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7 远行 ②远行靠什么》优质课教学设计_4
北师大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7 远行 ②远行靠什么》优质课教学设计_4

《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会16个字,写会9个字。
2、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会走得更快更远。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到要想走得快走得远,就要发展科学技术。
字词卡片,各种交通工具的资料或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如果让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行,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学生:飞机火车汽车)为什么?从古到今,人类的出行都会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科普故事,了解交通工具的变化及演进的原因-----《远行靠什么》。
二、初读感知,愉快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序号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字词学习。
(1)开火车领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2)摘苹果游戏:认读生字并组词。
(课件)(3)分段读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由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喜欢的学生读等形式)检测字词学习情况,教师随时纠正出现的问题。
4、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速度越来越快.....)三、小组合作,精读课文(1-6自然段),完成表格填空。
师:人类越走越远,越走越快,能够远行到底靠的是什么?1、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在不同的时期,人类远行依靠什么交通工具?2、小组合作完成下面内容。
配合交流情况完成填空,课件出示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朗读相关段落,师生集体评议。
4、齐读1-5自然段,体会:不同的时期人们远行依靠的交通工具发生的变化。
5、默读第六自然段,思考:我们身边出现了哪些更新型的交通工具?课件出示新型的交通工具:电力机车、核潜艇、磁悬浮列车、太阳能汽车、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6、为什么会有一些新的交通工具持续出现?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将来的交通工具将会是什么样的呢?小组继续汇报填表情况。
课件出示未来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远行 ②远行靠什么》优质课教案_4

《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复习巩固17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等词语。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学能力、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处理有关交通工具的信息从而了解交通工具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等词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你就竖起耳朵听好噢!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
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跳啊跳。
它是谁?(小白兔)假如小白兔要去远行,要靠什么呢?再来猜一个,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
(燕子)这群小燕子去远行的时候,靠什么呢?那我们人类要远行靠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远行靠什么》就了解得更清楚了。
板书课题:远行靠什么。
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如果把题目变成一个句子,你想给它加什么标点符号呢?远行靠什么?请大家自己快速读课文。
听好老师的要求:第一看谁读得又快又能解决课题的疑问:远行靠什么?第二特别注意读准字音,读完马上举手。
二、复习词语师:你们班哪位同学,平时朗读课文字音读得最准。
独木舟帆船蒸汽机天涯海角内燃机川流不息军舰巡逻快艇好梦成真核潜艇滋悬浮列车遨游奔驰1、请小老师带读,其他同学认真跟读,如果小老师读错了字音,请举手帮他纠正。
2、开火车读词语。
三、结合课文,边读边想1、同学们都很棒,现在把这些词语宝宝送回课文里,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愿意来展示下自己的朗读本领。
(找7个同学,一人读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看谁能解决刚才的问题——人类远行靠什么?)师:作者按时间的顺序给我们介绍了交通工具,请你用波浪线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2、导语:人类最初远行靠的是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我们一起来看图。
最初,人们出远门只能步行、骑马或乘独木舟,后来人们为了到比较远的地方,发明了马车和帆船。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远行 ②远行靠什么》公开课教案_4

《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初步了解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懂得"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走’的更快更远.”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初步了解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出门旅游吗?如果你打算到北京、上海这些很远的地方去,你准备乘坐哪些交通工具?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远行靠什么》,请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书空.设计理念:从生活情境入题,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请大家翻到语文书第38页,自由地读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勾画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抽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同学们,词语宝宝来和大家交朋友,你能读出来吗?(2)生字宝宝也来了,会读了吗?1、采用自由朗读、同桌互教互读、师生抽读等不同朗读形式,便于学生寻找学习切入点,发现疑难,主动学习。
2、学习方法的引导(看偏旁猜字、看字义记字——骑;用熟字记生字——“幼”字去一撇为“幻”字;编儿歌记字——交通车来了“较”等),贯穿识字的四个步骤“认”“想”“写”“用”进行语句完整表达的训练。
三、合作、探究,完成学习表:1、我们已经和生字词成了好朋友,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最初,人们远行靠步行、骑马、独木舟,但这样还不能走得太远,也不可能走得太快。
后来,人们又不断地想办法,他们又发明了什么交通工具,可以让我们人类走得更远更快?2、小组合作学习,试找出不同时期人们远行靠什么?并完成合作学习表,教师相机指导。
3、集体汇报。
(1))最初,人们远行靠步行、骑马、独木舟,后来又发明了什么?哪个小组能用图片向大家作介绍?(抽一组贴马车、帆船画卡)其他同学能用朗读再检查一遍吗?(2)200多年前又发明了什么?(抽一组学生贴火车、汽车、轮船画卡)(3)除了能在陆地、海面远行,千百年人们还试着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这个梦想实现了吗?100多年前,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请大家想想乘坐飞机有哪些好处?(指导用关联词不但……而且……进行口语训练)(4)请大家齐读第6自然段,看看现在人们还有哪些发明?(抽一组学生贴飞机、电力机车、核潜艇、磁悬浮列车、太阳能汽车、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画卡)(5)认真默读课文,想想人类远行到底靠的是什么?四、拓展训练大胆地想象一下,如果让你来当小小设计师,你想发明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北师大语文二年级下《七 远行:远行靠什么》 赛课导学案_4

