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常见的化合物_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常见的化合物_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题专训1、(2019金华.中考模拟) 小明设计了右图 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为分离A装置中反应排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他又设计了右图 2所示的装置(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 a、b为活塞)。
请回答:(1)实验前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检验气体的纯度,再对图1装置进行加热,加热前还要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应该对图2装置进行怎样的操作?________。
(2)为分离得到CO和CO2(3)对于 A装置中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此时氧化铜已全部反应完),小明又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①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O)。
化亚铜(化学式为 Cu2O 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Cu2+和 Cu。
②Cu2【提出猜想】: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所得到的红色固体中除 Cu 外还可能含有O。
Cu2【进行实验】:小明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取少量该红色固体放入盛有________的试管中,振荡实验现象及结论(2017浙江.中考模拟) 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请你利用图中所给药品和他们一起进行研究。
(1)实验后得到红色溶液的是________(填试管序号,下同);有盐和水生成的实验是________;(2)实验中有明显现象产生,最终得到无色溶液,该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实验后某试管内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继续向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试管内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当滴加稀盐酸至mg时,静置试管,试管内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
3、(2016滨江.中考模拟) 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亚铁糖衣片给贫血患者补铁.某兴趣小组对这种糖衣片产生了兴趣,打算对药片的糖衣所起作用等问题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硫酸亚铁糖衣片中糖衣的作用是什么?【查阅资料】a.亚铁离子遇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易被氧化成铁离子;沉淀;b.亚铁盐溶于水时,会水解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而产生Fe(OH)2c.硫酸亚铁晶体加热会失去结晶水,高温会继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SO2(1)【提出猜想】药片糖衣的作用除了包装药物外,还可能是________ (2)【探究一】利用废水回收铜,制备硫酸亚铁晶体并观察其在空气中的变化推断糖衣的作用.实验中硫酸亚铁溶液中没有浑浊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3)【探究二】某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热分解研究Ⅰ.该兴趣小组同学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图1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并通过称量装置B质量测出x的值.①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固体呈红棕色,放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③小明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晶体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Ⅱ.某研究所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图如图2.①图2中T3至T4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②计算FeSO4•xH2O中的x为________.4、(2016杭州.中考模拟) 小刚、小强和小柯三位同学想利用氧化铜、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铜,他们各自独立进行实验:第一步,取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再在酒精灯上加热;第二步,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三支试管中均没有出现预料中的蓝色絮状沉淀:小刚的试管中是黑色浑浊;小强的试管中是蓝色溶液;小柯的试管中虽然出现过少量蓝色沉淀但又马上变成了黑色沉淀.于是三位同学开始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经过一番讨论和观察他们认为与反应物的量和反应的条件有关系.(1)小刚的试管中是________加得太多导致溶液变成黑色浑浊.(2)小强的试管中是稀硫酸过量,如果让你继续完成他的实验,最简便的操作是________;(3)小柯的试管中曾经出现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后来由于溶液温度较高而分解成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5、(2016杭州.中考模拟) 由含铜废料制铜的一种方案是:(1)写出下列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步骤Ⅲ:________.步骤V:________.(2)步骤Ⅱ后形成的蓝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3)上述方案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步骤是________.6、(2016西湖.中考模拟) FeCl3溶液可用作催化剂和外伤止血剂.某实验兴趣小组利用 FeCl3腐蚀电路铜板后的溶液(主要成分为 FeCl2、CuCl2)进行了氯化铁回收实验.该实验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了尝试.【阅读资料】不同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在不同的 pH 范围内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工业上利用调节溶液 pH 的方法,使金属氢氧化物依次沉淀,结合过滤等操作,进行物质分离.