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装配造型.
《UG NX 4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第6章:装配设计

返回
6.1.1
装配设计的概念与形式
UG的装配是虚拟装配,可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预装配,验证装 配工艺的正确性。 装配建模的过程就是建立组件装配关系的过程。简单的产品一 般由多个零件模型组成单一的装配件,复杂的产品则由多个单一装 配件的次装配件组成,装配的结构类似于树状。 UG提供了自顶向下、自底向上以及混合装配的3种产品装配建 模的方法。
返回
6.2 装配环境简介
装配环境主要介绍: 6.2.1 装配建模环境 6.2.2 装配导航器
返回
6.2.1 装配建模环境
在一个装配件中零部件有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工作部件和显 示部件。屏幕上能看到的所有部件都是显示部件,而工作部件只有 一个。只有工作部件可以进行编辑修改工作。将某个零件定义为工 作部件时,其余显示部件都将变为灰色。
第6章 装配设计
教学提示: 本章讲解UG软件中的装配设计模块 装配设计模块,并运用示例说明了 装配设计模块 装配关系、装配常用工具、装配爆炸图的生成过程等基本操 作。 。
第6章 装配设计
教学目标: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示例的演示和练习过程中掌 握装配工具的应用,了解虚拟装配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返回
6.5.1 创建爆炸
1.功能 在当前视图中命名并创建一个新的爆炸视图,爆炸参数可 由其后的编辑操作来完成。 2. 调用命令 选择【装配】|【爆炸视图】|【创建爆炸视图】命令。 单击【爆炸图】工具条中的【创建爆炸视图】按钮。
返回
6.5.2 自动爆炸组件
1.功能 各零部件按照指定的距离从装配组件中沿装配关系的矢量 方向反向分离。 2. 调用命令 选择【装配】|【爆炸视图】|【自动爆炸组件】命令。 单击【爆炸图】工具条中的【自动爆炸组件】按钮。
第6章结构工艺性ppt课件

加强筋板
壁厚 凸台 内腔
壁间连接形式、铸造 圆角、壁厚过渡等
外形
4
第6章 结构工艺性
1、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1)铸件的壁厚合理: 铸件壁厚的大小与铸造时金属液流动的阻力、冷
却的速度、铸件芯部晶粒的大小及铸件的力学性能有 着直接的关系。
铸造合金能充满铸型的最小厚度被称为铸造合金的 最小壁厚。生产中,每一种铸造合金的最小壁厚都有一 定的限制。各种铸造合金的最小壁厚见表6.1。
2、能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单元:产品可由若干 个独立的部件总装而成,部件可由若干个独立组件组 装而成…,以使产品装配时可组织平行作业,扩大装 配的工作面积,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有利 企业的协作生产等。
23
第6章 结构工艺性
3、各装配单元有正确的装配基准:装配过程是先将待 装配的零件、组件和部件放到正确的位置,然后再紧 固和连接。因此,装配时零件、组件和部件正确的装 配基准,是保证他们相互之间正确的位置,减少装配 时间的保证。
2
第6章 结构工艺性
2)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必须全面考虑整机的工艺性。 3)在保证零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零 件的技术要求。 4)尽量减少零件的机械加工余量。 5)在保证零件力学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 成本较低的零件材料。 6)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3
第6章 结构工艺性
二、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铸件的结构包括:
第6章 结构工艺性
一、概述
1、结构工艺性的概念:
机器及零部件在设计时,除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 外,还在其结构设计中综合考虑制造、装配、成本等 方面因素的被称为结构设计工艺性。
