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专项复习生命的基础——蛋白质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1)练习苏教版

合集下载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作业设计方案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作业设计方案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蛋白质相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认识到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作业类型1、书面作业(1)知识梳理:要求学生以图表或提纲的形式,总结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结构层次和主要功能。

(2)概念辨析:给出一些关于蛋白质的易混淆概念,如氨基酸的种类、肽键的形成等,让学生进行判断和解释。

(3)案例分析:提供一些与蛋白质相关的疾病案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让学生分析疾病的成因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2、实践作业(1)实验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如蛋白质的沉淀和溶解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2)模型制作:要求学生用材料(如彩泥、卡纸等)制作蛋白质的结构模型,加深对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理解。

3、拓展作业(1)文献调研:让学生查阅相关的科学文献,了解蛋白质在最新科研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撰写一篇简短的综述。

(2)科普宣传:鼓励学生以蛋白质为主题,制作一份科普手抄报或科普小视频,向家人或同学普及蛋白质的知识。

三、作业难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作业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

1、基础层次:主要涵盖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如氨基酸的结构、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等,适合学习较困难的学生。

2、提高层次:包括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关系的深入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如分析蛋白质变性的原因和影响,适合大多数学生。

3、拓展层次:涉及蛋白质的前沿研究和应用,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探讨蛋白质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前景,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

四、作业时间安排1、书面作业:安排在课堂学习后的当天或第二天完成,预计花费1 2 小时。

2、实践作业:可以在周末或假期进行,实验探究约 2 3 小时,模型制作约 3 4 小时。

3、拓展作业:给学生 1 2 周的时间完成,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

高中化学选修一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高中化学选修一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颜色反应:(遇HNO3变黄) 灼烧;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随堂检测:
1、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的 是 ( A) A、苯丙氨酸 B、纤维素 C、糖类 D、汽油 2、下列变化肯定不可逆的是 A、盐析 B、溶解 C、电离 D、蛋白质的变性 (D )
3、农业上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由硫酸铜和生石灰制 成) ,它能防治植物病毒的原因是: (D ) A、硫酸铜使菌体蛋白质盐析 B、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水解 C、菌体蛋白质溶解于波尔多液 D、铜离子和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变性。
复习:
1、蛋白质组成元素有哪些? C、H、O、N及其少量的S属于天然有机高分 子化合物。 2、构成蛋白质基本单元是什么? 氨基酸
3、蛋白质是怎样形成的?
由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4、氨基酸结构中的官能团有哪些?
—COOH 羧基——酸性 —NH2 氨基——碱性 化学性质:氨基酸具有两性,与酸和碱都能反应生成盐
(2)酒精消毒: 酒精渗透到细菌体内,使细菌蛋白质凝固 (3)鲜奶解毒: 不慎误食了重金属离 子,应立即喝大量牛 奶(鸡蛋清)缓解毒 性,以减少人体蛋白 中毒的程度 蛋白质变性后有什么特点 资 • 熟食利于消化吸收 料 卡 • 使食物产生香味 片 • 提供一些特殊风味,如 松花蛋、豆腐、奶酪等
• 延长保存期
二.蛋白质的性质
1、蛋白质具有两性
蛋白质具有两性:既能和酸反应, 又能和碱反应.
官能团:—NH2(碱性)、—COOH(酸性)
2、溶解性:
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有的能溶于水,如鸡蛋白; 有的难溶于水,如丝、毛等。
3、蛋白质水解 蛋白质
酶、酸、碱 水解
氨基酸
4、盐析
实验1-2 在盛有鸡蛋清的试管里,缓慢地加入饱和(NH4)2SO4 或 Na2SO4溶液,观察沉淀析出。然后把少量有沉淀 的液体加入到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沉淀是否 溶解。 现象: 蛋白质在(NH4)2SO4溶液中凝聚析出,但加水后沉 淀又溶解

