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反应热的计算公式反应物减生成物

反应热的计算公式反应物减生成物自古以来,反应热就是许多化学过程的重要参数。
它既可以描述化学反应的活力,也可以预测反应的最终产物。
反应热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来表示,其中反应物明确表示出来,而生成物则经过计算获得。
今天,我们着重来讨论这个计算公式如何用来计算反应物中应减少哪些物质以得到反应最终产物。
反应热计算公式说明,可以用反应物减去生成物来计算反应热。
首先,我们必须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量,并确定反应的终点温度。
然后,将反应物的分子量乘以反应的最终温度,并减去生成物的分子量乘以反应的最终温度,就可以得到反应的热量。
可以将这个热量乘以反应的物质的总量即可得到反应的热量。
例如,当碱性氰化物反应时,反应物氰化物和氢氧化钠的分子量分别为62.03和40.02,反应的终点温度为25℃。
此时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热量:62.03×25 - 40.02×25 = 1562.75J/mol。
这就是反应的热量。
这个计算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加热的量,如果有足够的反应物,反应的热量将会改变反应的最终产物,反应物中需要减少的物质也就清楚了。
可以将反应物中需要减少的物质乘以反应物的热量来计算需要减去的物质量。
例如,一个反应物中氯氧化钠的分子量为58.44,碱性氰化物的分子量为62.03,反应的最终温度为52℃,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热量为-4381.12J/mol。
那么,如果将此反应中的氯氧化钠减少1 mol,则反应热量将减少58.44×(-4381.12)=-255.99kJ。
这样一来,就可以知道反应物中应减少多少物质以得到反应最终产物。
反应热的计算公式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预测化学反应的结果,还可以确定反应物中应减少哪些物质以得到反应最终产物。
它对预测反应产物的积极作用,也有助于调节反应的活性。
因此,反应热的计算公式受到化学工程师的高度重视,在许多反应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让反应过程更加安全、精确、有效。
化学反应热的常用计算方法是什么?

化学反应热的常用计算方法是什么?
反应热,通常是指:当一个化学反应在恒压以及不作非膨胀功的情
况下发生后,若使生成物的温度回到反应物的起始温度,这时体系所放出或
吸收的热量称为反应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学反应热的常用计算方法,供
参考。
化学反应热的常用计算方法归纳:1、根据实验测得热量的数据求算反应热
的定义表明: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实验
直接测定。
例如:燃烧6g炭全部生成气体时放出的热量,如果全部被水吸收,可使1kg水由20℃升高到67℃,水的比热为4.2kJ/(kg·℃),求炭的燃烧热。
分析: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它是指在101Kpa时,1mol纯净可燃物完全
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据题意,先求得1kg水吸收的热量:
Q=cm△t=197.4kJ,由此得出该反应燃烧热为394.8KJ/mol。
(△H=-394.8KJ/mol) 2、根据物质能量的变化求算根据能量守恒,反应热等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值。
当E1(反应物)>E2(生成物)时,△H。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课件

• (2)注意事项 • ①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热化学方
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数值需同时做 相同倍数的改变。 •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反应按所给形式完全进行时 的反应热。 • ③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 ④求总反应的反应热,不能不假思索地将各步反应的反应热 简单相加。不论一步进行还是分步进行,始态和终态完全一 致,盖斯定律才成立。某些物质只是在分步反应中暂时出现, 最后应该恰好消耗完。
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 Z.xxk
• 如图所示:
• 则有:ΔH=ΔH1+ΔH2+ΔH3 • b.加合法 • 即运用所给热化学方程式通过加减的方法得到
所求热化学方程式。 Zx.xk
②实例
已知:
a.2H2(g)+O2(g)===2H2O(g) ΔH1=-483.6 kJ/mol。
b.H2O(g)===H2O(l) ΔH2=-44.0 kJ/mol。
• 1.计算依据
• (1) 热化学方程式 。
• (2) 盖斯定律
。
• (3) 燃烧热 的数据。
2.计算方法
如已知
(1)C(s)+O2(g)===CO2(g) ΔH1=-393.5 kJ/mol (2)CO(g)+21O2(g)===CO2(g) ΔH2=-283.0 kJ/mol
若C(s)+21O2(g)===CO(g)的反应热为ΔH,则
• (2)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时的注意事项
• ①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或除以某一个数时,反 应热数值也必须乘以或除以该数。
• ②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 加、减,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它是化学反应热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测定反应热,然后根据测定结果来计算反应热。
本文将介绍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一、反应热的测定方法反应热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燃烧法和溶解法。
1. 燃烧法燃烧法是指将反应物燃烧,使其与氧气反应,从而放出热量,然后通过测量燃烧前后的温度差来计算反应热。
燃烧法适用于燃烧烃类化合物、烷基醇、烷基酸等有机物,以及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等。
2. 溶解法溶解法是指将反应物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使其与溶剂发生反应,从而放出或吸收热量,然后通过测量溶解前后的温度差来计算反应热。
溶解法适用于溶解盐类、酸碱等化合物。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摩尔反应热计算法和质量反应热计算法。
1. 摩尔反应热计算法摩尔反应热是指单位摩尔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摩尔反应热的计算公式为:ΔH = Q / n其中,ΔH为摩尔反应热,单位为kJ/mol;Q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单位为kJ;n为反应物的摩尔数。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H2(g) + O2(g) → 2H2O(l) + 572kJ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2kJ,反应物的摩尔数为2mol,因此该反应的摩尔反应热为:ΔH = 572kJ / 2mol = 286kJ/mol2. 质量反应热计算法质量反应热是指单位质量反应物在一定条件下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质量反应热的计算公式为:q = Q / m其中,q为质量反应热,单位为kJ/g;Q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单位为kJ;m为反应物的质量,单位为g。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H2(g) + O2(g) → 2H2O(l) + 572kJ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2kJ,反应物的质量为4g,因此该反应的质量反应热为:q = 572kJ / 4g = 143kJ/g三、反应热的应用反应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1. 工业生产反应热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力学计算,例如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率、热平衡等。
《反应热的计算》化学教学反思