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 可行性和经济性称为零件结构工艺性。
装配建模技术.ppt

➢查看装配零件的层次关系、装配结构和状态 ➢查看装配件中各零件的状态 ➢ 选择、删除和编辑零部件 ➢查看和删除零件的装配关系 ➢ 编辑装配关系里的有关数据。 ➢ 可以显示零件自由度和部件物性。
CAD/CAM装配建模技术
二、装配模型的分析
➢ 装配干涉分析
指零部件之间在空间发生体积相互侵入的现象
零件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
CAD/CAM装配建模技术
❖ 参数约束关系
➢ 继承参数:由上层传递下来 ➢ 生成参数:从继承参数中导出或根据需要制定
CAD/CAM装配建模技术
❖ 层次关系:装配次序
CAD/CAM装配建模技术
第一节 装配模型的特点与结构
集成化产品装配模型
从现代产品开发观点看,理想的装配模型应该是一种 集成化的信息模型,支持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设计过程中 与装配相关的所有活动和过程,包括产品定义、生产规划 和过程仿真中与装配相关的各个子过程。
装配模型是一个支持产品从概念设计到零件设计,并能完
整、正确地传递不同装配体设计参数、装配层次和装配信息 的产品模型
❖ 特点
➢ 能完整地表达产品装配信息 ➢ 可以支持并行设计
❖ 结构:产品装配结构往往是通过相互之间的装配关系表现
➢ 层次关系 ➢ 装配关系 ➢ 参数约束关系
CAD/CAM装配建模技术
❖ 装配关系: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配合关系的描述,它反映
CAD/CAM装配建模技术
第二节 装配模型的信息组成
装配模型不仅要处理设计系统的输入信息,还应能处 理设计过程的中间信息和结果信息,因此,装配模型中的 信息应随设计过程的推进而逐渐丰富和完善。这些信息主 要由六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如图
CAD/CAM装配建模技术
CAD教程--【第6章-装配设计】

第6章装配设计装配是一个集成的应用,它能够通过约束关系将零件进行装配组合,也可以在装配环境下生成部件并进行编辑,装配的零件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相关性。
同时,中望3D还可以进行装配动画的制作,通过约束的改变来实现零件的运动过程。
中望3D中的装配设计功能分别如图6-1至图6-4所示。
图6-1【组件】功能图6-2【对齐】功能图6-3【基础操作】功能图6-4【工具】功能6.1 装配管理6.1.1装配管理器在中望3D管理器中的第二项即为装配管理器,显示部件的装配结构并提供操作装配组件的一些方法,如图6-5所示。
在装配管理器中,用树形图表示装配结构,每一个组件为树形结构的一个点,可以直观地查看到部件和装配间的关系。
180第6章装配设计图6-5“装配管理器”对话框6.1.2建立装配结构建立装配有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方式。
1.自底向上使用自底向上方式时,首先用绘出全部的零件,然后新建一个装配图,将零件调入,并约束零件间的关系,达到最后装配的效果。
2.自顶向下自顶向下方式则相反,首先在装配图中绘出各个部件,然后用提取零件的功能,将装配中的零件提出,形成零件图,从而完成整个图纸。
无论使用哪种方式,装配管理器中都会显示装配的树形结构,并通过装配树形结构选择零部件进行编辑。
1816.1.3 组件编辑在装配管理器上选择一个部件单击鼠标右键,会弹出相应的菜单,各项含义如下所述。
【编辑零件】对所选定的零件进行编辑。
【插入】将一个组件插入到该装配树形结构中,并作为所选择部件的子组件。
【合并】合并所选择的组件到父装配件中,成为装配件造型中的一部分。
【删除】从装配中删除所选择的组件。
【隐藏/显示】该选项根据当前组件的显示状态而定,如当前组件为显示状态,则该选项为“隐藏”。
该选项的作用是用来隐藏或取消隐藏(显示)组件。
【重命名】组件调入装配体,默认状况下为组件的名称,如需在装配体中重命名,使用该选项。
【替换零件】用其他零件替换所选择的零件。
装配图课件ppt.ppt

左方。明细栏外框竖线为粗实线,其余各线为细实线,
其下边线与标题栏上边线重合,长度相等。
机
明细栏中,零、部件序号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填
械
写,以便在增加零件时可继续向上画格。B/T8609.1—
工
1989和gb8609.2—1989分别规定了标题栏和明细栏的
程
统一格式。学校制图作业明细栏可采用上图所示的。
