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新人教高中测试(一)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AH= + 1.9 kJ-moF1,说明金刚石具有的能量比石墨低B.已知H+(aq) + OH (aq)=H2O(l) A//=-57.4 kJ mol-1, 20 g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吋放出的热量大于28.7 kJC・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 moF1,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AH= —890.3 kJ-mol-1D.将0.5 mol N2和1.5 mol出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比仗),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AH=—38.6kJ molT【解析】A项,题给反应吸热,故金刚石能量比石墨高;C项,生成的H2O(g)不是稳定氧化物;D项,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0.5molN2和1.5 mol H2不能完全反应,故无法判断的数值。

【答案】B2.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Z(g)+2W(g), 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1 molL-^min-1,则上述反应中〃的值是( )A. 1B. 2C. 3D. 4【解析】由题意知z?(W) = 2 LxTmin=^*^ mol-L_I-min_1,根据斤:2=e(Z) : c(W)知= 1 O【答案】A3.(2015-北京高考)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表示0 "〃〃〃〃〃〃〃〃• 表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 和0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C ・CO 和0形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 状态I -状态III 表示CO 与O2反应的过程【解析】 A .状态1总能量为反应物总能量,状态m 总能量为生成物总能量,由图示 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目录(全部)

人教版高中化学目录(全部)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归纳与整理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归纳与整理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四节氨硝酸硫酸归纳与整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化学键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归纳与整理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归纳与整理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目录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归纳与整理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一节合金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归纳与整理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节爱护水资源第三节垃圾资源化归纳与整理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二目录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课题3 纯碱的生产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材料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课题1 化肥和农药课题2 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学品归纳与整理练习与实践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目录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第三节分子的性质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第三节金属晶体第四节离子晶体归纳与整理复习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目录绪言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归纳与整理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归纳与整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归纳与整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化学电源第三节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归纳与整理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目录引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4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1 脂肪烃2 芳香烃3 卤代烃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1 醇酚2 醛3 羧酸酯4 有机合成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1 油脂2 糖类3 蛋白质和核酸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1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2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3 功能高分子材料归纳与整理复习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六目录第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课题一实验化学起步课题二化学实验的绿色追求第二单元物质的获取课题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课题二物质的制备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课题一物质的检验课题二物质含量的测定第四单元研究型实验课题一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二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课题三综合实验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4章 电化学基础 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4章  电化学基础 测试题

第4章《电化学基础》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图1是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示意图。

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阴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A.n(Na+) B.n(Cl-) C.c(OH-) D.c(H+) 2.某科研小组利用甲醇燃料电池进行如下电解实验,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池中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CH3OH-6e-+8OH-=CO32-+6H2OB.甲池中消耗560mLO2(标准状况下),理上乙池Ag电极增重3.2g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D.丙池右侧Pt电极的电极反应式:Mg2++2H2O+2e-=Mg(OH)2↓+H2↑3.将含有0.4mol Cu(N03)2和0.3 mol KCl 的水溶液 1 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 0.1 mol Cu ,此时要将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溶液一样,可加入一定量的()A.CuCl2 B.CuO C.Cu(OH)2 D.CuCO34.对钢铁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比较,合理的是()A.负极反应不同B.正极反应相同C.析氢腐蚀更普遍D.都是电化学腐蚀5.铜锌原电池(如图,盐桥中含KCl)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为:Cu2++2e–=Cu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6.下列有关电化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解硫酸铜溶液,有一个电极为Al,其它三个电极均为C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方向:电极Ⅳ→→电极Ⅰ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Ⅱ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e-═Cu2+ 8.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A.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护B.轮船水线下的船体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C.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CuSO4溶液后速率增大D.镀锌铁比较耐用9.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10.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同步训练(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平衡》同步训练(1)

