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1. 病房环境准备- 确保病房整洁、通风良好,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检查病床、床单、枕套等卫生用品的清洁与完整性。
- 确保病房内的照明充足,以便医护人员进行观察和操作。
- 摆放必要的设备和药品,如血压计、体温计、眼药水等。
2. 病人护理- 确认病人身份,核对医嘱,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护理需求。
- 定期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等。
- 监测病人的疼痛程度,并根据需要给予相应的镇痛措施。
- 协助病人进行日常活动,如洗漱、进食、如厕等。
- 帮助病人保持眼部清洁,定期擦拭眼睛和眼周皮肤,避免感染。
- 协助医生进行眼部检查和治疗,如眼压测量、眼药水滴眼等。
- 监测病人的饮食摄入情况,确保病人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 定期更换病人的床单、枕套等卫生用品,保持病人环境清洁。
3. 病人安全- 确保病人的床栏、轮椅等安全设备的正常使用,防止病人意外摔倒。
- 协助病人进行转移和行走时,注意病人的安全,避免摔倒和滑倒。
- 在病人床边放置必要的物品,如水杯、遥控器等,方便病人的日常生活。
- 做好病人的隐私保护,避免未经病人同意的情况下透露病人的个人信息。
- 定期巡视病房,确保病人的安全和环境的整洁。
4. 感染控制- 按照洗手的七步法进行洗手,确保洗手彻底。
-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等,防止交叉感染。
- 遵循消毒规范,对使用过的器械和床单等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
- 鼓励病人和家属进行手部卫生,提高感染控制意识。
- 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内的公共区域和设备,如洗手间、门把手等。
5. 病人教育- 向病人和家属提供关于眼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如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等。
- 教育病人和家属正确使用眼药水和其他治疗用品,避免误用。
- 强调病人的饮食要求和注意事项,如避免辛辣食物和烟酒等。
- 解答病人和家属的疑问,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以上是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内容,通过合理的病房环境准备、病人护理、病人安全、感染控制和病人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提供安全、舒适和有效的护理服务,帮助病人尽快康复。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一、引言眼科病房是专门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的部门。
在眼科病房工作的护士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护理常规1. 患者接待- 护士应热情友好地接待患者,询问患者的主诉和病史,并记录在病历中。
- 患者的个人信息应被保密,并确保患者的隐私权。
- 护士应向患者解释病房的规章制度和护理流程。
2. 病情评估- 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角膜状况等。
- 护士应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3. 病房环境管理- 护士应保持病房的清洁和整洁,定期消毒病房设施和用具。
- 护士应确保病房的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护士应注意病房的安全,防止患者跌倒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4. 患者营养管理-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
- 护士应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并记录患者的体重变化。
-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营养咨询和教育,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5. 眼部护理- 护士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眼部状况,包括眼睑、结膜、角膜等。
- 护士应进行眼部护理,包括清洁眼部、涂抹眼药膏或滴眼药等。
- 护士应向患者解释眼部护理的目的和方法,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眼药。
6. 疼痛管理- 护士应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记录在病历中。
-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嘱,合理使用镇痛药物。
-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疼痛缓解的方法和技巧,如按摩、热敷等。
7. 患者心理支持- 护士应关心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
-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疑虑和困扰。
-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和应对疾病。
8. 家属教育- 护士应向患者的家属提供相关的眼科知识和护理技巧。
- 护士应解答家属的疑问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 护士应向家属介绍病房的规章制度和探视时间,以维护病房的秩序和安全。
眼科一般护理常规

眼科一般护理常规
1.热情接待新患者,安置床位,介绍病室环境及入院须知,告知责
任护士、主管护师以及护士长的姓名,及时通知医师诊治。
2.遵医嘱分级护理。
3.遵医嘱给予饮食。
4.入院后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3次,连续3日无异常改为
每日1次;体温在37.5°C以上每日3次,体温38.5°C每日4次,体温39°C以上每日6次同时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连续3日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手术后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3次,连续3~7日,无异常者改为每日测一次。
5.入院后测体重,每周1次并记录。
6.每日记录大小便,便秘者遵医嘱给予缓泻剂,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7.入院后测血压1次,以后每周1次并记录,特殊情况遵医嘱。
8.严格执行医嘱,按时滴眼药;使用多种眼药时,先滴刺激性小的
眼药,后滴刺激性大的眼药,眼药之间应间隔10~15分钟;滴可能出现毒副作用的眼药如阿托品时,应压迫泪囊区2~3分钟,以防吸收导致毒副作用。
9.传染性眼疾应严格隔离,注意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清洁消毒,避免
医院感染。
10. 加强心理护理,对视力极差及双眼包扎的患者协助日常生活.