机 械 工 程
5.其它重要尺寸 是在设计中
确定,又不属于 上述几类尺寸重 要尺寸,如运动 零件的极限尺寸 和主体零件的重 要尺寸等。上述 五类尺寸,并非 在每一张装配图 上都必须注全, 有时同一尺寸可 能有几种含义, 如左图中的尺寸 115±1.1,它既 是外形尺寸,又 与安装有关。在 装配图上到底应 标注哪些尺寸, 应根据装配体作 具体分析后进行 标注。
4)一组紧固件或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采用公共指引线,如图 b 所示。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8.4.1 零、部件序号的编排方法
2.序号数字
1)序号数字应比图中尺寸数字大一号或两号,但同一装配图中编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8.4.1 零、部件序号的编排方法
机
械
工
图a
图b
程
1.指引线 2)指引线的另一端可弯折成水平横线、细实线圆或直线段终端,如图 a 所示。 3)指引线相互不能相交,当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不应与剖面线平行。必 要时,指引线可以画成折线,但只允许曲折一次。
UG_NX6.0零部件装配

6.1 UG NX6装配概述
3.组件对象 组件对象是一个从装配部件链接到部件主模型的指针实体。
一个组件对象记录的信息有:部件名称、层、颜色、线型、 引用集和配对条件等。 4.组件部件 组件部件是在装配中由组件对象所指的部件文件。组件既可 以是单个部件(即零件),也可以是一个子装配,组件是由 装配部件引用而不是复制到装配部件中。 5.单个零件 单个零件是指在装配外存在的零件几何模型,它可以添加到 一个装配中去,但它本身不能含有下级组件。
6.1.3 装配方法
1.自顶向下装配 自顶向下装配指在装配级中创建与其他部件相关的部件模型,
即在装配部件的顶部向下产生子装配和部件的装配方法。 2.自底向上装配 自底向上装配指先全部设计好装配中的部件几何模型,再组
合成子装配,最后生成装配部件的装配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7回
6.1 UG NX6装配概述
6.1.2 装配模式
在大多CAD/CAM系统中,有2种不同的装配模式:多组件装 配和虚拟装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5回
6.1 UG NX6装配概述
(1)多组件装配:该装配模式是将部件的所有数据复制到装 配中,装配中的部件与所引用的部件没有关联性。当部件修 改时,不会反映到装配中,因此,这种装配属于非智能装配。 同时,由于装配时要引用所有部件,需要用较大的内存空间, 因而影响装配工作速度。
(2)虚拟装配:该装配模式是利用部件链接关系建立装配。 该装配模式有如下优点。
①由于是链接部件而不是将部件复制到装配中,因此,装配 时要求内存空间较小。
②装配中不需要编辑的下层部件可简化显示,提高显示速度。 ③当装配的部件修改时,装配自动更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6回
SolidWorks快速入门--第06章 装配设计

6.3.2 “平行”配合
“平行”配合可以使两个零件的直线或面处于彼此间距相 等的位置,并且可以改变它们的朝向。
选取平行面
a)平行前
b)平行后(方向相同
) 图6.3.2 “平行” 配合
c)平行后(方向相反)
6.3.3 “垂直”配合
“垂直”配合可以将所选直线或平面处于彼此之间的夹角 为 90°的位置,并且可以改变它们的朝向 。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 各种装配配合的基本概念。 装配配合的编辑定义。 装配一般过程。 在装配体中修改部件。 在装配体中对称和阵列部件。 模型的外观处理。 装配爆炸图的创建。
6.1 概述
一个产品往往由多个零件组合(装配)而成,装配模块用 来建立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形成复杂的装配体。零件 间位置关系的确定主要通过添加配合实现。
b)压缩后
2.轻化零部件
当零部件为轻化状态时,只有零件模型的部分数据装入内 存,其余的模型数据根据需要装入。
装配体中的爆炸视图就是将装配体中的各零部件沿着直线 或坐标轴移动,使各个零件从装配体中分解出来 。
6.8.1 创建爆炸视图
a)爆炸前
图6.8.1 爆炸视图
b)爆炸后
6.8.2 创建步路线
步路线
6.7 简化表示
6.7.1 切换零部件的显示状态
暂时关闭零部件的显示,可以将它从视图中移除,以便容 易地处理被遮避蔽的零部件。
