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大学物理A卷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大学物理A卷_5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大学物理A 卷(常量:s J h ⋅⨯=-341063.6,11201085.8--⋅⨯=m F ε,1131.8--⋅=K mol J Re=C 19106.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设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用余弦函数表示,振幅为A ,当t=0时,质点过2/0A x -=处且向x 轴正向运动,则其初周相为:A .4/π B.4/5π C.4/5π- D.3/π- 2. 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1,此振动的周期为: A .12秒B .10秒C .14秒D .11秒3.关于波速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振动的速度等于波速 B. 波形传播的速度等于波速 C. 波速的大小与波源有关D. 波速的大小与弹性介质的性质无关4.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氦气(气体分子为刚性分子)温度相同,则氢分子和氦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比及氢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分别为:A. 1:2和5:3B. 2:1和10:3C. 1:1和10:3D. 1:1和5:35. 图2为Maxwell 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图中0V 为最可几速率,则 (A )0V 大于平均速率 (B )0V 大于方均根速率(C )0V 小于平均速率,但大于方均根速率 (D )0V 小于平均速率和方均根速率6.1摩尔理想气体从同一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绝热、等压、等温三种过程,体积从V 1增大到V 2,则内能增加的过程是:A. 绝热过程B. 等压过程C. 等温过程D.以上三种过程均不增加7.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原来缝S 到达两缝S 1和S 2的距离是相等的(如图3)。
现将S 向上移动一微小距离,则屏幕上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是:A.干涉条纹向上平移B. 干涉条纹向下平移C.干涉条纹不移动D.干涉条纹消失8. 在单缝的Fraunhofer 衍射中,若把透镜沿垂直于透镜主光轴方向向上平移少许,则在屏幕上 A.整个衍射图样向下平移 B.整个衍射图样保持不变C .整个衍射图样位置和相对分布均变化D .整个衍射图样向上平移9.如图4-1为一块光学平板玻璃与一个加工过的平面一端接触,构成的空气劈尖,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看到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实线为暗纹)如图4-2所示,则干涉条纹上A 点所对应的空气薄膜厚度为:A. 2λB. λ/2C. 2λ/3D. 3λ/210.麦克耳逊干涉仪可用来测单色光的波长,当干涉仪的动镜M 2移动△d 距离时,测得某单色光的干涉条纹移过50条,则该单色光的波长为:A. 2△d/25B. △d/25C. 4△d/25D. 25/△d11. 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单缝,若由单缝边缘发出的光波到达光屏上的P 、Q 、R 三点的光程差分别为2.5λ、1.5λ、3λ,比较P 、Q 、R 三点的亮度,则有:A. P 点最亮,Q 点次之,R 点最暗B. Q 、R 两点亮度相同,P 点最暗C. P 、Q 、R 三点亮度相同D. Q 点最亮,P 点次之,R 点最暗 12. 在光电效应中,阴极K 每秒钟释出的光电子数取决于: A. 入射光的波长 B. 光电管两极间的电势差 C. 入射光的强度 D. 金属的电子逸出功13.原子从能量为n E 的状态跃迁到能量为k E 的状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是:图3A.h E E n k /)(-B.22mE nE m n -C.22nE mE m n - D. h E E k n /)(-14. 以下是一些材料的功函数(逸出功):铍-3.9eV 钯-5.0eV 铯-1.9eV 钨-4.5eV ,今要制造能在可见光(3.9×1014Hz~7.5×1014Hz )下工作的光电管,在这些材料中应选: A .钨 B .钯 C .铯 D .铍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 机械波通过不同媒质时,就波长λ、频率υ和波速c 而言,其中________要改变, ________不改变。
大学物理第一学期试题

大学物理第一学期试题(A 卷) (含力学、热学、静电场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时量:120分钟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一运动质点的速率与路程的关系为:v=1+S 2(SI ),则其切向加速度以路程S 表示为的表达式为:a τ= (SI )。
另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指向圆心的平方反比力F=-k / r 2 的作用下,作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此质点的速度v = ,若取距圆心无穷远处为势能零点,它的机械能 E = 。
2. 如图所示,A 、B 两飞轮的轴杆在一条直线上,并可用摩擦啮合器C 使它们连结。
开始时B 轮静止,A 轮以角速度ωA 转动,设在啮合过程中两飞轮不再受其它力矩的作用。
