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讲义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聚焦1消息二则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聚焦1消息二则教案新人教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新闻报道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特点。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新闻报道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学生学习效果
1. 理解新闻报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等部分。
2.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战争历史相关的视频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战争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网络资源:运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3)互动平台:利用互动平台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答案:写作能力在新闻报道学习中的重要性在于通过撰写自己的新闻报道,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9. 团队合作能力在新闻报道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案:团队合作能力在新闻报道学习中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协调和合作的能力。
10. 如何提高文化理解能力?
答案:通过学习新闻报道,了解社会文化背景,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文化理解能力。
6. 如何培养爱国情怀?
答案:通过了解战争历史和英雄主义精神,激发对国家的热爱和尊重,培养爱国情怀。
7. 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闻报道学习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闻报道学习中的作用是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积极完成课后作业,提高学习效果。
8. 写作能力在新闻报道学习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案:新闻报道的基本概念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等部分。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消息二则【教材分析】《消息二则》是统编教材初二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二则消息是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在参加渡江战役时,主席亲自撰写的两篇新闻稿。

它真实地再现了我军渡江的情况,集中表现了我人民解放军的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

两则消息行文精粹、言简意赅、气势豪迈,是学习消息这种文体的典X。

【教学目标】1.了解消息的基本知识,培养独立自主阅读消息的能力。

2.理清二则消息的内容、要素、结构,体会消息语言的准确、简洁以及富有的感情色彩。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勇往直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预习提示】(1)我搜集的资料(背景和作者)(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1)新闻消息的含义和特点。

它的结构五部分和六要素分别是什么?(2)在阅读消息的过程中,从它的结构五部分和六要素的角度把握课文的内容。

(3)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军是详写?哪路军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4)这两则消息的语言有什么特点?(5)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一)齐读诗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某某》,说说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什么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某某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明确: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占领某某的事。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关于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不过,这篇课文不是诗歌,而是属于一种新的文体,就是消息。

(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积累生字词:锐不可当()要塞()溃退()摧枯拉朽()荻港()阻遏()2.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课件新人教版(3)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课件新人教版(3)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13
我三十万大军 胜利南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 大军横渡长江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14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 长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15
课文朗读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16
整体感知
1.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 何时: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
2.参看课文批注,思考: 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 怎样说? 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人, 你会怎么说? 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地告知身边的人,你 会怎么说? 你的告知方式和消息的哪些部分相对应?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4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 子任,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是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也是领 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 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 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 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被视为现代世界 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 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主要作品集有《毛泽东选集》《毛泽 东文集》,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 《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蝶 5 最新中小学PPT课件资料 恋花·答李淑一》等。
10
补充二:电头 电头在导语之前,一般交代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 发 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世界五大著名通讯社: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
补充三:消息的格式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课件新人教版0804188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消息二则课件新人教版0804188

预习课文(kèwén) 相关 介绍
第五页,共80页。
讲授 (jiǎngshò
u)一新课 检查预习
走近作者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生于清朝湖南省长 沙府湘潭县韶山冲,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běi jīnɡ)。中国革命家、政 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 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 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6、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hǎo sì)摧枯拉朽,军无
斗志纷纷溃败。 摧枯拉朽:
比喻(bǐyù)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 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当。
⑵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风平浪静:
没有风浪,水面(shuǐ miàn)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
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第一页,共80页。
1 新闻(xīnwén) 两则 R ·八年级上册
第二页,共80页。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文体上 新闻的特点(tèdiǎn)和 知识
题材上 战争的主题和思想
语言上 用语的准确和精炼
第三页,共80页。
导入新课
第四页,共80页。
讲授
(jiǎngshò u)新课
第三十二页,共80页。
•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秀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秀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消息二则》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包括《我所知道的关于中国的故事》和《南京!南京!》两篇新闻报道。

这两篇文章分别从外国人和中国人的视角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那个特殊时期的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但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知识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背景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格式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格式和特点。

2.难点:深入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背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熟悉文章内容,设计好教学问题和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文章,了解新闻报道的基本格式和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那个时期的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新闻报道,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针对文章内容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共同寻找答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消息二则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消息二则新人教版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38
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以利于作战,尤其要注重打 击骑兵等等。这篇文章马上由新华电台广播,傅作 义见我方对他们的计划什么都知道了,还做了准备, 并有了歼灭部署。他生怕遭到埋伏,只好偷偷地将 刚开出来的部队又撤回北平,这出现代“空城计” 就这样结束了。
2019/4/27
不能去掉,“不含”在这里准确反映了当时九 江不在渡江范围内,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28
2.为什么不用“到目前为止”,而用“至发电
时止”?
“到目前为止”交代的
时间不精确,“目前”只表
示在说话的时候。“至发电
时止”的时间交代明确,体
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2019/4/27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诸城进击中 背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朱总司令的命令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21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22
• 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和要素。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7
消息
即狭义的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 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消息有比较固定 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称为 “倒金字塔式”结构。
2019/4/27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8
消息一般包括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 语、主体、背景、结语等部分。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独家版权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消息二则课件 新人教版

课前自学
C.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 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 都惊讶不已。(将“稍微”改为“稍作”) 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2》,激情满怀,为祖国 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 了,我的国”。(删掉“使观众”)
课前自学
4.给下面的简讯加上一个不超过20字的标题,并简述理 由。
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 kū lā xiǔ( 摧枯拉朽 ),军
无斗志,纷纷溃退。
课前自学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
项是( C )
A.入侵者受到重创,狼狈溃退。 B.为了能取得此次出征的首战大捷,军师率队 亲临前线督战。 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 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D.网络热词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 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课内精读
3.“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什么?(用 原文回答) 主观原因:另一方面……都很泄气; 客观原因: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4.“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 又被我军突破了”中的“不料”一词怎么理解?
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 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
课内精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 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 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 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 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 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 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 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 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 ,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备课资料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备课资料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冲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人民领袖。

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美国《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人物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有诗词《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长征》《卜算子·咏梅》等,政论文《论持久战》《反对自由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等,哲学论著《矛盾论》《实践论》等。

两则消息原载于1949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4月21日凌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毛泽东同志“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

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

这两则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于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1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4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解析】1.电头,交代通讯社、发报地点、发报时间。

表明了消息的特点:及时性。

2.“经营”写出了国民党军队的精心布置和准备,与“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形成对比,突出了国民党军队的不堪一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