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3.2.1《海水的运动》word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海水的运动》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海水的运动》教学设计

《海水的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海浪、潮汐和洋流是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浪、潮汐和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利用海水运动规律开发海洋的主要途径。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海浪、潮汐、洋流的概念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出示图片:“2011年日本海啸”师:海啸是海水运动的一种形式,你知道海水还有哪些运动形式吗?生:海浪、潮汐、洋流。

师:海水运动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

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海浪、潮汐、洋流。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海水运动的相关知识。

【讲授新课】(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海水的运动(板书)一、海浪 1.海浪的成因与特点出示图片:海浪和2011年日本海啸的动图海浪2011年日本海啸师: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即海水的波状起伏),2011年的日本海啸是海浪吗?它是怎么形成的?生:(可能的答案)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

师:这是海浪的主要成因吗?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出示视频:“强台风苏力预报”师:新闻中提到的大浪和巨浪是怎么形成的?生:(可能的答案)新闻中的海浪台风带来的狂风引发的。

师:最常见的海浪是由风力形成的,风吹过海面并将能量传递给水体,风越大,波浪也就越大。

师:台风除了会带来大风和巨浪,在登陆的时候还会带来风暴潮,这也是海浪的一种形式。

我们来看资料和图片:出示图片和资料:资料:2017年台风“天鸽”在我国广东沿海登陆,“天鸽”登陆的时间还很巧,恰逢农历七月初二,赶上了天文大潮发生的时间。

原本,台风就会引发风暴潮,而当风暴潮与天文大潮两个波峰叠加,对潮位的巨大影响可想而知,须做好高潮位的防范工作。

师:请大家根据材料说说什么是风暴潮?生:(可能的答案)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称为风暴潮。

当强风与海水涨潮同时发生,海水水位暴涨,风暴潮来势倍增。

高中地理《海水的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海水的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海水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海水的运动是地球自转和公转,以及风、陆地形态、海底地貌、地球自转引起的Coriolis效应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掌握洋流、海流和潮汐的概念、特点及形成原因。

3. 了解海洋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应对海洋灾害的措施。

教学内容:1. 海水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风、陆地形态、海底地貌、地球自转引起的Coriolis效应等因素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2. 洋流和海流:洋流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形成原因;海流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潮汐:潮汐的形成原因、种类、周期、规律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 海洋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油气开采、海洋矿产开采、海洋渔业、海洋旅游等相关问题。

5. 应对海洋灾害的措施:海啸、台风、海洋污染等问题的防治和应对措施。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体验探究、案例分析、讨论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海水的运动是地球自转和公转,以及风、陆地形态、海底地貌、地球自转引起的Coriolis效应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掌握洋流、海流和潮汐的概念、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1. 掌握海水运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原理。

2. 理解洋流、海流和潮汐的形成原因、特点和分类。

教具准备:图片、地图、立体模型、视频、实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与海洋相关的场景和经历,激发学生对海洋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学习海水的运动做好铺垫。

1. 海水的运动(10分钟)通过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风、陆地形态、海底地貌、Coriolis效应等因素对海水运动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海水的运动。

2. 洋流和海流(15分钟)讲解洋流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形成原因,以及海流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让学生掌握洋流、海流的基本概念。

3. 潮汐(10分钟)讲解潮汐的形成原因、种类、周期、规律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潮汐的基本知识。

海水的运动-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教案

海水的运动-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教案

海水的运动-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水的性质和特点;2.理解海洋中水的循环和分布;3.掌握海洋中的波浪运动、洋流运动和潮汐运动;4.培养学生分析海水运动对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能够较为精确地理解海水运动的三种基本过程;2.了解洋流运动的特点和影响;3.理解潮汐运动的基本规律并解释形成原因。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一张世界海洋图,结合图片解答以下问题:•世界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多少?•世界海洋中最大的海是哪个?有多大?•那些海区域会因为热带风带来的欧式对流而被称为高压带?2.讲授(30分钟)海洋的三种基本过程1.波浪运动波浪是指指水体受到周期的外力作用,引起整体运动的波动现象。

海浪波长、波速和波高受风速、持续时间和海水深度影响。

2.洋流运动洋流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缓慢地流动的水体。

洋流通常由风、重力和地球自转力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

3.潮汐运动潮汐是指海面上上升和下降的规律往复运动。

潮汐有半日潮、日潮、半月潮和月潮等几种。

海水循环和分布的影响因素•水温:影响海水密度,进而影响海水循环;•地形和海底地貌:影响洋流的形成和变化;•风:影响海洋表层水体的运动和海浪的形成;•互相作用:影响海水循环和分布的综合因素。

洋流运动的区域性特点和影响•北大西洋洋流:从美国东海岸向北,经北非等地到达欧洲北极圈附近;•科西嘉洋流:从大西洋中部向东北流,进入地中海;•火山岛洋流:与赤道洋流交汇,影响太平洋沿岸的温度和气候。

