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原理是什么

合集下载

(完整版)空调工作原理是什么

(完整版)空调工作原理是什么

空调工作原理是什么家用空调器一般都是采用机械压缩式的制冷装置,其基本的元件共有四件: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四者是相通的,其中充灌着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

压缩机象一颗奔腾的心脏使得制冷剂如血液一样在空调器中连续不断的流动,实现对房间温度进行调节。

制冷剂通常以几种形态存在:液态、气态和气液混合物。

在这几种状态互相转化中,会造成热量的吸收和散发,从而引起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

在从气态向液态转化的过程,称为液化,会放出热量;反之,从液态向气态转化的过程,叫做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首先,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而后,气态制冷剂流到室外的冷凝器,在向室外散热过程中,逐渐冷凝成高压液体;接着,通过节流装置降压(同时也降温)又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

此时,气液混合的制冷剂就可以发挥空调制冷的“威力”了:它进入室内的蒸发器,通过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而不断汽化,这样,房间的温度降低了,它也又变成了低压气体,重新进入了压缩机。

如此循环往复,空调就可以连续不断的运转工作了。

制冷剂真是神奇!它是怎样在高温下冷凝向外界散发热量又在低温下蒸发从外界吸收热量呢?这与制冷剂本身的性质有关,大家知道,在山顶上煮鸡蛋很难煮熟,而用高压锅做饭时,鱼和肉等食品很快就能做熟,这是因为随着压力的升高,水的饱和温度(通常叫做沸点)也升高。

所以,在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水的沸点低于100oC,反之则高于100oC。

同理,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从压缩机出来时饱和温度要高于室外气温。

通过不断散热并开始液化后,其温度依然很高,甚至在其完全变成液态后,仍继续向室外空气散热;而在室内,情况则相反,由于经过节流装置,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都降低很多,它的饱和温度也比室内气温低,这才能够连续不断的从室内空气中吸收热量. 原来,空调器并没有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它是通过消耗机械能改变制冷剂的状态,才将热量从温度低的物体传给温度高的环境的。

空调制冷原理及工作流程简述

空调制冷原理及工作流程简述

空调制冷原理及工作流程简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制冷原理空调的制冷原理主要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冷凝器之间不断发生物态变化,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空调制冷和制热的原理

空调制冷和制热的原理

空调制冷和制热的原理
空调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它能够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使我们感到更加舒适。

空调的运行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原理:制冷和制热。

制冷的原理是基于蒸发冷却原理。

空调内部包含一个制冷剂,通常是一种化学物质,如氟利昂。

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并通过不同的状态改变来吸收和释放热量。

当空调工作时,制冷剂首先被压缩成高压气体,并通过压缩机增加温度和压力。

高压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外部空气通过冷凝器散出热量,并使制冷剂冷却并转化为高压液体。

接下来,制冷剂通过节流阀降压,从而转化为低压液体并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与室内热空气接触,吸收室内热量并蒸发成低压蒸气。

最后,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

制热的原理与制冷相反。

空调具有可逆循环的能力,可以根据需要切换为制热模式。

当制热模式开启时,空调内部工作流程与制冷模式相反。

制热剂需要通过采取热能,即从室外环境中吸收热量,并将其释放到室内。

同样,在制热模式下,制热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外界热量,然后通过压缩机加压并释放它们。

热空气会通过空气循环再次进入室内,从而提供加热效果。

总结来说,空调的制冷和制热原理都是基于热力学原理。

通过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空调可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无论是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都是通过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吸收和释放热量来实现的。

因此,空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简述空调的制冷工作原理

简述空调的制冷工作原理

简述空调的制冷工作原理
空调的制冷工作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和热传导的原理。

它使用制冷循环来将热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空调的制冷循环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

首先,冷媒通过蒸发器进入制冷循环。

蒸发器内部有一系列的细小管道,使冷媒能够迅速与室内热空气接触。

当室内热空气与冷媒接触时,热空气会传递热量给冷媒,使冷媒发生相变为蒸汽,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冷却室内空气。

