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射治疗计划设计

合集下载

放疗治疗计划书

放疗治疗计划书

放疗治疗计划书简介放射疗法(Radiation Therapy)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

放疗利用高能量的X射线或其他粒子束直接破坏癌细胞的DNA,从而抑制其生长和分裂。

放疗可以作为独立的治疗方法,也可以与其他治疗方式(如手术和化学治疗)联合使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放疗治疗计划书的模板,以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治疗过程和预期效果。

病情描述(在这里写下患者的病情描述,包括疾病类型、病程、症状等)诊断结果(在这里写下患者的诊断结果,包括肿瘤类型、分期情况等)治疗目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制定以下治疗目标:1.治愈:完全消除或控制肿瘤的生长,达到患者完全康复。

2.缓解: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不适,提高生活质量。

3.控制: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治疗方案(在这里写下放疗的治疗方案,包括放疗的剂量、时间安排、治疗次数等)放疗可以根据治疗的目的和肿瘤特点进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根治性放疗:主要用于早期癌症患者,旨在完全消除肿瘤。

2.预防性放疗:主要用于高风险人群,旨在预防肿瘤的复发。

3.辅助性放疗:主要用于手术后或化疗后,旨在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4.Palliative 放疗:主要用于晚期癌症患者,旨在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会考虑以下因素:1.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耐受性。

2.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和分期。

3.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措施。

预期效果放疗的预期效果因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而异。

然而,一般来说,放疗可以达到以下效果之一或多个:1.控制肿瘤生长:放疗可以抑制和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2.缓解症状:放疗可以减轻疼痛、出血、呼吸困难等与肿瘤相关的症状。

3.提高生活质量:放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更好地应对病痛。

随访计划放疗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复发情况。

随访计划可能包括以下内容:1.定期体检:包括体格检查和相关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等。

鼻咽癌治疗方案

鼻咽癌治疗方案

鼻咽癌治疗方案鼻咽癌,又称鼻咽鳞状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黏膜的恶性肿瘤。

该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但由于其隐匿性和病理特点的复杂性,常常导致晚期诊断。

针对鼻咽癌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具体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尤其适用于早期病例或在放化疗后耐受能力良好的患者。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鼻咽内镜检查和手术切除。

鼻咽内镜检查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鼻腔置入内镜检查鼻咽部的肿瘤情况,同时进行组织样本的取材,以确定癌细胞的类型和扩散程度。

这个步骤在制定后续治疗方案中非常关键。

手术切除指的是通过手术手段切除患者鼻咽部的恶性肿瘤。

根据肿瘤的位置和扩散程度的不同,手术切除可以包括颞骨颈椎、筛网板、乳突、硬腭等部位的切除。

手术切除常常需要结合颌面外科和耳鼻喉科专业的医生共同操作,以确保切除范围充分且周围正常组织受损最小化。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利用高能射线,放疗可以杀灭癌细胞并抑制其生长。

放射治疗常常作为手术切除后或术前辅助治疗的一部分,也许可以单独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病例。

放射治疗可以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方式。

外照射是指通过射线源从体外照射到患者体内的方法。

内照射则是通过将放射源植入到患者体内,并直接照射癌细胞。

放疗常常需要配合精确的治疗计划,以确保照射范围准确,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的功能。

三、化疗化疗是通过药物治疗来杀灭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在鼻咽癌治疗中,化疗常常作为放疗的辅助治疗或术前辅助治疗的一部分,以杀灭或减小肿瘤的体积。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

化疗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肿瘤的类型、分期、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

化疗常常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免疫抑制等,因此在使用化疗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

结语针对鼻咽癌的治疗方案多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评估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评估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与评估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相对较少见但较为恶性的头颈部肿瘤。

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治疗鼻咽癌通常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关键手段之一。

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是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最佳疗效并最大限度减少危害的重要步骤。

下面将对鼻咽癌的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以及评估过程进行探讨。

一、放射治疗计划设计1. 患者评估和分期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的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合理分期。

这包括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病理检查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分期、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

2. 靶区划定根据鼻咽癌的位置及其淋巴结转移规律,需要合理划定治疗的靶区。

一般来说,放射治疗的靶区包括原发肿瘤灶、颈部淋巴结区域等,同时还需避开关键器官(如脑干、眼球等)。

3. 剂量分配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剂量的分配。

根据肿瘤的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剂量分配方案,确保肿瘤组织受到足够的放射剂量,同时尽量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

4. 照射技术选择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照射技术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常用的照射技术包括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SRT)、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照射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疗效。

