观察他们从正常生活型态转变为夜班工作者的身体情况。

血液检验显示,人体通常有6%的基因精确设定在一天中的特定时刻,显示更为活跃或较不活跃。

一旦受试者转为夜班工作,那种基因精密调控就会丧失。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就是时间紊乱。

就像住在一个处处都有时钟的建筑内,一旦每个屋子的时间乱了,那么整个建筑就将随之陷入混乱。

”。

“熬夜变笨”被科学证实

“熬夜变笨”被科学证实

“熬夜变笨”被科学证实作者:来源:《新传奇》2019年第46期近日,有科学研究证实“熬夜变笨”是真的。

科学家首次拍下的全程实验发现:人在睡着时,血液会大规模、周期性地流出大脑,这时脑脊液会乘虚而入,进入大脑清洗β淀粉样蛋白等毒素。

如果在熬夜,脑脊液是没办法涌入清除毒素的。

“熬夜变笨”是真的你睡着的时候,会被“洗脑”。

波士顿大学科学家一项最新成果登上了《自然科学》杂志。

科学家们拍下了大脑在睡着后的自我“洗脑”过程:红色的血液会周期性流出大脑,蓝色的脑脊液趁机涌入,清除毒素,包括导致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的β淀粉样蛋白。

在波士顿大学的这次实验中,科学家给13个人戴上脑电帽,在核磁共振机里睡觉。

人的睡眠分为三个阶段,浅睡期、快动眼睡眠期、深度睡眠期。

脑电图会显示人的睡眠状态阶段,核磁共振机会测量血氧水平,显示脑脊液的进出量。

实验发现:只有睡着时,血液才会大规模、周期性地流出大脑,这时脑脊液才会乘虚而入,进入大脑清洗β淀粉样蛋白等毒素。

如果你在熬夜,脑脊液是没办法涌入清除毒素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会在好好睡了一觉后觉得神清气爽。

实验得出的结论就是:“熬夜会变笨”是真的。

在睡眠期间,神经元会同步活动,让大脑血氧浓度呈现周期变化。

而人们没处在睡眠时,大脑里的血液就不会大规模周期性流出,脑脊液也没办法占领大脑,自然也无法进行毒素清洗。

不止如此,波士顿大学的研究还会帮助发现:衰老如何影响人在睡眠时血液和脑脊液的流动。

随着实验深入,也会为预防、治疗老年痴呆症、自闭症等疾病提供新思路。

熬夜的后果,你真的承受不起其实,被熬夜摧残的人,不只“变笨”那么简单。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率高達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

其中,90后的睡眠状况更糟糕。

都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可不到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的那一刻,很多人仍心存侥幸。

我国每年有55万人猝死,其中患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占38.2%。

熬夜反应与基因有关

熬夜反应与基因有关
速 度尽 可能 慢 , 幅度尽 可能 大 。同时配 合耸肩 , 努 力 让 肩部靠 近 耳朵 , 然后 再放下 。 握拳 具 体做 法是 :把 大拇 指 向 内横 在手 心 , 其 余 四指 包裹 大拇指 而 紧握拳 头 。 同时全 身稍 稍用力 ,
然 后放 开 , 重 复进 行 5 0~8 O次 。拇 指 与 中指 接触 的
研 究 人 员说 , 有 些 特殊 行 业 , 比如 医 护人 员 、 民
航飞行员 、卡车司机等 ,时常需要值夜班 。而通过 P E R 3基 因检 测 ,可 以识 别 出 哪些 人 群不 适 合 夜班
工作 , 从而 可 以个性 化地 安排工 作 。 摘 自【 成都 科学 技术协 会 网】
力, 祛病 养生 。摩耳 的动作包 括 : 拎 耳屏 , 用食 指 、 拇 指 提拉 耳屏 , 自内向外 提拉 。扫外 耳 , 双手把 耳 朵 由 后 向前 扫 , 听到 “ 擦擦” 声。 转 颈 长期 的不正 确姿 势 易导致 相 关组 织 增 生 、
损伤并最终导致颈椎病 , 老年人可 以多做转颈操 。 动 作很简单 , 完成颈部前屈 、 后伸 、气 早晨 起 床后 到空 气新 鲜 的地 方 , 将 嘴 巴最 大 限度 地张 开 , 向外哈 一 口气 再 闭合起 来 , 合嘴 时轻 轻 叩击 牙齿 。 这个 动作 , 可通 过 面部神 经 的反射刺 激 大脑 , 使 大脑 尽快 清醒 。张 大嘴 巴与 闭合 嘴 巴 , 能使 面部 4 0多块 肌 肉有节 奏地 运动 , 防止 中 老年人 面肌 萎 缩 。此外 , 张合 嘴 巴可活 动咽 喉部 , 保持 耳咽管 的 通畅 , 使 中耳 内外 压力 维持平 衡 , 防止 老年 人耳聋 。
科 普 长廊
煞夜 反应与基因有关

PNH的名词解释

PNH的名词解释

PNH的名词解释PNH,即“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血细胞疾病。

它的特点是患者的红细胞因体内缺乏特殊的膜蛋白,被免疫系统攻击并破坏,导致血红蛋白泄漏至尿液中,最终导致溶血性贫血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一、PNH的病因PNH是由一种称为“PIGA基因突变”的遗传缺陷引起的。