11. 做好出院指导,告知保护眼睛与滴眼药的方法,瞩患者定期复查。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一、引言眼科病房是专门用于接收和治疗眼科疾病的医疗机构。
在病房中,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护理常规操作1. 患者接待和入院- 护士应与患者亲切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 协助患者完成入院登记和相关手续。
-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床位和床上用品。
2. 观察和记录- 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眼部症状、疼痛程度等。
- 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 观察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和排尿情况,并及时记录。
3. 眼部护理- 护士应根据医嘱,定期为患者进行眼部护理,包括清洁、滴眼药物等操作。
- 注意眼部护理的卫生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 教育患者正确使用眼药水和眼罩,以促进康复。
4. 疼痛管理- 护士应定期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
- 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VAS评分,以便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
- 注意观察和记录患者对止痛药物的反应和不良反应。
5. 患者营养-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
- 监测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 教育患者关于饮食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6. 患者活动-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协助其进行适当的体位转换和活动。
-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
- 注意患者的体力状况和疲劳程度,避免过度劳累。
7. 环境卫生- 护士应定期清洁病房,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 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 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8. 患者心理支持-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心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 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过程。
- 协助患者和家属解决问题和困惑,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
三、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医院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规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眼科病房护理是指为患有眼科疾病的患者提供全面、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下面是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内容和标准格式的文本:1. 患者接待和评估- 确认患者身份和病历信息,核对医嘱。
- 进行患者评估,包括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监测和视力评估等。
- 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2. 眼部护理- 进行眼部护理,包括清洁眼周皮肤、清洗结膜囊、滴眼药物等。
- 按照医嘱进行眼部湿敷、冷敷或热敷等治疗。
- 协助医生进行眼部检查和操作,如眼底检查、眼压测量等。
3. 疼痛管理- 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和特点,及时记录疼痛评估结果。
- 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 提供非药物疼痛缓解措施,如冷敷、按摩等。
4. 液体管理- 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记录尿量和体重变化。
- 根据医嘱进行静脉输液或口服液体补充。
- 观察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及时报告异常。
5. 卫生与安全- 维护病房的清洁和整洁,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 按照感染控制标准执行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
-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的功能,确保其安全可靠。