5. 治疗计划评估完成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后,需要进行治疗计划的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剂量分布、靶区覆盖情况、剂量与毒副作用之间的平衡等。

通过评估,可以进一步优化治疗计划,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和患者的安全。

二、放射治疗计划评估按照治疗计划的设计,进行放射治疗后,有必要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

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放疗治疗中,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的相关问题。

一、鼻咽癌的放疗剂量放疗剂量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的放射线剂量。

对于鼻咽癌的放疗剂量,通常采用总剂量和每次剂量两个参数来描述。

1. 总剂量:总剂量是指在整个放疗周期内给予患者的放疗总量。

鼻咽癌的总剂量一般在70-80Gy之间,根据鼻咽癌的分期和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总剂量的确定既要保证肿瘤的控制,又要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2. 每次剂量:每次剂量是指每次放疗给予患者的放射线剂量。

鼻咽癌的每次剂量一般在1.8-2.2Gy之间,每周给予5次。

每次剂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肿瘤的敏感性、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正常组织的防护。

二、鼻咽癌的放疗治疗时间放疗治疗时间是指完成放疗所需的天数。

鼻咽癌的放疗治疗时间一般较长,治疗周期在6-8周左右。

放疗治疗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

较短的治疗时间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增长,但可能会增加正常组织的损伤。

较长的治疗时间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但容易造成肿瘤的抵抗性增加。

因此,治疗时间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分期和位置等因素。

三、放疗剂量与治疗时间的关系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在合理控制剂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长的治疗时间可能增加肿瘤的抵抗性,减少治疗效果。

因此,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对于早期鼻咽癌,适当控制总剂量,缩短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而对于晚期鼻咽癌,较高的剂量和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可以增加治疗效果。

总之,鼻咽癌的放疗剂量和治疗时间的选择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时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制定放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特点以及正常组织的防护。

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非调强正向计划的设计

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非调强正向计划的设计

202例分析[J].广西医学,2005,27(9):1393.[2]Fucha roen S,Fucharoen G,Fukumaki Y.Simple n o n2radiactive me thod for detectinghemoglobin Co nstantSpring gene[J].The Lancet,1990,335:1527.[3]Conzalez2Redo ndo JM.Clinical a nd genetic haterogenityin black patients with homozygousβ2t halassemai f rom the southea ster n United State s[J].Blood,1988,72(3):100721014.[4]Brun J L,Mangione R,G angbo F,et al.Feasibility,accuracy and safet y of c 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a reportof10741ca ses[J].Pre nat Diagn,2003,23:2952301. [5]Philip J,Silver R K,Wil s o n RD,et te fir st2tri2me ster 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results of a n intem2 ational randomized trial[J].Obstet Gynecool,2004,103:116421173.[6]Papp C,Beke A,Mezei G,et al.Chorionic villus sam2pling a152yea r experience[J].Fetal Diagn The r,2002,17:2182227.[7]Camp bell,St uar t.Randomised compa rison of amnio2ce ntesi s and transa bdominal a nd cervical chorio nic villus sampling2duplicate p ublication[J].La ncet,1993,341(8845):635.[8]Cana dina colla borative CVS Amnioce ntesi s clinical trialgroup.Multicent re r ando mise clinical trial of 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and Amniocentesis[J].Prena t Diagn,1992,12(5):3852476.[9]Firt h HV,Boyd PA,Chamberlain P,et al.Severe limbabnor malitie s after cho rionic villus sampling at55265da ys’gestation[J].Lancet,1991,337:7622763.[10]Boyd PA,K eeling J W,Selinger M,et al.Limb reduc2tion a nd chorionic villus sa mpling[J].P renat Diagn,1990,10:4372441.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Apr;25(2)收稿日期22鼻咽癌三维适形放疗非调强正向计划的设计杨超凤 朱小东 付庆国 李文庄 黎善柏 潘朝阳(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 南宁 530021)摘要 目的:探讨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剂量计算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剂量计算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剂量计算鼻咽癌,又称鼻咽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作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对于确定适当的放射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剂量计算的相关内容。

一、放射治疗剂量计算的重要性放射治疗是通过针对癌细胞的射线照射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增殖。

而放射治疗剂量的准确计算和调整是保证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关键所在。

合理的剂量计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免受放射线的伤害。

二、放射治疗参数的选择与计算1. 靶区的确定靶区是指肿瘤存在的区域,其中包括实体肿瘤和可能存在的淋巴结转移区域。

在鼻咽癌的治疗中,一般选择鼻咽部和颈部为靶区。

2. 剂量的计算方法常用的剂量计算方法有等效单次剂量(EQD2)和总生物等效剂量(TBD)。

通过这两种方法的计算,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肿瘤对于不同剂量的反应,并制定相应的放疗计划。

