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校本教材
三年级上册校本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校本全册教案第一章:数学【教学目标】1. 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1. 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应用。
2. 认识货币,学会简单的计算。
3.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计时等。
【教学活动】1. 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2. 进行数学运算练习,巩固加减法运算。
3. 设计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通过测验检查学生对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第二章:语文【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训练,包括故事、诗歌等不同体裁的文本。
2. 写作技巧的培养,如句子构造、段落组织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 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评价】1. 通过阅读理解测试检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2. 通过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技巧。
第三章:英语【教学目标】1. 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
2.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新单词的学习与记忆。
2. 口语表达练习,包括日常对话和情景模拟。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单词。
2. 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教学评价】1. 通过单词测验检查学生对新单词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口语表达测试评估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第四章:自然【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自然环境的基本知识,如气候、动植物等。
2. 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学习简单的环保知识。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了解自然环境。
2.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评价】1. 通过自然知识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通过观察学生的环保行为评估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年级下册教材(数学特色校本)

目录:1 和倍问题(二)(综合应用数形结合)2 差倍问题(二)(综合应用数形结合)3 有趣的乘法速算技巧(数与代数数学文化)4 趣味24点5 归一问题(二)(综合应用数形结合)6 归总问题(二)(综合应用数形结合)7 长、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图形与几何数学转化思想)8 趣味24点1. 和倍问题(二)和倍问题的特点:已知两(多)个数的和与两(多)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多)个数分别是多少。
解答和倍问题,关键是要找出两数的和以及与其对应的倍数和,从而先求出1倍数,再求出几倍数。
两个原则:(1)内部调整,总和不变。
(2)部分量增加或者减少,总量也随着增加或者减少。
和倍问题的基本公式:和÷(倍数+1)=1倍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和-1倍数=几倍数和-几倍数=1倍数例1:少先队员栽杨树和柳树共145棵,其中杨树棵数比柳树棵树的3倍少15棵,求两种树各栽了多少棵?提示:通过“杨树棵数比柳树棵树的3倍少15棵”这句话,我们知道柳树棵树是一倍数。
根据题意,如图:例2:有甲、乙两个粮仓,甲仓存粮124吨,乙仓存粮206吨,如果要让乙仓存粮数是甲仓存粮的2倍,需要从甲仓中运出多少存粮到乙仓?及时巩固练习1:学校买来篮球和足球共27个,其中篮球的个数比足球的2倍少3个,学校买来篮球和足球各多少个?练习2:弟弟有课外书20本,哥哥有课外书25本,要使弟弟的书是哥哥书的2倍,哥哥得给弟弟多少本书?2.差倍问题(二)有些差倍问题比较复杂,不能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解答,这时需要同学们仔细审题,尤其注意一些隐含条件,同时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从而找到解题方法。
较复杂的差倍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
先依题意画出线段图,数量关系就会比较清晰地展现出来,然后借助线段图找出两个数的差以及所对应的倍数,再利用公式进行解答。
例1:小华读一本童话选,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30页,第三天比第二天多读45页,而第三天读的页数是第一天读的页数的2倍,第三天读了多少页?提示: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小学三年级校本教材《趣味数学》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趣味数学QUWEISHUXUE三年级目录前言 (4)第一课蚂蚁爬绳问题 (6)第二课猪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7)第三课小熊开店 (8)第四课唐僧师徒摘桃子 (10)第五课智斗猪八戒 (11)第六课数字之间的故事 (14)第七课老寿星故事 (15)第八课小马虎故事 (16)第九课请示国王 (18)第十课找规律 (20)第十一课高僧下棋 (21)第十二课韩信点兵 (22)第十三课奇怪的数字 (24)第十四课买菜 (25)第十五课井底小虫 (26)目录第十六课几个九 (27)第十七课郑板桥喝酒 (28)第十八课爱因斯坦的数学游戏 (30)第十九课挂钟上的数字 (31)第二十课分酒 (33)第二十一课有这样的分数吗 (34)第二十二课和尚数念珠 (35)第二十三课牛吃草 (36)第二十四课史前期的算题 (37)第二十五课硬币的问题 (38)第二十六课卡片问题 (39)第二十七课何时相遇 (40)第二十八课伽利略的数学题 (41)第二十九课巧称体重 (42)第三十课巧测金字塔高度 (43)第二十九课鸡狗各多少 (45)前言给数字一个生命同学们,当你轻轻地打开数学书的时候,是否看到了数字们微笑的脸?咦!数字怎么是活着的呢?当然是活着的喽!他们各有不同的性格。
