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统练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训练题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销蚀(shí)吞噬(shì)洗涤(tiáo)海市蜃楼(shèn) B.哺(pǔ)育钦佩(qīn)鲁莽(mǎng) 忧心忡忡(chōng)C.炽热(zhì) 遨游(áo)俯瞰(kàn) 屏息凝神(bǐng)D.泛(fàn)滥遗孀(shuāng)无虞(yú) 心有灵犀(xī)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愧怍点缀遗孀迫不急待B.撵走遗憾闲遐目不窥园C.烦琐契约步履沥尽心血D.累赘撬开沉淀锋芒必露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 面对不期而至的期末考试,同学们积极准备,认真复习。
B.对于青年见义勇为的行为,大庭广众纷纷表示支持。
C.不良商贩呕心沥血经营的口罩制假窝点被工商局一举查获。
D.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B. 第四届中国烟花爆竹博览会在醴陵市开幕,一场璀璨别致的“日景烟花秀”让现场的观众惊叹,也开启了这场以“五彩醴陵花炮之都”为主题的活动。
C.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
D. 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取决于他有理想和抱负,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2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④看看他的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内顶级文人学者A. ①③②④B. ④①③②C. ②④①③D. ③②④①6.下列各句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写诗人僻居深林之中,并不感到孤独,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显示了诗人新颖独到的想象力。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030103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5分)3. 根据《狼》的故事,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画了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4. 解释下列词语。
(1)共色:_______________。
(2)从:_______________。
(3)缥碧:_______________。
(4)甚箭:_______________。
(5)寒树:_______________。
(6)激:_______________。
(7)泠泠:_______________。
(8)转:_______________。
(9)戾:_______________。
(10)经纶:_______________。
(11)反:_______________。
5. 学完《中国石拱桥》后,有一位学生写了一副对联对赵州桥、卢沟桥大加赞赏,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赵州桥千年屹立结构坚固下联:________三、文言文翻译(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6.(5分)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五、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材料三 600A.古为今用印证了中国人对天、地、人和谐关系的理解B.西学东渐印证了中国人对天、地、人对立关系的理解C.西学东渐印证了中国人对天、地、人和谐关系的理解D.古为今用印证了中国人对天、地、人对立关系的理解(2)材料三中介绍的“千层饼”指的是图1中的________(A/B)位置,这则材料从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说明。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憎.恶(zēnɡ) 狼藉.(jí) 颓.唐(tuí) 尴.尬(ɡān)B.挪.动(nuó) 踌躇.(chú) 嫉.妒(jí) 和蔼.(ǎi)C.琐屑.(xiè) 震悚.(sǒnɡ) 骷.髅(kū) 猝.然(cù)D.惧惮.(dàn) 半晌.(xiǎnɡ) 抱歉.(qiàn) 愧怍.(z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烦燥粗拙噩耗长途跋涉B.霹雳颠沛渴慕人情世故C.取谛疏懒掺假穷愁潦倒D.肿涨呵斥孤孀大亭广众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______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②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______地看着我。
③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______起来。
A.淡薄惶急震悚B.冷淡急切震惊C.冷漠惶急震悚D.淡薄惊惶震撼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5.将下列选项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爱心是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爱心是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①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③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④冬日里的一片阳光A.④②③①B.③①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④①③6.将下列句子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②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③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④只有祖母叫她阿长⑤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7.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代表作《呐喊》B.《老王》——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代表作《围城》C.《骆驼祥子》——老舍——现代作家——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D.《卖油翁》——欧阳修——宋代文学家——代表作《醉翁亭记》8.综合性学习。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训练题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小楷.(kǎi) 彷.徨(fáng) 轻捷.(jié) 深恶.痛绝(wù)B.弄.堂(nòng) 选聘.(pìn) 元勋.(xūn) 气冲斗.牛(dǒu)C.无垠.(yín) 赫.然(hè) 涉.猎(shè) 鲜.为人知(xiǎn)D.挚.友(zhì) 衰.微(shuāi) 明朗.(lǎng) 锲.而不舍(qì)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昆仑谣言至死不懈目不窥园B.典藉元勋妇孺皆知沥尽心血C.薪金绞肉锋芒必露心不在焉D.深宵咳嗽马革果尸慷慨淋漓3.请你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辞旧迎新时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及时部署和坚强领导下,一场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斗正在打响,“流动的中国”正全力________疫情传播。
生命重于________,疫情就是________,防控就是________。
A.隔断命令泰山责任B.阻断泰山命令责任C.阻断责任泰山命令D.隔断泰山责任命令4.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结构整齐、内容关联的排比句。
(2分)你用精神的食粮塑造了我的灵魂,你用知识的泉水浇灌了我的心田,_______________,你用爱心的春风温暖了我的世界。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不到两个月内,新冠肺炎疫情已扩散到美国、英国、韩国……等100多个国家。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
”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02242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100分)1.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
B.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
