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9课 大变革的时代习题精选第二十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巩固辅导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巩固辅导第1题【单选题】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这样60年为一个周期,称为一个“甲子”。
今年(农历2015年)是乙未年,由此可知,农历1955年应是( )A、甲午年B、乙未年C、丙申年D、丁酉年【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这是《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
夏朝历经400多年,最后一位奢侈而暴虐的君主是( )A、禹B、伯益C、启D、桀【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武王伐纣的性质属于( )A、民族间的相互征战B、国家之间的争霸战争C、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D、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战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战国时期“合纵连横”成为各国家之间的外交谋略,主张连横的国家是( )A、燕国B、赵国C、秦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的第一目的标题是“家天下”的夏朝,这里的“家天下”与下列哪个制度有关( )A、王位世袭制B、禅让制C、行省制D、分封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春秋和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第8题【单选题】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最终成就霸业,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A、晋文公B、齐桓公C、楚庄王D、宋襄公【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育人中学为迎接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举办了古代文化知识竞赛,其中有一道题目是“我国闻名世界的古代防洪灌溉工程是什么?”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是( )A、都江堰B、灵渠C、飞沙堰D、长城【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春秋五霸”争霸的先后顺序是( )①齐桓公②晋文公③吴王阖闾④楚庄王⑤越王勾践A、③②①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⑤③②①④D、①②④③⑤【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黄帝时期B、禹时期C、舜时期D、尧时期【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巩固辅导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巩固辅导
第1题【单选题】
商鞅后来在秦国惨遭车裂而死,主要是因为( )
A、店主怕受“连坐”的处罚而不收留他
B、百姓反对他的变法
C、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而遭到他们的反对
D、商鞅是外来“打工者”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武王伐纣决定性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马陵之战
C、阪泉之战
D、涿鹿之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小明一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要学卧薪尝胆,不学纸上谈兵。
”横线上的两位人物分别是( )
A、晋文公白起
B、勾践白起
C、勾践赵括
D、晋文公赵括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西周经济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
B、各级贵族可以转让和买卖土地
C、普遍使用人工灌溉
D、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习题精选十五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习题精选十五第1题【单选题】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夏商西周三代,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建立军队②制定刑法③兴办教育④礼仪教化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
”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A、耜耕B、牛耕C、耧车D、机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王位。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伯益建立夏朝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变”是战国历史的特点之一。
各国的变法改革中,对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发生在( )A、魏国B、齐国C、楚国D、秦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是( )A、夏桀B、商纣王C、周武王D、周幽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标志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事件是( )A、禹传位给伯益B、尧传位给舜C、舜传位给禹D、禹传子,家天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王朝频繁更替,有的历经几百年而不倒,有的则是昙花一现。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和建立者分别是( )A、商朝汤B、夏朝禹C、秦朝嬴政D、汉朝刘邦【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商鞅变法中,把乡、邑、聚合变成县。
这一措施是( )A、实行分封制B、建立县制C、奖励耕战D、统一度量衡【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2016中国·都江堰放水节暨“多彩都江堰,快乐四季游”系列旅游主题活动,于清明节假期举行。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冀教版复习特训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冀教版复习特训第1题【单选题】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编钟B、鼓C、瑟D、编磬【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有关夏、商、周三代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夏桀——创立夏朝B、商纣——迁都与殷C、周武王——建立西周D、周幽王——国人暴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山东省的简称“鲁”,源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内阁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所示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这一水利工程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余基本完好。
该工程建造于(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哪个王朝实行分封诸侯制度( )A、夏B、商C、西周D、东周【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
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B、乙同学扮演被国君派往地方任职的官吏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禁止土地自由买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答案】:第8题【单选题】《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就商鞅变法的内容而言,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织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D、大盂鼎【答案】:第10题【单选题】七年级开学后不久,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10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课后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10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课后练习十七
第1题【单选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韩非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创造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著有《离骚》等优秀诗篇,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
A、屈原
B、孔子
C、扁鹊
D、孟子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雎》)。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A、编磬
B、鼓
C、瑟
D、编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的历史年代在(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编钟
B、铜钟
C、古筝
D、笛子
【答案】:。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7课 甲骨文和青铜器复习巩固第五十八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7课
甲骨文和青铜器复习巩固第五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这句民谣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传统节日( )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春节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治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他是( )
A、商鞅
B、齐桓公
C、屈原
D、扁鹊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 )
A、司母戊鼎
B、马王堆帛画
C、秦兵马俑
D、湖北随州编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图最能体现2000多年前我国哪一领域的成就?
