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2章 货币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货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一、货币(G)的起源和本质起源:货币是随着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而逐渐产生。
由简单的,个别的价值形式到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通过货币形式表现出来。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即简单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价值形态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时商品交换的商品范围和交换者范围扩大了。
局限性:有些商品换不到想要的东西一般的价值形态绵羊由左边变到右边,变成一般等价物,是质的变化,充当了交换的桥梁可以理解为,出现了一个商品,这个商品是任何人都承认的,它可以换任何商品,也可以用货币形态(一开始是贱金属,后来交易规模变大,需要贵金属。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起源于商品。
金块和银块一开始不太好称量,还需要鉴定成色,随着频率越来越高,每一次交易都需要这样就变得非常麻烦➡规定了重量和成色之后变成铸币。
最早发行铸币的是私人银行家,使用信用来证明。
但是远距离就不会相信他➡国家发行铸币来保证货币重量和成色的可信度,促进了国家范围内的商品流通➡一开始是足值的,后来会磨损,但是现在人们不再关注这个问题了,现在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发挥媒介的作用➡纸币更方便携带,易于保存,代替了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
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为限。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是观念上的货币,需要货币本身就有价值)2.流通手段: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是现实的货币,存在诱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数量不足导致商品供过于求)商品交换:W—W商品流通:W—G—W(如果G投入到市场的数量不足,就会导致供过于求,经济危机)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人类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是因为货币的一般等价物性质,需要币值稳定,通常来讲由于存款利息率低于通货膨胀率,钞票会贬值,不适宜贮藏)4.支付手段: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支付赋税、工资、利息等的职能(存在诱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资金链断裂导致连锁债务)5.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政治经济学第2章商品和货币

漫画说明了经济学的 什么道理?
不是商品,因不具 备应有的使用价值。
应该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
企业要提高商品质量,开发产品功能,花色品种齐全,系列产品档次齐全,商品外 观美化,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保证售后服务、维修体系健全等。使自己的产品更“物美” 来吸引消费者。
础,存在于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以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占有制为基础)、社会主义 商品经济(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 ➢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属于发达商品经济。
➢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 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人们用不同性质和不 同形式的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这种劳动目的、 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制作方法、劳动成果各不相 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第二章 劳动价值理论
2020年9月1日星期二
第一节 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 第二节 商品 第三节 货币
第四节 价值规律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 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
2020年9月1日星期二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一、自然经济
1.自然经济的形成
➢ 自然经济:是在社会生产力很低、社会 分工很不发达的社会中,为了直接满足 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本经济单位自身 需要而进行的以自己自足为特征的经济 形式。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4 .货币流通的一般公式:
流通中所 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 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速度
(二)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1 .纸币的流通规律 (1)纸币——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 (2)纸币流通规律——-就是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
中所需的贵金属货币量为限度. 2 .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流通中所
必须的金币量,纸币就会贬值,引起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的类型:温和型、奔腾型、恶性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4)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成本 、结构
3.通货紧缩
(1)通货紧缩——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叫通 货紧缩. (2)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与货币政策有关,但更多地是与 有效需求不足、
等份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流通——W—G—W ◆商品流通公式与物物交换公式的区别
形式上的区别 物物交换的形式W—W 商品流通公式W—G—W
内容上的区别 ◆商品流通的后果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货币当作财富而被贮藏起来或 积累起来的职能
◆作为贮藏手段的特点:足值的货币 ◆作为贮藏手段的作用: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一、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 (一)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是 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以自然分工为基础, 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的特征是 自给自足 封闭保守
(二)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以及货币流通的统称,
是一种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有两个: 一是社会分工 二是不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纲版)第二章货币

价格标准(或称价格标度):由统一规定的用以衡 量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
✓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买卖商品的手段来使用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代 表贵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流通手段 的极致。
政治经济学
*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退出流通而作为社会财富被人 们贮藏起来。
3.信用货币:随着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在纸币广泛而大量流通的同 时,出现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有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形 式。信用货币体现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政治经济学
*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货币流通量规律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不断地由买者手里转移到卖者手里,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就是货币流通。
货币的各种职能,都共同表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 这一本质特征。
政治经济学
*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 货币的演化:货币的形式经历了由金属货币向纸币、再向信用货 币的演化过程。
1.金属货币:即贵金属(黄金或白银)货币,它是货币的最初形式。
2.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 的代表,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主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 付手段的职能。
一定时期内流通
商品的价格总额
中需要的货币量 =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待售商
品的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这就
是货币流通量规律。
一定时期内 流通中需要 =
待售商品的 价格总额
赊售商品的 -价 格 总额
到期支付 +总 额-
政治经济学第2章商品与货币31版本精品PPT课件

