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类音频功放

合集下载

D类功放的设计原理

D类功放的设计原理

D类功放的设计原理D类功放,全称为“数字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电子功率放大器的类型,它的设计原理基于数字信号的处理和模拟功率放大电路的协同工作。

相比于传统的A类、B类、AB类功放,D类功放具有更高的功率效率,更小的尺寸和重量,更好的线性度,以及更低的功率损耗。

下面将详细介绍D类功放的设计原理。

1.PWM调制原理D类功放的核心设计原理是采用脉宽调制(PWM)技术。

PWM是一种通过调整信号的脉冲宽度来控制平均输出功率的方法。

D类功放通过将原始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比较器产生一个与模拟信号频率相同的矩形波,然后根据输入音频信号的幅值调整矩形波的脉宽,最后通过滤波器将调制后的PWM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输出。

2.数字信号处理D类功放的设计中需要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首先,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需要经过模数转换器(ADC)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数字信号的滤波、均衡、增益控制等处理,最后再经过数字模数转换器(DAC)转换回模拟信号。

3.比较器比较器是D类功放中的一个关键组件,用于将模拟音频信号与产生的PWM矩形波进行比较。

比较器的作用是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值调整PWM信号的脉宽,从而控制输出功率。

比较器通常由操作放大器和参考电压产生器组成。

4.滤波器在PWM调制之后,需要通过滤波器将调制后的PWM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输出。

滤波器的作用是去除PWM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保留音频信号的低频成分。

常见的滤波器类型包括低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

5.输出级D类功放的输出级通常采用开关管(如MOSFET)构成。

开关管的特点是具有较低的开通电阻和较高的关断电阻,从而实现更小的功率损耗和更高的功率效率。

输出级通常由多个开关管组成,根据功率需求可以并联或串联排列。

输出级的设计需要考虑电压和电流的控制,包括过电压和过电流的保护。

6.反馈控制为了提高D类功放的线性度和稳定性,通常需要采用反馈控制。

通过对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调整PWM信号的脉宽和幅值,以使输出信号尽可能接近输入信号。

c类 d类 e类 功放

c类 d类 e类 功放

c类 d类 e类功放
C类、D类和E类功放是指不同类型的音频功放设备。

音频功放
是用来放大音频信号的设备,常见于音响系统、汽车音响等领域。

以下是对C类、D类和E类功放的介绍:
C类功放,C类功放通常指的是A类、B类和C类功放中的C类
功放,它是一种低功耗、高效率的功放类型。

C类功放的工作原理
是利用开关管进行工作,因此可以实现较高的效率,但可能会引入
一定的失真。

由于其高效率,C类功放常被用于便携式音频设备、
低功耗要求的场合。

D类功放,D类功放是一种数字功放,它采用数字PWM(脉宽调制)技术,能够实现非常高的效率和低功耗。

D类功放在音频放大
方面表现出色,能够产生高质量的音频输出,并且通常比传统的A 类、B类功放更轻便。

因此,D类功放在现代音响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E类功放,E类功放是相对较新的一种功放类型,它是在D类功
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E类功放在效率和音质方面都进行了优化,能够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音频性能。

E类功放通常具有更小的
尺寸和更轻的重量,因此在一些对音响设备尺寸和重量有限制的场合下具有优势。

总的来说,C类、D类和E类功放都是现代音频放大设备中常见的类型,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功放类型。