《化学平衡》同步训练(1)1.下列反应一般认为是不可逆反应的是() A.SO2溶于水B.H2与I2反应生成HIC.Cl2溶于水D.Na与H2O的反应2.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条件是()A.逆反应停止进行B.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C.正反应与逆反应停止进行D.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3.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g)+3H2(g)2NH3(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C.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N键形成4.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下列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 A.A(g)+B(g)C(g) B.A(g)+2B(g)3C(g)C.A(g)+B(g)C(g)+D(g) D.以上都达到平衡5.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O 22NO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不能说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B.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6.在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Y气体各2mol,发生可逆反应:X(g)+2Y(g)2Z(g),并达平衡,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Y的平衡浓度(单位:mol·L-1)表达式正确的是(式中S是对应区域的面积) ()A.2-S aob B.1-S aob C.2-S abdo D.1-S bod7.恒温恒容的情况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 D.A2、B2、AB的反应速率比为1:1:2的状态8.298k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92.4kJ/mol,在该温度下,取1mol N2和3mol H2放在密闭容器内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试题及答案电化学是高中化学选修四的重点学习内容,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多少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高中化学选修四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解析:该装置的左边是燃料电池,右边是电解池。

a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u极与电池正极连接,故为阳极;当铜片溶解了12.8 g 时,失去了电子12.8 g÷64 g/mol×2=0.4 mol,于是a极上O2得到电子也是0.4 mol,则消耗O2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答案:D2.解析:铁锅表面的油污用水刷洗掉后,铁直接与空气接触,而且铁锅刷洗后,表面有水,极易生锈;铁刀用凡士林涂抹后,使Fe与空气隔绝,可以减缓其生锈;铁器接触水,或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

答案:B3.解析:图中左边装置是以Zn、Cu为电极的原电池装置,该电池中,Zn极为负极,Cu极为正极,而右边为电解池,根据连接情况可以推知,X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X:4OH--4e-===2H2O+O2↑,Y:2H++2e-===H2↑,从而可得出答案应为A。

答案:A4.解析:A项,当银的化合物又变成单质银时可以变光亮。

B项,锌比铁活泼,所以镀层破损后仍与铁构成原电池做负极,铁被保护。

C 项,不锈钢不生锈是因为内部结构原因而具有强的耐腐蚀能力。

D项,要使地下输油钢管不生锈,应该与外加电源的负极相连。

答案:A5.解析:由电池总反应可知,Li失电子,做电池的负极,石墨做电池的正极,故B选项不正确;Li为碱金属,易与水发生反应:2Li+2H2O===2LiOH+H2↑,故A选项不正确;电池工作过程中,SOCl2被还原为S,故C选项不正确;由电池总反应式知,8 mol Li参与反应,可提供8 mol e-,同时在正极析出2 mol S,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高中化学《电化学基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电化学基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4)

化学:第四章《电化学基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4)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到两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60分)。

1.列关于化学电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锌锰干电池中碳棒为正极B.铅蓄电池中覆盖着PbO2的电极板是负极板C.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是通入氧气的那一极D.碱性锌锰干电池的比能量和储存时间比一般锌锰干电池高2.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电极为阴极B.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的两极肯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D.电解时电解池的阳极肯定是阴离子放电3.为了爱护地下钢管不受腐蚀,可使它与()A.直流电源负极相连B.铜板相连C.锡板相连D.直流电源正极相连4.依据下列事实,推断离子的氧化性依次为①A+B2+===A2++B②D+2H2O===D(OH)2+H2↑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 ()A.D2+>A2+>B2+>E2+ B.D2+>E2+>A2+>B2+C.E2+>B2+>A2+>D2+ D.A2+>B2+>D2+>E2+5.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油管道,在下列各种状况下,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A.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B.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中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D.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6.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需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缘由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7.电解含下列离子的水溶液,若阴极析出相等质量的物质,则消耗的电量最多的是()A.Ag+ B.Cu2+C.Na+ D.Hg2+8.下列改变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白铁(镀Zn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挡铁被氧化B.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快速被氧化形成爱护膜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色爱护层D.在铁与稀H2SO4反应时,加几滴CuSO4溶液,可加快H2的产生9.下列过程需通电后才能进行的是()A.电离 B.电解C.电化腐蚀 D.电泳10.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2CO3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则一段时间后()A.溶液的pH变大B.c(Na+)与c (CO32-)的比值变大C.溶液浓度变大,有晶体析出D.溶液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11.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B.金属腐蚀一般包括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C.纯的金属一般难以发生电化学腐蚀D.钢铁在酸性环境中会发生吸氢腐蚀12.银器的爱护主要是维持它的原貌,对于稍微腐蚀蒙有硫化银的银器,可将其和铝片一起接触浸泡在稀NaOH 溶液中,经肯定时间污迹消逝,取出后用水洗于净,再用软布或棉团擦光。

高考回归课本资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

高考回归课本资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

高考回归课本资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高考回归课本资料――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本“问题交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三、问题交流【思考与交流】建议非政府学生认真思考,作出答案,展开小组交流,然后与本章“概括与思索”展开对照,予以更正。