表是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铜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 pHFe(OH)3Cu(OH)2开始沉淀的 pH 1.9 4.7沉淀完全的 pH 3.2 6.7,使溶液 pH 增大到所需范围,请写出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认为步骤 b 调节溶液的 pH 到________(填数值范围)比较合适.(2)实验中,步骤 d 加稀盐酸前,因缺少________(填操作名称),而使获得的氯化铁溶液不纯.(3) FeCl3溶液容易生成 Fe(OH)3发生变质,在保存 FeCl3溶液时,常向 FeCl3溶液中加入某种酸,以防止 FeCl3溶液变质,你认为选用(用字母表示)最合理.A . 稀硝酸B . 稀硫酸C . 稀盐酸D . 稀醋酸7、(2016丽水.中考真卷)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科学课堂的精髓,借助科学实验现象如溶液颜色变化、沉淀的生产或沉淀、气体逸出等,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化学反应是否发生.(1)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可以直接观察现象来确认.如图甲,实验中________的现象出现,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铜能发生化学反应;(2)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可借助酸碱指示剂使反应现象外显可见.如图乙,通过观察________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向.本实验选用无色酚酞试液比选用紫色石蕊试液更合适的原因是________8、(2015丽水.中考真卷) 科学实验方案是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
三大还原剂还原氧化铜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知识点的认识】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中三个非常重要的典型实验.它们的具体实验情况如下:1.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和.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操作及注意事项分别是:(1)碳还原氧化铜时,要把刚烘干的碳粉和氧化铜粉末要均匀混合后,平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有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在酒精灯的灯焰上最好加一个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或者使用酒精喷灯来加热);实验结束时,要先撤出导气管,再移走并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内的粉末倒在纸上(防止石灰水倒吸到试管里,炸裂试管;也为了使粉末冷却,防止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反应后,先撤走并熄灭酒精灯,等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倒吸到玻璃管内,使其炸裂;也为了使固体冷却,防止刚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并且,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所以还要用点燃或收集的方法等来处理尾气.(3)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反应前,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有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同时,也有利于氢气在试管底部聚集参与反应),将氢气验纯后先通一段时间氢气,然后再加热(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反应后,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及其中的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目的是为了使固体冷却,防止刚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4.实验现象分别是:(1)碳还原氧化铜时,试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并且有气泡从中不断地溢出.(3)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试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同时管口有水滴生成.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是______ ②是______(2)实验室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选用______装置收集.(3)实验室收集氢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和______.(4)装置B是实验室制取______和______的发生装置.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1)若装置A、B组合,可以制取和收集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若装置A、C组合,可以制取和收集的气体是______;若装置A、D组合,可以制取和收集的气体是______.(2)有的同学认为装置E可以代替装置B、C、D收集气体,欲收集具备下面性质的气体,应如何使用装置E?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进气口为______(填“a”或“b”,下同);(3)装置E还可以作为洗气瓶用于干燥某些气体,若干燥氧气,洗气瓶中应装入的试剂是______,进气口为______.下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
△
CO + CuO Cu +CO2
A、哪些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B、哪些物质发生了氧化反应?
C、哪种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D、经验之谈:在一氧化碳还原某氧化物的反应中,氧化物中有几个氧,就在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前面配几。
写出CO 还原氧化铁的反应。
2、该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A、实验开始时,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
而且要在加热前,要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为什么?
B、停止反应后,是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一氧化碳气,为什么?