当两用人才轮连结在一起后,共同的角速度为ω。
若A 轮的转动惯量为J A ,则B 轮的转动惯量J B =_________________。
3. 观察者甲以4c/5 的速度(c 为真空中光速)相对于静止的观察者乙运动,若甲携带一长度为l ,质量为m 的棒,这根棒安放在运动方向上,则 (1)甲测得此棒的线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2)乙测得此棒的线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4.1mol 氧气 ( 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 ) 贮于一氧气瓶中,温度为270C ,这瓶氧气的内能为 J ;分子的平均总动能为 J 。
5.用总分子数N 、气体分子速率v 和速率分布函数f(v)表示下列各量: (1)速率小于v 0的分子数= ;(2)多次观察某一分子的速率,发现其速率小于v 0的几率 = 。
(3)速率小于v 0的那些分子的平均速率 = 。
6.一氧气瓶的容积为V ,充入氧气的压强为P 1,用了一段时间后,压强降为P 2,。
则瓶中剩下的氧气的内能与未用前氧气的内能之比为 。
7.在一个孤立系统内,一切实际过程都向着 的方向进行,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从宏观上说,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的实际过程都是 。
大学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一)》综合练习试题A卷 附答案

姓名班级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考试须知:123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如图所示,一静止的均匀细棒,长为、质量为,可绕通过棒的端点且垂直于棒长的光滑固定轴在水平面内转动,转动惯量为。
一质量为、速率为的子弹在水平面内沿与棒垂直的方向射出并穿出棒的自由端,设穿过棒后子弹的速率为,则此时棒的角速度应为______。
2、一个力F 作用在质量为 1.0 kg 的质点上,使之沿x 轴运动.已知在此力作用下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SI).在0到 4 s 的时间间隔内, (1) 力F 的冲量大小I=__________________. (2) 力F 对质点所作的功W =________________。
3、从统计的意义来解释, 不可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过程, 一切实际过程都向着________________ 的方向进行。
4、图示曲线为处于同一温度T 时氦(原子量4)、氖(原子量20)和氩(原子量40)三种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其中曲线(a )是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曲线(c )是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
5、一圆锥摆摆长为I 、摆锤质量为m ,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摆线与铅直线夹角,则: (1) 摆线的张力T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摆锤的速率v =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两个同振动方向、同频率、振幅均为A 的简谐振动合成后振幅仍为A ,则两简谐振动的相位差为_______ 。
7、一质点的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为且,则速度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 。
8、质点p 在一直线上运动,其坐标x 与时间t 有如下关系:(A 为常数) (1) 任意时刻t,质点的加速度a =_______; (2) 质点速度为零的时刻t =__________.9、一平面余弦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波动表达式为,则x =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_____;若以x =处为新的坐标轴原点,且此坐标轴指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反,则对此新的坐标轴,该波的波动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考试 2013届(带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13届高一物理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2道题,满分48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8道题,满分52分,共计100分。