接下来,蒸汽被压缩机抽入,并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通过压缩机的工作来实现。

然后,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却至与室外环境相等或略高于环境温度的温度。

在冷凝器中,气体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热交换而冷却,冷凝为液体。

此时,通过传递给环境的热量,空气中的热量被排出。

最后,冷媒从冷凝器流动到膨胀阀,膨胀阀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冷媒的压力。

在膨胀阀的作用下,冷媒的压力和温度降低,进入蒸发器重新开始循环。

通过重复这个循环过程,空调能够不断地将室内的热量转移到室外,从而实现降温的效果。

同时,空调还通过送风系统将冷空气送入室内,使整个室内空气变得更加凉爽舒适。

空调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

空调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

空调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空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之一,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进行制冷。

那么,空调是如何实现制冷的呢?这就涉及到了空调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从空调制冷循环的原理、制冷剂的运作、主要部件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空调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力学的原理,主要包括四个过程: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

首先是蒸发过程。

空调中的制冷剂通过蒸发器(或者称为蒸发器圈)吸热并蒸发,使得室内热量被吸收,使室内温度下降。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接下来是压缩过程。

制冷剂以气态形式通过压缩机被压缩,导致其压力和温度上升。

通过压缩,制冷剂的分子被靠拢并增加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加了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

然后是冷凝过程。

高温和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散热,使其温度下降到室外温度,并将热量排放到室外空气中。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从气态转变为液态。

最后是膨胀过程。

制冷剂通过膨胀阀(也称为节流阀)进入蒸发器,形成低温低压的环境,再次吸收室内的热量,重复执行制冷循环。

二、制冷剂的运作制冷剂在空调制冷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具体而言,制冷剂在不同过程中承担不同的功能。

首先,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吸收室内的热量,使室内温度下降,同时由液态转变为气态。

然后,在压缩过程中,制冷剂被压缩,并通过压缩机增加其压力和温度。

接着,在冷凝过程中,高温和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散热,从气态转变为液态,并将热量排放出去。

最后,在膨胀过程中,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形成低温低压的环境,再次吸收室内的热量,从而实现循环制冷。

三、主要部件的作用空调中有几个主要的部件,它们各自起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是蒸发器。

蒸发器起到吸热换热的作用,将室内热量吸收,使空气温度下降。

其次是压缩机。

压缩机起到将制冷剂进行压缩的作用,将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提高,使其能够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

然后是冷凝器。

冷凝器通过散热将制冷剂的温度降低,并将热量排放到室外环境中。

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空调制冷系统工作原理
空调制冷系统是一种通过循环制冷剂来实现室内温度调节的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利用制冷剂的物理特性,将热量从室内移出,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空调制冷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

这四个部分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被蒸发,吸收室内的热量,从而使室内温度下降。

蒸发器通常位于室内机内部,通过风扇将冷空气吹出来,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然后,制冷剂被压缩机压缩,从而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压缩机通常位于室外机内部,通过电动机驱动,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接着,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被冷却成高压液体。

冷凝器通常位于室外机内部,通过风扇将热量散发到室外,从而使制冷剂冷却成液体。

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被膨胀成低压液体,从而降低其温度和压力。

膨胀阀通常位于室内机内部,通过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使其膨胀成低压液体。

这样,制冷剂就完成了一次循环,从蒸发器吸收热量,经过压缩机、
冷凝器和膨胀阀的作用,最终又回到了蒸发器,循环不断。

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利用制冷剂的物理特性,通过循环制冷剂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它的四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它们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从蒸发器吸收热量,经过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的作用,最终又回到了蒸发器,循环不断。

空调制热和制冷原理

空调制热和制冷原理

空调制热和制冷原理
空调制热和制冷原理分别是通过不同的工作循环来实现的。

空调的制热原理通常是通过热泵循环系统来实现的,而制冷原理则是利用蒸发冷却效应。

在制热过程中,空调使用热泵系统来提供热能。

热泵系统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组成。

首先,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使其蒸发成气体。

然后,这些气体经过压缩机被压缩,使其温度升高。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入冷凝器,通过传热将热量释放到室外环境。

最后,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减压,再次进入蒸发器,循环运行。

通过这个过程,制热系统将室外的热能转移到室内,提供给人们制热的需求。

而在制冷过程中,空调系统利用蒸发冷却效应将热能从室内排出。

系统通过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发和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冷凝的循环来实现。