3.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选择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是专门用于放射治疗过程中剂量计算和剂量分布模拟的软件。

常见的计划系统有Varian Eclipse、Philips Pinnacle、Elekta Monaco等。

根据临床需求和医疗设备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剂量计算和评估。

三、放射治疗剂量的调整与评估1. 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剂量体积直方图是在放疗计划系统中生成的一种图形,用于显示患者接受的剂量分布情况。

通过观察剂量体积直方图,医生可以了解患者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及其对应的体积。

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的结果,可对剂量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治疗计划的评估在确定了适当的剂量分布后,医生需要对治疗计划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确保合理的治疗剂量可以覆盖整个肿瘤区域,同时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通过计算各种评估指标,如剂量覆盖率、同构指数等参数,可以对治疗计划进行全面评估。

四、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放射治疗质量保证是确保放射治疗剂量计算和实施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鼻咽癌放射治疗指南(2022版)》解读PPT课件

剂量分割模式及优化策略
剂量分割模式
根据肿瘤的特点和患者的耐受性,可采用不同的剂量分割模式,如常规分割、超 分割、加速超分割等。合理的剂量分割模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的不 良反应。
优化策略
针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剂量学优化,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 疗(IMRT)等先进技术,实现更精确的靶区勾画和剂量分布。同时,结合图像 引导放疗(IGRT)等技术,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指南首次将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纳入放射治疗流程,强调了对患者 的全面关怀和支持。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鼻咽癌放射治疗将更加注重个 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包括基因测序、生物标志物检测等 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放射治疗
人工智能技术在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剂量优化和质量控制 等方面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的精准度和效 率。
目标人群
本指南的目标人群为鼻咽癌患者及其家属、放射治疗医师、护士等医疗团队成员。
指导意义
通过本指南的解读和实施,有助于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规范化水平,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
02
鼻咽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鼻咽癌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地区分布
鼻咽癌主要分布在南方地 区,如广东、广西、福建 等省份,与地理位置、气 候环境等因素有关。
挑战与应对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挑战包括治疗抵抗、复发和转移等。未 来需要深入研究鼻咽癌的生物学特性和放射敏感性,探索 新的治疗策略和技术,以应对这些挑战。
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水平建议
01
加强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
通过定期举办专业培训班、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等活动,提高放疗医师的

鼻咽癌放疗的方案

鼻咽癌放疗的方案

鼻咽癌放疗的方案放疗是肿瘤治疗的常规疗法之一,鼻咽癌在手术治疗后通常会配合放疗、化疗。

那么鼻咽癌放疗方案是怎样的?以往常规分割放疗采用每周连续5次照射,每次照射2Gy,放疗总剂量为70~8OGy的方法,单纯放疗的5年总生存率可达到40%一70%。

但是对于Ⅲ、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低,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何降低转移及复发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及放射生物学的发展,伴随放疗技术的进步,许多学者试图通过非常规分割照射如超分割放疗或加速超分割放疗,或通过一些放疗新技术如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及调强(IMRT)的应用,以期提高生存率的同时,减少正常组织的受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鼻咽癌非常规分割治疗鼻咽癌超分割及加速超分割放疗是近年来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放疗研究,以缩短总治疗时间,提高局部剂量。

通过研究表明,鼻咽癌癌细胞的加速冉增殖与放疗疗程的长短有关,疗程越长,再增殖的细胞数越多,放疗疗程每延长l 天,需要额外增加0.6Gy的剂量才能杀死新增殖的肿瘤细胞,可见要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就要在相同的疗程时间内增加放疗剂量。

我内学者应用每次照射1.1Gy,每天2次,总剂量为72Gy的超分割治疗28例鼻咽癌患者,其3年局部控制率达86.7%,明显高于常规分割的64.6%<0.05)。

2、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使照射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肿瘤病灶)形状相似,在有效保护正常组织的同时,将高剂量集中于鼻咽癌组织,提高治疗增量的物理措施。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治疗与重要器官邻近的恶性肿瘤。

鼻咽癌浸润性生长、向四周侵犯的生物学特性和规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指征应严格把握,对初治鼻咽癌不宜使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作为常规放疗手段。