第 Ⅰ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如图所示,是研究运动合成的演示装置,红蜡块可以看做在竖直玻璃管内的水中匀速上升,若在红蜡块从A 点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玻璃管从AB 位置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红蜡块的实际运动轨迹应该是图中的 ( ) A .直线P B .曲线Q C .曲线R D .三条轨迹都有可能2、用两根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等、长度不等的细线AO 、BO ,如图所示悬挂一个中空铁球,当在球内不断注入铁砂时,则( )A .AO 先被拉断B .BO 先被拉断C .AO 、BO 同时被拉断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一人用手握住旗杆匀速往上爬,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向下B .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向上C .人握旗杆所用的力越大,所受的摩擦力也越大D .人所受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4、如图所示,当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加速运动时,一质量为m 的物块紧贴车厢后壁相对于列车静止,在地面参考系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块所受合外力为零B .若列车的加速度增大,则车壁对物块的弹力也增大C .若列车的加速度增大,则车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也增大D .若列车的加速度增大,则车壁对物块的合外力也增大5、一个小杯子的侧壁有一个小孔,杯内盛水后,水会从小孔射出(如图所示)。
现使杯子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则杯中的水( )A .会比静止时射得更远B .会比静止时射得更近C .与静止时射得一样远D .不会射出6、关于铁道转弯处内外铁轨间有高度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以使火车顺利转弯,且高度差越大,火车转弯越安全。
期末试卷《大学物理2》(A)2011.1

天津工业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大学物理2》期末试卷(A )2011.1理学院)特别提示:请考生在密封线左侧的指定位置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若写在其它处视为作弊。
本试卷共有四道大题,请认真核对后做答,若有疑问请与选择题(每小题3分,请将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1.当一个带电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A) 表面上电荷密度较大处电势较高; (B) 表面曲率较大处电势较高;(C) 导体内部的电势比导体表面的电势高;(D) 导体内任一点与其表面上任一点的电势差等于零。
[ ] 2.C 1和C 2两空气电容器,把它们串联成一电容器组。
若在C 中插入一电介质板,则(A) C 1的电容增大,电容器组总电容减小; (B) C 1的电容增大,电容器组总电容增大; (C) C 1的电容减小,电容器组总电容减小;(D) C 1的电容减小,电容器组总电容增大。
[ ]12-------------------------------密封线----------------------------------------密封线----------------------------------------密封线---------------------------------------学院专业班学号姓名-------------------------------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3.如图,在一圆形电流I 所在的平面内,选取一个同心圆形闭合回路L ,则由安培环路定理可知(A) 0d =⎰⋅Ll B,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 0; (B) 0d =⎰⋅Ll B,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0;(C) 0d ≠⎰⋅Ll B,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0;(D) 0d ≠⎰⋅L l B,且环路上任意一点B =常量。
大学物理A试卷

大学物理A 期末考试试卷1.1 以下五种运动形式中,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A)单摆的运动 (B)匀速率圆周运动(C)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D)抛体运动(E)圆锥摆运动1.2 对质点组有以下几种说法:(1)质点组总动量的改变与内力无关(2)质点组总动能的改变与内力无关(3)质点组机械能的改变与保守内力无关在上述说法中:( )(A)只有(1)是正确的 (B)(1)、(3)是正确的 (C)(1)、(2)是正确的 (D)(2)、(3)是正确的1.3如图所示.均匀细棒OA可绕其一端O与棒垂直的水平固定的光滑轴转动,今使棒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棒摆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述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B)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小到大 (C)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D)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小到大1.4置于光滑桌面上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的物体A 和B , A 和B 之间连有一轻弹簧.另有质量为1m 和2m 的物体C 和D 分别置于物体A 与B 之上,且物体A 和C 、B 和D 之间的摩擦系数均不为零.如图所示,首先用外力沿水平方向相向推压A 和B ,使弹簧被压缩.