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业分层测评:第5单元-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选修3学案:第五单元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

历史人教选修3学案:第五单元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问题导学中东地区纷争的由来和动荡的原因活动与探究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取得了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乘机大规模向巴勒斯坦移民,1917~1939年,巴勒斯坦的犹太居民从5万人增加到44.6万人,1941年达到60万人,占当地居民的30%。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书》材料二根据这一决议的规定[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1947年11月)],在巴勒斯坦的总面积中,阿拉伯国占2/5有余,犹太国占3/5不到,耶路撒冷及其附近郊区村镇占58平方千米。

当时,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不到巴勒斯坦人口的1/3,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很快就宣布接受这一决议,阿拉伯国家联盟则宣布:“阿拉伯人决心为反对联合国分裂巴勒斯坦的决议而战。

”——《高中历史》上海版(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明巴以冲突的最初由来。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战争频仍的原因。

(3)依据材料,说明巴以长期冲突的关键因素。

一、阿拉伯国家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失败的原因1.军事上没有形成统一的部署和指挥,战场上缺乏协同与配合,各国领导人互不透露各自计划,阿拉伯联盟军事委员会对任何一国军队都没有指挥权。

2.以色列利用停火的有利时机,紧急抢运武器,招募军队,短期内集结了近十万人的武装力量。

3.以色列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分别击溃了各个对手。

二、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各方立场不同的原因1.英法:维护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尤其是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2.以色列:一直把埃及视为自己在中东地区的直接威胁。

3.埃及:维护民族利益,扫清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4.美苏:要求英法停战,以排挤英法势力,扩大在中东地区的势力,最终控制中东地区。

当堂检测1.自“贝尔福宣言”发表以来,中东地区阿以冲突就不时发生,那么,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关键是()A.不同的宗教信仰B.地区恐怖主义C.排他性的主权要求D.英国的殖民统治2.大国插手中东事务造成中东地区矛盾复杂。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5单元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课件1) (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5单元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课件1) (共36张PPT)

大部 肥沃 的沿 海地 区
当代的中东问题,主要指 阿拉伯和以色列的矛盾。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 坦问题。 耶路撒冷问题。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塔木德》
犹太教徒认为大卫王曾把耶
路撒冷作为统一的以色列王 国首都,历史上是犹太人的 政治和宗教中心。
基督教徒认为耶稣是在耶路
撒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
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人口 占 领 占
——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
阿 120 > 11 42. 大部 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拉 多万 2/ 20 8% 丘陵 伯 国 家 3 3 平 方 公 里 及贫 瘠地 总数 比 土 例 面 积 比 例
人口状 况
领土规 定
领土 质量
犹 太 人 国 家
60万
< 14 56. 1/ 94 47 3 5 % 平 方 公 里
——[美]塞缪尔·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不同的文明本可多元共处,但当它们的终端性存在近距离 碰撞时,却会产生悲剧。耶路撒冷的不幸,在于它被迫收纳了 太多的终端。 ——余秋雨《千年一叹》 →★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不要让 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阿拉法特
阿拉法特
谈一谈
中东和平之路的艰难性表现在哪里?
1.耶路撒冷问题;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由于历史的
和宗教的原因,缺乏信任和沟通;
2.不同政治派别的分歧; 3.大国插手中东事务; 4.巴勒斯坦内部“以暴抗暴”的活动和以色列“ 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造成双方仇视; ……
影响
苏伊士运 河战争
六日战争
第四次
十月战争
四 次 苏伊士运河战争 中 东 六日战争 战 十月战争 争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5-3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练习:5-3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允诺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拉伯人建国,后又在“贝尔福宣言”中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其主要目的是()A.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B.支持落后地区的民族主义C.为了维护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利益D.为了削弱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英国支持犹太人复国,其目的是维护自身利益,在中东地区实施“分而治之”。