《反应热的计算》化学教学反思《反应热的计算》化学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反应热的计算》化学教学反思,欢迎使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本节课为必修2和选修4的整合教学,教学中,教材的处理比较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把握的很好。
开头以实验来引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学生也比较容易直观地感受到热量的变化,在分析化学反应吸热,放热的原因时,结合图片来讲解,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学生容易接受。
课的`执教过程中,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投入到课堂中来。
但课下通过学生问的问题,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对从键角方面来计算反应热这块,原因是学生对物质的结构式把握不好导致的,以后教学中需加强学生对物质结构式的把握以及从键角方面来计算反应热这两方面的练习。
本节课主要讲反应热计算的典型专题,课的设计中,先讲课本上的三道例题,虽然课本中讲解的比较详细,可我觉得课本中的解题思路不是最好的,因此在讲解时,我寻求学生最易理解以及常用到的方法进行解说,如:例2,我不用课本上的这种解题思路,而是采用燃烧热的计算公式,套用公式,题很快就算出来,学生也易于理解,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制定符合学生的认识的教学规律。
在讲解例3时,我先给出解题思路,接着运用叠加方法来进行运算,并强调①当反应式乘以或除以某数时,ΔH也应相应的乘以或除以这个数。
②反应式进行加减运算时,ΔH也同样要进行相应的加减运算。
③注意删除过渡物质。
课后还专门设计了一道类似的题型给学生练,目的是为了巩固这种解题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练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运算不过关,需进一步加强巩固。
1。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高中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热的概念,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强化能量转化与利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热的基本概念2.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反应热的计算方法,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反应热的正负判断,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反应热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能量守恒定律。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能量转化与利用。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动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反应热现象。
2. 讲解反应热的基本概念,阐述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3.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4.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反应热计算的原理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和实验视频,形象地展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 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步掌握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化学实验视频或动画,用于直观展示反应热现象。
2. 准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题,涵盖不同类型的反应热计算问题。
3. 准备教学PPT,内容包括反应热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反应热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反应热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九、教学拓展1. 介绍反应热的应用领域,如石油化工、能源开发等。
2. 探讨反应热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如新材料合成、药物设计等。
化学反应热方程式的计算笔记

化学反应热方程式的计算笔记
一、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1.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已知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直接计算出反应中的反应热。
2. 根据物质燃烧放热多少计算: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物质的物质的量×燃烧热
3.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焓值计算:反应热=反应物的总焓值-生成物的总焓值
4. 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二、反应热的比较
1. 同一化学反应,由于反应条件不同,其反应的焓变值也不同。
因此,必须注明反应条件,才能比较反应的焓变值。
2. 对于同一反应,物质的状态不同时,其焓变值也不同。
因此,比较反应的焓变值时,必须注明物质的状态。
3. 对于同一反应,当物质的量不同时,其焓变值也不同。
因此,比较反应的焓变值时,必须注明物质的量。
三、盖斯定律的应用
1. 盖斯定律的内容: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多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起始状态(反应物)、最终状态(产物)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即只要起始状态(反应物)和最终状态(产物)一定时,任何一条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多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2. 盖斯定律的应用:可以根据一个化学反应已知的反应热来推算其他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也可以根据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算其他相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以上就是关于化学反应热方程式的计算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ppt课件

环形玻璃搅拌棒、实验大概步骤、操作注意之处及原因
2
第二节 燃烧热
一、燃烧热
.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
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
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
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3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一、盖斯定律(主要是应用)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 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2、运用:根据盖斯定律,可以设计反应求出另一个反应的 反应热。
11
化学平衡图像
速率——时间(判断改变条件、平衡移动) 转化率——温度——压强(定一变二)
转化率——T/P——时间(先拐先平数值大)
二、化学平衡常数
表达式、K值只与温度有关、转化率的计算 计算题(列出起始、转化、平衡浓度)
12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金属腐蚀快慢的规律:在同一电解质溶液中,金属腐蚀的 快慢规律如下: 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 >有防腐措施的腐蚀
防腐措施由好到坏的顺序如下: 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牺牲负极的正极保护法>有一般 防腐条件的腐蚀>无防腐条件的腐蚀
13
反应方向判断依据
•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 判读依据为:
• ΔH-TΔS〈 0 反应能自发进行
• ΔH-TΔS = 0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