四、习题参照(一)参考答案1.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

例如1molh2(g)燃烧,生成1molh2o(g),其反应热δh=-241.8kj/mol。

2.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脱落,构成代莱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脱落须要稀释能量,新键构成须要释出能量。

当反应顺利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出来的能量比反应物稀释的能量小,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出来的能量比反应物稀释的能量大,反应物须要稀释能量就可以转变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二)补充习题1.以下观点不恰当的就是()。

a.放热反应不须要冷却即可出现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冷却,等待反应一出现即为暂停冷却,反应仍可持续展开,直到反应全然分解成崭新物质硫化亚铁。

该现象说明了()。

a.该反应就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就是放热反应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难以发生反应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4.以下关系式中恰当的就是a.a<c<0b.b>d>0c.2a=b<0d.2c=d>0参考答案1.a;2.b、c;3.c;4.c。

三、问题交流【思索与交流】书中已给出提示,但需要学生进一步举例说明。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例如 1 mol H2 (g)燃烧,生成 1 mol H2O(g), 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 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 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 ,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 ,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 运输; 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 成本高. 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 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 柱状图略.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 6. 公交车个人耗油和排出污染物量为私人车的1/5,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发展公交车更为合理.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1. C(s)+O2 (g) == CO2 (g) H=-393.5 kJ/mol 2.5 mol C 完全燃烧,H=2.5 mol×(-393.5 kJ/mol)=-983.8 kJ/mol 2. H2 (g)的燃烧热H=-285.8 kJ/mol 欲使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得到1 000 kJ 的热量,需要H2 1 000 kJ÷285.8 kJ/mol=3.5 mol 3. 设S 的燃烧热为H S(s)+O2 (g) == SO2 (g) 32 g/mol H 4g -37 kJ H=32 g/mol×(-37 kJ)÷4 g =-296 kJ/mol 4. 设CH4的燃烧热为H CH4 (g)+O2 (g) == CO2 (g)+2H2O(g) 16 g/mol H 1g -55.6 kJ H=16 g/mol×(-55.6 kJ)÷1 g =-889.6 kJ/mol 5. (1)求3.00 mol C2H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C2H2 (g)+5/2O2 (g) == 2CO2 (g)+H2O(l) 26 g/mol H 2.00 g -99.6 kJ H=26 g/mol×(-99.6 kJ)÷2.00 g =-1 294.8 kJ/mol Q=3.00 mol×(-1 294.8 kJ/mol)=-3 884.4 kJ≈-3 880 kJ (2)从4题已知CH4的燃烧热为-889.6 kJ/mol,与之相比,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C2H2放出的热量多. 6. 写出NH3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NH3 (g)+5/4O2 (g) == NO2 (g)+3/2H2O(g) 将题中(1)式乘以3/2,得: 3/2H2 (g)+3/4O2 (g) == 3/2H2O(g) 3/2H1=3/2×(-241.8 kJ/mol) =-362.7 kJ/mol 将题中(2)式照写: 1/2N2 (g)+O2 (g) == NO2 (g) H2=+33.9 kJ/mol 将题中(3)式反写,得NH3 (g) == 1/2N2 (g)+3/2H2 (g) -H3=46.0 kJ/mol 再将改写后的3式相加,得: 2 7. 已知1 kg 人体脂肪储存32 200 kJ 能量,行走1 km 消耗170 kJ,求每天行走5 km,1年因此而消耗的脂肪量: 170 kJ/km×5 km/d×365 d÷32 200 kJ/kg=9.64 kg 8. 此人脂肪储存的能量为4.2×105 kJ.快速奔跑1 km 要消耗420 kJ 能量,此人脂肪可以维持奔跑的距离为:4.2×105 kJ÷420 kJ/km=1 000 km 9. 1 t 煤燃烧放热2.9×107 kJ 50 t 水由20 ℃升温至100 ℃,温差100 ℃-20 ℃=80 ℃,此时需吸热: 50×103 kg×80 ℃×4.184 kJ/(kg℃)=1.673 6×107 kJ 锅炉的热效率=(1.673 6×107 kJ÷2.9×107 kJ)×100% =57.7% 10. 各种塑料可回收的能量分别是: 耐纶5 m3×4.2×104 kJ/m3=21×104 kJ 聚氯乙烯50 m3×1.6×104 kJ/m3=80×104 kJ 丙烯酸类塑料 5 m3×1.8×104kJ/m3=9×104 kJ 聚丙烯40 m3×1.5×104 kJ/m3=60×104 kJ 将回收的以上塑料加工成燃料,可回收能量为21×104 kJ+80×104 kJ+9×104 kJ+60×104 kJ=170×104 kJ=1.7×106 kJ 3 第二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1. 略. 2. 1:3:2. 3. (1)A; (2)C; (3)B. 4. D. 5. A.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 (1)加快.