潮汐运动的规律和成因•潮汐的基本规律:两全的潮汐和两现的潮汐;•潮汐的成因:引力和惯性的相互作用。

3.讨论(20分钟)•自然环境对沿海城市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加强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4.展示(10分钟)请学生展示自己所做的研究报告,内容包括海洋多样性、全球海平面历史和预测等。

四、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应练习以及设计一份关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海报。

地理教案-高一地理3、2 海水的运动 教案_高中地理教案

地理教案-高一地理3、2 海水的运动 教案_高中地理教案

地理教案-高一地理3、2 海水的运动教案_高中地理教案3.2 海水运动[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⑴了解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⑵理解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⑶掌握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2、能力目标⑴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⑵认识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洋流成因及其分布规律[教学方法]直观讲授法[教具]地图册[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1 课时地图册P47练习引入:上节课我们从静态的角度研究海洋的理化性质,这节课我们从动态的角度来学习海水的运动。

3.2海水的运动(板书)一、海水运动形式海水运动有三种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1、波浪波浪按成因分类,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受风力作用而产生。

风吹拂海面时,海水会不断起伏形成波浪,风力风速越大,波浪的规模、能量越大。

比如:图316,人类利用波浪进行冲浪水上体育运动。

海啸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波浪,它规模巨大,破坏力相当强。

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海底地震,深海地震或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海啸;另一类是由风暴而产生的气象海啸,也叫风暴潮。

掀起形成的滔天巨浪几十米高,可以吞没整个海岸地区,摧毁建筑、村镇,造成重大灾害。

海啸能以每小时800km以上速度横扫海面。

海水运动的第二种形式是潮汐,在海岸边,能看到涨潮、落潮,海面上升、下降。

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涨潮时,海面上升,落潮时海面下降。

比如图3.17,上图是日、地、月位置成直线关系时,形成的大潮,海面上升最高,下图是日、地、月位置成直线关系时,形成的小潮。

潮差最大时为大潮,潮差最小时为小潮。

(下图1示)2、潮汐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古代把白天海水潮落称为潮,夜晚海水潮落称为汐。

日、地月成直线日月引力叠加,形成大潮(朔、望)日、地月成直角关系, 日、月引力分散形成小潮(上弦月、下弦月)海水受到引力较分散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一天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地球上各个地方在一天里面,向着月球时,形成涨潮、落潮,背着月球时也会形成涨潮落潮(例A、B)。

高中地理 3.2 《海水的运动》教案1 中图版选修2

高中地理 3.2 《海水的运动》教案1 中图版选修2

高中地理 3.2 《海水的运动》教案1 中图版选修2 教学目标:知识:了解波浪、潮汐、洋流的概念;理解潮汐及各种洋流的成因。

能力:分析某些地区风暴潮形成原因及防灾、减灾措施。

德育:认识到海岸植被对海堤的生物保护作用,增强环保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重点:洋流的形成。

教学难点:潮汐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

教学设想:“海水运动”是本单元中的重点和基础内容,是人类了解、开发海洋必备的知识。

在学习“波浪、潮汐”时多联系实际,了解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学习“洋流的形成”这一部分内容时,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洋流的成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复习、导入:由海水的温度、盐度等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差异,导入海水的运动。

新课教学:一、海水运动形式[指导自学]思考海水的运动形式有哪些?并指出它们的成因及对人类的影响。

[讨论、归纳、板书]首先归纳海水的运动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大潮、小潮)洋流[出示投影片] 列表分析成因及对人类影响。

1、波浪(1)风浪首先理解风浪的形成。

[思考]风浪对人类有何影响?[讨论归纳](1)航海;(2)对海岸的破坏,形成海岸地貌。

(2)海啸首先分析成因: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

[联系实际、德育渗透]教师介绍1960年5月22日智利8、9级大地震引起的海啸,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潮汐(1)、概念及成因[自学]理解潮汐的概念和成因。

[引导读图]理解海水涨落的周期变化。

[引导读图]出示投影片——大、小潮成因示意图,分析大、小潮的成因(与月相的变化结合起来)。

[归纳]大、小潮的成因——与三球的位置有关。

(2)、潮汐对人类的影响[分组讨论]潮汐对人类的影响。

[联系实际]教师介绍钱塘潮的概况。

[启发思维]然后提问为什么钱塘潮声势如此壮观?试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原因。

[师生讨论、归纳][德育渗透]介绍南方红树林在保护海岸方面起的作用,引导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3、洋流理解概念[导入]从洋流的一些概况(规模、影响),导入下一部分的内容——洋流的形成、分布、影响。

《海水的运动》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2)

《海水的运动》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2)