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吸收室内空气中的热量,使其蒸发成气体,吸收大量的热能。

然后,这些气体通过压缩机被压缩,使其温度升高。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流入冷凝器,通过传热将热量释放到室外环境。

最后,制冷剂通过膨胀阀减压,再次进入蒸发器,循环运行。

通过这个过程,制冷系统将室内的热能转移到室外,降低室内温度。

总的来说,空调的制热和制冷原理都是通过循环系统将热能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来实现的,以满足人们在不同季节的需求。

空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空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空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空调是一种用来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流速和洁净度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主
要包括制冷循环和空气循环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看看空调的制冷循环原理。

制冷循环是空调实现降温效果的核心。

空调中的制冷循环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四个部件组成。

首先,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然后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接着,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冷却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

随后,液态制冷剂通过节流阀减压,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室内空气温度下降,自身蒸发成气体,然后再被压缩机吸入,循环往复。

通过这样的制冷循环过程,空调能够不断地将室内热量排出,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除了制冷循环,空调还需要通过空气循环来实现室内空气的对流和循环。

空气
循环主要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两个部分。

室内机通过风扇将室内空气吸入,经过蒸发器降温后再送出,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

而室外机则通过压缩机和冷凝器将热空气排出室外,保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和对流。

通过这样的空气循环,空调能够不断地将室内热空气排出,从而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流通。

综上所述,空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制冷循环和空气循环两个方面。

通过制冷
循环,空调能够将室内热量排出,降低室内温度;通过空气循环,空调能够保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和对流,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流通。

这就是空调的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制冷原理是什么? 标签:制冷 空调 空调制冷 回答:4 浏览:15546 提问时间:2005-06-15 11:18 空调制冷原理是什么? 相关资料: 空调不制冷的全部原因.rar 更多资料>>

最佳答案 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揪错 ┆ 评论

思考者 [圣人] 最简单的制冷由四大要件组成:①压缩机;②冷凝器;③节流阀;④蒸发器;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冰箱,正好由这四要件加上箱体组成,箱体就好像冷库。不过电 冰箱上的③节流阀在技术上由相同作用的毛细管替代。首先讲讲什么叫制冷。制冷 两字只能说是技术上的术语,严格讲是错误的,世界上没有那国的科学家能制造出 “冷”来。 那到底什么是冷,先举例说明:在寒冬腊月,气温降到-5℃,我们说

今天天气真冷,可东北人说不冷;在大伏天,气温在+32℃时,我们会说不算热, 但气温突然降到+25℃,我们会说太冷了;这冷是随着人的常识来定的,在物理学 中没有冷的定义。在工程中冷是跟着生产需要而定的。如老总问,冷库打冷了吗?

你说打冷了,这个冷是指-18℃;老总问,水果库温度稳定吗?你说很稳定,这回 答的含义是水果库温度稳定在±0 ℃了,这是我们这个行业对冷的定义。但是我们 还是把这种利用机械设备把降温对象降到所需温度的方法叫制冷,这就是术语。

什么叫制冷,比如我们将装有一公斤20℃冷水的水壶放到一块烧到500℃的铁板上, 没有多久水就开了,如果不拿开水壶,不多久水就干了。大家和说钢板在对水加热, 反过来也可以说水在对钢板降温。而且,降了多少度,都可计算出来,因为一公斤 水从20℃升到100℃,它需要外界提供它80大卡热量,水从100℃到烧干,它需要外 界提供539大卡热量,也就是说一公斤20℃冷水烧到干,要外界提供619大卡热量。 如果按制冷的角度它从外界或钢板中提取了619 大卡热量而变成了水蒸汽,使钢板 降温了,这就是制冷,是利用水对钢板制冷。如果将水倒在钢板上,那就更直观了。 在上述的制冷过程中,如果钢板的大小一定,并排除外界空气的降温因素,那么钢 板降了多少度,是可以精确计算出来的。在这里所述及到的„热量‟、„温度‟、 „大卡‟、„℃‟等物理量,我想学过物理的人都能理解。