C、为什么在该装置中还有一个尾气
处理装置,为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练习题

6.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8g/L,该气体易溶于水,在实验室收集此气体时可用( )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集气法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D.以上方法均可以7.下列物质中能跟盐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 A.CaCO3B.C C.Na2CO3D.Zn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B.石灰石和稀硫酸C.大理石和稀盐酸D.大理石和浓盐酸9.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亚铁(FeCl)和氢气.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有一个盛足量稀盐酸的烧杯,2把天平调节平衡.然后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5.3g碳酸钠,向另一个烧杯中加入铁片,若要使反应后天平保持平衡,加入铁片的质量是( )A.5.6 g B.5.3 g C.3.215 g D.3.1 g10.写出以石灰石为原料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生成CO2的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6—611.文文同学收集了一些家庭装修时废弃的大理石碎片,并查阅资料得知铜与稀硫酸、盐酸不反应,铁丝可以与稀硫酸和盐酸反应.于是他设计了如图6-6所示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请回答问题:(1)大理石应放在______________中;(2)装置甲中的粗铜丝_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用粗铁丝代替;(3)用装置乙收集CO2,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选填字母)____________处.12.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的炭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下列实验:①取样,加热至高温,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把足量的稀盐酸滴入冷却后的固体残渣中,残渣全部溶解,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问:(1)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2)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肯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3)混合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为证明它是否存在,你认为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小明在实验室里学习制取CO 2(见图6-7),他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组装仪器后进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见图(a).请你帮助他判断,该装置是否漏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从稀硫酸和稀盐酸中选择一种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 2想一想他不用另外一种酸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想用图(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是否理想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告诉他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应该______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5)小明将气体发生装置稍作改动如图(c),该装置与(a)中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帮助小明检验c 装置的气密性(简述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已知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单质,难溶于水.图6—8所示的装置(正立放置),既用作排水法收集氧气或氢气,又能用作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或二氧化碳,试分别简要加以说明,并指明气体流入和流出的方向. (1)排水法收集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水法收集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空气法收集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装有稀盐酸的烧杯(盐酸足量)使天平保持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g 碳酸钙,使其充分反应.应向右边烧杯中投入多少克镁粉,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已知:Mg+2HCl=MgCl 2+ H 216.在Na 2S 、Na 2SO 3和Na 2SO 4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22%,则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图6—7图6—817.(黄冈)在实验室开放日里,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系列探究.(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五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猜想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表6-3(请填写).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图6-9(3)小华想用图6-9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②中的气体,则气体由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猜想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厦门)某钙片的标签如表6-4,且知此钙成分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表6-4执行标准:GBl413—99主要成分:碳酸钙含钙量:每片含钙0.75g,每瓶50片,重40g(中外合资××公司出品)(1)(2)为测定其真实的含钙量,小东每次取10片钙片放入已称量的含足量盐酸的烧杯中,发生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充分反应后再称取烧杯和剩余物的总质量,小东做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6-5所示:物质的质量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反应前:烧杯+盐酸/g 22 22 22 22 10片钙片/g 8 8 8 8 反应后:烧怀+剩余物/g 26.7 26.5 26.5 26.7①请列式计算每片此钙片含碳酸钙的质量.②请列式计算每片此钙片的含钙量,并建议厂家如何修改标签.【目标导读】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将CO2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
2023年中考人教化学一轮复习素质养成题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

2023年中考人教化学一轮复习素质养成题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人教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切割玻璃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D.金刚石、石墨都有润滑作用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木炭与O2反应可生成CO2,也可生成COB.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C.木炭与O2生成CO的过程放出热量D.木炭与O2的反应是化合反应3、“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
