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一、判断题:1、测量过程是为确定量值所进行的一组操作。
(对)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错)3、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一组操作。
(对)4、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确认间隔在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前提下可由使用单位自己确定。
(对)5、经计量确认合格后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对)6、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测量过程并非都需要实施控制。
(错)7、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识确认人应是该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人员。
(错)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通常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
(对)9、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不合格原因已被排除后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错)10、测量设备的验证可以通过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计量要求直接比较来实现。
(对)11、测量仪器经校准,修正值等于0,因此不确定度也为0.。
(错)12、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大,其引用误差一定也大。
(错)13、增加测量次数,用平均值报检测结果,可以减少测量的系统误差。
(错)14、约定真值仅仅是真值的估计值,因为它具有不确定度。
(对)15、对被测量进行一次测量所得结果是没有不确定度的。
(错)二、单项选择题:1、某台测量设备经验证不满足计量要求,此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2、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对所有测量设备都要进行(确认)。
3、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
4、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维修时,应评审其(计量确认间隔)。
5、为便测量过程受控,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
6、通过重复观测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标准偏差,随观测次数的增加而(更为可靠)。
7、在重复性条件下,用温度计对某实验室的温度重复测量了16次,通过计算得到其分布的实验标准偏差s=0.44℃,则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是(0.11℃)。
8、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某一计量标准,所得测量结果与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差是测量的(系统误差)的估算值。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精编版

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测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一、判断题:1、测量过程是为确定量值所进行的一组操作。
(对)2、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错)3、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一组操作。
(对)4、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确认间隔在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前提下可由使用单位自己确定。
(对)5、经计量确认合格后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对)6、测量管理体系中的所有测量过程并非都需要实施控制。
(错)7、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标识确认人应是该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人员。
(错)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通常是通过校准后得出的。
(对)9、不合格测量设备在不合格原因已被排除后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错)10、测量设备的验证可以通过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与计量要求直接比较来实现。
(对)11、测量仪器经校准,修正值等于0,因此不确定度也为0.。
(错)12、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大,其引用误差一定也大。
(错)13、增加测量次数,用平均值报检测结果,可以减少测量的系统误差。
(错)14、约定真值仅仅是真值的估计值,因为它具有不确定度。
(对)15、对被测量进行一次测量所得结果是没有不确定度的。
(错)二、单项选择题:1、某台测量设备经验证不满足计量要求,此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2、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对所有测量设备都要进行(确认)。
3、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
4、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维修时,应评审其(计量确认间隔)。
5、为便测量过程受控,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
6、通过重复观测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到的标准偏差,随观测次数的增加而(更为可靠)。
7、在重复性条件下,用温度计对某实验室的温度重复测量了16次,通过计算得到其分布的实验标准偏差s=0.44℃,则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是(0.11℃)。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试题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考试题(答案)单位名称姓名分数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每题1.5分,共30分)1、编写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的主要目的是对外描述其测量管理体系。
(×)2、测量设备是指工作计量器具和计量标准(包括标准物质)。
(×)3、测量设备的确认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
(×)4、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只能由第三方审核。
(×)5、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计量要求。
(√)6、任何测量都存在测量误差,因此也都存在测量不确定度。
(√)7、计量确认一般包括:首先是校准、必要的调整或维修,随后的再校准,以及所要求的封缄和标签。
(×)8、测量过程的设计应确保一旦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出纠正措施(√)9、ISO10012中的“验证”是指“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
(×)10、企业必须建立测量设备的校准装置。
(×)11、计量职能是指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职能。
(×)12、计量特性是经过校准后得出的。
(√)13、标识不但能用于测量设备上,也能用于测量过程。
(√)14、经过确认合格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15、封签被破坏的测量设备属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
(√)16、测量设备中所说的软件就是指计算机程序。
(×)17、一个测量过程只适用于一台测量设备。
(×)1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
(√)19、对测量过程的要求应该包括:应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测量过程的控制应当按程序文件进行;一个测量过程可能会使用多台设备。
(√)20、对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应当采取的措施是:进行标识;进行必要的纠正;停止使用不正确的测量结果。
(√)二、根据上图“测量设备的确认过程“,分析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是由哪几个过程组成(至少举出4个,并说出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和活动是什么?(共20分)答:1、测量设备的校准过程。