《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复习巩固17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等词语。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学水平、创造思维水平。
教学重点:
通过搜集、处理相关交通工具的信息从而了解交通工具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理解“天涯海角”、“川流不息”、“疾驶”等词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早发白帝城》《南辕北辙》,他们远行都靠的是什么,进而引出新课。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名学生读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即时评价与纠错。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课件出示本科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即时纠错。
4.指名学生介绍自己学习生字的方法。
读音、结构、组词。
②扩词、说话练习。
③强调多音字。
④找形近字,准确辨析字形,牢固记忆。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让学生将生字放回课文,全班齐读课文。
2.按要求小组合作读文,完成表格填写
3.教师先做示范,后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补充,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5.课件播放图片,渲染课堂情境
6.指导学生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生字。
1.交流自己觉得书写易出错的地方。
2.指名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
五、学生作业本练习。
北师大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7远行②远行靠什么》课教学设计4

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远行靠什么内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交通工具的开展史知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识标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教育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交通工具的开展史难点初步了解人类交通工具的开展史。
方法讨论交流课前课件准备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指名读文。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
二、学习课文1、学习1-3自然段,读文思考,在不同的时期人们远行用什么流通工具。
学生读文很快就能找到最初,人们远行时靠步行,骑马,后来是马车和帆船,二百多年前有蒸汽机,就有了火车和轮船。
2、让学生知道“独木舟、蒸汽机〞等词语的意思,理解“奔驰、天涯海角〞等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应用。
3、诵读“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读出自豪的语气。
4、读第4、5、6自然段,思考:人类远行靠什么?〔出示课件,辅助理解〕第四段首先理解“内燃机〞的意思,然后“从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巡逻,快艇疾驶而过〞看出或体会到什么?一是说有了汽车、军舰和快艇,二是说车多、军舰、快艇的作用。
让学生理解“川流不息、疾驶〞的意思。
第5、6自然段让学生理解了飞机,人们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
现在又有了电力机车,核潜艇,还有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让学生把现在和最初比较一下,现在和二百年前比较,说明了什么?5、学习最后一段,齐读。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是全文的中心句,从交通工具的角度印证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想走得快走得远,就要开展科学技术。
三、总结课文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总结。
四、作业如果让你当一名小小设计师,你想创造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板书设计:远行靠什么在海面上军舰巡逻在天空中在海底在轨道上在宇宙里课后反思:教学思路清晰,缺乏之处就是课件不衔接,根据指导教师范老师的提点,明确了自己在专业开展有待提升,让其形本钱人的教学特色。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远行②远行靠什么》优质课教案_21

《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
2、通过学习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3、让学生知道要想走得快走得远,就要发展科学技术。
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字卡、词卡、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老师呀也特别喜欢,我打算“五一”假期就到海南旅游,你们猜猜看,我会怎么去?2、师:看来,远行要靠不同的交通工具来帮忙,你都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3、师:交通工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可这么多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你们想来了解一下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远行靠什么》来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板书课题生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处理生字:1、师:先来看看这段动画(播放课件)你都知道了什么?2、请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文中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字卡:初载涯燃舰艇核宇宙航类师:你发现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吗?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宝宝?给字宝宝们组词,看谁说的又对又多。
用“宇宙”一词练习说话。
生齐读生字宝宝。
三、理解课文内容,内化文本:1、生默读课文,要求:标出课文自然段并画出表示时间阶段的词。
2、指生回答问题,师示词卡:最初后来二百多年前不久现在3、学习1-3自然段,读文思考,在不同的时期人们远行用什么流通工具。
学生读文很快就能找到,最初人们远行时靠步行、骑马,后来是马车和帆船,二百多年前有蒸汽机,就有了火车和轮船。
让学生通过看图知道什么是“独木舟、蒸汽机”,理解“满载”、“奔驰”、“天涯海角”等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应用。
指导郎读:“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读出自豪的语气。
4、读第4、5、6自然段,思考:人类远行靠什么?第4段首先理解“内燃机”的意思,然后从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巡逻,快艇疾驶而过看出或体会到什么?一是说有了汽车、军舰和快艇(通过看图认识军舰和快艇),二是说车多、军舰、快艇的作用。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篇一】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借用图片引导学生理清交通工具的发展史,理解文章中心句。
2.通过对文中句式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不同行走方式,在运用中学会积累。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借用图片引导学生理清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并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不同形式方式。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一、复习回顾1.出示文中涉及到的交通工具的图片,以及名称词卡,并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
(课前准备)2.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远行靠什么》,看看这些交通工具你们还认识吗?请在词卡中找出这个交通工具的名称与它贴在一起。
(指名上板贴)3.师引导生集体认读一遍。
二、巧借图片,引导学生研读1.老师想让大家给这些交通工具排排队,怎么排呢?谁有好办法?(师给学生留点考虑时间,并要及时肯定学生所说的任何方法)2.其实课文中也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排列这些交通工具的方法?(时间)3.请大家迅速把课文默读一遍,找一找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用方框框出来。
4.指名汇报,师板书。
(最初、后来、二百多年前、不久、现在)5.那现在老师想让大家动手把这些交通工具的词卡按照黑板上所出示的时间排一排,老师想先排一个,大家可看清楚了,因为课文中说最初人们外出只能靠步行、骑马、乘独木舟,所以我给大家一个小小的提示:可以边看课文内容边排,排的时候缺少哪个交通工具的词卡请在讲桌上找。
哪一组同学愿意上来排,其余生5个人一组,开始合作完成,哪一组完成了举手向老师示意一下。
6.生分组完成,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7.把你们排好的和黑板上排好的对比一下,看和你们排的一样啊?(如果满分是一百分,你会给他们打多少分,为什么?你会给你们组打多少分呢?)8.下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些排好的交通工具。
老师先示范一个,看谁听的准,最初,人们远行靠:步行、骑马、乘独木舟;下一个谁来试一下。
北师大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7 远行 ②远行靠什么》优质课教学设计_0