然后撤掉外力,则在A 和B 弹开的过程中,对A 、B 、C 、D 弹簧组成的系统( )(A)动量守恒,机械能不一定守恒 (B)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a1.5 关于力矩有以下几种说法:(1)对某个定轴而言,内力矩不会改变刚体的角动量(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同一轴的力矩之和必为零(3)质量相等,形状和大小不同的两个刚体,在相同力矩的作用下,它们的角加速度一定相等在上述说法中,( )(A)只有(2)是正确的 (B)(1)、(2)是正确的 (C)(2)、(3)是正确的 (D)(1)、(2)、(3)都是正确的1.6 (3分)如图所示.均匀细棒OA可绕其一端O与棒垂直的水平固定的光滑轴转动,今使棒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棒摆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述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 (A)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B)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小到大 (C)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D)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小到大1.7 真空中两块互相平行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其中一块的电荷面密度为σ+,另一块的电荷面密度为σ2+,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 0 (B) 023εσ (C) 0εσ (D) 02εσ 1.8高斯定理⎰⎰∑=S q S E 01d .ε ,说明了静电场的哪些性质( )(1) 电力线不是闭合曲线 (2) 库仑力是保守力(3) 静电场是有源场 (4) 静电场是保守场(A) (1)(3) (B) (2)(3) (C) (1)(2) (D) (1)(4)1.9 如图所示.一个圆形导线环的一半放在一分布在方形区域的匀强磁场中,另一半位于B磁场之外,磁场的方向垂直指向纸内.欲使圆线环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应使(A)线环向右平移 (B)线环向上平移(C)线环向左平移 (D)磁场强度减弱1.10 流出纸面的电流为I 2,流进纸面的电流为I ,如图所示,则下述各式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I l H L -=⋅⎰1d (B)I l H L =⋅⎰2d (C)I l H L -=⋅⎰3d (D)I l H L -=⋅⎰4d 1.11 如图所示,有甲乙两个带铁芯的线圈.欲使乙线圈中产生图示方向的感生电流i ,可以采用下列哪一种办法?( )(A)接通甲线圈电. (B)接通甲线圈电源后,减少变阻器的阻. (C)接通甲线圈电源后,甲乙相互靠近 (D)接通甲线圈电源后,抽出甲中铁.1.12如图所示,电流由长直导线1沿半径方向经a 点流入一电阻均匀分布的圆环,再由b 点沿半径方向流出,经长直导线2返回电源.已知直导线上电流为I ,圆环的半径为R ,且a 、b 与圆心O三点在一直线上.若载流直导线1、2和圆环在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分别用1B,2B ,3B 表示,则O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 )BBi甲乙4L(A)0=B ,因为0321===B B B . (B)0=B ,因为虽然01≠B ,02≠B ,但,021=+B B03=B . (C)0≠B ,因为虽然,021=+B B ,但03≠B .(D)0≠B ,因为虽然03=B ,但,021=+B B .2.1 (3分)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t 2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平均速率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
大学物理A(1)试卷(题库版)

14/15(二)大 学 物 理 A (1)试 卷(题库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成绩:_____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18分)1. (本题 3分)(0025) 一条河在某一段直线岸边同侧有A 、B 两个码头,相距1 km .甲、乙两人需要从码头A 到码头B ,再立即由B 返回.甲划船前去,船相对河水的速度为4 km/h ;而乙沿岸步行,步行速度也为4 km/h .如河水流速为 2 km/h, 方向从A 到B ,则 (A) 甲比乙晚10分钟回到A . (B) 甲和乙同时回到A . (C) 甲比乙早10分钟回到A . (D) 甲比乙早2分钟回到A .[ ]2. (本题 3分)(0344) 站在电梯内的一个人,看到用细线连结的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跨过电梯内的一个无摩擦的定滑轮而处于“平衡”状态.由此,他断定电梯作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A) 大小为g ,方向向上. (B) 大小为g ,方向向下.(C) 大小为g 21,方向向上. (D) 大小为g 21,方向向下.[ ]3. (本题 3分)(4022) 在标准状态下,若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V 1 / V 2=1 / 2 ,则其内能之比E 1 / E 2为: (A) 3 / 10. (B) 1 / 2.(C) 5 / 6. (D) 5 / 3. [ ]4. (本题 3分)(431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 -V 图上初态a 经历(1)或(2)过程到达末态b ,已知a 、b 两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是绝热线),则气体在(A) (1)过程中吸热,(2) 过程中放热. (B) (1)过程中放热,(2) 过程中吸热.