目前3DCRT使用于鼻咽癌治疗过程中的局部推量治疗,如初治鼻咽癌后程的缩野推量,或者根治性放疗的局部残存病灶追加剂量,或复发病例的全程放疗或后程再放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误差引起脊髓剂量学改变
无误差 中心点误差 两中心相向位移1mm
(Gy)
全 束 38.97 照 射 半 束 37.36 照 射
Cord (Gy)
39.87 40.36 40.83 37.35 37.32 37.3 37.25 37.26 37.27
差异
百分比 2.31% 3.57% 4.77% -0.03% -0.11% -0.16% -0.29% -0.27% -0.24%
后颈电子线野 14Gy/2Gy/7F 下颈切线野 14Gy/2Gy/7F 三程:小面颈联合野 10Gy/2Gy/5F 后颈电子线野 10Gy/2Gy/5F 四程:耳前野 (鼻咽小野) 10Gy/2Gy/5F
NPC 2D计划设计步骤
放置中心点和剂量归一点
设置处方
布野并勾画铅块 计划评价
放置中心点和剂量归一点
66
生物等效剂量临床应用
BED=Nd(1+d/α/β) PTV1:BED=1.82*33(1+1.82/10)=2*N(1+2/1 0) N=29.6 (总剂量59.2Gy) PGTVnx:BED=2.24*33(1+2.24/10) =2*N(1+2/10) N=37.7 (总剂量75.4Gy)
晶体 视神经 视交叉 喉、下咽 气管、颈段食管
Spinal cord PRV
Parotid Lens Optic nerve Optic chiasm Larynx/hypopharynx Trachea, esophagus Mandibl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 Temporal lobe (TL) Pitutary
(Gy)
0.9 1.39 1.86 -0.01 -0.04 -0.06 -0.11 -0.1 -0.09
两中心相向位移2mm 两中心相向位移3mm
中心点向上位移1mm 中心点向上位移2mm 中心点向上位移3mm 中心点向下位移1mm 中心点向下位移2mm 中心点向下位移2mm
Iso误差引起脊髓PRV剂量学改变
等 剂 量 曲 线
时间评估
Tsplit=218.33+432.08=651.41s Tnon=50.03+432.08=482.11s
– 变量:MU数,因分野增加的子野数 – 非变量:DR,GA,机架旋转范围,总子野数
相差169.3s,约3分钟,节省25.99%
2D计划处方要求
一程:面颈联合野 36Gy/2Gy/18F 下颈切线野 36Gy/2Gy/18F 二程:小面颈联合野 14Gy/2Gy/7F
两中心相向位移1mm 82.75 两中心相向位移2mm 92.89 两中心相向位移3mm 99.63 中心点向上位移1mm 61.79 中心点向上位移2mm 中心点向上位移3mm 中心点向下位移1mm 中心点向下位移2mm 中心点向下位移3mm 57.49 59.28 59.36 57.62 61.6
GTVnx剂量比较
全束照射 半束照射 差异 (Gy) (Gy) 52.97 0.51 Dmax 52.46 百分比 0.97% 0.49% 0.85%
Dmin
47.00
47.23 51.00
0.23 0.43
Mean 50.57
半束照射
全束照射
全束照射(Gy) 半束照射(Gy) 差异(Gy) 百分比 64.80 61.48 -3.32 -5% Dmax
铅块边缘 未外放
铅块边缘 外放0.5cm
Solid 将铅块边缘外放 0.5cm Dash 铅块边缘未外放
建议2D计划铅块外放0.5cm进行计算
计划评价(T2N1M0)
靶区漏照,剂量分布不均,有剂量热点和冷点 OAR保护差
NPC二维计划布野方式
全束照射(两中心 ) 面颈联合野+下颈切线野 两个等中心
多数为低分化鳞癌,对放疗相对敏感,局控率与剂 量正相关。靶区大且不规则,常规技术适形性差 器官移动小、易固定,精确放疗可行 OAR剂量限制成为限制肿瘤剂量的主要因素 不同期别NPC治疗个体化
靶区的定义
肿瘤区GTV
GTVnx:GTVnasopharynx原发鼻咽肿瘤 GTVnd:GTVnode 转移淋巴结 GTVp:GTVprimary 原发肿瘤 PGTVnx: GTVnx+0.3~0.5cm(早期) PTVnx:CTVnx+0.3~0.5cm(晚期)
早期:单纯放疗 晚期:同步放化 残存或复发病例,在符合手术条件时,行手 术挽救
放射治疗的方法
常规放疗
3D适形放疗
调强放射治疗
IMRT概述
选择IMRT的原因 靶区的定义 靶区处方剂量 危及器官定义和剂量限值 体位和体位固定
选择IMRT的原因
保护重要器官
