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
单排桩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单排桩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排桩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掌握单排桩基础工程的施工流程、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3. 学生能了解单排桩基础工程在工程实践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单排桩基础工程的适用条件,进行初步设计。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单排桩基础工程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单排桩基础工程的计算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对基础工程重要性的认识。
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单排桩基础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实际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单排桩基础工程概述- 桩基工程发展历程及分类- 单排桩基础的定义、原理及适用范围2. 单排桩基础工程设计- 设计原则及要求- 单排桩基础结构设计- 单排桩基础施工图设计3. 单排桩基础工程施工- 施工工艺及流程- 施工关键技术及质量控制-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措施4. 单排桩基础工程案例解析- 案例选择与背景分析- 单排桩基础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 案例成果评价及启示5. 单排桩基础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新技术介绍与应用- 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激发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单排桩基础工程概述第2-3周:单排桩基础工程设计第4-5周:单排桩基础工程施工第6周:单排桩基础工程案例解析第7周:单排桩基础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本教学内容基于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实际工程案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单排桩基础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 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号土层: 素填土, 层厚约1.5m, 稍湿, 松散, 承载力特性值fak=95kPa(号土层: 淤泥质土, 层厚3.3m, 流塑, 承载力特性值fak=65kPa。
(号土层: 粉砂, 层厚6.6m, 稍密, 承载力特性值fak=110kPa。
(号土层:粉质黏土, 层厚4.2m, 湿, 可塑, 承载力特性值fak=165kPa。
(号土层:粉砂层, 钻孔未穿透, 中密-密实, 承载力特性值fak=280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岩土设计参数如表3.1和表3.2所示.表3.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土层编号土的名称孔隙比e含水量W(%液性指数I L标准贯入锤击数N压缩模量Es(MPa)素填土---- 5.0 淤泥质土 1.04 62.4 1.08 - 3.8 ●粉砂0.81 27.6 -14 7.5 ❍粉质黏土0.79 31.2 0.74 -9.2 ⏹粉砂层0.58 --31 16.8表3.2 桩的土的名称桩的侧阻力qsk桩的端阻力qpk土层编号土的名称桩的侧阻力qsk桩的端阻力qpk(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 位于地表下3.5m。
5.场地条件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
6.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长30m, 宽9.6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 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400mm×400mm, 横向承重, 柱网布置如图3.1所示。
图3.1 柱网布置图7、上部结构作用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表3.3所示, 该表中弯矩MK 、水平力VK 均为横向方向。
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表3.4所示, 该表中弯短M、水平力V均为横向方向。
表3.3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题号FK(kN)MK( kN.m)VK(kN)A轴B轴C轴A轴B轴C轴A轴B轴C轴1 1256 1765 1564 172 169 197 123 130 1122 1350 1900 1640 185 192 203 126 135 1143 1650 2050 1810 191 197 208 132 141 1204 1875 2160 2080 205 204 213 139 149 1345 2040 2280 2460 242 223 221 145 158 1486 2310 2690 2970 275 231 238 165 162 1537 2568 3225 3170 293 248 247 174 179 1658 2670 3550 3410 299 264 256 183 190 1709 2920 3860 3720 304 285 281 192 202 19110 3130 3970 3950 323 302 316 211 223 230题号FK (kN)MK( kN.m)VK(kN)9、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 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
桩基础课程设计(仅供参考)

桩基础课程设计(仅供参考)1.设计资料本次设计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多层住宅楼,共有20层,总高度约为60米。
建筑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
本工程的设计目标是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居住需求,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
1.2 结构设计本工程的结构设计采用了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念,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地震、风荷载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还考虑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和维修保养等因素,使得建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1.3 设备设计本工程的设备设计主要包括电气、水暖、通风、空调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使得建筑的设备系统能够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性能。