a)隐藏前
图6.7.1 隐藏零部件
b)隐藏后
6.7.2 压缩状态
1.压缩零部件
使用压缩状态可暂时将零部件从装配体中移除,在图形区 将隐藏所压缩的零部件。
a)压缩前
图6.7.2 压缩零部件
6.3.7 “角度”配合
装配式建筑概论 第6章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

木混合结构建筑包括上下混合木结构以及混凝 土核心筒木结构。
6 2 PART.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6.2.1 优点
6.2.2 缺点
6.2.1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优点
工业化程度高
➢ 模数化设计、标准化生产、现场组装 ➢ 受气候条件影响小、建筑质量有保证、污染可以集中治理
6.2.1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优点
6.1.2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分类
(2)胶合木结构 — 胶合木空间结构
胶合木空间结构是以胶合木构件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形成的大跨空间结构,其结构体系 包括空间木桁架、空间钢木组合桁架和空间壳体结构。
6.1.2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分类
(2)胶合木结构 — 胶合木空间结构
➢ 上图为亚洲最大木结构会馆——贵州省百里杜鹃国际会展中心 ➢ 毕节穹顶中心跨度53m,中间没有采用一根柱子作为支撑,6个叶片跨度18m ➢ 穹顶采用单层球面木结构网壳形式 ➢ 节点采用胶合木杆件-钢夹板螺栓连接形式
➢ 从拱顶分为两个半拱作为吊装施工单 元,然后用钢板和螺栓进行安装连接。 拱脚置于约6m高的钢筋混凝土支墩上。
6.1.2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分类
(2)胶合木结构 — 胶合木门架结构
✓ 胶合木门架结构主要包括弧形加腋门 架和指接门架。
✓ 通常适用于50m以下的跨度,顶部斜 坡面坡度应大于14°以减少屋脊过大产 生的挠度。
按承重构件选用的材料,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可分为轻型木结构、胶合木结构、方木 原木结构以及木混合结构。
6.1.2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分类
(1)轻型木结构
概念
轻型木结构是由木骨架墙体、木格栅楼板和 木屋盖组成的结构体系
特点
抗风、抗震性能良好 施工简便 材料成本低 能耗低 使用寿命长 适用于居住、小型旅游和商业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第6章装配造型在零件造型完成以后,根据设计意图将不同零件组织在一起,形成与实际产品装配相一致的装配结构以供设计者分析评估,这种方法称为装配造型(Assemb1y Modeling)。
通过参数化方法将零件组装成装配与用参数化方法将特征组装成零件的过程非常相似。
但是组织大型的复杂装配绝不仅仅是零件的简单组合,它需要提供特殊的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这些技术包括简化表达、模型替换、自上而下的设计等。
CAD系统提供的装配功能不仅能快速组合零部件成产品,而且在装配中,可参照其它部件进行部件关联设计,并可对装配模型进行间隙分析、重量管理等操作。
装配模型生成后,可建立爆炸视图,并可将其引入到装配工程图中;同时,在装配工程图中可自动产生装配明细表,并能对轴测图进行局部剖切。
本章主要介绍一般CAD系统中基本装配造型的实现和使用方法。
6.1 装配造型基本理论在大多数CAD/CAM系统中,有2种不同的装配模式:多组件装配和虚拟装配。
1 多组件装配该装配模式是复制零件的所有数据到装配中,装配中的零件与所引用的零件没有关联性。
当零件修改时,不会反应到装配中,因此,这种装配属非智能装配。
同时,由于装配时要引用所有零件,需占用较大的内存空间,影响装配工作速度。
2 虚拟装配该装配模式是利用零件链接关系建立装配。
该装配模式有如下优点:●由于是链接零件而不是复制零件到装配,因此,装配时要求的内存空间少。
●装配中不需编辑的下层零件可简化显示,提高了显示速度。
●当组成装配的零件修改时,装配会自动更新。