测量管理体系培训试题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9022-2003/ISO10012:2003)培训考试题姓名:职工号: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和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2、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和。
3、测量设备是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4、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和。
5、测量过程和结果计算中所用的软件应形成文件,并经和,以确保持续使用的适宜性。
6、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条件可包括、温度变化率、、照明、振动、尘埃量、、电磁干扰和其他因素。
7、计量确认包括和。
8、测量过程总则是应对作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
9、每一个测量过程的过程完整规范应包括所有有关、、、使用条件、操作者能力和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其他因素。
10、测量和确认过程的和采取的应形成文件以证明测量和确认过程持续地满足文件的要求。
11、计量职能应并测量管理体系的潜在机会,必要时进行修改。
12、测量过程控制记录的形成,修改、提供和删除应由负责,并在相应程序文件中作规定。
13、计量确认的两个关键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计量确认过程程序应包括当封印或保护装置被发现损坏、破损、转移或丢失时应采取的措施。
()2、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并确保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没必要评价测量不确定度。
()4、测量结果的溯源记录应根据测量管理体系、顾客或法律法规要求的期限予以保存。
()5、在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中,应监视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
()6、如果已识别一个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其使用者应确定潜在的后果,进行必要的纠正,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答案大全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测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标准是()。
A. ISO 9001B. ISO 14001C. ISO/IEC 17025D. ISO 45001答案:C2. 测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
A. 提高产品质量B.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C. 提升客户满意度D. 降低生产成本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A. 测量过程的控制B. 测量设备的管理C. 测量数据的处理D. 测量结果的经济性答案:D4. 测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包括()。
A. 策划、实施、检查、改进B. 设计、采购、安装、使用C. 培训、操作、监督、记录D. 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答案:A5.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是为了()。
A. 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B. 评估测量设备的精度C. 计算测量数据的统计学意义D. 判断测量方法的科学性答案:A二、填空题1. 测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ISO/IEC 17025明确指出,测量的准确性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评估。
答案:系统误差的校正;随机误差的估计2. 在测量管理体系中,内部校准是指在________内进行的,不需要外部认可的校准活动。
答案:组织内部3. 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是为了验证设备在________期间的测量能力。
答案:两次校准或检定4. 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需要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经过适当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培训;考核5. 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应基于________的结果和________的反馈。
答案:内部审核;顾客满意三、简答题1. 简述测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步骤。
答:测量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步骤包括:首先,明确组织的测量需求和目标;其次,进行测量设备的管理,包括采购、维护和校准;然后,制定和实施测量过程的控制计划,确保测量活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接着,对测量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以支持决策和改进;最后,持续监控和评审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2、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4、测量管理体系: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5、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的一组操作。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1、获证企业表明有能力用准确的测量结果来证实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_经营管理、节能降耗_、__安全检测和_环境监测______等方面满足规定要求。
2、取得国家“AAA测量管理体系证书”的企业,便可证明其能满足以及其他质量认证标准对的质量保证要求。
GB/T 19000质量体系认证测量设备3、ISO10012:2003条文中讲到的资源包括:_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_外部供方_四方面;信息资源又包括__程序、软件、记录、标识;物质资源包括_测量设备和环境。
4、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规定的认证要求,有计量法制、_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等三个部分。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_20%左右。
6、计量人员含义是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包括有计量管理人员_、_计量检定、_校准人员、计量技术人员、_验证人员、测试人员_、_内审员_等七类人员。
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__2__个基本单位;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__21__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__16__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和有_20___个SI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的单位。
最新测量体系内审员试题答案上课讲义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考试题(答案)单位名称姓名分数一、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每题1.5分,共30分)1、编写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的主要目的是对外描述其测量管理体系。
(×)2、测量设备是指工作计量器具和计量标准(包括标准物质)。
(×)3、测量设备的确认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
(×)4、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只能由第三方审核。
(×)5、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计量要求。
(√)6、任何测量都存在测量误差,因此也都存在测量不确定度。
(√)7、计量确认一般包括:首先是校准、必要的调整或维修,随后的再校准,以及所要求的封缄和标签。
(×)8、测量过程的设计应确保一旦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出纠正措施(√)9、ISO10012中的“验证”是指“测量设备的计量检定”。
(×)10、企业必须建立测量设备的校准装置。
(×)11、计量职能是指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职能。
(×)12、计量特性是经过校准后得出的。
(√)13、标识不但能用于测量设备上,也能用于测量过程。
(√)14、经过确认合格用于某称重过程的天平,不一定能用于其他称重过程。
(√)15、封签被破坏的测量设备属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
(√)16、测量设备中所说的软件就是指计算机程序。
(×)17、一个测量过程只适用于一台测量设备。
(×)18、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