1.4 施工方案本工程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流程设计、材料采购和管理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
1.5 质量控制本工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材料质量控制、施工过程控制和验收检查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对工程的每个环节进行了细致的监控和检查,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
1.6 安全管理本工程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安全等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各种安全风险和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措施和预案,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环保水平达到预期的要求。
1.1 上部结构资料1.2 建筑物场地资料在进行桩基础设计之前,需要收集上部结构和建筑物场地的相关资料。
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2.1 选择桩型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在选择桩型、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时,需要考虑土壤的力学性质和桩基础的受力特点。
桩基的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桩基础课程设计1. 设计资料1.1 上部结构资料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15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其场地位于临街地块居中部位,无其他邻近建筑物,地层层位稳定,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1.2 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2.2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
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2.1 选择桩型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 ,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
因转孔灌注桩泥水排泄不便,为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采用静压预制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3层是粉质粘土,第4层是淤泥质土,且比较厚,而第5层是卵石层,所以第5层是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 (>2d ),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
故:m h .2.2712.95.45.90.3=++++=由于第1层厚3.0m,地下水位为离地表2.2m,为了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即承台埋深为2.2m,桩基得有效桩长即为27.2-2.2=25m。
桩截面尺寸选用:取350mm×350mm,由施工设备要求,桩分为两节,上段长13m,下段长13m(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这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的起伏以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如图2.2.1。
图2.2.1土层分布示意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本设计属于二级建筑桩基,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宜按下式计算: p pk i sik pk sk uk A q l q u Q Q Q +=+=∑式中sikq --- 桩侧第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值时可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中表5.2.8-1(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值。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基础》第五章: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
1.桩基础的类型与构造特点
-预制桩
-现场浇筑桩
-混合桩
2.桩基础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桩长度的确定
-桩径的选择
-桩间距的确定
3.桩基础的计算方法
-单桩承载力计算
-桩群承载力计算
-桩基沉降计算
4.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
-钻孔、灌注桩施工
-预制桩打桩施工
5.桩基础工程实例分析
-工程背景
-设计与计算方法
-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本章节内容紧密围绕桩基础的设计与计算,结合教材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桩基础的基本知识、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基础》第五章: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6.桩基础设计所需参数的确定
-桩基与地基处理技术的结合
19.桩基础设计的创新思维培养
-设计方案的创新方法
-解决问题的创新策略
-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20.课程总结与评价
-学生设计作品展示
-设计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教学效果反馈与改进
本部分教学内容着重于实践应用和安全质量控制,同时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桩基础与其他基础形式的结合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结合课程总结与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基础》第五章: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16.桩基础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人员安全培训
-应急预案制定
17.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
-桩基工程的验收标准
-质量问题处理方法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低桩承台基础设计(桩径1.5m)

承台宽
二、进行基桩的平面布置
桩的排列形式采用行列式,基桩布置如图1所示
三、拟定桩长并验算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
承台每延米自重:
土层Ⅰ中桩每延米自重:
土层Ⅱ中桩每延米自重:
设:第二层土中桩长为
根据要求,一般应将桩底至于岩层或坚硬的土层中,已得到较大的承载力和较小的沉降量,若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深度内没有坚硬土层的存在,应尽可能选择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的土层作为持力层,要避免是桩底坐落在软土层上或离软弱下卧层的距离太近,以免桩基础发生过大的沉降。显然,土层Ⅱ相对于土层Ⅰ更适合成为持力层。