答案:C2.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以色列违反联大决议,侵占巴勒斯坦土地B.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都想拥有耶路撒冷C.宗教信仰不同,宗教派别复杂D.阿拉伯国家不承认以色列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布成立,次日阿拉伯联军对以色列不宣而战。

因此其原因是阿拉伯国家不承认以色列国。

答案:D3.1948年,新生的以色列抵挡住了多个阿拉伯国家的联合进攻,上演了一部“多欺少,少胜多”的大戏。

此次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失利的主要原因是()A.以色列战前准备充分B.阿拉伯国家缺乏共同的民族感情C.阿拉伯国家各自为战、未形成统一的部署与指挥D.阿拉伯国家武器装备落后解析:阿拉伯国家有共同的民族感情,且武器装备上优于以色列,但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部署和指挥,最终以色列取得了胜利。

答案:C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

下列各项中,属于下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B.埃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D.“石油武器”成为引发西方新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解析:由图片中的“苏伊士运河”“塞得港”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该战争是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扫清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属于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影响。

A是巴勒斯坦战争,即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影响;C、D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影响。

答案:B5.1956年8月,《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社论称:“如果让纳赛尔的阴谋得逞,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中东的一切利益都将完蛋。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讲义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讲义新人教版选修3

第 3 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要点难点认识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 1.理解两次中东战争迸发的原由。

(要点)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困难性。

2.商讨中东问题新的复杂要素。

(难点 )一、纷争的由来1.中东概略(1) 地理观点:“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地理观点;其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会点上。

(2)历史特色:宗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历史演进的复杂性。

(3)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丰富,向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求夺的地域。

2.纷争由来(1)英国的“分而治之” 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削弱自己的敌手奥斯曼帝国,英国许诺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拉伯人独自建国,其国土能够包含巴勒斯坦地域。

②概略: 1917 年发布“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

③影响:犹太人开始移居巴勒斯坦,与当地的阿拉伯人的摩擦日趋激烈。

(2)主权问题①联合国决策:英国 1948 年 8 月 1 日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任命统治,在该地域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

②阿以矛盾:阿拉伯人春联合国决策极为不满,阿以之间就该地域主权问题睁开了长久抢夺。

观点阐释贝尔福宣言:1917 年 11 月,英外国交大臣贝尔福发布赞成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成立国家的公开保证。

是世界主要国家正式支持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的第一个宣言,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和中东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巴勒斯坦战争1.迸发: 1948 年 5 月,以色列国宣成功立此后,阿拉伯联军对以色列不宣而战。

(1)1949 年 7 月,签订了休战协议。

(2)以色列本质控制了巴勒斯坦4/5 的土地。

3.影响:没有解决阿以矛盾,反而惹起新的国土纷争,为此后中东地域的动乱埋下了隐患。

思想点拨中东问题的中心是巴勒斯坦问题,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民族关系,加上大国的参加,使该地域的问题更为棘手。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1.原由(1)埃及新政府宣布把由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企业回收国有,遭拒绝。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五单元 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名师制作优质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第五单元 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名师制作优质教案)

课题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二次修改意见课时一课时授课人科目历史主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中东问题的由来;巴以分治;第一二次中东战争。

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史料研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大国插手造成中东问题过于复杂。

教材分析重难点1.重点:第一二次中东战争。

2.难点:中东问题的由来。

教学设想教法读书,独立完成预习案,注意记忆基本知识;注意与必修之间的关系,及时复习相关知识;与同组同学讨论疑难问题,及时吸取他人正确意见。

学法史料研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堂设计一、目标展示课标: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1.知识与能力:中东问题的由来;巴以分治;第一二次中东战争。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史料研习;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大国插手造成中东问题过于复杂。

二、预习检测1、概括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2、概括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起因、起止时间、结果。

3、概括第二次中东战争的正式名称、起因、时间、结果、影响。

三、质疑探究探究中东问题的由来及关键。

1.内因:⑴历史原因: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突出(耶路撒冷三教圣地)⑵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2.外因: 大国力量的干涉(战略利益的需要)第二次中东战争前:英法号决议”)4.冲突关键: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四、精讲点拨概括第二次中东战争的正式名称、起因、时间、结果、影响。