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大. (2)没有加快.通入N2后,容器内的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容器承受的压强增大,但反应物的浓度(或其分压)没有增大,反应速率不能增大. (3)降低.由于加入了N2,要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就必须使容器的容积加大,造成H2和I2蒸气的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小. (4)不变.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反应物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反应速率不变. (5)加快.提高温度,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2.A.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成千上万倍地提高反应速率,使得缓慢发生的反应2CO+2NO== N2+2CO2迅速进行.给导出的汽车尾气再加压,升温的想法不合乎实际. 第三节化学平衡1.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 2. 3.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浓度,温度,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有变化的反应) ,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不能使. 4. (1)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不能完全化合生成2 mol NH3,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92.4 kJ. (2)适当降低温度,增大压强. 5. B; 6. C;7. C; 8. C. 9. 设:CO 的消耗浓度为x.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 铵盐溶解常常是吸热的,但它们都能在水中自发地溶解.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彼此不 4 发生反应的气体依次通入到同一个密闭容器中,它们能自发地混合均匀. 2. 在封闭体系中焓减和熵增的反应是容易自发发生的.在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时不能只根据焓变ΔH<0或熵增中的一项就得出结论,而是要全面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5 第三单元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1. 2. 氨水中存在的粒子:NH3H2O,NH4+,OH氯水中存在的粒子:Cl2,Cl-,H+,ClO3. (1) 错.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因此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二者的浓度及强电解质的溶解性有关. (2) 错.酸与碱反应生成盐,所需碱的量只与酸的物质的量有关,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 +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H . (3) 错.一水合氨是弱碱,在水溶液中是部分电离的,其电离平衡受氨水浓度的影响,浓溶- 液的电离程度低于稀溶液.因此氨水稀释一倍时,其OH 浓度降低不到一半. + (4) 错.醋酸中的氢没有全部电离为H . ※(5) 错.此题涉及水解较复杂,不要求学生考虑水解. 4(1) 不变.一定温度下,该比值为常数——平衡常数. - (2) 4.18×10 4 mol/L 5. (1) 略; (2) 木头中的电解质杂质溶于水中,使其具有了导电性.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 ③③③③;③③③③. 2. NH+4,OH-,NH3H2O,H+. 3. C;4A;5D;6D;7A;8A,D. 9. 注:不同品牌的同类物品,其相应的pH 可能不尽相同. 10. 6 11. 图略.(1) 酸性(2) 10, 1×10-4 (3) 9 mL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1. D; 2. B;3. C; 4. D. + 5. 乙,如果是弱酸,所生成的盐电离出的A-会部分地与水电离出的H 结合成HA,则c(A - + )≠c(M ) . - + - - 3+ 6. >,Al +2SO42 +2Ba2 +4OH = 2BaSO4↓+AlO2 +2H2O; + - + - =,2Al3 +3SO42 +3Ba2 +6OH = 3BaSO4↓+2Al(OH)3↓ - - - + - 7. CO32 +H2O=HCO3 +OH , Ca2 +CO32 =CaCO3↓ - - 8. Na2CO3溶液的pH>NaHCO3溶液的pH,因为由HCO3 电离成CO32 比由H2CO3电离成- HCO3 更难,即Na2CO3与NaHCO3是更弱的弱酸盐,所以水解程度会大一些. 9. (1) SOCl2 +H2O SO2↑+ 2HCl↑ (2) AlCl3溶液易发生水解,AlCl36 H2O 与SOCl2混合加热,SOCl2与AlCl36 H2O 中的结晶水作用,生成无水AlCl3及SO2和HCl 气体. ,加氨水可中和水解反应生成的HCl,以10. 加水的效果是增加水解反应的反应物c(SbCl3) + 减少生成物c(H ) ,两项操作的作用都是使化学平衡向水解反应的方向移动. ※11. 受热时,MgCl26H2O 水解反应的生成物HCl 逸出反应体系,相当于不断减少可逆反应的生成物,从而可使平衡不断向水解反应方向移动;MgSO47H2O 没有类似可促进水解反应进行的情况.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1. 文字描述略. 2. C; 3. D; 4. C. 7 5. (1) S2 与H 作用生成的H2S 气体会逸出反应体系,使FeS 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2) 硫酸钙也难溶于水,因此向碳酸钙中加硫酸是沉淀转化的问题,但硫酸钙的溶解度大于+ 碳酸钙,转化不能实现.醋酸钙溶于水,且醋酸提供的H 与碳酸钙沉淀溶解平衡中的CO32作用,可生成CO2逸出反应体系,使其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3) 硫酸溶液中的SO42-对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有促进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的作用. 6. 略. - + 8 第四单元第一节原电池 1. 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氧化反应,负极;还原反应,正极. 2. 