-63,58
63,25
-0,34
1.8
5,42
-0.31345
-0.47103
-75,61
62,72
-12,89
1.9
5,72
-0.35501
-0.46223
-85,64
61,55
-24,08
2.0
6,02
-0.38839
-0.44914
-93,69
59,81
-33,88
2.2
6,62
-0.43174
桩端以上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值为:
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容许值:
因为 ,所以取
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的计算:
因为 ,满足要求。
重新确定桩长为
七、单桩内力及位移计算与验算
(1)桩身弯矩Mz以及桩身最大弯矩Mmax计算
1)由于 ,故可以采用无量纲法
即:
无量纲系数AM,BM分别由附表查的,Mz计算如下表:
MZ计算列表
桩端以上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值为:
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容许值: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础工程课程中桩基的相关知识,理解桩基的类型、施工工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识别不同类型的桩基,掌握桩基的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分析桩基工程中的问题。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桩基工程的基本设计和施工技能,包括桩基的选型、施工方案的设计、施工过程的控制等。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认识到桩基工程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工程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桩基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桩基的设计原理,桩基施工技术,以及桩基工程的应用实例。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桩基的基本概念:介绍桩基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程中的作用。
2.桩基的类型及特点:讲解不同类型的桩基,包括预制桩、灌注桩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3.桩基的设计原理:阐述桩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承载力计算、沉降控制等。
4.桩基施工技术:介绍桩基施工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质量控制。
5.桩基工程的应用实例:分析一些典型的桩基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桩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讲解桩基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桩基工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桩基的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桩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适合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工程教材,作为课程的主要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与桩基工程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桩基工程的相关知识。
4.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预制桩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预制桩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预制桩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构造及应用场景;2. 掌握预制桩的受力特点、桩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3. 了解预制桩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验收标准。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预制桩基础工程的案例,进行简单的桩基受力分析;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预制桩基础设计及施工问题;3.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实地调查等方式,了解预制桩基础工程的发展动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增强对预制桩基础工程领域的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预制桩基础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预制桩基础工程的基本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特点,课程内容将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预制桩基础工程概述- 了解预制桩的定义、分类及构造- 掌握预制桩的应用场景及优缺点2. 预制桩受力特点及承载力计算- 学习预制桩的受力分析及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分析影响预制桩承载力的因素3. 预制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掌握预制桩施工工艺流程- 学习预制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验收标准4. 预制桩基础工程设计- 了解预制桩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学习预制桩基础工程的案例分析5. 预制桩基础工程发展动态- 了解国内外预制桩基础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 探讨预制桩基础工程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章节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某办公楼桩基础设计姓名:王怀正 学号: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二○一三年十一月一、计算书中需要完成的内容:(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2.0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Ⅱ级,已知作用到基础顶面处的柱荷载:轴向力kN F K 2850=,力矩m kN M ⋅=0.395,水平力kN H 42=。
2、根据地基条件和施工设备,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3、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35,承台混凝土强度为C30。