6. 疾病教育和康复指导- 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眼科疾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视力恢复训练、眼部肌肉锻炼等。
- 提供社会支持和资源,帮助患者顺利康复回归社会。
7. 护理记录和交接- 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包括护理措施、病情变化等。
- 完成交接班时,向接班护士详细汇报患者的情况和护理计划。
- 与团队成员保持有效的沟通,共同关注患者的护理需求。
以上是眼科病房护理的常规内容,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患者得到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眼科病房护理常规一、引言眼科病房是专门用于接收和治疗眼科疾病患者的医疗场所。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提高护理质量,护士需要熟悉眼科病房护理常规。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科病房护理常规的内容和要求。
二、患者接待和评估1. 患者接待- 热情接待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指导。
- 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
- 给予患者舒适的住院环境,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
2. 患者评估- 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史、症状等。
- 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如视力、眼压、眼球运动等。
-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三、眼部护理1. 眼部清洁- 按照医嘱或医生建议,使用生理盐水或适当的眼部清洁液进行眼部清洁。
- 使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轻轻擦拭患者的眼部,注意避免刺激眼球。
2. 眼药物管理- 根据医嘱,正确给予患者眼药物,包括滴眼药、眼药膏等。
- 按照正确的方法给予眼药物,避免交叉感染和误伤患者眼部。
3. 眼部按摩- 根据医嘱或护士长指导,进行适当的眼部按摩,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和舒缓眼部疲劳。
四、视力保护与促进1. 视力保护- 提供合适的照明环境,确保患者有足够的光线进行日常活动。
- 提供防护眼镜或眼罩,保护患者的眼睛免受外界刺激。
2. 视力促进- 鼓励患者进行眼部运动,如注视远处、眼球转动等,以促进视力恢复。
- 提供视觉训练器材,帮助患者进行视觉康复。
五、卧床护理1. 姿势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及时调整患者的卧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造成不适。
- 协助患者进行翻身,防止压疮和肌肉萎缩。
2. 皮肤护理- 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避免皮肤湿疹、瘙痒等问题的发生。
- 给予患者适当的按摩和保湿,促进血液循环和皮肤健康。
3. 尿液管理- 监测患者的尿液情况,包括尿量、颜色等。
- 定期协助患者排尿,并记录尿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六、营养与饮食1. 营养评估- 进行患者的营养评估,了解其营养状况和特殊需求。
眼科护理常规

眼科护理常规培训第一节眼科一般疾病护理及手术护理一、眼科一般护理常规(1)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安排舒适床位,介绍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病房环境及医院规章制度。
通知主管医生。
(2)病人入院后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以后每日2次,3d后每日1次。
体温在37.5℃以上者每日测量4次,39℃以上者每4h测量1次。
待正常3d后改每日1次。
体重根据医嘱测量。
(3)一般病人给予普食;病情特殊者,按医嘱执行。
(4)每周检查视力1次,若视力减退或其他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
(5)定时洗头洗澡、剪指(趾)甲,视力差给与协助,并注意皮肤护理,保持清洁。
(6)为病人滴散瞳药时,注意压迫泪囊;角膜溃疡或眼外伤点眼药时,勿压迫眼球,以免引起角膜穿孔。
(7)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空气流通,光线宜幽暗,以深色窗帘为宜,以免强光刺激。
(8)留取大小便化验标本并及时送检。
(9)做心电图检查和眼结膜囊细菌培养。
(10)对出院病人根据不同病情给予健康指导,如继续用药的方法和其他注意事项。
(11)待病人出院时,护士长评估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治疗、预防等知识掌握情况,必要时再做进一步介绍。
二、眼科病人手术前护理常规(1)主管护士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的必要的健康指导,并介绍手术、检查及其相关知识,以取得病人配合。
(2)了解病人有无手术禁忌症,如有腹泻、便秘、发热、咳嗽等,要及时通知医生暂停手术。
(3)手术前一天洗澡,洗头,剪指(趾)甲。
(4)手术前一天冲洗泪道及结膜囊;内眼手术者,剪睫毛。
(5)做开眶手术者,术前备、备血。
全麻病人术前做胸透、肝功能或肾功能检查。