【最新】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课件: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最新】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课件: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5.颜色反应 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遇浓硝酸产生黄色物质。 6.灼烧气味 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三、盐析和渗析的比较 项目 盐析
渗析 利用半透膜使离子或分 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 含义 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出 而使溶解的物质析出的过程 来的操作 胶体微粒直径大于溶液 无机盐可以降低分散系中分散 原理 中各离子或分子的直径 质的溶解度而使分散质析出 而不能透过半透膜 ①加浓(NH4)2SO4 溶液使蛋白质 凝聚 淀粉溶液中混有 NaCl,可 实例 ②皂化反应中加入饱和 NaCl 溶 用半透膜除去杂质 NaCl 液,使高级脂肪酸盐析出
(1)水解原理:
+
(2)水解过程: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3.盐析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如(NH4)2SO4、Na2SO4等] 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 (1)析出的蛋白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盐 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利用这个性质,可以采用多次盐析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 4.变性 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不可逆的凝固,凝固后不能在水中溶解, 这种变化叫做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过程,蛋白质变性后,不仅失 去了原有的可溶性,同时失去了生理活性。 5.颜色反应 某些蛋白质遇浓硝酸颜色变黄。可用来鉴别蛋白质。




3.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1)多个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结合形成肽链。 (2)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可含一条或多条肽链。 (3)肽链中或肽链间以氢键结合,形成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 从分子结构看,多肽和蛋白质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说,相 对分子质量小于10 000的叫做多肽,而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为蛋白 质。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的相互关系: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一章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作业 (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一章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作业 (1)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溶液里加(NH4)2SO4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B.在豆浆中加少量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C.蛋白质在人体中发生了水解反应,水解最终产物是尿素D.任何结构的蛋白质遇到浓HNO3都会变成黄色2.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A.甲醛溶液B.饱和Na2SO4溶液C.浓硝酸D.稀CuSO4溶液3.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蛋白质和糖类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②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运输氧气,缺铁会患坏血病;③淀粉、蛋白质、油脂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④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⑤蔬菜、水果和粗粮等都含有较多的纤维素.A.①②③④B.只有②④⑤C.只有④⑤D.只有②③⑤4.某洗衣粉不仅能除去汗渍,而且有较强的除去血渍、奶渍等污物的能力,这是因为该洗衣粉中加入了()A.食盐B.淀粉酶C.蛋白酶D.酒精5.下列关于甘氨酸(H2N﹣CH2﹣COOH)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酸性,没有碱性B.只有碱性,没有酸性C.既有酸性,又有碱性D.既没有酸性,又没有碱性6.关于蛋白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H4)2SO4浓溶液,会使其变性C.天然蛋白质仅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D.氨基酸和蛋白质都是只能和碱反应的酸性物质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大的蛋白质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C.高温或重金属盐能降低酶的活性D.酶只有在强酸或强碱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8.关于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氨基酸的结构中都含有氨基和羧基B.人体内氨基酸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尿素C.人体内所有氨基酸都可以相互转化D.两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二肽9.酶是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特性,酶又是生物制造出来的催化剂,能在许多有机反应中发挥作用,如图表示温度t与反应速度v的关系曲线中,有酶参加的是()A.​B.​C.​D.​10.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种类很多,它们都能溶解于水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盐酸,颜色变黄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将变性二、填空题(共4题;共17分)11.蛋白质缺乏是可以致命的.人体内蛋白质约占体重的16%.一个体重为60kg的人,体内含有10~11kg 的蛋白质.如果人体丢失体内20%以上的蛋白质,生命活动有可能会被迫停止.常见的蛋白质缺乏症表现为代谢下降,生命变得脆弱易病.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与它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一部分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糖或脂类物质,以满足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部分则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①蛋白质分子中主要含有________四种元素.②蛋白质水解最终得到________.③蛋白质溶液遇到浓的硫酸铵等无机盐溶液,会析出沉淀;再加适量水后,蛋白质重新溶解,仍然具有原来的活性.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④人体中共有二十多种氨基酸,其中有几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由食物获得,称为________氨基酸.12.(1)在盛有鸡蛋白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H4)2SO4浓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________.继续加水时,沉淀会________,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2)在盛有鸡蛋白的溶液的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蛋白质会发生性质的改变而凝结起来,这种作用叫做________,继续加水时,________恢复为原蛋白质.13.(1)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石,氮基酸分子中的氨基(﹣NH2)显碱性.氢基酸往往形成一种两性离子,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方框内所表示的离子(1)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2)谷氨酸的一钠盐()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当前我国生产味精主要采用淀粉发酵法,其中第一步是使淀粉水解为单糖.①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②实验室中检验淀粉水解产物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a.NaOH溶液、氨水、AgNO3溶液b.H2SO4溶液、氨水、AgNO3溶液c.NaOH溶液、CuSO4溶液d.H2SO4溶液、CuSO4溶液(3)“沙伦逊甲醛酶定法”用于测定味精中谷氨酸一钠盐的含量.将一定质量味精样品溶于水,再向溶液中加入36%甲醛溶液,反应为﹣NH2+HCHO→﹣N=CH2+H2O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进行滴定.上述测定过程中加入甲醛的目的是________.(4)味精中常含食盐,两同学分别设计甲、乙两种方案测定味精中NaCl的含量.①甲方案:取一定质量味精样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________(填缺少的步骤),称量沉淀质量,重复实验3次.②乙方案:已知AgSCN是难溶于水的沉淀a取m g味精溶于水,加入过量浓度为c1mol•L﹣1的AgNO3溶液,再加入少量________(填可能的化学式)溶液作指示剂,用浓度为c2mol•L﹣1的NH4SCN溶液进行滴定,当溶液变为红色时,达到滴定终点.设测定过程中所消耗的AgNO3溶液和NH4SCN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mL 和V2mL,则该味精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14.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在鸡蛋、蔬菜、花生油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该消毒液无色,对某些有色物质具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填“KMnO4”或“NaClO”).三、综合题(共2题;共8分)15.下列是某蛋白质的结构片段(1)上述蛋白质结构片段的水解产物中不属于α﹣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2)上述蛋白质结构片段水解后的氨基酸中,某氨基酸碳氢原子数比值最大.①该氨基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②该氨基酸两分子缩合形成环状结构物质的分子式为________③该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硝基化合物且苯环上只有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3)已知上述蛋白质结构片段的化学式量为364,则水解生成的各种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________16.含有氨基(—NH2)的化合物通常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