4、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桩长为10m 。
5、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5,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16.7N/mm 2,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y=300N/mm 2。
6、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14.3N/mm 2,承台底面埋深:D =2.0m 。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二)设计要求: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使用A4图纸打印。
三:桩基础设计(一):必要资料准备1、建筑物的类型及规模:住宅楼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S曲线见附表(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1、柱传来荷载:F=2850kN、M=395kN·m、H=42kN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2)、构造尺寸:桩长L=10m,截面尺寸:400mm×400mm3)、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5、f=16.7N/mm2、cf=300N/mm24Φ16y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f=14.3N/mm2、cf=1.43N/mm2t(三):单桩承载力确定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 =1.0,配筋Φ16)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①、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粉质粘土,L I =0.60,入土深度为12.0m由书105页表4-4知,当h 在9和16之间时,当L I =0.75时,1500=pk q kPa,当L I =0.5时,2100=paq ,由线性内插法:75.06.0150075.05.015002100--=--pk q②、桩侧土摩擦力:灰色粘土层1: 1.0L I =,由表4-3,sik q =36~50kPa ,由线性内插法,取36kPa 灰黄色粉质粘土层2:0.60L I =,由表4-3,sik q =50~66kPa ,由线性内插法可知,75.06.05075.05.05066--=--sikq ,kPa q sik 6.59= 3)、根据静载荷试验数据计算:根据静载荷单桩承载力试验Q s -曲线,按明显拐点法得单桩极限承载力单桩承载力标准值:55027522uk kN QR === 根据以上各种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取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4)、确定桩数和桩的布置:①、初步假定承台的尺寸为3×4㎡ 上部结构传来垂直荷载:F=2850KN 承台和土自重:()48020432=⨯⨯⨯=G kN桩数可取为n=1.1x (F+G )/Ra=1.1x (2850+480)/275=13.32,取n=16 桩距:=S (3~4)d =(3~4)×0.4=1.2~1.6m 取S =1.5m②、承台平面尺寸及桩排列如下图:承台平面布置图1:100桩立面图1:100(四):单桩受力验算: 1、单桩所受平均作用力:35.248162023.53.52850=⨯⨯⨯+=+=n G F Q i <Ra2、单桩所受最大及最小力:3、 单桩水平承载力计算:625.21642===n H H i kN ,125.178162850==i V kN ,0147.0125.178625.2==i i V H <<121即i V 与i H 合力与i V 的夹角小于5∴单桩水平承载力满足要求,不需要进一步的验算。
(五):群桩承载力验算:1、根据实体基础法进行验算:1)、实体基础底面尺寸计算:桩所穿过的土层的摩擦角:121ϕ︒=()9m ,220ϕ︒=()1m取121 5.2544αϕ︒===︒,=αtan 0.0919 边桩外围之间的尺寸为:29.49.4m ⨯实体基础底面长、宽均为:m 74.60919.01029.4=⨯⨯+2)、桩尖土承载力设计值:①、实体基础埋深范围内的土的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下取有效重度) ②、实体基础底面粉质粘土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 查表得取0.3bη=, 1.6dη=③、取320GkNm γ=,310mkNm γ=,基础自重为:④、实体基础底面压力计算: 当仅有轴力作用时:kPa A G F P 73.20274.69.6359285020=+=+=<ak f 考虑轴力和弯矩时计算:()kPa W M A G F P 23.26374.665.14239574.69.6359285022max =⨯⨯+++=++=<a f 2.1由以上验算,单桩及整体承载力满足要求。
(六)、承台设计:承台尺寸由图1所示,无垫层,钢筋保护层厚取100mm 。
进行承台冲切、抗剪及抗弯计算时,均应采用单桩净反力设计值(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基本组合,按K S S 35.1=)。
1、单桩净反力的计算:单桩净反力,即不考虑承台及覆土重量时桩所受的力 1)、单桩净反力的最大设计值: 2)、平均单桩净反力: 2、承台冲切验算: 1)、柱边冲切:冲切力:kN N F F i L 2850=-=∑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pβ的计算:当,8000mm h =hpβ=1.0,当,20000mm h =hpβ=0.9,由线性内插法可知hpβ=0.95冲夸比λ与系数α的计算: 满足要求。
边柱:0001800h mm b a x x >==,取mm h b a x x 1400000===满足要求。
3、角桩向上冲切:75.0175.0,75.0,6.0111121=======x y x y m a a m c c λλ 满足要求。
4、承台抗剪验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可按下面公式计算:00hs t V f b h ββ≤,214.04.13.0,3.0====λm a a y x ,因为,3.0<λ所以取3.0=λ。
35.113.075.1175.1=+=+=λβ,869.0140080041=⎪⎭⎫ ⎝⎛=hs βA-A 截面处承台抗剪验算:边上一排桩净反力最大设计值kN Q i 785.318max =',按4根桩进行计算。
剪力kN Q V i 14.1275785.31844max =⨯='= 承台抗剪时的截面尺寸为:满足要求 边桩:875.01175.1175.1=+=+=λβ满足要求B-B 截面处承台抗剪验算: 边排桩单桩净反力平均值kN Q i 24016285035.1=⨯=',按4根桩计算。
剪切力kN Q V i 96024044=⨯='=' 承台抗剪时的截面尺寸为:满足要求。
边桩:875.01175.1175.1=+=+=λβ满足要求5、承台弯矩计算及配筋计算: 1)、承台弯矩计算:A-A 截面,按4根桩计算: B-B 截面,按4根桩计算:2)、承台配筋计算:取4.1,4.10==K m h配筋:26046.843330014009.01085.31879.0mm f h M A y S =⨯⨯⨯==选配Φ22@20025.9497259.379mm A s =⨯= Φ20@20022.6838189.379mm A s =⨯= 承台配筋图:承台配筋图(七)、桩的强度验算桩的截面尺寸为mm400⨯,桩长为10.0m,配筋为4Φ16,为通长配筋,mm400钢筋保护层厚度选40mm。
因桩的长度不大,桩吊运及吊立时的吊点位置宜采用同一位置,如下图所示,控制弯矩为吊立时的情况:桩的吊点位置2.0λ==,取动力系数为5.1,则0.258.0选用2Φ162=A402mms桩的配筋构造见图纸。
(图纸另附)(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