音频D类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毕设

音频D类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毕设
多声道
音质要求
特别高
较高
较高
一般
不高
较高
一般
较高
极高
功率要求
几百毫瓦
小于1W
几瓦
几瓦
几瓦
十几瓦
几瓦
几瓦
大于 20W
D类放大器的全球市场前景
2003年增长200%,至$84Million 2006年达到$350M 2010将达$1080M 终将完全取代AB类
结论
D 类放大器在音频放大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前景都是非常乐观的,它所独具的高效的优势(理论上可达100%)大大的满足了低功耗便携式应用如手机、MP3、对讲机和笔记本电脑等等对电池寿命、电路板空间以及 EMI 兼容性的苛刻要求;对 D 类放大器的基本设计原理及其最新的技术发展有一个基本理解,将有助于设计者为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放大器,并正确权衡某些功能特性的优势和劣势。
B类放大器-失真较大,静点工作电流最小,效率较高
D类放大器-不是工作点的不同,而是工作原理完全不同的新型放大器,也有人称之为数字放大器
各类放大器的简单比较
电路一:由两个N沟道MOS管组成的半桥推挽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电路二:D类功放设计
本文的主要工作
电路一:推挽功放原理及设计
电路正面
电路反面
实验电路
功放正面
功放反面
D类放大器的应用汇总
产品要求
Mp3MP4播放机
手机PDA
便携式DVDTV
PC
对讲机
汽车音响
台式机音箱
电视机
音响功放
电池寿命
十分短
很短







空间大小
十分有限

功放 d类

功放 d类

D类功放(也称为数字功放)是一种高效的音频放大器,它采用脉宽调制(PWM)技术,将音频信号转换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然后通过一个高效的开关放大器放大,最后再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还原成原始的音频信号。

D类功放具有很高的效率,因为它的开关放大器只在需要时才导通,从而避免了线性放大器中的能量损失。

这使得D类功放的效率高达90%以上,相比之下,传统的线性功放效率通常只有50%左右。

此外,D类功放还具有很小的体积和重量,因为它的开关放大器可以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而且不需要像线性功放那样需要散热片。

由于D类功放的优点,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音频设备中,例如多媒体电脑、家庭影院、数字电视、音频处理设备和汽车音响等。

d类功放 输出幅值

d类功放 输出幅值

d类功放输出幅值【最新版】目录1.D 类功放的概述2.D 类功放的输出幅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D 类功放输出幅值的优势4.D 类功放输出幅值的应用领域正文一、D 类功放的概述D 类功放,全称为数字输出类功放,是一种采用数字技术实现的高效能音频放大器。

相较于传统的 A 类、B 类和 AB 类功放,D 类功放在效率、体积和音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音响设备、家庭影院以及便携式音响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D 类功放的输出幅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D 类功放的输出幅值,是指功放器在额定负载和额定电压下,输出信号的幅值。

通常用符号“Vout”表示,单位为伏特(V)。

计算方法如下:Vout = Vcc × (1 + 20log10(Ap/Aout))其中,Vcc 为输出电压,Ap 为输入信号的幅值,Aout 为输出信号的幅值。

三、D 类功放输出幅值的优势1.高效率:D 类功放的工作效率高达 70%~80%,远高于传统的 A 类、B 类和 AB 类功放,因此具有较小的体积和较低的发热。

2.高音质:D 类功放的输出信号波形接近于理想正弦波,失真度较低,可以提供较好的音质表现。

3.宽动态范围:D 类功放的动态范围较大,能够满足不同音量和音频信号的需求。

四、D 类功放输出幅值的应用领域1.音响设备:D 类功放在音响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家庭影院、汽车音响、专业音响等。

2.便携式音响设备:由于 D 类功放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小的体积,因此在便携式音响设备如蓝牙音响、MP3 播放器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通信设备:D 类功放在通信设备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如手机、对讲机等。

D类音频功放

D类音频功放

摘要本项目涉及高效节能、数字化、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的D类功率音频放大器。

适应便携设备高效及节能的客观要求。

顺应了市场的客观要求。

从而在音频集成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

随着设计技术不断进步D类功率放大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基于CMOS工艺的D类功率音频放大器构成、驱动实现、失真度等方面的特性来进行电路的设计。

本课题的目标是设计一个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能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器的通频带达到300~3400HZ,输出功率1W,输出信号无明显失真。

根据D类功放的原理分别设计了前置放大模块、三角波产生模块、比较器模块、驱动模块、H 桥互补对称输出及低通滤波模块等。

其中三角波产生器及比较器共同组成脉宽调制(PWM)模块,H 桥互补对称输出电路采用驱动电流小、低导通电阻及良好开关特性的VMOSFET 管,滤波器采用两个相同的四阶 Butterworth 低通滤波器。