通常情况下,PIGA基因在骨髓造血细胞分裂过程中会产生一个蛋白,它负责让其他蛋白附着在细胞膜上。

然而,PNH患者的PIGA基因出现突变,导致无法产生这个蛋白,细胞膜失去了固定其他重要蛋白的功能,包括一种称为“糖脂酰磷酰肌醇(GPI)锚”的蛋白,而GPI锚被认为是保护红细胞免受免疫系统攻击的关键。

二、PNH的临床表现PNH的临床表现因患者的骨髓受累程度和溶血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其中最典型的症状是阵发性的夜间血红蛋白尿。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是无色的,而PNH患者在清晨醒来后尿液中会发现红色的血尿,这是由于夜间红细胞破坏导致血红蛋白泄漏所致。

此外,PNH患者还可能出现疲劳、气短、黄疸、腹痛、贫血等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溶血性危象可能会导致肾功能受损、衰竭甚至死亡。

三、PNH的诊断和治疗PNH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如高灵敏度流式细胞术、凝集素试验等。

其中高灵敏度流式细胞术是目前准确诊断PNH的最标准方法,可以对血细胞膜上的GPI锚进行检测。

在治疗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一些新的治疗手段逐渐展现出潜力。

包括单克隆抗体疗法、免疫调节剂等。

然而,由于PNH是一种罕见病,治疗方法还相对有限,且目前并无根治之法。

四、PNH对患者的影响及应对策略PNH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许多不便和困扰。

贫血导致的疲劳和体力下降会影响到工作和生活质量。

溶血危机可能随时发生,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心理负担。

因此,对于PNH患者来说,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以及避免潜在的致病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NAS:频繁值夜班或影响上千基因表达
医脉通综合2014-01-22发表评论分享
一项发表于1月21日《美国科学院学报》的研究显示,睡眠节律紊乱会对超过1000个基因造成“严重破坏”,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老上夜班、时差失调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该研究由英国萨里大学的Derk-Jan Dijk教授等研究者所开展。

他们通过调节室内光线亮度使22名受试者的睡眠—觉醒周期推迟4个小时,3天后,这些受试者的睡眠出现在白天的中午,睡眠与清醒时间昼夜颠倒,但睡眠总时间并没有减少。

研究人员采集了受试者的血样,以观测他们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变化。

结果显示,研究开始前,人体内约1400个基因的表达呈现昼夜节律变化,但试验结束时,这一数字为230个左右。

这表明,人体的许多生物过程受到广泛影响。

戴克称:“这一研究也许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与夜班、时差失调以及其他破坏基因表达昼夜节律情况有关的不利健康后果。

”戴克表示,睡眠被破坏对人体的影响可能与衰老相似。

研究人员在报告中写道,现在上夜班的人不断增加,睡眠不足成为全球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弄清楚破坏睡眠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索引:Simon N. Archer, doi: 10.1073/pnas.1316335111
链接阅读
睡眠缺乏的青少年更爱吃不健康食物
与睡眠被剥夺的同伴相比,睡眠充分的青少年倾向于选择更健康的食物。

这项由美国联合专业睡眠协会(APSS)年会所报道的研究或可揭开睡眠与肥胖的关系之谜。

“那些缺乏睡眠的孩子不仅吃更多不利于健康的东西,而且吃更少有利于健康的食物,”主要研究者、纽约石溪大学医学院的Lauren Hale博士谈及研究结果时指出,“尽管我们已经知道,睡眠时长与身体状况有关,但本项研究的特点在于通过探讨某些机制,比如营养和决策等,阐述了健康是如何受影响的。


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家健康研究糖尿病、消化病及肾病研究所赞助,针对13284名青少年睡眠进程及饮食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这些青少年均参与了第二波美国青少年健康全国纵向研究。

研究数据于1996年采集,当时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16岁。

研究者发现,那些每晚睡眠时间小于7小时的青少年(占研究对象总数的18%)每周进食两次或两次以上快餐食品的可能性更大,同时他们较少进食诸如蔬菜及水果等健康食品。

研究将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因素、体育活动与家庭结构等因素纳入考虑后发现,睡眠时长可独立影响个体对健康或不健康食物的选择。

研究对象被分为三类:睡眠短缺者(每晚睡眠小于7小时者)、中等睡眠者(每晚睡眠7-8小时)及睡眠充足者(每晚睡眠大于8小时)。

目前美国儿科学会推荐未成年人每晚睡眠9-10小时。

“我们之所以对青少年睡眠时长与食物选择之间的关系感兴趣,是因为青少年期是处于儿童期与成年期之间的关键发育阶段,”该研究的第一作者、石溪大学医院的公共卫生硕士Allison Kruger指出,“青少年对自己的食物及睡眠已有相当的控制力,而他们在此时所形成的习惯可能对成人阶段产生很强烈的影响。


研究团队得到结论:重视睡眠缺乏可能是推动肥胖预防及健康干预的富有创新性及有效的方法。

Hale博士称,下一步的研究将探讨,睡眠时长与食物选择之间是否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

“如果我们能够确定,慢性睡眠短缺与糟糕的食物选择之间确实存在因果联系,那么我们则需要考虑如何更积极地将睡眠教育作为预防肥胖及健康干预中的一部分。

”Hale博士称。

(医脉通)
相关阅读:
∙月相影响睡眠:月圆之夜睡不好?
∙睡眠习惯与智力发育的关系被证实
关键词:睡眠紊乱基因表达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