C.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D.现在只有三个疲惫、嬴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2.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B.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D.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色彩的和谐、意境的至美体现了其诗画一体的艺术特点。
B.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他创作的骈文《陋室铭》表达出安贫乐道的意趣。
C.《骆驼祥子》中出身农民的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北平城拉车,他辛苦三年积攒了钱买了一辆二手车。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
手印。
5.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排比)B.他头晕眼花,腰酸背痛,两腿千斤重。
(夸张)C.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比喻)D.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拟人)7.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常见的活动有登高望远、饮雄黄酒、吃重阳糕。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挑逗(tiǎo)呜咽(yàn)迸溅(bìng)气冲斗牛(dòu)B.校补(jiào)弧形(hú)滞笨(zhì)千钧重负(jūn)C.喷香(pèn)菌子(jūn)修葺(qì)锲而不舍(qì)D.诘问(jié)告罄(qìng)亘古(gèng)怏怏不乐(yā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商酌震悚斑斓迥乎不同B.烦燥谰语闲瑕家喻户晓C.深宵屏障妥贴锋芒必露D.羸弱取蒂愧怍微不足到3.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讲话中说:“”①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②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③归根结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④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经苦难而淬火成钢A.②①④③B.①②④③C.②④③①D.①②③④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的景象。
C.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D.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早晚会自作自受,得到制裁。
5.下列对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海底两万里》中阿龙纳斯教授是一位生物学家,被“诺第留斯”号上的人俘虏,随着这艘潜艇周游了整个世界B.老舍笔下的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C.《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存墓穴,所以将死去同伴安葬在珊瑚地D.《骆驼祥子》刻画了各色人物形象,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又有些心理扭曲的小福子等6、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①黄梅时节家家雨,。
初中语文组合训练七年级下册答案

初中语文组合训练七年级下册答案1、1肖像描写即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马厩(jì)嶙峋(lín)(正确答案)B、惬意(qiè)珍馐(xiū)C、钳制(qián)敕造(chì)D、搭讪(shàn)粜卖(tiào)3、1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
形散主要指散文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不散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集中。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1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下列中括号内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杏[仁](rén)火[炽](chì)[暂]时(zàn)(正确答案)B.机[杼](zhù)一[钹](bá)[犬]牙(quǎn)C.[叛]乱(pàn)褴[褛](lǚ)坚[劲](jìn)D.[溶]解(róng) [燕]山(yàn)惆[怅](chàng)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精湛(zhàn)竣工(jùn)眷属(juàn)B、书籍(jí)违背(wéi)拜谒(yè)C、喘息(quǎn)祭祀(sì)糟粕(pà)(正确答案)D、抵御(yù)阴霾(mái)束缚(fù)7、2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着落(zhuó)粗犷(guǎng)字帖(tiè)屏息敛声(bǐng)B.瞭望(liáo)稽首(qī)侍候(shì)浮光掠影(nüè)(正确答案)C.麾下(huī)睥睨(pì)鲜妍(yán)战战兢兢(jīng)D.一霎(shà)翌日(yì)箴言(zhēn)刨根问底(páo)8、下列选项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距关,毋内诸侯②约从离衡③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④令将军与臣有郤⑤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⑥张良出,要项伯⑦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⑧秋毫不敢有所近[单选题] *A.①③⑥⑦⑧B.②④⑤⑥⑦C.①②④⑤⑧D.①②④⑥⑦(正确答案)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单选题] *A.于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B.岂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岂独伶人也裁(正确答案)C.其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D.发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使人发书至赵王10、1希望别人原谅自己,可以说“请原谅”,也可以说“请包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7分)1.默写。
(10分)诗言志,文抒怀。
幽居孤寂时,赏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感受明月陪伴的情趣。
离家在外时,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抒发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置身“夜雨涨秋池”的环境中,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的画面,寄托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伤春郁闷时,细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草木争芳斗艳,感叹时光易逝;颓废萎靡时,回想《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勇赴战场、身经百战,感慨人怎能不实现自己的价值?2.人们常以“花”来比喻女子,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了“遇见花样女子”的主题探究活动。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
(13分)(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疮.()ào()然倔.()强(2)下列词语与“而她自己呢”中“而”词性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最美B.但是C.把D.依然(3)请根据文段内容,填写表格。
(3分)(4)阅读了三个文段,小语想到了两句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你觉得用它来形容文段中的哪位女子最合适?请结合人物经历说说理由。
(5分)3.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五项管理”中的学生体质管理,光明中学决定开展“校外锻炼一小时”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4分)(1)下面是校团委拟写的一份倡议书,请按提示修改。