关键词 : D类功率放大器 H桥驱动脉宽调制AbstractThis project involves a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digitization,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ss D audio power amplifier. Adapt to the portable device and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high efficiency energy saving. Comply with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the market. Thus in the audio integrated field has a great advantage.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design technology of D type power amplifier requirements are also rising, based on CMOS technology class D audio power amplifier structure, drive, distor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rcuit desig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sign a class D audio power amplifier, can amplify the audio signal, the amplifier pass band to achieve 300 ~ 3400HZ, 1W output power, output signal without significant distor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lass D power amplifier are respectively designed preamplifier module, triangle wave generating module, comparator module, drive module, H bridge complementary symmetry output and low pass filter module. The triangle wave generator and comparator is composed of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PWM ) module, H bridge complementary symmetry output circuit adopts the drive current is small, low resistance and good swit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VMOSFET tube, filter using two identical four order Butterworth low pass filter.Key words: class D power amplifier H bridge drive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目录摘要 (I)第1章任务与要求 (1)1.1课题概述 (1)1.2 设计内容与要求 (1)1.3 参数要求 (1)第2章绪论 (2)2.1 研究背景 (2)2.2 论文研究目标和意义 (2)2.3 论文章节安排 (3)第3章方案论证与设计 (4)3.1 总体设计分析 (4)3.2 原理分析 (4)3.2.1 D类放大器的原理 (4)3.3 系统设计 (5)3.4 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5)3.4.1 三角波模块方案的设计 (5)3.4.2 高速开关电路 (5)3.4.3 滤波器的选择 (6)3.4.4 信号变换电路 (6)3.4.5 功率测量电路 (6)第4章硬件电路设计 (8)4.1硬件电路 (8)4.1.1 三角波发生器 (8)4.1.2 放大电路 (8)4.1.3 脉宽调制比较器 (9)4.1.4 驱动电路、H桥及低通滤波电路 (10)4.1.5 保护电路 (11)4.1.6 信号变换电路 (12)4.1.7 真有效值转换电路 (12)第5章电路调试 (14)5.1 调试的设备 (14)5.2 硬件电路调试步骤 (14)5.2.1 不通电检查 (14)5.2.2 通电检查 (14)5.2.3 测试和调整 (14)5.2.4 整机联调 (15)5.3 实际测试的参数 (15)5.3.1 三角波发生器电路 (15)5.3.2 脉宽调制比较器 (16)第6章使用说明与总结 (17)6.1 使用方法 (17)6.1.2 注意事项 (17)6.2 故障分析 (17)6.3 总结 (17)6.2.1 原理图设计中要注意的事项 (17)6.2.2 安装过程总结 (17)6.2.3 单元电路调试总结 (17)6.2.4 PCB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8)6.2.4 整机指标测试总结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0)附件A:总原理图 (21)附件B:PCB图 (22)附录C:元件清单 (23)第1章任务与要求1.1课题概述设计并制作一个高效率音频功率放大器及其参数的测量、显示装置。

d类功放的原理及电路设计

d类功放的原理及电路设计

d类功放的原理及电路设计
D类功放是一种数字功放,采用全数字化的技术来放大音频信号。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利用PWM(脉宽调制)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高频的数字脉冲信号,接着利用低通滤波器将高频信号滤除,得到放大后的模拟音频信号。

D类功放的电路设计包含以下主要组成部分:
1. 输入级:负责将模拟音频信号输入功放电路,通常采用差分输入,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和动态范围。

2. ADC(模数转换器):将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通常采用高速的Σ-Δ调制器,将音频信号转换为高速脉冲流。

3. PWM(脉宽调制器):接收ADC输出的数字信号,并将其转换为一系列高频的数字脉冲信号。

脉宽的宽度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来调节。

4. 输出级:将PWM输出的高频脉冲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恢复为模拟音频信号。