初中物理就讲到,热量总是通过传导、对流、辐射,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 的物体,绝不可能反过来进行。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热量后,它的温度也会降低一些。 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冷系统,将商品中和空气中的热量向比商品温度更低的制冷 剂传递,达到降低商品温度的目的。

我们的制冷系统与锅炉的制热系统在热力学上来讲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的热传导公 式也完全一样,我们先以锅炉作比拟,进一步讲讲制冷剂在制冷时的作用。

上面讲的烧水壶也可算是一只锅炉,不过水烧开了,我们就灌热水瓶了,如果我们 在壶嘴上套根管子,通到浴室,那就可以洗桑拿了,水壶就成小锅炉了。要注意的 是这时水壶中的水永远是 100℃,水壶出口处的蒸汽温度也是 100℃,为什么不是 110℃,不是90℃?这是因为在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温度是100℃,这是水的物理 性能所决定了的。在青藏高原,大气压力较低,水70℃左右就开了,没有高压锅就 只能吃夹生饭,而在高压锅里,温度可达到 110℃,因为高压锅排气阀的重量,刚 好使锅内压力保持在1 Kg/CM2表压力(实际是2个大气压)。一般小型锅炉可烧 4Kg/CM2表压力蒸汽,蒸汽温度也接近140℃,锅炉中的水温也与蒸汽温度一样也是 140 ℃。煤气炉的火头温度可达1000℃左右,火头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的温度上 升直达沸点,一公斤水从沸点到烧干(全部变成蒸汽),将从煤气火头中带走的热 量与上面所讲水壶给钢板降温是一样的,接近壶底的火焰是一个降温过程。锅炉中 的煤燃烧温度在1200℃左右,没有锅炉中水的降温,锅炉中的排管将被烧塌。从我 们的角度来讲,在这里的水就是制冷剂。

反过来水蒸汽进了浴室马上凝结成小水珠(雾气),放出热量使浴室内温度上升, 同样一公斤水烧成的一公斤蒸汽,汽在浴室里放出 539大卡热量后全部变成水,在 蒸汽变成水的时候,小水珠的温度是 100℃,这是一个冷凝过程。当然小水珠会继 续放出热量而降低温度,等水珠变成水滴落到地上或附在墙壁上时,只有30℃左右 了,这就不是冷凝过程了,而只是普通降温过程。同样将锅炉蒸汽通到室内热水汀 (室内供热排管)中,热水汀对蒸汽来说就成了冷凝器,如果供应的蒸汽压力是

1 Kg/CM2表压力(实际是2个大气压),热水汀表面温度就是110℃,热水汀向室内 空气散发热量,使室内温度上升,而蒸汽就在热水汀内冷凝成水,如果向室内散发 了539大卡热量,热水汀内就冷凝下来1公斤水。按制冷角度来讲,这整个过程就是 煤燃烧的热量被水吸收而沸腾,成为蒸汽,蒸汽带着吸收来的热量来到热水汀,热 水汀的表面向空气散发了热量,蒸汽失去热量后又从新冷凝成蒸馏水,这水可通过 设备回到锅炉继续使用。

现在回到制冷的四大要件: ①压缩机,与空气压缩机原理一样; ②冷凝器,可以理解为热水汀或做酒业的蒸馏器(锡锅); ③蒸发器,可以理解为上面所讲的水壶或锅炉; ④节流阀,可以理解为从楼上高位的热水汀到锅炉之间,加一只阀,开小一点,让 蒸馏下来的水流进锅炉继续使用,不让热水汀中的水流光了使锅炉中的蒸汽反冲回 热水汀,这一点与我们制冷不同,因为整个系统是均压的,而制冷系统冷凝部分是 高压的,节流阀是控制制冷剂合理分配给蒸发器,让蒸发器处于正常的制冷工作状 态。 在电冰箱上制冷的四大要件是: ①压缩机,藏在冰箱后面,圆头圆脑的家伙; ②冷凝器,就是在冰箱后面的散热片; ③蒸发器,在初期的单门冰箱中的冻结框,可以看得很清楚,拆开无霜冰箱的内衬 也能看到冷风机一样的翅片管; ④节流阀,在冰箱后面有一段绕成螺旋状的细铜管,那就是毛细管。冰箱的外壳就 相当与冷库外体。

