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俗语等的运用
小学生俗语歇后语此一解释

小学生俗语歇后语此一解释1. 人心齐,泰山移。
泰山:山名,在山东泰安。
古人把泰山作为山的代表。
比喻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就能产生极大的力量,占胜任何困难。
2. 放长线,钓大鱼。
钓鱼线放得长,才能钓到大鱼。
比喻做事要有长远打算,不要急于求成,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3.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听别人说一百遍,也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自己见过一百遍,也不如亲自做一次。
强调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4. 篱笆扎得紧,野狼钻不进。
篱笆:用树枝、竹子等编成的遮拦的东西,环绕在房屋等处的周围。
比喻只要提高警惕,做好防备,就能避免坏人钻空子。
5. 狐狸没捉到,惹了一身臊。
比喻一心想得到好处,结果却惹来了麻烦。
6. 墙头草,随风倒。
比喻立场不坚定的人,谁硬就倒向谁。
7.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鱼离开水会死,瓜离开秧也活不长,比喻两种事物或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8. 鱼找鱼,虾找虾。
鱼爱跟鱼在起,虾爱跟虾在一块儿。
比喻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朋友。
9.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形容不同地区的距离越远,风俗习惯差别也就越大。
10. 前门赶走了虎,后门进来了狼。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新的敌人。
11.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比喻只要有道理,到哪都会行得通;如果没有道理,到哪都会遭到反对。
12.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比喻无论做什么事情,做好收尾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13. 树干生得牢,不怕风来摇。
比喻只要自己有力量,就不怕别人欺负。
14.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赶集:到集市上去买卖货物。
形容动身或准备得很早,但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却很晚。
15. 气上房,不用尝。
蒸食物时,只要锅里的蒸气上升到房子的顶棚,不用尝就可以断定食物已经蒸熟了。
16. 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比喻对别人的要求非常高,但给予别人的待遇却非常低。
17. 抱着蜜糖罐,忘了黄莲苦。
黄莲: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的味道非常苦。
汉语里的俗语、谚语、俚语、成语、歇后语、习语都指的什么

汉语里的俗语、谚语、俚语、成语、歇后语、习语都指的什么1、俗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
2、谚语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
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
3、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4、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
5、俚语俚语,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
地域性强,较生活化。
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
有时俚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
6、习语习语一词的含义甚广,一般指那些常用在一起,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含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思推测而得。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
常用的歇后语及俗语

常用的歇后语及俗语范文一:常用的歇后语歇后语,顾名思义就是短语后面有休息的时候。
它是一种广泛流传的语言形式,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独特体现。
许多歇后语听上去平淡无奇,但是它们却蕴含深厚的哲学、文学和社会文化知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常用的歇后语及其寓意。
1. 红花会上爱放炮,一扫荡就没老少(寓意:想要获得胜利,需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而不是单打独斗)2. 野鸡教师教科学,心中很明白,黑板上看不出(寓意:有些人对自己的所学所知感到满意,但是在实践中却不一定能够理解和运用)3. 苦口婆心像吃蜜,转过身来空着肚(寓意:有些人为别人着想,不求回报,但是自己的生活和利益却被忽视)4. 吃饭等饭时,不如睡一觉(寓意:人生有很多选择,有时候不如放慢脚步,享受安静的时光)5. 袋里的鸡蛋好价格,手里的芝麻卖不上价(寓意:有时候虽然拥有价值非凡的资源,但是却因为没有想到合适的销售方式,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歇后语选取要恰当,避免出现重复或负面的例子;2. 针对每句歇后语适当展开解读,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其中的寓意;3. 适当加入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让文章更具可读性。
范文二:俗语俗语是民间智慧和文化的结晶,是人民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在生活和工作中均有广泛应用。
接下来,我将为您介绍几个常用的俗语及其含义。
1. 磨刀不误砍柴工(寓意: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是成功的关键,不要想着匆忙行事)2. 凤毛麟角(寓意:形容某种事物非常珍贵、难得)3. 一心一意(寓意: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即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不分心,努力集中精力完成目标)4.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寓意:有着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意志,做任何事情都能完成)5. 有志者事竟成(寓意:只有心中充满了志向和热情,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写作要点分析:1. 选取的俗语要有代表性,且最好各不相同;2. 对每个俗语进行简单的注释和说明,让读者容易理解其内涵;3. 在文章中充分利用这些俗语,让文章看起来更亲切自然。
民间俗语顺口溜歇后语大全