– 鼻咽位置深在,周围OAR多 – 放疗疗效好,对生存质量要求高 – 不降低局控率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OAR受量
半束照射(单中心) 面颈联合野+下颈切线野 同一等中心
半束照射
全束照射
处方剂量(简化)
一程
面颈联合野+下颈切线野 34Gy/2Gy/17f 二程
小面颈联合野+下颈切线野 16Gy/2Gy/8f
结果——计划质量
全束照射 Solid Line
GTVnx
Cord
半束照射 Dash Line
T.Lobe
( )
两中心点靠近3mm
两中心点靠近2mm
总结
IMRT计划对NPC有明显剂量优势
2D计划设计建议使用半束照射
– 中心点位于颈部斜坡处,注意摆位 – 注意评价颞叶的低剂量区 – 注意评价交接层的剂量
生物等效剂量临床应用
生物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 BED) BED=Nd(1+d/α/β) α/β大:细胞存活曲线越直 细胞修复亚致死损伤能力低 α/β小:细胞存活曲线越弯 细胞修复亚致死损伤能力高
半束照射
半束照射 照射
全束照射 照射
面颈联合野 剂量归一点 位于鼻咽肿 瘤区
下颈切线野 剂量归一点 位于颈部淋 巴引流区 (皮下3cm)
皮下3cm
处 方 设 置
布野并勾画铅块
P1
面颈联合野
90
270
下颈切线野
P2 G90
90/270A-P和SI坐标同 SSD=95/100cm 电子线与X线在 皮肤表面衔接 电子线中心位 于野中央
小面颈联合野
后颈电子线
中心过高
中心过低
后颈电子线
小面颈联合野
P2 G270
P4
耳前野
2D计划的铅块设置
铅块边缘未外放 Y1铅门作为铅块底 边 将铅块边缘外放0.5cm
铅块边缘未外放 Y2铅门作为铅块顶边
将铅门置于挡块边缘外 0.5c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铅块边缘未外放 铅门作为铅块的边
铅块边缘外放0.5cm
无误差 中心点误差 两中心相向位移1mm
(Gy)
全 束 41.86 照 射 半 束 40.49 照 射
PRV (Gy)
43 45.74 47.39 40.49 40.46 40.44 40.33 40.3 40.26
差异
百分比 2.72% 9.27% 13.21% 0.00% -0.07% -0.12% -0.40% -0.47% -0.57%
计划设计步骤
放置等中心点 设置处方 布野 计划辅助区域的勾画 设置射野优化参数 设置优化条件 调整优化条件 结果评价
确定等中心位置
中心点不要位于颈部斜坡、气管插管处
设置处方
晚期(T3N1M0) 早期
计划辅助区域的勾画
PTV1-PTVnx0.5 Ring NT Mid Soft Palate Fan Down & Fan Up ……
靶区处方剂量
早期病例:PGTVnx 69.96Gy/2.12Gy/33f
(T1&T2) GTVnd PTV1 PTV2
69.96Gy/2.12Gy/33f 60.06Gy/1.82Gy/33f 50.96Gy/1.82Gy/28f
局部晚期:GTVnx 73.92Gy/2.24Gy/33f (T3&T4) PTVnx 69.96Gy/2.12Gy/33f GTVnd 69.96Gy/2.12Gy/33f PTV1 60.06Gy/1.82Gy/33f PTV2 50.96Gy/1.82Gy/28f
靶区剂量规定
至少95%以上的靶区满足上述处方
接受>110%处方剂量靶区体积<20%
接受<93%的处方靶区体积应<3% PTV外任何地方不能出现>110%处方剂量
危及器官定义和剂量限值
头颈组危及器官 脑干+3mm Brain stem PRV 剂量(Gy)≥ 54 体积(%)≤ Dmax
脊髓+5mm 腮腺
临床靶区CTV
CTV1:高危区
(与GTV距离>5~10mm) 整个鼻咽、RPN、斜坡、 颅底、咽旁间隙等 (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区)
CTV2:低危区
没有转移淋巴结的 颈部淋巴引流区
计划靶区PTV
– CTV+0.5cm
特别注意
GTV与脑干或脊髓 邻近 CTV/PTV与GTV距 离1~3mm 颈部皮下脂肪较 少的病例,考虑皮 肤受量,CTV距皮 肤最好不小于 5mm,PTV皮下内收 3mm
(Gy)
1.14 3.88 5.53 0 -0.03 -0.05 -0.16 -0.19 -0.23
两中心相向位移2mm 两中心相向位移3mm
中心点向上位移1mm 中心点向上位移2mm 中心点向上位移3mm 中心点向下位移1mm 中心点向下位移2mm 中心点向下位移2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