(C) 两种过程中都吸热.(D) 两种过程中都放热. [ ]p V图中所示为一沿x 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λ(x <0)和-λ (x >0),则Oxy 坐标平面上点(0,a )处的场强E K为(A) 0. (B) i a K 02ελπ. (C)i a K 04ελπ. (D) ()j i aKK +π04ελ. [ ]6. (本题 3分)(4172) 一宇宙飞船相对于地球以 0.8c (c 表示真空中光速)的速度飞行.现在一光脉冲从船尾传到船头,已知飞船上的观察者测得飞船长为90 m ,则地球上的观察者测得光脉冲从船尾发出和到达船头两个事件的空间间隔为 (A) 270 m . (B) 150 m .(C) 90m . (D) 54m .[ ]二 填空题 (共32分)7. (本题 3分)(4008) 若某种理想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4502/12=vm / s ,气体压强为p =7×104Pa ,则该气体的密度为ρ=_______________.8. (本题 5分)(4656) 用绝热材料制成的一个容器,体积为2V 0,被绝热板隔成A 、B 两部分,A内储有1 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 内储有2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A 、B 两部分压强相等均为p 0,两部分体积均为V 0,则(1) 两种气体各自的内能分别为E A =________;E B =________; (2) 抽去绝热板,两种气体混合后处于平衡时的温度为T =______.9. (本题 4分)(4282) 现有两条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1)和(2),如图所示.若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同一种气体处于不同的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则曲线_____表示气体的温度较高.若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同一温度下的氢气和氧气的速率分布,则曲线_____表示的是氧气的速率分布.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p —T 图上经历一个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 →b →c →d →a),其中a →b ,c →d 两个过程是绝热过程,则该循环的效率η =______________.11. (本题 4分)(1427) 图示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平行平板,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和-σ,两板间是真空.在两板间取一立方体形的高斯面,设每一面面积都是S ,立方体形的两个面M 、N 与平板平行.则通过M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Φ1=____________,通过N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Φ2=________________.σ+σ12. (本题 3分)(1330) 一金属球壳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带电荷为Q .在球心处有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则球壳内表面上的电荷面密度σ =______________.13. (本题 3分)(1237) 两个电容器1和2,串联以后接上电动势恒定的电源充电.在电源保持联接的情况下,若把电介质充入电容器2中,则电容器1上的电势差______________;电容器1极板上的电荷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14. (本题 3分)(5705) 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两艘宇宙飞船相对于地面以速度 v = 0.90c 逆向飞行.其中一艘飞船测得另一艘飞船速度的大小v ′ =___________________.15. (本题 4分)(4499) (1) 在速度=v ____________情况下粒子的动量等于非相对论动量的两倍. (2) 在速度=v ____________情况下粒子的动能等于它的静止能量.三 计算题 (共55分)16. (本题10分)(0984) 一升降机内有一倾角为α 的固定光滑斜面,如图所示.当升降机以匀加速度0a K上升时,质量为m 的物体A 沿斜面滑下,试以升降机为参考系,求A 对地面的加速度a K.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个粒子,最初处在静止状态,并且彼此相距无穷远.以后,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它们彼此接近.求:当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 时,它们的相对速度多大?18. (本题 5分)(0156) 如图所示,转轮A 、B 可分别独立地绕光滑的固定轴O 转动,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10 kg 和m B =20 kg ,半径分别为r A 和r B .现用力f A 和f B 分别向下拉绕在轮上的细绳且使绳与轮之间无滑动.为使A 、B 轮边缘处的切向加速度相同,相应的拉力f A 、f B 之比应为多少?(其中A 、B 轮绕O 轴转动时的转动惯量分别为221A A A r m J =和221B B B r m J =)f19. (本题10分)(0787) 一根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匀质棒,可绕通过其一端的竖直固定光滑轴O 转动.