民间俗语顺口溜歇后语大全民间俗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常常以生动有趣的顺口溜和歇后语的形式传承下来。
这些俗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被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民间顺口溜和歇后语,希望能给您带来阅读的乐趣和启发。
1. 吃人不吐骨头(顺口溜)吃人不吐骨头,对人有多残忍;心地黑无道德,早晚会有报应。
这是一句用俗语形式表达的警示之词。
它寓意着人如果做了坏事,不仅要将别人坑害殆尽,更不能留下任何痕迹和责任。
然而,这种残忍的行为势必会招致天道轮回,最终遭受到报应。
2. 守株待兔(歇后语)农夫守在株边等,蹲起管它兔子歇;盼望兔群前来逢,没想晚上一只能。
这句歇后语形象地描绘了农夫守株待兔的情景。
它告诫人们不能依赖于机遇,而是需要主动努力。
只有不断努力和追求,才能在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3. 画蛇添足(歇后语)本来群蛇好,画蛇添足谁陪他;一只多了四只脚,显得滑稽又可笑。
这句歇后语指出了画蛇添足的滑稽之处。
它告诫人们要懂得克制,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和多余的东西,否则反而会破坏原有的美好。
4. 赴汤蹈火(顺口溜)英雄赴汤蹈火,信念不可抛;不怕艰险与困境,勇往直前不后退。
这句顺口溜赞美了英雄们为了信念和正义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它传递出了坚定信念与不畏困难的力量,鼓励人们勇敢面对挑战,积极拼搏。
5. 一寸光阴一寸金(歇后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寶貴要珍惜,錯过了無法复返。
这句歇后语表达了时间宝贵的观念,强调了时间的珍贵和不可逆转。
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不要虚度光阴。
6. 鸟尽弓藏(歇后语)射鸟不露声,弓箭藏身旁;百发百中的好手,他的箭无人能抵挡。
这句歇后语形容了一个技艺高超的射击手,他能够射中目标而不露声张。
它意味着有些人能够做到事半功倍,轻松解决问题而不引起他人的注意。
7. 一石二鸟(顺口溜)一石投入两鸟中,巧妙又省了力;一举两得实在好,事半功倍大家喜。
歇后语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成语归类

歇后语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成语归类一、歇后语竹篮打水—―一场空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彼此彼此)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措手不及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吃着黄连唱歌――以苦为乐窗户眼儿喇叭――名声在外此地无银三百两――泄露了天机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凤凰身上插鸡毛――多此一举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干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中国的功夫――名不虚传猪八戒改阵――倒打一靶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张飞用计――粗中有细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二、名言、警句等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三字经》2、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4、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6、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理想。
―――《“滴水穿石”的启示》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8、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百倍。
――《鲁滨逊飘流记》9、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巴金10、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学与问》11、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在谈话。
――歌德1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1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

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民间常见的俗语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民间谚语、俗语、歇后语,欢迎阅读。
第一节谚语农事活动类若要富,多栽树。
家有千株柳,富贵不断头。
植树造林,防沙防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喂猪养羊,本短利长。
牛是庄户宝,常吃露水草。
马不吃夜草不胖。
糜黄谷黄,绣女下床。
八九月龙口夺食。
伏里耕地一碗油,秋里耕地一碗水,开年耕地胡日鬼。
刮风扬场,下雨叠墙。
头遍锄浅二遍深,三遍把土壅到根。
锄糜糜,溜皮皮。
糜锄双耳谷锄针,庄稼长得黑洞洞。
锄头自带三分水,锄过三遍顶场雨。
锄地不锄畔,三墒种成两墒半。
干种糜子湿种豆。
豌豆种在九里头,收不收也打几斗。
小满前后,栽瓜种豆。
头伏荞麦二伏芥,三伏种得好白菜。
种地不上粪,不如不下种。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节令不饶人,种地赶时分。
荞麦开花怕南风。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秋分糜子寒露谷,霜降黑豆守住哭。
处暑不出头,砍了喂老牛。
饥牛年,饿牛年,羊牛年,广种田。
气象、节令类东虹轰隆雷,西虹当日雨,南虹发大水,北虹卖儿女。
早烧不出门,晚烧晒死人。
乌云结掌,半夜雷响。
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黄云雨多,黑云怕死老婆。
星宿稠,晒死牛。
清明一点雨,黄风四十五(天)。
日耳单(日晕)不出三;日耳双,滚沙梁。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
八月的雷,不空回。
秋雨如刀刮,瘦牛不瘦马。
雾在山上戴个帽,水在地下冲个窖。
八月十五下一阵(雨),旱到来年五月尽。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重阳有雨看十三,十三有雨冻冰山。
雨打白地天年收。
伏里有雨,锅里有米。
蚂蚁搬家蛇过道,旱哈蟆叫唤比神仙妙(非下雨不可)。
云走东,一场空;云走西,淋死鸡;云走南,推倒山;云走北,沤不烂瓦碴沤烂铁。
春雨贵如油,下得多了连籽丢。
九九有雪,伏伏有雨。
大寒小寒,冻死老汉。
过一冬,长一针;过一腊八,长一镢把。
头九二九,哈门叫狗;三九四九,冻烂石头;五九六九,水在浮头;七九八九,开门大走;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谚语与歇后语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乙、弱肉强食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乙、积重难返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乙、后来居上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乙、因小失大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乙、分道扬镳甲、前怕狼,后怕虎乙、畏首畏尾甲、打破砂锅问到底乙、刨根问底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乙、一见锺情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
如: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
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
例如: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
如: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⑥金子碎了分量在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⑨墨是可以磨浓的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①①人心齐,泰山移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
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
关于做人道理的俗语歇后语