一般采用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信号,保留放大后的音频信号。

5. 功率放大器:将输出级的模拟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电平,以驱动扬声器。

D类功放相比于传统的A类、B类功放具有高效率、低热量、小尺寸等优势,适用于各种音频放大应用,如音响系统、汽车音响、无线通信等。

k类 d类 功放

k类 d类 功放

k类 d类功放
K类功放和D类功放都是音频功放的分类。

功放(Amplifier)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将音频信号放大,增加音频信号的功率,以便驱动扬声器。

K类功放是一种高效率的功放,其名称源于其输出级电路的工作方式——开关(K:Switching)。

K类功放的特点是高效率
和较低的能耗,在高功率输出情况下能够保持较低的发热量。

K类功放具有良好的音频质量和快速响应,适用于需求音质高且功率较大的应用。

D类功放(也称为数字功放)是另一种高效率的功放类型。

D
类功放的特点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和脉宽调制技术,将音频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

D类功放通过不间断地切换开关,将脉冲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并驱动扬声器。

D类功放具有极高的效率和低能耗,适用于需要节能和便携性的应用,如车载音响和便携式音箱等。

无论是K类功放还是D类功放,其选择取决于应用需求和预算。

K类功放在音质方面表现更好,而D类功放则更节能和
便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一.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电源电源电压为5V,负载阻抗为8欧姆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二. 设计要求1.3dB带宽300Hz~3400Hz时,输出正弦信号无明显失真。

2. 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W≥。

13. 输入阻抗kΩ>,电压放大倍数1~20连续可调。

104. 在输出功率500mW时,功率放大器的效率>70%。

三.发挥部分1. 3dB通频带扩展至300Hz~20kHz时。

2. 输出功率保持为m W200,尽量提高放大器效率。

3. 其他。

四.设计分析1.音频功率放大器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目的,是以要求的音量和功率水平在发声输出元件上重新产生真实、高效和低失真的输入音频信号。

衡量音频放大器优劣的主要性能,一是它的频率特性指标,包括频率响应、谐波失真度和互调失真度;二是它的时间特性指标,包括瞬态响应、瞬态互调失真和阻尼系数;三是信号噪声比、最大输出动态范围、最大功率和效率;尤其第三个方面的性能指标主要由功率放大器实现。

传统的低频功率放大器主要有:A类(甲类)、B类(乙类) 及AB (甲乙类)。

①A类放大器的晶体管总是处于导通状态,即在一个输入信号周期内,功率器件都是导通的,也就是说没有信号输入时,晶体管也有输出功率,因此晶体管功耗非常大。

因为通常有很大的直流偏置电流流过晶体管,而没有提供给负载,尽管其效率很低(约20%),但精度非常高。

它的优点是输出信号的失真比较小,缺点是输出信号的动态范围小、效率低,理想情况下其效率为25 %。

②B类放大器采用两只晶体管推拉工作,每只晶体管工作半个周期:一只晶体管工作于输入信号的正半周,另一只晶体管则工作于输入信号的负半周,因此在理论上两只晶体管不会在同一时间内导通。

在没有输入的情况下,两只晶体管均处于截止状态且无输出功率,因此其效率高于A类放大器。

由于晶体管都需要一定的开通时间,这样,在两只三极管交替工作过程中,输出端存在一个短暂的无输出功率状态,这个无功率区域称为交越区,这就造成了相对较大的信号失真。

在理想情况下,其效率为75%,实际使用中,效率约为40%左右。

③AB类放大器与B类放大器非常相似,由于AB类放大器使用了小的直流偏置电流,使两只晶体管在同一时刻微导通以消除交越失真,因而其性能有所改善。

AB类放大器的效率(约为50%)不如B类放大器高,但精度得到了提高,因此常作为音频放大器使用。

④D类放大器由于采用了不同于上述各类放大器的拓扑结构(见图2-10),其功耗远低于上述任何一类放大器。

图2-10所示D 类放大器组成框图由调制器、高速功率输出电路及低通滤波器等组成。

其中调制器采用脉宽调制(PWM)方式,它通过电压比较器将音频信号与高频三角波通过进行比较(PWM 调制方式如图2-11所示),当反相端电压高于同相端电压时,输出为低电平;当反相端电压低于同相端电压时,输出为高电平,从而在电压比较器输出端得到一系列宽窄不同的高频脉冲信号,即PWM 调制信号。