A、青铜制造业
B、冶铁业
C、科学技术
D、音乐文化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冀教版复习特训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冀教版
复习特训
第1题【单选题】
《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不断演变,地方官员称呼也时有调整。
如图为秦朝疆域图,图中的“琅邪郡”管辖地在西周时期的地方长官可能是( )
A、周王
B、郡守
C、县令
D、诸侯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候”,该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秦朝
B、商朝
C、夏朝
D、西周
【答案】:
【解析】:。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巩固辅导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巩固辅导
第1题【单选题】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
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
A、城濮之战
B、邲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奴隶制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倒退
B、奴隶和平民的暴动和反抗
C、王朝的末代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D、民族矛盾尖锐,被少数民族灭亡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某同学整理的如图这张资料卡片,可用来研究( )
A、商鞅变法的原因
B、商鞅变法的影响
C、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D、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答案】:
【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冀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9课大变革的时代习题精选第二十篇
第1题【单选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农具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你知道铁农具的使用,最早是在何时( )
A、夏朝
B、秦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得益于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毛泽东曾写道:“商鞅之法,良法也。
……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囯威,建县制以强管理……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费苦心也。
”这段话中体现商鞅变法内容的有( )
①奖励农耕②奖励军功③建立县制
④立木取信⑤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⑥编制户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商鞅在秦国哪一个国君的支持下变法( )
A、秦孝公
B、秦穆公
C、秦昭王
D、秦王嬴政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铁制农具广泛使用于生产领域是在( )
A、商朝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周时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商鞅变法法令中,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是( )
A、加强刑罚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判断题铁制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是在战国时期。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历史成语折射时代故事,彰显古人智慧。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故事与成语配对,并将序号填在相应横线上。
①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嬴政。
荆轲见秦王时,假称要向秦王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
当嬴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②秦楚两大国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厉害所重,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
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条件下,各集团的态度动摇多次,反复无常的成语。
③禹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
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中,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派遣使者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④春秋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
越王勾践不忘战败之耻,发奋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以激励自己。
勾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吴国,称霸一时。
⑤秦赵对战,赵王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效果卓著。
秦军散布廉颇要投降秦国的谣言,赵王上当。
任用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带兵,赵国大败。
⑥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大军包围赵都邯郸。
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
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直捣魏都大梁。
魏军回救,中齐军埋伏,大败而归。
⑦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时曾受楚国恩典,承诺晋楚交战将退让90里报恩。
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军相遇于城濮。
晋军避退,楚军紧追不放。
晋军诱敌深入,迂回包抄,大败楚军。
⑧公元前356年,秦国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张贴告示:“将此木扛至北门,赏十金。
”无人响应。
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
后来,一名壮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扛木杆至北门,果然得到了赏赐。
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
(1) 卧薪尝胆______(2) 纸上谈兵______(3) 图穷匕现______(4) 朝秦暮楚______(5) 退避三舍______(6) 城门立信______(7) 问鼎中原______(8) 围魏救赵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答案】:
【解析】:
第11题【辨析题】
春秋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是名闻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______(判断对错)
改正: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洪涝灾害一直以来都是阻碍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的阻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0月7日我国长江三角洲受到台风“菲特”肆虐,浙江省余姚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水灾。
材料二:相传尧舜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
鲧用“堵”的方法治水,结果水灾闹得更凶了。
材料三:这是修筑在岷江中游,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水利工程。
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
请你说说河姆渡先民在原始农业和房屋样式上的主要特征。
鲧治水没有成功,这一历史任务是谁完成的?他采取的新措施是什么?举出反映他优秀品质的成语一例。
这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哪一水利工程?谁主持修建的?
请说出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
你认为今天应该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综合探究: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商业)不禁,则技巧之人(手工业者)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游荡求食的人增多)。
──《商君书。
外内》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谱籍)。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问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
──《魏书。
任城王传》
请回答:
材料一中提到的“商君”是谁?他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据材料二,商君在秦国采取了哪一项变法措施?该措施对秦国有何影响?
据材料三,孝文帝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请列举两条孝文帝在习俗方面改革的措施。
孝文帝改革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综合以上两个改革,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读下图,请回答。
图1,图2分别是什么图?
它们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识读战国形势图:
回答:
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图中的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的?
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请你列举春秋时期有关楚庄王的两个成语典故。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