(6分)倡议书各位家长:【甲】为切实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提升学生的体质,我校决定开展“校外锻炼一小时”活动,特面向全体家长发出如下倡议:1.重视体育锻炼,达成教育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七年级英语学科统练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一、阅读以下片段,并且按要求完成题目。
(15分)劳动节祝福语:五谐音“无”五一到了,祝你:生活无优无虑,朋友遍及五湖四海,美得无可厚非,爱的无怨无悔,快乐无与伦比,烦恼无影无踪,幸福无穷无尽,劳动节快乐!耕耘多,收获丰,果实y ùn y ù 劳动中;不停步,梦想近,追逐成功需勤奋。
用双手创造奇迹,我行,你也行!劳动节,我们一起圆梦!晚上笑一笑,睡个美满觉;早晨笑一笑,全天生活有情调;工作之余笑一笑,心会跟着音乐跳;收到短信乐一乐,五一劳动节哈哈笑。
五谐音“无”,五一劳动节,愿你:无忧无虑每一秒,无烦无恼每一分,无愿无悔每一时,无病无灾每一天,无痛无苦每一月,无风无雨每一年!祝你无时无刻快乐无比!我的关怀停在你的身旁,让温暖笼罩你;我的真情y íng r ào 在你的心间,让幸福陪伴你;我的祝福送到你的眼前,让快乐拥抱你;劳动节到了,开心如意!1、看拼音写词。
(4分)2、文中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来。
(4分)错别字: 改正:3、请你为对联写出横批。
(3分)上联:克勤称美德 下联:劳动最光荣。
4、文中有几个成语,请你举例子说几个。
(至少举例2个)(4分)二、诗歌积累。
(12分)5、山际见来烟, 。
鸟向檐上飞, 。
《山中杂诗》6、独坐幽篁里, 。
深林人不知, 。
《竹里馆》7、,上有黄鹂深树鸣。
《滁州西涧》8、,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9、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10、李杜诗篇万口传,。
《论诗》11、,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12、苍苍竹林寺,。
《送灵澈上人》13、,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14、谁家玉笛暗飞声,。
《春夜洛城闻笛》三、文言文积累。
(18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5、.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
(4分)①世隶耕②指物作诗立就③稍稍宾客其父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16、我能判断出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余闻之/也久。
D.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8、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8分)有关勤奋好学的成语:、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四、现代文阅读。
(19分)故乡节选◇鲁迅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
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
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
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
”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
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
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
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
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
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
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
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
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
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19、将选段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明。
文中详写的那个层次的大意是________。
(4分)20、“回望”一词在文中结构上起________作用。
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感觉的角度)两方面描写所见所闻,表现了我对“社戏”的________。
(4分)21、“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2分)22、“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23、文中表现阿发憨厚无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24、从文中双喜的所言所思,可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少年。
(2分)25、针对文中孩子们的行为、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4分)五、现代文阅读。
(16分)鲁迅先生记◇萧红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小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过:“这叫什么名字?屋中既不生火炉,也不冻死?”第一次,走进鲁迅先生的家里去,那是快接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发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
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摇着。
我看到了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
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就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又加上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又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地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有一点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
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着房中所有的花草。
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
有时候就检查着“万年青”,有时候就谈着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
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
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么远,那荒草总是要记在心上的。
26、理解作者的思路,划分文章的层次(在下列段前标号中用“‖”划分开),并简述理由。
(2分)⑴⑵⑶⑷⑸2 ⑹⑺⑻⑼⑽⑾⑿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果单从表现文章主题的角度来描述万年青的特点,下列哪些项是最合适的?( )。
(2分)A.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B. “这花不怕冻?”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C. 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D. 这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奇E. 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F. 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28、理解文章的主题,完成下面填空。
“万年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象征了鲁迅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形象。
(2分)29、文章标题是《鲁迅先生记》,显然目的在于刻画人物,作者却用心写了“万年青”。
文章是怎样处理这种矛盾的?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0、文章从不同方面写了对鲁迅先生的怀念,这不同的方面可以概括为三点,它们是。
(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习作。
(20分)31、请以“劳动”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