1】名称。

苏伊士运河战争。

2】起因。

纳赛尔革命建立埃及共和国;驱赶英军;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威胁英法以利益。

3】时间。

1956年。

4】结果。

英法以撤军。

5】影响。

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英法国际地位下降;美苏开始介入中东。

五、当堂检测读P118『学思之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英法入侵埃及,美国持什么态度?为什么?2、英、美帝国主义的这一“梦想”,结局如何?3、为什么说英法对埃及的侵略和美国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答案:1、反对。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一、纷争的由来——中东问题1、历史上的“中东”这地区诞生过三大教,而且他们都把耶路撒冷都作为自己的“圣城”。

矛盾由此产生。

2、“中东”的战略地位中东石油资源丰富,且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战略位置重要。

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的地区。

,二、中东战争爆发的背景:1、由于历史因素,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因宗教信仰、领土纷争和重要文化遗产归属问题引发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

2、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

长期以来,大国插手该地区,阿拉伯、犹太民族矛盾更加复杂3、1917年,托管巴勒斯坦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建国。

犹太人源源不断移入,造成犹阿人的摩擦日益激烈4、1947年11月“联大”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人反对分治。

矛盾空前尖锐。

5、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三、中东战争1、巴勒斯坦战争:⑴原因:①联大分治决议,两个民族对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②西方大国的插足与支持以色列。

⑵爆发: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军←→阿拉伯联军⑶战争结果:1949年7月,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分别签署了停战协议:①在巴勒斯坦没有建立起阿拉伯人的国家;相反,巴勒斯坦领土被以色列、约旦和埃及三国瓜分。

②美国通过援助以色列插手中东事务,开始对巴以冲突发挥更大影响。

美以关系越来越成为中东政治风云的一条主要线索。

2、苏伊士运河战争:⑴背景: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与英法等国产生的冲突,是引发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⑵战争经过:埃以激战西奈半岛;英法与埃激战运河区(塞得港登陆);阿拉伯断油援埃;联大通过决议立即停火。

⑶战争的影响:①对埃及:埃及实现了对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捍卫了民族的独立;②对英法:英法殖民主义遭到沉重打击,其在中东地区数百年殖民统治的传统势力丧失殆尽。

高中历史选修3第五单元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高中历史选修3第五单元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一.纷争的由来
1. 中东: 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拉斯坦,以色列
2.巴勒斯坦纷争
●一战期间,英国允诺阿拉伯人单独建国,领土包括巴勒斯坦
●1917年,英国又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犹太人大量移居巴勒斯坦,与阿拉伯人摩擦激烈
●1948年8月1日,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巴勒斯坦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
●阿以冲突: 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二.巴勒斯坦战争
1.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成立,阿拉伯联军对以色列宣战,占领了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
2.1949年7月,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停战,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引起了新的领土纷争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
1. 1952年,纳塞尔推翻埃及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国,1956年宣布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2.1956年,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
3.1956年12月,在美苏干涉下,英法和以色列撤军
4.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影响:
●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埃及人民的胜利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严重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美苏走上前台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5—1949.7 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不宣而战,以色列胜
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10 —1956.12 英法和以色列对战埃及。

选修三第五单元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选修三第五单元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三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目标:1、识记:中东的地理概念;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1947年联大决议;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在巴的委任统治;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与实际结果;1956年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同年10月苏伊士战争爆发。

2、理解: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运用: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起因、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问题探究:通过对中东战争的教学,深刻剖析和探究阿以之间、阿拉伯之间、阿拉伯与西方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根源,从而认识巴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

2、综合分析: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培养学生从地理、宗教、历史、现实等方面分析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历史比较:通过两次中东战争的学习,对巴勒斯坦战争和苏伊士运河战争作一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历史问题的复杂性;殖民统治者埋下的祸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性。