高考化学蛋白质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蛋白质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蛋白质知识点总结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对于高考化学的相关考点,蛋白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综合总结高考化学中关于蛋白质的知识点,从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到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连接而成的链状分子,其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1. 一级结构:一级结构指的是蛋白质链上的氨基酸序列,也就是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线性链状结构。

2. 二级结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链的局部区域的折叠方式,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和β-折叠。

3. 三级结构:三级结构是指整个蛋白质链的立体构象,包括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局部结构等。

4. 四级结构:四级结构是指由多个蛋白质链以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蛋白质复合物,如纤维蛋白。

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对于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蛋白质的功能1. 结构功能:蛋白质在细胞结构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组织功能,如肌肉蛋白、细胞膜蛋白等。

2. 生物催化功能:蛋白质酶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参与了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

3. 运输功能:血红蛋白是一种在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蛋白质,可以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各组织。

4. 免疫功能:抗体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蛋白质,能够识别并清除体内的外来入侵物质。

5. 调节功能:某些蛋白质具有调节细胞内外的信号传导和代谢,如激素和酶等。

以上是蛋白质常见的功能和作用,了解其功能对于理解生物过程、细胞功能以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1. 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是基因控制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

首先,DNA序列会被转录成RNA分子,然后RNA分子通过翻译过程合成出蛋白质。

2. 蛋白质的降解:蛋白质降解是一个常见的生物过程,可以通过质体内溶酶体和细胞质内蛋白酶等酶系统进行。

蛋白质降解的产物可以用于新蛋白质的合成或者提供能量。

了解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对于深入理解生物体的代谢以及蛋白质功能和稳态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考化学复习-课件-生命的基础——蛋白质1

高考化学复习-课件-生命的基础——蛋白质1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
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和 蛋白质分子在二级结 每一个三级结构的多 多肽链卷曲盘旋和折 排列顺序为一级结构 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 肽链称为亚基,亚基 叠的空间结构为二级 ,即形成多肽链 曲折叠形成三级结构 的立体排布、亚基间 结构(螺旋结构)。 的相互作用为四级结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二)