因此,目前主流的CAD软件都采用虚拟装配模式进行装配建模,它通过使用指针虚拟链接零件,而不是使用零件中的实际几何体,这样可以保持主模型和其他应用之间的关联性,便于向任何一个零件文件中添加新零件构成装配。
6.1.1 装配模型的表示装配造型就是将不同的零部件用一定的方法组合在一起,形成装配结构。
一个复杂产品可以看成是由多个部件所组成,每个部件又可以根据复杂程度的不同继续划分为下一级的子部件,如此类推,直至零件。
这就是对产品的一种层次描述,采用这种描述可以为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装配带来很大的方便。
同样地,产品的计算机装配模型也可以表示成这种层次关系,如图1.6.1所示。
1.部件组成装配的基本单元叫部件(Component)。
—个装配是由一系列部件按照一定的约束关系组合在—起的。
部件是一个包封的概念,—个部件可以包含一个零件或一个子装配,甚至可以什么都不包含,也就是空部件。
部件可以任意嵌套。
部件既可以在当前的装配文件中创建,也可以在外部装配模型文件中创建,然后引用到当前文件中来。
特征图1.6.1 装配结构2.根部件根部件(Root Component)是装配模型的最顶层结构,也是装配模型的图形文件名。
当创建一个新装配模型文件时,根部件就自动产生,此后引入该图形文件的任何零件都会跟在该根部件之后。
注意,根部件不是一个具体零部件,而是一个装配体的总称。
3.基部件基部件(Base Component)是放到装配中的第一个部件,它和零件造型中的基特征非常相似。
基部件不能被删除或者禁止,不能被阵列,也不能变成附加部件。
它是装配模型的最上层部件,其后引用的各个零部件在装配树中都要依次向后排列。
基部件在装配模型中的自由度为零,无须施加任何装配约束(因为是第一个零件,也无法施加约束),因此,在装配模型中,它是默认不动的。
4.子装配子装配(Subassembly)本身也是装配。
子装配是由一系列零件装配而形成的附属于大装配体的一种较小的装配体,它是装配模型中逻辑上附属于上层体系的—种零件组。
在更高一层的装配中,它将作为—个部件被装配。
合理地使用子装配对于大型装配有重要意义。
5.装配树所有的部件添加在基部件上面,形成一个树状的结构叫做装配树。
整个装配建模的过程可以看成是这棵装配树的生长过程,即从树根开始,生长出一个一个的子树枝(部件),每个子树枝再生长出子树枝(子部件),直至最后长出叶子(零件)。
这样,在—棵装配树中就记录了零部件之间的全部结构关系,以及零部件之间的装配约束关系。
用户可以从装配树中选取装配部件,或者改变装配部件之间的关系。
装配树与零件造型中的特征树功能相仿,如图1.6.2所示。
图1.6.2 装配树6.部件样本在实际的设计中,一个零件有可能在装配模型中使用多次,这时可以对该零件制作多个拷贝,这样的拷贝被称为部件样本(Instance),习惯上把部件样本的使用称为部件引用。
部件样本有以下重要性质:1 当在同一个装配模型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个零件时,例如要在当前装配模型中的六个不同的地方用到相同的螺栓和螺母,这时只需要在模型系统中存储一个该零件的图形文件即可,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模型占用的磁盘空间。
2 当对某个零件定义进行修改时,所有引用过该部件样本的装配模型都会自动刷新,无须逐个修改,从而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同时避免了因为修改遗漏所带来的错误。
3 相同的零件可能应用到不同的装配文件中,在不同的装配模型中采用外部引用的方式,不需要重复构造就可以在文件之间反复引用。
6.1.2 装配约束参数化的装配造型根据实际的装配过程建立不同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一般通过装配约束、装配尺寸和装配关系式等手段将部件组织到装配中。
装配约束是最重要的装配参数。
有些系统把约束和尺寸共同参与装配的操作也归人装配约束。
实际上,装配建模的过程可以看成是对零件的自由度进行限制的过程,因为机器中的大部分零部件是不允许随便运动的(运动部件除外)。
限制零件自由度的主要手段是对零件施加各种约束,通过约束来确定两个零件或多个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它们的相对几何关系。
因此,学习装配建模的关键是理解并应用各种装配约束方法以及相关的操作命令。
6.1.2.1零件自由度分析刚体零件的运动自由度DOF(Degree of Freedom)描述了零件运动的灵活性,自由度越大,零件运动越灵活。
三维空间中一个自由零件的自由度是6个,即3个绕坐标轴的转动和3个绕坐标轴的移动,此时,该零件能够运动到空间的任何位置,见图1.6.3a。