棒的质量为m = 1.5 kg ,长度为l = 1.0 m ,对轴的转动惯量为J = 231ml .初始时棒静止.今有一水平运动的子弹垂直地射入棒的另一端,并留在棒中,如图所示.子弹的质量为m ′= 0.020 kg ,速率为v = 400 m ·s -1.试问: (1) 棒开始和子弹一起转动时角速度ω有多大?(2) 若棒转动时受到大小为M r = 4.0 N ·m 的恒定阻力矩作用,棒能转过多大的角度θ?m , l v m ′20. (本题 5分)(1453)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均匀带正电圆环,其电荷线密度为λ.在其轴线上有A 、B 两点,它们与环心的距离分别为R OA 3=,R OB 8= . 一质量为m 、电荷为q 的粒子从A 点运动到B 点.求在此过程中电场力所作的功.21. (本题 5分)(1157) 有一"无限大"的接地导体板 ,在距离板面b 处有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如图所示,试求:(1) 导体板面上各点的感生电荷面密度分布. (2)面上感生电荷的总电荷.一电容器由两个很长的同轴薄圆筒组成,内、外圆筒半径Array分别为R1 = 2 cm,R2 = 5 cm,其间充满相对介电常量为ε的各r向同性、均匀电介质.电容器接在电压U = 32 V的电源上,(如图所示),试求距离轴线R = 3.5 cm处的A点的电场强度和A点与外筒间的电势差.23. (本题 5分)(4357)在O参考系中,有一个静止的正方形,其面积为 100 cm2.观测者O'以 0.8c 的匀速度沿正方形的对角线运动.求O'所测得的该图形的面积.四理论推导与证明题 (共 5分)24. (本题 5分)(4708)某理想气体作卡诺循环,其循环效率为η,试在p-V图上画出循环曲线,并证明,在绝热膨胀过程中,膨胀后的气体压强与膨胀前的气体压强之比为/()1η.(式中γ为该理想气体的比热容比)1(−)−γγ五回答问题 (共 5分)25. (本题 5分)(0188)如图所示,有两个高度相同、质量相同、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两个斜面上分别放两个大小可以忽略、质量相同的滑块,使两滑块分别从这两个斜面的顶点由静止开始滑下,以地面为参照系,指出下面几个结论中哪些是错误的,为什么?(1) 两滑块滑到斜面底端时的动量相同.(2) 滑块与楔形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3) 滑块与楔形物体组成的系统动能保持不变.(4) 滑块与楔形物体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2009级要的《大学物理II》期中考试试卷-A卷_2010_11_3_

西北工业大学期中考试试题(卷)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开课学院理学院课程大学物理II 学时56
考试日期2010年11月3日考试时间2.0 小时考试形式(闭)(A)卷
2.在静电场中,高斯定理告诉我们:
A.穿过高斯面的E通量为零,则高斯面内必不包围电荷;
B.高斯面上各点的E只与面内电荷有关,与面外电荷无关;
C.穿过高斯面的E通量,仅与面内电荷有关,但与面内电荷分布无关;
D.穿过高斯面的E通量为零,则面上各点的E必为零。
3.在静电场中,关于环路定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路定理表明静电场是保守力场;
B.环路定理表明静电场是无旋场;
C.环路定理表明静电场的电场线不会构成闭合曲线;
D.环路定理表明静电场是有旋场。
4.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负电荷从电势高处移向电势低处,电场力做负功;
B.把正电荷从电势低处移向电势高处,电场力做负功;
C.负电荷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正功;
D.无论正负电荷,电场力所做正功电势能必然减小。
5.对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正电荷的导体,其电势一定是正值;
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大学物理A 卷
(常量:s J h ⋅⨯=-341063.6,11201085.8--⋅⨯=m F ε,1131.8--⋅=K mol J R
e=C 19
10
6.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设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用余弦函数表示,振幅为A ,当t=0时,质点过2/0A x -=处且向x 轴正向运动,则其初周相为:
A .4/π B.4/5π C.4/5π- D.3/π- 2. 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1,此振动的周期为: A .12秒
B .10秒
C .14秒
D .11秒
3.关于波速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振动的速度等于波速 B. 波形传播的速度等于波速 C. 波速的大小与波源有关
D. 波速的大小与弹性介质的性质无关
4.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氦气(气体分子为刚性分子)温度相同,则氢分子和氦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比及氢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分别为:
A. 1:2和5:3
B. 2:1和10:3
C. 1:1和10:3
D. 1:1和5:3
5. 图2为Maxwell 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图中
0V 为最可几速率,则 (A )0V 大于平均速率 (B )0V 大于方均根速率