(√)19、对测量过程的要求应该包括:应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测量过程的控制应当按程序文件进行;一个测量过程可能会使用多台设备。
(√)20、对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应当采取的措施是:进行标识;进行必要的纠正;停止使用不正确的测量结果。
(√)二、根据上图“测量设备的确认过程“,分析测量设备计量确认过程是由哪几个过程组成(至少举出4个,并说出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和活动是什么?(共20分)答:1、测量设备的校准过程。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

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测量管理体系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2、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4、测量管理体系: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5、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的一组操作。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共10题)1、获证企业表明有能力用准确的测量结果来证实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_经营管理、节能降耗_、__安全检测和 _环境监测______等方面满足规定要求。
2、取得国家“AAA测量管理体系证书”的企业,便可证明其能满足以及其他质量认证标准对的质量保证要求。
GB/T 19000质量体系认证测量设备3、ISO10012:2003条文中讲到的资源包括:_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和_外部供方_四方面;信息资源又包括__程序、软件、记录、标识;物质资源包括_测量设备和环境。
4、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规定的认证要求,有计量法制、_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等三个部分。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_20% 左右。
6、计量人员含义是与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包括有计量管理人员_、_计量检定、 _校准人员、计量技术人员、_验证人员、测试人员_、_内审员_等七类人员。
7、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际单位制__2__个基本单位;包括辅助单位在内的__21__个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我国选定的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__16__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和有_20___个SI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倍数的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GB/T19022-2003/ISO10012:2003)
培训考试题
姓名:职工号: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和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
2、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
和。
3、测量设备是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
的、、、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4、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和。
5、测量过程和结果计算中所用的软件应形成文件,并经
和,以确保持续使用的适宜性。
6、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条件可包括、温度变化率、、照明、振动、尘埃量、、电磁干扰和其他因素。
7、计量确认包括和。
8、测量过程总则是应对作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
行、
、,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
9、每一个测量过程的过程完整规范应包括所有有
关、、
、使用条件、操作者能力和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其他因素。
10、测量和确认过程的和采取的应形成文件以证明测量和确认过程持续地满足文件的要求。
11、计量职能应并测量管理体系的潜在机会,必要时进行修改。
12、测量过程控制记录的形成,修改、提供和删除应由负责,并在相应程序文件中作规定。
13、计量确认的两个关键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计量确认过程程序应包括当封印或保护装置被发现损坏、破损、转移或
丢失时应采取的措施。
()
2、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并确保能迅速检测出存
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
3、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没必要评价测量不确定度。
()
4、测量结果的溯源记录应根据测量管理体系、顾客或法律法规要求的期限
予以保存。
()
5、在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中,应监视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
()
6、如果已识别一个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其使用者应确定潜在的后果,进行
必要的纠正,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
7、不能恢复其预期的计量特性的不合格测量设备,可以没有清楚的标志或
用其他方式标识。
()
8、标准所指的测量过程仅指常规测量活动,不包括如设计、试验、生产和
检验中具有特有形式的测量过程。
()
9、测量过程是一个由未知测量信息到已知准确可靠测量信息的过程,同时
是一个“增值”过程。
()
10、软件开发后和投入使用之前对其有效性进行测试并经授权人批准。
()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情况中可以引用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标准的是()。
A、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
B、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
C、立法和执法机构;
D、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和审核。
2、计量职能的管理都应该确保()。
A、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并转化为计量要求;
B、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
C、能证明符合顾客规定的要求。
D、满足所有顾客的计量要求。
3、在规定测量过程时,可能有必要确定的内容是():
A、确保产品质量所需的测量;
B、测量方法;
C、规定进行测量所需要的设备;
D、执行测量人员所要求的技能和资格。
4、可通过如下()过程结果的信息来揭示测量过程失效。
A、分析趋势图和控制图;
B、重新取样检验;
C、实验室间比较;
D、内部审核或顾客反馈;
5、测量过程的受控条件应包括(),以满足计量要求。
A、使用经确认的设备和有效的测量程序;
B、使用具备能力的人员;
C、可获得所要求的信息资源和合适的结果报告方式;
D、按规定实施监视和所要求的环境条件;
6、计量检测能力应满足的要求是()。
A、质量管理体系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B、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C、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职业健康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D、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
7、企业计量机构可按()的模式自行设定。
A、集中管理
B、分散管理
C、联网管理
D、测量机构管理
8、证明测量管理体系能满足顾客规定的要求的证据包括()。
A、测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目标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证据。
B、测量设备的校准、验证记录;调试或修理记录以及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处理记录。
C、测量过程的受控和监视记录和各种测量记录。
D、顾客满意度评价记录,特别外部顾客对满足其计量需求反馈信息的记录。
9、组织制定的质量目标至少应包括()。
A、测量设备配备率和测量标准受检率
B、在用测量设备周期受检率和在用测量设备周检合格率
C、测量设备完好率和高等控制测量过程受控率
D、顾客满意度
10、人员及岗位职责可用如下()方法描述。
A、组织机构图
B、体系职能分配表
C、岗位描述
D、作业指导书
四、简单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测量过程通常的受控条件包括哪些?
2、哪些能力是满足顾客的要求必须具备的?
3、测量过程控制记录至少应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