但是,当给零件的运动施加—系列限制时,零件运动的自由度将减少,例如,规定该零件的下表面必须在XY面上,此时零件就只能在该平面内作平面运动,它的DOF就减少到3个:2个移动(沿X,Y轴)和1个转动(绕Z 轴),见图1.6.3b。
如果继续规定该零件的一个侧面不能离开XZ面,此时零件就只能沿X轴作移动了,DOF减少到1个,见图1.6.3c。
如果再规定该零件的一个角点不能离开原点,那么该零件就不能运动,其DOF等于0,见图1.6.3d,此时零件就完全固定在该坐标系中了。
由此可见,空间任意零件的自由度在0~6之间变化,当一个零件的自由度为0时,称之为完全定位。
a DOF=6b DOF=3c DOF=1d DOF=0图1.6.3 零件的自由度6.1.2.2 装配约束类型在装配造型中经常使用的装配约束类型有下面几类:1)贴合贴合约束是一种最常用的装配约束,它可以对所有类型的物体进行定位安装。
使用贴合约束可以使一个零件上的点、线、面与另一个零件上的点、线、面贴合在一起,即俗称的“共点”、“共线”、“共面”等。
使用该装配类型时要求两个对象是同类型的,例如,对于平面对象,它们共面且法线方向相反,如图1.6.4a所示;对于圆锥面,要求角度相等,并对齐其轴线,如图1.6.4b所示。
a b图1.6.4 贴合约束2)对齐使用对齐约束可以使两个零件产生共面或共线位置关系。
当对齐平面时,使两个表面共面且法线方向相同,如图1.6.5a所示;当对齐圆柱、圆锥和圆环等对称实体时,是使其轴线相一致,如图1.6.5b所示。
当对齐边缘和线时,是使两者共线。
a b图1.6.5 对齐约束3)角度该装配约束类型是在两个对象间定义角度尺寸,用于约束相配组件到正确的方位上。
角度约束可以在两个具有方向矢量的对象间产生,角度是两个方向矢量的夹角。
这种约束允许配对不同类型的对象,例如可以在面和边缘之间指定一个角度约束。
角度约束有两种类型:平面角度和三维角度。
平面角约束需要一根转轴,两个对象的方向矢量与其垂直。
如图1.6.6所示组件,当角度值为零时,两个配对组件的矢量方向相同。
图1.6.6 角度约束4)平行平行约束使一个零件上的线或面(有方向性)与另一个零件上的线或面(方向相同)实现平行对正,如图1.6.7所示。
图1.6.7 平行约束5)正交该约束类型约束两个对象的方向矢量彼此垂直。
6)中心该约束类型约束两个对象的中心,使其中心对齐,如图1.6.8所示。
图1.6.8 中心约束7)距离距离约束用于指定两个相配对象间在三维空间的的最小距离,此距离被称为偏移量。
偏移量可以像尺寸一样被修改,它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还可以是0,如图1.6.9所示。
偏移量为0时该约束和贴合约束相同,也就是说,距离约束可以转化为贴合,而贴合不能转化为距离约束。
图1.6.9 距离约束6.1.2.3 装配约束/实体对应矩阵确定两个部件的相对位置,主要是依据部件上的表面、边线、角点、轴线、中心点、对称面等几何要素进行定位。
这些定位要素根据几何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平面(包括实体的表面和基准面);(2 曲面(主要指三维空间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曲面);(3 直线(包括基准轴);(4 曲线(指空间曲线,如在同一个平面内则具有平面的定位属性);(5 点(实体的顶点、中心点、曲线端点)。
这些定位要素之间的约束关系如表1.6.1所示。
注意不同的装配造型软件其装配约束类型各有不同。
表1.6.1 装配约束/实体对应表点线圆平面圆柱面球面圆锥面圆环面点贴合对齐距离线贴合对齐距离除相切适合所有约束圆贴合对齐中心距离相切适合所有约束适合所有约束平面贴合对齐中心距离除相切适合所有约束适合所有约束除相切适合所有约束圆柱面贴合对齐中心距离相切适合所有约束适合所有约束适合所有约束适合所有约束球面贴合对齐中心距离相切贴合对齐中心距离相切贴合对齐中心距离相切贴合对齐中心距离相切贴合对齐中心距离相切贴合对齐中心距离相切圆锥面贴合对齐中心距离贴合对齐中心距离贴合对齐中心距离贴合对齐中心距离贴合对齐中心距离贴合对齐中心距离贴合对齐中心距离圆环面贴合对齐中心距离贴合对齐中心距离贴合对齐中心距离贴合对齐中心距离贴合对齐中心距离贴合对齐中心距离贴合对齐中心距离贴合对齐中心距离6.1.2.4 装配约束规划使用各种约束将会减少零件的自由度,每当在两个零件之间添加一个装配约束,它们之间的一个或多个自由度就被消除了,例如,贴合约束中的共点约束去除了3个移动自由度,共线约束去除2个移动和2个转动自由度,共面约束去除了1个移动和2个旋转自由度;对齐约束去除了1个移动和2个转动自由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