铜,Cu-2e == Cu ;银,Ag +e == Ag. 3. a,c,d,b. 4. B; 5. B,D. 2+ + - 图4-2锌铁原电池装置6. 装置如图4-2所示. 负极:Zn-2e == Zn 2+ 2+ 正极:Fe +2e == Fe 第二节化学电源1. A; 2. C; 3. C. 4. 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Pb(s)+SO4 (aq)-2e == PbSO4(s) 正极:PbO2 (s)+4H (aq)+SO4 (aq)+2e == PbSO4 (s)+2H2O(l) 铅蓄电池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如下: + 22- 9 阴极:PbSO4 (s)+2e == Pb(s)+SO4 (aq) 阳极:PbSO4 (s)+2H2O(l)-2e == PbO2(s)+4H (aq)+SO4 (aq) 总反应方程式: + 2- - 2- 第三节电解池1. A; 2. D. 3.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池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例如锌铜原电池,在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称为负极,在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称为正极. 负极:Zn-2e == Zn (氧化反应) 正极:Cu +2e == Cu(还原反应) 电子通过外电路由负极流向正极. 电解池:以CuCl2溶液的电解装置为例.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做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阴极. 阳极:2Cl -2e == Cl2↑(氧化反应) 阴极:Cu +2e == Cu(还原反应) 电子通过外电路由阳极流向阴极. 4. 电镀是把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把镀层金属作阳极,电解精炼铜是把纯铜板作阴极,粗铜板作阳极, 通过类似电镀的方法把铜电镀到纯铜板上去, 而粗铜中的杂质留在阳极泥或电解液中,从而达到精炼铜的目的.其电极主要反应如下: 阳极(粗铜) :Cu-2e == Cu (氧化反应) 阴极(纯铜) :Cu +2e == Cu(还原反应) 补充:若粗铜中含有锌,镍,银,金等杂质,则在阳极锌,镍等比铜活泼的金属也会被氧化: 阳极(粗铜) :Zn-2e = Zn 2+ 2+ 2+ 2+ 2+ 2+ 10 Ni—2e = Ni - 2+ 由于附着在粗铜片上银,金等金属杂质不如铜活泼,不会在阳极被氧化,所以当铜氧化后,这些微小的杂质颗粒就会掉进电解质溶液中,沉积在阳极附近(即"阳极泥",成为提炼贵重金属的原料) . 在阴极,电解质溶液中Zn 和Ni 的氧化性又不如Cu 强,难以在阴极获得电子被还原, 故Zn 和Ni 被滞留在溶液中.因此,在阴极只有Cu 被还原并沉积在纯铜片上,从而达到了通过精炼提纯铜的目的. 5.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反应式为: 阳极:2Cl -2e == Cl2↑(氧化反应) 阴极:2H +2e == H2↑(还原反应) 或阴极:2H2O+2e == H2↑+2OH (还原反应) 总反应:2NaCl+2H2O == 2NaOH+H2↑+Cl2↑ 在阴极析出 1. 42 L H2,同时在阳极也析出1.42 L Cl2. 6. 依题意,电解XCl2溶液时发生了如下变化: + 2+ 2+ 2+ 2+ 2+ 2+ M(X)=3.2 g×22.4 L/(1 mol×1.12 L)=64 g/mol 即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 又因为2Cl - 2e == Cl2↑ 2 mol n(e ) - 22.4L 1.12L n(e )=2 mol×1.12 L/22.4 L=0.1 mol 即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有0.1 mol.11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1. 负极; Fe-2e- == Fe2+; 正极; 析氢腐蚀: ++2e- == H2↑, 2H 析氧腐蚀: 2O+O2+4e- == 4OH2H 2. (1)电化腐蚀,铁和铁中的杂质碳以及残留盐溶液形成了原电池. (2)提示:主要是析氧腐蚀.2Fe-4e- == 2Fe2+;2H2O+O2+4e- == 4OHFe2++2OH- == Fe(OH)2,4Fe(OH) 2+O2+2H2O == 4Fe(OH) 3 3. C; 4. B,D; 5. A,C; 6. A,D. 7. 金属跟接触到的干燥气体(如O2,Cl2,SO2)或非电解质液体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叫做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而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金属腐蚀造成的危害甚大,它能使仪表失灵,机器设备报废,桥梁,建筑物坍塌,给社会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8. 当钢铁的表面有一层水膜时,水中溶解有电解质,它跟钢铁中的铁和少量的碳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些原电池里,铁是负极,碳是正极.电解质溶液的H+在正极放电,放出H2,因此这样的电化腐蚀叫做析氢腐蚀. 如果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酸性很弱或呈中性, 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此时就会发生吸氧腐蚀,其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2Fe-4e- == 2Fe2+ 正极:2H2O+O2+4e- == 4OH- 总反应:2Fe+2H2O+O2 == 2Fe(OH) 2 9. 镀锌铁板更耐腐蚀.当镀锌铁板出现划痕时,暴露出来的铁将与锌形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且锌为负极,铁为正极,故铁板上的镀锌层将先被腐蚀,镀锌层腐蚀完后才腐蚀铁板本身.镀锡铁板如有划痕,锡将成为原电池的正极,铁为负极,这样就会加速铁的腐蚀. 可设计如下实验: 取有划痕的镀锌铁片和镀锡铁片各一块, 放在经过酸化的食盐水中浸泡一会儿, 取出静置一段时间,即可见到镀锡铁片表面较快出现锈斑,而镀锌铁片没有锈斑.即说明上述推测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化学新人教版选修4 测试题(一)说明: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i:28 S:32Cl:35.5 Na:23 Al:27 Cu:64 Ag:108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电源供给0.2mol电子时,停止通电。