在制冷行业中,制冷剂可以是水、氨、F12、F22、F502、液氮等等。空调用溴化锂 吸收式制冷机,就是以水作为制冷剂使用。电冰箱中使用的是 F12,在大冷库的制 冷系统中用的是液态氨(不是氨水),液态氨的性质在氨的物理性能表上可以查到, 它在一个大气压下的蒸发温度是-33.3℃。如果将液氨从常温的钢瓶中放出,一出 钢瓶它立即变为-33.3℃的液氨(因为外界是一个大气压),如果流到水泥地上,

水泥地的温度立刻使它沸腾,这是水泥地的热量传给了液氨,使液氨蒸发成汽态氨, 水泥地的局部也很快降到-30℃左右,如果流到水泥地上的液氨正好是一公斤,要 使液氨全部蒸发光,他必需从水泥地上吸收 326大卡热量,吸收多少,蒸发多少, 吸不足 326大卡热量,就一定有液氨残留下来。如果将液氨放在一个金属盆里,再 将金属盆底接触水面,水的热量立刻传给液氨,液氨受热沸腾,水也很快结冰;如 果将盆悬挂在空中,盆底周围的空气立即因热量传给了液氨而失去热量而降温,降 了温的空气在下降,周围热空气立即来补充,在盆下面可以看到带着雾的冷空气在 缓缓降下。这个盆就是„蒸发器‟。

至于蒸馏器,有人看过,有人没看过,但是大家都看过茶缸盖凝结水的现象,或者 农村吊酒的锡锅,原理是一样的。缸盖里面是热腾腾的水蒸汽,缸盖外是冷空气,

水蒸汽通过缸盖将热量传递给了冷空气,失去了一定热量的水蒸汽,在缸盖里表面 凝结成水,这就是冷凝器的原理,上面讲的热水汀也是同样原理。 现在讲库房里的制冷进行过程:液态氨在蒸发器(排管)中如果处于 0.3Kg/CM2表 压力状态(应该是0.03Mpa表压力,出于习惯的方便,还是用 Kg/CM2),它的沸腾 温度应该是-28℃;而蒸发器外是-18℃的冷库,如果有高于-18℃的商品进库,

商品中的热量很快传给了空气,使空气温度上升到比如-15℃,-15℃的空气又将 从商品中传来的热量传给了-28℃的液氨,液氨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会上升,而是沸 腾蒸发为气体(氨蒸汽),这样空气来来回回的传送,商品中的热量逐步减少,温 度逐步降低,最后降到-18℃,制冷就可以结束了,这是蒸发器的工作任务,库内 空气向蒸发器传递多少热量,蒸发器内的液氨就蒸发掉相应的重量。当然除了商品 中的热量外,还有外界气温中的热量通过围护结构传进来的热量,开门时空气带进 的热量,使库温不时的上升,所以需要定时开机降温。

但是如果没有压缩机的参与,蒸发器的工作是不能持久的,因为液氨受热蒸发成为 氨蒸汽,氨蒸汽逐步挤占蒸发器的空间,蒸发器中的压力也就逐步升高,压力升高, 液氨的沸腾温度就会上升,最后压力升到 1 Kg/CM2表压力时,温度也上升到-18℃ 左右,液氨与冷库的温度相同,由于温度平衡,热量就无法向液氨传递了,制冷也 就停止了。压缩机的任务就是要把蒸发器中产生的氨蒸汽抽走,使蒸发器中的压力 一直保持在我们生产需要的0.3 Kg/CM2表压力状态。这时候蒸发器中的压力叫蒸发 压力,蒸发器中的液氨温度叫蒸发温度。压缩机抽出的氨蒸汽并不是排到大气中去 的,而是排到冷凝器中,氨蒸汽被压缩到冷凝器后,冷凝器的压力会逐步升高,而 后就是冷凝器的任务了。我们知道氨蒸汽是带着冷库中的热量的,氨蒸汽被压缩机 从蒸发器抽出,而后压缩到冷凝器中,那么压缩机就完成了输送热量的任务。

现在氨蒸汽被聚集在冷凝器中(带着大量冷库中的热量),压力不断升高,温度也 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比如说压力升高到表压力14 Kg/CM2,温度也就对应升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