(6)术晨禁食,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7)手术前一天及术晨按医嘱用药,嘱病人排便并穿手术衣,按手术时间手术室。
(8)按麻醉方式准备麻醉床,并备好术后需要的一切物品。
三、眼科病人手术后护理常规(1)外眼手术后,可按眼科一般护理常规或按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眼科护理技术流程、评分标准及要求

眼科护理技术流程、评分标准及要求一、眼科护理技术流程1.1 眼科护理基本流程1. 环境准备:保持室内清洁、安静、舒适,光线适宜。
2.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护理过程,取得患者合作。
3. 物品准备:眼科护理包、棉签、生理盐水、碘伏、无菌手套等。
4. 护理操作:- 眼部清洁: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眼部。
- 眼部消毒:用碘伏棉签擦拭眼部,避免刺激。
- 佩戴隐形眼镜:按照隐形眼镜说明书操作,注意卫生。
5. 结束护理:整理物品,洗手,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
1.2 眼科急诊护理流程1. 接待患者:询问病情,评估患者状况。
2. 立即处理:急性眼部损伤、感染等,按照急诊处理流程进行。
3. 给予急救药物:根据医嘱,给予相应药物。
4.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5. 护理记录:详细记录护理过程、患者病情及药物使用情况。
二、眼科护理评分标准及要求2.1 环境评分标准1. 环境清洁:室内无尘埃、蛛网、异味,物什摆放整齐。
2. 光线适宜:避免强光刺激,保证患者舒适。
3. 安静舒适:减少噪音,保持室内安静。
2.2 患者准备评分标准1. 患者配合度: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护理操作,无抗拒情绪。
2. 患者教育:患者了解眼科护理知识,能够正确使用眼部护理用品。
2.3 护理操作评分标准1. 眼部清洁:清洁彻底,避免刺激患者。
2. 眼部消毒:消毒到位,无残留碘伏等消毒剂。
3. 佩戴隐形眼镜:操作规范,患者舒适度较高。
2.4 护理记录评分标准1. 记录详细:护理过程、患者病情、药物使用等情况记录完整。
2. 字迹清晰:记录字体工整,便于查阅。
三、眼科护理要求1. 具备专业知识:熟悉眼科护理操作流程、理论知识。
2. 良好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提高患者配合度。
3. 严谨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项护理操作,确保患者安全。
4. 定期培训:参加眼科护理相关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5. 注意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避免交叉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科疾病护理常规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外眼手术护理常规........................................ 1内眼手术护理常规.. (2)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常规ﻩ3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护理常规 (5)青光眼护理常规ﻩ7眼外伤护理常规ﻩ10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护理常规ﻩ12慢性泪囊炎护理常规ﻩ13翼状胬肉切除术得护理常规 (15)眼科整形手术得护理常规 (16)角膜炎得护理常规ﻩ1718视网膜血管阻塞得护理常规ﻩ视神经炎得护理常规ﻩ12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得护理常规ﻩ23青睫综合症(青光眼睫状体炎危象) (24)眼球摘除术与眼内容物剜除术得护理常规ﻩ25眼科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方法ﻩ27点眼方法 ........................................... 27 剪睫毛法ﻩ3031泪道冲洗及探通法ﻩ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 入院接特病人入院应热情接待,安置床位, 填写病历及各项卡片,给予住院期间用具, 介络各项有关制度及病区环境,井通知主管医生。
2 体息与环境病室内保持安静、整洁、通风, 以利病入治疗与体息、3 饮食护理一般膳食,特别膳食遵医嘱。
4 病病情观察根据病人病情,按时测量生命体征T、 P、 R、BP井准确及时得记录。
5 定期进行卫生宣教及卫生指导。
6隔离病人入院、按床边隔离处理、7 危重病人记好护理记录单。
外眼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 作好解释工作.消除思想顾虑,取得病人得合作。
2 术前一日按医嘱,准备皮肤, 冲洗结膜囊等。
3 按医嘱通知病入禁食或少食,术前给予镇静剂或止血剂等、(二)术后护理1 一般体位、可自由活动。
2术后注意观察伤口情况。
如有敷料绷带松动移位等,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3 术后伤口一般性疼痛,可结子止痛剂、内眼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 向病人作好解释工作,消除思想顾虑,取得病人得合作。
2 了解手术有无禁忌症,如有咳嗽、发热、月经期等应立即报告医生。
3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每日4次。