(C )0V 小于平均速率,但大于方均根速率 (D )0V 小于平均速率和方均根速率
6.1摩尔理想气体从同一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绝热、等压、等温三种过程,体积从V 1增大到V 2,则内能增加的过程是:
A. 绝热过程
B. 等压过程
C. 等温过程
D.以上三种过程均不增加
7.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原来缝S 到达两缝S 1和S 2的距离是相等的(如图3)。
现将S 向上移动一微小距离,则屏幕上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是:
A.干涉条纹向上平移
B. 干涉条纹向下平移
C.干涉条纹不移动
D.干涉条纹消失
8. 在单缝的Fraunhofer 衍射中,若把透镜沿垂直于透镜主光轴方向向上平移少许,则在屏幕上 A.整个衍射图样向下平移 B.整个衍射图样保持不变
C .整个衍射图样位置和相对分布均变化
D .整个衍射图样向上平移
9.如图4-1为一块光学平板玻璃与一个加工过的平面一端接触,构成的空气劈尖,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看到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实线为暗纹)如图4-2所示,则干涉条纹上A 点所对应的
空气薄膜厚度为:
A. 2λ
B. λ/2
C. 2λ/3
D. 3λ/2
10.麦克耳逊干涉仪可用来测单色光的波
长,当干涉仪的动镜M 2移动△d 距离时,测得某单色光的干涉条纹移过50条,则该单色光的波长为:
A. 2△d/25
B. △d/25
C. 4△d/25
D. 25/△d
11. 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单缝,若由单缝边缘发出的光波到达光屏上的P 、Q 、R 三点的光程差分别为2.5λ、1.5λ、3λ,比较P 、Q 、R 三点的亮度,则有:
A. P 点最亮,Q 点次之,R 点最暗
B. Q 、R 两点亮度相同,P 点最暗
C. P 、Q 、R 三点亮度相同
D. Q 点最亮,P 点次之,R 点最暗 12. 在光电效应中,阴极K 每秒钟释出的光电子数取决于: A. 入射光的波长 B. 光电管两极间的电势差 C. 入射光的强度 D. 金属的电子逸出功
13.原子从能量为n E 的状态跃迁到能量为k E 的状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是: A.h E E n k
/)(- B.
2
2
m
E n
E m n -
C.
2
2
n
E m
E m n - D. h E E k n /)(-
14. 以下是一些材料的功函数(逸出功):铍-3.9eV 钯-5.0eV 铯-1.9eV 钨-4.5eV ,今要制造能在可见光(3.9×1014Hz~7.5×1014Hz )下工作的光电管,在这些材料中应选:
图3
A.钨 B.钯 C.铯 D.铍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机械波通过不同媒质时,就波长λ、频率υ和波速c而言,其中________要改变, ________不改变。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指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而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______________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3.惠更斯引入_________________的概念,提出了惠更斯原理,菲涅尔再用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补充了惠更斯原理,而发展成了惠更斯—菲涅尔原理。
4.空气中有一透明薄膜,其折射率为n,用波长为λ的平行单色光照射该薄膜,欲使反射光得到加强,薄膜的最小厚度为________,为使透射光得到加强,薄膜的最小厚度应为________。
5.白光(波长为4000——7600埃)垂直照射到每厘米有5000条刻痕的光栅上,若在衍射角φ=30o处能看到某一波长的光谱线,则该光谱线的波长为________米,该谱线的级数K=________。
6.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他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但体积不同。
则分子数密度________,气体的质量密度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7.判断题(共7分)
1.判断图5中,abc过程中dE、dA、dQ的正负,ac为等温过程(3分)。
图5
2.判断图6所示的两种情况中,折射光和反射光各属于什么性质的光,并在图中所示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上用点
和短线把其振动方向表示出来。
(图中i
0为布儒斯特角,
i
i )(4分)
四.计算题(共22分)
1.一平面简谐波在媒质中以速度c=20m/s沿+X轴方向传播,已知在传播的路径上某点A的振动方程为:Y=3Cos4πt(cm)。
(8分)
(1)试以A点为坐标原点写出其波动方程;
(2)试以距A点5cm处的B点(在A点左边)为坐标原点写出其波动方程。
2.图中所示的是一定量理想气体所经历的循环过程,其中AB、CD为等压过程,BC、DA为绝热过程,已知B点C 点的温度分别为2
T和3T,求循环效率。
这循环是卡诺循环吗?(8分)
3.用波长为λ=5000埃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在缝宽为a=0.25毫米的单缝上,在位于透镜焦平面的屏上,测的中央明纹的两侧第3级暗纹之间间距为△d=3.0毫米。
试求透镜的焦距。
(6分)
五、问答题(共5分)
在杨氏双缝实验装置上,若在S
1,S
2
前面分别加一同质同厚的偏振片P
1
,P
2
,若想在屏幕上仍能看到很清晰的干涉条
纹,P
1,P
2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