关于做人道理的俗语歇后语以下是关于做人道理的俗语和歇后语:俗语:1.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和智慧。
2. 熟能生巧。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不断练习,才能掌握技巧和技能。
3.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不要因为言语逆耳就拒绝接受。
4. 树挪死,人挪活。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勇气去改变自己的环境和命运,不要固步自封。
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传授给他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解决问题。
6.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付出才有回报,不要寄希望于不劳而获。
7. 瓜田李下,莫言其事。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给人留下把柄。
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打算,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所困扰。
9.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会放下烦恼和忧虑,保持平和的心态。
10. 浪子回头金不换。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改过自新的勇气和决心,不要一错再错。
歇后语:1.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或自投罗网。
2.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比喻不要急于求成,事情会逐渐明朗化。
3.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形容心情不安或犹豫不决。
4.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比喻自不量力或甘愿牺牲自己。
5.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比喻表面友好,但背后另有企图或不怀好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歇后语填空
(1)姜太公钓鱼——。
(2)肉包子打狗——。
(3)和尚打伞——。
2.谚语填空
(1)留得青山在,。
(2)不听老人言,。
(3)路遥知马力,。
3.连线题
请将意思相同的两项用直线连起来。
(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有志者事竟成。
(3)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满招损,谦受益。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形象的语句。
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1、谐音类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
如: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2、喻事类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
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如: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3、喻物类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
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如: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4、故事类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等作比方。
如:借荆州——只借不还;
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种习用的固定的词组,既有三音节为主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结构和强烈的修辞色彩。
它通过比喻等方法而获得修辞转义。
1、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2、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3、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4、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5、唱空城计比喻掩饰自己的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分不在;形容肚子饿。
谚语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
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1、气象
如: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
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燕子外迁,地旱天干。
2、农业
如: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春雷响,万物长。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北方)枣芽发,种棉花。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3、健康
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食能以时,身必无疾。
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伤筋动骨一百天
4、学习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5、社会。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格言
格言是一个人机智之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
格言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可以是聪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经验。
格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
如: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
——
我们要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居里夫人
【典型例题一】请为下列谚语分类。
1.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3.一堵防风墙,十年丰收粮。
4.庄稼一枝花,全凭肥当家。
5.春雨贵如油。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7.朝霞行千里,晚霞不出门。
8.绿了荒山头,千沟清水流。
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0.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1)关于自然和农业生产的。
如:
(2)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
如:
【典型例题二】写出下列各谚语、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有福同享,。
11.鸟美在羽毛,。
2.书读百遍,。
12.,只怕有心人。
3.,近邻不抵对门。
13.三百六十行,。
4.老乡见老乡,。
14.台上三分钟,。
5.,出门靠朋友。
15.,临时抱佛脚。
6.,雁过留声。
16.内行看门道,。
7.岁寒知松柏,。
17.,不进则退。
8.,日久见人心。
18.机不可失,。
9.酒逢知己千杯少,。
19.,寸金难买寸光阴。
10.,无缘对面不相识。
20.吃人家的嘴软,。
【典型例题三】
1.对于下面这句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只有按照正当的法则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
A.动物不会按照人类的法则来生存。
B.人类的生存法则只是针对人,按照正当的法则生活的人有别于动物。
C.不受道德法则约束的人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
2.下面的说法中,第()句所说的不符合这句格言中所蕴含的意思。
言必信,行必果。
A.说话一定要算数,说到做到。
B.做事情不但要有良好的开始,更应该坚持做完。
C.讲信用的人说话算数,值得信任。
3.爱因斯坦所讲的这句话表述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的理解,那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索取什么。
A.一个人要不断努力学习、实践,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B.评价一个人是好是坏要看他得到多少,为他人、为社会做了些什么。
C.努力奉献,不贪图回报,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