《远行靠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懂得“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将走的更快更远”。
2、理解本课的11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3、通过阅读,学习并积累课文中的词语。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懂得“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将走的更快更远”。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任务:初读课文、学习识字、写一部分字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远行靠什么》。
二、复习词语。
1、复习词语。
最初步行驾车满载军舰巡逻帆船比较科学阻隔疾驶航天内燃机核潜艇好梦成真天涯海角川流不息2、按课文内容填空。
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
飞机使人(好梦成真),人们能够不受高山大海的组个,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
火车跑得更快了,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巡逻,快艇(疾驶)而过。
3、选词造句。
三、读课文,梳理主要内容。
1、老师示范读第一自然段,梳理出人们远行的方式或工具。
(步行、骑马、乘独木舟)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最初”。
换词:开始、原始人类……3、同桌合作学习其他几个自然段完成学习单。
4、全班交流。
四、仿句练习。
例句:军舰在大海上巡逻。
在天空中。
在道路上。
注意事项:前后搭配适合。
五、欣赏图片,进一步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
1、边听课文,欣赏交通工具的图片。
2、阅读一则报道体会高通工具给生活带来的巨变。
六、质疑解疑,体会主题。
1、谈感受:远行靠什么2、分享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走”的更快更远。
3、追问:科学技术进步靠什么?……七、指导写字。
1、指导写“初、步”。
2、同桌互评。
3、小结。
八、布置作业1、设计一种交通工具,画下来,并且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特点。
2、好书推荐《威廉的神奇车库》(英)威廉·毕文/杨振军译板书设计远行靠什么过去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远行靠什么
目
标
知
识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
教育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难点
初步了解人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方法
讨论交流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指名读文。
思考,在不同的时期人们远行用什么流通工具。
学生读文很快就能找到最初,人们远行时靠步行,骑马,后来是马车和帆船,二百多年前有蒸汽机,就有了火车和轮船。
2、让学生知道“独木舟、蒸汽机”等词语的意思,理解“奔驰、天涯海角”等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应用。
3、诵读
三、总结课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总结。
四、作业
如果让你当一名小小设计师,你想发明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板书设计:远行靠什么
在海面上军舰巡逻
在天空中
在海底
在轨道上
在宇宙里
课后反思:教学思路清晰,不足之处就是课件不衔接,根据指导教师范老师的提点,明确了自己在专业发展有待提升,让其形成本人的教学特色。
“火车满载着乘客在大地上奔驰,轮船把人们送到天涯海角”读出自豪的语气。
4、读第4、5、6自然段,思考:人类远行靠什么?(出示课件,辅助理解)
第四段首先理解“内燃机”的意思,然后“从汽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军舰在大海上巡逻,快艇疾驶而过”看出或体会到什么?一是说有了汽车、军舰和快艇,二是说车多、军舰、快艇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川流不息、疾驶”的意思。
第5、6自然段让学生理解了飞机,人们自由地飞到世界各地。现在又有了电力机车,核潜艇,还有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让学生把现在和最初比较一下,现在和二百年前比较,说明了什么?
5、学习最后一段,齐读。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走”得更快更远“,是全文的中心句,从交通工具的角度印证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想走得快走得远,就要发展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