你看,一向认为自己个头最高、腰板总是挺得直直的“1”,是多么傲慢呀。
他可以整除所有的数,但是他除了自身之外却不能被别的数整除,真可谓是“独霸将军”。
但是“2”却很和善,所以他和他的倍数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听说过什么是质数吗?那些家伙在数字界中有点与众不同。
他们很固执,相互缠在一起,挂在筛子上怎么都打不散,总是抱成团。
怎么样,数字们都拥有不同的个性吧。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生命。
据说,数字们也时常组织聚会呢。
这种聚会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时间而定,同样的数字可以参加不同种类的聚会。
当听到“自然数集合”时,所有的自然数就会聚集在一起,但是当听到“整数集合”时,刚刚集合在自然数队伍里的数字们就会跟着整数的队伍走。
三年级数学校本课程

《趣味数学》校本课程教案授课教师:李娜、郭鹏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常听到的有关数学的趣味知识,让学生从大量的实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通过学习感受数学和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3、感悟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大量的实例中感受数学的奥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个别例子较难理解,可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不仅仅是我们数学课本中的计算和图形,还有很多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和历史。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二、了解和数学有关的一些名词1、蝴蝶效应气象学家Lorenz提出一篇论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Taxas州引起龙卷风?」论述某系统如果初期条件差一点点,结果会很不稳定,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
就像我们投掷骰子两次,无论我们如何刻意去投掷,两次的物是相同的。
Lorenz为何要写这篇论文呢?这故事发生在1961年的某个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办公室操作气象电脑。
平时,他只需要将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数据输入,电脑就会依据三个内建的微分方程式,计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气象数据,因此模拟出气象变化图。
这一天,Lorenz想更进一步了解某段纪录的后续变化,他把某时刻的气象数据重新输入电脑,让电脑计算出更多的后续结果。
当时,电脑处理数据资料的数度不快,在结果出来之前,足够他喝杯咖啡并和友人闲聊一阵。
在一小,结果出来了,不过令他目瞪口呆。
结果和原资讯两相比较,初期数据还差不多,越到后期,数据差异就越大了,就像是不同的两笔资讯。
而问题并不出在电脑,问题是他输入的数据差了0.000127,而这些微的差异却造成天壤之别。
所以长期的准确预测天气是不可能的。
2、麦比乌斯带每一张纸均有两个面和封闭曲线状的棱(edge),如果有一张纸它有一条棱而且只有一个面,使得一只蚂蚁能够不越过棱就可从纸上的任何一点到达其他任何一点,这有可能吗?事实上是可能的只要把一条纸带半扭转,再把两头贴上就行了。
三年级上册校本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校本全册教案第一章:数学1.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解决。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利用数学游戏和实际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测试,评估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表现,评估其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章:语文2.1 课程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使用汉字。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2 教学内容:汉字书写规则和常用字词。
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阅读、写作等方式进行教学。
利用故事、诗歌、文章等多种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4 教学评估:通过汉字书写测试和阅读理解、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写作中的表现,评估其表达和思维能力。
第三章:英语3.1 课程目标:让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2 教学内容:英语字母和常用单词。