2.氨基酸的性质 ⑴ 氨基酸的两性 氨基是碱性基团: -NH2+H+→ -NH3+

羧基是酸性基团: -COOH+OH- →-COO-+H2O
写出甘氨酸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三)

2.氨基酸的性质 ⑵成肽反应
水解 肽 键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 蛋白质(一)
什么是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C、H、O、N及少量的S 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构成生命的基 础。
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氨基酸组成了蛋白质
蛋白质
酶、酸、碱
水解
氨基酸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恩格斯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氨基酸的结构


羧酸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称为氨基酸。
NH2
谷氨酸
中学化学中常见氨基酸
H2C -CH-COOH α-氨基苯丙酸 NH2 (苯丙氨酸)
氨基酸的通式
H — —
R1-C-COOH 羧基——酸性
NH2 氨基——碱性 ∴氨基酸既是酸,又是碱,
具有两性。是两性化合物
已知的两性化合物有: Al(OH)3, Al2O3, 氨基酸

蛋白质的结构高三知识点

蛋白质的结构高三知识点

蛋白质的结构高三知识点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基础物质,具有多种功能。

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对于深入理解其功能和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的结构,包括蛋白质的组成、一级到四级结构以及蛋白质的折叠。

一、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

常见的氨基酸有20种,它们可以通过肽键连接起来形成蛋白质的线性链。

每个氨基酸分子由一个羧基(COOH)和一个氨基(NH2)组成,其中羧基与氨基通过肽键相连,形成肽链。

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的是氨基酸在蛋白质中的线性顺序。

不同的蛋白质由不同的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特性和功能。

例如,胰岛素和溶血素就是由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功能。

三、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氨基酸之间的空间排列方式。

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和β-折叠。

α-螺旋是一种右旋的螺旋结构,通常由氢键连接每一个氨基酸与其相邻的第四个氨基酸,形成稳定的螺旋结构。

β-折叠是由相邻的氨基酸链的平行或反平行片段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构。

四、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由一级和二级结构共同决定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决定了其独特的折叠方式和功能。

有时,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也会包含一些非氨基酸成分,如金属离子和辅因子,它们能够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五、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由多个蛋白质链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物。

有些蛋白质由多个单独的蛋白质链组成,这些链可以通过非共价作用力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

复合物的形成使蛋白质的功能得以进一步扩展和调控。

六、蛋白质的折叠蛋白质的折叠是指线性的氨基酸链在特定条件下从无序状态逐渐转变为稳定的三维空间结构的过程。

折叠使得蛋白质能够在细胞中发挥特定的功能。

蛋白质折叠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和离子浓度等。

结论蛋白质的结构对于其功能和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蛋白质的组成、一级到四级结构以及蛋白质的折叠过程。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①第1单元第03讲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①第1单元第03讲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03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考点一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知|识|链|接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及其种类(1)组成元素:C、H、O、N,有的还含有P、S等.(2)结构特点①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每个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②氨基和羧基的连接位置: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③氨基酸不同的决定因素:R基的不同。

(3)种类:约20种.错误!错误!2.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1)二肽的形成过程①过程a名称:脱水缩合,场所为核糖体.②物质b名称:二肽。

③结构c名称:肽键,其结构简式为:—NH—CO-(或—CO—NH-).④H2O中各元素的H来自—COOH和—NH2,O来自—COOH。

⑤多个氨基酸发生脱水缩合,产物名称为多肽.(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氨基酸错误!多肽错误!蛋白质(3)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②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3.蛋白质的功能(连线)深度思考1.评价蛋白质食品营养价值主要依据是什么?提示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2.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后已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吗?提示对分泌蛋白来说不具有,还需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和修饰。

3.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提示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题|组|微|练题组一氨基酸的种类与缩合反应1.在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

若将其中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缩合成化合物,则其中含有的氨基、羧基、肽键的数目依次是()①NH2-CH2-COOH②NH2-CH2-CH2OHA.3、3、2 B.4、3、3C.2、2、2 D.3、4、2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把属于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挑选出来。