2、认识国际势力的插手是造成中东地区纷争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3、了解中东问题,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次中东战争的起因及结果。

难点:阿以之间、阿拉伯国家之间、阿拉伯国家和西方殖民者之间、英法和美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

三、教学方法:情景再现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课时及课型:新课,1课时五、教学手段:多媒体、黑板、粉笔六、教学过程:导入:利用教材引言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打出图片。

教师解说:他是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巴勒斯坦骄子,从小就是孩子王。

1959年,他组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 1969年,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1989年,当选巴勒斯坦国总统;1991年9月28日,他蝉联总统。

他亲身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的洗礼,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
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

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

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

”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

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记忆就是如此。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三)
(建议用时:25分钟)
[学业达标]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允许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拉伯人建国,后又在“贝尔福宣言”中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

其主要目的是()
A.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B.支持落后地区的民族主义
C.维护本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
D.削弱奥斯曼帝国的势力
【解析】一个国家政策的变化是由其国家利益所决定的,即使声称维护世界和平,根本上来说也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故选C项。

【答案】 C
2.自“贝尔福宣言”发表以来,中东地区阿以冲突就不断发生。

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关键是()
A.不同的宗教信仰B.地区恐怖主义
C.排他性的主权要求D.英国的殖民统治
【解析】巴以双方都对巴勒斯坦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双方在主权上毫不让步,存在严重的分歧,这是长期冲突的关键。

A、B、D三项均不是主要因素,故选C项。

【答案】 C
3.第一次中东战争刚刚爆发,以色列总理立即致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列班,“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以色列主张停火旨在()
A.向国际社会表明和平愿望
B.赢得分化瓦解阿拉伯联盟的时间
C.需要时间组织和装备军队
D.争取更多的大国支持以色列国家
【解析】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时,以色列刚刚建国,其武器装备和军队组织都无法同阿拉伯联军相比,在战场上处于劣势。

因此,以色列迫切希望国际社会的干预,利用停战的时机重整军备和组织军队,故C项正确。

【答案】 C
4.1948年,新生的以色列抵挡住了多个阿拉伯国家的联合进攻,活生生地上演了一部“多欺少,少胜多”的大戏。

在此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A.以色列战前准备充分
B.阿拉伯国家缺乏共同的民族感情
C.阿拉伯国家各自为战,未形成统一的部署与指挥
D.阿拉伯国家武器装备落后
【解析】阿拉伯国家有共同的民族感情,且武器装备上优于以色列,但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部署和指挥,最终以色列取得了胜利。

【答案】 C
5.周恩来在致纳赛尔电中说:“英法帝国主义梦想用腐朽的‘炮舰政策’,恢复他们对埃及的统治。

……但是在今天的时代里,它们的这些阴谋是注定了要失败的。

”这里的“失败”主要指()
A.埃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B.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C.以色列实际控制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
D.美苏开始走上中东角逐场的前台
【解析】苏伊士运河战争使埃及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答案】 A
6.下面关于苏伊士运河战争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削弱了英美的国际地位②埃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③美苏的势力乘机渗透此地区④中东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呈现高潮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伊士运河战争削弱的是英法的实力和国际地位,而不是美国,排除①。

【答案】 B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

”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材料二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

(1)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说明二战后中东地区形势更加复杂的原因。

(3)在解决中东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中东地区争端在二战以后更加复杂的原因。

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大国参与中东问题的解决主要是考虑到自身的利益,是为控制这一地区而来。

第(2)问要求据材料二回答,而材料二的中心是美苏的插手。

第(3)问回答时注意围绕造成中东问题的原因去概括。

【答案】(1)控制整个世界,建立全球霸权。

(2)美苏两国基于霸权要求,插手这一区域,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复杂性。

(3)在领土方面有一个合理的处理;实现以土地换和平计划;减少大国干涉;强化联合国的作用;互相尊重宗教、民族信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