第三,商品两因素的矛盾必须通过交换才 能解决。
2020/11/30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16来自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两因素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 定。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的有用劳动, 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
2020/11/30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所以,价值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是它的社会属性。
2020/11/30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14
一、商品的二因素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统一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依存、互为
条件,两者统一于一个商品体中。
主要表现:第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 用价值的物品也就没有价值,也就不能成为商品。
— —马克思
2020/11/30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第二节 货币
2020/11/30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4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商品的二因素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价值量 价值规律
2020/11/30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5
一、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因此,使用价值是自然物质和具体劳动两个要素 相结合的产物。
2020/11/30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18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2、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无差别的劳动。
人类劳动力的支出,脑力与体力的消耗。
抽象劳动凝结为商品的价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
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 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马工程 马政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二章 货币 PPT

流通中商品 赊销商品 到期支 互相抵销 消 一定时期内流通 价格总额 价格总额 付总额 支付总额 中需要的货币量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二、纸币和信用货币流通量
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 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所以,
“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 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 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 不管纸币发行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流 通量相等。
思考题
解释下列概念:货币、纸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简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简述货币的职能。 简述货币形式的发展。 简述货币流通量规律的内容。
从相对价值形式方面看,商品的价值表现是一个无穷的系列,还 没有一个统一的表现。
从等价形式方面看,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统一等价物。 商品交换仍然是物物交换。 这些缺陷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
3.一般价值形式
即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一 种公认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来表 现。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反映 了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
二、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从货币的起源和产生过程可以看出,货币的第一个职能就是价值尺度,
即货币作为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 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 为了能够衡量和计量各种商品的价值量,也为了交换的方便,必须确定
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即在技术上把某一标准固定下来作为货币单位, 并把这一单位再划分为若干等分。这种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及其等分, 通常称为价格标准。
货币出现以后,物物交换发展为商品流通,买和卖在时间上 和空间上分离为两个不同的阶段或环节。在商品流通中,对 于商品所有者来说,商品的出卖即W-G的实现具有决定性 的意义,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跳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2章 货币

一、货币流通量
一定时期内 流通中需要 =
待售商品的 赊售商品的 到期支付 相互抵消的 价格总额-价格总额+总 额-支付总额
的货 币量
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贮藏手段时影响流通量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货币出现后的影响
商品内在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商品转为货币,则矛盾解决,否则生产者困境
货币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金和银的自然属性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独占了 一般等价物这一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思考:
恶性通货膨胀为何出现?有何危害?中国历史上的恶性通 货膨胀?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二
货币的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价值形式演变的结果。
扩
的简
大
商品价值 表现形式
价单 值的 形或
的 价 值
式偶
形
然
式
一
般 的 价 值 形
货 币 形 式
式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接下来,这个不幸的国度又受到了二战的牵连,在1944 年,匈牙利平格最大面值为1000,一年以后这个数字变 成了 10,000,00。而到了1946年中期,居然变成了 100,000,000,000,000,000,000。
意识到了这种程度的恶性通货膨胀和面值的增加速度没法 维持下去,仅仅在诞生的短短20年后,匈牙利平格就被新 货币福林(Forint)所取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货币-PPT课件