由于②没有羧基,④氨基和羧基没有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所以它们不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①③⑤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它们脱水缩合后形成三肽,由于③氨基酸R基上有1个羧基,⑤氨基酸R基上有1个氨基,因此三肽中有氨基2个,羧基2个,肽键2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1.约翰·芬恩(John fenun)等三位科学家因在蛋白质等大分子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0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失去生理活性
B.蛋白质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溶液中加入CuSO4可产生盐析现象
D.蚕丝、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2.脂肪、淀粉、蛋白质被称为人类的三大营养物质,它们的共同性质是都与水发生________反应。

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
________反应,生成________,它被人体吸收后,重新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________,人体内各组织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后主要生成________排出体外。

3.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淀粉
B 纤维素
C 油脂
D 蛋白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5.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8000,已知其中含铁0.33%,则平均每个血红蛋白的分子中铁原子的数目约为()
A.5 B、4 C、3 D、2.408×1024
6.下列有关物质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无色溶液喷向酒精喷灯,发现酒精喷灯的火焰变成黄色,说明该无色溶液为钠盐溶液B.将少量玉米糊滴入试管中,再滴入几滴碘水,发现溶液变蓝色,说明玉米糊中含有淀粉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几滴FeCl3溶液,若无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KSCN D.取一小片未知动物的皮革,滴几滴浓硝酸后,发现皮革没有变黄色,说明该皮革中不含蛋白质
7.食物是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支柱. 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袋上的说明:
从该说明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 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富含蛋白质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含油脂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含维生素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三大热能营养素中,为人体提供的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A.糖类、蛋白质、脂肪
B.脂肪、糖类、蛋白质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脂肪、蛋白质、糖类
9.下列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米汤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B.用食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积存的水垢
C.用纯碱(Na2CO3)溶液洗涤沾有油污的器具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分化纤织物与纯毛织物
10.下列元素中,在蛋白质中含有,但是糖类和脂肪中不含有,这种元素是()A.H B.C C.N D.O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蛋白质是一种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现象;CuSO4是重金属盐溶液,会使蛋白质变性,而不是盐析;棉花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而不是蛋白质。

2.答案:水解;水解;氨基酸;蛋白质;尿素
解析:
3.答案: C
解析:
4.答案: D
解析: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和多糖能水解,单糖不水解,A错;糖类、油脂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中含有氨基酸,氨基酸中含有-NH2,则推知蛋白质中除含C、H、O三元素外,还含有N元素等,B错;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及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多糖及蛋白质是高分子,C错。

5.答案: B
解析: 68000×0.33%÷56=4
6.答案: B
解析: A项能说明溶液中含有钠元素,但不一定是钠盐,也可以是碱;C项中无色溶液变成了红色,说明溶液中有SCN-,但不一定是KSCN;浓硝酸只能使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变黄色,不变黄色的原因可能是不含蛋白质或所含蛋白质中不含苯环,D项错误。

7.答案:鲜鸡蛋奶油、精炼食用植物油蔬菜汁、橙汁
解析:该题较简单, 主要考查对日常食物中营养素的了解. 肉、蛋、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 小麦、玉米、谷类主要含有淀粉, 动物脂肪、植物油中的成分是油脂, 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
8.答案: C
解析:通常认为,糖类、脂肪、蛋白质三者供给热量的比例分别占总热量的60%~70%、20%~25%、10%~15%比较合理,故选C项。

9.答案: A
解析:试题分析:用食醋检验加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故选A。

考点:无机物的性质
点评:碘盐中的碘是存在于KIO3中的,以IO3-的形式存在。

可通过如下方法检验加碘盐中的IO3-:取少量样品,溶解于水中,加入KI的淀粉溶液,最后滴加食醋使溶液呈酸性,单质碘遇到淀粉呈蓝色。

现象:变蓝为真。

无蓝为假。

(IO3-)+5(I-)+6H+=3I2+3H2O。

10.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糖类、脂肪含有C、H、O元素,所以在蛋白质中含有,但是糖类和脂肪中不含有元素是氮元素,选C。

考点:考查三大营养物质组成元素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

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营养物质的组成元素,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