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硅的硬度很大B.元素符号为SIC.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单质硅由分子构成4、实验室选择制取气体的仪器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B.所制气体的性质C.所制气体的颜色D.反应的条件5、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①④组合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②中的小试管在实验过程中起液封的作用C.装置③用作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优点是能控制反应速率D.装置⑤用于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处验满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组装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时,先左后右、先下后上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移出导管7、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节约用电,随手关灯B.循环使用教科书C.不使用一次性木筷D.大量燃放鞭炮,增添节日气氛8、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干冰能溶解在水中,用于人工降雨B.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于燃料C.石墨有导电性,用作干电池的电极D.稀盐酸受热易挥发,可用稀盐酸除水垢10、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加入石灰水D.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11、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石墨做干电池的电极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C.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D.用金刚石钻头钻凿岩石12、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装置图连接好仪器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③向锥形瓶内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
武汉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专练(5)碳及其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专练(5)——碳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共26小题)1.(2019秋•江岸区校级月考)下列各图是在CO2和O2的实验室制取、收集、验满以及性质验证的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图示,其中有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收集二氧化碳C.收集氧气并验满D.氧气性质验证2.(2019秋•江夏区月考)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图中固定玻璃管的仪器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装置的作用是收集二氧化碳B.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C.甲和乙两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D.甲处发生的是化合反应,乙处发生的是分解反应3.(2019秋•武昌区月考)为探究CuO和C反应的最佳质量比(忽略其它副反应),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1所示装置,取CuO和C的混合物17.2g,按不同的质量比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说明反应经结束②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③该反应中氧化铜发生了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④反应前后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变⑤CuO和C的最佳质量比对应图二中的b点⑥a点时,反应消耗的C的质量为9.2g,CuO的质量为8g:⑦c点对应的原固体中CuO和C的质量分别为17.2g、0gA.③⑤⑦B.①③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④⑦4.(2019•武汉模拟)如图,实验室提供下列盛有药品的装置可以证明某一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气体通过装置时均被完全吸收)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实验中装置Ⅰ中的现象是白色固体变成蓝色;②装置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置换反应;③装置Ⅳ用于证明二氧化碳气体;④实验时的装置连接依次是Ⅰ﹣Ⅳ﹣Ⅱ﹣Ⅳ;⑤若混合气体质量为1.36 g,装置Ⅰ反应前、后质量分别为m1和m2,装置Ⅱ反应前、后质量分别为n1和n2,则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质量为[1.36﹣m2+m1﹣7(n1﹣n2)/4]g。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3.点燃加热尾气的酒 精灯。
4.加热CuO。 5.停止加热CuO。 6.通入CO至装置冷却. 7.停止点燃精品课尾件 气。
• 注:①先通入CO一会儿 ,是为了防止玻璃管 内的空气没有排尽,加热时发生爆炸.
• ②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是为了 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为氧化铜.
• 总之:"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 也说“先通后点防爆炸,先熄后停防氧 化。”
• ③用酒精灯点燃是进行尾气处理:防止一 氧化碳污染空气,使人中毒.
• 注:此试验最好 应在通风橱中进行:防 止没除净的CO使人中毒
精品课件
三大还原剂还原氧化铜

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知识点的认识】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初中化学中三个非常重要的典型实验.它们的具体实验情况如下:1.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和.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3.操作及注意事项分别是:(1)碳还原氧化铜时,要把刚烘干的碳粉和氧化铜粉末要均匀混合后,平铺在试管底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有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在酒精灯的灯焰上最好加一个网罩(以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或者使用酒精喷灯来加热);实验结束时,要先撤出导气管,再移走并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内的粉末倒在纸上(防止石灰水倒吸到试管里,炸裂试管;也为了使粉末冷却,防止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反应后,先撤走并熄灭酒精灯,等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倒吸到玻璃管内,使其炸裂;也为了使固体冷却,防止刚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并且,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所以还要用点燃或收集的方法等来处理尾气.(3)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反应前,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有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其炸裂;同时,也有利于氢气在试管底部聚集参与反应),将氢气验纯后先通一段时间氢气,然后再加热(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净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与其中的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反应后,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及其中的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目的是为了使固体冷却,防止刚还原出来的铜再次被氧化).4.实验现象分别是:(1)碳还原氧化铜时,试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并且有气泡从中不断地溢出.(3)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试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亮红色,同时管口有水滴生成.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是______ ②是______(2)实验室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选用______装置收集.(3)实验室收集氢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和______.(4)装置B是实验室制取______和______的发生装置.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1)若装置A、B组合,可以制取和收集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若装置A、C组合,可以制取和收集的气体是______;若装置A、D组合,可以制取和收集的气体是______.(2)有的同学认为装置E可以代替装置B、C、D收集气体,欲收集具备下面性质的气体,应如何使用装置E?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进气口为______(填“a”或“b”,下同);(3)装置E还可以作为洗气瓶用于干燥某些气体,若干燥氧气,洗气瓶中应装入的试剂是______,进气口为______.下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