4 术前嘱病人排空大小便,冲洗结膜囊,术前按医嘱通知病人禁食或少食,术前给予镇静剂或止血剂等。
5 术前一日搞好全身清洁,剪除患眼睫毛,冲洗泪道。
(二)术后护理1 迎接病人回病房,协助病人上床,嘱病人放松头部。
2 卧床歇息,嘱病人不要用手揉眼及不洁物品擦眼,用力挤眼,不大声谈话,控制咳嗽与打喷嚏、3 注意眼部敷料就是否干燥,渗血多时及时通知医生。
4术后有呕吐、眼部疼痛时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或镇痛剂、止吐剂。
5 保持大小便通畅。
附:外眼手术:眼睑、眼肌、泪囊、结膜、眼眶等手术。
内眼手术: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等手术。
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
发病年龄、有无遗传史、外伤史、糖尿病史、药物化学药物接触史、红外线等辐射。
2、视力下降情况、血糖情况。
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与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2、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
3。
病情观察观察视力、眼压情况。
4。
术前准备1)完善术前检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8。
3mmol/L。
高血压患者收缩期血压应控制在160毫米汞柱以下。
2)按医嘱行术前准备,局部麻醉者可进食,全麻者术前应禁食、禁饮8小时以上。
3) 测量眼压,保持在正常范围11—21mmHg。
4)遵医嘱术前散瞳,一般瞳孔扩大为6mm以上为宜,注意术眼滴散瞳药时,勿使散瞳药流入非手术眼。
按医嘱备相应得晶体。
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1)体位护理卧床休息,头部略微抬高,睡向健侧,避免压迫术眼、前房积血者,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2)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与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3)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
2、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眼部敷料有无渗血、渗液,伤口有无疼痛,视力恢复情况、3。
症状护理疼痛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及深呼吸、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止痛治疗。
4、用药护理指导患者用药并观察药物副作用、5.并发症得观察与护理1)高眼压当患者出现术眼胀痛,伴同侧头痛、恶心等,或伴视力急剧下降,应立即通知医师,予降眼压治疗。
2)角膜水肿当出现眼部异物感,视力达不到预期效果时,遵医嘱使用高渗剂及角膜营养液等。
6.健康教育1)嘱患者避免低头、剧烈运动、防止眼部碰撞,不可用手揉眼,防止伤口裂开。
2)术后如出现术眼充血、怕光、异物感、流泪仍就是正常现象。
3)术后第一天由医师解除术眼敷料,测视力与眼压,指导患者滴眼药水得方法。
4)术后术眼水肿,视力模糊者,注意安全,防止跌倒等意外。
出院指导1。
遵医嘱使用出院带药,按时滴眼药水,三日后回院复诊、2.注意眼部卫生,眼部避免强光刺激,多休息。
1个月内不可有生水溅入,避免重体力活,勿长时间低头弯腰工作。
3。
3个月内避免用手揉擦眼睛,避免碰伤术眼。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
有无外伤史,高度近视及行过晶状体摘除术。
2。
视力情况,有无自觉眼前漂浮物或黑点等、非手术治疗与术前护理1。
体位护理卧床休息,限制头部活动。
必要时包盖双眼,以减少眼球转动,使视网膜平伏,便于查找裂孔、卧位:选择卧位根据网脱得部位,原则上使裂孔处于最低位。
裂孔在上部则使病人仰卧,脚高头低。
裂孔如果在下部,应采取半坐卧位。
脱离如果在一侧,则应向脱离侧卧位。
2.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与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3。
病情观察观察视力情况,了解裂孔得位置。
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1)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一周。
按手术要求选择卧位,头部相对固定,避免过多活动,以利伤口愈合、2)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与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3)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
2。
病情观察观察有无眼痛、头痛、视力情况及眼部敷料包扎及伤口渗血情况,了解眼底网膜复位情况、3。
症状护理疼痛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及深呼吸。
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止痛治疗及抗炎治疗,预防术后感染。
4。
用药护理指导患者用药并观察药物副作用、糖皮质激素晨起顿服以减轻胃肠道得刺激;注意观察血糖、大便情况;停药时要逐渐减量。