基本语法和日常用语。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听说、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利用歌曲、故事、游戏等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教学评估:通过听写测试和口语表达练习,评估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观察学生在课堂互动和写作中的表现,评估其读写能力。
第四章:科学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探索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4.2 教学内容: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科学原理。
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活动。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教学。
利用实验材料和观察工具,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4.4 教学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观察日记,评估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中的表现,评估其团队合作和思考能力。
小学三年级校本教材(上、下册)

1目 录上 册国学精粹《论语》选读一 ……………………………………… 《论语》选读二 ……………………………………… 《论语》选读三 ……………………………………… 《论语》选读四 ……………………………………… 《千字文》选一 ……………………………………… 《千字文》选二 ………………………………………古代诗词晚 春 ……………………………………… 相 思 ……………………………………… 凉州词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乐游原 ……………………………………… 江 雪 ……………………………………… 泊秦淮 ……………………………………… 出 塞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鹿 柴 ………………………………………现代诗歌水呀,真急 ………………………………………我是一只小蝴蝶 ……………………………………… 世上的孩子有多少 ……………………………………… 风 铃 ……………………………………… 初雪 ……………………………………… 雨后 ……………………………………… 春天 ……………………………………… 数狮子 ………………………………………经典美文做一片美的叶子 ……………………………………… 多变的脸 ……………………………………… 吹泡泡 ……………………………………… 昂起头来真美 ……………………………………… 红 门 ……………………………………… 她的名字叫米兰 ……………………………………… 下 册国学精粹《论语》选读一 ……………………………………… 《论语》选读二 ……………………………………… 《论语》选读三 ……………………………………… 《千字文》选读一 ……………………………………… 《千字文》选读二 ……………………………………… 《百家姓》 ………………………………………2古代诗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宿建德江 ……………………………………… 寻隐者不遇 ……………………………………… 江上 ……………………………………… 竹里馆 ……………………………………… 舟夜书所见 ……………………………………… 春雪 ……………………………………… 三衢道中 ……………………………………… 江上渔者 ……………………………………… 池上 ………………………………………现代诗歌让太阳长上翅膀 ……………………………………… 妈妈和太阳 ……………………………………… 海上的风 ……………………………………… 太阳,你是粉刷匠吗 ……………………………………… 我 想 ……………………………………… 七彩的虹 ……………………………………… 跌 倒 ……………………………………… 刘小柳和牛小妞 ………………………………………经典美文荷 花 ……………………………………… 带刺的朋友 ……………………………………… 放大你的优点 ……………………………………… 原来那么浅 ……………………………………… 狼王梦 ……………………………………… 稻草人 ………………………………………3上 册国学精粹【作者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趣味数学》xx小试:1.你能算出姐姐今年多少岁吗?学以致用:1.修一条公路,第一次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0 米,第二次修了剩下的一半少10 米,最后剩下160 米第三次修完。
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2.每到生长季节,池塘里的浮萍长得特别快,浮萍的面积每天都比前一天增加一倍,经过16 姐姐,你今年多少岁了?用我的年龄乘6,加上6,除以6,再减去6,正好还是6。
就可以长满整个池塘。
那么,需要多少天才能长满半个池塘?故事屋:古代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
每天这位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
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
逆向思维使得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反过来想问题自主探究:审题后,回答下面问题:用淘汰制比赛从 100 名乒乓球选手中产生名冠军,请问:应进行多少场比赛?“淘汰制比赛”是什么意思呢?淘汰制比赛中,每赛 1 场就有人被淘汰(这个人不能参加后面的比赛了)。
“产生一名冠军”的反面就是“淘汰99 手”。
淘汰1名选手需要进行几场比赛?淘汰99 名选手呢? xx小试:学校用淘汰制举行乒乓球比赛,一共进行了 21 场比赛,请问:有多少人参加了这场比赛?学以致用:箱一样重的桔子,如果从每箱中拿出6千克,那么剩下的桔子正好能装满箱。
原来每箱装桔子多少千克?2.一个正方形的6 个面分别写着1、2、3、4、 5、6,根据下面的摆放情况,判断每个数字对面的数字分别是多少?智慧角:许多同学都知道司马光砸缸救小伙伴的故事吧。
司马光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想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把落在水缸里的小伙伴救了出来。