通过该信号控制输出功率管(见图2-12),使得功率管输出也为一系列电压脉冲。

由于功率管在不导通时具有零电流,在导通时只有很低的导通电阻,因而产生的功耗极小,从而使效率大为提高(在大功率输出条件下,D 类放大器的效率可达95%)。

由于PWM 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与输入音频信号幅值成正比,而PWM 脉冲信号中的频率成分除了音频信号外,还有各阶高次谐波分量。

为还原音频信号和避免高次谐波能量驱动负载,通常在功率输出级和负载之间接入一个低通滤波器,为保持功率输出级的功率较大,要求滤波器是接近无损的,因此通常采用无源LC 滤波器。

通过对上述各类功率放大器的分析,为达到设计要求及得到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本设计选用D 类放大器。

脉冲宽度调制(PWM)理论分析三角波调制法是建立在每一个特定时间间隔能量等效于正弦波所包V (H (L out V ou t 图2-12 H 桥型开关电路-V CC2-11 利用电压比较器实现PWM 调制含能量的概念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脉宽调制法,如图2-13所示。

为了得到接近于正弦波的脉宽调制波形,将正弦波的一个周期在时间上划分成N 等份(N 为偶数),每一份计算出脉宽都是Nπ2,这样就可以分别在各个时间间隔内正弦波所包含的面积,如图2-14所示。

图2-14所示的PWM 调制波形中每个特定的时间间隔,都可以用一个脉宽与之对应的正弦波所包含的面积相等或成比例。

通过其脉冲幅值都等于m V ∆的矩形脉冲来代替正弦波的部分,这样N 个宽度不等的脉冲就组成了一个与正弦波等效的脉宽调制波形。

假设正弦波的幅值为m V ,等效矩形波形的幅值为m V ∆,则各等效矩形脉冲波的宽度i δ为NV V i m m πβsin sin 2⋅=∆……………………………..式式中 K 321,2、、=-=i NNi i ππβi β是各时间间隔分段的中心角,也是各等效脉冲位置的中心角。

式表明:由能量等效法得出的等效脉冲宽度δ与分段中心角i β的正弦值成正比。

用三角波来实现脉宽调制,可以很方便的利用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较器来完成这一功能。

假设三角波的频率∆f 与正弦波的频率i f 之比为i f f /∆(载波比),为了使输出波形满足奇函数,N 应该是偶数。

如果假定在正弦波大于三角波部分所产生脉冲的中心位置在每一段脉冲的中心,并以i β代表的话,则角度i β为图2-13PWM 脉宽调制示意图从图2-14可以看出,由于abg ∆与cdg ∆相似,所以c d g l a b图2-14 PWM 脉宽调制原理图 这样 由于m V hg ∆= (m V ∆三角波幅值)i m V βsin lg = (m V 为正弦波幅值)如果令脉宽cd i ≈δ,则 当20≥N 时,将NNi i ππβ-=2代入式可以得到⎪⎭⎫ ⎝⎛-=∆N N i N V V mmi πππδ2sin sin2……………………….式 式说明:当载波比N 固定,且大于20以上时,在比较器输出端产生的矩形脉冲,其宽度正比于正弦波的幅值与三角波幅值之比,该脉冲宽度也正比于分段中心角i β的正弦值。

对于脉宽调制波形,其基波和各次谐波的幅值表达式为∑=+-=2112cos cos 2)1(4N k i i k mn n E V δβπ……………………式∑=+-=21112cos cos 2)1(4N k i i k m E V δβπ………….….….…式由式与式可知:基波幅值1m V 及各次谐波幅值mn V 与脉冲宽度i δ有关,而脉冲宽度i δ又与调幅比mm V V ∆有关。

在正弦波的幅值小于三角波的幅值时,比较器输出电压的基波分量几乎与调制波的调幅比呈线性关系,即故在每个音频信号周期内,PWM 脉冲的占空比正比于音频信号的幅度。

系统方案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及对各类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本设计选用D 类放大器,它由前置放大器、三角波产生电路、脉宽调制器、整形电路、延时及驱动电路、功率放大器及低通滤波器等组成,其系统框图如图2-15所示。