若此溶液体积为2L,则所得电解液的pH是( )A.1 B.8 C.13 D.142.为探索月球上是否有生命痕迹,科学家用氘盐酸(DCl)和重水(D2O)溶液处理月球上某岩石样品,若电解这种氘盐酸,在阳极上放出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同),同时在另一极放出气体的量为( )A.560mL B.1120mLC.0.1g D.0.2g3.将等体积的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0.10mol/L的盐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12.0,则氢氧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03 mol/LB.0.3mol/LC.0.06mol/LD.0.12mol/L4.25℃时,下列各溶液中[H+]最小的是( )A.C(H+)=1×10-5mol/LB.pH=8的溶液C.稀释1mL,1mol/L NaOH溶液到1L后所得溶液。

D.0.11 mol/LNaOH溶液跟等体积0.05mol/L H2SO4溶液的混合液5.把80mL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120mL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为2。

如果混合前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 )A.0.5mol/LB.0.1mol/LC.0.05mol/LD.1mol/L6.因发生电极反应,直接破坏了该电极附近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电解氯化铜溶液时的阴极B.铜铁原电池的负极(硫酸溶液为电解质)C.电解食盐水时的阴极D.铁片上镀锌时的阴极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水分子外,不存在其他分子的是( )A.KHSB.HNO3C.NaFD.H2PO48.下列溶液中,含离子数目最多的是( )A.30mL 0.lmol/L的AlCl3B.10mL 0.2mol/L的CaCl2C.30mL 0.2mol/L的CH3COOHD.40mL 冰醋酸9.现有0.01mol/L的下列溶液:①CH3COOH②NaHCO3③NaHSO4④KOH⑤H2SO4按pH 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⑤③①②④B.③⑤①②④C.⑤②③①④D.④②①③⑤10.在一种一元碱ROH的溶液中,加入一种一元酸HA溶液,当反应后溶液呈现中性,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的一元酸HA过量B.生成的盐RA不能发生水解C.加入的酸与碱的物质的量相等D.反应后溶液中C(A-)=C(R+)11.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A.含有H+离子的溶液B.酚酞显无色的溶液C.C(OH-)<C(H+)的溶液D.pH小于7的溶液12.如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④>②>①>③B.②>①>③>④C.④>②>③>①D.③>②>④>①13.在铁制品上镀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B.铂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C.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D.锌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14.用铂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盐的水溶液,当消耗相同电量时,在阴极上析出的金属质量最大且溶液pH减小的是( )A.CuCl2 B.KClC.CuSO4 D.Al(NO3)315.在盐类发生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B.水的电离度逐渐增大.C.溶液的pH发生改变D.没有中和反应发生16.把两片铂片插入200g10%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当阳极析出0.16g气体时,CuSO4溶液的质量分数(消耗水的量忽略不计)是( )A.92.37%B.9.2%C.50%D.25%17.常温下,将pH=2的酸溶液和pH=12的苛性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则溶液中( ) A.pH=7B.pH≥7C.pH≤7D.C(H+)·C(OH-)=10-14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9分)二、填空题:(共36分)18.pH的大小,可用来表示溶液的______的强弱。