真让人佩服!司马光聪明在哪里呢?在于他不受习惯思维的束缚、干预,反过来想问题。
反过来想问题,也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教材(数学特色校本)

目录:1 有趣的九余数验算法(数与代数数学文化)2 和倍问题(一)(综合应用数形结合)3 差倍问题(一)(综合应用数形结合)4 趣味24点5 归一问题(一)(综合应用数形结合)6 归总问题(一)(综合应用数形结合)7 巧求周长(图形与几何数学转化思想)8 趣味24点1. 有趣的九余数验算法什么是九余数?九余数:一个数除以9所得的余数,叫做这个数的九余数。
利用九余数进行验算的方法叫九余数验算法,也叫“弃九”验算法。
求一个数的九余数:求出一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如果一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两位数,再求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之和,直到各位数字之和是一位数为止。
如果求出的和是9,则九余数为0,如果和不是9而是其它数,这个数就是九余数。
例1:计算并验算。
7284+634=验算:……7+2+8+4=21=2+1=3……6+3+4=13=1+3=4……7+9+1+8=25=2+5=73+4=7,所以计算可能正确。
例2:验算5326-4178=1148,计算对吗?验算:5326-4178=1148九余数 7 - 2 = 5,等号两边九余数相同,说明计算可能正确。
及时巩固练习1:验算2483+727=3210,计算对吗?练习2:验算9768-452=9316,对吗?2. 和倍问题(一)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和倍问题。
要想顺利地解答和倍应用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正确列式解答。
解答和倍应用题,关键是要找出两数的和以及与其对应的倍数和,从而先求出1倍数,再求出几倍数。
数量关系可以这样表示:两数和÷(倍数+1)=小数(1倍数)小数×倍数=大数(几倍数)两数和-小数=大数例1: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二、三两个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分得的本数是二年级的2倍,问二、三两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提示:将二年级所得图书的本数看作1倍数,则三年级所得本数是这样的2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置与方向
1、填一填。
(1)晚上,面对北极星的方向,你的后面是()面,左面是()面,右面是()面。
(2)东与()相对,东北与()相对。
(3)旗杆的影子在西面,那么太阳在( )面。
(4)丽丽面向南方,她向右转,这时她面向()方,她的右面是()方。
(5)如果强强在芳芳的西南方向,那么芳芳在强强的()方向。
(6)东北风是从()方向刮来的。
(7)小狗家的北面是小猴家,东面是小羊家,小羊家在小猴家的()面。
2、看图回答。
少年宫
图书馆幸福路
体育馆医院
育才路
光明街商场2
动物园科技馆广场路
电影院
(1)2路车的行车路线:从广场出发向()行驶()站到电影院,再向()行驶()站到商场,再向()行驶()站到少年宫,再向()行驶()站到动物园。
(2)、小明从商场出发坐了4站,他可能在哪站下车?写出行车路线
(3)、小红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是从哪站上车的?写出行车路线
3、实践操作。
星期天,我们去动物园游
玩,走进动物园大门,正北面有
狮子馆和河马馆,飞禽馆在狮子
馆的西北面,熊猫馆在狮子馆的
东北面,经过熊猫馆向南走,可
到达猴山和大象馆,经过猴山向
西走到达狮子馆和金鱼馆,经过
金鱼馆向南走到达骆驼馆,你能
填出它们的位置吗?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1)
1、想一想,填一填。
(1)240÷4口算时可以这样想:240是()个十,()个十除以4等于()个十,也就是();也可以这样想:4×()=240,所以240÷4=()。
(2)1200是3的( )倍,是4的()倍,又是2的()倍
(3)从420里面连续减去6,减()次,结果是0。
2、口算。
(1) 9÷3= (2)54÷6= (3) 40÷8=
90÷3= 540÷6= 400÷8= 900÷3= 5400÷6= 4000÷8=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
3、列式计算。
(1)1800里面有几个6?(2)什么数乘4的积是360?
4、解决问题。
(1)小明买了3个足球,付给售货员200元,找回20元。
每个足球多少元?
(2)小方从图书馆借了一本200页的故事书,她2天看了60页。
照这样的速度,一个星期能看完吗?
口算除法(2)
1、填一填。
(1)估算318÷8时可以把318看成(),()÷()=(),所以318÷8≈()。
(2)260÷4在估算时可以把260看成(),也可以把260看成()。
(3)在除法算式80÷4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如果被除数增加8,那么商就会增加()。
如果被除数减少20,那么商就会减少()。
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那么商就是()。
如果要使商增加1,那么被除数应该增加()。
2、估一估。
198÷5 729÷8 351÷7 125÷4
476÷8 532÷9 460÷9 279÷7
419÷6 85÷4 161÷2 179÷3
3、解决问题。
人民公园五月份接待游客798人,四月份接待游客680人,四月份和五月份接待的游客是三月份的3倍,三月份接待游客大约多少人?
(二)笔算除法
笔算除法(1)
1、括号里最大填几。
( )×6﹤41 ( )×8﹤55( )×4﹤35 ( )×5﹤46 ( )×9﹤84 ( )×7﹤66 2、用竖式计算。
86÷2= 93÷3= 78÷6=
98÷7= 95÷5= 48÷6=
3、列式计算。
(1)66里有几个6?
(2)46与22的和是4的多少倍?
(3)87比42多的数是9的几倍?
4、想想填填。
()÷()= 26……8 当除数最小时,
被除数是多少?
笔算除法(2)
1、列式计算。
905÷5= 650÷5= 195÷3=
468÷2= 775÷7= 502÷6= 534÷4= 623÷4= 504÷4=
2、解决问题。
(1)四年级一班有男生26人,女生19人,如果站5排,平均每排站多少人?
(2)停车场有汽车184辆,其中大汽车有8辆,小汽车的辆数是大汽车的多少倍?。