5、并发症得观察与护理1)高眼压当患者出现术眼胀痛,伴同侧头痛、恶心等,或伴视力急剧下降,应立即通知医师,予降眼压治疗、2)反应性葡萄膜炎当患者出现术眼胀痛,伴同侧头痛,眼球有压痛,视力未提高或下降结膜充血,眼压并不升高,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6、健康教育1)术后应用护眼罩,防止碰及术眼、2)协助患者日常生活,嘱病人尽量避免弯腰、低头与剧烈运动。
嘱病人不要用力咳嗽、打喷嚏与高声谈笑,保持大小便通畅,以免视网膜重新脱离、3)术后双眼包扎3-7天,一周后戴小孔眼镜,以防眼球转动过多影响视网膜复位。
患眼继续散瞳至少1个月。
出院指导1.半个月后门诊复查,出现眼前黑影、复视、闪光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及时就诊。
2、保持大便通畅、3。
术后一个月可恢复工作,但应避免头部与眼部外伤。
4、半年内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震动。
青光眼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有无遗传史与家族史、外伤史、白内障或虹膜睫状体炎病史,用药使用糖皮质激素超过一周以上得用药史、2.有无剧烈头痛、眼眶痛、眼胀痛或伴同侧头痛及视力急剧下降。
3、眼压、视力与视野缺损情况。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一般护理1)体位护理卧床休息,避免光线刺激,枕头宜垫高,避免长时间低头。
避免黑暗环境中停留时间太久。
2)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与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向病人解释青光眼急性发作与情绪有关,需保持良好心态、3)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一次饮水量不超过300毫升。
忌浓茶咖啡等。
2。
病情观察观察眼痛或头痛得程度,了解眼压及视力得情况、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急症,应报告医生:分秒必争治疗,尽快降低眼压,并观察眼压变化、3、用药护理用药护理指导患者用药并观察药物副作用。
1)缩瞳剂(毛果芸香碱):偶尔可出现眩晕、气喘、脉快、流涎、多汗等毛果芸香碱中毒症状、2)碳酸干酶抑制剂(醋甲唑胺):属磺胺类药,注意询问药物过敏史,观察患者有无口唇、面部及指趾麻木、全身不适、肾绞痛、血尿等不良反应。
可引起尿路结石、代谢性酸中毒等副作用,嘱患者多次少量饮水及同时服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3)β-肾上腺素抑制剂(噻不心安):对有心传导阻滞、窦房结病变、支气管哮喘者忌用。
4)高渗药(甘露醇):经快速静脉输入以降低眼压,可维持2-3小时、注意呼吸与脉搏得变化,用药后因颅内压降低,可出现头痛、恶心、腹胀、乏力等症状,宜平卧休息,注意有无低钾发生。
5)慎用安定、阿托品、颠茄酊类药物,以免引起眼压升高、6)疑为糖皮质激素所致者应立即停用。
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1)体位护理卧床休息,避免光线刺激,枕头宜垫高,避免长时间低头。
避免黑暗环境中停留时间太久、2)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与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3)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
禁食需要费力咀嚼得食物如牛筋、蚕豆等,不进食活血补品。
2。
病情观察观察术眼有无渗血、敷料有无松脱等情况。
术后第二天开始监测眼压情况,注意有无高眼压得症状;并注意非手术眼有无青光眼得发作、3。
症状护理眼痛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及深呼吸。
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降眼压、抗炎、止痛治疗、4。
用药护理指导患者用药并观察药物副作用(参见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5。
并发症得观察与护理失明当出现视力完全丧失时,除遵医嘱对症治疗外,还应注意跌倒等意外得发生。
6、健康指导1)嘱患者勿揉眼,以防伤口出血。
,应用止血药,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2)防止受凉、咳嗽,保持大便通畅、3)按医嘱滴眼药水,一眼已手术,另一眼未手术得病人点眼药水后应保持平卧、因两眼所滴得眼药水作用完全不同,以免眼药水相互流入。
4)嘱患者:①不饮酒,不喝浓茶、咖啡。
不要一次大量饮水,每次饮水〈300ml,②避免情绪波动、生气等、③避免在暗处逗留时间过久,宜开灯瞧电视,最好少瞧电影、电视等、④衣领不宜过紧,不长时间低头工作,避免因颈静脉回流受阻,致房水循环障碍引起眼压升高。
⑤预防感冒、咳嗽、打喷嚏等。
出院指导1、遵医嘱使用出院带药,按时滴眼药水,一周后回院复诊,如用丝线缝合得结膜伤口,术后5-7天拆线。
2.定期到门诊复查,不适随诊。
眼外伤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
外伤史,受伤得部位、污染得程度、有无异物存留及异物得性质。
2、视力与瞳孔情况。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
体位护理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刺激。
双眼包扎得患者,防止跌倒与烫伤、有前房出血时,宜取半卧位,制动眼球。
2、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与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3、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