溶液的______性越强,pH越大;溶液的______性越强,pH越小。

溶液中H+或OH-离子浓度______1mol/L时,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而直接用______表示。

测定溶液pH通常可用pH试纸,它是用______混合溶液浸制而成。

若精确测定溶液pH,则应用______。

19.在10mLpH=4的盐酸中加水,稀释到100mL时,溶液pH为______;若加水稀释到1000mL 时,溶液pH为______;若加水稀释到10000L时,溶液pH______。

20.酸雨主要是燃烧含硫燃料时,释放SO2造成的,现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某份雨水的pH数据如下:测试时间(H):0 1 2 3 4雨水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请说明在测定的时间里,雨水样品pH变小的原因。

21.试用水解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漂白粉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会增强漂白效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2.明矾水溶液呈____性,原因是____;小苏打水溶液呈____性,原因是____.把上述两溶液混合后呈现的现象有____,反应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23.如图,在银圈和铁圈的联接处吊着一个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然后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

(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氯碱厂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NaOH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依据上图,完成下列填空:(1)在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溶液pH______(选填:不变、升高或下降)。

(2)工业食盐含Ca2+、Mg2+等杂质,精制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钡试剂可以是______(选填:a、b、c)a.Ba(OH)2b.Ba(NO3)2c.BaCl2______(选填:a、b、c)a.先加NaOH,后加NaCO3,再加钡试剂b.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c.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5)脱盐工序中利用NaOH和NaCl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______、冷却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NaCl。

(6)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2与NaOH反应;采用无隔膜电解冷的食盐水时,Cl2与NaOH充分接触,产物仅是NaClO和H2,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三、计算题:(共13分)25.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今若制得Cl2 0.050mol,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多少?26.称取4.99g胆矾晶体溶于水制成100g溶液,并将所得溶液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得阴极增重0.254g.问此时:(1)阳极上一共产生了多少体积气体(标准状况)?(2)留下的电解质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51分)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C BD C D C C B A A D C A A C C B C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9分)二、填空题:18.酸碱性;碱;酸;大于;.C(H+)或C(OH-)的大小;多种指示剂;pH计。

19.5;6;接近7并小于7。

20.SO2溶于雨水生成H2SO3,H2SO3可被空气中O2缓慢氧化成H2SO4,这样就由弱酸变为了强酸,C(H+)增大,所以pH变小。

21.Ca(ClO)2水解:ClO-+H2O HClO+OH-,加少量醋酸会中和OH-,使水解平衡向产生HClO的方向移动,从而增加了漂白粉的漂白作用。

22.酸;Al3++3H2O Al(OH)3+3H+;碱;有白色沉淀产生和无色气体放出;23.(1)银圈表面析出红色固体,银圈向下倾斜。

(2)加入CuSO4后,形成原电池,Fe溶解,铁圈减轻,Cu2+在银圈上得电子,沉积在银圈表面,使银圈质量增重。

24.(1)2Cl--2e→Cl2升高(2)Ca2++CO32-→CaCO3↓,Mg2++2OH-→Mg(OH)2↓(3)a、c(4)b、c(5)蒸发;过滤Cl2+2NaOH→NaCl+NaClO+H2O三、计算题:25.解:电解池中阳极区的电极反应为:根据串联电路中,各极的电子得失守恒关系得至少需硫酸0.10mol26. (1)44.8 mL(2)2.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