3. 2 海水运动教 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洋流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及它们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从而培养学生用综合分析的观点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世界大洋的洋流分布规律和各洋流名称。

潮汐及洋流的成因。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版图、多媒体教室等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一、 海水运动形式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一)波浪 风浪:风力作用形成;是波浪中最常见的一种。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二)潮汐1、定义: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2、运动规律:一天中 通常海水两次涨落一月中 大潮:初一(朔)和十五(望)小潮:上弦月和下弦月 (教材72页图3.7)提问: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谁大?答: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大。

因此一天中海水两次涨落也是由月球与观测者的相对位置确定的(月中天、月落、下中天、月出)民间谚语“初一、十五涨大潮,二十二、二十三,到处见海滩。

”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初一、十五月球、太阳的引力相叠加,形成了大潮;而二十二、二十三(初七、初八)月球、太阳的引力相抵消,形成的是小潮。

3、 意义:潮水能淹没潮间带,使海底泥沙发生迁移。

因此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设等需要掌握潮汐和潮流的特性。

4、 事例分析 —— 钱塘潮(教材72页图3.8)地形上: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

气候上: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了潮势。

杭州湾沿岸筑有坚固的海堤(当地人称“海塘”),防止潮水淹没田地房屋。

(三)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海流)。

教材73页图3.9可看出洋流规模巨大,但由表层越往深处流速减小。

二、洋流的形成1、风海流: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

高中地理3.2.1海水的运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海洋地理》

高中地理3.2.1海水的运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2《海洋地理》

第二节海水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2、理解不同类型洋流及其成因。

3、掌握不同性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气压带风带模式图,说明世界洋流流向规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分析问题作风的养成。

教学重点难点: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启发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广阔无垠的海洋,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海水的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对于表层海水而言,其基本运动形式有哪些呢?(学生回答)(一)海水运动形式1.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波浪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阅读回答,讲解风浪、涌浪)除了我们常见的波浪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波浪,那就是海啸。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波浪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思考,回答)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海洋能资源;对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阅读:世界著名风浪区——好望角(承转)还有一种海水运动形式,也是我们每天都能够遇到的,那就是潮汐。

2.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

阅读P31钱塘潮: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我们都知道潮汐每天涨落两次,每天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而且潮汐还有大潮小潮之分,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教师讲解大潮、小潮、潮汐的时间变化)学生思考:农历一个月中,大潮和小潮各出现几次?分别出现在年哪一天?(活动)讨论各种活动与潮汐的关系。

(P31)3.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关于洋流的这部分内容,咱们将在下节课中重点学习。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教学后记]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高中地理《海水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全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海水运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全册地理教案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考点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按性质分类
2、影响因素盛行风是主要的动力因素,其次还受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因素影响。

【温馨提示】 (1)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

同一纬度的海区,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但在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低纬的寒流水温可能比高纬的暖流水温高。

(2)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

例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受上升的影响,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但属于寒流。

3.三大洋主要洋流及其分布
4.洋流的分布规律
可结合洋流分布模式图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分布图示记忆方法
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
形成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顺南逆,大陆沿岸东暖西寒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北逆南无,大陆沿岸东寒西暖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索马
里半岛附近夏季
形成寒流、冬季
形成暖流
P24高考
探究
南纬40°~60°海区的环流西风漂流为风海流、寒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洋流图的判读
1.判定洋流性质、流向及名称
内容方法图示
判读性质“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
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
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
如图,A是暖流,B是寒流
确定流向“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
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
为洋流的流向
该图为海洋局部等温线分布状况,则A处是暖
流,B处是寒流
判断
名称
该图若为大西洋某区域年等温线分布图,洋流
甲的推理过程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流向P26高考探究
P60高考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3.2.1《海水的运动》word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2、理解不同类型洋流及其成因。

3、掌握不同性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气压带风带模式图,说明世界洋流流向规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促进学生全面分析问题作风的养成。

教学重点难点:
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读图启发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广阔无垠的海洋,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海水的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对于表层海水而言,其基本运动形式有哪些呢?(学生回答)
(一)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
波浪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阅读回答,讲解风浪、涌浪)
除了我们常见的波浪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波浪,那就是海啸。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波浪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思考,回答)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海洋能资源;对海上作战、船只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阅读:世界著名风浪区——好望角
(承转)还有一种海水运动形式,也是我们每天都能够遇到的,那就是潮汐。

2.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

阅读P31钱塘潮: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我们都知道潮汐每天涨落两次,每天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而且潮汐还有大潮小潮之分,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教师讲解大潮、小潮、潮汐的时间变化)
学生思考:农历一个月中,大潮和小潮各出现几次?分别出现在年哪一天?
(活动)讨论各种活动与潮汐的关系。

(P31)
3.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关于洋流的这部分内容,咱们将在下节课中重点学习。

作业: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