前置放大器的作用一方面要满足系统对输入阻抗大于ΩK 10的要求,另一方面可使电压放大倍数从1至20倍可调,前置放大电路由宽带运算放大器及电阻、电容组成。

三角波产生电路的作用是产生固定频率的20N ≥时,调制器输出端产生的矩形脉冲,其宽度正比于正弦波的幅值与三角波幅值之比,即在每个音频信号周期内,PWM 脉冲的占空比正比于音频信号的幅度,考虑到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本设计选用四阶巴特沃思LC 滤波器,它对KHz 150的载波信号衰减达dB 60。

因此,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三角波产生电路的频率选为KHz 150,三角波电路由宽带运算放大器及高速电压比较器组成。

脉宽调制器由于使用自然采样法产生PWM 脉冲,故电路采用高速电压比较器。

由于设计要求功率放大器为+5V 供电,这样电压比较器也采用单电源供电,因而电压比较器输出为单极性PWM 调制信号。

整形电路的作用是将调制器输出的PWM 信号变换成为一对反相的脉冲信号,以驱动功放电路,本系统采用反相施密特触发器作为整形电路。

延时及驱动电路的作用一是将整形电路输出的一对反相的脉冲信号进行适当的延时,以避免H 桥MOS 管上、下同时导通;二是给功放管提供合适的驱动电流。

D 类功率放大器采用增强型MOS 管组成的H 桥高速开关电路,由于它工作于开关状态,输出管的功率损耗极低,因而有效功率可以达到很高。

系统电路设计1. 三角波产生电路设计按设计要求,功率放大电路为+5V 单电源供电,这样就要求D 类放大器的调制信号为PWM 单极性调制方式,因而本设计确定整个系统均采用+5V 直流电源供电。

方案一:三角波产生电路由宽带运放及高速电压比较器组成。

三角波产生电路如图2-16所示,其中1R ,2R ,3R ,1C 及1A 组成积分器,4R 、5R 、6R 及2A 组成滞回比较器。

积分器所用的运放采用宽频、低漂移运放TLC4502,电压比较器采用LM311。

由于采用+5V 直流电源供电,我们将运放1A ⑥脚和电压比较器2A ③脚的电位用3R 调整为+,同时设5R 为k Ω100,并忽略比较器高电平时6R 上的压降,则4R 的求解过程为 取标称值439k ΩR =。

选定工作频率kHz 150=o f ,并设定k Ω2021=+R R 。

则电容1C 的计算过程如下:对电容1C 的恒流充电或放电电流为 电容两端电压值为 其中1T 为半周期,o f TT 2121==,1C V 的最大电压值为2V ,则 取pF 2201=C ,k Ω102=R ,1R 采用k Ω20可调电位器,使振荡频率o f 在kHz 150左右有较大的调整范围。

方案二:三角波产生电路采用宽带运放。

电路如图2-17所示,该电路采用+5V 单电源供电方式,以产生单极性三角波信号。

其中1R 、2R 、3R 、5R 及1A 组成电压比较器,4R 、1C 及2A 组成积分器,1A 和2A 均采用宽带运放NE5532。

通过调整1R 和2R ,使得1A ②脚和2A ⑤脚位+电压,为得到准确值,1R 取k Ω10,2R 用k Ω20三角波的幅值为 三角波频率为其中,4R 取k Ω20,3R 用k Ω500可调电位器代替,5R 用k Ω50可调电位器代替,调整5R ,可使三角波的幅值V 1=om V ,三角波的频率kHz 150=f。

经比较,使用方案一电路产生的三角波线性度不够好,方案二电路得到的三角波线性度良好,而且得到三角波幅值与频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故本设计三角波产生电路选用方案二。

2. 脉宽调制(PWM 波)产生电路设计音频信号PWM图2-18PWM 调制电路选用精密、高速比较器LM393,电路如图2-18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