开元通宝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 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 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李渊决心改 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 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 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 演变。“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 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 元宝相称
历史上充当过一般等价物的东西很多,五花八门— —牲畜、布匹、贝壳、农具、头盖骨、石头等等。 古希腊荷马史诗——1女奴=4头公牛;1铜质三角架 =12头公牛 汉字中与货币有关的字,都从“贝”的原因: 试一试: 你能列举几个用贝字作偏旁的汉字吗? 夏商周时期,长期用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西晋 以后,还有用布、绢等纺织品充当一般等价物。
=
2、理解这一价值形式要注意三点:
第一,等式两边的商品地位不同,作用不同。
2
身
第二,简单价值形式使商品内部的矛盾表现为两 个商品之间的外部对立。 第三,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商品价值的表现是不 充分的。
3、相对价值量变化规律:
假定斧子价值不变,绵羊价值增加一倍
则: 1只绵羊 = 4把斧子
假定绵羊价值不变,斧子价值增加一倍 则: 1只绵羊 = 1把斧子
这种铜铲古代叫“钱”, 所以后来人们习惯地把 货币叫做钱
布币是中国古代货币(铜),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春 秋早期出现,直至战国晚期铸行并流通的铲形货币。上图 为布币的一种——斜肩弧足空首布
五铢钱
五铢钱,中国古铜币。 钱形圆,有方孔,正 面和背面都有外郭 , 外郭同文字一样高 低 ,可保钱文不受 磨损,钱重五铢(约 3.33克),铸有篆字 “五铢”二字
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及规律
本章重点
货币产生及本质 货币流通量及物价波动
引例:战俘营里的货币
❖ 二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 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了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 服、香烟等。由于数量有限,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 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而无法顾及到每个战俘的特定偏好。
❖ 接下来,这个不幸的国度又受到了二战的牵连,在1944 年,匈牙利平格最大面值为1000,一年以后这个数字变 成了 10,000,00。而到了1946年中期,居然变成了 100,000,000,000,000,000,000。
❖ 意识到了这种程度的恶性通货膨胀和面值的增加速度没法 维持下去,仅仅在诞生的短短20年后,匈牙利平格就被新 货币福林(Forint)所取代。
❖ 故事的结局是,地租马克(Rentenmark)出现了,以1 比1万亿的兑换率来取代纸马克;战争赔款还得继续,作 为交换,法国和比利时军队同意离开德国领土。
❖ 大萧条首先在奥地利和匈牙利初露端倪,迫使他们在 1926年放弃了由凡尔赛条约建立的匈牙利克朗 (Austrian Hungarian Korona),而用被认为强势的新 货币匈牙利平格(Hungarian Pengo)取而代之。
尺 度
外在尺度 价格标准
商品 价格
该种商品价值 货币价值
观念货币自身的计量单位和它的等分叫做价格标准。
价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值 尺
➢商品价格的变动,既取决于商品价
度 值的变动,也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
动
1
1匹绸价值(100小时)
匹
1
绸=
=两
价
金
格
1两金价值(100小时)
1
1匹绸价值(100小时)
❖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会有所不同的,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 喜欢奶酪,还有入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 乏效率的,战俘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
❖ 但是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地不 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 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有—种充当交 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
❖ 思考:
❖ 恶性通货膨胀为何出现?有何危害?中国历史上的恶性通 货膨胀?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二
货币的职能ຫໍສະໝຸດ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价值形式演变的结果。
扩
的简
大
商品价值 表现形式
价单 值的 形或
的 价 值
式偶
形
然
式
一
般 的 价 值 形
货 币 形 式
式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 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做交易媒介 呢 ? 许多战俘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角色。 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交易,如一根香肠值 10 根香 烟,一件衬衣值 80 根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服则可以换 得两根香烟。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 俘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
❖ 思考: ❖ 为什么香烟会成为战俘营中流行的“货币”?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三)一般价值形式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一种商品上 ▪一般等价物
特点:以一般等价物为交换媒介,最多交换2次 局限性:一般等价物不固定(贝壳、牛、羊、兽皮等)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四)货币形式
▪一般等价固定在某种商品上(贵金属),货币出现
特点: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货币出现后的影响
▪商品内在矛盾外化为商品与货币的矛盾 ▪商品转为货币,则矛盾解决,否则生产者困境
➢货币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金和银的自然属性最适合充当货币材料,独占了 一般等价物这一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引例:恶性通货膨胀
❖ 到1922年底,德国发现它没有财力继续支付“凡尔赛条 约”的战争赔款。作为报复,法国和比利时派军队占领了 德国最富饶,产值最高的工业区。德国的工业巨头们随即 命令工人们罢工,这让本已岌岌可危的经济更加雪上加霜。 面临经济危机,德国政府开动印刷机,开始凭空印出没有 任何商品作保证的纸币,打算以此来支付工人的福利和拖 欠的战争债务。供需失衡的情况马上出现了,市场上流通 了太多的钱,不久纸币就变得没有任何价值。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原始社会末期
绵羊的价值通过斧 子表现出来
相对价值形式 (主动)
等价形式 (被动)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 他一系列商品的价值形式
特点:绵羊价值第一次真正表现为无差异人类劳动的凝结 局限性:无统一的等价物,由于交换者特殊需要带来矛盾
❖ 有一些著名的老照片纪录了这个事件,有张相片上纪录 了这样一个场面:匈牙利人如此厌恶平格,把钱都扔到了 马路上,由于街上的钞票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清洁工不得 不在街上打扫“钱的海洋”。到平格被舍弃的时候,平格 对福林的兑换率为四乘以十的二十九次方比一,同时福林 和美元的汇率为11.74比1美元。此后,通货膨胀的速度一 直相当克制,目前的汇率大约在195.2福林比1美元。据估 计在平格被取代的时候,匈牙利所有流通中的货币加在一 起的总数还不及1/1000美元。
贵金属(金银)的自然属性,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体积 小、价值大、便于携带,质地坚硬,不易磨损等,使它适 于充当表现价值的材料。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
价流 贮 支 世 值通 藏 付 界 尺手 手 手 货 度段 段 段 币
(一)价值尺度
衡量其它商品价值量的多少,观念货币,标签
价 值
内在尺度 货币商品自 身的价值
❖ 在1922年,纸马克(Papiermark)的最大面值为50,000。 一年以后它变成了100万亿。这意味着到1923年 12月, 纸马克对美元的汇率变成了4.2万亿比1。据估计,到 1923年11月底,德国的年通货膨胀率为325,000,000%。 这意味着在这一年里,物价每两天就翻了个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